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生命教育 人生價值 生命情感 生死觀
生命教育已經(jīng)成為我國大學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且越來越受到重視。對自我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始終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然而,這僅僅是生命教育的低層次階段,培養(yǎng)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體會生命的情感,掌握生命的真諦,才是生命教育高層次目標之所在。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內(nèi)涵
“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所提出,他1968年在美國加州創(chuàng)辦“阿南達村”時,率先提出了生命教育這一理念。并且設立了“生命教育”的課程,使學生關注自我的成長以及生命的價值。自此,世界各國都逐步開始關注這一主題,并且在德育教育、價值教育中不斷實踐。1979年,澳大利亞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標志著“生命教育”從其他學科中獨立出來,其研究逐步成熟化。生命教育引入我國是在20世紀末期,臺灣學者開始關注生命教育,旨在研究生命的過程和生命的價值。近年來,大陸學者也從各個角度,對生命的價值、意義,以及對待生命態(tài)度等方面展開了探索。
生命教育是關于人生活、生命與人生問題的教育,幫助人們認識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且主動思索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及其定位,培養(yǎng)自我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質(zhì)量?!吧逃词顷P于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其目標在于使得人們學會如何積極地應對人生過程及生死的挑戰(zhàn),學會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培育人們對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體的責任感,從讓人們從小就知曉生命的可貴,懂得如何去創(chuàng)造人生的價值,從而獲得身心的健康,事業(yè)的成功,生活幸?!?。國內(nèi)目前對生命教育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然而,對大學生生命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生命的自然屬性上,也就是不能隨意剝奪自我和他人的生命這一較低的層次,對于較高層次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探索較少。
生命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方面,自然屬性體現(xiàn)為人和其它動物一樣是一個活著的有機體,吃、穿、住、行是其基本的需求;社會屬性體現(xiàn)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人的生命的價值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一方面,社會價值體現(xiàn)在為社會做貢獻上,其貢獻越大,社會價值就越得到認可;另一方面,個人價值體現(xiàn)在社會對個體生命的認可和滿足上。生命教育從層次上講,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熱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這是生命教育的最低層次。生命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力,任何人沒有權力剝奪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目前,我國大學生命教育中主要針對部分大學生漠視他人生命,輕視自我生命的現(xiàn)象,更多強調(diào)不能自殺,傷害他人生命;第二,生命價值教育,主要強調(diào)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是生命教育的第二層次。個體生命更加具有尊嚴,更加燦爛多姿,始終是生命教育的終極目標,然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必須樹立一種觀念,只有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第三,生命情感教育,這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層次。生命不僅僅是活著,更主要的是活出生命的意義來。通過教育使得個體體會到生命的美妙、崇高,自發(fā)的對自我和他人的生命產(chǎn)生敬畏、熱愛之情。生命教育的三個層次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尊重個體的生命是基礎,實現(xiàn)生命價值是保障,提升生命情感是升華。
二、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
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要開展生命教育,必須對一些基本理念進行澄清。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死觀、生命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以及生命情感和生命的升華。這些重要的理念都影響和制約著生命教育的展開。
(一)生死觀。生與死即是生命的兩極,也是人生之經(jīng)緯。死亡是個體生命的一個必然過程,是保持生命活力、進化的重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領悟死亡,才可以感受生命的意義。死亡是人生終極關懷的重要問題之一,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始終是生命教育關注的核心理念之一。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海德格爾曾經(jīng)說過:“死亡是最本己的、不可逾越的、確知的、不確定性。”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發(fā)生的,任何人不可以替代的。每一個人死亡都是必然的、確定的,然而,什么時候死、怎么死,這都是不確定的。正是由于這種不確定性,每一個人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也不同,主要有三種觀點:其一,對死亡漠視,就像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所言:“當我活著的時候,我還沒有死去;當我死去的時候,我已經(jīng)毫無知覺”,死亡與活著的人無關;其二,懼怕死亡,死亡始終困擾著,對死亡戰(zhàn)戰(zhàn)兢兢;其三,從死亡中領會到生命的價值。死亡體現(xiàn)了人的生命的有限性,怎樣在有限的生命內(nèi)實現(xiàn)自我超越?!耙驗樯c死構成了不可分離的一體兩面。生命的意義必須假定死亡的意義,才會彰顯出它的終極深意,反之亦然?!碑斎苏驹谒劳鲆欢说臅r候,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自己怎么度過,想成為生命樣子。生死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在理解和領會死亡的過程中,把握生命的意義?!安煌膶Υ劳龅膽B(tài)度,影響著個體生存的價值,這是生命教育必須把握的。如果把生命教育分為肉體和精神兩個層次的話,生死觀教育僅僅屬于肉體這一低層次階段,而生命的價值教育、生命的情感則屬于高層次階段。
(二)生命的價值。價值是指事物對人的有用性。其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事物本身的屬性;其二,人對事物的需要。事物是否有價值,必須具有一定的功能,并且能夠滿足人的需要。生命價值也體現(xiàn)為兩個方面:首先,體現(xiàn)為一種關系,換言之,“關系型”、“工具價值”,價值在他人中得到體驗;其次,價值存在于自身性質(zhì)之中,價值主體自身具有價值,也就是“自足型”、“內(nèi)在價值”。 生命的價值的這兩個方面表現(xiàn)為: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它具有自身的特性,它必須滿足社會的需要的同時得到社會的尊重。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個人價值指社會對個人的尊重,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社會價值是個人價值的前提,個人價值是社會價值的保障。個人只有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滿足,換言之,就是實現(xiàn)個人價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內(nèi),是追求個人的物質(zhì)享受、生活滿足,還是為社會多做貢獻,是生命價值教育必須澄清的核心內(nèi)容。
(三)生命情感和升華。生命之偉大不是來自于外在的要求,而是來自生命本身的崇高。生命教育的最高層次是使受教育者感同身受,體會到生命“真、善、美”的統(tǒng)一。人的生命是易逝的、一次性的、不可逆轉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這一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充滿了坎坷、苦難,不管是勇敢面對,還是逃避,都充滿了沉重之真。生命之真代表理智,“理智”就意味著人不僅僅和其他動物一樣擁有生命,更重要的是像帕斯卡爾所講的一樣,人是一種有思維的動物。生命之善則代表著道德,“善”指道德上合乎道德規(guī)范,善也包括使人在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中各方面需要得到滿足的實際價值。善不是體現(xiàn)為“實然”,而是體現(xiàn)為“應然”,對生命價值的合理性、公正性的關懷。生命教育的善,貴在培養(yǎng)受教育者關愛自然,關懷他人,胸懷社會,領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使個人與他人和睦相處,個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生命之“美”是真和善的基礎上,對生命領悟的更高層次。生命不僅僅是活著,而且要活出生命的意義來。審美是生命的最高層次,生命的美不僅體現(xiàn)在生命自然之美上,而且體現(xiàn)在這種美是一種責任之美、創(chuàng)造之美。從自然屬性上講,人體的新陳代謝、氣血運行和氣機升降無不遵循著陰陽消長轉換,并與大自然和諧一致。從社會屬性上看,這種美是一種責任之美、創(chuàng)造之美。生命體現(xiàn)為一種責任,不僅要對自己負責,而且要對他人負責。同時,這種美也是創(chuàng)造之美,它用人類的聰明才智不斷創(chuàng)造著各種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正是這種創(chuàng)造性,才使得生命自我升華,體現(xiàn)出生命之美。對生命“真、善、美”的領悟,體現(xiàn)了對生命情感的認知和升華。
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生死觀念的認知僅僅是其最低層次,生命價值的體會是中層階段,生命情感領悟才是生命的升華。生命教育中,不能僅僅強調(diào)生命的寶貴,更應該讓受教育者自身領會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情感,使得生命更加燦爛多姿。
三、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理念革新
我國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已經(jīng)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是社會普遍達成的共識。然而,理念普遍滯后嚴重的影響著生命教育的層次和水平。過分的強調(diào)尊重自我和他人的生命本身也無可厚非,然而,僅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不僅難以實現(xiàn)大學生的生命價值,而且生命情感也難以發(fā)揮,應用全新的理念展開生命教育是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當務之急。生命教育的理念革新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樂生不怕死。生命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十分寶貴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甚至延長生命的存續(xù)時間始終是人類思考的一個問題。當代大學生中存在著少數(shù)悲觀厭世、逃避現(xiàn)實、漠視自我和他人生命的現(xiàn)象。高等院校出現(xiàn)的極端事件,諸如自殺、殘殺他人等問題,無不是由于錯誤的生死觀所導致。生命是短暫的、一次性的、不可逆的??陀^上要求我們始終以一種積極的、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命本身。無論是在人生的順境,還是在人生的逆境,都賦予我們生命以不可剝奪的權利,大學生應該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應該用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時,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一樣是寶貴的,不可剝奪的。
(二)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斷奉獻社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內(nèi)實現(xiàn)人的價值,是每個人的希望和追求?!吧鼉r值教育是以生命促進人們對生命價值的體驗、認知與實踐的教育,是幫助人們在其過程中反思、構建生命價值觀念、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等得教育?!鄙膬r值包含了兩個方面,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無不在大學生中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生命的價值到底是追求自我為中心的享受,滿足自我身體、心靈的欲望,還是從社會價值的角度出發(fā),為社會奉獻自我,兩種相對立的價值觀始終困擾著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從社會整體性出發(fā),強調(diào)人是社會的人,個人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離不開社會,個人生命價值的認可主體只能是社會,而不是自我。個人生命價值只有不斷的為社會奉獻自我,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實現(xiàn)生命的自我價值。大學生應該適應學習型社會的要求,樹立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身服務社會的水平和能力,將來更好的為社會奉獻自我,在實現(xiàn)生命的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xiàn)生命的自我價值。
關鍵詞:師德素養(yǎng) 學生 審美情趣 科學觀念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非典又在世界范圍內(nèi)肆虐。因為恐懼而自殺的事又一次傳入耳畔。又有多少人因此而輕視生命,或“視生命如草芥”呢?一位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這樣渺小,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生命是可貴的。年輕的人們因著種種的原因產(chǎn)生浮躁、失望,而放棄生命走向死亡。青春的花朵因此而凋零,將希望付之徹底地毀滅,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呢。
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一再發(fā)生,減輕課業(yè)負擔,提高師德素養(yǎng),關注學生心理等等都很重要。而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意識。在語文學習中有意識地進行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職責。新《語文課程標準》“前言”部分關于“課程的基本理念”載明:“語文課程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钡诙糠帧罢n程目標”中“總目標”明確規(guī)定:“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币虼?,對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也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
那么,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呢?
一是有效地利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活動。在初中課本中有許多這一方面的教材,如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畢淑敏的《提醒幸?!返?。充分利用課本資源,使學生在學習中感悟生命的神奇、偉大與頑強;又如學習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讓學生懂得,有時磨難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戰(zhàn)勝了磨難,就會“曾益其所不能”。
二是作文教學中積極引導。非典肆虐時,有同學恐懼得不敢上學,流露出生命渺小的思想,對生活感到失望、悲觀。針對這一點,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人類疾疫流行的歷史,重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使學生認識到非典并不可怕,人類有史以來就一直在與疾疫作頑強的斗爭,關鍵是要以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引導正確對待,消除恐懼心理,樹立熱愛珍惜生命的人生觀。在作文中有正確的觀點。
三是貫穿在各項語文活動中。如開展“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主題讀書活動,與班主任配合進行相關的主題班會、演講活動。搜集偉人名人對待生命珍惜生命的軼事,摘抄熱愛生活為內(nèi)容的名人名言。開展“什么才是幸?!?、“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中學生為壓力而輕生是否值得”的大討論。開展“互贈激勵語”活動,相互鼓勵,相互促進,相互勸勉。
四是在課外讀書活動中有意識地指導。如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學習保爾的關于人生意義的名言:“人的生命僅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又如高爾基的《童年》,學習阿廖沙堅強、勇敢、善良的品質(zhì)。再如海明威的《老人與?!罚骸耙粋€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敗?!睆亩鴺淞⒎e極向上的人生觀,樂觀面對生活的精神風貌。
五是與化學、生物等教師配合,開展“認識生命,向生命致敬”的講座活動。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千萬種生命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客觀規(guī)律,人的生命的誕生過程、自然賦予人類的責任等,以加強學生對生命的珍視。樹立科學觀念,破除迷信思想。
有人說:“中學教育應當為學生建立起一種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亮色。人文教育能給生命一種亮色,有了這么一點亮色,當他遇到沉重黑暗的東西時才不致于走向絕對虛無?!绷终Z堂在他的《生活的藝術》中寫道:“我以為從生物學的觀點看起來,人生幾乎是像一首詩?!彼J為我們應當“你欣賞大交響曲那樣地欣賞人生的主旨,欣賞它急緩的旋律,以及最后的決定”。這樣詩意人生的態(tài)度正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那些對生活失望、對生命輕視的中學生,他們一個個處在花季的年華,如果因為教師、家長的不平等的對待,因為教師在學業(yè)上的斥責,在精神上的漠視不關心,不尊重他們的人格他們的思想,我們又怎能不自責呢?
參考文獻:
1.謝敏;轉變教材觀念 提高語文素養(yǎng)[N];潮州日報;2010年.
2.鄧軍; 體驗式學習——語文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轉變[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5期.
一、生命可以永恒么
(一)生命有時盡(生命的特點)
1、生命來之不易。
2、生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也是短暫的。
5、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fā)展的規(guī)律(即死亡)。要更加感激生命、熱愛生命。
(二)生命的接續(xù)
1.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接續(xù)中,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
2.生命的接續(xù),使得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 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更好的認識和面對自己生命。
3.生命包括身體的生命、社會關系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不僅僅是身體上接續(xù)祖先,也在精神上繼承和創(chuàng)造。
二、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敬畏生命必要性)
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堅強的
2.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
3.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珍愛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
(二)休戚與共(怎么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要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休戚與共。
2.敬畏生命,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要謹慎的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3.敬畏生命,是內(nèi)心的自愿選擇。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上了道德的生活。
第九課珍視生命
一、守護生命
(一)愛護身體(怎樣愛護身體)
1.關心身體的狀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當內(nèi)心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不能做出過激的行為,更加不能傷害自己的生命,要珍視自己的肉體生命。
3.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的方法。
(二)養(yǎng)護精神(怎樣養(yǎng)護精神)
1.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tài),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yǎng)護我們的精神。
2.物質(zhì)條件與精神的關系:精神發(fā)育需要物質(zhì)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zhì)生活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的制約。
3.守護精神家園,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fā)揚民族精神。
二、增強生命的韌性
(一)生命難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義
挫折是阻礙、失利、失?。êx)
2、正確對待挫折
a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緒感受和行為反應,這主要是人們對挫折的認識和態(tài)度不同。
b面對挫折,產(chǎn)生負面的情緒是正常的,我們需要及時調(diào)整自己,正確面對。
c生活中的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得意時,會使我們清醒,避免盲目樂觀、精神懈??;失意時,會使我們獲得更加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挫折的作用)
(二)發(fā)掘生命的力量(怎樣做)
1.我們需要發(fā)現(xiàn)、發(fā)掘生命的力量。(承受力、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修復的能力)
2.逐漸培養(yǎng)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掌握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如欣賞、培養(yǎng)幽默感等)。
3.不排斥借助外力,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
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義
(一)生命的追問(怎么樣的一生是值得的)
1.活出自己的人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
2.付出自己的愛心,承擔自己的責任;
3.將個人的追求建立在人類共同需要的基礎上。
(二)發(fā)現(xiàn)我的生命(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義)
1.探索生命的意義,是人類生命的原動力之一。
2.生命是獨特的,生命意義是具體的。(自己構建自己生命,形成“我的人生”)
3.(怎么感受)生命的意義需要自己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一)貧乏與充盈
1.人們對待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會影響生命的質(zhì)量。(選擇從貧乏走向充盈)
2.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的過程。(怎么做:敞開自己的胸懷,不斷嘗試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建立聯(lián)系,生命中的道德體驗就會不斷豐富,對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不斷增強。)
(二)冷漠與關切
1.生命為怎么拒絕冷漠(如何關切他們)
我們不僅要關注自身的發(fā)展,而且要關愛他人的生命,設身處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用真誠、熱情、給予去感動改變他人,消融冷漠,共同營造一個互信、友善、和諧的社會。
(三)平凡與偉大
1.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獨特使命,偉大在于創(chuàng)造和貢獻。
關鍵詞:體驗式 生命教育 實踐模式
一、大學生生命教育現(xiàn)狀及“體驗式”生命教育的提出
大學生生命困頓現(xiàn)象層出不窮,研究者在廣泛查閱文獻和訪談大學生的基礎上,自編問卷,抽樣調(diào)查了廣州三所高校430名同學的生命意義觀。問卷統(tǒng)計顯示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96,同質(zhì)信度較高,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著。根據(jù)內(nèi)容分為生命存在的態(tài)度、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對待自殺行為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目標的態(tài)度以及對待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五個方面,具體體現(xiàn)為:部分大學生生命意識薄弱,缺乏對生命本質(zhì)的認識和對生命的敬畏;相當比例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jīng)歷了高考失利,自我評價較低,缺乏價值感和成就感,人生目標不明確,得過且過。大學生生命觀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深入探討這些生命意義觀形成的原因,開展有效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但當前生命教育的力度不足,很多學校只是把生命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小部分,或者只是在日常思政工作中略有體現(xiàn)。傳統(tǒng)生命教育甚至在一般德育上,教師教育學生的思路主要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約之以法。
以上三種教育思路均有其存在價值及局限,但其共同點在于這三種教育思路都是以教育者自我為中心,從教育者的主觀愿望出發(fā)而不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同時現(xiàn)行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內(nèi)容更多地體現(xiàn)為理論層面的東西,而屬于真正操作層面的內(nèi)容比較少。但在生命教育中,掌握生命知識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過認識生命的知識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而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必須通過持續(xù)的實踐經(jīng)驗才能實現(xiàn)。當代大學生普遍相信事實,大道理不容易打動他們,相比起“你說我聽”的說教式教育方式,他們更喜歡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因此當前的生命教育已滿足不了需要,需要新型的“體驗式”生命教育模式的出現(xiàn)。
“體驗式”生命教育跳出了教育者中心的窠臼,以活潑的形式引發(fā)學生全程參與、親身感悟、交流辨析、價值澄清、選擇內(nèi)化,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成為教育者促進學生自主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體驗式生命教育的心理結構遵循“活動――體驗――感悟”的心路歷程,注重“外塑――內(nèi)化――內(nèi)生――外化”觀念養(yǎng)成的過程,讓學生在情感體驗和情感認同后,形成一種自主、自覺、自動、自悟、自省的自我建構機制,通過活動體驗營造合作、互動、有趣的課堂,既強調(diào)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經(jīng)歷、參與,又強調(diào)參與者共同生成的結果,用活動中的資源來教育學生。這樣既體現(xiàn)出教育者對教育對象的尊重,也換來了活動參與者對體驗式教育活動的高度認可,更為關注學生真實的成長需要,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生命發(fā)展,也讓其有了更好的存在發(fā)展空間。
二、“體驗式”生命教育實踐模式構建
1.“體驗式”生命教育目標。
大學生體驗式生命教育的目標因為學生生理、心理發(fā)育特征以及接受教育能力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層次性和差異性。依據(jù)生命教育的四向度“己我、物我、天我、人我”,其目標應該包含以下幾方面:獲得對生命存在的真實感受,形成對生命價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取得對生命危機的科學干預。
2.“體驗式”生命教育基本內(nèi)容選擇。
生命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國內(nèi)外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按照綜合向度分為人與自己的教育、人與他人的教育、人與自然的教育、人與宇宙的教育。本研究依據(jù)“體驗式”生命教育目標,結合大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特點,把生命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按生命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分為以下五方面:
(1)認識、了解生命。認識生命就是要了解生命知識,包括生命常識和性教育兩方面。生命常識包括生命的特征和發(fā)展過程,如人類的生理性孕育誕生過程,通過認識這一生命的自然性,使大學生體會到父母孕育、養(yǎng)育自己的艱辛和不易,對父母常懷感恩之情;并認識自身生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學會正確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同時在了解人類生老病死的情況下,認識到生命的有限性,學會珍惜生命。而性教育也是生命教育中必須關注的重點內(nèi)容,性教育要把性知識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把生物學知識與性心理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大學生正確對待性發(fā)育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體驗,正確處理兩往,樹立健康婚戀觀。
(2)珍愛、敬畏生命。珍愛、敬畏生命有以下的幾層涵義:尊重生命、熱愛生命、保護自身生命以及珍惜他人生命。尊重生命,是個人道德的基本義務,也是實施生命教育基本的目標。任何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力,尊重生命,就要善待自己生命,善待一切自然的生命。熱愛生命,首先要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要學會正視自我生命,正確看待自我生命經(jīng)歷,寬容接納生命中的瑕疵;最后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發(fā)展完善自我,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去學習、工作、生活,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頑強拼搏。保護自我生命,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自衛(wèi)能力,學會適應社會,學會與人交往,掌握應對各種危險狀況時的自衛(wèi)自救能力,確保自我人生安全。珍惜他人生命,要學會與他人和諧共處,愛人如己,并且學會珍惜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當我們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生命,給予它們關心、愛護和尊重,世界就會綻放無限生機。
(3)感恩、享受生命。知恩感恩,方懂得真善美、天地寬、心胸闊、悅祥和,這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謝上天賜予我們生命,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靈魂安頓好,學會活在當下,才算真正的享受生命。什么是享受?吃喝玩樂是享受,精神追求也是享受,我們應該用眼、用心去體會萬物的博大精深,才能認識到生命的真正價值。
(4)發(fā)展、超越生命。大學生群體是最富朝氣、最具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活力的群體,同時這一時期又是他們?nèi)松^、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不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不積極發(fā)展自身生命,將會很容易在壓力山大、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自我。因此,大學生發(fā)展自我生命,需要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競爭力,學會規(guī)劃自我人生。而超越生命就是一個從征服自然力到超越死亡、從追求永恒到實現(xiàn)自由的形象演變的過程。超越生命的核心在于超越死亡,實現(xiàn)生命的永恒與自由。只有正確認識死亡,并且學會超越死亡,在死亡到來之前,認認真真活好每一天,真真切切做好每件事,才能真正做到超越生命,真正無愧于自己僅有一次的寶貴的生命。
(5)幸福、圓滿生命。研究表明,大學生選擇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感受不到生存的幸福,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因此,生命教育要從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出發(fā),從培養(yǎng)大學生的幸福感入手,明確大學生對于幸福感體驗的現(xiàn)實需要,激活和提升學生的體驗能力,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生活的美好、體會人生的幸福,進而體悟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生命的最后,我們總希望能追求一個圓滿的人生。圓滿生命的含義,一是包括臨終關懷;二是真正的圓滿在于不圓滿,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苦難往往使人思索、使人成熟、使人堅強、使人珍惜快樂,生命因苦難而更加璀璨奪目;三是開明樂觀,與人為善,知足常樂,這便是圓滿人生。
3.“體驗式”生命教育程序與方法。
“體驗式”生命教育程序包括“破冰熱身――目標設定――親歷體驗――分享回顧――實際應用”的過程,通過恰當?shù)暮唵斡螒蚱瞥叭穗H堅冰”,能讓學員們溝通學生間的感情,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建立起相互信任關系;根據(jù)大學生在當前生命教育的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設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激發(fā)學生思考、感悟、體驗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進行體驗活動。體驗過程強調(diào)的是學生親身參與體驗,聯(lián)想、體驗、感悟,主動參與談論,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談經(jīng)歷、談表現(xiàn)、談心情、談原因、談感受、談領悟、談體會、談收獲等進行分享回顧,在七嘴八舌中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最后在體驗活動后,學生通過自評與互評,進行總結性評價,把體驗得來的對事物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內(nèi)化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指導自己以后的行動。
具有代表性的體驗式教學方法包括情境體驗法,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設置適當?shù)慕虒W情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游戲和實際操作等,從而體驗生活中的各種情境,感悟生活的教學方法;問題體驗法,教師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膯栴}情境,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讓其通過親自解決問題,形成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從而實現(xiàn)生命教育的目的;閱讀體驗法,教師選擇適當?shù)年P于生命感受和生命價值的材料,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其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引起心靈共鳴,獲得生命的體悟;換位體驗法,師生角色互換,由教師講、學生聽變成學生講、師生評的方式,并通過換位體驗經(jīng)歷不同的人生;對話體驗法,指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之間共同就某個關心的典型社會問題進行平等討論或有主有次的回答,以尋求雙方在思想認識上的溝通或問題的妥善解決等。
參考文獻
[1]胡成霞 生命教育課程探究[D],2007。
[2]謝文娟 大學生體驗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構建及運用[J],2011,(11)。
[3]沈麗麗 大學生體驗式生命教育模式探析[D],2010。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生命教育 自我概念 教學研究
人的生命價值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人際關系、生命態(tài)度、生命價值和生命概念等,這些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人的生命價值概念的形成在于幼年時期,除了幼兒時期的自我體驗和感悟外,教育也對人的生命價值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討了幼兒生命教育的具體內(nèi)涵,包括尊重生命的態(tài)度、理解他人的感受、肯定自我的能力、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以及關懷生存環(huán)境的態(tài)度等。并從實踐上,研究了幼兒生命教育對幼兒自我認同、與同伴的關系、學會關心和尊重生命、初步了解生命意義等方面的影響。
一、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
人生存的價值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生命的尊重與關懷,進而追求生活的意義。幼兒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與價值往往是受成人所傳遞的信息影響的,幼兒階段正值各種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如何在幼兒教育階段也融入生命教育,變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生命教育的意義在于,讓人明白生命的價值,學會愛惜一切生命,學會愛護自然,適應環(huán)境,獲得自我認同和自我欣賞,同時學會跟其他人打交道,關懷別人,拓展人際關系。特別是學會跟人打交道,對于幼兒來說,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很多研究表明,一些孤僻、自閉性格的人,性格的形成,跟幼年的經(jīng)歷,特別是家庭、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幼兒階段正值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及早建立正確的生命信念與生命態(tài)度,無疑是最好的時機。黃乃毓就認為,生命教育是幫助人探索、認識生命的源頭,從心建立信心與實踐的力量。
二、幼兒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
生命教育應對一切生命的歷程等人生課題加以探討,使學生能夠對生命的本質(zhì)有深刻的認知,學會愛惜生命、自我認同、尊重他人、愛護環(huán)境、崇尚自然,獲得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精神。作者通過在幼兒園的豐富經(jīng)驗和實踐,結合自己的思認為,幼兒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具體應包括:
1.教育幼兒認識生命。幼兒透過各學科方面的學習,研究植物、動物及人的生命與孕育生命的環(huán)境,而探問“生命是什么”這個主題,并分辨出人和植物、動物有什么不同,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在哪里;以知識為基礎來認識生命,實施生命教育。
2.引導幼兒欣賞生命。教學中引導幼兒欣賞各種美麗的生命,例如,賞鳥、賞蝶活動等培養(yǎng)幼兒的生命美感,體驗生命的美與真,進而欣賞人的美,透過文學、音樂、美術去欣賞人的美麗與豐富,從欣賞人到愛人,以建立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世界。
3.期許幼兒尊重生命。當幼兒領悟生命的奧妙時,能感受生命的美,會去欣賞與贊美,則漸漸形成尊重生命的信念,希望所有生命都能依照它本來面貌活著,自在的成長。對任何生命存有戒慎尊敬的心情,對人尊重其意見,則所有人都會覺得生命是有價值的、被人尊重的。
4.鼓勵幼兒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踐“愛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幫花木澆水、不攀折花木,日行一善,過著儉樸的生活而不浪費資源和過度消費等具體行動,真正實踐愛惜生命的行動,具體做到珍惜生命,使生命教育與生活教育結合,在生活當下呈現(xiàn)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三、幼兒生命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作為成人,教師對生命的態(tài)度五花八門,卻是十分鮮活。在生命教育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首先就要讓教師對生命樹立健康的態(tài)度和感受,才能正確引導和教育幼兒。
幼兒對生命的態(tài)度與成人不同,更為感性,更帶有情感色彩,更容易受成人的影響。例如,有一次我?guī)ьI一群孩子在花園里散步的時候,無意間在草地上看到一只毛毛蟲,幾個小女孩立即叫了起來:“好可怕喔!”于是,一伙兒人圍著毛毛蟲議論著要怎么辦,一個小男孩沖上去抬起腳用力一踩,得意洋洋地說:“我很勇敢,我不怕!”毛毛蟲貼平在地上,還流出青綠色的汁。這一幕讓大家都愣住了,而我也一樣感到驚愕,問他:“你為什么要把它也踩死?”小男孩聲音響亮地說:“我不害怕毛毛蟲。每次在家里,媽媽見到小蟲子都很害怕,都是叫我踩死的?!边@說明,孩子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是受周圍人的影響和感染的,特別是家長和教師。如果教師也像這個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持有對生命漠視甚至敵視的態(tài)度,以此來教育孩子,必定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不好的體驗和經(jīng)驗。
Carole Basile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一個5歲的孩子會擔心人行道上的毛毛蟲被同年齡的孩子玩弄,而小心翼翼地將毛毛蟲從人行道搬到他認為比較安全的草地上,這樣的念頭并不是突發(fā)其想,而是因為有人曾經(jīng)花時間教導孩子認識這個生命(毛毛蟲)及其居住的地方,這個孩子因而學會了尊重生命。如果小男孩也有人教導他認識毛毛蟲,或許他就不會一腳踩死它了,所以對生命的認識和尊重生命的態(tài)度是可以被教導的,而且,教導的人對生命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對待生命要有正確的理解和感受。
自然角、種植園為孩子觀察植物、照顧小動物提供了空間。有時,孩子對所種的植物觀察的新鮮感過了,沒耐心照顧了,對這些了無生氣的植物老師較隨意地就處理掉,會間接讓他們養(yǎng)成不愛惜、尊重生命的習慣。而因為擔心孩子面對生命消逝的感受與沖擊,老師十分忌諱談論“死亡”。有一次,自然角里飼養(yǎng)的蠶寶寶死了,為了怕孩子難過,我一發(fā)現(xiàn),就趕緊處理掉,當孩子問起,就淡然帶過,不知該如何和孩子談“死去”。
四、生命教學的多元化實踐
為了更好地對幼兒實施生命教育,作者經(jīng)過自己的探索、結合與其他同行和家長的交流,經(jīng)過自己的總結和思考,通過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多種方法,來實踐幼兒的生命教育,加強孩子們的感受和體驗。具體實踐和體驗如下:
1.講解、說明階段
(1)影片(閱讀)。影像資料是一種很有感染力的傳播媒材,若善加選擇內(nèi)容,將是非常好的生命教育方式。
(2)故事。從兒童到成人的使用都非常廣泛,尤其透過童書的閱讀,常能具有投射的作用,讓閱讀者產(chǎn)生認同感,學習童書傳達的生命觀。
(3)隱喻法。經(jīng)主題隱含在故事或比喻中,個人與內(nèi)在經(jīng)驗世界連結之后,對自己的經(jīng)驗產(chǎn)生意識層面的頓悟。
(4)隨機教學。生活中發(fā)生的生命相關的事件即是最好的生命教育題材,如能于生活中隨機教育,定能發(fā)揮最佳的教育功效。
(5)榜樣作用。社會學習理論主張幼兒經(jīng)由觀察與模仿而學習,在教室中,老師及其他幼兒即是最好的模仿對象。老師以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或表揚其他幼兒的優(yōu)良行為提供認同的對象,發(fā)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功效。
2.體驗階段
(1)反思法。對自己參與或經(jīng)歷過的經(jīng)驗進行反思,以便從經(jīng)驗的體驗獲得個人意義。
(2)團體游戲。透過團體游戲吸引年齡較小幼兒的注意力,達到體驗生命教育精神的活動,適合用在學習團體尚未熟悉,或是年齡較小的團體,如小醫(yī)生照顧小病人游戲。
(3)角色扮演。模擬扮演特定的人物、揣摩其心境轉變,以獲取經(jīng)驗學習。
(4)創(chuàng)作。讓幼兒透過美術、音樂、繪畫等創(chuàng)作來抒感,或欣賞他人的藝術作品以提升對生命的體認,達成生命教育。尤其對文字運用能力不強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或幼兒園小朋友而言,透過繪畫等創(chuàng)作是傳達創(chuàng)作者想法,也是一種與教學者溝通的管道。
(5)體驗。透過直接的體驗可以協(xié)助年齡較低的學童,了解與自己生活經(jīng)驗差距較多的情境。例如,體驗“媽媽懷孕”的辛勞,進而學習愛惜自己的身體。
3.實踐階段
(1)實踐。生命教育在生活中發(fā)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實踐。因此,實踐課程也就特別的重要。教師進行生命教育時應特別鼓勵實踐活動,引發(fā)認同進而效法。
(2)參觀、訪談或校外調(diào)查,可用以協(xié)助幼兒實際觀察、采訪、了解事實與現(xiàn)象。
(3)拜訪、服務活動。如拜訪敬老院與老人聊聊天等活動都能協(xié)助參與者察覺生命的不同,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
五、開展生命教育的總結和思考
通過在幼兒園進行生命教育的實踐,作者體會到:
1.生命教育課程必須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實施
僅僅在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是不夠的,必須形成一個系統(tǒng)教育,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要進行相關教育,才能讓這個教育持續(xù)下去,讓學生受益。
2.尊重幼兒個人的獨特經(jīng)驗與情感
生命教育強調(diào)尊重個別的人,幼兒個別的獨特經(jīng)驗應受到尊重,且透過自己的經(jīng)驗來學習體驗、感受生命的意義。提供與幼兒實際生活經(jīng)驗相近的探索性學習環(huán)境,以及與幼兒實際生活歷程相近的價值概念。以利幼兒澄清個人價值信念,建構必要的價值觀。
3.接納不同的價值觀
現(xiàn)代的教育觀強調(diào)接受、尊重多元的價值觀,生命教育并非灌輸某一“標準價值觀”。而是發(fā)展幼兒價值觀的思考、選擇與決定的能力。
4.兼顧幼兒的群體特征與個性
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促成幼兒群性的發(fā)展,也要顧及幼兒學習風格與個別差異。
5.啟發(fā)重于灌輸
生命教育強調(diào)讓幼兒獲得意義觀與價值觀,而意義及價值的產(chǎn)生須以啟發(fā)的方式引發(fā)幼兒思考、價值澄清、進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發(fā)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
總之,進行生命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時,必須認識到,生命教育不是一種教導式的外在行為改變,而是一種內(nèi)省與反思的自發(fā)的改變。因此,清楚掌握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讓教導者和學習者,在互動中體會生命的真義,認識生命的源頭,由內(nèi)而外產(chǎn)生實踐的信心與力量。
參考文獻:
[1]樂瑰琦.課程改革呼喚生命教育[J].課改通訊,2005,(1).
[2]曹新祥,徐偉強.詮釋學校教育應推進“生命教育”[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36-41.
——讀《敬畏生命》有感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著名學者王一方的醫(yī)學人文專著《敬畏生命》,作者結合大量的現(xiàn)實問題和醫(yī)患關系等闡釋了一針見血的反思與批判,利用醫(yī)學人文精神在病患與醫(yī)生的理解的鴻溝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王一方認為"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地體會作為醫(yī)生的使命。"當過醫(yī)生的王一方曾陪過一位中年女工程師走向死亡,那種在生的饑渴和掙扎中顯現(xiàn)的生命的莊嚴感,整個過程持久震撼著他的心靈。他說,其實每個醫(yī)務工作者都應該到殯儀館骨灰陳列室里看看,那些冰冷的骨灰盒與盒蓋上笑容可掬的照片上的殘酷映照,會讓人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誕生和死亡,理解自己在生死之間工作的性質(zhì)。
讀了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很多,醫(yī)學人文精神是醫(yī)學的靈魂,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注,醫(yī)生永遠不能忘了,除了要有專業(yè)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外,更應該需要有菩薩一樣仁慈的心胸,關懷和愛護病人,讓他們感到更幸福、更自在。醫(yī)療工作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生命健康,血液工作更是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我是一名平凡的血站護士,雖然沒有工作在臨床第一線,但我們卻也行走在用鮮血鑄就的道路上,奔跑在采供血戰(zhàn)線的最前方,用自己的雙臂撐起一個又一個生命的重量。在我們工作的平凡的崗位上,其實我認為"敬畏生命"最好的注解和詮釋,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態(tài)度,一種責任。
多年來,在采血車上和發(fā)血室的工作經(jīng)歷,也讓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每每感受到獻血者的拳拳愛心;接到醫(yī)院檢驗科的關于重病患者需要血、血小板用來搶救生命的電話;每每看到家屬們滿含希望、近乎乞求的眼神……我知道,作為一名血站的醫(yī)務人員,在這里"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懷著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我們的工作,對我們服務的對象不論是獻血者、還是醫(yī)院、病人高度的負責。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去仔細地考慮:我的所作所為是否會對病人的生命造成無意中的傷害?我的言語是否會傷害到獻血者?我應該如何去減少這些傷害或者把這些傷害降到最低限度?我們的行為舉止、我們的一言一行必須對獻血員負責、對病人的生命負責。在這里,"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讓自己擁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服務社會。在這里,"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醫(yī)務人員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棄希望,爭分奪秒,備足血源,搶救病人的生命。在這里,"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醫(yī)務人員在在各種自然災害、公共突發(fā)事件等嚴重威脅公眾生命面前挺生而出。在這里,"敬畏生命"就是更需要我們醫(yī)務人員用愛心、耐心、細心、真心去對待獻血員、對待醫(yī)院、對待每一位需要輸血的病人,從點滴小事做起,把件件實事做好,做到責任面前無小事,少一些計較、抱怨,多一些積極、責任。在這里,"敬畏生命"就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經(jīng)歷辛酸時,想到躺在醫(yī)院飽受折磨的病患、無私奉獻的獻血員,我們更應該微笑勇敢面對,沒有害怕,沒有退縮,沒有逃避。
不能控制他人,但可掌握自己。走自己的路,縱然很崎嶇,縱然很陡峭,但依然要勇往直前。自己是自己的,誰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權利。
不能左右天氣,但可改變心情。你對生活微笑,生活也會對你微笑。讓我們的心不在壓抑,讓她解脫吧!讓心靈自由自在飛翔,去迎接那絢麗多彩的陽光。
在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風順,要以一種“容”的心態(tài)對待別人,對待自己,對待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完美”,但有“完善”,達不到不代表不能做 ,我們必須以一中盡心盡責的態(tài)度做每一件事;不可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這樣才會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漫漫的人生路,波折和坎坷再所難免,跌倒過,失敗過,不應該影響我們對未來成功的希冀和堅定。對于已經(jīng)過去的經(jīng)歷,我們除了嘆息和悔恨外,則無力去改變。而對于未來,誰敢肯定,它就一定會比過去更糟糕,它就是失敗經(jīng)歷的延續(xù)?
過去不等于未來。過去成功了,并不代表未來會成功;過去失敗也不代表未來會失敗。過去的成功或失敗只是代表過去,未來是靠現(xiàn)在的行動來決定的。失敗的人不要氣餒,成功的人不要驕傲。失敗和成功都不是最終的結果。它是人生過程的一個事件。因此,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沒有永遠失敗的人。無論過去怎么不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只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就會充滿力量。無論過去怎樣,它都已經(jīng)過去了。只要調(diào)整心態(tài),明確目標,樂觀積極的行動,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無論是光輝的過去還是不忍回首的昨天,都已經(jīng)是逝去的過往,光榮不可重現(xiàn),失敗不會持續(xù),明天才是應該追求的。
我們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是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而生活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選擇了忠誠敬業(yè)的態(tài)度,對工作不在覺得煩躁乏味;選擇了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生活將充滿了陽光 ;選擇永不言敗的態(tài)度,將越挫越勇,直到成功;選擇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人生將因細致而美麗……這正是:態(tài)度決定高度,什么樣的態(tài)度決定什么樣的人生。
生命教育重點是使我們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規(guī)律,讓我們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
生存教育主要使我們認識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guī)律,強化生存意志。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我們認識人生的價值,熱愛生活等。
加強生命意識教育,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守護生命?!吧逃?、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構成的三位一體的生活觀,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愛心和同情心,促進我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人才培養(yǎng)上來說可以實現(xiàn)一個質(zhì)的突破。
我們從“三生教育”認識到什么是生命,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的價值。通過教材,圖片,游戲等的展示,使我們認識什么是真正的生命過程,學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保護生命,培養(yǎng)我們對于所有自然生物生命的一種敬畏和保護情感。老師還教我們一些應對自然的生存常識和應對社會生存的方法,鼓勵我們勇于面對危機,培養(yǎng)我們危機處理能力。教會我們豁達的態(tài)度,從容的精神;從“生活教育”認識到老師可以通過日常的一點一滴的灌輸中讓學生耳聞目睹,在自覺不自覺的環(huán)境中糾正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我們基本的生活常識。逐步增加深度讓我們建立良好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心態(tài),有正確的能力把握休閑與工作的平衡性。
“三生教育”的目的是通過認知以及實踐讓我們認識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促使我們能夠主動、積極、健康的提高生存價值,明確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關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推而廣之關心朋友、他人的生命安全;掌握生存技能,強化生存意識,把握生存規(guī)律;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獲得生活體驗、情感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最終把我們塑造成一個比較有社會公德心,能應對生存壓力,以及樂觀心態(tài)的合格社會公民。
汶川地震由如一枚驚雷,震響了人類,震響了我們,它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懂得要珍視生命、善待生命,也激起了我們對生命的敬畏。“三生教育
”重點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和成才,著力于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通過“三生教育”讓我們學有所獲,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提高生命的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學會從自己的生命本身出發(fā)來珍惜和利用自己的生命資源,不斷地適應生存環(huán)境。讓我們保持開放的思維,觀念和心態(tài),珍惜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
如今,許多學生的生命意識淡漠,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與珍惜,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悲喜交加的過程,它讓我們嘗到了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有的人經(jīng)受不了打擊,承受不了它的負重,從而放棄了脆弱的生命。其實,面對生命,我們要不屈服、不放棄;面對災害,要堅強勇敢,團結互助;在困難和挫折中,要磨礪生命的意志,展現(xiàn)生命的意識,展現(xiàn)生命的光輝。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對待學習態(tài)度也不同了,家長和學生都不重視后天的教育,不懂如何生存。其實,學習就是為了生存,學無止境,這就詮釋了世間的舊事物,總是不斷的被新的被新事物所代替,因此要懂得后天的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6-0221-02
目前,對于我國的生命關懷教育還缺乏重視,無論是家長、高校都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育,忽略了對學生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不能正確對待挫折、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生命觀。因此,探究生命關懷教育缺失的深層原因,使生命教育的提出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更好地關注大學生的生命。
一、大學生生命關懷缺失現(xiàn)狀考察
近年來,大學生漠視生命現(xiàn)象和虛度生命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并屢見報端。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大學生自我傷害或者自殺
例如,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一名大四女生被墜樓身亡;2009年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一名學生在寢室陽臺上吊自殺;2011年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墜樓身亡;同年10月,華中科技大學一名22歲的建筑系大四學生跳樓自殺。
(二)大學生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
例如,2002年2月清華大學劉海洋傷熊事件;2007年中國礦業(yè)大學一大學生為報復向三名同學投毒事件;2010年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因撞人殺人事件;河北大學李啟銘酒后開車撞人事件;2010年浙江寧波一大學生因6角車費毆打并磚拍公交司機事件。
(三)大學生以消極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
2008年山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公布的大學生心理問卷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52.1%的學生有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郁悶、焦慮、抑郁等等。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壓力,尤其是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面對人際關系、學業(yè)等問題時,缺少經(jīng)受挫折的能力,輕則產(chǎn)生郁悶、抑郁等心理問題,重則意志日益消沉,甚至消極對待人生。另外,大學生進入大學階段,課余時間相對高中來說會比較多,大多都用來上網(wǎng)、游戲、談戀愛,對待老師布置的任務抱著應付的心態(tài)。而久之,大學生這種消極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會使他們覺得生活沒有什么樂趣,生命沒有什么意義。據(jù)2011年華東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李曦等對江西省1 600名大學生進行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數(shù)據(jù)調(diào)查,有46.3%的人曾經(jīng)有自殺念頭[1]。
由此可見,大學生的人生觀、生命觀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大學生生命意識的缺乏,使其不能正確地認識與理解生命。我們要從根本上探究大學生生命教育程度缺失的原因,從而以正確的方式與方法多方面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
綜合來說,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內(nèi)因,也有外因。內(nèi)因是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外因為學校、家庭、社會方面的原因。
二、大學生自身教育缺失內(nèi)因分析
(一)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當今大學生大多數(shù)是在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下長大,他們是家長著重保護與愛護的對象,很少經(jīng)歷挫折與失敗,心理承受能力差,尤其在當今世界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各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容易引起一些心理問題。在2009年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朱美芬等人對南京大學生進行大學生生命觀調(diào)查的500份問卷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面臨學習的壓力占80.2%,就業(yè)的壓力為69.5%,經(jīng)濟能力的壓力為62.1%,人際關系壓力占48.2%,情感壓力占37.1%[2]。這些壓力和競爭都使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很難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與解決問題。當這種情況長久存在而無法排解時,就會出現(xiàn)一些負面的心理問題,容易感到生活壓力大,覺得自身的價值很難實現(xiàn),嚴重的就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產(chǎn)生一些輕生、虛度光陰等現(xiàn)象。從一系列跳樓自殺與虐待他人生命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遇到生活問題時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解決,以至于產(chǎn)生對生命的懷疑,不能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造成了悲劇發(fā)生。
(二)大學生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因而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對引導大學生心理成長、促進大學生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學生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其個性容易形成偏激、固執(zhí)、自私等錯誤傾向,這些都影響大學生對生命的觀點和態(tài)度。據(jù)宜春學院生命科學與資源環(huán)境學院盧毅等對南昌市高校1 500名大學生進行生命價值觀調(diào)查顯示,有10%的學生沒有對職業(yè)生涯進行規(guī)劃,另有18%的學生有自殺計劃或自殺的念頭[3]。由此可見,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他們往往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很容易走極端,最后造成悲劇的發(fā)生。因而及時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培養(yǎng)大學生的和諧心理,顯得極為重要。
三、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缺失外因分析
(一)家庭生命教育缺失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因而,生命意識的形成與家庭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現(xiàn)在的家庭中,家長往往在意的是學生是否吃得好,穿得暖等一些外在方面,而缺少及時地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溝通,從而缺乏情感互動與情感滿足。當學生遇到挫折、困惑、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時,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去跟學生溝通,不能給予學生以生命關懷,就容易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情緒,如抑郁、自責、敵對、壓抑等情緒;當他們感到心理上的疏遠時,感受不到家庭的關愛與溫暖時,便容易想不開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出現(xiàn)。另外,家庭缺少對孩子的生命教育。在家長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生命關懷教育和情商的發(fā)展,使學生不懂得生與死的真正意義,缺少了必要的生命自我保護意識和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尊重的態(tài)度,一旦面對挫折與打擊,缺少挫折承受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輕則產(chǎn)生心理問題,或抑郁、或沮喪,重則使他們失去了生命的追問和靈魂的根基,造成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人生悲劇。
(二)社會生命教育不足
隨著社會競爭不斷加劇,就業(yè)難、生活難等問題都擺在了大學生的面前,同時人們思想觀念的多元化、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化、人情冷漠化,都增加了大學生的心理負擔,易使他們失去依賴感,陷入壓抑和擔憂中,造成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另外,高科技的發(fā)展帶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資源的日益枯竭等問題,對大學生來說,或多或少影響著他們對生命意義和生活意義的理解,變得茫然無所適從。再加上我國正處于與國際化接軌的階段,國內(nèi)外媒體對自殺、暴力事件不當?shù)膱蟮廊鄙賹ιP懷教育的宣傳和引導,對大學生的生命意識都有著潛在的影響,再加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充斥著對生命的輕視、貶低和排斥等糟粕的部分、社會上各種淡漠生命的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都沖擊著大學生對生命意義的領悟。2006年11月南京“彭宇”案的發(fā)生,讓攙扶老太太的好人反而成了肇事者,這種社會誠信的喪失,沖擊著大學生的心靈,他們從小接受著樂于助人的教育,如今面對冷漠的社會,不得不使他們重新對社會進行思考,導致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感到迷茫、矛盾、無所適從。
(三)高校缺乏對生命關懷方面的教育
首先,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獲取更好的發(fā)展,高校在教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生當作機械化的、無生命的“物”來培養(yǎng),只關注學生有沒有學到知識,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因而不能帶給他們美好的生活體驗和生活向往,使他們?nèi)狈γ鎸ι畹挠職馀c信心,以致消極面對人生。其次,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知識的缺乏。現(xiàn)代高校教育中,知識種類繁多,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很少對其他方面的知識加以關注。而有關生命教育課程,很多是滲透在思想政治課和一些相關課程當中,沒有完善的系統(tǒng)的生命教育課程和一些生命關懷活動的開展,如生命關懷講座、生命活動的實踐等等,所以大學生缺乏培養(yǎng)一定的耐挫力與包容能力,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能以積極態(tài)度應對,以至于產(chǎn)生消極悲觀情緒,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第三,高校教育缺乏生命關懷教育方面的專業(yè)教師。在高校教育中,各學科專業(yè)課老師往往重視自身專業(yè)課知識的傳授,同時,這些老師沒有專業(yè)的生命關懷教育的培訓,很少根據(jù)學生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的講解與補充。雖然一些高校開設有心理咨詢輔導室,但大多數(shù)是被動接受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很少主動地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因此,高校生命關懷教育的缺乏,忽視了對學生生命的關注,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思考。
所以,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失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在當今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缺失日趨明顯的情況下,我們要了解其原因、把握其規(guī)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更好地關懷大學生的生命。
四、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的對策
教育是生命的教育,當今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社會的希望,教育只有從根本上關注大學生的生命、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加強對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的培養(yǎng),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學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一)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應加強抵御逆境挫折的能力,強化生命教育
人生的旅途中充滿了逆境與挫折,當遇到逆境與挫折的時候,人會產(chǎn)生嚴重的挫敗感,引起一些苦悶、失望、焦慮等消極情緒。倘若經(jīng)常處于逆境中而無法自拔,則使人逐漸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但是,逆境與挫折同樣可以喚起人們對生命的斗志,激發(fā)生命無限的潛在的能量,展現(xiàn)人們堅強的生命意志。因而,大學生應加強抵御逆境與挫折的能力,自覺地投入一些復雜的環(huán)境中鍛煉自己,挑戰(zhàn)一個個的迎面到來的挫折,通過自己親身戰(zhàn)勝困難帶來的樂趣,從而提高自己抵御困難與挫折的能力,使自己在逆境真正到來的時候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克服,更好地珍惜生命與愛護生命,享受生命帶來的美好。
(二)加強家庭、社會生命關懷教育
在家庭方面,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家長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對孩子的生命關懷教育。一方面,家長應為孩子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讓孩子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喚醒對生活、生命的熱愛。另一方面,積極地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思想上的動態(tài),有目的地引導子女,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生命觀。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心理問題的時候要及時處理,幫助子女分析問題,認識問題,避免問題帶來嚴重后果。另外,應不定時地對孩子進行生命關懷教育。家長可以通過一些適當?shù)姆椒ㄏ蜃优欢〞r地灌輸生命關懷教育的知識,教導子女如何更好地克服困難、應對挫折,以良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同時,家長應積極與學校進行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從而可以使家長采取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同樣,學校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全方面了解學生,從而可以在學業(yè)上、生活上更好地對學生進行關心與輔導,讓孩子感受到學校的溫暖、生命的美好,從而讓孩子健康成長。
在社會方面,營造珍惜生命、愛護生命的氛圍。一方面,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杜絕一切不健康的媒體宣傳報道,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中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健全文化法規(guī),喚起每一個人對個人生命的關注,營造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媒體、網(wǎng)絡等開展多種途徑的生命教育宣傳,如“珍愛生命、生命在我手中”等主題宣傳,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讓大學生在受教育的同時,感受到社會的關愛、生命的意義。另外,積極鼓勵成立專門的生命教育機構或團體,宣傳生命教育知識,讓每一個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貴,營造積極健康的和諧社會環(huán)境。
(三)加強高校生命關懷教育
首先,開展生命關懷教育的實踐活動。通過大學生對生命關懷教育活動的親身實踐,體驗生命的生與死,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體會生命的來之不易,使之更好地珍惜生命。高校可以不定時地開展生命關懷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嬰兒院、太平間、火葬場等,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與發(fā)展,親身感受生命,培養(yǎng)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志愿活動,如去養(yǎng)老院、孤兒院慰問,讓學生在照顧老人和小孩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愛生命、增強生命責任感,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傊?,通過這些實踐活動,既能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使大學生感悟生命的可貴,提升對生命的認識,并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其次,營造感恩的校園氛圍。感恩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一個人懂得感恩,就會對生活心存感激,會對他人友善與尊重,關愛與寬容,會以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此,感恩教育包含了生命關懷教育的主要思想與內(nèi)容,體現(xiàn)了教育的真諦。對高校來說,營造感恩的校園氛圍是實施生命關懷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一方面,高??梢蚤_展一些感恩題材的主題教育,比如開展感恩講座、感恩征文比賽等等,營造感恩氛圍,促進學校良好的生活風氣的形成,建設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同時,讓學生在聆聽與參與的過程中學會感恩,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引導學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丑惡,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和諧心理的形成[4]。
再次,完善高校心理咨詢中心,重視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大學生現(xiàn)在的壓力越來越大,倘若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不足,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進而表現(xiàn)的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因此,高校應完善心理咨詢中心,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強化大學生健康心理調(diào)適能力,讓大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生命觀。一方面,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由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輔導人員組成,除了幫助那些主動進行咨詢的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之外,還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組織心理問題篩查,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關注有嚴重心理問題和有自殺傾向的高危人群,并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與幫助,讓學生積極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正確地面對問題,直至學生樹立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心為止;心理咨詢中心可以建立班、學院、學校多層管理,通過多種途徑與大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以便及時了解情況,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適當開展一些“心理活動月”、“心理咨詢輔導”等活動,加強對心理知識的宣傳,以提高大學生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努力與配合。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面對當前大學生漠視生命的現(xiàn)象,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科學選擇生命關懷教育的途徑,從根本上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真正肩負起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李曦,徐任中,吳芹芹.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調(diào)查與分析——以江西省高校為個案[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潘玉芹,朱美芬.當代大學生生命觀調(diào)查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