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想政治表現(xiàn)評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特教生;思想政治;以生為本
本文的特教學生,指的是七、八、九年級的聾啞學生,因聽障導致他們在知識吸收、思維方法、邏輯思考、概念理解、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學習抽象的理論知識有一定困難。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則是素質教育之靈魂,面對這群特殊的孩子,我作為一名龍巖市武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普通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探尋求索,并進行一點思考和總結。
一、特教生的基本特點
要想上好一堂課,首先要了解授課對象的特點,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這里我們不去描述特教生的一般特點,而只專注在學習思想政治課上,特教生所具有的特點,特教老師應予以特別關注的地方。
1.學生知識面不廣。特教生由于他們聽覺喪失和語言交流能力的不足,缺少了聽聞這一重要知識來源渠道,與外界交流阻礙重重,知識獲取的途徑相當狹窄。特教生的歷史知識、文學知識、社會知識與同齡人相比相對貧乏一些。知識積累不足,略顯單純、幼稚。
2.特教生比較敏感,自尊心強。由于敏感和自尊心強,易導致他們對歧視的情緒反應強烈,有的殘疾兒童以爆發(fā)式情感表現(xiàn),有的則以深刻而持久的內心痛苦隱藏在心,表現(xiàn)為無助與自我否定。雖然他們生活于無聲世界,但他們卻很專心上課,很在意老師的表情、激勵、打分,表現(xiàn)出極強的自尊心。
3.特教生喜歡互聯(lián)網。特教生雖然語言能力和聽覺能力有障礙,但這并不會妨礙他們喜歡互聯(lián)網,因為網上可以無拘無束,對特教生而言這是一個理想的世界,網上應有盡有,你所需要的大概都有,能幫你解決許多的困難。因此特教生對互聯(lián)網情有獨鐘。
4.特教生接收思想政治課老師的手語的準確性問題。特教班的思想政治課,不可能通過教師的直接講解傳達給學生,還要有手語的翻譯。教師講授―手語翻譯―學生接受,這就會存在一個講課與手語是否對等、是否準確的問題,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師講授的,手語錯誤或難以正確翻譯授課內容,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理解。這種通過手語的授課形式,對教與學的影響較大,不僅對教學進度有影響,還有可能涉及內容理解的偏差。
二、特教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幾點建議
通過這兩年的特教班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我們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此我們對特教班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1.必須進行教材處理。特教班使用的思想政治課教材也是教育部統(tǒng)編教材,由于統(tǒng)編教材只考慮到教學內容,不可能關注到特教生的特點。所以特教班教學不能完全按統(tǒng)編教材,逐章逐節(jié)地進行教學。這樣既不影響主要內容的講授,又能符合特教生的特點,達到學生喜愛、學而有益的目的。
2.堅持小班制上課。由于小班教學可以提供改進教學,增進互動及提高學習成就的機會??梢栽鰪娞亟躺膶W習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更積極的態(tài)度及更好的人際關系。加強課堂互動,只有小班上課才易于師生互動,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室氣氛較為良好,更有熱情及同情心,師生之間也能彼此尊重。
3.建立網絡交流平臺。聽力和語言障礙妨礙了特教生面對面的交流,但他們之間在QQ、短信交流方面十分活躍。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些網絡平臺,多與學生交流、討論。一些作業(yè)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來完成,教師直接寫評語、打分。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更樂于采取網絡平臺交流的方式,喜歡用網絡完成作業(yè),喜歡教師及時地通過網絡進行解答問題,批改作業(yè)。而且網絡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密切了師生關系,更有利于特教生的心理輔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以達到課程教學的目的。
4.考評方式多樣化。對于特教生而言,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的不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概念、定義以及對一些歷史性、時間性知識的了解,而在于他們能否通過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信仰,明辨是非,獨立自信,克服自卑,敢于面對,奉獻社會。所以特教班學生的考評、考核,應當打破單一的試卷考試,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這樣更適合特教生的特點,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由于特教生與普通生存在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他們在教育中的特殊要求,我們在對特教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特教生的特點,堅持以生為本,尊重特教生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地探索研究相關教學方式方法,并不斷深化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改革,達到提高特教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從而促進特教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一、準確把握課程目標,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
課程目標是課程的第一要素,合理、準確的課程目標是課程設計和實施的依據,因此:(1)全面理解課程目標,是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中師政治課程目標從縱向而言分三個層次:總體目標,統(tǒng)領中師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方向和要求;模塊目標,規(guī)定特定課程內容的教學主題和具體要求;專題目標,規(guī)定專題內容的特有價值和教學要求。中師政治課程目標從橫向而言分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各自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知識與技能"目標是目標中的基礎部分,只有掌握"雙基"方能立足于發(fā)展;"過程與方法"目標,重在能力和方法,此目標的達成有利于其它兩個目標更好的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重在體驗與感受,它貫穿于前兩個目標,它的實現(xiàn)才能更好地促進整體目標的實現(xiàn),培養(yǎng)出和諧發(fā)展的人。從縱向、橫向全面理解和把握課程目標,才能更好地去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所要達到的預期的教育功能。(2)貫徹實施課程目標,是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理解課程目標后關鍵的還在于全面實施課程目標,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性,增強教學目標達成的整體性和可操作性,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發(fā)展為本"這一課程核心理念,系統(tǒng)分析綜合考慮各種教學要素。首先要從"為什么教,為什么學"入手,確定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其次是以"教什么,學什么"來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再次是根據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來確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即解決"怎么教,怎么學"的問題。依據課程目標,進行教學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把著力點從傳統(tǒng)的知識習得、技能的訓練轉移到學生的發(fā)展上,正如美國教育學者加涅所提出的"為學習設計教學"。
二、激發(fā)課程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切實有效的提高政治教學效率。很多學生認為政治課難學,需要背誦很多理論知識,課堂氣氛沉悶無聊,同時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首先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厭煩政治課的原因,對癥下藥。其實政治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泛,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涉及到政治知識的實例講給學生聽,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或多媒體展示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政治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挑選幾名學生對所學的政治內容進行表演,用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臺上與臺下其樂融融,這樣,自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政治教學效率。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客觀現(xiàn)實的變化和自己的實踐,圍繞學生的實際,借助國內外大事,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我們經常幫助學生閱讀各種書籍,如《半月談》、《時事》雜志等。例如,朝鮮半島問題,韓國在短短的一個月舉行許多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每一次軍事演習美國都參加?你認為中國會有什么想法嗎?教師可以根據實踐和教材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回答這些問題,并讓學生討論。這些事件有什么樣的政治背景?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課本知識與政治結合在一起的事實,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教學因為生活而變得更加精彩,更具有實效性,學生的生活也因此而更富有知識的韻味和朝氣,充滿生活氣息的中師思想政治課堂才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教師要掌握最新的政治動態(tài),對課本的內容及時進行延伸和拓展,能夠靈活地運用教材,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課本中相關的內容統(tǒng)一進行指導,并通過表演和錄像等方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要想將生活之水真正引入到中師思想政治的教學中,教師絕不可以忽略生活這一活性的教材。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相應的生活體驗中感知事物并認識事物,并能夠在與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師也可以在保證學生的安全下多帶領學生出去走走,親身體驗周圍的生活,到社會的大課堂中提升自身各種生活能力,讓學生帶著體驗生活的投入到承接新知識的姿態(tài)中去,學生們只有獲得了真切的生活體驗,技能和素質才能內化到他們的心里,產生應有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31-01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性
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率。學生主體性是指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主動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對外部信息的選擇受個人興趣、需要、情感、意志和價值觀的影響;學生對外部信息進行內部加工受原有的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和能力水平等的制約。
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有著不同的認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并確保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樂于學習知識并積極探索未知的知識,才能使所學的知識永久地保存在記憶中。
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前提,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使學生主動地建構認知結構,舉一反三,提出超常見解,發(fā)現(xiàn)新的觀點、知識、方法。所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獨立性,是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敢于放手讓學生親自探索大自然中的未知現(xiàn)象,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現(xiàn)狀
教師未能從觀念上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常聽教師說,我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學生怎么還沒有聽懂。他們認為,只要同學們把教師講的內容理解記住了就完成任務了。他們沒有認識到學生學到的只是書本上現(xiàn)成的理論知識,而不會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他們沒有把握好發(fā)展智力與掌握知識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他們只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認識能力的訓練 。
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教學架構只流于形式。新課改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雙主體”,教師只是在教學內容的掌握與教學方法的使用上起首要作用。而在實際中,這種“雙主體”只是表面形式上的雙主體。高中思想政治課上,教師依然滔滔不絕地講授著書本,學生在回答老師的提問,形式上課堂教學中有學生的參與了,可是實質上并未引起學生頭腦中知識的重新建構。真正的學生主體性是指學生對外部信息的選擇具有自覺性、能動性。當前這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雙主體”并沒有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主體性。
三、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的途徑
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慮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哲學常識、經濟學常識和政治學常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生應該充分發(fā)揮自主性、主動性、獨立性,在課堂教學中自覺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釋疑解惑,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提升認知能力,自覺地內化社會主義價值準則和價值追求。
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要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必需營造自由、寬松、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首先,教師要愛護學生自尊心、尊重學生人格。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耐心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困難而不是諷刺、挖苦學生。其次是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標新立異與異想天開,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不管學生回答多么離奇,都以“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學生”或者“老師為你獨特的想象力而感到驚喜”等評語來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在這種民主寬松的氛圍中才能精神煥發(fā),也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
參考文獻:
[1]侯明志.論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學生主體性表現(xiàn)與作用[J].德育研究, 2007(32).
[2]楊清華.試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J].中學教學參考 ,2015(9).
[3]許慧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重視交互主體性原則[J].嘉興學院學報,2003(7).
[4]程禮錢.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探究[J].江蘇教師,2016(5).
[5]宋家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創(chuàng)新與學生主體性開發(fā)[J].課程創(chuàng)新 ,2013,(12):019.
作者簡介:
一、教育教學內容是開放的
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材(主要是指教科書)是課堂睢一的教學資源,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必須緊緊圍繞著教材進行,“忠于教材”、“以本為本”,不能有任何脫離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學行為。而現(xiàn)代的教學論則認為,課堂教學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教科書,整個世界都應該是學生的教科書。這就是說,教學內容是開放的。只有開放性的教育教學內容,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教學資源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形態(tài)。不僅有靜態(tài)的教學資源――教材、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和鄉(xiāng)土資源等,而且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動態(tài)教學資源――網絡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緊密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與時俱進地充實、調整和選擇教學內容。精選一些學生關注的、有意義的教學內容,如社會的熱點和焦點等問題;增補一些對學生學習有奠基作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內容。由此可見,教學資源的開放性和教材內容的局限性,決定了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是開放性的。
二、教育教學形式是開放的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應是開放性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教學形式不能僅僅限于班級授課制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實際,合理地選擇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完成有關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進行開放性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立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真正使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教師應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其活動,動腦動手,親身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受到啟迪。酸甜苦辣都有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是收獲。而開放性的教育教學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如圓桌談話式、自主探究式、分組討論式、情景復現(xiàn)式、學案導學式、演講辯論式、參觀訪問式等一系列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妨靈活選用一種或幾種聯(lián)用,在課后也可以布置一些觀察、閱讀課外書籍、社會調查等形式的作業(yè)。這樣不但能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形式豐富多彩,而且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成長。
三、教育教學時空是開放的
開放式的教學形式與方法必然要有開放的教學時空與之相適應,否則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時空安排必須靈活機動。教師可根據教學的主題內容確定哪些是當堂課必須完成的,哪些可以留到課后去繼續(xù)完成,哪些是過一段時間再完成的。加之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實踐性和時事性都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雖然是主渠道,但不是睢一的渠道。電視、報紙、相關雜志等都是課外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好渠道。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與學中,教師應該打破學校、教室的框框限制,將視野拓展到整個社會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查閱資料、去思考,到工廠、農村參觀訪問,到社區(qū)調查研究,等等。總之,只要是教學活動需要的,哪里都可以成為教學活動的課堂。
四、教育教學手段是開放的
教學活動總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組織方式、教學質量、效益等,都與所使用的教學技術手段有密切的關系?,F(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上的廣泛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育教學內容,同時也增強了教育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實效性??v觀整個教育發(fā)展史,每一項新的教學技術的應用,都給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發(fā)展空間,使教學在整體上得到了豐富和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是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要求。以個人電腦、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革命的出現(xiàn),為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廣大政治課教師只有在充分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如黑板、掛圖、粉筆、幻燈等)的基礎上,大力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才能夠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要讓學生在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的教學活動中動腦、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啟發(fā),產生聯(lián)想,萌發(fā)靈感,增添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師生關系是開放的
師生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學校的面貌,建立開放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要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存在著兩種不好的師生關系:一種是專制主義師生關系,另一種則是放任主義的師生關系。這兩種師生關系都是與新課程倡導的師生關系背道而馳的。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機械相加,而是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學生的教師和教師的學生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則是新的術語:教師式的學生和學生式的教師。教師不僅去教,而且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這種教與學的交往、互動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過程。它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的首席”,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學生知識構建的促進者。對學生而言,則意味著主體的凸顯、個性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開放的新型師生關系。
六、教育教學評價是開放的
工學結合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并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因此在當前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需要正確認識到工學結合模式的應用現(xiàn)狀及其優(yōu)化策略,為提高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關鍵詞:
工學結合;中職;思想政治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運用新的方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成為當前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而中職院校作為我國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嘗試將新的教學思想應用其中,工學結合模式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在實際上,部分中職院校在應用工學結合模式過程中深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導致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將以此為背景,以思想政治教學為切入點,對工學結合模式在中職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一、對工學結合模式的研究
所謂工學結合模式,就是指學校與社會兩種教育資源有效的聯(lián)合在一起,通過學校與社會的配合,為學生提供理論學習與動手實踐培訓,這種“知識+能力”的培訓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認可。在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在工學結合模式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其主要措施應該包括:(1)在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保證學生能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更加全面的掌握實踐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精神,使學生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誠信品質。(2)在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原則,在滿足當前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更多的向學生滲透就業(yè)思想,使學校教學與社會需求銜接在一起,保證學生畢業(yè)之后能更好的參與工作。
二、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
雖然大部分教師已經接受了工學結合模式,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教師在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教學策略存在多種問題。一般情況下,學校與企業(yè)對工學結合模式的管理未提出過高的要求,并且在操作上也不需要嚴格按照市場的相關內容展開管理。而另一方面,企業(yè)在教學過程中,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技術指導上,所指派的指導人員多為技術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員工,這些員工雖然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對于學生的思政學習沒有相應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處在企業(yè)的環(huán)境下,教師無法針對學生進行近距離的教學,這也會影響學生學生的思政教學效果。因此對教師而言,在當前情況下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時間開展教學,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新時期工學結合在中職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1.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
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實踐”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市場為導向,為同學樹立正確的三觀。針對這種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以多種方法讓同學了解實際或與實踐有關的內容,保證教學效果。對中職教師而言,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過程中應該做到從實際出發(fā),正確認識到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愛好興趣??傮w而言,我國中職學生的學習水平不高,“貪玩”、“不愛學習”往往成為中職學生的代名詞,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教師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過程中切忌采取探究式教學等具有鉆研性的課堂教學方法,避免學生因為無法解決教師的問題而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诖?,本文認為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愛國主義或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進行改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立足于本院校的教學內容,選擇與本院校教學有關,并且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例如本中職院校為旅游院校,教師就可以選擇與旅游有關的社會問題進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緊密結合該行業(yè)在近些年的發(fā)展情況,也可以利用數據圖表等,讓學生們感受到本行業(yè)在進入新時期以來的巨變。通過這種教學,教師不僅將有關本行業(yè)的實踐知識引入到課堂上,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了社會變化;還通過列舉重大成果的方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能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在該行業(yè)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達到了思想政治教學中愛國精神的教育。
2.充分利用時間
在政治教學中,充分利用時間也是保證思政教學效果的關鍵,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在企業(yè)中的實踐也是整個學習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沒有辦法指導實習學生的學習,這也會導致原有的教學計劃遭到破壞,影響教學。而對政治教師而言,也應該利用這部分時間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以本班級為主體的微信討論組和微博群,并定期向討論組、微博群中上傳與政治教學有關的資料;也應該充分發(fā)揮班級干部的作用,通過朋友圈分享的方式,向班級干部傳遞重要的思政知識點,并要求學生干部能督促其他同學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將這些通過特殊方式傳授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在期末考試中適當的提高這部分知識點所占的比例,有利于督促學生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能有效的利用學生在企業(yè)實習過程中的時間,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3.做好教學評價
在工學結合模式下,思政課程的考評更應該注重科學性,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完善考評內容:(1)豐富考評內容。在考評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職業(yè)修養(yǎng)與道德素質作為評價的重點,凡是思想道德與職業(yè)修養(yǎng)不達標的學生都應該認定不合格,從而引導學生在職業(yè)道德方面形成相應的準則。(2)完善考評方式。在考評過程中,應該根據企業(yè)實習報告、實踐學習態(tài)度、考試成績、企業(yè)導師評語等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學生在實習期間出現(xiàn)的遲到、請假現(xiàn)象都應該作為影響期末成績的指標。(3)增加考評主體。在考評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個人自評、小組互評、帶隊指導教師評價和企業(yè)人員意見。企業(yè)評價主要針對學生在實踐中表現(xiàn)得如何,能否經受起檢驗,這樣的考評更有針對性、更科學。
四、結束語
主要研究了工學結合在中職政治教學應用的相關問題。總體而言,在工學結合模式下,政治教師的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實習對教學的影響,并能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針,以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趙麗坤 單位:邢臺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初中政治 研究性學習 教學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為根本,改變了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同學們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綜合運用于實踐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筆者對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確定研究性課題
課題的設置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研究性學習的效果與質量。為此,確立科學合理的研究性課題是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前提。首先,課題設置要有“目的性”。教師要鉆研教材,掌握重點,然后依據課堂教學的需要確定課題內容,不要追求形式,為搞研究而研究,研究性學習應該是為課堂教學服務。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使研究課題具有針對性。教師還應和學生一起訂好研究計劃。目的明確,準備充分,課題研究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課題設置要有“趣味性”。隨著知識的積累和認知水平的提高,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課題研究的形式和內容,應當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研究的最佳效果。再次,課題設置要有“社會性”。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特別是關注與學生學習、日常生活、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重大課題,以及學校所在地區(qū)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同時,要能調動、利用社會力量和資源,為課題研究服務。最后,課題設置要有“實踐性”。學生只有把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才算完成了學習的全過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獲取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指導學生通過科學的分析與綜合得出結論,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培養(yǎng)從實際出發(fā)、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
2 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
在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心理品質和能力。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在師生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學習氛圍中進人主動探索的學習狀態(tài),自主掌握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在研究性學習中,選擇什么課題,通過什么途徑與形式去研究學習,應該由學生自主決定,切忌老師包辦代替。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意味著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因為,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是不成熟、待發(fā)展的主體,長期的接受性學習方式又使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如果在尊重學生主體作用的情況下,教師疏于、甚至放棄對學生的指導,學生的探究活動將必然陷于無序、無效的狀態(tài)。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指導學生科學選題,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使學生形成探究的興趣,在學生自主選題一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使之更趨完善。幫助學生掌握研究方法。學生在收集資料信息、甄別資料價值、提煉資料內涵等方面會碰到一些困難,教師要在熱情鼓勵的基礎上加強指導和有效的調節(jié)。引領學生探究的價值導向。在討論中要尊重、信任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并敢于發(fā)表意見,同時教師要適時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法,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3 注重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所研究的內容非常豐富,綜合性很強,這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種資料。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條件。首先,在收集、整理資料階段,教師應根據研究課題的要求,指導學生設計好收集計劃。計劃內容包括:用什么方式、途徑來收集資料;收集哪些方面的資料。學生應培養(yǎng)以下能力:會查閱書籍、報紙、雜志;會查閱各種音像資料;會從網上收集資料;能從事調查研究、向他人請教、與被調查者交流等。其次,在分析資料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透過事物的外在表現(xiàn)抓住事物的本質,指導學生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綜合分類處理,從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然后進行學習、理解、消化、吸收,使這些資料為所研究的內容服務。
4 變革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淺談 如何 提高 中學 政治 教學 質量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時代性強,而且又是理論性的科目,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xiàn)象。大多數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政治原理晦澀、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條文繁瑣冗長。要改變這一種狀況,達到素質教育,即不但要牢固掌握知識,而且要達到知識、能力、覺悟全面提高的要求,具體的途徑有哪些呢?
一、講究教學藝術,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與學是師生雙邊的關系,教要得法,學要主動。主動來自興趣,興趣需要培養(yǎng)。同樣的教材,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昕不厭、回味無窮;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呆若木頭、事倍功半。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1、態(tài)度和藹、語言幽默
態(tài)度和藹可以感染學生并使之對您的授課感興趣。因為態(tài)度和藹可親能夠清除學生的畏懼感,可以拉近師生距離。往往學生在親近您本人的同時會不自覺地也親近、熱愛你所講授的課程。反之,古板的面孔、嚴厲的訓斥會使師生間豎起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墻。有一位學生這樣給他的老師寫了這樣一句評語:“老師,您應該笑,笑才漂亮,心情也才好,可以帶動我們的好心情……,”這句評語代表了我們的學生的一個共同的心聲:希望每天能夠看見老師一張和藹可親的臉。試想學生沒有好的心情會能對你的政治課感興趣嗎?
語言幽默風趣、繪聲繪色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一堂課45分鐘內,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會呈現(xiàn)出一個小小的疲勞波谷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是隨著時間的一維演進程曲線變化的,而且是隨著刺激物的變化不斷轉移的。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緊緊扣住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教學,幫助學生度過疲勞期。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恰倒好處地使用風趣幽默、生動形象的語言。一個生動的比喻往往會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個針砭時弊的順口溜往往會發(fā)人深省。
2、巧設提問,啟迪思維
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開發(fā)智力。就如在講授“一國兩制”時,如果很直接地問:什么是“一國兩制”?他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義?這些問題盡管重要但過于直接、平淡、無味,往往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若能變換角度投石問路巧問效果會更好。比如,大家是否知道現(xiàn)在我們中國大陸實行的社會制度和香港、澳門及臺灣實行的社會制度是否一樣?怎么個不一樣?這種制度的差異會影響我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嗎?為什么?你認為臺灣的出路是什么?實現(xiàn)海峽兩岸統(tǒng)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教師層層設問之下,學生就會被一個個感興趣的問題吸引住,并且會積極地查閱教材或聯(lián)系實際作分析說明。這時只要教師稍微加以引導,需要解決或弄懂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深入淺出、化難為易
政治科教材知識理論性很強,也比較抽象難懂,學生不易理解接受。教學中,教師如能引用一些學生熟悉、比較直觀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簡明。例如在講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這一課題中關于“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之間的關系時,如果單從理論上去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的話學生會感覺一頭霧水,似懂非懂。但如果做這樣一個比喻,效果就會不一樣:經濟建設好比一部大車,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它的方向盤,改革開放就是它的發(fā)動機,大車有安全快速行使就少不了方向盤和發(fā)動機。如此深入淺出的描述,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
二、轉變教學模式,善用觀察發(fā)現(xiàn)法教學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將自己當成錄音機的放音鍵,不管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如何,一味地很起勁地講授下去,錯把學生當成錄音機,把學生放在被動的地位,將知識硬加給學生。這種“填鴨式”的教學,課堂效果暫時還好,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知識遺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學是時應不失時,機地采用發(fā)現(xiàn)法教學。
發(fā)現(xiàn)法教學實際上是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其實質是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師生合作的方式去探索問題的解決方式。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要把傳統(tǒng)教學中單純的教師“主演”變成師生共同“表演”。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書本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后變成自己的知識,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及記憶。既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了教學效果。
三、加強師資培訓,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關鍵詞】中學生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地的蓬勃開展,廣大一線的教師們不斷進行探索、實踐、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然而,反思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依然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現(xiàn)象,所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大量成功的教學案例已經證明,“課堂有效”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坝行Ы虒W論”關心的主題就是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來提高教學的效率,它是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一種教育理念。所謂“有效”,意味著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fā)展;也可以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那么如何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備好課,課堂設計要科學、要有針對性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用在課堂教學上的意思是:要想在40分鐘的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益、效果,必須備好課。有一位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很成功。課后,有一位老師問這位上公開課的教師,“你用多長時間備這節(jié)課?”,那位老師說,“我一輩子都在備這節(jié)課”??梢姡瑐浜谜n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效果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教師們要摒棄浮躁的心理,建立終身備課、時時備課的觀點,靜下心來,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進行認真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中學生的情況,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課堂設計要科學、要有針對性?!秾O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教學中,如果我們“知己知彼”并采取相應的有效策略,也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農村初級中學,就必須針對農村初級中學的學生的特點來搞課堂設計,使課堂設計符合學生的情況。如在問題的設計,資源的運用、知識難易的選擇、知識容量的大小、教學方法的選用、作業(yè)、習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的設計都必須符合農村中學生的情況。
很多剛來中學教書的老師在備課時,往往對學生了解不夠深入,對教材內容吃不透等,有些問題難易度把握不準,自己認為很簡單的其實學生很難理解;有時設計的容量太大了,學生“吃”飽了撐著“消化”不了,等等,所以課堂效益、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必須經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積極研究備課,才能使得備課越來越科學、越有針對性,效果也越來越好,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好課應該成為我們的另外一個追求,成為我們的一個習慣。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課改以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傳統(tǒng)的以“應試教育”為特點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填鴨式”、“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模式更是嚴重地制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受教育者,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教育,得到關心、幫助和愛護。但是,學生是有著自覺能動性的個體,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見,對于給予自己的教育,時時都會產生接受或拒絕、認同或反對、積極或消極的反應,由此就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們必須真正的把學生當成是接受教育的能動主體。教師與學生應相互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尊重學生的老師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是知識的權威和課堂的主宰,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對話者、合作者、促進者。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摒棄“師道尊嚴”,充分的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在教學中更應不斷摸索、創(chuàng)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民主的氛圍和平等的師生關系,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親切的與學生交流、探討、溝通?!坝H其師,信其道”,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激勵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思考。
對于學生而言,最好的學習方法莫過于研究性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相關問題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遵循了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變革,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學相關的教學過程,有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教與學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獲取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上,使被動的接受式學習 轉向主動的探索性學習。其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應當具有自然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三、構建知行統(tǒng)一的練習體系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的練習,要按照加強認知、培養(yǎng)能力、提高思想覺悟和指導行為實踐的要求,構建知行統(tǒng)一的練習體系。要根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綜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要求,整體設計各單元練習的內容,選擇相應的練習形式,注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有多方面的練習經歷。
要精心設計和選用適當的書面習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書面習題,要少而精,具有現(xiàn)實針對性。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和社會現(xiàn)實,更多地設計有一定開放性、靈活性的情景習題,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鼓勵學生結合課程學習進行小課題的研究。要鼓勵學生通過小課題研究,培養(yǎng)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小課題研究,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裕的研究時間,并在研究方法上進行指導。學生小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成果,可以課件、學習心得、調研報告、小論文等形式,在班級或學校中進行匯報交流。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練習的設計,要依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程的定位,以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目標。練習的內容和形式,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實際逐步遞進。各單元的練習,要兼顧基礎性和提高性,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擇。實踐活動練習和小課題研究,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勵學生以小組協(xié)作的形式進行。要強化信息技術在練習中的支持作用,有條件的學??梢酝ㄟ^校園網搭建練習支持平臺。
四、加強實踐活動,鞏固思想品德教學效果
如何讓學生做到知行統(tǒng)一,將良好的行為習慣認知付諸行動呢?我認為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是思想品德課取得實效的最關鍵節(jié)。實踐活動形式多樣,有社會調查、參觀活動、主題班會設計、教育宣傳策劃、主題行動等,通過實踐,學生能在具體活動中提升思想品德,自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讓學生開展“感恩行動”的主題活動,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或父母生日等特別的日子開展各式各樣的感恩行動,并寫成書面心得體會,在教室黑板報中出版專欄,擴大宣傳教育,形成氛圍,相互督促,共同鑄造感恩之心。中學時期是學生個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教會他們生活、做人非常重要,通過進行感恩教育能引導學生反思、體會和感受父母師長之恩,表達感恩之情,思索報恩之舉,從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開展報恩之行。讓學生從感恩開始,學會關心身邊的人,關心周邊的世界,進而關心整個人類,并始終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從而可以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目標也是最終極目標。
五、創(chuàng)新評價模式,力求評價方式價值化
作為德育課程的教材,要注重知識、能力目標,更要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新課標對教學內容的調整,也促使我們要改變原有的課堂評價方式,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評價角度的多維性
所謂評價角度的多維性,是指對學生的學生評價不應只看某一方面的表現(xiàn)(如考試成績),而忽視其他方面的進步和提高,必須廣泛深入地考察學生圍繞思想品德課程學習所發(fā)生的多個方面的發(fā)展變化,提高,如思想品德狀況、行為表現(xiàn)、辨別是非的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等,肯定學生每一方面的點滴成績。
2、 評價注重過程性
所謂評價注重過程性,指評價要真正進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考察他們在學習過程的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等方面的表現(xiàn)。只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態(tài)度認真積極,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在教學內容的引導下,積極朝著做一個好公民的方向發(fā)展,都應給予積極肯定的激勵性評價,而不應只看到考試成績這一學習結果的單一方面評價。
3、評價手段的多樣化
紙筆測試只是考試的一種方式,要“避免用終結性的單一的知識性考試來對學生的思想課程學習及思想品德狀況做出評價?!睘榇嗽谒计方虒W中,經常用的評價方法有“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項目評價”、“談話”、“成長記錄”等。
4、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以往的教育評價只是單一主體評價,是線性的外部評價。新課標下課堂評價必須提倡多種主體,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也可以把小組互評與對小組每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家長評價結合起來。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我們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時的教學,取出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務實的探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課程改革也一定能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邱偉光、張耀燦。思想品德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2]王瑞蓀。比較思想品德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職業(yè)中學 和諧班級 構建
班級是學校的組成細胞,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決定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班主任則是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得力助手,是班集體的直接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因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班級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一、科學布置教室,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每當接手一個新班時,我總要把我的想法及班級計劃以標語的形式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每次主題班會上重溫一遍。具體內容及分布如下:
前面黑板上邊是“活潑上進,健康成長”八個大字。后邊是“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的警句。兩側墻壁上的標語是:(1)做文明個人,創(chuàng)和諧班級;(2)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我對同學們說,這是我對大家的期望,希望他們不但有強健的體魄,還要具有樂觀上進、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我把后邊黑板比作是一塊學生表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兩個周開演一次,當然每次的演員和內容也是不同的,我經常鼓勵他們在此臺上大顯身手,展示自己,讓學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金子就會發(fā)光。
“做文明個人,創(chuàng)和諧班級”標語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使他們懂得物品從哪里來還歸哪里去,待人要用文明語,接物要用雙手遞,等等。比如,在我們進行防震演習時,我故意將凳子放在教室巷道里阻擋學生,事后,我告訴他們:坐了凳子歸到桌子下邊,這樣對進出的人都方便,讓他們明白了這樣做既于己方便,又與人方便。
“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標語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適應社會能力的教育,教育他們有責任心,有團隊精神,這樣才可以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立足之地。比方說,我把學生每4個人分為一個小組,有管胸卡的,有管燈管的,有管門窗的,有管墻壁衛(wèi)生的,等等,讓每個人都有事干,這樣做既讓他們感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同時又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使他們明白:其實,每一個平凡的人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他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二、多渠道實現(xiàn)心靈溝通,構架和諧育人橋梁
1.尊重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班主任一定要發(fā)揚民主,尊重學生,肯定全班學生的主人翁地位。首先,班干部的產生一定要真正發(fā)揚民主,并定期改選。其次,班上的班規(guī)班約及一些重大活動,應交由全班討論通過。第三,讓學生自己開好每一次主題班會,班主任應甘心在幕后支持他們,甘心做他們的傾聽者??偠灾?,你尊重他們,讓他們從內心接納你,把你當朋友看,你才能全面了解他們,才能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2.關愛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愛是對人和對事物的深摯的感情,它是一種用手摸不著,用嘴說不出的情感交流,只有用心去體會,你才能毫不做作地付出真愛,并使對方的心靈得到滋潤,而關愛是教師職業(yè)的前提,一個富有愛心的班集體是堅不可摧的。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大多是老師、父母心中的后進生,是弱勢群體,備受學生、家長及有些教師的歧視,這些孩子更需要別人對他們的關注和愛心的澆灌。我是這樣做的:一是不定期地進入學生宿舍,噓寒問暖。冬季發(fā)病率比較高,我自己掏錢給每個宿舍都買了應急的感冒藥。二是對于家庭經濟確實有困難的學生,我個人或通過學校,幫助他們切實解決實際困難。三是對于遲到早退的學生,馬上與家長或本人取得聯(lián)系,了解情況,區(qū)別對待。四是學生有病時,只要自己有空就陪他們去醫(yī)院就醫(yī)打吊針,自己沒空時就讓其他學生陪著。總之,讓學生感到關愛無處不在,讓自己的一份真摯誠懇感染學生,用自己的一顆愛心教化學生,時間久了,學生的心靈就會有所觸動。我記得有位同學是這樣表達她的心聲的:一個人有一顆心,用一顆心去感動另一顆心,你就會擁有無限的幸福。
3.寬容對待學生的不足及錯誤,使學生有改過的機會
允許學生犯錯誤,但要知錯就改,保證不重犯。其實,每個教師都是從那個年齡段走過來的,無意間的不注意再所難免,況且有時候一些小小的失誤或失禮也并非出于故意。這種時候,班主任總得耐心指出問題的本質原因,給學生給予知錯就改的機會,任何人都有自尊心,特別是作為弱勢群體的職業(yè)學校學生自尊心更強,對他們得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禮,讓他們自己認識錯誤,主動承認錯誤,達到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由師生情感溝通達成共識,以便學生能從內心接受教師的勸言。我班學生蘇某某,在校有很多不良行為,脾氣暴燥,上網上游戲廳及打架斗毆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經過側面調查,并詢問本人得知,他把父母每個月的生活費都用在了不正當的開支上,包括上網,打游戲,請人吃飯等。對他的這種行為,我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并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家校積極配合,施以有針對性的教育。一段時間后,他也有了改變,并且臉上也有了他這個年齡應該有的燦爛笑容。通過各種方法形式的教育,使全班學生團結一心,杜絕了拉幫結派現(xiàn)象,無一人嚴重打架,也未發(fā)生過一起惡性事件。
4.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使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