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畫論文范文

國畫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畫論文

第1篇:國畫論文范文

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作為文人精神與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可避免地打上了文人特有的思想與精神烙印,成為歷代文人抒感,展現抱負、表達理想的載體。通過寫意花鳥畫藝術解讀中國文人的精神特質,是深入理解寫意花鳥畫審美品格,提高藝術鑒賞與創(chuàng)作能力的基礎。

[關鍵詞]

精神特質 自然情懷 人格境界 文人風骨

中國文人與其他任何一個民族的知識分子不同,它不僅僅是讀書人或知識分子的代名詞,更成為一種人生態(tài)度、價值取向等內在精神與品格的象征,具有獨特的文化審美與象征意義。它同時兼具鮮明的代表性、深刻的思想性和明顯的群體性特征,是一個具有獨特精神內涵與人文審美意義的文化群體。中國文人的成長歷程逾經千年,在經歷了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浸潤之后,其精神品格實際上已經凝練成為中國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的象征。文人精神不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思想與人生歷程,也催生了具有文人典型精神特征的中國寫意花鳥畫藝術。

寫意花鳥畫作為文人畫藝術中最具靈性和文人精神特質的畫科,它濃縮和涵蓋了中國文人的藝術思想,精神內涵與審美品格,是歷代文人寄托理想、抒感、展現抱負的重要表達方式,也是中國畫審美理想與審美品格的精髓所在。

一、“樂山樂水”的赤子情懷

中國文人的“山水情結”可謂與生俱來、綿延久長?!叭收邩飞?,智者樂水”,翻開中國文化歷史的冊頁,我們不難發(fā)現:無論是春風得意,官高位顯的文人大家,還是壯志難酬,吟嘯山林的寒士布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人生夢想和精神歸宿,那就是親近自然、遠離喧囂,到自然中過清靜無為的田園生活。中國文人這種對自然山水的特殊眷戀幾近癡迷,它既反映了文人在政治與仕途的困頓中渴望回歸自然、回歸自我的心靈本性,又體現出一種與世無爭、清高樸素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理想。“山水無言,真意自現”,寄身于自然山水之中感悟人生的壯美與興衰,體味人生哲理,不僅是文人功成名就或壯志難酬時的精神歸宿,更是撫平心理創(chuàng)傷、怡情養(yǎng)性的靈丹妙藥。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葉,一蟲一魚,無不以其天然之趣、勃勃生機給文人墨客帶來生命的驚喜與人生感懷,成為他們抒感、吟詩作畫的重要題材和寄托無限遐思的理想化身。

二、獨立高標的人格境界

中國文人受儒道禪思想的浸染,歷來重視自身內在的道德修養(yǎng)與人格完善。在儒家“君子”人格和道家“順道”、“適然”等思想的滲透下,歷代文人以立德、修身為立世之本,將高尚的品德看做是人生的第一修為。作為文人修身養(yǎng)性的書畫藝術,也成為畫家寄意人生體現人格境界的重要形式。清王昱《東莊論畫》云:“學畫者先貴立品。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否則,畫雖可觀,卻有一種不正之氣隱躍毫端。文如其人,畫亦有然”。儒家畫論亦講究“汰俗、養(yǎng)性、明理”,認為大凡“美”的事物,惟有以明凈的人性品格入畫,才能深切搖動觀者的心靈,而技藝猶在末節(jié)。中國畫美學對畫家人品與境界的要求,使畫家的人格品行、修養(yǎng)意趣與作品互融互生,畫品的高下以畫家的人格修養(yǎng)為基礎,而人品則通過作品的立意與筆墨意境來體現。中國文人士大夫正是以其深厚的學養(yǎng)和獨立高標的人格魅力滋養(yǎng)了中國畫藝術,而最終使其脫離了對客觀物象的簡單摹寫,上升到詮釋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崇高主題。在寫意花鳥畫藝術中,畫家在題材上多選擇梅蘭竹菊、枯木松石、荷花小鳥等具有崇高品格與個性的形象入畫,這些形象不僅是自然與筆墨意趣的體現,更隱含著畫家深層次的審美理想和人格追求:梅花傲霜凌雪,不畏嚴寒,自古以來就是堅貞不屈獨守貞正的象征;竹子清雅脫俗,虛心有節(jié),從而成為畫家氣節(jié)與人品的體現。此外,蘭的淡遠,松的堅韌,荷的純潔,無不以其品格之美,成為歷代畫家筆下表達高尚志趣與品格的重要題材。王冕以“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而名垂畫史,文同以墨竹獨得高標境界和清遠意蘊而流傳千古。畫家筆下的花鳥魚蟲,也因其賦予的人格之美,從而煥發(fā)出了獨特的生命與個性魅力。

三、剛柔相濟的傲骨柔情

1、文人風骨

文人的氣節(jié)與傲骨與生俱來,成為文人書畫藝術中最動人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以抒情寄意為特征的寫意花鳥畫,更成為文人風骨與個性的絕佳體現:功名利祿面前,王冕以“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墨梅自喻;世遷之際,鄭燮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風竹明志。在朝代變遷、國破家亡之際,身懷民族大義的遺民畫家紛紛退隱山林,以書畫寄恨以表達對故國的忠貞。元代畫家鄭思肖宋亡后“坐必向南,誓不與北人來往”,作品常以露根蘭入畫,以抒發(fā)國土淪喪的亡國之痛。其詩更有“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之句,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堅貞不屈、不事新朝的愛國之情。明末代王孫朱耷,明亡后棄世出家,將一腔憂憤宣泄于尺幅之間,其筆下小鳥皆白眼示人,于倔強冷峻中透露出對新朝的抗拒和不屈精神。此外,更有倪云林的秋江寒樹,李方膺的疾風勁竹……歷代畫家將文人的錚錚鐵骨與崇高氣節(jié),融入了寫意花鳥畫藝術的筆墨世界,極大促進了畫品、詩品和人品的高度融合,提高了寫意花鳥畫的立意和審美品格。

2、士子情懷

文人是強大的,文人又是敏感多情的,春花秋月,朝露夕陽,自然界中的瞬息變遷無不牽動著文人的情思,引發(fā)出不盡的感慨和情感共鳴。正因如此,才有了多情的詩句、雋永的文人畫和靈動的音樂。文人細膩敏感的精神特質,亦如春風細雨,點點融入了寫意花鳥畫筆墨意境之中,使畫家筆下的一花半葉,淡墨欹毫,都充滿了無盡的情感張力。從朱耷筆下“墨點無多淚點多”的慘傷之痛,到徐渭“獨立書齋嘯晚風”的沉郁凄涼,再到唐寅“山空寂靜人聲絕”的閑適淡然,文人畫家敏感而豐富的情懷可知、可觸、可感。正是這種情感與筆墨意境的完美融合,豐富了寫意花鳥畫的審美內涵,使作品充滿了撼動人心的力量。

四、寂寞孤獨的心路歷程

“人生讀書憂患始”。行進在歷史長河中的中國文人,終生都在尋尋覓覓中前行,追尋著生命的意義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思想為文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在這一思想指引下,文人十年寒窗飽讀詩書,將入仕作為人生價值的終極實現。然理想與現實之間卻矛盾重重,真正憑科舉制度進入政治舞臺,從而一展抱負的文人少之又少,大多數文人卻空有滿腹才華而入仕無門,在孤高自守中度過了孤獨寂寞的一生。即使是成功入仕的文人如歐陽修、蘇軾等文壇大家,也常常因與世俗的格格不入而屢遭貶黜……壯志難酬,知音無覓,文人的寂寞、悲哀與孤獨唱響千年,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詞與書畫作品。

在文人筆下,一朵靜美的花、一片蕭瑟的葉,一只寂寥的秋蟲都被賦予了清高的生命個性,成為畫家寂寞人生的知己和情感寄托?!肮陋殹币脖毁x予了脫略凡俗、清高自守的人格含義,成為文人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追求的崇高境界。中國寫意花鳥畫的“孤獨”之境,多以大面積的虛空入畫,筆墨極為精簡。畫中或一石危立,或數枝橫斜,小鳥蟲魚亦多神情寂寥,無依無傍,營造出一種天荒地老、曠世孤獨的意境。在歷意花鳥大家中,善于以“孤獨”入境的畫家尤屬朱耷,其代表作品《孤鳥圖》、《鱖魚》等,無不以簡到極致的筆墨和撼人心魄的孤獨意境,給觀者留下了強烈的視覺印象。在《孤鳥圖》中,一枝枯枝橫斜入畫,枯枝盡頭,惟有一鳥垂頭縮頸獨立蒼茫,此外空無一物。朱耷筆下這種“孤”到奇絕的意境,實際上是畫家暮年孤獨心境的真實寫照,也包含了畫家對一生孤獨命運的深邃思考……中國文人正是以筆墨寫意這一特有的藝術形式,宣泄著對人生命運的抗爭與情感困惑,在困頓中堅守,在失望中抗爭,在得意時自省,寂寞、孤獨又執(zhí)著。

參考文獻:

1.樊維艷.《中國哲學視野下的中國畫學研究》.[D].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11

2.周怡.《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態(tài)智慧—走進書畫藝術的境界》.[J] 山東社會科學 2009.08

3.邵明珍.《仕與隱:唐宋文人典型個案研究》. [D].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1

4.楊苗苗.《中國花鳥畫的獨特性與文化根源》.[D]. 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09

5.侯中淑.《蘇軾文人畫思想研究》.[D]. 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09

6.李小勇.《宋元文人墨梅畫研究》.[D]. 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10

第2篇:國畫論文范文

(一)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化必須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大爆炸,一定的網絡輿論表現出特定利益的反應,當前輿情傳播進入“麥克風時代”,即在互聯網絡中任何一個群體都可以在網絡上大膽地獲取自身利益,成為輿情表達主體。在當今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相對集中,價值信息時代的特征日益明顯,中國化的建立必須在符合國家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的同時,積極站在時代前沿,站在社會核心中國化研究的前沿,樹立為社會服務的理念,不斷引領社會發(fā)展,不斷更新中國化,更加深入突出強調對真善美的探索,在中國化中注入社會公民對社會文明傳承和社會建設的重要責任。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化的改變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要保持與時展同步、與社會進步的要求同步、與社會公民的健康發(fā)展同步。

(二)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化的培育需要正確的、科學的、先進的理念來統籌和引導。新時代背景下,群眾廣泛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將給社會公民群體的教育帶來新的挑戰(zhàn)和壓力。在此背景下,社會公民群體將接受各種各樣現實生活中可能看不見、摸不著、感受不到的社會轉型期的不良影響和反映,容易迷失方向,失去正確的價值判斷。因此,通過正確的、科學的、先進的理念來引導社會公民是十分關鍵和必要的,這也是中國化實現轉變的核心和關鍵。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對于中國化研究中的兩個問題,要運用正確的手段,樹立素質化、國際化、個性化的先進的中國化研究培養(yǎng)目標,積極應對社會發(fā)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保持中國化教育沿著健康可持續(xù)進步的方向發(fā)展。

二、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化研究中兩個問題的實現路徑

(一)要在科學、合理、健康的路徑下實現中國化健康發(fā)展。當前社會出現很多怪現象,如果這些不健康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繼續(xù)在社會公民群體中傳播,將十分不利于中國化的形成和發(fā)展。這種世俗化的價值體系一旦在社會公民中形成固定的關系觀念,在日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社會公民群體的個體發(fā)展將寄托在一種錯誤的方向引導上,對國家、社會和個人都十分不利。同時,這個問題將會引起許多連鎖反應,導致社會公民群體向著錯誤方向邁進。在此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中國化的培育需要跟現實生活相銜接,需要更有駕馭性和實效性,使中國化研究中的兩個問題朝著正確的、健康的、科學的方向發(fā)展。

(二)要在具有時代感、特色感和自由平等的空間中提升對中國化研究中兩個問題的意識。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公民的各種中國化和潛在的意識容易被虛擬的環(huán)境所誤導,導致一些公民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明顯減弱,喪失對中國化的正確判斷。這不僅對社會公民群體的思想教育產生了影響,也對中國化發(fā)展的進一步確立帶來巨大影響。因此,要在客觀條件下對中國化進行改造和再認識,要通過不斷發(fā)展完善,使中國化建立在一個富有時代特色的、成熟的氛圍之中。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化的特點和內容應十分鮮明和豐富,建立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應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

(三)要在追求真善美的價值尺度下引導形成中國化問題的價值取向。社會公民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作為人類社會未來健康發(fā)展的推進者,他們的發(fā)展與國家社會和人類的明天息息相關。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化的培育應該融入人類未來的發(fā)展、國家社會的未來發(fā)展過程,注重提高人們的知識技能,不斷培養(yǎng)人們的正確價值觀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培養(yǎng)人們對人類未來最高尚的追求,使人們增強全球意識,提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向著正確的價值取向努力,為未來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貢獻力量。因此,新時代背景下,正確的中國化的建立關乎社會公民的長遠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關乎社會公民群體的價值判斷,也是武裝和提升社會公民的必要途徑,是未來整個社會發(fā)展、整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第3篇:國畫論文范文

關 鍵 詞:民族性 表現 意境 透視

中國畫與西畫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其民族性的不同,進而衍生出藝術自身表現方式和技術特點的各異。所謂藝術的民族性,就是指由民族歷史的思想文化所決定并體現的區(qū)別于其他民族同類要素的特質,它是藝術自身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和內因。同時,藝術的發(fā)展是建立在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民族思想文化、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基礎之上的。中國畫,特別是由于中國文人的參與,逐步把這門藝術同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和認識論結合起來,把藝術表現同人與自然的關系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藝術體系,也構筑了中國畫藝術與世界其他民族藝術的本質區(qū)別。

中國人的宇宙觀其實是受道家、玄學思想影響而形成的。道家思想在某種意義上貫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始終。而西畫則更加崇尚自然、科學和理性。中國繪畫的藝術個性主要表現在意象和氣韻兩個大的方面,用氣韻來表達神采。由于氣韻是以人的個性情調為主要內容,所以在繪畫中個性風格同樣是指一種個性化的精神特征,中國繪畫的這種側重于內在精神氣質方面的特征,與西方側重于外在形式語匯差異的個性表現特征明顯不同。具體表現在:

一、表現語言的差異

“空”的意境與“有”的實相

中國哲學中長期存在著“有”與“無”、“虛”與“實”的論爭,中國藝術精神的出發(fā)點便是“無”,所謂道的境界就是“無”的境界,“無”生“有”,“有”生萬物。WWW.133229.COM“無”之所以生“有”,在于“無”中充盈著創(chuàng)造動能的“氣”。宇宙大氣流行,衍生萬物,所以中國藝術以氣為本,中國繪畫是一個“氣”的世界。在這個氣韻流貫的世界中,有音樂式起伏流動的旋律和舞蹈式回旋變化的節(jié)奏,以氣為根本的中國畫的構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是把時間和空間結合在一起,用一種流動的眼光、移動的立場攝取世界。流動的眼光、變換的視覺,也就是中國畫中所談的散點透視的方法,這早在山水畫之前的人物畫中就已形成了。因為情節(jié)中存在明確的流動時間,畫家需要把不同時間、地點、情節(jié)表現在同一時間、空間和構圖之中。

從“無”出發(fā),以氣為本,決定了中國畫尚虛、尚空的意境。在空寂處見靈動,在靈動中見精神。強調人與宇宙、自然的情感交流。能空能虛是實現中國畫意境的重要前提;虛實相生相變,虛實對立統一,是中國意境構成的辯證法。在中國畫中,有形亦可以虛,無形亦可以實,如云、水、煙、霞,繪畫時不用筆墨便化為虛像,畫中的空白在實物的對照下,又顯示出云、水、煙、霞的實景。

這種以氣為根本的中國畫,落實在“意象”的塑造上,便是通過筆法和墨法追尋物象的骨氣,賦予自然物象以生命感、運動感、靈動感。因而中國畫要求筆墨不被物象的表面形式、表面形象所拘束,筆墨的點、線、皴、擦必須從實體中解放出來,這樣就導致對逼真的光影體感表現的遺棄。由于受西洋雕塑、實感、體面的影響,出現了暈染法,但最后暈染只深藏在淺的節(jié)奏中,對體面只做出一種暗示。中國畫的主要語匯始終是線,因為線是時間和空間、情感和理性相融匯的語言,線的韻律是大氣流行和變化的具體形象。

西畫藝術的出發(fā)點是“有”的概念

西畫是從實體出發(fā),實體是主動的,占據空間的,并在空間中流動、生存、伸展。表現在西畫藝術上,就是采用幾何學的透視法,把人的視覺幾何化。通過光影透視表現遠近、明暗層次,把人的視覺物理化??傊?,西畫借用科學的合理而真實的空間感表現著自己實有的空間意識。西畫同古希臘的雕塑有著淵源關系,在二度空間表現三度空間,使繪畫真實再現,物體仿佛可以撫摸。這種有節(jié)奏的明暗和光影,加強了對物體結構塊面的理解,由此而來,線在光影中消失了,只有面和體積的存在。所以西畫(現代派之前)大都否認了線的存在,不過在作畫時又難以完全逃避線條,因此就從純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線條,認為線只是面的壓

縮。

二、色彩上的差異

中國畫的色彩,在傳統繪畫理論中有南齊謝赫《六法論》中的“隨類賦彩”一說,它比較尊重物象的固有顏色,但是并不是機械的“自然主義”,而是敢于突破物象本身的色彩特點,代之以從情感中醞釀的色彩。畫家的色彩感不同,從而導致作品的色調也不一樣,如齊白石晚年的花卉用色艷麗,而吳昌碩的色調含蓄而雅致。

所謂“色彩感”是畫家對自然界色彩進行抽象而產生的一種情緒,山水畫尤其注重這一點。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靜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边@是畫家在一年四季中,經過觀察而得出的感覺。中國畫的色彩具有濃烈的裝飾性,顏色單純而不失凝重,更趨于非理性。傳統的水墨畫,強調墨即色,墨分五色,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水墨畫是開了“抽象”的先河,比西畫的抽象要早很久。

在西畫中,對色彩的規(guī)律的研究已系統化、科學化。色彩本來就是光線的具體化,物體的顏色是千變萬化的,光線的變化而導致物體色彩的變化,物體的色彩是固有顏色和環(huán)境顏色的綜合體。這種色彩的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在印象派(馬奈、莫奈、德加、雷諾阿等)和后期印象派(凡·高、高更等)中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因為色彩是最容易被我們感受到的,在現實世界中自然物象的色彩不論是明快還是暗淡,是強烈還是柔和,都會直接地影響人們的精神。所以,色彩不僅是西洋繪畫的重要的造型手段,也是西洋畫家表現感情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上,西畫和中國畫可謂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三、觀察方法的差異

西畫十分強調觀察方式的必要和重要,注重通過寫生來仔細觀察、研究物體,直到它變成心中的“第二自然”。所以模仿的方法和數學邏輯,構成了西畫中科學再現客觀世界的基礎。這種理性的形式分析方法,始終是西方藝術觀察、理解世界的主要方法。在中世紀,人們認為“一切藝術和科學都是以數為基礎”,認為美是適當的比例和鮮明的旋律。文藝復興時期則把藝術上的形式主義拉到科學的懷抱。達·芬奇在一個圓形里分析了人體的比例數及其整體上的圓滿,運用幾何的方法對人體作了既精確又理想的歌頌。事實上,諸多的藝術家又是著名的數學家、建筑師。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都陶醉在幾何、透視、解剖等形式的分析中,而在以后的各個時期的作品中,很難找到文藝復興大師們那些具有理性的精確和結實的素描。這里所說的其實也是西畫寫生的一大特點,即真實地再現對象,也就是形象的再現。

而中國畫的傳統觀念與這種觀念完全是大相徑庭。中國畫強調的是“意象”,是畫者情感化的物象。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于山水間”,通過對物象進行默記、整理,用高度概括、凝練的語言表現物象,撇開一切能左右物象形態(tài)的瑣碎的東西,使物象更加集中而具有表現力。這樣一來也就忽略了時空對物象的約束,可以更好地表現物象的精神氣質,如山水畫里面“畫山不看山,畫樹不看樹”的理念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四、構圖中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中國畫家對于構圖不是從形式上看待,而是從觀念上把握。這種觀念的把握不是靠理性分析去認識,而是靠身心去體悟。中國畫家對構圖的體認,使得中國畫家對于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有著天生的自覺,甚至在他們心目中,諸如虛實變化、疏密變化、開合起伏、平衡和諧等等形式因素本身亦是“道”的體現,故而不遺余力地開掘其意義,將其提升。正是這種有意無意地將形式湮沒在內容中的事實,使得中國畫家們一直未能對形式,諸如構圖作一番單獨的、翔實的、綜合的研究。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畫構圖的迷失,相反造就了一系列獨特的構圖觀。如因為強調天地同觀,因而產生了咫在千里的“映遠法”和散點透視,產生了“天地位”;強調陰陽關系,因而注重虛實、疏密、接勢、回勢之說;強調時空一體,便有了長卷式構圖……

中國畫的構圖其實就是經營位置,其主要的構圖規(guī)律就是運動透視(散點透視)的具體運用,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物象相互聯系在一起,這是西畫所不能的。再就是經營黑白,所謂計白當黑,知白守黑,注意畫面黑白的安排處理及虛實相生的變化。

而西畫則比較尊重科學,采用合理的焦點透視來表現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采取科學的切割方法(包括黃金分割的方法),在不同的視點和視角中表現不同的物體,更趨于科學和理性。發(fā)展到現代,不論是中國畫或西畫,在構圖上都傾向于構圖的標志性:把自然的空間進行更有序的組合,打破常理,使之更規(guī)范,更具藝術感染力。

另外,這兩個大的畫種的工具材料和作品的形式也不一樣,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決定了其技術特征:“三礬九染”,作品的結構形式豐富多彩,強調詩書畫印合一。而西畫則充滿著理性的光芒,畫面厚重,色彩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

當然,中國畫和西畫在發(fā)展中相互不斷地影響著。國畫在其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也不斷地吸取西畫的一些長處,比如透視、解剖、寫生以及光色的研究。這期間老一輩畫家如徐悲鴻、林風眠都做了不朽的貢獻。林風眠在《東西藝術之前途》中總結說:西方藝術是以模仿自然為中心,結果傾向于寫實一面,東方藝術是以描寫印象為主,結果傾向于寫意的一面。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畫的寫實性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這一點又是與院體風格的西化分不開的。

19世紀中葉以后,歐洲出現了東方美術熱,西方現代繪畫中流動著東方的血液,閃爍著東方的神采。表現在繪畫方面,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及日本畫入歐洲,被人采用,便發(fā)生了‘印象派’……”馬帝斯為中國的線描藝術所折服,其作品“單線平涂”的裝飾性和克里姆特對中國藝術的研究與借鑒,在他們的許多作品中都打上了中國畫風格的烙印,還有如凡·高等許多畫家都受中國畫很大的影響。但不管怎樣,藝術只有根植在民族的土壤中,才會保持自己獨特的發(fā)展和個性的魅力。中國畫也好,西畫也好,不管如何發(fā)展或融合,但評定其藝術價值的最重要的標準——藝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的高度統一和完美,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參考文獻:

[1]《繪畫,東西方文化的沖撞》,王慶生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2]《中西美術比較》,孔新苗、張萍 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1月

第4篇:國畫論文范文

1.產業(yè)整體形象模糊破碎

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先進地區(qū)一般都有較鮮明的產業(yè)主題內涵,且大多依托統一的、地標性的自然景觀和宗教景觀為載體,如河南少林、福建莆田、四川峨眉、湖北武當等。少林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依托少林寺確立了“少林禪武”的產業(yè)主題和品牌形象,并打造形成了完整的武術文化產業(yè)鏈條和產業(yè)集群。河北省雖然有著豐富的武術文化資源,但大多零亂地分散于鄉(xiāng)間,空間聚集度低,名盛而形散,既沒有統一的自然依托載體,也沒有集中的人工展示載體,產業(yè)整體形象模糊破碎,不能形成統一的清晰完整的產業(yè)主題與品牌形象。由于河北省產業(yè)整體形象未進行有效整合,未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文化訴求,因此武術文化產業(yè)一直難以形成發(fā)展合力和市場影響力,也未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2.文化品牌未轉化為產業(yè)品牌

由于長期以來缺乏有效的產業(yè)經營模式,資源優(yōu)勢、文化品牌不容易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和產業(yè)品牌是武術文化資源富集區(qū)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只有河南登封少林文化成功地實現了這一轉化。河北省也屬于這一轉化不成功的區(qū)域,武術文化品牌遠未轉化為武術產業(yè)品牌,轉化相對較好的只有邯鄲永年太極文化,滄州的這一轉化剛開始起步,其他武術文化資源富集區(qū)幾乎處于未開發(fā)階段,其中武術文化大市保定的武術文化影響力與其產業(yè)發(fā)展落差尤為明顯。摔跤是保定文化符號,不僅在國內很有影響力,在國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目前摔跤在國內一直停留在體育競賽項目的層面,保定未依托摔跤發(fā)展相關產業(yè),未對摔跤文化資源進行產業(yè)化開發(fā),這一強勢文化品牌未轉化為產業(yè)品牌。

3.產業(yè)規(guī)模小、載體弱、業(yè)態(tài)少

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總體規(guī)模較小。武術文化企業(yè)規(guī)模小、數量少、實力弱、層次低、經營分散,介入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領域的企業(yè)也不多見,在武術教育培訓、賽事、旅游、演藝等領域缺乏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yè)和品牌。從武術教育培訓看,即使是邯鄲永年這樣的省內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先行地區(qū),也只有寥寥的幾所武術學校,沒有河南塔溝少林武術學校、山東萊州中華武校那樣的國內名校。此外,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業(yè)態(tài)單一,一般停留在教育培訓、圖書音像出版、武術用品等基礎性、初級性的產業(yè)業(yè)態(tài),而武術賽事、演藝、動漫游戲等創(chuàng)意性較強的高級產業(yè)業(yè)態(tài)較少。邯鄲永年太極文化產業(yè)雖然在影視、旅游等多業(yè)態(tài)發(fā)展方面有所成效,但在賽事、演藝、新興娛樂等武術文化業(yè)態(tài)方面尚處于探索階段。

4.產業(yè)經營意識薄弱,產業(yè)經營人才缺乏

由于重俠義、輕功利的天性,產業(yè)經營意識一直是武術界人士的短板,對武術文化資源市場化、產業(yè)化運營比較生疏。河北省武術文化資源不僅在空間上較分散,而且大多處于市場經濟意識落后的鄉(xiāng)村地區(qū),遠離城市經濟和文化消費大市場,產業(yè)經營意識先天不足,也不容易與城市市場和產業(yè)資本相聯接。在教育培訓方面,武術館社大多沿用傳統的口傳身授的作坊式運營模式,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可持續(xù)性和成長性,管理規(guī)范、運營先進的武術學校并不多見,未形成科學的現代教育傳承體系,武術文化賽事、演藝、新興娛樂等高級業(yè)態(tài)更是鮮有成功運營的亮點。與產業(yè)經營意識不足對應的是產業(yè)經營人才缺乏,武術文化產業(yè)中多是單一的武藝技能型人才,缺乏熟悉武術文化產業(yè)運營規(guī)律的經營型人才。

5.體制機制不順,政策法規(guī)不力

在我國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武術文化產業(yè)、體育武術競技、群眾武術健身常常相互纏繞。武術文化產業(yè)是經濟效益導向,而體育武術競技、群眾武術健身是社會效益導向,彼此界定不清往往造成產業(yè)發(fā)展載體不明確、發(fā)展動力缺乏和市場引導培育不力,因而形成了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體制機制羈絆。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同樣存在事企不分、政企不分等現象,尚未建立科學合理的武術文化產業(yè)管理體制機制,武術文化產業(yè)與武術文化事業(yè)在許多方面未實現真正的分離,體育、文化等相關部門各自為政,未形成發(fā)展合力。此外,因武術文化產業(yè)尚未形成成熟的產業(yè)業(yè)態(tài),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武術文化的產業(yè)價值缺乏關注,不僅沒有健全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投入也明顯不足。

二、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路徑

1.整合武術文化的主題形象

我國傳統武術不僅是技擊之術,也蘊含著厚重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是傳統武術的靈魂和魅力之源。少林武術的影響力不僅源于“天下功夫出少林”,更源于中國佛教“禪宗”發(fā)源地歷經千年歷史積淀的拳禪合一、形神一體的“禪武”文化,并進而衍生出少林武德、報國精神等武術文化理念。少林武術正是以統一的“禪武”文化主線實現了形象整合和“少林”品牌塑造。武術文化主題形象的整合塑造是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大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具體分為兩個層面:

(1)對武術文化資源的全面挖掘、搜集和整理。

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調查、整理和評價各地的傳統武術文化資源,不僅要搜集拳種技法和功能、傳承普及情況、產業(yè)價值和產業(yè)化開況信息,也要挖掘整理拳種起源、歷史演變、傳承人物、歷史故事、精神內涵、武德修行等方面的文化內容。

(2)在挖掘整理的基礎上,整合武術文化資源的主題形象。

在對武術文化資源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將分散在全省各地的眾多拳種資源整合為一個統一的主題,形成能集中體現河北省武術文化內涵的地域武術文化品牌形象。河北省武術文化具有與歷史風云、社會變革、民族精神、燕趙文化、眾多武林傳奇人物緊密關聯的獨特文化內涵,應以“俠義”文化作為資源整合主線,塑造以“尚義任俠、慷慨悲歌”為內涵的“河北省武術”文化品牌。

2.推動武術文化品牌轉化為產業(yè)品牌

文化品牌的文化影響力不等于產業(yè)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文化品牌并不能自動轉化為產業(yè)品牌,需要通過有效的產業(yè)化模式進行實質性的推動。長期以來,由于電影《少林寺》對河南登封武術文化產業(yè)的巨大推動作用,其他武術文化富集區(qū)都十分重視以影視劇拍攝帶動當地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但并未達到預期的產業(yè)發(fā)展效果。以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文化為題材的電視劇《太極宗師》為例,雖然在影視劇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堪稱《少林寺》之后的又一部武術文化影視經典之作,但是由于受到當地太極文化產業(yè)定位、商業(yè)模式選擇等因素的制約,并未對當地太極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產生明顯的帶動作用。電影《黃飛鴻》、《葉問》等大大提升了南派武術文化代表廣東佛山的知名度,但佛山當地的武術文化產業(yè)一直沒有發(fā)展起來。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在主題形象塑造的基礎上更要著力于實質性的產業(yè)開發(fā),通過武術文化內容與現代產業(yè)形式的創(chuàng)意融合,發(fā)展武術文化教育、賽事、演藝等產業(yè)業(yè)態(tài),推動文化品牌向產業(yè)品牌轉化。

3.打造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載體

(1)發(fā)展武術文化企業(yè),形成產業(yè)發(fā)展主體。

一是大力推動武術文化的企業(yè)化、市場化經營。作坊式的傳統武術文化經營要向現代企業(yè)經營模式轉化,事業(yè)性的武術文化組織和活動要視具體條件進行企業(yè)化改造,以形成支撐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富有活力的市場主體。二是著力培育武術文化龍頭企業(yè)或企業(yè)集團。通過資源整合、內生發(fā)展、外延擴張,發(fā)展大型武術文化企業(yè),提高武術文化產業(yè)集中度,并形成武術文化產業(yè)的品牌化發(fā)展,以發(fā)揮其對整個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帶動和引領效應。三是積極引導有實力的文化企業(yè)進入武術文化產業(yè)領域。

(2)打造武術文化產業(yè)城(園),形成產業(yè)集聚優(yōu)勢。

依托各地特色武術文化資源,打造集搏擊賽事、武術演藝、教育培訓、武術旅游、武術影視、健身養(yǎng)生等業(yè)態(tài)于一體的武術文化產業(yè)集聚區(qū)(城、園等),以集聚整合當地的武術文化資源和武術文化企業(yè),形成各地武術文化產業(yè)的空間集聚發(fā)展,提高產業(yè)發(fā)展的空間集中度,發(fā)揮產業(yè)發(fā)展的聚集效應,并形成直觀展示當地武術文化產業(yè)形象、內外一體、形神兼?zhèn)涞木C合性武術文化景觀和地標性武術文化載體,改變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長期存在的“名盛形散“的窘境,如“河北省武術文化產業(yè)城(園)”等綜合武術文化產業(yè)集聚區(qū)和“滄州武術城”、“保定(中國)跤城”等特色武術文化產業(yè)產業(yè)集聚區(qū)。

4.優(yōu)化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

(1)規(guī)劃組織與政策扶持。

一是對全省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進行整體規(guī)劃,在產業(yè)項目、園區(qū)建設、示范基地、品牌塑造、投融資政策、人才隊伍等方面作出相應的戰(zhàn)略部署,并把武術文化產業(yè)納入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大框架中。二是建立健全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扶持體系,在資金、立項、稅收等方面優(yōu)化武術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環(huán)境,尤其要重點支持有市場競爭力或品牌優(yōu)勢的武術文化企業(yè)、產業(yè)園區(qū)和示范基地做大做強,大力培育能帶動產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武術文化龍頭企業(yè)或企業(yè)集團。

(2)完善產業(yè)管理體制機制。

第5篇:國畫論文范文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yǎng),教育,發(fā)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談到“在一個理性生物中,一種對任意選頂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選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產生,就是文化。”黑格爾“文化是絕對精神對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過程,也即絕對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日本小學館《萬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語的文化即文明開化”?!斗▏蟀倏迫珪罚?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個社會群體所特有的文明現象的總和?!?/p>

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拔摹钡谋玖x,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墩f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逼湟隇榘ㄕZ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征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系辭下》),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并聯使用,則最早見于《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為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說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睍x束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云:“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敝袊糯倪@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于精神文明范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說明的是,“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現代意義的“文化”一詞源于日本。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梁啟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說,“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yè)也?!绷菏樵凇吨袊幕x》中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樸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思維方式等,屬于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薄冬F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p>

從以上關于“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說,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tài)和習俗的總和。一般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在狹義文化的意義上使用“文化”這個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態(tài)的特征。如根據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為禮儀文化、企業(yè)文化、校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等;根據文化的不同形態(tài),又可分為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根據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還可分為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等;也可從文化的歷史演變,將其分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后現代文化等等。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huán)境。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zhèn)涞膰?。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墩撜Z·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傳統的“四?!狈秶鷥染哂卸嗝褡鍍认蚰哿Γ⑶业於酥袊幕毩l(fā)展的格局。《詩經·小雅·北山》中就寫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薄肚迨犯濉ぬ找蛡鳌分校骸捌仗炻释?,歡欣鼓舞?!敝袊糯鷼v史上由于歷代王朝總是以大國自居,并不重視在海洋的發(fā)展,在清朝時更是實施閉關自守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半封閉型的大河內陸文化。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yè)區(qū),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qū),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占優(yōu)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yè)經濟占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yè)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時代特征。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fā)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fā)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tài)和物質形態(tài)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若由著述載籍而論,經史子集、萬億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為其淵藪;如由學術統緒而言,三教九流、百家爭鳴,則以儒、道二家為其歸致。東晉以后,歷南北朝隋唐,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釋氏之典籍〔1〕與統緒因而也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降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語,轉引自元劉謐著《三教平心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基本結構特征。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tài)領域占據著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fā)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梢哉f,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稱為“儒”?據《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就是說“儒”是舊時對學者、讀書人的稱呼?!逗鬂h書·杜林傳》也曾說道:“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儒家創(chuàng)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墩撜Z·子路》中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禮”是與“德政”相結合的。在《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奔粗鲝埗Y治德化與政令刑罰相輔而行。另一重要內容即是“仁”。如《論語》中的“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叭省奔仁强鬃有藜褐稳说母驹?,又是孔子實踐道德的最高原理?!叭省弊鳛橐环N精神品質,包含了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原則。除了是一種使人們自覺、主動地遵循禮的道德素養(yǎng)之外,還是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道德倫理準則。天命觀,把天視為主宰一切的權威,并把它作為思想體系的終極依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現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張?zhí)烊丝梢曰ハ喔型?,強調在人事活動中去體認天命,強調人事有為。“不怨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學習方法與認識論上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識來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華的是關于學習的問題,孔子認為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強調要反復地學習實踐才能鞏固所掌握所學的知識要“學而時習之”(《學而》)“溫故而知新”(《為政》)。他還主張學與思并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有就是其的“執(zhí)兩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稱贊舜“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他繼承和發(fā)揮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誠”為核心的人生哲學。孟子,名軻,子思的學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說。仁政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樸素的民本主義觀點。還有就是他的關于人的浩然之氣即“大丈夫”——“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避髯樱麤r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惡論”,人為人性本惡。主張隆禮重法。到了漢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為中心,吸取黃老之學以及陰陽、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應”說,還根據他的神學的人性論,建立起“三綱”、“五?!钡牡赖掠^念,他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他所提出的這個思想文化專制方針,確立了儒家在我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理學系統。首先是“理本氣末”的理本體論?!靶味险?,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逼浯危恰案裎锔F理”的認識論,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過具體的物。他在知行關系上主張力行致知,“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還有學而知新的創(chuàng)新理論,“新是故中之事,故是舊時底,溫起來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討得新意,乃為道問學?!敝祆涮貏e強調“天理人欲之辨”,認為人性有兩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義禮智的天命之性,這是天理,即孟子所謂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飲食男女的氣質之性,這是人欲,即荀子所謂性惡。二者是對立沖突的,主張“革欲復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體系充分體現在《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總的說起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為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即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宇宙,以倫理準則規(guī)范人生,落實到治國平天下,最終實現天人和諧。

道家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國哲學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遙灑脫人生的精神資源。道家特別是《老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思想外化發(fā)展影響極大,可以說,《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啟白代之學,中國歷史上各家學派,無不從其汲取學術思想養(yǎng)分。例如,它的天地觀,經過孔子的發(fā)揮,成為魏晉玄學,又影響到宋明理學;它的無為觀,應用于西漢政治,成為歷代之統治術;它的玄德觀,經孔子發(fā)揮,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德治主張的主要內容;它的用兵之道,經過孫、吳的發(fā)揮,成為變化莫測的軍事理論;它的柔雌觀,成為詭辯家的理論基礎,造成了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甚至中華武術、內家武功以及歷代氣功家,也無不從中受益。

什么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于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爸儯蜃儯瑧儭笨芍^道家之特長。

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關于老子的姓氏與生活年代,歷來說法不一,一般認為老聃即是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關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簡明的概括:“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論,“道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彼^“道法自然”,是說“道”是按自己的樣子為法則的。老子還有其樸素的辨證思想。關于對立統一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關于量變質變,“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關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則全,枉則直、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感”。以“靜觀”、“玄鑒”為特征的直覺認識論。還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學,包括無為而治,所謂“小國寡民”,“不得已”而用兵?!盁o為而治”就是統治者應該少一點欲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聽其自然,這樣,統治才能穩(wěn)固。

佛教于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fā)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后,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尤其是它的眾生平等、出離家庭和超越當前社會秩序的觀念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引發(fā)了不斷的摩擦斗爭。佛教由于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制約和決定,也受到儒家傳統觀念的抵制和左右,從而沿著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的軌跡演變和發(fā)展,形成了調和儒家思想、宣傳忠孝觀念的中國佛教倫理道德學說。佛教的一套心性修養(yǎng)途徑也為唐以來儒家學者所吸取,并熔鑄為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佛教從出世的角度論述了孝的極端重要性,從人生解脫角度闡發(fā)了禁欲主義思想,還從認識論和人性論相聯系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體、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為倫理道德的出發(fā)點,這種道德訓條和儒家的“惻隱之心”、性善論相通,和我國的國家本位與民本思想的文化傳統相近,因而在歷史上影響頗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文化形態(tài),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tài)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fā)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參考書目:

陳書祿《中國文化通論》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王炯華、盛瑞裕、李思孟、何錫章《中國傳統文化十二講》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曹德本《中國傳統文化學》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馬敏《中國文化教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第6篇:國畫論文范文

1.1地域性

據調查,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戀愛問題、人際關系交往、就業(yè)問題等成為“90”后大學生的主要焦慮和困擾。如何進行人際關系交往成為進入大學后的一門必修課。為了促進人際關系交流,許多高校在新生進校時,將來自不同省份和地區(qū)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寢室,有時甚至故意打破專業(yè)和院系的格局,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

1.2隱蔽性

這一特點集中反映在矛盾爆發(fā)前,都帶有一定程度的隱蔽性,不易被人察覺和發(fā)現。根據犯罪心理學的觀點,當一個嫌疑犯在實施犯罪之前,所有的犯罪活動都是秘密進行的,具有不可知性。有專家認為,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更加可怕。高校近年來出現寢室同學被殺的極端事情,證明了這一事實。

1.3相融、協和性

寢室中的成員來自于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各自流露出來的文化傳統不盡相同。學校將不同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性格等不同的同學安置在一起,必然使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這里發(fā)生碰撞、交融。平時的談心、思想交流、問題探討等,形成了因學習專業(yè)聯系在一起較長期穩(wěn)定的室友關系,使得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寢室矛盾在交流中得到化解與緩和,這充分體現了寢室文化從情感、思想到行為的互動、相融與協和。

1.4多樣性與復雜性

寢室文化矛盾的多樣性,主要取決于寢室成員內部文化價值的多樣性,以及寢室內部環(huán)境的復雜性。“價值沖突的多樣性特點,反映了社會轉型期間人們價值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和變化性,反映了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社會成員選擇自由度的增大,是開放的社會由無序走向有序的轉變過程在人們價值觀上的表征。”事物的復雜性特點集中體現矛盾的復雜性,表現為有大小與主次之分,寢室矛盾集中反映了寢室成員之間關系的復雜性。

2寢室矛盾的文化因素

近年來,連續(xù)出現的高校同室操戈案,不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認真審視和思考,筆者從這些現象出發(fā),發(fā)現其背后存在著下列文化背景因素。

2.1家庭教育“忍”文化的因素

中國是文明古國,封建儒家思想一千多年歷史的影響在當今社會仍然存在?,F在很多的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經常告訴他們遇到突發(fā)事情要“忍得一時之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等,殊不知長期的“忍”讓孩子的心理產生了嚴重扭曲,長期擠壓的結果只會令問題越來越嚴重,變得一促即發(fā)、不可控制。孩子長期接受“忍”文化的熏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更不利于問題的發(fā)現。所以,讓問題暴露在陽光下,有利于我們看清問題,并做好教育和預防。

2.2多元文化的價值沖突因素

當代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這是中國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由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轉變過程,是一個包括著結構、機制、利益和觀念等的轉換、調整和嬗變過程。它能引起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深刻變化,以及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革。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社會,不同國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在這里發(fā)生。文化多元化在為社會發(fā)展帶來良好機遇的同時,很大程度上引發(fā)了多元文化、多元價值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社會愈是多樣化,價值愈是多元化,價值沖突愈是普遍化,就越需要加強價值引導和調控,就越需要對價值沖突進行有效整合與統攝協調。”因此,高校寢室內部表現為多個文化因素的存在,現實生活中不時上演著不同價值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分化與重組,這種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觀的差異是寢室矛盾始終存在的主要因素。

2.3道德文化的底線因素

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表現為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與價值操守,是對道德底線的堅守和自強,它是隨著社會生產方式不斷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是不容任何人侵犯與褻瀆的。實踐證明,高校寢室矛盾在多數情況下表現為寢室文化與價值觀念的矛盾,當矛盾觸及和侵犯到任何一方文化利益的底線時,沖突就會爆發(fā)。尤其是涉及人格、尊嚴和利益等問題時,矛盾更是不能緩和,沖突不可避免。因此,守住道德文化的底線,就是要守住我們的人生價值操守。

2.4寢室心理文化缺失因素

目前,針對高校普遍出現的大學生心理問題,各高校普遍加強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從現實和收集的資料來看,許多高校在開設心理課堂與咨詢的同時,忽視了寢室這塊心理文化陣地的建設。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咨詢與發(fā)展中心調查發(fā)現,學生咨詢的問題中有三分之一與寢室關系、同學關系有關。因此,寢室心理文化的缺失必然造成心理問題的發(fā)生與激化。

3構建應對寢室文化矛盾沖突的機制

海恩法則告訴我們,任何安全問題都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有效防止或減少寢室矛盾的發(fā)生,構建寢室文化的長效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3.1構建文化矛盾的交流疏導機制

當今世界,雖然文化之間的交往已經大大加強,但有些民族之間存在的文化不相容而造成的文化沖突仍然存在。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擁有自己的民族內涵和精神,包含文化特色、文化自尊、文化認同等。這種文化差異的存在,形成了一定文化矛盾,有矛盾必然就會有沖突。“同室操戈”是高校寢室文化矛盾沖突的集中表現。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必須在寢室內部建立緩和與化解文化矛盾沖突的疏導機制。應定期舉辦由學校牽頭,學生、家長、輔導員和教師共同參與的宿舍主題活動,如相處之道、文明與理想、我的戀愛觀等,在有效地協調和解決好學生之間問題的同時,給矛盾雙方一定的心理緩解與暗示作用,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延緩和減少矛盾的進一步發(fā)生。這種圓桌會議雖然是因時而生,但它營造的有效溝通、良好的平臺,遵循學生教育與管理的規(guī)律。因此,它理應成為所有高校管理者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從“應然走向必然”的一種具體實踐。

3.2構建從價值沖突到共享的機制

隨著經濟發(fā)展的全球化,西方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隨之滲入中國,各種文化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進行著激烈的碰撞。這種碰撞同樣發(fā)生在大學校園內,并悄然改變著“90后”一些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誘導和引發(fā)了一些文化與價值沖突。因此,在文化多樣化和價值多元化的校園,高校必須建立一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與主流相符合的價值文化。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建設,滲透學校教風、學風和校風的建設,構建共享機制,一是在兩極分化中強化中介作用,減少對立,在新的社會分工中相互調解與“補氧”,縮小差距;二是實現文化多樣化和價值多元化,“承認文化多樣化、價值觀多元化既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有其現實可行性,它本身是對傳統政治道德一體化的超越,實現文化、價值之間的流動;三是在全面合作中發(fā)展,,價值的獲得只能在互動關系中實現。”因此,高校需要在寢室內部廣泛建立以學生“自治”為主,能得到大多數同學認同、信賴的學生調解委員會之類的組織,幫助大學生作出正確的價值觀選擇與判斷,實現價值共享,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3構建寢室矛盾的快速反應與干預機制

矛盾的特殊性原則告訴我們在處理矛盾時,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快速地建立反應與干預機制。寢室矛盾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沖突,在矛盾未形成之前,學校通過預測、評估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過程制定快速反應機制,引導和構建良好的寢室人際關系,做到早發(fā)現、早研究、早處理,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當矛盾被發(fā)現或起沖突時,需要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出現在學生的視野范圍,進行及時的干預與維護,避免事態(tài)的進一步擴大,進一步維護學校的穩(wěn)定。

3.4構建寢室文化心理機制

一般來說,寢室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開展教育與活動的重要陣地。構建寢室心理文化機制,就是要將心理文化深入到寢室文化建設的每一項活動中,通過群體間的互認互動,獲得社會角色的經驗,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消除不良的情緒、態(tài)度和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構建寢室文化心理機制,首先要建立寢室心理文化,積極開展心理文化主題活動,將心理文化曬在“陽光下”,并積極促成寢室所有成員達成共識,在陽光下開展溫暖、合作與共建項目,從而豐富寢室心理文化的內容;其次,寢室內增設心理咨詢室,直接將心理咨詢工作從幕后拉到臺前,將寢室變?yōu)殚_展前沿工作的主要陣地,直接接觸到心理問題的個體;最后,定期在寢室開展心理篩查和走訪工作,并形成一種定期抽查的制度,從篩查中發(fā)現問題,減少問題的發(fā)生。

4結語

第7篇:國畫論文范文

1.教學內容突出價值導向性長期以來,高校傳統文化教學以應試教育為導向,偏重對大學生進行知識型灌輸教育,這與傳統文化課程的教育目標并不相適應。因此,明確教學目標、設計精到的課堂教學內容至關重要,是當前高校傳統文化課程建設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也是決定課程成敗之關鍵。就課程目標而言,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重在喚醒和引導學生身上的“人文需求”,開發(fā)其內在本具的善性、德性與智性,培養(yǎng)綜合人文素質,使其成長為一個大寫的、真正意義上的“人”。因此,遵循“人格養(yǎng)成,道德提升”的教學目標和原則,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現狀,我們在《中國哲學史講座》、《中國佛教文化》、《大學生生命教育》、《社會實踐》等多門課程中,皆以專題形式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yǎng)進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宣講,客觀詮釋和彰顯儒、釋、道思想中厚重深沉的文化內涵,充分體現傳統文化教學的價值引領性。例如,在《中國哲學史講座》課程中,對儒、釋、道三大專題的講解,皆落腳于結合當代社會、日常生活凸顯三家思想的當代價值。儒、釋、道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三大思想支柱,在古代有“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之文化定位。而在信仰缺失、道德失衡、行為失范、價值觀失落的今天,三家共通的深厚的心靈之學不啻為救治迷茫、困惑中的當代人的精神良藥。在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淀中,師生一起追尋哲人智慧的思想足跡,領略天地萬物運行之道、人生之理,追問“我”之存在。通過哲學的反思,以“萬物一體”的宇宙觀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客觀理性地定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時,反觀內在生命,思維個體“安身立命”之處,從而建立健康而通達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并將傳統倫理、道德的精神漸漸落實到當下的生活中來,達到和睦家庭、和諧人際關系,及變化氣質、提高修養(yǎng)的目標??梢哉f,大學生如能在生活中依自然之道,行“孝悌”、“仁愛”為人之本,便是尋得人生的密碼,開啟真正的幸福之門。在傳統文化系列課程中,《中國佛教文化》引人注目且不同尋常。長期以來,很多人包括有些大學生在內將宗教等同于迷信,或簡單地以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鴉片,或視宗教與科學水火不相融。這種對宗教不正確的定位和認識上的偏頗,既使人們喪失了正確評判文化現象的是非標準,也錯失了弘傳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良機。宗教同哲學一樣,是文化形式中非常特殊的部分,它為人類提供終極關懷和精神皈依之處,也是人類為自身創(chuàng)立的撫慰心靈、尋找精神家園和自我解脫的獨特方式。因此,關注精神與靈性的宗教與注重物質現象研究的科學,不但不互相沖突對立,反可互相補益,共助共創(chuàng)人類幸福生活。佛教雖為外來宗教,但在兩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已與本土文化水融,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處世原則等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梢哉f,不了解佛教,就不能了解中國哲學、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就不了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所以,專題內容首先設置導論,主題為重新認識宗教,了解宗教的產生及其功能,區(qū)分宗教與迷信、,梳理宗教與哲學、科學之關系。事實上,只有去除內心深處科學本位的傲慢與偏見,客觀理性地定位宗教,并對其持有同情之理解,才能還原并走進中華文化,開始佛教文化的學習?,F代人包括大學生在內,精神上最大的迷茫和痛苦莫過于“自我”的迷失,而這種迷失正是由于越來越被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科技環(huán)境所支配。當人的生活越來越多的物質化,當人淪為物欲之奴隸而不自覺時,即會越來越喪失個體自我本有的自由,越來越找不到人生真實價值之所在,這就是馬克思所說“人的異化”。而佛學對宇宙人生、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有著極其深刻而獨到的見解,能夠給予人們精神生活極具震撼力的新啟發(fā)。在人生觀上,佛教更強調主體自覺,崇尚變革生命,尋求生命實相,更把一己之覺悟和解脫與他人乃至一切有情生命之覺悟和解脫緊密相聯,所謂自度度人、自覺覺他。在專題講授中,我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適當借助優(yōu)秀的佛教紀錄片、影視作品,展示出佛教開闊宏大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倫理觀、修行實踐觀。而在講述佛教歷史、哲學、文化時,其落腳點依然在結合時代熱點問題、現實生活,通過課堂及課外討論,凸顯佛教在凈化身心、道德重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讓佛教回歸現實、回歸生活,不僅激起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內在學習興趣,變被動的灌輸式教學為自覺式主動研習;更使他們直觀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無窮魅力和高度實踐性特征,自覺地反觀內在生命,確立止惡行善的行為原則。同時,端正價值取向,從生命深處自覺生起慈悲仁愛的力量,以自利利他的精神接人待物,促進道德的提升乃至開拓更深層次的生命境界。

2.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之實效性實現傳統文化價值導向的教育目標,除需精要的內容安排,亦需生動、活潑的授課形式和教學方法為助,最忌“灌輸”和“絕對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特質與精神的領會,當下啟發(fā)悟性、身心受用。例如,在《中國哲學史講座》、《中國佛教文化》課堂教學中,梵樂靜心、經典誦讀、內觀靜修幾大亮點設計使課堂教學大為增色。其一,以儒道音樂或佛教梵樂靜心、凈心。在“化人”、“立人”的教育過程中,音樂之教化作用非同尋常。昔日孔子在齊國聽“盡美也,又盡善也”之韶樂,竟“三月不知肉味”,并由此感嘆音樂之美竟達如此之程度!正因至極之音樂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統一,給人以善的教育、美的陶冶和靈魂的凈化,故儒釋道三家皆以音樂為教化世人之重要手段。就佛教來說,八萬四千法門皆為凈心之法,其中梵樂更是極方便、快捷、易深入人心的引導和啟悟世人之重要方法。《楞嚴經》中說:“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奔囱匀说难鄱巧嗌硪饬?,屬耳根最利,最為靈敏。因此,音聲教化最易感染人,最能產生教育效果。傳統文化課堂當然也離不開音樂化人之絕佳手段,創(chuàng)設優(yōu)美、寧靜、高雅的課堂音樂情境是非常獨到的教育手段。在課前二三十分鐘,我們選擇與本次課程內容相關的儒道音樂或佛教梵樂進行播放,或課中讀誦、講解儒釋道經文時配以背景音樂。儒道音樂清雅、寧靜、中和,佛教梵樂則具虛、遠、淡、靜、莊嚴肅穆之內涵,可謂雅而不俗、覺而不迷。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帶給青年學子的心靈震撼是無與倫比的。大多數學生會主動提前到教室,靜靜地聆聽梵樂,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全新心靈體驗,雖未上課卻已然在自我教育、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狀態(tài)之中了。課前和課中的音樂不僅達到靜心、凈心的效果,更創(chuàng)設了寧靜、愉悅、平等、高效的課堂氛圍。尤為難得的是,師生在共享美樂的同時得到了身心的凈化,不自覺敞開各自的心靈,無形中消除了彼此間的心靈隔膜,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如此不但進一步激發(fā)了教師內心對學生的愛與期待,亦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尊重感和信任感。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納教師,在人格上尊重教師,才能聽從師之教誨。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說,師生之間建立的“愛”與“尊”的情感認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因為從本質上說教學過程就是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一種“坦誠、平等和接納”的人際關系的過程。所以,一切課堂之成敗關鍵在于“師”與“生”、“教”與“學”這些關系通道是否通暢,而傳統文化的課堂因更多人文關懷、終極關懷,更具打通這些關系通道之優(yōu)勢。觸動靈魂深處的儒道音樂和梵樂教學法,便是打通關系通道的極佳手段,成為傳統文化課堂不可替代的教學方法。其二,課堂內外開展經典和美文誦讀。儒釋道經典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具原創(chuàng)性、奠基性的書籍或文章,蘊含無量智慧精華。經典誦讀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鑰匙,也是中國古代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古代啟蒙教育的首要方法,其中有著深刻的科學內涵??鬃釉唬骸罢b書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書,與古人謀?!睂P恼b讀不僅可達到攝心、靜心、提高專注力、記憶力和理解力的良好效果,而且反復誦讀、吟詠、熏修就是與古圣先賢進行精神對話,必能促使人見賢思齊、向上向善。更深入地說,如能長期凈心誦讀漸次達到“隨文入貫”,將智慧經文一一消歸自性,便能直契經典深義,這就是經典內化、智慧開啟的過程。當經典已然化為生命中的一個部分,必將在生活中起到巨大的指導作用,完成倫理道德的養(yǎng)成及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的構建。此為從誦讀到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的過程。因此,從教育角度看,經典誦讀是達到智育和德育兼具的簡單、高效、科學的教育方法,可惜的是,“五四”以來對傳統文化的極端否定使經典教育法被長期摒棄遺忘,造成了教育的巨大損失。而在今天的傳統文化課堂上,經典誦讀法無疑是還原傳統文化、繼承和發(fā)揚傳統文化的必要方法。除了安排學生每日晨讀、午讀或晚讀經典,為了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氣氛,我們還在上課之始,讓幾十名甚或近300名學生齊誦儒學經典《大學》、《中庸》,道家經典《道德經》,或佛學核心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等。從教學反饋來看,學生非常肯定和喜愛讀經尤其是莊嚴肅穆的集體誦讀環(huán)節(jié)。當經典在他們的生命中產生作用,內在的純真、良善、光明被激發(fā)出來時,他們的文字感受讀來也是令人感動,甚至唏噓不已的:“每次背誦心經,都有種清涼的感覺,如夏日一陣涼風襲過……。又好似與心靈進行了深層次的對話,對周圍萬物都有了一種不同程度的全新感觸與交流,真想熱情地擁抱自然,給與他人和社會最清新恬美的奉獻。這讓我感覺到了久違的輕松和自在,這是一個自我放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和自我反省的有效途徑。還有一種有與無之間的奇特感悟,一種大到沒有邊際又明凈勝過月光的空間感,妙哉妙哉!”下課前,再讓學生齊誦短文《能量朗讀》。此文彰顯中華文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特質與精神,多次誦讀強化,不僅能激揚志氣,幫助學生重獲人生之希望、重尋人生之夢想,亦能促進學生樹立感恩、包容、尊重、精進的人生態(tài)度和原則?!啊赌芰坷首x》很勵志,激發(fā)人心中的希望。‘愛’不是口頭上的,愛就在身邊,原來生活如此美好。在誦讀后,常常會釋放掉生活中的很多壓力,能心平氣和地處理事情,并且知道如何取舍。更明確了應該心中有大愛,要放開心靈的境界,容納整個世界?!逼淙?,課堂內觀靜修體驗。中國哲學是高度實踐性的心靈學問,教理教義的理論探究并非談玄說妙,而是用來指導身心變革之實踐。儒釋道三家皆有內觀靜修之法,其不僅可以修身養(yǎng)性,更是求學問道之入門功夫。宋大儒朱熹就曾教導其學生:“用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一二年,何患不進?

3.而在佛學中,禪即為靜慮,亦指“心一境性”。禪的智慧不僅可以促進對事物本性和自心的了知,幫助人找到久已失去的精神家園,理性對待塵世的喧囂和功利,還可以開發(fā)自性潛能,創(chuàng)造安樂祥和、灑脫自在、富有價值的人生。更為現實的是,禪的具體修習為現代人提供了一種消除熱惱、平復情緒、撫慰心靈的方法和途徑。在西方國家,一些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就很樂于用禪來引導人們順歸人性和自然,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更把禪與西方心理治療方法結合起來,將其作為調節(jié)心理和治療精神疾病的有效方法。青年大學生也是社會中人,面臨著來自學習、生活、心理多方面的壓力,內心有著諸多的焦慮、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由內觀靜修開啟的智慧之引導,在實際生活中學會疏導情緒、掌握認識自心、調控自心、凈化自心的方法與技巧,以擺脫痛苦、憤怒、沮喪、忌妒等負面情緒,改變浮躁、易怒、自卑等不好的品性,保持一個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課堂內觀靜修雖然條件有限,沒有專用的靜修室和坐墊,時間也很短暫,但是同學們頗感新奇,整個過程都能主動、積極地配合,取得的效果也是極其明顯的。在靜定內觀的體驗與學習中,同學們初次品味了禪的清涼甘露,驚異、震撼地體會和享受到內心深處久違的寧靜、安詳與博大?!罢n堂體驗內觀靜修是很有趣且有作用的,覺得內心非常安寧,更加遠離物質社會的喧囂與煩躁,讓人通達,讓人更加冷靜地去應對面前的世界,不悲不喜,不焦不躁。禪修啟發(fā)人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它不是無盡的物質財富,而是無窮的、廣袤的心靈世界……”而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的美妙感受,又會進一步促使學生以全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看待世界、社會和周圍的人,體悟“萬物一體”之真實內涵:“課堂音樂禪修時,覺得身心正漸漸趨于平靜與淡泊,此時周圍的一切都已無法干擾我。而我,正全身心地與宇宙融會貫通,每一個細胞都是打開的,宇宙中所有的思想、能量都由我而不斷傳輸,輸入大地,流入星空,周而循環(huán)著。我,既是小小的我,也是影響著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的我,我的情緒、心境、思想正時刻傳向宇宙萬物,影響著整個世界。”可以說,雖然課堂的內觀靜修因時間、地點等限制,不能深入內觀修習,但正如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幾次這樣的課堂精神訓練不僅已起到了培養(yǎng)心的專注力、控制力,激發(fā)學生自覺調控內心的目的,還讓學生直觀內在地體驗到個體與他人、社會、宇宙的和諧一體,從而在內心中生發(fā)起平等、感恩、愛與慈悲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內觀靜修還初步培養(yǎng)了一定的覺知力,這種覺知力會隨著日常練習的增加不斷增強。而這份覺知在平日生活中極其有用,它能讓人洞察問題的實質,不會被錯覺、假象所蒙蔽,不會盲目地跟隨舊有的習氣產生恐懼、焦慮、嫉妒和憎恨等等,進而以真實、自由、有創(chuàng)意的行動來幫助他人。這,就是心的自主力,就是獨立人格的建立。顯然,內觀靜修的作用,是言語說教所根本無法企及,也無法代替的。課堂內觀靜修體驗,將成為傳統文化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頗具魅力的重要部分。

二、中國傳統文化課外實踐模式體驗式情景式拓展

鑒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高度實踐性之特質,必須積極探索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注重學與思結合、思與行結合,大力提升課程的教學實效性。長期以來,不少課程的課外實踐僅僅停留在參觀游覽的層面,難以取得良好的實際效果。中國傳統文化課外實踐是輔助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應引入現代教學理念的開放性、情景性、體驗式教學理念,達到全面提升教學效果的目標。事實證明,實地參訪的體驗式新教學模式在開拓學生文化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開發(fā)善性、德性、悟性等方面功用非凡,實非課堂教學所能比擬。幾年來,《中國哲學史講座》、《中國佛教文化》課外實踐以帶領學生多地游學、拓展體驗的多內容、多形式展開。儒家文化課外實踐以合肥國楨書院為本校實踐基地,學生在基地先后開展為期一周的活動?;顒右匀鍖W文化為背景,結合現代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時代性,實為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有益嘗試。如,家庭禮儀實踐以“孝”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感恩知恩”、“反哺圖報”的家庭禮儀意識,并學習家庭禮儀知識,開展家庭禮儀訓練;職業(yè)禮儀實踐以“敬”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處事敬”、“與人忠”的職業(yè)禮儀意識,并學習職業(yè)禮儀知識,開展職業(yè)禮儀訓練;生活禮儀實踐以“謹”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居處恭”、“言行謹”的生活禮儀意識,并學習生活禮儀知識,開展生活禮儀訓練;社交禮儀實踐以“信”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誠則明”、“信則任”的社交禮儀意識,并學習社交禮儀知識,開展社交禮儀訓練。同時,還指導學生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文明禮儀現狀調查和文明禮儀宣傳,具體包括孝道文化、文明修身、誠實守信、愛崗敬業(yè)等四個主題內容。整個活動過程由國楨書院老師全程帶領,以講座、觀看影片、小組體驗、討論、分享等形式展開,實現了“探索中認知”、“體驗中學習”、“行動中教育”的教學目標,在大學生中引起很大反響,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佛教文化課外實踐更是依托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場所,開展情景式、體驗式學習,形成了一個新型立體、系統有序、頗具震撼力的參學模式。為開拓學生文化視野,盡可能實現多地參訪,。寺院實地參訪由法師全程帶領,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參觀以上四大寺院及東林寺大佛工地,感受千年佛教文化魅力;聆聽儒學講座,了解儒家文化實質,把握孝道、人倫精神;聆聽佛學講座,把握佛學文化特質,了知佛學精神對凈化心靈、和諧身心、促進向上人生的積極作用;體驗晨鐘暮鼓的叢林生活和禪修實踐,掌握心理調控的方法、感受心靈的震撼及來自生命深處的寧靜感、愉悅感、尊嚴感和崇高感;舉行傳燈活動,體驗合作、奉獻、愛和感恩的真義;品味素齋,思惟五觀堂“五觀”之義,體會儉以養(yǎng)德、節(jié)用惜福的理念,生起知恩報恩、敬畏生命之心。從活動現場及學生的反饋信息來看,已采取的參觀、聽講座、傳燈、叢林生活體驗等活動方式,文化內涵深厚、新奇多樣,且緊緊貼近現代生活和大學生思想狀況,學生們頗感歡喜,也收獲良多,耳濡目染中不僅對儒釋文化有了較為準確的理性認知、啟迪關于生命、道德等問題的深度思考,且多能反躬內省、確立止惡行善的人生原則。幾天的體驗式生活雖然短暫,卻得以零距離的感受佛教文化,成為大學生活中難以忘懷的記憶,其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從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來看,課外實踐起著全面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當然,還可以就實踐地點、活動內容及形式等多個方面進一步調整完善,形成更為成熟、高效的參學模式。比如,在實踐地點方面,為解決因經費缺乏導致的課外實踐難以可持續(xù)的困境,計劃通過多方溝通、協調,以合肥開福寺為大學生傳統文化實習基地,長期合作開展活動;在有經費來源的情況下,則應盡可能拓展外出實踐地點,如可就近參學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廬山白鹿洞書院,了解古代書院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把握儒學精華。而就活動內容方面來說,可安排更豐富多元的課程內容,如可在參觀、聽講座、禪修之余,增加山林行腳的活潑內容。在叢林山水間一路行腳、聽法,參與討論與分享,帶給大家的感受應該是長時難忘的。既可沿途游訪多個人文景觀,感受文化魅力,又能讓學生舒展身體、放飛心靈,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更重要的是,在親近自然的行腳活動中,極易打開塵封已久的心靈,不管是老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會顯現出率真自然的一面,營造出一種自由輕松的學習與交流氛圍。在融于自然、回歸本真的狀態(tài)中,享受聽聞真理帶來的內心的深度喜悅,感受生命的律動,啟發(fā)內在的精神資糧,從而達到開拓生命深度與寬度的目標。而這些,其實就是大學素質教育的根本實現,僅憑課堂教學是無法達到這種效果的。

三、后課程建設新型模式探索

第8篇:國畫論文范文

(一)群眾文化生活貧乏

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讓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多改善,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攀升。但當下農村群眾文化基礎建設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這導致了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內容貧乏無趣。根據調查數據分析,農村群眾最喜歡參加的文化活動按照排位看電視或者看電影占到48.3%,玩麻將或者玩撲克牌的則占到54.6%,這幾項活動成為了群眾文化生活最主要的方式。從此可以看到,目前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依舊匱乏,還是以看電影、電視,玩麻將、撲克等娛樂方式為主要的娛樂活動,在農村,群眾的文化活動尤其是民間傳統的活動份量太少,對于廣大的農村群眾來說,能夠真正自主選擇的群眾文化生活少之又少。

(二)群眾文化經費短缺

如今嚴重影響到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經費短缺,政府大多注重對地方經濟建設,而對于群眾的文化工作方面考慮得非常少。雖說群眾文化工作經費是用來衡量農村群眾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因素之一,但是卻很少能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相應的重視。長此以往,政府對于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經費投入缺乏,雖然近年來政府在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建設方面經費投入逐漸增多,但是相對于目前農村群眾文化的發(fā)展情況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去改變困擾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建設發(fā)展的現實需求。正因為這樣,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建設經費的短缺,遠低于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總體水平,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到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建設很難得到相應經費的足夠保障。

(三)群眾文化建設落后

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建設中所遇到的關鍵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群眾文化基礎建設落后,這也阻礙著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發(fā)展。如今,新農村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農村群眾的物質生活也日益富足,相應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完善。但是在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是相對,無法很好地滿足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程度的需求。在一些農村,政府財力較為緊張,則更加讓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經費投入不足,甚至還會出現農村群眾文化基礎建設設備老化等問題,也存在著群眾文化活動設施設備使用效率底等突出的問題。

二、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策略

(一)豐富文化生活

農村群眾文化站要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對每一年要舉行的活動作好計劃,制定明確的目標,不僅要安排好節(jié)假日、重大節(jié)日、節(jié)氣主題活動等,還需要根據地方特色來安排更多有益于群眾身心的活動。同時要為群眾建設豐富的健康活動場所,還要將已建設好的活動場所有效地利用起來,以豐富群眾的業(yè)余生活。

(二)提升文化水平

要將群眾文化實施落到實處,首先要將先進的文化理念帶到群眾中去。提升群眾的文化水平,就要吸取各種積極的、正面的先進文化,這些都要融入到當地政府部門的日程上去,做好相應的計劃和具體安排。上一級領導政府也要為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以促進農村群眾文化站的積極發(fā)展,推進群眾文化的與時俱進。政府部門還要提出具有實踐意義的可操作性的考核項目,讓群眾文化的提升不止流于形式。而且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經濟投入,提升其發(fā)展的基礎。作為公益事業(yè)的農村群眾文化,政府不要將其推向社會這個大市場,文化社會的發(fā)展也影響到經濟的發(fā)展,由此政府協調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也促進地區(qū)經濟的騰飛。

(三)建設文化設施

要增進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發(fā)展,就需要建設文化設施。這就需要政府為主導,群眾舉辦為輔。首先要明確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政府正確實施其服務職能的一項主要內容,要充分發(fā)揮政府主辦的文化機構引導農村群眾文化的有效發(fā)展。還需要加強農民自辦的群眾文化性質事業(yè)的積極性,鼓勵群眾自行創(chuàng)立民間藝術劇團、成立電影放映大隊、設立個人圖書館等解決群眾精神生活所需的食糧,還需要為其出臺激勵政策,搭建高效平臺,為農村自辦文化的蓬勃發(fā)展給予支持,讓具有濃郁地方民俗的群眾文化活動熱熱鬧鬧地辦起來,為群眾生活增添光彩。政府還需要通過正面積極的引導,幫助民辦事業(yè),表彰獎勵優(yōu)秀群眾文化團體,加強對群眾自辦團體的管理等等,讓農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四)開展下鄉(xiāng)活動

在當下農村群眾文化貧乏的現實狀態(tài)下,多開展文化下鄉(xiāng)的活動,這不僅能提升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增強群眾文化素質,增進其文化水平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樣也能間接地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由此,政府有關部門要多組織群眾藝術團體,經常開展下鄉(xiāng)活動,為農村生活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有益于群眾身心健康。

三、小結

第9篇:國畫論文范文

【關鍵詞】檢察文化;檢察文化建設;法治建設

檢察文化建設負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其重要性除了從歷史角度來窺視,亦可著眼當前我國的檢察事業(yè)中。恩格斯認為,“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我國檢察文化建設的意義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同樣需要創(chuàng)新。某種程度上,其發(fā)展進步能夠推動法律文化的整體進步,其先進程度也能夠影響法律文化的全局。從這一角度來分析,研究當代中國的檢察文化著實是法學理論界和檢察實務者值得重視的一個課題。

一、當代中國檢察文化概述

檢察文化的核心是檢察權的設置、運作與行使,它的價值屬性對檢察文化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使得檢察文化區(qū)別于其它的法律文化。目前通說觀點認為檢察權是監(jiān)督權,“每個有權力的人都趨于濫用權力,而且還趨于把權力用至極限,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經驗?!盓.博登海默如是說。檢察權既是一種權利,自然會涉及到權利與利益之間的沖突,在這種博弈中,檢察文化建設受到怎樣的影響?積極的?抑或是消極的?在程序法中最能表現出來。

(一)刑事法律監(jiān)督和檢察文化

刑事法律監(jiān)督是一個泛化的概念,具體到我國的刑事制度,主要包括偵查監(jiān)督、審判監(jiān)督、免于制度、勞動改造、勞動教養(yǎng)等。檢察文化建設的蓬勃發(fā)展一定意義上取決于檢察機關即人民檢察院能否正確地行使檢察權。檢察權是靈活的,刑法的權威性決定了刑事檢察權的威懾力是其他法律監(jiān)督無法企及的,所以,檢察權的落實保持適當地張力,才能與檢察文化真正融為一體。比如,我國現階段大力鼓勵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構,對老弱、懷孕婦女的體恤等等。

(二)民事法律監(jiān)督和檢察文化

民事法律監(jiān)督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干預民事訴訟,依照法律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檢察監(jiān)督的活動。民事法律監(jiān)督的行使,體現了人民檢察院檢察權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人認為,人民檢察院干涉民事訴訟,使得訴訟主體間地位不平等,違背了私法自治原則,損害了審判獨立,德國學者耶林在《法律的目的》一書中提到,所有權行使的目的,不應獨為個人的利益,同時也為社會的利益。根據利益均衡原理,民事檢察權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民事檢察權的效力主要表現在:檢察機關對民事審判活動的監(jiān)督,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否法律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法律關系認定無誤、適用法律正確,民事審判活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審判人員在審判活動中有無貪贓枉法、的行為等。所以,我們說,檢察權在民事訴訟中占據一席之地是有理論支撐的,檢察文化包含此項內容,正說明了建設檢察文化始終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三)行政法律監(jiān)督和檢察文化

檢察事業(yè)的發(fā)展得益于檢察文化作后盾,檢察文化簡單來說,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的總和。那么,行政檢察是否也被包含于此呢?答案是肯定的。行政法律法律監(jiān)督反映了限制公權、保障私權的終極觀。“行政權不可能自行運轉,而掌權者總要受外界、道德界限的誘惑和基于權力欲的驅動。愛好權力,猶如好色,是一種強烈的動機,對于大多數人的行為所發(fā)生的影響往往超過他們自己的想象”。我國一直奉行民主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權,個體的利益得到實現,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實現,緩解公權與私權之間的矛盾。檢察權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權力,僅僅是檢察文化中的一粒米。定位于檢察文化豐富、獨特的內容,檢察文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二、當代中國檢察文化的發(fā)展現狀

人民檢察從建設,歷經的洗禮,走過艱難曲折的路程,直到2007年9月,人民檢察博物館成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始終貫穿“傳承檢察文化,弘揚檢察精神,緬懷先輩功績,教育檢察后人”的檢察理念。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fā)了《關于加強檢察文化建設的意見》。2011年6月22日,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在北京成立,我國檢察文化建設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同時,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檢察制度執(zhí)行力落實得不充分,致使環(huán)境文化氛圍不夠濃厚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由于地域不同也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民族意識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政策的落實,再加上資金不足,難以搭建好的理論學習平臺,進而導致有些地方消息閉塞,不能夠聽到國家層的聲音,更談不上依照正常的程序來實現司法檢察公正和普及檢察文化理念。另外,特殊的國情決定了我國法律的繁多,立法機關制定了眾多的、較為完備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等。制度執(zhí)行力的不足造成了很多法條僵化,成為了紙面上的法。基層法本來就案件多,很多案件堆積,變成死案。司法檢察人員工作中出現了問題,當然有自身業(yè)務水平不過關的因素,筆者認為,透過現象看本質,根本上是由于檢察文化體制不規(guī)范造成的。

(二)檢察人員創(chuàng)新學習意識能力不足,檢察隊伍整體職業(yè)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的檢察人員主要包括檢察官和法警。一項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檢察機關檢察人員有近20萬。然傳統的師徒相承的辦案模式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復合創(chuàng)新型檢察人才較為匱乏。在具體的辦案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實質和形式的辯證統一,影響著我國檢察文化建設事業(yè)的前進腳步。

(三)檢察媒體的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

檢察文化具有引導、協調、凝聚、激勵作用,要求檢察媒體承載溝通政治與法律橋梁的重任,我國的檢察媒體顯然沒有做到這個層次上。報紙、電視,網絡,所有可以獲得信息的途徑能夠看到的更多的是“陽光”的政府。法律是政治的晚禮服沒錯。檢察媒體淪為政府統治人民的工具,實在是弊大于利?!敖^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闭螜嗬^多的妨礙了媒體的話語權利,只會導致公權力的泛濫,使得人民與政府對立。這與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民主主義是相違背的。

三、當代中國檢察文化的發(fā)展路徑選擇

(一)堅持三位一體的創(chuàng)新檢察文化建設

新時期的檢察文化堅持精神、行為、物質三位一體。法律學者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傳統的理論教育中注入新的血液,如此,我國的檢察建設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趨勢。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可通過多方面的方式來實現,例如,創(chuàng)新體制、創(chuàng)新組織、具體到創(chuàng)新人才等等。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的時候,相關部門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指引。研究法治框架下的檢察文化構建,在多元文化的大視野中,促進檢察人員的全面發(fā)展,讓更多人關注檢察文化建設,實為檢察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的基點。

(二)堅持走公益訴訟之路

美國正義聯盟的創(chuàng)建人南艾倫將公益訴訟的結果分為四種:執(zhí)行法律、適用和解釋法律、改革公共機構、激發(fā)社會和改革變革。公益訴訟是用新的訴訟方式來滿足新的社會要求,把社會總的爭議通過司法解決,實現司法能動主義,掌控檢察文化的前行方向。下面僅以行政公訴為例來說明。理想的政府,其權力來源于人民。但是政府作為一個“經濟人”,公共選擇學派、古典政治學家的理論均表明,政府并不是完全的利他主義者,從這個角度來說,檢察機關作為完全獨立的第三方,站出來評判是非,是有其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的。檢察機關的文化建設有其特殊性,定位于人民檢察的本質,檢察文化理應貼近群眾,又司法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隨著公益訴訟制度的不斷完善,檢察文化建設因其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必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三)堅持公平正義、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之路

檢察機關作為我國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承擔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所以,檢察文化追求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一脈相承。除了公平正義外,以人為本是我們建設和諧檢察事業(yè)要堅持的另一先進理念,也是我們探索檢察隊伍建設機制的落腳點。堅持公平正義、以人為本,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合理配置檢察官名額,完善檢察官任職標準,加強檢察官上下級間的交流,提升檢察官的工資、福利待遇等。其中,最關鍵的是檢察主體要處理好法理與情理的關系。在物欲橫流的金錢、權利、女色等誘惑面前,確保檢察工作的高效公正運行,不僅要求檢察官要有過硬的法律水平,在公共場合注重檢察官形象,畢竟檢察官的職業(yè),除了受黨紀國法的約束外,也有著其自身的特殊性,區(qū)別于一般公民的職業(yè),還要求檢察官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比如說有正義情感,以法人的心態(tài)對待所有的當事人,用公平的意識觀處理案件,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貫穿于自己的工作中。法理和情理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一致的。隨著法理的不斷完善,法理和情理的沖突逐漸體現出來,“法不容情”說的就是出現沖突的時候,一方面,“檢察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必然要嚴格遵守法律。另一方面,必須考慮到民意,法律社會學家N.S.蒂瑪謝夫把法律看做是“道德和命令的協調”,在任何切實可行的法律體系中,為了確保有效地實現一定的行為模式,有組織的權力必須與群體信念相結合。只有在法理與情理之間尋找到一個支點,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正義。

四、結語

當然,當代中國的檢察文化建設還處于摸索階段,立足于制度變遷的潮流勢不可擋,堅持建設檢察文化建設的美好信條,我們亟需采取行動去縮小社會需要與法律之間“梅因缺口”,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的良好運行。

參考文獻

[1] 俞靜堯.檢察權的利益分析[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261.

[2] [英]伯特蘭.羅素.權力論——新社會分析[M].商務印書館,1991:189.

[3] 佟志強.民事行政檢察事務與探索[M].學林出版社, 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