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孔子歇后語范文

孔子歇后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孔子歇后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1、孔夫子搬家的歇后語是凈是書(輸。)

2、解釋: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前后達十三年,晚年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所以他家中的藏書有很多,搬家的時候,也是以書本居多。這里的書諧音為“輸”,用來比喻總是失敗。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1、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2、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漢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民族中小學漢語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規(guī)定,在第三學段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熱愛祖國,具有民族團結意識。而使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多彩,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拓展視野、開闊思維,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學生通過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能使學生明白它在每一個歷史發(fā)展階段都反映著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交流和交融。通過學習,使學生牢固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備受磨難而更強,豪邁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一、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 感受成語的寓意之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華文庫的瑰寶,它具有豐富的內涵,意義深遠、言簡意賅,讀上去朗朗上口;而成語故事則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很強的倫理性,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知識和道理。如,“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嫦娥奔月”、“八仙過?!钡仁巧倌陜和刈x的神話故事;又如,“完璧歸趙”、“晏子使楚”、“負荊請罪”、“驚弓之鳥”、“三顧茅廬”等又是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再例如,“懸梁刺股”、“鑿壁借光”、“韋編三絕”、“程門立雪”、“囊螢映雪”等又是刻苦讀書的典范,無一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 感受歇后語的詼諧之美?,F(xiàn)行漢語教材在每個單元最后都要安排一次漢語園地,其中不乏許多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容,如歇后語、對聯(lián)等。歇后語一般是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半句是比喻或隱語,后半句是對前半句的解釋或說明,而且許多歇后語不但詼諧幽默,還富含一定的寓意,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在教學中可以采取猜謎語、搜集資料,課后利用墻報、黑板報等形式和全班同學共享資源。例如,“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類似這樣的歇后語是以漢字的諧音為表現(xiàn)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使學生明白友情的珍貴,不亞于雪中送炭;“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使學生明白誠信的重要;“貓哭耗子――假慈悲”,使學生明白善惡、美丑的標準等等,通過學習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

3. 感受古詩的韻律之美。在每次漢語園地中,都無一例外的安排了一首古詩,學習古詩可以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古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并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斷承傳,展現(xiàn)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中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兩句是寫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舊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不但把送別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現(xiàn)了出來,更將自己堅持高貴潔白品德的決心表現(xiàn)得清晰透明。又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更是將西湖的美景描寫得淋漓盡致,更將西湖美景比作西施,無論怎么打扮都是那么漂亮,使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滲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打造完美人生

1. 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教育?!度纸洝分小捌埐唤?、性乃遷”說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隨著環(huán)境的影響而變化。而《弟子規(guī)》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教材之一,在教學中適時進行德育滲透,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和方法。在學習《新來的王老師》一課時,當羅林面對同學們的嘲笑時我可以給學生講“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的道理,同時羅林也不能灰心,要以“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來要求自己;在學習《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西游記》中的故事,在學習中既要學習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的精神,又要學會善于辨別是非、善惡、美丑。這時便可以將“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穿來;在學習《說勤奮》時,課文講到司馬光“圓木警枕”的故事,正是這種珍惜時間、勤奮苦讀的精神使他歷經19年時間完成了史學巨著《資治通鑒》這不就是“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的完美再現(xiàn)嗎!此外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可以用《弟子規(guī)》來要求學生,例如“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教育學生團結友愛;“方讀此、勿幕彼、此未終、彼勿起”“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是教育學生端正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

2. 滲透傳統(tǒng)文化知識,塑造完美性格。在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知識,有利于學生性格的塑造,使學生成為一個心理健全、大度寬容的人。例如《完璧歸趙》講的是藺相如不畏強權,巧妙機智的捍衛(wèi)了祖國的尊嚴的故事。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利用課前、課后以搜集、講述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負荊請罪》《澠池之會》的故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又如《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晏子面對楚王的三次侮辱,他都能給以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再向學生講解晏子的其他故事。諸如此類的課文還有很多,如《西門豹》《空城計》《赤壁之戰(zhàn)》等等。在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知識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同時激發(fā)起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思想感情。

三、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累語言素材

第4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原則;實踐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3.51

2012年秋季,仙游一中復辦了中斷十五年的初中部。我服從學校安排,來到七年級擔任歷史科教學。在這一年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我既體會到初中歷史教學的艱辛,也體會到初中歷史教學的樂趣,真可謂酸甜苦樂,皆有感觸。本人認為,初中歷史教學有別于高中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教學更側重于理性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初中歷史教學更側重于感性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當然,初中歷史教學與高中歷史教學亦有許多共性的地方。我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初中歷史教學的。所以,當20多年后我重返新課程初中歷史課堂時,因為有了高中歷史教學的積淀,我便能更加科學有效地駕馭初中歷史課堂。在此,本人想談談構建有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應注意和把握的幾個原則。

一、 思想性原則

眾所周知,初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對學生本人來講,可以為他今后的發(fā)展道路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而對于整個國家民族來講,這就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了。初中歷史教材中富含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等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作為歷史老師,我們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岳家軍、戚家軍戰(zhàn)無不勝的紀律意識,學習文天祥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jié),學習鄭成功的愛國情懷,等等。

二、 人文性原則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理念。每一位歷史教師,都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意識,使學生成長為一名具有人文思維的理性的人。在這方面,歷史教師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一是開展探究課活動。比如,我們可以結合七年上冊探究課一"破解彩陶之謎",向學生們展示新石器時代人們的生產水平和生活狀況,了解那時人們的精神世界。二是引導學生觀察歷史圖片。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觀看"開封禹王臺大禹治水石刻畫",從中感受大禹率領民眾,夜以繼日,不畏勞苦,一心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三是引導學生閱讀楷體字內容。楷體字內容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好宋體字的內容。如講到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楷體字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孔子這一公平的教育理念,也讓學生體會到只要不管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都是可以成才的。又如講到司馬遷與《史記》時,可以引導學生從楷體字內容中總結出司馬遷取得成功的幾個原因:家庭熏陶、博覽群書、注重實踐、忍辱負重。另外,教材中的"每課一得"、"材料閱讀"等也富含人文性,教師應充分予以利用。

三、 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好學生學習初中歷史的積極性,既可以為學生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奠定基礎,又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時時刻刻注意到這一學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有這么幾個做法:一是舉行課前三分鐘歷史小故事比賽,每次一位,讓學生自己報名后事先認真準備,老師點評后,由全班學生投票,優(yōu)秀講演者在期中期末考時酌情給予獎勵分。二是舉行專題的歷史故事會。我在介紹完三國鼎立的歷史后,就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三國故事會"。首先老師簡要地繪聲繪色地復述了三國時期的歷史風云,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精心準備,然后推選代表上臺,最后全班集體朗讀老師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說三國,道三國,三國故事人人說,三國故事人人愛,三國故事傳四方,三國故事永流芳",全班學生興趣盎然。三是結合學??萍贾芑顒樱e行了"歷史謎語有獎競猜活動"。教師事先采集了初中學生認知范圍之內的歷史謎語,用小布條張貼懸掛在科學樓內,答對的同學老師獎勵一個小禮品。

四、 兼容性原則

俗話說:文史不分家。實際上,政史地亦不分家。這些道理說的都是一個意思,不管是高中歷史教學還是初中歷史教學都要注意學科之間的有機滲透。在這方面,初中歷史教學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這里介紹幾個做法。一是滲透成語典故。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華。我在上課過程中,經常滲透一些成語典故。如講到"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時,介紹成語典故"三過家門而不入";講到"春秋五霸與戰(zhàn)國七雄"時,介紹成語典故"老馬識途","尊王攘夷","退避三舍","問鼎中原","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等。學完七年歷史上冊后,我還組織學生舉行一場成語歷史故事競賽。既可以增強學習歷史的趣味性,也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學好語文積累了有益的素材。二是滲透歇后語知識。歇后語也是祖國語言文化的寶貴遺產,學好歇后語,對學好語文寫好作文大有裨益。如"孔子佩腰刀-不文不武,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周瑜)謀荊洲---陪了夫人又折兵,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等等。

五、 條理性原則

由小學到初中,初中學生正經歷著由小學到中學學習方式的轉型。一方面,學習的科目極大增加,另一方面,需要學生閱讀的內容也急劇擴大。據(jù)我觀察,許多剛上初中的同學,對于中學的學習方法是一頭霧水一面茫然。作為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由嚴重依賴老師到逐漸適應獨立自主,逐漸做到自主學習。就歷史老師來講,可以通過課堂示范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潛移默化的思路讓學生知曉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本人認為,歷史老師最主要的就是對初中歷史教材進行合理地取舍,在尊重歷史教材編寫思路的前提下,對歷史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在此基礎上認真設計好每一課的板書,用科學規(guī)范條理清楚的板書引導學生,并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作為課后復習的重要依據(jù)。如七年下冊第11課《宋金南北對峙》,教材編寫比較亂,學生不易掌握。但通過條理性的板書設計,這一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一、金朝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二、北宋的滅亡(時間,標志);三、南宋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四、宋金關系(宋金戰(zhàn)爭,宋金議和,金朝的漢化改革)。這樣的板書設計,綱舉目張,條理清楚,學生對本課的內容一目了然。

參考文獻

[1]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材

第5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有賴于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多嘗試、多練習能使知識基礎不斷地擴大和加深。學生的知識越多、越牢固,產生興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隨著知識的不斷豐富和深入,興趣也就越來越濃。本學段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fā),在“聽、說、讀、寫”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課外活動。特將進行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口語表達能力訓練活動。

如舉行了“故事會”“演講會”“朗誦會”“古詩背誦比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流利講普通話的能力。就形式來說,組織FLASH故事會,即邊動畫,邊講故事,把語言和具體形象結合起來,增強直觀效果。(主要是以“環(huán)?!睘樵掝});如開展“每日論壇”活動,讓學生輪流上臺演講,內容不限,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當眾表達的能力。

二、寫作能力訓練活動。

舉行了“作文比賽”“課外讀文”“剪報、輯報、辦報”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高閱讀興趣,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習慣,還幫助學生鞏固課內學習的語文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如69班手抄報《語文小報》開辟字謎、文章病院、古詩欣賞、格言警句、優(yōu)秀作文、讀書方法等欄目。幫助學生豐富知識,提高分析、欣賞能力。

三、語文講座活動。

用講座的形式介紹一些有關的語文知識。舉行了“語法講座”、“標點趣話”、“閱讀欣賞”、“怎樣寫話題作文”等活動。內容通俗、淺顯,注意了趣味性,盡可能結合學生實際舉例。

四、語文游藝活動。

舉行了“成語接龍、給歇后語找尾巴、抓錯別字俘虜”等活動。通過游藝活動為學生提供思維活動的材料,在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境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在有效的談話中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

五、存在的問題。

第6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一、導語設計趣味化

課首要“未成曲調先有情”。導語設計有趣,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并迅速了解教師教學的意圖。筆者總結如下:

1.激趣導入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鯓诱{動起學生樂學的胃口,風趣、幽默的導語是關鍵。如筆者教《項鏈》時設計的歇后語導語:路瓦栽夫人借項鏈――愛慕虛榮,丟項鏈――樂極悲來,賠項鏈――自找苦吃。編歇后語既批評了主人公的虛榮,也巧解了難點,使學生在笑聲中體會到幽默的魅力。

2.情境導入

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其盡快進入情境。以下是教《山行》時的導語: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杜牧去秋游吧。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句《山行》。

3.復習導入

“溫故而知新”。語文教學選文大都由易到難。特別是每個教學段中后期,更有必要運用這種方式導入。下面是教《小石潭記》的導入: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曾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永州八記》。前面學過他的《黔之驢》,請猜猜看,這位作家是誰?(生答:柳宗元。)今天再來學習他的《小石潭記》。

二、內容講授例子化

新課改強調學生主體地位,但并未摒棄講授法,講授中教師精彩的語言可以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很多老師把“少講”或“不講”作為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原則,認為講“多”者往往是觀念陳舊、不合時宜。甚至有的學校還明確規(guī)定:一節(jié)課講授不超過15分鐘,否則就有悖于新理念。在唐代,韓愈就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矣?!苯處熞骱孟驅?,把閱讀寫作的規(guī)律教給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例證作用,使學生掌握課文的精華,了解讀寫的一般過程和方法。下面是教《背影》時的講授要點:,開頭有“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的點題句。講授了作文的開頭方法: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結尾有“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的照應開頭,畫龍點睛之句。講授作文的結尾方法。還結合文中對四次“背影”的描述,講授了描寫人物的幾種方法。再如文學常識,課文內容,語法修辭等,大都需老師的講解才能內化為學生的知識。讓學生學到“舉一”,以適應今后的“反三”。

三、合作探究過程化

新課改把“在活動、實踐基礎上通過交往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基本思路,從而體現(xiàn)“參與、合作、體驗、探究”的發(fā)展性特點?!皫煾殿I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說前面的“例子”是師傅教你的招式,那么這里的合作探究就應該是你苦練內功的過程。怎樣使其過程化?筆者認為:

1.明確任務

合作之前要講清:合作的意義,合作什么,怎樣合作,如何評價。初次合作,教師要提出有趣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等有一定基礎,老師就要把提問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質疑提問,問題設置也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啟發(fā)學生善于運用“例子”進行“反三”。筆者教《童區(qū)寄傳》時,提出了如下問題:

(1)與壞人周旋時,區(qū)寄哪些方面處于劣勢?有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質?

(2)官府與“鄉(xiāng)之行劫縛者”對于表現(xiàn)區(qū)寄起何作用?

(3)本文還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讀了本文對你有何啟發(fā)?

2.合作探究

明確任務后,每個學生要認真研讀文本,開始質疑問難,并作出初步解答,形成學習成果。教師巡視,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讓學生都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

3.互相交流

待各組都準備好自己的“果”或“梨”時,就要進行全班交流。讓小組代表向全班進行成果匯報,了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對于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也可請其他小組解答。各組通過果梨交換,對一些基本問題形成共識,就特殊問題再在各組間進行討論交流,得到最圓滿地解決。

在整個程中,教師不能只作旁觀者,而應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或激趣,或點撥,或傾聽,或評價。盡可能的使合作探究充分,有實效。

四、拓展延伸生活化

新課標要求:“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辈⒅赋觯Z文課堂教學要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再好的課堂教學,也只能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因此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更應樹立“大語文”觀念。教學基于課堂,卻不能止于課堂。課堂不是學習的全部。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有人將課內與課外比作源頭與江流,是有一定道理的。學生課堂上學的“例子”為“活水源頭”,要匯集成語文學習的“江流”,還需課外更多的“反三”。教《童年絮味》時,所設計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案例:

問題一: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你想對作者說些什么?

第7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鐵拐李打足球——一腳踢

頭殼頂生瘡,腳皮底流膿——壞到透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頭

石屎樓梯——冇丁(釘)有板

老公撥扇——凄——(妻)涼

老婆擔遮——陰功——(公)

倒掛臘鴨——滿咀油

東莞佬賣席——你生定死?

濕水棉胎——冇得彈

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

白玉涂白漆——裝賤

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官——(冠)

和尚下山——出事——(寺)——了

閻羅王探病——睇你死得未

冰掉進醋缸里——寒酸

豬肉浸醋——肉酸

叁夾板上雕花——刻薄

芋頭點糖——心淡

涼瓜煮鴨——苦過『弟弟

阿茂整餅——有?樣整?樣

阿崩養(yǎng)狗——轉性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正式生草藥——?得就?——(?是借音,?是外敷)

一叁五七九——無雙——(無傷)

二打六——未夠斤?

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

大肚婆過獨木橋——挺兒——(挺而)——走險

和尚坐巖洞——沒寺——(事)

甩頭筆——唔寫——(舍)——得

冇底轎——唔乘——(成)——人

筲箕?鬼——一窩神

筲箕打水——一場空

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神仙屎——不嗅米氣

阿茂整餅----無果樣整果樣

水瓜打狗----唔見緊桷

年三十晚謝灶──好做唔做

灶頭抹布──咸濕

灶君上天──有果句講果句

壽星公吊頸──嫌命長

陳年中草藥──發(fā)爛渣

灶君跌落鑊──精(蒸)神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阿崩養(yǎng)貓──轉性

賣魚佬──有聲氣

賣鯇魚尾──搭嘴

細佬哥剃頭──就快就快

肥佬著笠衫──幾大就幾大

神臺貓屎──神憎鬼厭

南無佬跌落糞坑──無曬符

屎忽窟生瘡──無眼睇

咸蛋滾湯──心都實曬

瓦檐獅子──叻到滿

跪地喂豬母──睇錢份上

床底破柴──撞曬大板

老婆擔遮──陰功(公)

投石落屎坑──激起公憤(恭糞)

秀才手巾----包書(輸)

十月蔗頭-----甜到?

風吹皇帝褲浪--孤鳩寒

倒掛臘鴨-油嘴滑舌

抬棺材甩褲-失禮死人

雷公劈豆腐-穩(wěn)軟的來蝦

魚片粥-巖巖熟

火麒麟-周身癮

生蟲拐杖-靠吳住

阿超著褲-谷住來

豉油撈飯——整色整水

老公撥扇----妻涼

啞仔食黃連——有苦自己知

盲公食湯丸——心中有數(shù)

問和尚借蔬——多余

法國大餐——多舊魚——和尚擔姐——無法無天

生夾底——難食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老虎頭上釘失拿——想死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皇帝女----晤憂嫁

食豬紅苛黑屢——當堂見功

白鴿眼——體人低

市橋臘燭——假細心

床板夾羅柚——咧都無得咧

D打佬跌利是——白谷

單眼佬睇老婆——一眼體哂

濕水棉花——無得彈

佛山屢塔——口滑肚臭

波羅雞——靠癡

鐵公雞——一毛不拔

潮州佬拉二胡——自已顧自己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除褲苛庇——干凈企理

半夜食黃瓜——唔知頭定尾

男人靠得住——豬拿會上樹

死人燈籠——報大數(shù)

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

屢坑公賣草紙——問心

黃皮樹了哥----吾熟吾食

十月芥菜-----起心

老公擔遮----凄涼

半塘龍船----借人威(仁威)

紅腫腳------不消蹄(提)

黃腫腳——不消蹄(提)

屢坑關刀——文(聞)吾得武(舞)吾得

X頭磨剃刀——有損無益

阿蘭嫁阿瑞——累斗累

非洲和尚--乞人憎

豬八戒照鏡----內外不是人

風吹皇帝褲浪--孤鳩寒

廁所點燈-找死(屎)

床下底破柴--撞板

處女上吊----死都唔穿

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得過扯過

百米長跑——有始有終

神仙放屁____非同凡響

和尚的住處--妙(廟)

孔子搬家——凈系輸(書)

豬鼻子插蔥-裝相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屎坑關刀——文不得,武不得

和尚擔遮——無發(fā)(法)無天

老婆擔遮——陰公()

老公潑扇——凄(妻)涼

阿媽打仔——天經地義

老婆打老公——天公地道

廁所看報---多見多聞

市橋蠟燭----假細心

第8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說:“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精神的飽和樂觀愉快的語調,在培養(yǎng)牢固持久的學習愿望和取得越來越好的成績、對興趣培養(yǎng)都具有極大的意義?!痹谶M行教學活動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注意技巧,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教材文本的主次,詳略、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相應的說話節(jié)奏,調整語速語調,準確地表達出教學內容的情感色彩,輕重有度,快慢結合,抑揚頓挫,飽含真情實感。通過合理運用節(jié)奏技巧,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生動形象,幽默風趣,提高趣味

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の缎缘恼Z言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時,要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敘述事實材料,以妙趣橫生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將抽象化為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風趣,把學生深深吸引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應用寫作課程相對于大學語文課而言,內容單調枯燥,更需要語文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疑激趣,精心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笑話、成語、格言、歇后語、諺語等豐富素材進行教學,使課堂氣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亂,嚴而不死,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產生學習動力。

三、運用比興,進行類比,生動引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把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語言激發(fā)學生產生求知欲,自己得出結論、掌握方法、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比興、類比性的教學語言具有啟發(fā)性,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運用了比興的藝術手法。比就是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為人所知,便于聯(lián)想和想象。興,又稱“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易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增強意蘊。在教學語言中,運用比興的手法,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傳授教學難點和生僻概念時,恰當?shù)剡\用類比,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化深奧為通俗,化抽象為形象。魯迅先生講課時就多次運用類比式的教學語言,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當講到“美的階級性”這一抽象的理論問題時,很多學生感到深奧難懂,魯迅先生就用農民討媳婦的事例進行形象類比,指出農民的娶妻標準不是“杏臉柳腰、弱不禁風”的“美人”,而是“腰臂圓壯、臉色紅潤”的勞動姑娘,通過這樣的類比解釋了美具有階級性,學生的疑問就迎刃而解。可見,類比的教學語言具有很強的生動性,能夠促使學生積極開拓思路,用熟悉的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陌生的疑難問題。

四、語言生活化,交流家常式,善于鼓勵,課堂氛圍和諧愉悅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語言,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心理生理狀態(tài),可使學生聽課效果達到良好狀態(tài)。教師與高職階段的學生交流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學生當成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對待,使用學生化、生活化的語言教學,采用拉家常、朋友談心的方式,讓課堂充滿平等民主、自然和諧的氛圍,更容易激起學生的親近感和認同感,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俗話說:“一語良言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睂W生的自尊心很強,挖苦的話語讓學生喪失自信,加重自卑,缺乏上進的動力導致落后。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教學語言要多鼓勵少打擊,多尊重少威脅,促使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循循善誘,激活想象,啟發(fā)思維,激發(fā)潛能

第9篇:孔子歇后語范文

一、演講型課堂

演講對學生有著諸多的好處。臺上“說”的學生通過演講,訓練了發(fā)音吐字和語調、語氣、語速、停頓,甚至姿態(tài)表情。同時鍛煉了膽量,也有利于學生觀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yǎng)。葉圣陶先生說:“聽就是讀,是用耳朵來讀。”所以,臺下“聽”的學生可以訓練快速敏捷的收集信息和概括、判斷等思維能力,在聽講中長知識,擴視野,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習慣。

二、競賽型課堂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主要著眼于學生是否自主學習,教學能否體現(xiàn)過程和方法,教師是否關注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根據(jù)這個理念,教育應當使孩子像得到珍寶一樣樂于接受,而非作為一種艱苦任務去負擔。競賽型課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長時間保持緊張但不疲勞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過程和方法目標的實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形式方面與學校高效課堂理念相融合,采用小組合作競賽方式。內容方面要豐富多彩,每個學期不重復,以激勵和鼓舞學生在更廣闊的知識海洋里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為了豐富學生成語詞匯量,可以舉行成語接龍競賽。要求學生假期里自學成語,全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教師在黑板上寫一個成語,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里頭尾相連地寫出盡量多的成語,以符合競賽要求的成語數(shù)量來判定勝負,勝利的小組可以獎勵書簽之類的小禮品,數(shù)量最少的小組要接受“懲罰”:負責在黑板上抄一個月的成語小知識。為了克服部分學生怕讀書、尤其怕讀大部頭書的毛病,還可以開展名著知識競賽。請學生利用假期閱讀學習經典名著,為了幫學生降低難度,增強積極性,筆者一般明確告訴學生,主要內容是人教版該學期課內指定的那兩三本名著,另外再推薦一兩本適合學生閱讀的名著。教師要預先出好相應的考題,題目難度由低到高,難度低的每個小組隨機抽簽答題,分數(shù)計入小組;難度高的整個小組討論后書寫作答由老師評分,以小組最后總得分來分出勝負。還可以進行古詩詞競賽和俗語、歇后語競賽等。競賽型課堂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鼓勵學生充分、合理利用寒暑假時間有效積累知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匯報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