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感悟生命的文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若化身為一顆小草,便懂得春天是我復蘇重生的季節(jié),雨露是我生命的澧泉,陽光是我生命的渴望。我需要它們,離開它們我的生命便就此消亡。
然而,我竟忘記了我最需要也最熟悉的老友——土壤,她是我生命的承載者,我一刻也離不開她,我的生命從她的懷里萌發(fā),從她身上繁衍,最終也是她陪伴著我老去,我怎么能忘記她,忽視了她呢?
我若化身為空中的一朵白云,我便深愛著這片天空,我便和風兒把酒言歡,和太陽暢敘幽情,自由自在地飄蕩在藍天中,享受無限的歡樂。
然而,我竟忘記了,忘記了我生命的必需,我由何而來?對!水,水汽,是它們一點一滴地凝結(jié)起來,才有了現(xiàn)在的我。這每一滴水珠都是我生命的組成??!在享受翱翔天際的幸福時,我卻忘記了它們,忽視了我生命的本原。它們是我最熟悉最重要的朋友,我怎能忽視了它們,忽視生命的老友呢?
小草永不忘記。
為報答土地的養(yǎng)育之恩,小草忍受野火的焚燒,化作養(yǎng)料,滋養(yǎng)土地,在感恩的涅槃中贏來了春天生命的重生。
白云永不忘記。
它愿自己的生命淪入無盡的輪回,循環(huán)于生命的最初凝結(jié)和生命在人間的最終降落。在這無盡的輪回中和自己的生命本原里永不分離。
是的,我應永不忘記。不忘生命之根,不忘生命之本。
是的,我若化身為那條小魚,我定會知道什么是蝦,什么是水草,我定會每日與水草嬉戲,和小蝦玩耍,跟小龜比賽,快樂生活。我更會感恩于給我這一切的、須臾不可分離的水!這最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水!
《可以預約的雪》是臺灣現(xiàn)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是“情”與“理”相融的經(jīng)典美文。文章取名“可以預約的雪”,是運用比喻的手法,將臺灣特有的菅芒花比作北國冬天的雪,由朋友相約看菅芒花,回想起兩年前看花的情景,感慨萬千。怎樣面對生命中的“?!迸c“變”?怎樣突破人生的困局?這就必需懷揣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全文善用對比。
學習目標可以定位如下:知識與能力:誦讀文章,梳理文脈,學習作者“一花一世界”的構(gòu)思技巧;過程與方法:相互交流探討,能夠領(lǐng)悟作者對人生“?!迸c“變”的理性思考和感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夠品析作者流露于文本中的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重點應該確定為:1.能夠領(lǐng)悟作者對人生“?!迸c“變”的理性思考和感悟;2.品析作者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
本文“情”與“理”兼美,重在感悟與品析,因此要注重情景問題的預設和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圍繞題目“可以預約的雪”,預設三個問題:1.為什么不用“可以預約的菅芒花”為題?2.你能品析“可以預約”的言外之意嗎?3.既然生命的大部分都不可預約,那為什么要用“可以預約的雪”為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說的大概是:從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樹。也就是說每一個細小的物體中,都包含著宇宙的秘密。今天我們就將走進這樣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微的事物,去聯(lián)想,去體察,去感悟,從而衍生出人生的哲理。這位作家叫做林清玄。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疏通難解的生字詞。學生個讀,同學互評,教師再范讀,提示情感的把握。
2.學生再讀課文,師生互動,理解如下問題:
問題情景(一):題目是“可以預約的雪”,文章與雪景有關(guān)嗎?與什么景有關(guān)?
明確:與雪無關(guān),與菅芒花有關(guān)?!扒锾斓妮衙⒒ㄊ强梢灶A約的雪?!卑涤魇址?,二者有何相似之處?明確:色彩(形似)、可以預約(主觀愿望、期許相似)
問題情景(二):可不可以把題目改為《可以預約的菅芒花》呢?哪一個題目更好呢?
明確:應該說也可以,但是哪一個題目更好呢?雪是普遍的景物,菅芒花比較稀有,是臺灣一種特有的植物,只有在陽金公路才能看到,所以為了讓讀者更形象地了解它的色彩和可以預約的花期,當然原題好。比喻修辭手法的作用便在于,化抽象為具體,變深奧于淺顯,變特殊為一般。
問題情景(三):通過比喻的方式,由雪及花,文章主體就是寫菅芒花嗎?
(學生思考、交流、探討)明確:文章主體并非寫菅芒花,而是寫看菅芒花的人。
問題情景(四):作者思維由花及人,由菅芒花可以預約的特點聯(lián)想到人生怎樣的情形?
(學生思考、交流、探討)明確:經(jīng)過兩年時間的流逝,菅芒花又到了開放的秋季,可是看花的人卻因為因緣的變遷離散而面目全非了,由看花人又延伸到所有的人,外在經(jīng)歷在變,內(nèi)心體驗在變。深深思索至此,一個沉重的疑問壓在作者心頭——“在我們生命里,到底變是正常的,還是不變是正常的?”
三、研讀討論
問題情景(五):面對生命的“常”與“變”,到底哪一個才是生命的常態(tài)?作者的觀點是什么?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
①(13段)自然的景每一刻都在變化,人生也如此,而我們都希望并習慣于“不變”,這就造成人生的困局。
②(14段)其實生命的“?!笔侨松拿婢?,生命的“變”才是人生的眼睛,生命的大部分不可預約。
③(15、16、17、18、19段)列舉生命的“?!迸c“變”:菅芒花(常)——看花人生(變);預約來生(常)——前世精魂(變);同學會(常)——同學(變);歲月定影,時空定格(常)——完全不可能(變)??偨Y(jié):用眾多事例,從自然、人生、佛教、生活等方面論述了生命中“變”是常態(tài)的感悟和道理。
問題情景(六):面對生命的“?!迸c“變”,作者提倡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①(破):對自身因緣不悔不憂,對別人因緣無怨無尤——人生課題;②(立):對“?!弊8?,對“變”寬容;總結(jié):懂得欣賞——美好的心、欣賞的心——保持預約的希望。
四、總結(jié)反思,形成積淀
問題情景(七):品析作者積極的心態(tài)!
①一個朋友遠離鄉(xiāng)土,去到下雪的國度安居——只要心里充滿鄉(xiāng)音親情,浪跡天涯、作客他鄉(xiāng)又何妨?
②一個朋友患了幻聽,經(jīng)常在耳邊聽到幼年的駝鈴——歷經(jīng)病患折磨,才更加懂得和珍惜生命的價值;
③一個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門關(guān)來回走了三趟——穿越生死不死,就更應該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④我呢?最慈愛的媽媽病故,經(jīng)歷了離婚再婚,又在45歲有了第二個孩子——媽媽的病故,倍感親情無價,中年添子,人生幸福。
總結(jié):懂得欣賞才會幸福!擁有一顆美好的心、欣賞的心,永遠保持預約的希望,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重新審視人生的變故無常,卻發(fā)現(xiàn),人生絢麗多彩,生命繽紛燦爛!而作者的心境也由原來的感傷轉(zhuǎn)變?yōu)榛磉_愉悅。
“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著眼于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課堂不再是完全預設的“計劃”課堂,教師不再機械地執(zhí)行預設方案,而是以“市場經(jīng)濟”的理念,根據(jù)師生、生生互動的課堂情境,把握教學信息,調(diào)整教學策略,使學生的知識、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養(yǎng)在動態(tài)中形成,在形成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提高,最終實現(xiàn)自身的生命價值。
自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后,我們的語文教學倡導多元感悟,尊重獨特體驗,出現(xiàn)了“日出江花一片紅”的好景象。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還只是“幾枝出墻的紅杏”,“滿園的春色”仍被關(guān)在“柴門”里邊,雖然風景獨好,但望眼欲穿,也欣賞不到美景,有時課堂上甚至啟而不悟,竟看不到“一枝紅杏”。那么,課堂教學中,如何打開這扇“柴門”,讓我們欣賞到“滿園的春色”呢?我們應該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解剖課堂教學,尋找開門的鑰匙;用呵護生命的理念,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多元感悟,讓我們欣賞到“滿園的春色”。
一、讀之愈深,悟之愈奇——關(guān)注朗讀,在深讀中生成多元感悟
對文本的理解離不開讀,對文本的深層感悟離不開讀,要讓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多元感悟更離不開讀。因此,教學中只有對文本接觸得越多,讀的實踐越多,感受才會越深,感悟才會越奇;只有讀熟了,熟讀了,情感得到了感染與熏陶,學生才能說出自己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認識,才對課文中的人與事、作者的立意、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與否產(chǎn)生獨特的感受與評價,才會從多角度去談自己的見解,課堂教學才會開出“多元感悟”之花。
如《鳥的天堂》的教學片斷。
師:“新的生命在顫動”到底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請同學們讀課文的有關(guān)段落,談談自己的見解。
生1:我從上文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棵富有活力的大樹,從它的每一片綠葉可以感受到這種勃勃的生機,所以說是“每一片綠葉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2:綠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這一簇又一簇綠葉,在晚霞的映照下,綠得鮮亮,綠得發(fā)光,閃耀著動人的光彩。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生3:我覺得綠葉本身并沒有動,但是這滿樹的葉子翠綠欲滴,在燦爛的紅霞照映下,發(fā)出了奪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綠葉上的點點光斑就像是一些可愛的小精靈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綠色的光點在閃爍,所以就產(chǎn)生了這種感受。
師:多深刻的感受呀!那么,你們能讀讀下文,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生4:下文告訴我們,這兒鳥很多,這時雖然已是黃昏,鳥兒躲在大榕樹上,但會偶爾撲撲翅膀。當鳥兒撲翅時,綠葉就晃動起來。可是綠葉太多了,“不留一點縫隙”,所以作者看不見躲在樹上的小鳥,但卻感覺到了生命的顫動。
師:此時,你們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生5:這是大榕樹那頑強生命力的體現(xiàn)。
生6:這是作者對大榕樹那頑強生命力由衷地贊嘆。
……
一個問題點燃了思維的火花,教師巧妙引導,讓學生再讀課文,產(chǎn)生情感體驗,多元感悟也在深讀中自然產(chǎn)生。
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guān)注對話,在對話中生成多元感悟
對話是人的一種基本生存方式?!敖虒W本身就是形形的對話?!苯虒W過程就是以教材為中介,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是三者愉悅的精神交流的過程。在對話的過程中,由于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了獨特感悟存在的價值,感受到了精神相通的愉悅,感受到了心靈成長的幸福。語文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始終創(chuàng)造著一種無法預約的精彩。
如對《鸕鶿》一文中的“悠然”一詞的教學。
師:你從“悠然”一詞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體會到漁民坐在船上,非常悠閑自在。
師:漁民悠閑地坐在船上,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2:我坐在這里,吸著旱煙,多舒服哇。
生3:等會兒我命令一下,鸕鶿就會給我捕上好多好多的魚。
師:同學們再輕輕地讀一讀這個句子,這時你又有什么新的體會?
生4:這是漁人胸有成竹的流露。
生5:這是漁人對生活的滿足與自我陶醉。
生6:這是漁人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案例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與情感交流,完美地展示了學生從對文本表面理解轉(zhuǎn)化為對文本深層感悟的動態(tài)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把“悠然”一詞建構(gòu)到原有的知識系統(tǒng)當中,感悟到了這一詞所表達的深遠意境,而且還閃現(xiàn)出了創(chuàng)造的火花,充分展現(xiàn)了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感悟的生命色彩。
三、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關(guān)注質(zhì)疑,在釋疑的過程中生成多元感悟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之火種,是燃起感悟的烈火干柴?!靶∫蓜t小進,大疑則大進?!痹谡J知活動中,學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并產(chǎn)生懷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又驅(qū)使他們積極思維,不斷提出疑問,解決疑問。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壓抑學生的個性,而應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向教材質(zhì)疑,向教師質(zhì)疑,向同學質(zhì)疑,敢于提出自己獨特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真正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如一位教師教學《五彩池》時,有個學生突然提問:“老師,五彩池能游泳嗎?”這位教師是怎樣引導學生釋疑、感悟文本的呢?
師:五彩池能游泳嗎?
生1:能游泳,這里的水那么清,那么綠,肯定能!
師:真的能嗎?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說說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
生2:我認為不能。因為池底有許多石筍,石筍尖尖的,到這兒游泳很危險。
生3:五彩池不能游泳,因為這兒的池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可以碰到它的底部。這么小的池,怎么能游泳呢?
生4:你到這兒游泳,他也到這兒游泳,這樣會破壞這里的環(huán)境,會污染這里的環(huán)境。
……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教師從學生突發(fā)的問題入手,引領(lǐng)學生走過了釋疑的路,學生從質(zhì)疑、釋疑的過程中,感悟到了五彩池的美,感悟到了要注意環(huán)保,這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光彩。
四、萬紫千紅總是春——關(guān)注表達方式,在揣摩中生成多元感悟
漢語言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語言,表達同一內(nèi)容,可以選擇不同的詞語和句式,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表達形式,還可以采用不同的語言風格。不同的表達方式,會產(chǎn)生不同的表達效果,讀者在閱讀時,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因此,教學時,我們要關(guān)注文章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揣摩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揣摩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揣摩作品的語言風格,讓學生在揣摩的過程中,多元感悟文本。
如《燕子》一課的第一自然段,這是一個典型的狀物段落,作者改變了以往課文經(jīng)常使用的“什么怎么樣”的句式,用“怎么樣的什么”這一獨特的句式和明快的筆觸來描寫這只小燕子。教學時,我用比較的方式,引導學生領(lǐng)悟這一自然段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言的精妙之處,進而感悟燕子的形象。
1.小燕子非?;顫娍蓯?。一身羽毛烏黑光滑,一對翅膀俊俏輕快,還有一條剪刀似的尾巴。
2.一身烏黑光滑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條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通過比較,學生感悟到,作者筆下的燕子“是一只機靈輕巧的燕子”“活潑可愛的燕子”“是一只充滿活力、充滿生命的燕子,是春天的象征,是春的使者”。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只燕子的活力與可愛,同時也領(lǐng)悟到了文章表達方式的精妙與魅力。
在科目學習中,特別是語言學科的語文學習的授課和學習中,教師是可以通過語文教學的實踐引入生命教育的,在語文學科的課本中,由于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擁有關(guān)于社會的、生活的、生命的內(nèi)容,就該好好利用起來進行好生命教育,那么如何能很好地融合,并在教學中開展和引入,需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語文教學實踐:
1領(lǐng)悟課本,學會尊重生命
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得到生命教育首先要讓他們能理解生命的意義,不是強勢的填塞教育,可以通過語文課本中的一些課文來體現(xiàn),讓學生感受到,例如在《我與地壇》一文中,作者在雙腿殘廢后經(jīng)常跑去地壇,脫離不出死的念頭,掙扎、彷徨,最后還是選擇繼續(xù)生命。從這一描述和最后作者的正確抉擇,告訴人們,珍惜生命好好活著才是對父母親最大的孝敬和最好的回報,作為健康的中學生,是不是更應該去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引出反問,讓學生自己思考。還有文章《貓》,由于偏見讓一只小貓死去,作者深深地歉疚。對一只動物都如此重視生命,何況是人,所以生命應該是被尊重被珍視的。從這些文中提煉其中心,讓學生能理解生命和重視生命,知道其意義所在。
2敞開心扉,理解感悟生命
每個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和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一致的,對于生命的感悟和對一些事物的認識是有差別的,在教師引導學生來感悟生命時,可以先了解學生的認識程度,通過一些課堂的討論來掌握他們的認知情況。在學習《我的母親》時,文章本身要突出母親的不容易。很多學生不知道生命怎么起源,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一些視頻,例如女子剖腹產(chǎn)的視頻,剪接一部分給學生來觀看,生產(chǎn)的不容易再結(jié)合文章中的母親帶孩子成長的經(jīng)歷來反映生命中母親的付出那么無私,愛那么承重,孩子對母親都是最有感情的,可以讓他們課堂上談談“母親給與我生命,照顧我生活,所以我應該……”這樣的討論能激發(fā)學生最深層的情感和最真摯的個人感受,讓學生知道生命本身歸屬于自己,但實際它承載了太多的沉甸甸的愛和付出,我們應該熱愛生命,讓生命在我們有限的時光中體現(xiàn)它正面的價值。
3寫作練習,提升個人感受
在布置關(guān)于生命教育主題的作文時,老師可以不用設置固定的文章題目,可以寫關(guān)于植物的、動物的、人物的,這些有生命力的都可以成為學生筆下可選的內(nèi)容,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師課堂的引導和一些課文的感悟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老師在布置作文時,體裁類型可以不做限制,任由學生發(fā)揮,主要是他們能突出生命這一主題就好,當然也可以是根據(jù)某個電視節(jié)目、某個新聞事件的觀后感,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看看學生的真實認知。當然從這些作文練習中,老師也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學生是否在此認識上是積極的是正面的。在中學生階段,本身除了要關(guān)注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之外,也應該留意他們思想意識的成形和心態(tài)內(nèi)心的感受。老師從作文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對于生命有消極認識和想法時也能及時地處理和給予正確的方向指引。
4新聞引入,進行反面教材教育
在語文的學習中,除了課本知識的學習,課外閱讀也是豐富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閱讀選擇上,老師可以引入有社會效應、度高的新聞稿作為閱讀對象,既讓學生拓寬閱讀視野,又能進行良好的實例教育。例如,“復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網(wǎng)絡報紙的大量篇幅的報導絡繹不絕,教師可以將相關(guān)新聞報導帶到課堂,閱讀后讓學生分析,談個人感受,這個事件不光牽涉到生命話題,還反映出現(xiàn)今教育中一味重視學習而忽視情感培養(yǎng)而發(fā)生的悲劇,老師做出分析再讓學生進行思考并現(xiàn)場談自己的感受,反面教材能讓生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但是這些社會新聞作為閱讀材料引入課堂,教師一定要做好把關(guān),要讓這些新聞能積極有效地指引學生,而不造成負面的成長影響。
二結(jié)束語
我不知道阿Q的“精神勝利法”對于世人有怎樣惡劣的影響,至少對于阿Q而言,他做到對自己付責任了。因為在一個寂寞空虛得連自己都沒有的世界里,他能給自己唯一的安慰,給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自甘屈辱,所以自我解嘲;自甘輕賤,所以自我陶醉。
不贊成以高度的心態(tài)去看待生命,自認為生命絕不能受屈辱或是糟蹋,而選擇極端的方法。
要知道,活著也是一種責任。
阿Q的責任,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活下去。無論他曾經(jīng)用過怎樣的方法來安慰自己,但從這一點兒上來看,他比屈原強多了。
沒錯,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對于國家和人民來說,他的確是做到了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可對于生命呢?
倘若他也能夠像阿Q一樣,找一些可以安慰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堅強的活下去,那么楚國的結(jié)局,又怎會是今天歷史上所寫的呢?要知道阿Q的處境并不屈原好多少,可屈原卻能做到為生命負責!
生命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倘若有,也是歷史給的評價。
活著,也是對生命的負責。
生活的世界里倘若只剩自己一個人,我們也許會選擇放棄生命,不斷地給自己找一堆虛無飄渺的理由,揭開面紗其實都是自己的懦弱。
我們害怕活著,害怕對著唯一生命的負責。
川端康成用他的作品表現(xiàn)出對世界的關(guān)愛和對生命的感悟。美者,動人至深,更能推己及人??蓪ι鼌s忽視了那份應該有的責任,如海棠花般未眠到天亮。
我們每個人對于生命都是孤獨的,可死亡卻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到頭來,最終辜負的,還是生命。
我不敢保證阿Q的做法不會傷害到別人,但就對阿Q他自己而言,他對生命的責任,比別人強多了,也做到了!
落葉
賈平凹
窗外,有一棵法桐,樣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得深,枝梢的,綠得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tài)也各有別。沒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模樣。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在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上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shù)的彩蝴蝶落在那里,又像一位,豐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溫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間的鳥夫妻,它們停在葉下歡唱。是它們給法桐帶來了綠的歡樂呢,還是綠的歡樂使它們產(chǎn)生了歌聲的清妙?
法桐的歡樂,一直要延長一個夏天。我總想那鼓滿著憧憬的葉子,一定要長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葉子并不再長,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來,寒磣起來,變得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不再柔軟婀娜,用手一折,就一節(jié)一節(jié)地斷了下來。
我覺得這很殘酷,特意要去樹下拾一片落葉,保留起來,以作往昔的回憶。想:可憐的法桐,是誰給了你生命,讓你這般長在土地上?既然給了你這一身的綠的歡樂,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來年的春上,法桐又長滿了葉子,依然是淺綠的好,深綠的也好。我將歷年收留的落葉拿出來,和這新葉比較,葉的輪廓是一樣的。喔,葉子,你們認識嗎?知道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嗎?或許就從一個葉柄里長出來,凋落的曾經(jīng)那么悠悠地歡樂過,歡樂的也將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們并不悲傷,歡樂時須盡歡樂。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長過了窗臺,與屋檐齊平了!
忽然醒悟了,覺得我往日的哀嘆大可不必,而且又十分地幼稚呢。原來法桐的生長,不僅是綠的生命的運動,還是一道哲學的命題在驗證: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nèi)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nèi)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于是很敬仰起法桐來,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舊葉,而以此渴望著來年的新生,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而在天地空間里長成材了。
[閱讀賞析]
只是不足千字的文章,只是對窗外景物的觀察,作者卻能從法桐一年年長滿綠葉,一年年凋零黃葉的成長過程中,感悟世間萬物生命的運動:歡樂的來去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nèi)容,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nèi)容而完成各自生命的存在。作者從欣賞到憐惜,從悲嘆到頓悟,以至于最后敬仰起法桐來,反映出對生命深深思考后的感悟。在仔細的閱讀中,讀者也會對生命過程中歡樂的來去有一個新的認知。
[閱讀訓練]
1.思路分析:本文是以作者的感受和認識的變化為線索的:
感到溫柔和美好―( )―(?。┄D很敬仰
2.語境品味:第7段“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nèi)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本渲械摹斑@個內(nèi)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句話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筆法探究:文章的題目是“落葉”,可文章的第1、2段卻濃墨重彩地寫綠葉,其用意是什么?
4.作品感受:整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請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思索的句子。
5.卡片制作:
制作讀書卡片是一種良好的習慣。請從品味語言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讀書卡片。(提示:可以從詞語運用、修辭效果或描法等方面任選一點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
1.覺得很殘酷 醒悟
2.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
作者感悟出世間萬物生命的運動:世間萬物的生命正是在歡樂的來去中而存在和完成的。
3.文章寫綠葉的歡樂到來,是為寫落葉的歡樂歸去作鋪墊,為下文悟出生命運動的規(guī)律打下伏筆。
4.第2、4、5段中的問句和第7段中的:“原來法桐的生長,不僅是綠的生命的運動,還是一道哲學的命題在驗證: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nèi)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nèi)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5.
讀書卡片
體裁:
篇名:
作者:
摘句: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在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上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shù)的彩蝴蝶落在那里,又像一位,豐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的笑。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書卡片
體裁:散文
篇名:落
葉作者:賈平凹
(一)通過閱讀教學融入自然、品讀生命
大自然是人類的導師,面對世間形形的生命,大自然均以“眾生平等,萬物一體”包容著?!肚艟G記》中那一枝不愿被囚禁在暗室里的常春藤一直向陽伸長伸長,讓我們體驗到了生命的頑強和自尊;《寒風吹徹》里呼嘯的寒風可以將你從家里帶出的那點溫暖搜刮得一干二凈,但行走于人生的冬天,不是只剩孤獨。我們可以品味作者沉靜樸素的語言中蘊含的生命的溫情;《瓦爾登湖》上空曠寧靜,梭羅帶著我們遠離都市的喧囂熱鬧,放下物質(zhì)的欲念,在這深邃清澈的湖里凈化心靈,尋找生命的本真、心靈的家園;在美麗幻化的《霞》里,冰心先生帶著我們感悟“從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原來生命中的痛苦于人生不是沒有意義的。相反,“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襯托的”,痛苦的體驗使生命對于快樂的體驗更加甜蜜……通過閱讀這些描寫自然的文本,學生品讀生命,擴展了人生的經(jīng)驗,體察到了生命的無處不在和寶貴,生命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二)直面挫折苦難,適時進行苦難教育
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但很多年輕人對于苦難挫折沒有免疫力,輕易便被打倒了。所謂苦難挫折,包括了天災人禍造成的時代動亂、身體疾病、生命逝去,以及人生中家庭事業(yè)婚姻的變故。在高中語文課文中,像史鐵生、謝坤山、貝多芬、司馬遷等人都是遭遇了身體殘疾、病痛的折磨,但他們都能賦予生命頑強的精神,實現(xiàn)了生命的超越。而像古代那一批在仕途上不得志或中途被貶至蠻荒之地的文人騷客,滿腔抑郁哀愁,或作詩或著文傾述衷情,而對生命,他們沒有放棄,有的甚至在以天為蓋以地為廬的自然里才發(fā)現(xiàn)了生命的意義。當然,面對高中生,只靠這些前人作榜樣還是不夠的,他們可以帶著哲思來品讀苦難挫折。如《面對苦難》、《只因為年輕啊》、《不完滿才是人生》等文本就是很好的教材,在這些課上,老師可以啟迪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生活境遇,發(fā)現(xiàn)苦難的價值,學會“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苦難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組成部分,即使生活于和平年代,誰也無法保證人生一帆風順,適時接受一點苦難教育,受益匪淺。除了課內(nèi)文本學習,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課外文本,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余華系列作品、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史懷哲《敬畏生命》等,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延伸生命的價值。
(三)在閱讀文情并茂的文本中,強化生命情感教育
人比動物復雜高級,這不僅因為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還因為人能感知理解的情感比動物豐富且深刻。但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電子信息發(fā)達的時代,如無情冷酷的高學歷者、視手機電腦為親密愛人的“御宅”族、為末日降臨歡呼的青少年等屢見不鮮,漠視生命、消極厭世、抗拒社會人際的人為數(shù)不少。生命的情感教育缺失,是導致此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語文教學的文學性恰恰能在審美體驗中通過動人心弦的情感來潛移默化感化心靈,從而育化出健康的人格。教學文情并茂的文本,教師應盡量避免做過多的技術(shù)性分析解讀,重點探究為何文本能傳遞出如此動人的情感,如教授《沙田山居》《荷塘月色》《望海潮》時,作者筆下優(yōu)美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美景里蘊含的是他們對家園深深的依戀喜愛之情;《項脊軒志》《與妻書》《上邪》《孔雀東南飛》里,我們可以感受到愛情永恒的魅力;《陳情表》《我的母親》《碗花糕》中,拳拳親情間的關(guān)懷感人心扉,那是生命最原始的牽系;淳樸深厚的友情里,《冰心:巴金這個人》《與微之書》《送沈子福歸江東》等文本都寄予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和對寶貴友情的珍視。通過教學引導,學生體驗到了人世間情感的豐富多彩,進而認識到“情”的重要作用,生命情感教育漸漸在發(fā)生影響,學生學會關(guān)心自我、關(guān)心他人、關(guān)心自然、關(guān)心社會,熱愛生命,生命也漸趨陽光和歡歌。
(四)捕捉文本中關(guān)于死亡的解說,滲透死亡教育
只有正確地認識死亡,才能使學生面對親人朋友的死亡打擊、損失有所準備,從而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早年曾與死亡擦肩而過的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下了對于死亡的感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苯虒W中在此可設置一個討論,讓學生思考并發(fā)表自己對死亡的看法,教師做適當?shù)囊龑В嚎辞辶怂劳龅谋举|(zhì),并不是讓我們消極去等待,而是在這“向死而生”的人生中,我們可以選擇的可以創(chuàng)造的便是這過程了。我們還可以效仿國外死亡教育的一個做法,讓學生學完此課后寫一份“我的遺書”,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十幾年來的人生,領(lǐng)悟到在有限的生命里,生命的寶貴,以及拼搏奮斗、享受生活的重要性。通過死亡教育,學生得到的并不是面對死亡的恐懼,而是站在一種新的高度來提升生命的境界,從而達到生命與生活的和諧統(tǒng)一。當然,死亡教育要推廣開來,還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
二、活動單元教學
粵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是以“認識自我”為主題的活動單元?!罢J識自我”是人提高生命意義和生活質(zhì)量的一種必需的過程。利用這個單元的學習活動,可以布置探究性寫作或活動性寫作。如可以布置學生以“走進大師生命,感受人格魅力”“我的家族發(fā)展史”“家鄉(xiāng)的婚禮喪禮習俗研究”等題目去開展研究性學習,不要過高要求學生的研究論文的學術(shù)質(zhì)量,在此過程他們能增強對生命珍視意識,獲得生命意義的升華就是有收獲了。又如舉辦演講活動“生命的綻放”,學生可以談對自己生命的感悟,對自我的認識,也可以對其他生命體的觀察思考。
三、寫作訓練教學
(一)實施以生命為主題的寫作訓練
通過閱讀教學,學生與作家、文本交流之后,自然會聯(lián)系自己的經(jīng)歷,得到一種獨特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寶貴而短暫、零碎,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梳理記錄,很可能轉(zhuǎn)瞬即逝,生命教育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要重視這些體驗,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及時進行以生命為主題的寫作訓練,才能讓學生叩問生命心靈,將感悟體驗轉(zhuǎn)化為文字,沉淀下來。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也可以有意識地進行生命教育,選擇一些有關(guān)生命問題的作文來寫,如《為生命著色》《生命的遇見》《我的生命歷程》《生命如歌》等作文題。教師要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也應寫出具有獨特生命體驗的文章,不要以假大空的文章來應付。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流露出消極或錯誤的生命意識時,要及時疏導、積極引導,承擔起生命教育的責任,讓學生認識到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存在于人類的每一個腳印中。只有能直面沖突、能夠隱忍、能夠積極與現(xiàn)實溝通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二)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隨筆,用心靈關(guān)注身邊的生命狀態(tài)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策略中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怎樣達到對文本的感悟呢?
一、誦讀感悟――心靈交流的平臺
誦讀是學生感悟文本的很重要的方法。它通過由淺入深地把握課文,實現(xiàn)自我與作者的心靈交流。在有感情的誦讀中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用“內(nèi)在的眼睛”去看作者描繪的世界,用“內(nèi)在的耳朵”去傾聽作者的心聲。帶著感情的誦讀能夠調(diào)動人的多種情感,教師再適當?shù)攸c撥,便能將學生自己的情感與文本結(jié)合起來,產(chǎn)生獨到的見解。通過誦讀,激發(fā)起來的思維,猶如整理的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fā)芽、成長、獲得收成。例如,在《魚游到了紙上》一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通過誦讀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全文,充分觸摸文本語言,使學生獲得美好的閱讀印象,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個性化品讀文本,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或一句話讀給全班同學聽,并說明理由。有了品讀中對文本的理解,我第三次要求全班同學齊讀中心段第6段,學生們好像經(jīng)過了一次精神洗禮,讀得入神而傳情。一節(jié)課就在大家富有感情的誦讀中達到了,同時文本的深刻含義也在多次誦讀中有了真切感悟,這節(jié)語文課也因多次的誦讀而異常精彩。
二、品賞感悟―― 智慧火花的碰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我在教授《紫藤蘿瀑布》一文時,把“品味、賞析語言美”作為本文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妙的修辭、最準的詞語、最好的句子和最富哲理的話及最難理解的句子,并說明理由。學生默讀和尋讀后,在書上作了旁批。完成任務后,紛紛舉手發(fā)言。班上氣氛非常熱烈。一個學生說:“我認為第2段著重寫了紫藤蘿盛開時的形態(tài)、色彩和氣勢,屬于優(yōu)美段落,其中‘流動’‘歡笑’‘迸濺’‘’等詞,化靜為動,生機盎然?!畾g笑’‘’還運用了擬人手法,如聞其聲,如見其態(tài),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心”。他把詞語、句子與修辭的美結(jié)合到一起評說了。另一個學生說:“第6段寫的最富美感,它從細節(jié)上寫了花的美麗和生命力的旺盛”。又一個同學說:“‘推’‘擠’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花的活潑熱鬧,寫出了花強烈旺盛的生命力”。還有個同學說:“最富哲理的話是第十段中‘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因為它把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放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認識,哲理深刻。因為不論是花還是人,不幸對它們都是暫時的,而生命的長河是永恒的,人們沒有理由消極悲觀,應當珍惜生命,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匯入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煥發(fā)出活力”。對難點的理解,大家都認為“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一句難以理解。我讓大家來討論這個問題,有的同學找來歷史書,尋找與本文寫作背景有關(guān)的“時期”的資料,問題才最終得到了解決:因為那時的人與現(xiàn)在的人審美觀不一樣,好像養(yǎng)點花就是不務正業(yè),就是生活腐化,就該遭到批判。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欣賞角度與眼光,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著自己的內(nèi)心,在他們智慧火花的交鋒與碰撞中,對文章的內(nèi)涵做著最好的詮釋,他們的語言有時比老師更精彩。
三、探究感悟――精神世界的熏陶
語文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教會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在教學中,也非常注重引領(lǐng)學生探究文本主旨,拓展對文本的思考。
在學習了《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之后,我讓學生探究:“高貴的靈魂是否僅存在于偉人身上?你們能從學過的課文或生活中找出具有高貴靈魂的例子嗎?”討論后,我讓學生用“人高貴的靈魂在于 ”的句式,一人說一句話,分享彼此心靈的感悟。學生激情高昂:人高貴的靈魂在于“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質(zhì);人高貴的靈魂在于象白楊樹一樣平凡而樸素的精神;人高貴的靈魂在于農(nóng)民林秀貞三十年如一日贍養(yǎng)孤寡老人的無怨無悔無私的奉獻……一句句表達,展示著學生內(nèi)心獨特的感悟;一個個事例,感染著每一個學生高貴的靈魂。夏D尊說:“表達之道即為思想之道?!比绻f數(shù)理化是教給學生做事的智慧,那么語文教給學生的則是做人的智慧。
語文課通過誦讀,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語感;通過品賞,鍛煉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通過探究,展示了學生豐富的個性和廣博的積累。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運用教材的特點實施生命教育,讓學生在和諧的文本氛圍中愉快地學習與生活,受到深刻的生命教育,為孩子們的今天、明天,更重要的是為他們的人生精彩的生命奠定堅實的基礎,點亮、綻放生命之光彩。
一、在閱讀教學中體味生命的意義
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得天獨厚的語言環(huán)境和深厚的歷史、地理和人文淵源。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的生命教育應該是“水到渠成”“潤物細無聲”的,靠語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學生,靠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感染學生,有效地滲透生命教育。文章中生動、逼真的情境,能充分調(diào)動主體內(nèi)在的真實情感,更能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就是生命教育所希望并要努力達成的目標。
人教版第八冊《生命 生命》一文時,文章開頭提出了“生命是什么?”但文章并沒有從正面去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長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頑強。小飛蛾的掙扎是在生命面臨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一棵瓜苗,一生只有那么短短的幾十天,卻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奮力生長。在這一課的閱讀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抓住自己喜歡的句子來感悟生命。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不僅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還有過程與方法的關(guān)注,更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語文課應該有詩意的流淌,更應該有思想的流動。當孩子調(diào)動已有知識、情感積淀與新的問題情境碰撞時,便會產(chǎn)生活潑潑的“悟”來?!稙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恰恰需要一種豐富的安靜,需要讀與思、精神澄明的純凈,進而讓一種良性、動人的情境乃至意境呈現(xiàn)出來,讓孩子與教師一起被文本感動,并體會深深的民族情感。并在對比中思考,思考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什么不同。在對比中,學生就能感受到的博懷和遠大抱負。以此激發(fā)孩子們昂揚的生命斗志,激發(fā)孩子為理想而努力學習,追求生命價值。
二、在閱讀教學中學會敬畏生命
生命的真正價值體現(xiàn)在這種相互熱愛之中。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jīng)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闭Z文課上把握文本的內(nèi)涵,深入地理解文本,感悟一個人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視,包括對生命的敬畏。
人教版第六冊《燕子》這樣充滿生機情趣的課文,要多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感受燕子的伶俐、可愛和它們充沛的生命力,讓學生愛文中的燕子,愛生活中的燕子,使燕子在學生的意識里不僅僅是一種會飛的動物,而是一個精靈,它們使天空更加精彩,使春天更加生機盎然,讓學生更加珍愛這個精靈。
三、在閱讀教學中感悟友情,提升生命境界
一個人的一生必然會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幫助自己解決許多人生當中的困難和麻煩。一個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與朋友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可是現(xiàn)在常常聽到一些人在說,現(xiàn)在的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同學之間常常為一點點小事弄得面紅耳赤,甚至出手傷人。所以在語文課上引導學生體會友情帶來的快樂也很有必要。
人教版第七冊《去年的樹》,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冬天即將來臨,鳥兒要飛回南方時鄭重承諾,明年春天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的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好朋友樹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只找到由樹作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于是,鳥兒在燈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它通過小鳥和樹,樹根,大門,小女孩這四組對話告訴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課文是以誠信為主題,小鳥的執(zhí)著追尋、對諾言的尊重、對友情的珍愛傳遞給我們多少感動,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是最寶貴的,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放在領(lǐng)悟小鳥的四次對話,感悟“信守諾言,珍愛友情”。
四、在閱讀教學中拓寬生命時空
每一個生命都在大環(huán)境中生存、適應和成長,不斷的適應和成長是生命維持的動力。生命是一個艱苦的積極成長的過程,并會受到許多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