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合唱教學案例分析范文

合唱教學案例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唱教學案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合唱教學案例分析

第1篇:合唱教學案例分析范文

1.1 德育滲透教學案例分析之一。(1)教學對象:預備班級男女生。(2)教學主題:“熱愛祖國、美化家園”。①把愛祖國化為實際行動,練好身體,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②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家園、美化家園,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3)教材:①耐力跑;②韻律操“我們的祖國是花園”;③游戲“綠化祖國”。(4)教學目標:①進行耐力跑練習,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②進行游戲練習,使學生在活動中練,提高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5)教學內容:①準備操和熱身跑;②呼啦圈自主練習和創(chuàng)想練習;③曲線耐力跑練習和傳授跑的技術;④毽子自主練習、毽子投擲練習和綠化祖國的游戲活動;⑤集體舞“我們的祖國是花園”。(6)教學特點。①在思想上,重視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通過活潑歡快的“綠化祖國”的游戲活動,把愛國主義的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在教師有的放矢的教學中,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受到教育;②在目標上,注重把主目標――耐力跑練習放在第一位,把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的目標放在第二位;③在內容上,注重把主教材練習放在第一位,將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次教材融入主教材之中,教學內容主次分明;④在組織和方法上,注重按照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要求,組織和安排學生自創(chuàng)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小組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律的觀念和意識。

1.2 德育滲透教學案例分析之二。(1)教學對象:初三年級男女生。(2)教學主題:“弘揚民族體育,振奮民族精神”。(3)教材:①少年拳第一套;②障礙接力跑。(4)教學目標:①初步掌握少年拳第二套動作;②進行障礙接力跑練習;③培養(yǎng)自鍛能力、遵守紀律、勇敢頑強、團結協(xié)作和積極進取的精神。(5)教學內容:①報數擊掌游戲、隊列變換操和自編韻律操;②復習少年拳第二套1~8節(jié)動作和學習9~12節(jié)動作;③前滾翻、過獨木橋、跨越障礙練習;④障礙接力跑。(6)教學特點。①在思想上,重視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傳統(tǒng)精神的教育,通過言傳身教等方式,把傳統(tǒng)體育教材的內容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親身體驗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使學生接受民族傳統(tǒng)教育;②在目標上.注重通過主目標――復習和學習少年拳套路技術,來達到教學的目的;③在內容上,注重主教材與次教材――障礙單項練習相結合,圍繞一個教學主題進行施教;④在組織和方法上,注重按照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學生自學、自創(chuàng)和自練的教學形式。主教材的學習中,配上了“大中國”的音樂。次教材進行了教學場景的設置,以求營造與教學相一致的氛圍,如繪制了兩張黃河波浪圖,放置活動場區(qū)內,聯(lián)想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同時配置“黃河大合唱”的音樂,由此,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陶冶了情操,烘托了教學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3 德育滲透教學案例分析之三。(1)教學對象:初三年級男女生。(2)教學主題:“眾志成城,筑堤抗洪”。(3)教材:①實心球;②障礙跑;③保健知識和技能。(4)教學目標:①進行實心球練習,發(fā)展力量素質;②進行障礙跑練習,培養(yǎng)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③進行保健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初步掌握包扎和搬運等方法。(5)教學內容:①原地轉法、齊步走、左右轉彎走;②搶救傷員游戲;③實心球操;④實心球傳、接、拋力量練習和實心球“投石筑堤”游戲;⑤障礙跑和障礙接力練習;⑥按摩手法、相互按摩和自我按摩練習。(6)教學特點。①在思想上,重視愛祖國、愛人民、愛家園的教育,教育學生在國家遇到危難和困苦的緊要時刻.要挺身而出,為保衛(wèi)祖國和人民生命財產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樹立了生活內容的體育觀,把課堂上所學到的保健知識和技能運用于“抗洪救災”的主題教學之中。②在目標上,注重圍繞實心球練習,將主目標與次目標相結合,做到兩者兼顧,來開展思想品德教育,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③在內容上,安排了與主教材相關的實心球操和用實心球做“投石筑堤”的練習內容,將教學內容與教學主題緊密結合起來。④在組織和方法上,強調組織的嚴密性和隊形編排的多變性,并采用隊列操練、搶救傷員游戲、實心球“投石筑堤”和障礙跑等教法,使學生既得到了腰、腿部肌肉力量的鍛煉,又得到了抗洪救災精神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能夠選擇與抗洪救災教學主題相關的各種各樣的教法,沒有生硬地、機械地去迎合抗洪救災的教學主題。

1.4 德育滲透教學案例分析之四。(1)教學對象:初二年級女生。(2)教學主題:“一家親、盼團圓”。(3)教材:①木蘭拳;②接力跑;③體育舞蹈。(4)教學目標:①進行木蘭拳練習,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②進行接力跑練習,發(fā)展速度素質;③進行體育舞蹈練習,培養(yǎng)形體美和審美素養(yǎng)。(5)教學內容:①隊形變換練習和健美操練習;②木蘭拳視聽演示和模仿練習;③木蘭拳練習;④香港站――澳門站――臺北站――北京站開小火車游戲練習;⑤向香港朋友獻花的接力跑游戲練習;⑥華爾茲舞放松活動練習。(6)教學特點。①在思想上,重視形勢教育,讓學生都能夠關心國家大事.并激發(fā)愛國和愛生活的熱情。還重視把素質教育中的美育要求貫穿在教學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體育美和生活美的審美情趣與素養(yǎng);②在目標上,注重主目標――木蘭拳技能學習,在練習中,把對體育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激情表達出來。同時,把次目標――接力跑練習與教學主題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體育審美教育之中,寓形勢教育于體育游戲活動之中,從而也把教學主題凸現出來;③在內容上,將次教材――接力跑和體育舞蹈的選擇與教學主題緊密結合;④在組織和方法上,注重在小場地――籃球場上進行隊形變換和隊形編排,簡捷整齊。借助了花扇、電視錄像和標牌等器具,采用了開小火車游戲和接力跑游戲等教法,進行了有針對性地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歡快熱烈、井然有序的游戲活動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教學方法

2.1 主題形式教育法。(1)教學思想:在教學中,緊緊圍繞一個思想教育主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2)教學方法:①在課的設計時,選擇一個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如《抗震災,迎國慶》;②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選擇一個教材,并確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③緊扣思想品德教育主題,結合教材性質和特點,選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學方法;④進行教學場景設計,制作符合主題需要的彩圖和道具,烘托教學主題和為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

2.2 榜樣教育法。(1)教學思想:在教學中,選定一名表現出色的同學作全班的榜樣,開展“學習榜樣,爭當先進”的比、學、趕、幫、超競賽活動。(2)教學方法:①把全班分成四――六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名在德、智、體等方面都表現較為出色的學生代表來擔任小組長;②教師向每位小組長提出注意的問題和基本的要求,尤其是要求他們必須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起好表率和模范帶頭作用,在教師的統(tǒng)一領導下開展各項活動,因為,這對能否產生教學效果至關重要;③教師向全班或每個小組宣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體育活動;④在教學中,教師也可扮演學生的角色和學生打成一片,隨時隨地參與各小組的活動,并進行教學指導和監(jiān)督。

2.3 為人師表教育法。(1)教學思想:在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語態(tài)、儀態(tài)、氣質和精神面貌等言行舉止,對學生會產生積極地影響。當體育教師表現出嚴謹的教風和雷厲風行的舉動時,學生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加以效仿。(2)教學方法:①穿著得體的運動服裝和運動鞋。精神要十分地飽滿,帶一種嚴肅而不失活潑的神態(tài),步入教學場地,首先給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②在教學中,教師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語氣要謙和、平穩(wěn)??诹钜纱?、響亮。舉動要迅捷、穩(wěn)重。處理問題時,要有條有理、有勇有謀。做動作時,要有力度、有神采,有時要有剛有柔;③在教學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自己的言行之中,去感化和影響學生,做到不說粗話、臟話,舉止文雅等。

2.4 表揚與評比法。(1)教學思想:表揚先進,鞭策后進,開展評優(yōu)創(chuàng)先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2)教學方法:①在教學中,對表現較好的小組和個人,應及時地加以表揚,使他們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思想覺悟;②通過開展比、學、趕、幫、超的體育學習競賽活動,在課的結束部分,評選出表現出色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頒發(fā)用自己制作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流動小紅旗,以此進行精神獎勵;③下次課再次評比,依此類推。

3.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教學評價方法

3.1 評價原則。確定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相結合。二是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三是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四是課上評價與課外評價相結合。五是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3.2 評價內容、指標與方法

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滲透情況評價表

序號評價內容(權重)評價指標

評價標準

ABCD得分

Ⅰ學習目標(20%)教學目標體現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和體育道德的要求。20161210

Ⅱ學生表現(40%)

課堂常規(guī)(20%)遵守課堂常規(guī),上課積極、認真。20161210

體育道德(20%)遵守體育規(guī)則,上課互幫、互助。20161210

Ⅲ教師行為(40%)

為人師表(20%)行為舉止,師德表現。20161210

德育施教(20%)體育道德教育內容、方法的運用20161210

合計

[參考文獻]

[1]孫輝.體育教學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中運科報會論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2]孫輝.中小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教材教法研究(中運科報會論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第2篇:合唱教學案例分析范文

1.制定目標,明確要求

一所學校的靈魂就是學校精神。學校精神要根據學校的特點,要挖掘學校內涵的存在,提煉出核心的理念,讓所有師生都有一種凝聚力,向心力,是一種正能量的來源。最重要的是這種學校精神要滲透到學校的各個管理細節(jié),形成一個完整的“圓”。

我們學校的文化理念是:陽光教育育才陽光陽光育才。肩負“育才永遠讓社會滿意,育才永遠不滿足自己”的教學使命,樹立“對學生全面負責,為學生終身著想”的教學理念,追求“求實、求精、求新”的教學精神,形成“敬業(yè)愛生、嚴謹扎實”的教風,“陽光、好學、勤奮、上進”的校風,牢記“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訓,向著“辦精辦好育才,做大做強名?!钡哪繕藠^進。在學校文化的整體觀照下,我們還提出了明確的課堂文化理念:陽光課堂,即輕負高質,和諧陽光的課堂。

2.規(guī)范常規(guī),融合文化

教學常規(guī)是學校最基礎的工作之一,它也是連接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的一個重要紐帶。學校文化滲透在教學常規(guī)里,而規(guī)范的教學常規(guī)就是有著學校文化觀照下的課堂文化的體現。在融合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方面,我們強化執(zhí)行力,規(guī)范教學常規(guī)。首先,是分級制定各類計劃。校領導要依據學校工作目標制定學校教學計劃,各教研組長也要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出各組的教研計劃。各任課老師要在學校教學工作的觀照下制定出自己的教學計劃。各級計劃要相互滲透,相互支撐,融為一體。其次,我們把校本教研作為教學常規(guī)的一個重要方面去強化落實。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動,我們定時間、定內容、定負責人,做到制度完善。我們以學校文化“陽光教育”為總方向;以“展示和磨煉”為主題,以聽課、上課、論壇為主要形式;以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為重點,以提高老師的素質為根本。讓學校文化在校本教研中不斷地滲透并落實到課堂文化中。

二、依托校本培訓。強化融合文化

1.加強理念滲透,深入文化融合

教師的理念滯后是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產生“兩張皮”現象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通過邀請專家來校講座、教師組內讀書、骨干教師論壇等培訓形式讓教師們清晰學校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融合關系。兩者的融合是指校園文化猶如整個文化中的“頂燈”設計要輻射、滋養(yǎng)課堂文化,而課堂文化要折射學校文化的內容。

只有將新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教育信念,轉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才能說真正內化新理念。在融合文化,轉化教育行為上,我們主要加強了“陽光教育”下教師教學習慣的培訓。教師教學習慣是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融合的一個很好的切入口,教學習慣是學校文化滋養(yǎng)下的產物,而教師個性化課堂文化的形成和教師的教學習慣是緊密聯(lián)系的。我們采用了各種措施來轉化教師的教育行為:組內學習,讓教師們明白陽光教學習慣的指向性;專家引領,使陽光教學習慣更加有效性;同伴論壇,讓陽光教學習慣的具體化。

2.探索實踐操作,融合文化內涵

我們主要在教學實踐中的陽光常態(tài)課教學和陽光作業(yè)編寫兩方面進行了探索。我們提出“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融合下的常態(tài)課教學”,從兩個方面來探索,一是,理解有關融合文化的內涵,二是,常態(tài)課的實踐探索。讓教師們明白提升課堂文化可以從“為何教、為誰教、怎么教”三個層面去思考和實踐。我們明確融合文化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于是我們圍繞陽光教育下課堂文化里面的一個重要方面:“教過了”到“學會了”之間的距離進行研究,如何讓自己的課堂文化呈現一種基于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的一個的良好狀態(tài),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走向達到“我這樣教,學生就學會了”的理想狀態(tài)。

同時,我們還把作業(yè)的編寫作為融合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一個的一個切入口。我們提出“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作業(yè)新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調查研究、人人動手編寫了校本作業(yè)――“育才陽光作業(yè)本”。作業(yè)的編寫涉及到是課堂文化內涵,這個過程更好地融合了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

三、憑借拓展課程,創(chuàng)新融合文化

1.開展拓展課程,延伸課堂文化

在基礎型課程開展的基礎上,我們嘗試開設拓展型課程,延伸基礎型課程中的課堂文化。拓展型課程更切合融合文化主題,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英語節(jié)、軍訓等為拓展型課程的開發(fā)實施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加上學校擁有得天獨厚的“陽光活動中心”,為課程開展提供了時間、場地等后勤保障。在拓展型課程開展中,學校提出:“我要學的我就能體驗到,我有興趣的我就能選擇到,我想做的我就有地方發(fā)揮?!钡奈幕砟?,并且開設了20多項的拓展型課程,涉及到藝術類拓展型課程,舞蹈、合唱、折紙、十字繡、兒童畫等;體育類拓展型課程,足球、籃球、健美操、跆拳道、藤球、高爾夫球等;學科類拓展型課程,古詩文誦讀、思維訓練、小小設計師、英語表演等;科技類拓展型課程,車模、航模、編織等;文學類拓展型課程,小主持人、小記者、朗誦、詩歌等;開展拓展課程,不但長足地延伸了課堂文化,也讓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通過更多的形式,更多的渠道融合在了一起。

2.創(chuàng)新展示平臺,促進文化融合

這兩年來,我們緊扣校本課程,來進行“創(chuàng)新課程展示促進文化融合”的研究。讓經典滋潤心靈,是學校文化陽光教育中重要的一個方面。于是,我們開發(fā)了《古詩文經典誦讀》校本教材,安排了課時,并配有相應的評價方法。同時,我們把這個課程的展示作為融合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們把每周一升旗儀式的其中一個內容定為班級古詩文的表演誦讀。讓所有班級都能上臺表演,讓所有學生都能上臺表演,讓所有學生都能接受陽光沐浴,這是學校文化的核心所在。幾年來,學校各班級的古詩文誦讀逐漸成熟,內容經典、形式多樣,從舞臺裝飾、學生服裝到表情誦讀都越來越精致,成了學校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成了學校文化和課堂文化融合的一個“經典之作”。

四、轉變評價方法。達成融合目標

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融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初步構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融合文化評價體系”。

1.建立多元的教師評價體系

多主體評價。包括教師自我評價、同事評價、領導評價及學生、家長評價。這種評價就是通過座談訪談、調查問卷、評價量表、民意測驗等式進行,使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檔案袋評價。我們記錄、收集教師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典型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反思、多主體評價記錄、教學實績、獲獎證書、科研成果、等相關資料。

課堂教學評價。我們組織教師開展教學、教研沙龍活動,大家一起來評價和研究課堂教學,通過備課、說課、上課、評課等一系列研究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