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老年綜合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綜合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綜合管理

第1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組別進行均分,每組患者例數(shù)為28例,實驗組患者中女性患者為13例,男性患者為15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60歲,中位年齡為(70.21±5.23)歲;參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為14例,男性患者為14例,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61歲,中位年齡為(72.11±5.89)歲。對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性別與年齡在內基礎信息予以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實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就診環(huán)境,給予正確出院指導,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常規(guī)用藥護理;實驗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護理干預,且進行全面落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飲食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控制中飲食是關鍵因素,人體血脂、血糖以及血壓與食物中食鹽、脂肪都存在極大關系,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進行飲食控制,降低身體胰島負擔,對自身體重進行控制,改變機體內部代謝紊亂現(xiàn)象。提醒患者不可以暴飲暴食,對飲食進行合理搭配,每天鈉鹽攝入量在3~5 g/d范圍中,告知患者多食用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類食物。②樹立護理風險管理意識,醫(yī)院及時召開護士長例會,定期培訓護理人員,培養(yǎng)醫(yī)護人員溝通技巧、護理理念、人性化服務意識,健全護理管理制度,切實落實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交接班制度,對藥物、注射燈光進行認真核對,構建分級護理管理制度,對于不同患者予以不同管理,護士長夜班需要進行查房,及時匯總護士護理情況,健全醫(yī)院消毒室管理制度,嚴格遵守無菌操作。③出院指導,在老年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需要提醒患者正確用藥劑量以及方法,在患者出院之后予以精心護理,且告知患者飯后需要多運動,降低發(fā)生冠心病的幾率,且護理人員需要定期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況,提升護理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體重控制率、高血脂控制率、高血糖控制率、高血壓控制率、護理滿意度、空腹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C(總膽固醇)、TG(高脂血癥)等指標。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觀察兩組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況 

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體重控制率、高血脂控制率、高血糖控制率、高血壓控制率等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觀察兩組患者各項指標 

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LDL、TC、TG等指標與參照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經護理后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出現(xiàn)不滿意為0例,一般滿意10例,非常滿意為18例,總滿意例數(shù)28例,臨床護理滿意度100.00%;經護理后參照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不滿意為8例,一般滿意12例,非常滿意為8例,總滿意例數(shù)20例,臨床護理滿意度71.42%,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333 3,P<0.05)。 

3 討論 

老年冠心病是慢性常見疾病,是因老年患者體內出現(xiàn)脂代謝紊亂引發(fā)的動脈內膜上沉積脂質且大量粥樣化堆積脂肪之后出現(xiàn)白色斑塊[2],在患者脈內膜堆積一定量白色斑塊可能促使動脈腔狹窄,不能順利進行血液流動,繼而引發(fā)心臟供血不足,最終發(fā)生冠心病。若患者合并高血脂發(fā)病可能增加沉降脂肪的速度,縮短形成白色斑塊的時間,提升血管發(fā)生狹窄程度[3-4],若患者合并高血壓發(fā)病,相比正常人,機體內部血流速存在極大差異,降低血脂沉降速度;若患者合并高血糖發(fā)病,血糖也能促使內脂質快速沉淀,同時也會沉淀血糖,提升斑塊病變速度,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血液脂肪含量與體重存在一定關系,如果患者超重,會增加血液中脂質含量。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體內都存在一種及以上高危因素,所以,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控制高危危險因素十分重要[5-6]。綜合護理管理是近年來新形成的護理管理模式,是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護理經驗建立預見性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心理強度,為患者建立良好心理情緒,輔助患者構建良好生活習慣,維護患者身體健康。相比較常規(guī)護理管理,綜合護理管理需要醫(yī)護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yè)水平與職業(yè)道德,定期培訓醫(yī)護人員,促使全面提升醫(yī)護人員自身水平。 

綜上所述,在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予以綜合護理管理具備顯著效果,可以降低發(fā)生疾病的幾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對于控制患者高危因素具備重要意義,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水娜.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2):178-180. 

[2] 趙勇莉.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3,34(35):7495-7496. 

[3] 劉照芹.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與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5):71-72. 

[4] 王建英,李英濤,李嬌,等.老年冠心病80例綜合護理管理的效果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27):161-162. 

第2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護理人員;激勵機制;綜合素質

一、提出問題

根據(jù)上海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上海市2008年從事社會福利行業(yè)的人員,國有單位的職工平均年收入為47410元,集體單位為18487元,其他單位為21171元。護理人員的年收入大多處于18000元-20000元不等?,F(xiàn)階段養(yǎng)老機構人員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與國家行政單位人員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作為需要較高社會支持的行業(yè),社會化運作還未能啟到社會效應,贏得廣泛的社會支持,養(yǎng)老機構無法大規(guī)模增加職工的薪酬。況且,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是:社區(qū)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從業(yè)人員整體年齡有逐漸偏高的趨勢。護理專業(yè)的大學畢業(yè)生不愿進入社區(qū)養(yǎng)老機構從事養(yǎng)老事業(yè)等諸多棘手的問題。如何有效地解決家政服務人員待遇低下、頻繁跳槽所造成的人才流失等問題,是社區(qū)養(yǎng)老這種新模式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本文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已有研究及本文的立場

對于我國社區(qū)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異常豐碩,但是對于社區(qū)養(yǎng)老中的護理人員的研究則為數(shù)不多。在僅有的研究中大多側重于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且研究較抽象,沒有具體的實證研究。黃巖松等人著重探討了養(yǎng)老機構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并針對現(xiàn)狀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才培養(yǎng)措施。比如待遇較低導致從事護理的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高校在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的學生時無法做到專業(yè)對口,護理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較差,鍛煉機會較少等(黃巖松2006)。

雖然這些學者都提到了研究機構養(yǎng)老中護理人員技能與素質,并從多個角度采取諸多措施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在這個過程中,傳統(tǒng)的養(yǎng)老制度受到了挑戰(zhàn),制度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的缺陷,服務人員的需求得到了格外的關注,但他們僅僅從培訓方式上如何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以及如何完善護理人員晉升制度上入手,忽視了激勵機制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效率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從老年人需求和護理人員兩個方面進行綜合探討,通過配合現(xiàn)有制度建立起合理的激勵機制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督促老年社區(qū)護理人員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解決當前服務水平差的問題。

三、調查對象、方法及結果

以松江區(qū)某街道的敬老院為例,自2000年由政府創(chuàng)辦以來,該院在某街道的養(yǎng)老事業(yè)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與松江區(qū)的其他敬老院相比,該院對于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有較深的資歷和實踐經驗。以其作為研究對象,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應出松江區(qū)社區(qū)養(yǎng)老事業(yè)的現(xiàn)實情況。

調查對象為該院院長、護理人員、工作人員以及老人。共計85人。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以及訪談法作為研究社區(qū)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途徑,調查內容分為3個部分:社區(qū)護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戶籍、學歷、屬于何種社會群體等;社區(qū)護理人員的需求(薪水、工作強度、自我實現(xiàn));影響社區(qū)護理人員素質的因素。

該院共有老人75名,平均年齡在為82歲,其中需要一級護理的為5人。護理人員與老人的比例約為1:3。工作時間為24小時,實行輪換制。護理員的年薪在18000元-20000元。調查通過對該院22名護理人員進行訪談,并對60名老人進行問卷調查的形式,籍此了解老人對于護理人員服務的滿意度。問卷實發(fā)65份,回收60份,合格率92.3%。該院的護理人員共計22人,以中老年為主(50歲以上占91.5%),以初中學歷為主(占73%),護理人員多數(shù)為本地戶籍(占68%),以退休職工為主(91%)。無人擁有高級職稱。調查顯示,8%的護理人員選擇晉升機會少,50%認為待遇太低,42%選擇工作辛苦,壓力過大??偟膩砜?該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按勞分配制度不合理

該院在實行社會化運作之后,政府在資金支持方面采取的是差額補貼方式,與政府包辦之前有所減少。此外,資金不足導致護理人員人手不夠,待遇降低。同時,由于護理工作繁重,休息時間較少,付出與獲得不成正比。使得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熱情度較低,自我價值也難以實現(xiàn)。

(二)制度老化

該院所沿用的管理制度為1999年的管理標準,無法與現(xiàn)今的社區(qū)發(fā)展相匹配。尤其在準入制度和培訓制度上,盡管進入養(yǎng)老院的護理人員都會經過正規(guī)的培訓程序才能上崗,但高素質人才不愿到社區(qū)養(yǎng)老院工作的事實,讓養(yǎng)老院在實際招聘時的準入制度形同虛設。此外,對于護理人員上崗前的培訓也多為基本醫(yī)療知識培訓,無法滿足在老人突發(fā)急病下的護理要求,實際的護理范圍非常有限。

(三)社區(qū)支持度不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增多。人口的頻繁流動使得居民社區(qū)的依賴性降低,該養(yǎng)老院在社區(qū)內的居民支持度不高,在開展老年活動時,社區(qū)居民的參與度較低。而在遇到問題時,社區(qū)居民自發(fā)性的管理與調節(jié)較為缺失。同時,對于護理工作普遍存在的偏見,使得某些居民對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較為冷淡,無形中打擊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影響了養(yǎng)老院開展養(yǎng)老服務。

綜合已有研究以及本文所作的調查,現(xiàn)階段社區(qū)養(yǎng)老機構存在2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養(yǎng)老機構資金不足、制度老化、管理不善。二是由上述原因所引發(fā)的護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人才供應匱乏等問題。上海養(yǎng)老機構的整體情況怎樣?哪些問題需要額外關注?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四、討論

(一)對上海市養(yǎng)老機構現(xiàn)狀的思考

近10多年來,雖然我國養(yǎng)老機構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但與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數(shù)量相比較,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口。上海的老齡化程度甚至接近了世界最高水平,據(jù)市人口計生委的統(tǒng)計,去年全市戶籍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81.28歲。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服務的供給能力不足,護理人員人手不夠。快速的老齡化對上海市的養(yǎng)老機構造成了嚴重影響,最普遍的現(xiàn)象是床位不夠用,護理人員人手不夠。據(jù)統(tǒng)計,2007年底上海市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50.24萬人,而全市機構養(yǎng)老床位約8萬張,機構養(yǎng)老床位供給能力相對不足。盡管2008年又新增10030張養(yǎng)老床位,使得上海養(yǎng)老總床位達到9萬7千張,但上海老年人的整體基數(shù)較大,供需矛盾仍舊困擾著大部分養(yǎng)老機構。

2、服務功能結構單一,心理咨詢人才匱乏。據(jù)“上海市500例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11%的老人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問題;6%的老人心理健康知識很差;僅8.2%的老人靠自己解決一般心理問題。居住環(huán)境、經濟狀況、社會文化氛圍等是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自助需求強烈。但目前,上海市的養(yǎng)老機構根本無法滿足老人的心理訴求。

3、養(yǎng)老照護人才素質普遍較低。目前,從事養(yǎng)老機構護理工作的人員多數(shù)都是下崗、退休或者外來務工人員。學歷大多在小學、初中水平,缺乏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即使經過一定的入門培訓,對于技能的掌握與熟練運用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加之養(yǎng)老機構正在逐步從政府包辦轉向實行社會化經營,原先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使得資金匱乏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由此引發(fā)聘用的護理人員文化水平低,低待遇也無法吸引高素質人才從事養(yǎng)老事業(yè),大大影響了養(yǎng)老機構的服務質量。

4、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目前的養(yǎng)老機構,由于資金缺口,在激勵機制方面只能采取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的辦法。但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達到預計的激勵效果,使得護理人員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依然是亟待管理者解決的問題。

(二)人才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

1、高校護理專業(y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職業(yè)定位不明確。對于養(yǎng)老服務人才認識不統(tǒng)一,體現(xiàn)為對于養(yǎng)老服務的理論研究不足,在學科的開設方面模棱兩可,養(yǎng)老機構也不知道該如何設置相關的崗位,無法做到專業(yè)對口。第二,理論研究不足也導致了缺乏統(tǒng)一的、有效的教材。第三,缺乏完善的辦學條件和高素質的專業(yè)師資,特別是實踐教學條件不能滿足需求。

2、沒有普及職業(yè)標準和職業(yè)準入制度,缺乏有效的職稱晉級制度。職業(yè)標準和職業(yè)準入制度是一個行業(yè)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頒發(fā)了“養(yǎng)老護理員職業(yè)資格國家標準”,但是從目前的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這一職業(yè)標準遠沒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對于養(yǎng)老機構從業(yè)資格沒有規(guī)范,從業(yè)人員素質難以提高。而缺乏有效的職稱晉級制度則導致養(yǎng)老服務人才沒有專業(yè)歸屬感,難以長期從事養(yǎng)老服務工作,直接造成人才流失。

因此,人才素質問題是直接導致養(yǎng)老機構服務單調、質量低下的重要因素。

五、對于改善護理人員素質的建議

(一)完善晉升制度,出臺扶植社區(qū)養(yǎng)老政策

強制實施養(yǎng)老服務行業(yè)的職業(yè)準入制度,建立與完善職業(yè)體系和職業(yè)標準,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養(yǎng)老服務職稱晉級制度。同時,提高養(yǎng)老服務人才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對于護理專業(yè)的大學畢業(yè)生,出臺相應的優(yōu)惠政策,通過給予補貼、解決戶口等辦法,吸引優(yōu)秀人才入主養(yǎng)老機構,以此提升機構整體素質,提高工作效率。

(二)制訂并更新養(yǎng)老服務法律法規(guī),完善養(yǎng)老服務體系

目前上海市的養(yǎng)老機構所沿用的法律法規(guī),是1998年6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6號令的上海市養(yǎng)老機構管理辦法。無論從完善性還是適應性上都存在著些許漏洞,已經無法滿足養(yǎng)老機構的日常管理需求。因此,政府部門在出臺相應的政策之前,應該首先制訂并完善法律法規(guī),避免因法律不健全造成各種民事糾紛,影響?zhàn)B老機構的正常運作和發(fā)展。

(三)開設與學科對口的實踐課程

對于養(yǎng)老服務人才而言,實際動手能力、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十分關鍵。在培養(yǎng)過程中,可以開設建立課程實驗實訓、專業(yè)見習、假期社會實踐、職業(yè)技能培訓與鑒定、畢業(yè)實習等一系列實踐性教學。

(四)建立有效的護理人員激勵機制

對于護理人員來說,不同層次、崗位、年齡的人,需求滿足的內容是不同的,應該采用不同的激勵措施,滿足不同護理人員的需要。對于同一個護理人員來說,職業(yè)生涯的階段不同,需求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更應該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滿足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以此調動他的積極性,使每個人都獲得發(fā)展,確保一支穩(wěn)定優(yōu)質的隊伍的形成。因此應該將護理人員進行劃分,差別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巖松,陳卓頤.養(yǎng)老服務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探討[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4).

2、潘玲.上海市聘用制社區(qū)工作者的激勵機制研究――以徐匯區(qū)虹梅街道為例[J].面向太平洋,2007.

3、上海市統(tǒng)計局.上海市統(tǒng)計年鑒[EB/OL].2008,218.242.177.54/2004shtj/tjnj/tjnj, 2009.

4、于森,王月朗,劉曉虹.上海市500例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雜志,2008(9).

第3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方法:收集從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的48例確診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其中對照組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為60~80歲,平均年齡為(65.7±1.67)歲;患病時限為12個月~36個月。治療組24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齡為61~82歲,平均年齡為(66.9±1.59)歲;病程為14個月~40個月。其中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方法并結合綜合康復措施進行治療,每天按時服藥,并仔細觀察療效,療程為30天。療效判定采取。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其療效進行比較。

結果: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總分值有顯著性差異(t=2.073,P

結論:采用綜合康復措施對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非常有利,建議在臨床上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時候,注意使用綜合康復措施進行治療。

關鍵詞:老年冠心病患者 綜合康復措施 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298-01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目前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它是由于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或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冠脈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的心肌損害而引起的。目前該病尚且沒有特別好的治愈方法[1,2],而綜合康復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因此本文選取從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的48例確診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將其療效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從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然后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為60~80歲,平均年齡為(65.7±1.67)歲;患病時限為12個月~36個月。治療組24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齡為61~82歲,平均年齡為(66.9±1.59)歲;病程為14個月~40個月。其中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方法并結合綜合康復措施進行治療,每天按時服藥,并仔細觀察療效,療程為30天。

1.2 方法。

1.2.1 各組實驗對象均衡性檢驗分析。采用均衡性X2對各組實驗對象的性別比例、年齡分布及病程長短共3個因素進行均衡性分析。

1.2.2 治療方法。對照組(n=24)僅僅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治療組(n=24)治療組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方法并結合綜合康復措施進行治療,每天按時服藥,并仔細觀察療效。以上兩組各治療1個療程,30天為1個療程。在治療期間均忌生冷辛辣油膩類食物。并且在服藥期間每5d復診1次或者進行電話隨診。

1.2.3 綜合康復措施。綜合康復措施一般包括的方法較多,現(xiàn)介紹如下:

1.2.3.1 適當運動。老年患者一定要嚴格遵從主治醫(yī)生的建議,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一定量的運動。但是剛開始運動量不宜過大,比如剛開始只進行些簡單的伸展、屈膝、蹲起等運動,然后可以進行一些短途的走動,但是切記盡量不要進行奔跑及跳躍類等相關運動項目,因為這樣極可能會引起一些相關的不良反應,比如性低血壓等等。

1.2.3.2 藥物治療。雖然,常常用于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是進行藥物治療,但是在用藥過程中,藥物療效往往會被一些因素影響。因此在嚴格遵從醫(yī)生囑托的同時,護理人員應該需要努力觀察,盡力避免外來因素干擾藥物對機體的作用過程。比如藥物在體內產生的療效往往會受到當日飲食的影響,攝入鹽往往會影響抗高血壓藥物、利尿類藥物及抗心衰藥物等在體內產生的療效。

1.2.3.3 精神治療措施。在老人冠心病患者治療期間,須隨時了解患者的性格、心理、愛好等,盡力讓患者保持一種樂觀的精神面貌,避免出現(xiàn)情緒激動及發(fā)怒現(xiàn)象。

1.2.3.4 控制危險因素。對于該病來說,一般常見的危險要素常常包括飲食控制、體重控制、吸煙及高血壓等。

1.2.4 療效判定標準。采用老年冠心病患者患病期間的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狀況、治療滿意程度共3個指標及生活質量總分值作為判定標準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療效進行比較分析。

1.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采用均值±標準差的方式來描述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各分值及總分值,而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其中P

2 結果

2.1 均衡性檢驗結果。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以及病程的長短等變量經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后結果見表1,可以看出其無顯著差異(P>0.05),所以該實驗中實驗對象的選取是可靠的。

2.2 兩種患者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前后及組間相關指標比較結果。通過分析兩組患者的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狀況、治療滿意程度共3個指標及生活質量總分值,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總分值有顯著性差異(t=2.073,P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老年中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常會并發(fā)有其他一些情緒性的病征,這些情緒性的病征往往會影響到患者的康復與治療,因此在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時,除了給予正規(guī)的藥物治療外,還需要進行康復性治療,以求全面改善生活質量[3]。資料顯示,約有50%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相信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對保持健康是有利的,并且還可以防止疾病加重,但是大約有45%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在確診后仍然不改善生活質量,為此我們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綜合康復措施進行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對患者的康復相當有利[4-5]。因此,為了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本文選取從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的48例確診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將其療效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證明采用綜合康復措施對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 孟繁忠,鄭霞榮,周向東.老年冠心病56例康復效果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1(1)

[2] 龔放華.康復治療對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6(5)

[3] 趙冬.冠心病的復發(fā)風險[J].中國保健,2006(12):48

第4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老年:便秘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64-02

便秘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見的一種病癥,指長時間存在排便困難,排便次數(shù)減少和糞便硬結等。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所迫,需要長時間臥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活動減少,生理功能減退,容易發(fā)生便秘。國內外的調查顯示[1],70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為11.7%-19.5%。便秘時,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泄,被吸收入血液,可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如頭暈、乏力、精神淡漠、食欲減退等,給老年人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和痛苦。如便秘嚴重,還可能會發(fā)生糞便嵌頓、痔瘡、肛裂等,甚至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影響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對老年便秘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64-80歲,平均68.2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3.3年。對照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66-81歲,平均年齡66.8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3.7年。兩組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病程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藥物治療及灌腸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飲食治療。治療組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治療。

1.2.1 心理護理 排便是通過神經反射來完成的,焦慮、恐懼和悲觀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有學者指出,對便秘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有助于便秘的治療[2]。因此,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尊重、關心、體貼和安慰患者,讓其學會自我調節(jié),有效放松自己,調養(yǎng)身心,疏解壓力,使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護理干預過程中來。

1.2.2 養(yǎng)成規(guī)律排便習慣 指導患者有規(guī)律的生活,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即使無便意,也要按時如廁。排便時注意力集中,不聽音樂或看報紙。有便意時不要克制和忍耐,要立即去排便。每天定時排便(最好是早飯前后),時間控制在10min以內,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1.2.3 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每日晨起后空腹飲蜂蜜水或淡鹽水300ml,日飲水量要大于2500ml。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素食物。粗糧如玉米、番薯、糙米、豆類等;蔬菜如芹菜、韭菜、大白菜、土豆等;水果如香蕉、火龍果等。因膳食纖維具有親水性,能使食物殘渣膨脹,并形成凝膠,達到增加糞便容積刺激腸蠕動的作用。針對老年患者因牙齒脫落等影響咀嚼功能的情況,可將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做成糊狀,便于食用。

1.2.4 腹部按摩 患者取仰臥位,兩膝屈曲,腹部放松,雙手疊放于右下腹相當于回盲部,沿升結腸、橫結腸和降結腸走向,順時針方向緩慢輕輕按摩[3],使腹部下陷1-2cm,10-15min/次,2次/d。并按壓天樞、中脘、關元、等穴位。同時,做縮肛運動,每次100-200次為宜。另外,囑患者經常進行深呼吸,增加腹肌力量,利于糞便的排出[4]。

1.2.5 運動療法 在病人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做全身運動項目和便秘醫(yī)療體操,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功能,預防便秘發(fā)生。

1.2.5.1 全身運動項目 如散步、打太極拳、做體操等.

1.2.5.2 便秘醫(yī)療體操 ①屈腿運動:仰臥位,兩腿同時屈膝提起,使大腿盡量貼腹,反復10余次。②舉腿運動:仰臥位,兩腿同時舉起,膝關節(jié)保持伸直,然后慢慢放下,重復10-12次。③踏車運動:仰臥位,輪流伸屈兩腿,模仿踏車運動1-2min.

1.2.6 健康教育 ①向患者及家屬解釋便秘對人體的危害,如引起痔瘡;冠心病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可造成心肌嚴重缺血,輕者心悸氣短,重者猝死等,以引起患者對便秘有足夠的重視,了解預防便秘的重要性。②訓練患者定時排便,指導深呼吸,增加腹肌力量利于糞便的排出。③解釋長期應用瀉藥通便的危險性,如產生依賴性導致腸蠕動減慢,自主排便反射減弱等。④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適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對策。

1.3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便秘的癥狀消失,保持2周以上;顯效:便秘的癥狀明顯改善,保持2周以上;有效:便秘的癥狀好轉;無效:便秘的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x2檢驗。P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見表1。

3 討 論

排便是人類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老年人便秘的發(fā)生率很高,對健康的危害很多,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針對老年便秘的患者,在護理中綜合運用各種護理措施,進行早期護理干預,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和運動,正確分析病史病因,積極治療疾病,能有效解除便秘,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于普林,李增金,鄭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學特點的初步分析.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1,20(6):132-134.

[2] 李巖.功能性便秘與精神心理因素.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4,24(7):196.

第5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關鍵詞 膽總管結石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98

資料與方法

老年膽總管結石患者20例,男6例,女14例,年齡75~94歲,平均78.2歲;病程1個月~15年,平均3年。均有反復發(fā)作性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上腹部飽脹不適等癥狀,病程中伴發(fā)熱5例,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13例。17例黃疸指數(shù)升高,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所有患者經超聲、CT證實為膽總管結石。結石單發(fā)11例(55%),多發(fā)9例,直徑2~12mm。全部伴膽囊結石。本組排除合并膽道惡性腫瘤及膽道完全梗阻者。全部患者均有伴發(fā)癥,主要有高血壓、腦梗死、肺心病、糖尿病等。

治療方法:羥氨芐青霉素0.175~0.25g,3次/日,口服;甲硝唑0.14g,3次/日,口服。感染明顯時予抗生素靜滴。利膽排石片,6~10片/次,日2次,9天為1個療程。膽維他,成人1片/次,日3次。服藥后進餐。有膽絞痛癥狀者肌肉注射654-2注射液10mg。所有治療均獲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交代注意事項。15例療程中曾留院觀察,余均在家屬照看下回家口服藥物治療。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癥狀、體征消失,經B超和或CT檢查無膽總管結石存留;②好轉:癥狀、體征好轉,結石縮小1/3以上或結石位置下移;③無效:癥狀、體征無好轉,或雖好轉,但結石大小、位置不變。

結 果

經積極治療2~3個療程后,本組痊愈13例,好轉7例。7例仍有癥狀者堅持間斷治療,其中2例分別于治療后18個月及33個月后并發(fā)膽源性胰腺炎、腹膜炎死亡,余5例經2~3年治療隨訪效果滿意。

討 論

膽石癥屬“脅痛”“黃疸”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七情過度、飲食不節(jié)、中焦?jié)駸?、瘀血或蟲積等均可導致肝膽氣滯,濕熱熏蒸,日久而成石。石阻則影響肝膽疏泄和膽腑的通降功能,出現(xiàn)脅痛、黃疸等。本研究中利膽排石片由金錢草、茵陳 、黃芩、木香、郁金、大黃、芒硝(精制)、檳榔、枳實(麩炒)、厚樸(姜制)等組成。方中金錢草、茵陳清熱利膽排石;大黃瀉熱逐瘀、利膽排石,枳實、木香、檳榔理氣止痛?,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金錢草、茵陳、大黃皆可明顯促進膽汁分泌、膽囊疏泄及舒張奧狄括約肌;檳榔可促進膽汁分泌和膽囊疏泄;木香可疏泄膽囊,松弛奧狄括約肌;大黃較好抗菌消炎之功;大黃活血散瘀以松解結石與膽管之粘連。諸藥合用,使熱清膽利,膽管暢通,加之溶石化石,松解粘連,同時配合西藥治療,使1.0cm以下的結石得以從膽管內排出,故能取得顯著療效。

第6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患者;心血管疾??;防治;綜合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18-02

最近幾年,老年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屬于常見的一種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有著較高復發(fā)率、致殘率、死亡率以及發(fā)病率等基本特征,不但對老年患者的健康存在危害,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1]。由于心血管疾病有著較為復雜的病因、較多的種類,例如心力衰竭、高血壓病、冠心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這種類型的疾病與營養(yǎng)方面的因素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治,并且通過綜合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最小年齡59歲,最大年齡90歲,平均年齡70.3歲。本組患者中35例高血壓患者,52例腦血栓患者,40例冠心病患者,10例雙側中樞性癱瘓,5例蛛網膜下隙出血,3例腦出血患者。本組100例患者通過相關檢查進行診斷,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具有比較性(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臨床上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本上通過綜合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宣傳健康教育知識首先向觀察組患者宣傳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積極宣傳相關健康教育的知識,同時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癥狀告知患者。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全方位展示疾病的相關知識,重視對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性、危險因素的強調工作,對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對老年患者宣傳健康教育知識應該要有合適的時機,并且有著多樣化或者個體化的方式,醫(yī)護人員還應該將心血管疾病相關預警因素向患者與家屬全面講解,讓患者對自救方式、保健知識以及自我觀察等全面了解,將生活上不良的習慣全面改變。

1.2.2心理護理措施由于老年患者因為年紀問題有著行動不便等狀況,常常會出現(xiàn)自卑、悲觀等心理[2]。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全面了解,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心理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以輕松愉快的語氣與患者交流,對患者的心理起到疏導的作用,確保能夠將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負面情緒全面消除。

1.2.3家庭舒適護理措施由于老年心血管患者因為血壓波動、生物鐘紊亂、睡眠顛倒、治療時間長、有著較長臥床時間以及年紀較大等因素,較為容易出現(xiàn)復發(fā)性腦卒中疾病,所以,醫(yī)護人員布置相對舒適、安靜以及溫馨的環(huán)境給患者接受治療,使患者有著相對放松的狀態(tài),同時還應該制定合理的作息表,讓患者生活周期處于正常的狀態(tài)。另外,重視觀察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藥物治療效果,對患者血壓變化嚴密監(jiān)測,患者在治療時應該對患者的意識、判斷力等方面進行觀察,避免患者出現(xiàn)跌倒的情況。倘若患者有著較為嚴重的病情,那么則應該每隔一段時間給患者叩背、翻身處理,避免出現(xiàn)肺部感染、壓瘡等并發(fā)癥。如患者無法正常服用食物,那么則應該通過鼻飼給予合適的營養(yǎng)。

1.2.4預警護理干預由于老年患者有著較為遲鈍的反應,發(fā)病時出現(xiàn)的疼痛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癥狀的掩蓋,導致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因此,醫(yī)護人員應該重視采用早期預警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患者一旦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的癥狀,則應該在最快的時間內將救治方案全面啟動,在防治疾病上能夠發(fā)揮較大的作用。另外,老年患者在早上出現(xiàn)血壓升高的情況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意外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心絞痛以及血壓高峰等有著一致的節(jié)律。患者長時間使用鈣離子拮抗劑進行控制,能夠有效降低血壓,對血壓升高的情況起到控制的作用。醫(yī)護人員應該合理地指導患者將生活上不良的習慣改變,并且通過相應措施對代謝綜合征與高血糖等疾病進行預防,確保能夠通過護理措施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干預[3]。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平均出院時間、發(fā)生危險因素的概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康復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比較有明顯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防治措施

3.1高血壓的防治措施現(xiàn)今,我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醫(yī)學上對高血壓疾病進行防治是以不飲酒或者少飲酒、食鹽量限制、肥胖控制為主。主要是通過充足體力活動、飲食節(jié)制等方面控制體重。同時還能夠通過相應的預防手段對高血壓疾病進行治療,通過免除用藥等方式應用在病情較輕的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上進行干預,通過輔助療法應用在病情中度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上,采取相對措施對降壓藥的副作用、用量起到降低作用。

3.2制定飲食計劃良好的飲食計劃對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啟到良好的防治作用,給予患者攝入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低脂肪等食物能夠有效控制脂蛋白膽固醇、血清總膽固醇等指標[4]。因此,醫(yī)護人員應該給予患者制定良好的飲食計劃,確?;颊叩呐R床指標能夠控制在良好的范圍內。

3.3通過藥物治療與預防首先,醫(yī)護人員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應該將用藥的副作用、正確方式詳細地向患者介紹,心血管疾病患者通過抗血小板藥物進行臨床治療,對血栓形成起到預防的作用。其次,對于患者的藥物應用與危險因素應該給予糾正處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該長時間使用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治療。最后,讓患者根據(jù)醫(yī)生的囑咐服用藥物,讓患者隨身攜帶緩解心絞痛的藥物,確?;颊咴诔霈F(xiàn)心絞痛的情況時給予服用。

3.4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3.4.1重視溫度改變、身體保暖等,一旦溫度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時,患者的血管則會出現(xiàn)收縮的情況,特別是在冬季有著較大氣溫改變的情況下,血管收縮會導致血栓堵塞,出現(xiàn)危險的情況。

3.4.2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合理的運動能夠使血液得到有效循環(huán),對血壓啟到降低的作用。

3.4.3控制患者飲酒、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由于患者飲酒、吸煙等均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損害,會引起慢性病、心血管病的病發(fā),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著較大的威脅,及時地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治,并采取綜合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工作、綜合護理措施面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體現(xiàn)在無法將心血管疾病患者預后合理的改善。所以,根據(jù)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將防治措施合理的改變,并采取綜合護理完善的措施進行干預,能夠獲得較為明顯的效果,從根本上加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速度,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艷玲.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12(08:638-639.

[2]吳瑕.老年心腦血管病預防及護理探討[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0,7(04:645-646.

第7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189-02

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疾病會增加患者發(fā)生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是高血壓疾病進展至一定程度所致的靶器官損傷,大部分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在接受治??的過程中,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是改善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以及臨床癥狀有效方法,而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十分必要。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選取了50名患者,將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比不同護理模式下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按照本次研究要求,從2016年2月-2018年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選出了50名患者,按照隨機雙盲的方法將50名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25名,對照組中,男性有8人,女性有17人,年齡區(qū)間在60-82歲,平均年齡為(7174±183)歲,病程在5-13年,平均病程(963±242)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有13人,女性有12人,年齡區(qū)間在62-84歲,平均年齡為(7138±313)歲,病程在6-18年,平均病程(1074±285)年。入組標準:患者為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加高;排除標準:患者同時患有精神疾病、惡性腫瘤、傳染疾病以及其他重大器官衰竭疾病等、不愿參與、依從性較差;研究人員將患者的數(shù)據(jù)收集后,使用軟件進行分析處理,(P>005)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可比性。

12方法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觀察組則采取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學歷水平以及理解程度,通過多樣化的方法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知曉臨床上對于高血壓的定義以及常規(guī)治療藥物、常見并發(fā)癥等,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度,改善患者的遵醫(yī)行為;讓患者家屬與病友多鼓勵患者,讓患者能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控制血壓[1]。(2)用藥護理:大部分患者對于降壓藥物的認知程度不高,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所使用的降壓藥物的性質、劑量、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等,告知患者應長期規(guī)律的使用藥物,不可自行減少用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影響預后效果[2]。

13觀察指標護理人員應記錄患者的AS指標以及血壓水平,在收集好上述資料后,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軟件進行處理。

14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的數(shù)據(jù)均使用Excel軟件記錄,計量資料AS指標以及血壓水平使用t檢驗,將數(shù)據(jù)分類后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展開處理,(P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AS指標以及血壓水平,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AS(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3討論

第8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685-01

不安腿綜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是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隨著患者透析齡和年齡的增加,發(fā)生率增加、癥狀也會進行性加重〔1,2〕。不安腿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感覺異常(類似螞蟻走或瘙癢感)及肌肉痙攣,深部肌肉不適感,休息或夜間癥狀加重,需經活動后才可緩解,形成雙下肢交替性不安狀態(tài),休息或夜間癥狀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質量,更嚴重者可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1,2〕。對于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不安腿綜合癥的出現(xiàn),無疑是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F(xiàn)將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長期血液透析的出現(xiàn)不安腿綜合征老年患者20例,經積極治療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其癥狀漸明顯緩解,夜間睡眠狀況明顯改善,提高了生活質量,護理效果較滿意?,F(xiàn)將臨床觀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出現(xiàn)不安腿綜合征患者20例,年齡最大85歲,最小的55歲,透齡3-12年,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10例,糖尿病腎病6例,狼瘡性腎病2例,梗阻性腎病2例。其主要表現(xiàn)為下肢感覺異常,常有酸軟感或如蟻行,或如針刺樣,需不斷行走或搓揉方可緩解,嚴重影響休息和睡眠,導致患者常感疲憊,精神不振,心情煩躁等。對本組20例患者均給予蔗糖鐵、糾正貧血等治療,同時配合 理護理、家庭和社會支持等針對性護理措施,患者不安腿癥狀漸緩解,夜間睡眠狀況明顯改善。

2護理干預

2.1 心理護理

心理因素是影響維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組病例均為老年患者,本來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就不好,加上長期血液透析并出現(xiàn)不安腿綜合征,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導致患者白天疲憊不堪,心情煩躁,易激惹,不配合治療,更容易產生輕生情緒。我們首先對每一個患者出現(xiàn)不安腿綜合征嚴重程度做好評估,耐心聽取病人的訴求,尊重患者,了解患者睡眠情況及心理變化,采取針對性的心理指導,使患者得到治療的信心。

2.2 飲食指導

告知病人戒酒,少進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告訴患者其不安腿癥狀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系,注意補充肉食,如雞蛋、魚、瘦肉、雞肉、牛奶等。

2.3 用藥護理

有研究表明,鐵缺乏與RLS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RLS患者癥狀波動與鐵代謝節(jié)律相似,血清鐵在中午高而在午夜低,血清鐵最低的時間與RLS最嚴重的時間一致,鐵劑可緩解自發(fā)性RLS癥狀,隨著治療時間延長,鐵劑可升高血清鐵、鐵蛋白水平,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RLS 患者缺鐵的狀況[4]。應用鐵劑治療時注意首次使用時觀察有藥物無過敏反應,用藥前后的生命體征,記錄治療過程的不良反應。需要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時,用藥前先詢問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患者睡眠情況,若有睡眠呼吸暫?,F(xiàn)象者,不宜應用該藥。應用時告知患者及家屬用藥目的及風險,謹慎用藥,夜間加強觀察。

2.4 癥狀護理

當患者出現(xiàn)肢體酸軟或伴蟻行、針刺等感覺時,即表現(xiàn)有煩躁不安、易怒,對治療護理不配合,甚至產生輕生情緒。除對患者進行溫言勸慰外,還要給患者予肢體按摩,分散注意力,減輕不適感。熱水浴、腿部拍打按摩、生物反饋和針灸等治療都可對緩解癥狀有一定幫助。當患者出現(xiàn)不自主運動時,注意防墜床,并小心保護肢體,預防碰傷。本組患者8例自訴睡眠中常因四肢的不自主運動或酸軟感覺而驚醒,醒后難以入睡,需起床來回走動,直到困乏異常才上床入睡;有4例患者,當睡眠中因肢體的不自主運動或蟻爬行感驚醒后,在床上輾轉反側,煩躁異常,甚至大聲喊叫,等家屬或護理人員給予按摩及溫言安慰一段時間后方可入睡?;颊呓泴ΠY治療護理后,睡眠中突然驚醒現(xiàn)象明顯減少。RLS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代謝產物聚集、堵塞血管,影響血液流通,引起各種不適,而腿部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癥狀[3]。故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闹w鍛煉,讓患者了解疾病過程,配合治療。

2.5 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作用

由于患者肢體常出現(xiàn)不自主活動或感覺過敏,需不停走動或予以按摩方可緩解,指導患者家屬常給患者按摩,顯示關心,使患者感覺溫暖。鼓勵患者多參與社會活動,保持正常社交,增加生活樂趣,避免產生焦慮、輕生情緒。

2.6血液灌流

由尿毒癥引起的不安腿綜合征,如癥狀嚴重,可考慮行血液灌流治療,由于血液灌流可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對緩解不安腿綜合征有一定效果。應向患者耐心解釋血液灌流的目的,爭取患者的配合。本組患者有10例通血液灌流治療癥狀得到明顯的緩解。

3 討論

老年性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RLS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且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近年有研究表明認為遺傳因素、中樞多巴胺能功能異常、鐵代謝異常及脊髓傳導通路病變等異常與其發(fā)病相關。尿毒癥性不安腿綜合征病因復雜,治療困難,但在臨床上經過心理護理、飲食治療,藥物治療、癥狀護理,爭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以及用藥護理等,一般都能減輕患者癥狀。本組患者住院10-20天,不安腿綜合征癥狀改善明顯,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Gigli G L,Adorati M,Dolso P,et al.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J〕.Sleep Med.2004,5:309-315.

[2] 劉莉,崔太根,王梅.不安腿綜合征對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質量及睡眠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6,5:422-425.

第9篇:老年綜合管理范文

[關鍵詞] 老年代謝綜合征;瘦素;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照研究

[中圖分類號] R58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8-0040-03

老年代謝綜合征是指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疾病狀態(tài),是一組復雜的代謝紊亂癥候群,也是引起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相關研究認為老年代謝綜合征與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1]。也有研究認為患者血清中瘦素的表達升高,對病變進展有一定促進作用[2]。養(yǎng)血清腦顆粒具有養(yǎng)血活血、平肝潛陽的作用,同時能顯著改善失眠和煩躁等癥狀[3]。同時養(yǎng)血清腦顆粒可以降血壓,改善記憶力和精神癥狀,降低血清中過氧脂質的含量,同時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本實驗針對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加用養(yǎng)血清腦顆粒,關注其對血清中瘦素的影響,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確診為老年代謝綜合征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均符合中國糖尿病學會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伴發(fā)嚴重軀體疾病及嚴重內臟器官疾病者;②發(fā)病前有精神疾病史者;③患者及家屬不同意治療及觀察者。共納入130例患者,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齡60~83歲,平均(69.0±4.9)歲。依患者入院先后排序后,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觀察組共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齡60~82歲,平均(69.5±4.6)歲。對照組共65例,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齡60~83歲,平均(68.5±6.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同時加用藥物力平之(法國利博福尼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72,批號77289,200 mg,每日1次)。觀察組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上加用養(yǎng)血清腦顆粒(天津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10960082,批號130216,1.4 g/袋,每日3次,每次1袋,口服),共治療4周,觀察治療效果。

1.3 瘦素的檢測

瘦素的檢測應用ELISA法。均取治療4周后患者的空腹血進行檢測,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嚴格質量控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AS 6.12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不同數(shù)據(jù)應用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臨床指標的比較

由表1可見,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中BMI、SBP、FPG、PPG、TC、LDL-C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治療4周后臨床指標的比較

由表2可見,治療4周后觀察組中BMI、SBP、FPG、PPG、TC、LDL-C明顯低于對照組。

2.3 兩組治療4周后血清中瘦素表達的比較

由表3可見,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瘦素表達無差異。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血清中瘦素表達明顯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代謝綜合征是一組以代謝紊亂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逐漸增加[4,5]。其發(fā)生機制復雜。目前有觀點認為本病的原因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因此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研究成為了熱點[6,7]。而瘦素與此相關。瘦素是經典的白色脂肪組織分泌的一種脂肪內分泌因子,在脂肪組織內分泌功能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瘦素通過中樞水平抑制神經肽Y的合成及分泌等作用,減少食物攝入,增加能量消耗,從而參與體內能量平衡的調節(jié),維持機體正常的功能。同時瘦素在維持機體內脂肪、糖以及能量代謝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加,脂肪組織分泌水平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也存在明顯的瘦素抵抗的現(xiàn)象[8,9]。當機體血糖高水平時,引起脂肪組織產生大量的瘦素,因此患者表現(xiàn)為明顯的瘦素高水平狀態(tài)。侯原平等[8]通過分析瘦素與76例老年代謝綜合征構成組分的相關性,認為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存在脂肪-胰島內分泌軸的功能紊亂,且老年患者同時存在著胰島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而且在高血壓及肥胖在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提出對老年人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對其血壓、血脂的達標有重要意義。養(yǎng)血清腦顆粒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珍珠母、決明子、夏枯草、延胡索、鉤藤和雞血藤等多種中藥組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血、降低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10,11];同時還可以改善記憶力,提高患者的精神運動能力[12,13]。歐陽娟等[14]通過觀察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小鼠血清中乳酸、乳酸脫氫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的變化,認為養(yǎng)血清腦顆??梢杂行Ы档托∈笱逯腥樗帷⑷樗崦摎涿傅乃?,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且具有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及改善代謝的作用。

本研究對老年代謝綜合征的老年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養(yǎng)血清腦顆粒進行治療,效果明顯。養(yǎng)血清腦顆粒以四物湯為主方,可以有效地補血調血,主治沖任虛損,同時養(yǎng)血滋陰、活血通絡、平肝潛陽,使腦竅得養(yǎng),有效地調節(jié)頭痛及失眠等臨床癥狀[15]。譚昌銳等[16]通過應用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患者進行治療,認為該藥能改善軟腦膜微循環(huán),增加腦血流量,從而緩解血管痙攣和頭痛,同時能通過谷氨酸鹽合成酶選擇性抑制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的神經毒性作用,減少神經細胞的凋亡,從而發(fā)揮神經保護作用。也有觀點認為養(yǎng)血清腦顆??梢越档脱逯心[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丙二醛、D二聚體水平,同時可以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水平,也有效地證實了本藥的作用效果[14,17]。本實驗結果顯示養(yǎng)血清腦顆粒應用后可以有效下調血清中瘦素的表達,有效地抵抗機體產生的胰島素。有研究認為正常機體內存在胰島素和瘦素雙向調節(jié)體系,一旦失去平衡,可出現(xiàn)胰島素和瘦素的抵抗。而養(yǎng)血清腦顆??梢杂行抡{血清中瘦素的水平,不僅可以改善癥狀,還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18],進而更好地降低血糖、促進代謝。

總之,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的療效明顯,且能有效下調血清中瘦素的表達,在臨床治療中可以積極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文瀾. 益腎活血方治療老年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遼寧中醫(yī)雜志,2013,40(4):730-731.

[2] 蘭希仁. 黃連溫膽湯加減對老年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及血清瘦素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 18(21):313-315.

[3] 齊進興,趙亮,朱華偉,等. 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偏頭痛患者LPA、TNF水平影響的研究[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32-34.

[4] Houck PD,de Oliveira JM. Applying laws of biology to diabetes with emphasis on metabolic syndrome[J]. Med Hypotheses,2013,80(5):637-642.

[5] Mehra S,Kapur S,Mittal S,et al. Common genetic link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components and senile cataract[J]. Free Radic Res,2012,46(2):133-140.

[6] 胡靜芳,吳國亭,秦利. 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的研究[J]. 內科理論與實踐,2008,3(5):335-337.

[7] 洪旭,馬清,陳海平,等. 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 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0(5):691-693.

[8] 侯原平,劉淼冰,張健. 老年代謝綜合征與瘦素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07,9(3):203-204.

[9] 姚麗穎. 老年代謝綜合征與瘦素及IGF水平的相關性影響研究[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23):6295-6296.

[10] 仉烈煒,王興臣,劉振華. 養(yǎng)血清腦顆粒在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的應用[J]. 人民軍醫(yī),2013,56(8):962-963.

[11] 李東. 養(yǎng)血清腦顆粒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腦梗死臨床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0):90-91.

[12] 李光來,張秀華,李東芳,等. 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及血栓前狀態(tài)的影響[J].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7,24(3):300-302.

[13] 張建軍,董偉峰,張俊,等. 養(yǎng)血清腦顆粒治療腦血管痙攣的臨床對比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3,10(5):293-295.

[14] 歐陽娟,程潔,黃宜蘭,等. 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小鼠糖代謝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28(6):799-800.

[15] 黃各寧,陳積優(yōu). 養(yǎng)血清腦顆粒治療婦女更年期失眠及其對內分泌激素影響的觀察[J].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19(1):42-43.

[16] 譚昌銳,鄒立華,李惠,等. 法舒地爾聯(lián)合養(yǎng)血清腦顆粒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療效觀察[J]. 新醫(yī)學,2013, 44(4):239-241.

[17] 曹捷,胡靜菊. 養(yǎng)血清腦顆粒治療腦卒中抑郁效果觀察[J].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4):470-47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