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拉薩古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拉薩”在藏文中為“圣地”或“佛地”之意,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是至高無上政教合一政權(quán)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兼并鄰近部落、統(tǒng)一西藏后,就從雅隆遷都邏姿(即今拉薩),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拉薩城進入了新的時代。1960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拉薩為地級市,1982年又將其定為國家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薩古稱“惹薩”,藏語“山羊”稱“惹”,“土”稱“薩”,相傳公元七世紀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時,這里還是一片荒草沙灘,后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臥塘,寺廟建好后,傳教僧人和前來朝佛的人增多,圍繞大昭寺周圍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qū)雛形。同時松贊干布又在紅山擴建宮室(即今布達拉宮),于是,拉薩河谷平原上宮殿陸續(xù)興建,顯赫中外的高原名城從此形成?!叭撬_”也逐漸變成了人們心中的“圣地”,成為當時西藏宗教、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薩是由布達拉宮、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薩河構(gòu)成的,但西藏人認為,嚴格意義上的“拉薩”應是指大昭寺和圍繞大昭寺而建立起來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薩。如今拉薩城東一帶尚保持著古城拉薩的精髓。
以布達拉宮和八角街為中心的拉薩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龍德慶縣。縱目眺望拉薩城,郵電大樓、 新聞大樓、拉薩飯店、西藏賓館及各色建筑物星羅棋布,互為參錯,連連綿綿,一片新輝。站在布達拉宮 頂上俯瞰拉薩全城,整個拉薩市區(qū)到處 是一片片掩映在綠樹中的新式樓房,唯八角街一帶飄揚著經(jīng)幡,蕩漾著桑煙。在這里,密布著頗具民族風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著來自藏區(qū)各地的人們,他們中許多人仍然穿著本民族的傳統(tǒng)服裝,那仿佛從不離手的轉(zhuǎn)經(jīng)筒和念珠顯然表明佛教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拉薩市現(xiàn)轄城關(guān)區(qū)、當雄、堆龍德慶、曲水、墨竹工卡、達孜、尼木和林周縣七縣一區(qū)。拉薩北部當雄全縣和尼木、堆龍德慶、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區(qū)鄉(xiāng)屬藏北草原南沿,水草豐美,牧業(yè)興旺,盛產(chǎn)牛羊肉類、酥油和牛絨、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薩河谷,南部屬雅魯藏布江中游,為西藏較好的農(nóng)業(yè)區(qū)之一,盛產(chǎn)青稞、小麥、油菜籽和豆類,“拉薩一號”蠶豆更是飲譽中外的良種。拉薩周圍具有經(jīng)濟價值和醫(yī)療作用的地熱溫泉遍地,堆龍德慶縣的曲桑溫泉、墨竹工卡縣的德中溫泉享譽整個藏區(qū)。
路線2:昆明—楚雄—大理—臨滄—思茅—玉溪—曲靖—昆明
路線3:昆明—楚雄—大理—臨滄—思茅—西雙版納—玉溪—曲靖—昆明
1. 昆明:可游覽翠湖、金馬碧雞坊、大觀樓以及世博園。
2. 大理—麗江:麗江觀音峽風景區(qū)內(nèi)秀麗的峽谷風光,古樸美麗的納西風情,被譽為麗江第一景。古樸別致的木家別院是當年麗江土皇帝木土司在此設(shè)的查稅所,體現(xiàn)納西的建筑風格,內(nèi)設(shè)的納西古樂讓您領(lǐng)略納西人的藝術(shù)魅力。而后抵麗江古城、四方街讓您感受“家家溪水繞戶轉(zhuǎn),戶戶垂楊賽江南”的麗江古城風韻!
3. 麗江:游覽麗江古城后可參觀東巴大峽谷,東巴大峽谷是一片充滿原生態(tài)魅力的濕地草原,在玉龍雪山腳下,大峽谷中的甘海子草原,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氣,壯觀的雪山,在這里游客可以盡情感受峽谷的美麗與神奇。4. 香格里拉:帶您去尋找消失的地平線—傳說中的香格里拉,途中可游覽自然奇觀虎跳峽、遠眺長江第一灣,可參加藏民家訪,品嘗青稞酒、酥油茶等特色風味小吃及欣賞藏族同胞歌舞晚會。
5. 大理:駕車赴大理,途中可游覽大理古城、洋人街。后乘洱海中的游船游覽如海一般煙波浩渺的洱海。在蒼山靜靜屹立、白云繚繞及無限遐想中抵達位于洱海東岸的羅荃半島游覽,島上“逸峰斜插水中東是水西是水,杰閣遙臨天外上有天下有天”的天鏡閣依山傍海,羅荃半島和大理古城隔海相望。
云南駕車路況:
1. 重慶到昆明總耗時約10小時左右,建議大家還是用正常速度行駛,尤其是雨季時期。
2. 從香格里拉到飛來寺,其中有大約70公里的灘石路,為了車轱轆著想還是慢一點為好,并且這段道路的彎道較多,如果車上后排有人乘坐,請駕駛員在過彎道時還是注意一下乘坐人員的舒適度,以免造成乘客嘔吐。
3. 雨季期間,通往香格里拉和瀘沽湖方向的山路經(jīng)常有塌方,建議各位駕車的朋友在出發(fā)之前在車上帶好干糧,以免被困在路上,陷到泥塘里帶來不必要麻煩。安排行程時間時一定要給自己留點余地,以免遇到特殊情況。
4. 通往香格里拉的路上一定要細心,路況不是很好,路邊就是懸崖,應隨時注意路況變化。
5. 進到云南境內(nèi)的小村莊,駕車一定注意公路兩旁來往的人和牲畜,一不小心就會從路邊跳出個阿貓阿狗,過村寨時需多留意。
進藏線路推薦
目前進入的路線共有8條(包含從尼泊爾進入的中尼友誼公路)。從西向東順時針依次是:新藏線、青藏線、唐蕃古道、川藏北線、川藏南線、滇藏線、丙察公路、中尼友誼公路。
新藏線
新藏線起點為新疆葉城,終點拉孜。全程走219國道,期間交會318國道。新藏線簡要概況:新藏公路和其它進藏線路比起來最為艱難。
1. 新藏公路的很多路段都是沒有修過的路基和荒灘,全線平均海拔比青藏線還高,路況極差,飯館和食宿點更少,條件也差,但阿里的神山圣湖吸引著無數(shù)人踏上這條艱辛的道路。
2. 走新藏路最好有向?qū)?。因為很多岔路口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走錯了往往會耽誤很長時間,最關(guān)鍵的是浪費了寶貴的汽油。在新藏線加油都是從私人飯館買高價油,價格已經(jīng)不重要了,這就是阿里的特色。
3. 新藏線最有挑戰(zhàn)性的路段是從獅泉河到葉城。1060公里要經(jīng)過幾百公里的無人區(qū),翻過7個大坡?;臎鲞|闊的無人區(qū)使人感到震撼,但由于新藏線根本就沒有長途車,走這條路的游客很少。
4. 葉城是一個純正的南疆小縣城,寬闊的街道,熱鬧的巴扎(集市),美麗的維族姑娘,一切就像到了另一個世界一樣。新藏線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一條進藏路線,與其它三條路線比它沒有秀美的風光,也沒有迷人的風情,更沒有平坦的路面,但卻有神山圣湖的美景,古格王國的神秘以及喀喇昆侖的壯嚴。走一次新藏線會給人帶來一生的回味。
新藏線里程路線:
葉城麻扎神岔口鐵隆灘界山達坂多瑪日土噶爾(獅泉河)門土馬攸木拉仲巴薩嘎22道班昂仁拉孜日喀則曲水堆龍德慶拉薩全程約2793公里
川藏北線
川藏北線起點四川成都,終點拉薩。全程走317國道,期間交會213、214、109國道。
川藏北線簡要概況:
從成都出發(fā)北上在映秀鎮(zhèn)往西,穿過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翻越終年云霧繚繞的巴郎山(海拔4520米),經(jīng)小金縣,抵丹巴。進入甘孜后,經(jīng)道孚、爐霍、甘孜、德格過崗嘎金沙江大橋入藏,再經(jīng)江達、昌 都、類烏齊、巴青、索縣、那曲至拉薩。北線相對南線而言,所過地區(qū)多為牧區(qū)(如那曲地區(qū)),海拔更高,人口更為稀少,景色更為原始壯麗。
與南線新都橋至巴塘一段相比,川藏北線新都橋至德格一線,基本上是沿鮮水河、雅礱江而上,時有草場、峽谷、河水、河原等地形,不似南線那般高海拔和平緩。其中丹巴是嘉絨藏族的主要分布區(qū),塔公草原(也稱毛埡大草原)一帶以風光和人文見長,道孚、爐霍等地民居冠絕康區(qū)乃至整個藏區(qū),甘孜縣河谷是康區(qū)優(yōu)良的農(nóng)區(qū),寺院林立,而馬尼干戈、新路海、雀兒山一帶自然風光優(yōu)美,德格是整個藏區(qū)的文化中心。沿途最高點是海拔4916米的雀兒山,景色奇麗,冰峰雪山美若云中仙子。石渠有康區(qū)最美的草原,如由石渠進入青海玉樹州,經(jīng)瑪多、溫泉,可至達青海省首府西寧或青海湖。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溫泉密布,極少有旅游者涉足,是越野探險者推崇的極品線路。
沿川藏線進出,每年的最佳時節(jié)是5月份和8月中旬到10月。5月份至8月份之間是西部的雨季,川藏線因泥石流和塌方頻繁,此時進藏需安排較為寬裕的時間。
川藏北線里程路線:
成都丹巴道孚爐霍甘孜馬尼干戈德格金沙江大橋江達昌都丁青巴青那曲當雄拉薩
全程約2140公里
去的注意事項
1. 高原反應
其實沒有那么可怕,高原反應也沒有那么嚴重,建議做火車以及駕車。火車是緩慢增加海拔的,格爾木到拉薩段火車里是彌散供氧的,鐵路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070米。對自己身體不是很有信心的建議進藏前一周服用紅景天。
2. 感冒
感冒比高原反應可怕多了,如果你感冒了,建議不要去了。風險很大,呼吸道很容易感染,容易引起肺水腫。很多在內(nèi)陸上學的藏胞因為感冒都會推遲回家的日期。
3. 穿衣
大家都會對穿衣比較迷茫,其實拉薩和內(nèi)地基本都是一樣的,看天氣預報就夠了,主要是注意防曬。但是拉薩周邊的溫度會稍低,如山南、日喀則、阿里等。要是在景區(qū)過夜的話建議帶羽絨服,或者加絨的沖鋒衣。褲子寬松的為好,不徒步的話牛仔褲也可以。鞋子盡量防滑。
4. 防曬
的紫外線很強,還沒曬黑呢就會曬傷了……建議還是戴墨鏡,大檐的遮陽帽,飛巾(口罩也行……),長袖長褲。戴墨鏡絕不是裝酷,而是必要。長時間在紫外線和強光下,容易得夜盲癥。女孩子面膜要帶足,拉薩不比內(nèi)陸城市,東西少而且貴。
1、早上的麗江古城靜謐,柔和,慢節(jié)奏……隨處可見的花,光滑的石塊路,淙淙的流水,人都跟著慢了起來,干凈了起來。我喜歡!
2、我到過大冰的小屋,在麗江古城的街道熄滅了我的煙頭,賣花的姑娘說叔叔買一朵吧。
3、在黃山叫屯溪老街,在南京叫夫子廟,在揚州叫東關(guān)街,在成都叫寬窄巷子,在廈門叫鼓浪嶼,在武漢叫戶部巷,在西安叫回民街,在重慶叫磁器口,在桂林那條街叫西街,在青島叫劈柴院,在天津叫古文化街,在長沙叫火宮殿,在拉薩叫八角街,在麗江叫做麗江古城。
4、石板沿街鋪設(shè),水溪穿巷流經(jīng)。古樓新曲夜升平,鬢影衣香春景。好酒席間無醉,鮮花兩岸留名。鼓聲陣陣嘆枯榮,苦辣酸甜心境。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教師節(jié)初中生送的禮物一枝花(真):教師節(jié)臨近必然很貴,而且又沒多少實用價值,加上活期短,沒幾天就凋零了。
一枝花(假):除了能用來作擺設(shè),偶爾欣賞一下以外,基本上是沒多大用處了。
小盆栽(真):經(jīng)濟,實惠,實用。(若放在辦公室,則有益身心健康,綠化辦公室環(huán)境,防治空調(diào)病,減弱電腦輻射,養(yǎng)眼,吸收二氧化碳;若放在教室,感覺買這小盆栽是送給自己班里用的而不是送給老師用的……而且要自己班里人打理,麻煩。)
小盆栽(假):經(jīng)濟,實惠,但沒啥用,純粹是一種擺設(shè)。
祝賀卡片:經(jīng)濟,實惠,沒啥用,純粹是一張紀念紙,但不會礙地方!
DIY自己制作:有時間、有能力的話,可以試試!
燈籠:中秋節(jié)即將到來,可以營造一下節(jié)日的氛圍。
教師節(jié)好去處拉薩
拉薩是一座具有1320xx年歷史的古城,位于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拉薩”在藏文中為“圣地”或“佛地”之意,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是至高無上政教合一政權(quán)的象征。高原古城拉薩以其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鮮的空氣和令人賞心悅目的環(huán)境給八方來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薩的水質(zhì)和大氣非常干凈,是中國污染最少、環(huán)境最好的城市。走進拉薩、走進八廓街,撲面而來依然是迎風招展的風瑪旗、桑煙繚繞的煨桑臺、朝佛者行色匆匆的腳步和那永不停息的轉(zhuǎn)經(jīng)桶。拉薩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個清晨和傍晚,似乎就是在誦經(jīng)、轉(zhuǎn)經(jīng)、祈禱、祝福中開始…
麗江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如畫,兼有水鄉(xiāng)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體,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這里歷史文化遺存眾多。較著名的有麗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國寺、普濟寺、玉峰寺、指云寺、興化寺、靈照寺及北岳廟、白沙古建筑群、三圣宮、龍泉寺……。從中可見中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結(jié)合以及藏族文化的特征影響。在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地方,麗江是獨一無二的,一方面你可以極小資的過著風花雪月般的爛漫日子,同時你又可以極自我安慰的說自己到了香格里拉一個傳說中是天堂的地方。有多少年青人被迷惑在這里,有多少行者在這里停留,有多少藝術(shù)家在這里尋夢,有多少被城市折磨的失去自我的人在這里療傷。麗江是什么也不想?yún)s讓你心跳的地方。
教師節(jié)祝福語1. 老師,是神圣而光榮的職業(yè),您讓我成為自信且不怕挫折的人,你讓我明白,學習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和責任,教師節(jié)到了,祝您健康快樂幸福!
2. 一個個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屆屆學生走來又走過,不變的是您深沉的愛和燦爛的笑容。在這里我要用手機短信息向您道一聲:老師,身體健康,教師節(jié)快樂!
3. 教師節(jié)到了,老師您是否還在忙碌,請一定抽出時間休息,關(guān)心同學也要關(guān)己,一定要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學生心里也擔心你,祝您節(jié)日快樂,多休息休息!
4. 快樂似雪閃著耀眼的光芒,快樂如風吹拂著四面八方,快樂像陽撫摸著世界的每個角落,快樂是細雨灑落在柔和的秋天,愿快樂伴您到老,祝您教師節(jié)快樂!
5. 有人說,您像春蠶,吐盡銀絲;有人說,您如蠟燭,照亮別人,甘于奉獻。我要說,您永遠是我心中最可愛可敬的人,感謝您對我的教誨,祝您教師節(jié)快樂!
6. 園丁在精心澆灌花木,宛如您雨露般的教誨,和誨人不倦的身姿。是您輸送的養(yǎng)料,讓一棵棵小樹長成了參天大樹。樹對根永遠有著深深的情誼!致敬了恩師!
7. 因為有了您,生活才如此精彩紛呈;因為有了您,世界才如此美麗動人。您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您的教導如細雨潤物般悠遠。感謝您!衷心祝您教師節(jié)快樂!
8. 三尺講臺,是您的生命舞臺;授業(yè)解惑,是您的人生追求;辛勤付出,是您的奮斗目標;桃李芬芳,是您的累累碩果。教師節(jié),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幸福永遠!
9. 以關(guān)愛為支點,撬起知識的大地;以教誨為明燈,指引青春的迷津;以溫暖為樂土,培育智慧的幼苗;以無悔為格言,踐行生命的責任。老師,愿你節(jié)日快樂。
10. 有一個人,不求回報,只希望你能夠成人成仁;有一個人,不畏勞苦,只希望你能收獲更多更準的知識。師恩難忘,難忘師恩。教師節(jié)了,記得問候你的老師!
11. 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jié)到了,您也該歇一歇了,坐著接接電話看看短信吧,接受我們對您的敬仰和祝福吧,祝福您節(jié)日到,心情佳,桃李芬芳滿天下!
12. 您用文字武裝了我的思想,用數(shù)字教會我暢游經(jīng)濟海洋,用方程式引領(lǐng)我求解人生真諦,在這神圣的節(jié)日,我把祝福編織成美麗的花環(huán)獻給您,老師您辛苦了!
13. 教師節(jié)到,送您一句祝福,祝您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送您一聲問候,祝您萬事順利好運相守;送您一條信息,祝您身體健康吉祥如意;親愛的老師,祝您節(jié)日快樂。
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去拉薩走一迪的夢想,去看看雪山、青草、美麗的布達拉宮、聽聽彌慢在空中的真言,洗凈自己的靈魂。而高原稀薄的氧氣會使你感覺到,自己似乎也已經(jīng)變得輕盈起來了。這會是一段艱苦的旅程,也將是一段難忘的旅程。很多人從回來后都會形容自己有種無法言表的感動,這次輪到我。我終于知道什么叫無法言說的美?;貋砗螅铱傆X得自己在那里留了一些東西沒有帶走,究竟是什么,無法言說。
在色拉寺山上遠望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居然是超乎想象的雄偉。布達拉宮是雪域高原的標志性建筑,同時也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布達拉宮,這座雄偉的宮殿都不失壯麗巍峨的氣勢。布達拉宮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后,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今天,不論是它石木交錯的建筑方式,還是從它蘊藏的文化內(nèi)涵,都能讓人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總能讓到過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右上圖是色拉寺山上的小廟,記不清有多少虔誠的信徒路過于此。在色拉寺周邊轉(zhuǎn)轉(zhuǎn),你會看到許多虔誠的老人。
現(xiàn)在的拉薩分為老城和新城,如果想體驗地道的古城氛圍,建議住在旅館、餐飲、景點更為集中的老城,可以更好地飽覽景點,并節(jié)省體力。拉薩老城以八廓街(也叫八角街)為中心向外輻射開來,知名景點大昭寺、小昭寺都集中在此,步行前往布達拉宮也不用很久。最重要的是,在這里能看到很多僧衣飄飄的喇嘛和身著艷麗服裝的藏族人,這不正是你來拉薩旅游的目的之一嗎?如果時間富裕,建議參觀完布達拉宮后,再順時針繞布達拉宮轉(zhuǎn)上一圈,看看那些日日朝拜的轉(zhuǎn)經(jīng)人,也順便體驗—下藏民的生活。
大昭寺是現(xiàn)存最輝煌的吐薔時朗的建筑,也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開創(chuàng)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guī)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在大昭寺,每天晌午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虔誠信徒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懷著自己對家人、對朋友以及對未來的祝福與祈禱。而右圖的老人是從色拉寺的臺階下行。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宗唁巴弟子絳欽卻杰興建,成于宣德九年(1434年)。后絳欽卻杰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將欽賜經(jīng)像等珍藏于寺內(nèi),至今仍存。寺內(nèi)有結(jié)巴、麥巴、阿巴三禮倉(經(jīng)院)。
大鵬古城位于深圳大鵬半島,占地11萬平方米,原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屬軍事要塞,筑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shè)立的,深圳今又名“鵬城”源于此?,F(xiàn)尚保留有西南,東三個明代城門和部分城墻,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和明清時期民居保存完好,狹窄蜿蜒的小巷以青石板鋪就,寧靜古樸,數(shù)座建筑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有序分布。其中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壯觀,此地的餐飲集聚南北風味,多達好幾十問,家家的生意都很好。
本人特別參訪了幾家知名酒樓,家家生意都紅紅火火,大鵬“一品紅”酒樓的廚師長巖青山特別介紹了本樓的旺銷家常菜,每天都銷售80份以上,天天生意紅火高朋滿座。也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分享。
大鵬一品紅酒樓裝修品位優(yōu)雅,給客人感覺用餐舒適,是家典型的經(jīng)典川菜酒樓,廚師長巖師傅介紹的鮮椒香水鱸魚是大鵬“品紅”的招牌菜之一,此菜色香味俱全,辣椒清香微辣而不燥更有一番獨特的川菜風味。而另一道菜品花仁脆皮腸則一改常態(tài)的做法,經(jīng)過醬料泡制后的腸頭不肥不膩,在用純凈花生油炸過后再用黃飛紅花生仁炒制而成,所以整道菜香酥微辣,大腸皮脆肉嫩,香氣溢人。
餐飲,“特”字走天下
中華飲食博大精深,而飲食文化作為中華飲食文化一個獨特的分支,由于地理位置及經(jīng)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一直未得到合理有效的開發(fā)利用和研究。
的飲食文化極其神秘且豐富多彩。至今我在生活已逾10年,一直從事酒店餐飲工作,任職酒店遍及拉薩,日喀則、林芝和山南地區(qū),所接觸的各層次客戶來自五湖四海,消費層次趨于中高檔,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生猛海鮮對他們已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而對源白雪域高原的純天然綠色食品十分鐘愛。這與本地的(不殺生)及身體狀況有一定關(guān)系(由于水質(zhì)礦物質(zhì)含量高,結(jié)石患者較多,現(xiàn)有人群痛風患者明顯增多,不宜食用海鮮等),再加上熱情,純樸的藏族人民長期以來的飲食習慣,對牛,羊肉等物種尤其鐘愛,飲食有三寶 酥油茶、青稞酒、牦牛肉,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青稞酒的喝法更是奇特,“三口一杯,三杯一口”,充分體現(xiàn)了藏族同胞的豪爽、好客,純手工釀造的酥油茶,對高原缺氧的干燥環(huán)境具有特殊功效。
遼闊的雪域高原上有著十分豐富的珍稀食材,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高原無公害生態(tài)食材。作為首屈一指的大型土特產(chǎn)綠色餐飲企業(yè)――拉薩雪域山珍館(只賣土特產(chǎn)),曾邀請我擔任總廚,也正是這個偶然的好機會,讓我對土特產(chǎn)有了全新的認識,甚至可以說是大開眼界,由此對綠色食品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加以開發(fā)研究,合理利用,一直延續(xù)至今。
物種極為珍稀,享譽中外,比如有代表性的食材:拉薩鰱魚,林芝藏香豬,那曲蟲草、藏北牦牛肉、山南、雞、日喀則崗巴羊、糌粑生牛肉醬等,數(shù)不勝數(shù)。到過或品嘗過這些珍稀美食的游客無不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而八廓街和大昭寺不是,她是一種魂魄與肉身,精神與凡俗如此融合的化界。盡管走過世界許多著名的各種廟宇和教堂,但她給我的沖擊是超驗的,她解構(gòu)了我以往那些有限的認知和經(jīng)驗。
在雪域通透得令人目眩的藍天下,綿延高深的絳紅色的寺墻投下的陰影,顯示著大昭寺不凡的氣質(zhì)。殿樓頂上那對相對而跪的金鹿守著巨大的,無論旁邊是白云飄飄還是烏云滾滾,總昭示著一種和天融在一起的無量佛氣。寺內(nèi),逢特定的日子便有數(shù)萬僧人在此誦佛講經(jīng),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么念了上千年,我把腳輕輕踩在地上,都感覺得到那種特殊的氣場。東南北三側(cè)的長廊,排列著數(shù)以百計的轉(zhuǎn)經(jīng)筒,被各種各樣的手和手上不同的命運掌紋一會急一會慢地轉(zhuǎn)著、轉(zhuǎn)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這么轉(zhuǎn)了上千年……寺內(nèi)幽暗而寬敞,明明滅滅的酥油燈如夜空的星子把人的腳步一直引領(lǐng)到佛的面前……
大昭寺是佛和眾僧的城堡,它像一朵巨大的蓮花的中心,由她四面幅射出去的街市、古城民居、和大小寺廟像花瓣一層層圍繞著她,每當寺內(nèi)早禱的佛鼓和法螺響起,這個古城就像千瓣蓮花那樣一層層開放……拉薩醒了。緊緊環(huán)抱著她的八廓街打開門窗、涌起人聲。
我不知該怎樣來敘述那第一次的震撼和了悟。
我是在一個普通日子的普通黃昏,以普通逛街的心情信步走過來的。八廓街上琳瑯滿目的來自康巴、內(nèi)地、印度、尼泊爾、不丹、蒙古……各種奇異的東西總是誘惑著我,何況還有那首歌“拉薩的八廓街,窗戶總是比門多。窗戶里的姑娘,骨頭比肉軟和”,何況還有那些紫馬黑般的藏族帥哥和鼓手……
我戴著那個手鐲舍不得脫下,兩個半月形牙骨鐲圈有黃銅包襯,乳白泛黃的骨質(zhì)在夕陽下閃爍著溫潤得幾近半透明的光澤,中間是一粒橢圓形深色的綠松石,由極精致的銅飾鑲嵌,綠松石光滑古舊,上面奇異自然紋如的烏云,似的流水。連那個小小的鐲閂子也不知被多少只手摩娑過,古舊而潤澤。
“太貴了、便宜點嘛!”我央求攤主。
“少十塊,再便宜我就晚飯沒有了!要去她家要吃啦!”那個有一頭硬硬的黑卷發(fā)的攤主顯然看出了我的愛不釋手,一面狡黠快樂地跟我討價還價,一面跟旁邊一個梳百縷辮的漂亮姑娘調(diào)情。姑娘高大紅潤,每一縷發(fā)辮上都系著綠松石和各種珠寶,一身佩飾搖曳叮當。姑娘嘻嘻地笑著:“別忘帶了打狗棒呵,我家的狗可比你還高呢?!薄斑@就是約會的邀請么?”我猜想著。
一陣香柏煨桑的煙味在黃昏的風中彌漫開來,飄逸在八廓街濃濃的酥油味、奶腥味、動物皮毛的膻味、印度迷香令人眩暈的悶香味,老外身上古龍和香奈兒5號的味兒……之上。
“關(guān)門!關(guān)門了!”卷毛攤主一把奪過我手上打算最后還價后付他的錢,同時從懷里掏出一條奇形怪狀的項鏈塞在我手里:“大姐面善,菩薩保佑!”他飛快地收攤關(guān)門,轉(zhuǎn)眼就消失在街上不知什么時候涌動起來的人流中了。低頭看那項鏈,竟是各種不知名的動物的牙齒串起來的,天哪 ,這不是狩獵時代的護身符嗎,我愣住了。
夕陽溫暖的余輝正照在大昭寺的寶幢上,那些鑲了金邊的黛紅和羽灰的云彩開始一點一點漸漸淡下去了……就在太陽落山的這么一小會的時間里,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色彩斑斕的八廓街上,那些數(shù)不清的賣馬鞍皮具的、古董首飾的、氆氌唐卡的、甜茶酥油的、銅佛長刀的、皮毛綢緞的、香料烈酒的……所有的店鋪和攤子像誰念了一道咒語一樣,一下全都關(guān)門閉戶收攤了。
所有的商人、市民、乞丐、牧民、行吟僧、游客、穿著藏裝的老外……組成一股無頭也無尾的人流,以順時針方向一步一步前行,有人雙手合十、有人數(shù)著念珠、有人搖著轉(zhuǎn)經(jīng)筒,有人念著禱文 ,他們在轉(zhuǎn),圍繞著大昭寺這蓮花心在轉(zhuǎn),一步一步又一步……
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推著,我不由自主地邁開腳步,加入了面前這巨大的人流,人流里還有狗、有涂著色彩的放生的羊及被阿媽背在背上的嬰兒……
最后一縷晚霞從金頂上消失了。薄暮幽微的迷離中,只聽得見眾生行進的腳步,周圍人們身上所有的色彩在這一時刻都剝落了,不分貴賤勿論種姓,只有人-----和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和我一樣在十丈紅塵中的掙扎的人的肉體對精神世界和靈魂的追尋;只有人-----和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在心靈相通的共同感受中一起前行……桑煙和樊香的味道使我恍若隔世。
當人流碰上磕等身長頭的朝圣者,大家便恭敬地讓出一條道來,聽著他們手中的木板磕在道路上的聲響,看著那一路風霜拷問的襤褸、感受著那匍匐在大地上的沉重,熱淚涌滿了我的眼眶……
回到賓館,我那條牙齒項鏈很讓同行的朋友們眼紅了一陣,有人甚至想拿兩根銀項鏈跟我作交換。一個當?shù)氐牟刈逶娙烁嬖V我,我那天黃昏碰上的,只是拉薩每天再平常不過的轉(zhuǎn)中經(jīng)的時分。這個時分,拉薩街上的每個主婦或丈夫都會帶上自己的孩子,叫上家中的老人一起出來轉(zhuǎn)經(jīng),其時每天每天都是這樣的。至于送你那條項鏈也不為什么,就是他高興,他不高興錢再多也不會賣的。
拉薩的GDP是全中國最低的,拉薩的空氣是全中國最稀薄的,但拉薩居中國十大幸福城市之首,我信。在一個人們只忙于財富積累、科技創(chuàng)新、休閑娛樂、消費愛情的時代,我想我們還需要心靈撫慰、敬畏超越、倫理沉思、精神追尋。德波頓在《寫給無神論者》中,甚至為無神論者們的心靈歸屬開出了一個這樣的創(chuàng)意處方:也許在城市街頭懸掛牛仔褲和電腦廣告當中我們應當樹立電子哭墻,默默地放送我們內(nèi)心的痛苦,更清晰地感覺到活在世上為了什么?或者我們的建筑可以有禮贊安祥的廟堂,禮贊善良的廟堂,禮贊寬恕的廟堂,禮贊靜思和自知之明的廟堂……
許多年過去,在另一片高原的一個黃昏,在自家陽臺的藤椅上,我捧著一杯茶,手邊放著一本書,倏地讀到一段文字:“……年過八旬的哲學家海德格爾,下午散步又開始拐進教堂,上對水、劃十字,向祭壇行跪膝禮了。他的學生苦惱地問:您早已和教會和教義斷了關(guān)系,難道您這樣不覺得自相矛盾嗎?海德格爾答:在人們無數(shù)次禱告過的地方,那一定是神奇地接近了神圣的?!?/p>
古今變化
我們沿色拉路至林廓路漫步到了布達拉宮后宗角祿康公園大門前,看著進出自由的行人,我也就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藏族同胞在樂聲中跳著鍋莊,看來藏胞生活質(zhì)量也在提高。他們大多為典型的“高原紅”臉膛,黑里透著鮮紅,藏裝肥大――長袖、寬腰、大襟。據(jù)說夏天或勞動時只穿左袖,右袖從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兩袖束在腰間,女藏民的身上圍著一塊不同顏色相間的“圍裙”。
不遠處,解放紀念碑雄踞廣場中央,碑前彩色噴池變換著各種造型,可惜白天我們看不到它的多彩。我們趕上了晴日朗天,也許廣場襯托的緣故吧,布達拉宮那種壯觀氣勢顯得格外雄偉高大起來。
紅山是拉薩市西北部一座小山,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就依紅山地勢蜿蜒修建,直至山頂。
傳說這座輝煌宮殿緣起于公元七世紀,當時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特意在紅山之上修建了九層樓一千間宮殿,取名布達拉宮。吐蕃王朝之后,宮堡大部分毀于戰(zhàn)火,直至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地方政教首領(lǐng)后,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公元1645年。以后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于是布達拉宮就成了今天的巨大規(guī)模。
巍峨雄偉
宮宇疊砌,迂回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我們最為直觀的感受。其建筑藝術(shù),顯示了藏族傳統(tǒng)的建筑形式和石木結(jié)構(gòu)等風格,同時也吸收了漢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頂、藻井等特色,是藏漢人民團結(jié)協(xié)作的佐證。
布達拉宮分為兩大部分:紅宮和白宮。居中為紅宮,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務,紅宮內(nèi)有安放前世達賴遺體的靈塔。眾多靈塔中,以五世達賴的靈塔最為壯觀。兩旁是白宮,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就在這里。
從山腳仰望,更覺布達拉宮之巍峨雄偉,氣勢磅礴。沿著臺階一步一步向上爬,我們到了布達拉宮后門。門很普通,一進去就要低頭彎腰,從存放著藏文丹珠爾經(jīng)書架下面一個一米多高的廊下穿行,然后才看到第一個大殿“沖熱拉康”。舉目四望,到處是鑲滿紅寶石和綠松石的純金靈塔,千姿百態(tài)分不清彼此;萬國紙幣花花綠綠,厚厚地堆貼在佛像四周;唐卡、罕見的藏經(jīng)冊印和法器、供器等大量珍貴文物林立在殿堂各處;撲鼻而來的是濃郁的酥油味。
導游介紹說,布達拉宮高117米,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70余米,共計13層,房屋千間,是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集古城堡、靈塔殿和藏傳佛教寺廟為一體的建筑群,為歷世達賴喇嘛攝政、居住和辦理政務的地方。布達拉宮以其磅礴的氣勢、獨特的建筑風格以及豐富的藏族文典收藏,贏取了世界古代建筑寶庫中的重要地位。
留戀拉薩
望魚古鎮(zhèn):遠方的幽靜故鄉(xiāng)
第一次知道望魚古鎮(zhèn),是在央視《國家地理論壇》的“雨都雅安”專集,作者以細膩的攝影手法將望魚的古老、鄉(xiāng)趣展示得極富感染力。從此望魚便成為心頭揮之不去的遠方。
望魚古鎮(zhèn)是昔日茶馬古道進出成都的重要驛站。因為主要建筑坐落在一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守望著周公河游魚的貓而得名。
古鎮(zhèn)很小,小得一支煙的功夫便可從頭走到尾。街道兩側(cè)都是極為平常的百姓家的房子,清一色的老式木結(jié)構(gòu)吊腳樓、小青瓦木板房,房屋全都是木制的,見不到沙石和土墻,除了墻基外也甚少用石料,屋頂一律是黑色的瓦片。同所有的古村一樣,細節(jié)的精美無處不在,木制的窗花都是各種的動物,用作支撐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有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如飾品。
雨城氣候多雨潮濕,歲月的痕跡連同那些青苔布滿了各個小巷,幽暗的綠色占據(jù)著視野。青石鋪就的老街和已經(jīng)傾斜了的房梁,都靜默地守護著古鎮(zhèn)的歷史。石板上,先民腳步踏出的凹槽和掛在房檐下的草鞋,把古鎮(zhèn)的艱辛從遠古延續(xù)到今天。小小的望魚古鎮(zhèn),是一段正在消失的歷史碎片,那些掛在房檐的大紅燈籠顯得十分矯情,無法掩蓋古鎮(zhèn)的衰敗。靜靜地走進古鎮(zhèn),呼吸來自山野的氣息,這一段小小的碎片,也許會波瀾不驚地讓你想起遠方的故鄉(xiāng)……
沙溪古鎮(zhèn):行走在古老的集市上
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zhèn),也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商貿(mào)交易集市。
也許是上蒼對沙溪情有獨鐘,唐代以后,與沙溪壩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彌沙發(fā)掘了鹽井,古稱傍彌潛井,沙溪是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古鎮(zhèn)的貿(mào)易也隨之加入新的內(nèi)容——鹽。鹽井的開采,為沙溪的發(fā)展推波助瀾,古鎮(zhèn)作為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一躍成為茶馬古道的鹽都,成為、滇西北地區(qū)的食鹽供給的集散地。沙溪的鼎盛繁榮就這樣來了。
當小鎮(zhèn)酣夢似醒未醒的時分,我輕輕地溜出了客棧的大門,雙腳悄然踱入寺登街的阡陌巷道。我仿佛望見,幾百年前,這條街道上一定擁擠著無數(shù)的商販,他們熱情地與顧客交涉,在街邊吆喝又或者安靜地拾綴貨物。
忽然間,一陣撲面而至的寒風從臉上刮過,驀然驚醒,原來時光正盡情地肆虐著身后這座極邊之城的荒涼。破敗的房屋、殘落的土墻、老槐樹光禿禿的枝條。我下意識地豎了豎風衣的領(lǐng)子,迅速將圍脖纏上一圈,耳畔竟然響起亙古的馬幫聲音,只一瞬間便隨著風兒消失殆盡。那一刻,我投入的情意遠比馬蹄的聲音還要悠遠;一個人,獨自站在古戲臺下,伸著冷冷的指尖,觸摸這條千年的古道,感受腳下的小石子彼此依著偎著,石與石之間私語著這里的繁華沒落和滄海桑田。
與麗江、大理相比,它現(xiàn)在是小了許多,更落后了許多,但它比束河更為單純寧靜,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的存在,絲毫不遜色于茶馬古道上的其他遺跡!
束河古鎮(zhèn):描摹自然本色
束河鎮(zhèn)在納西古語中稱“紹塢”,又叫龍泉村,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zhèn)。走在束河街上,眼前之景與我想象的有些不同,不寬的石板路倒也青幽古樸,但小街道路兩側(cè)的房屋雖然是當?shù)氐睦鲜浇ㄖ谎劭慈s全是商鋪,有些還掛上了稀疏的紅色燈籠。
由于是上午,游人并不太多,店主們也懶散地閑坐在鋪子里發(fā)呆或做著自己的事情。據(jù)說束河古鎮(zhèn)有八景,即煙柳平橋、夜市螢火、龍門望月、雪山倒映、斷碑敲音、魚水親人、西山紅葉、石蓮夜話。
前行便是束河鎮(zhèn)的四方街廣場,周邊店鋪黑紅色的木板門面,油漆斑駁脫落。清清的水溪盤旋圍繞,斜斜的五條道路通向各個方向。這里曾經(jīng)是麗江的皮毛交易的集散之地。腳底下被人和牲口踩磨得滑溜溜的石板塊,影射著昔日的繁華。古代,由于廣場夜市人來人往、燈影憧憧,形成了一道風景,所以也被詩意地稱為“夜市螢火”。街旁小吃攤主對我熱情指路:這一條是通往新村的,那兒都是鎮(zhèn)上人蓋的新房子,你們不想看吧?那就往上走,到了山根腳下,才是古屋啦。踏上昔年木氏土司設(shè)計的石砌青龍古橋(煙柳平橋),放眼相望,只見青石灰瓦民的納西風格民舍,筑于青龍河水波之中。恍然間,不覺忘卻這是在海拔兩千四百多米的云貴高原,而似是置身于俏雅江南的魚米水鄉(xiāng)。
沿溪向北而行,就看到龍泉山下古樹參天,水流源頭,一池日夜涌泉的晶瑩碧水,匯成了九鼎龍?zhí)叮埲?。遠處,玉龍雪山倒映其中(雪山倒映),清亮潭水中,魚兒成群漫舞游弋(魚水親人),小湖旁便是“北泉寺”。據(jù)說潭旁矗立著一塊半截古碑,用石塊敲擊便可以發(fā)出清脆的音響,所以稱之為“斷碑敲音”,但我沒有找到。龍?zhí)渡隙私ㄓ幸蛔聫R,名叫“三圣宮”,供奉著皮匠祖師孫臏,足見當年皮毛加工貿(mào)易產(chǎn)業(yè)之興盛。東樓樓基直接入水,幾面都有回廊,供游人憑欄遠眺(龍門望月)。但院子里卻是荒草凄凄,似乎并沒有什么人專門照料管理。轉(zhuǎn)眼遠望,西山上的片片漆樹已經(jīng)泛紅,令人賞目,那就是“西山紅葉”一景。
往上走為聚寶山,我則順著山邊道路向西南游覽。沿途是趨于古樸的原生態(tài)自然舊貌:高低不平的石板道或窄窄的碎石混土路,經(jīng)年歷久的木椽農(nóng)舍,綠草野花在屋邊墻角蓬蓬而生,路旁農(nóng)家菜田被南瓜秧、辣椒枝、青菜葉切割得片片畦畦,三五蘆花草雞悠閑踱步啄食,顯現(xiàn)出一派納西田園牧歌的生活實貌,詩情畫意,令人流連。
和順古鎮(zhèn):凝固的建筑之美
沿著西南絲綢古道,翻過巍峨的高黎貢山,就走進了和順古鎮(zhèn)了。進入和順就像走進了一座文化迷宮。在古老的火山臺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櫛比鱗次,舉手投足之間,便可觸摸到斑駁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氣息。
和順鎮(zhèn)位于云南省騰沖縣城西南四公里處,四面火山環(huán)繞,山上名木古樹郁郁蔥蔥,濤聲陣陣。600多年來,中原文化為主流的和順,兼收并蓄,成為了中華文明與南亞、西方交融的窗口。
和順古名陽溫暾,因境內(nèi)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更名“河順”,后取“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和順鄉(xiāng)。有詩贊和順:“絕勝小蘇杭”。這里可以領(lǐng)略到徽派建筑粉墻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到江南古鎮(zhèn)小橋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筑、南亞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亞風格大門、艾思奇故居的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都與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這樣的云南古民居珠聯(lián)璧合地融為一體。
洗衣亭、大月臺、總大門等古建筑在全國古鎮(zhèn)中獨具特色。宗祠保存完好,族譜和宗族活動流傳至今。七大寺廟,佛、道、儒共存。這里所有的道路、墻基院落都用火山石鑲砌而成,古樸典雅。從古至今和順民風謙恭禮讓,古樸儒雅,地方風味飲食“三滴水”、“頭腦”更是堪稱一絕。
當?shù)嘏笥呀榻B說,這里曾是馬幫重鎮(zhèn),過去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馬,人們?yōu)榱松?,既要用馬馱運貨物到遠方做生意,又要抵御土匪搶劫,久而久之,形成了馬幫??粗?zhèn)內(nèi)保存完好的馬幫古跡,我仿佛感受到幾百年前一隊馬幫騎著馬、挎著刀、馱著貨即將出發(fā)的壯觀場景……
鹽井古鎮(zhèn):白色王國的神圣信仰
地處芒康縣和云南德欽縣接壤之地的鹽井古鎮(zhèn),是茶馬古道進入的第一站。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xiàn)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
鹽井山高谷深,沿江兩岸三疊紀紅色砂礫層出露有鹽泉,將鹽泉水提至鹽田,經(jīng)3~5天鹽水自然蒸發(fā),析出鹽分,即為“藏巴鹽”。鹽業(yè)是鹽井鄉(xiāng)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井口和鹽田全分布在境內(nèi)瀾滄江兩岸。鹽井在納西族和藏族的歷史上,是個圍繞著鹽而產(chǎn)生許多戰(zhàn)事糾葛的神秘之地。
到鹽井古鎮(zhèn)最先看的自然是鹽井,我一大早就到瀾滄江江邊去看鹽田。當?shù)氐募{西族女子,用長圓形木桶從江邊的鹽井內(nèi)將鹽水一桶桶背出,然后爬上來,倒于一塊塊曬鹽田之中。一兩天后,井鹽便在峽谷陽光的暴曬和強風的吹拂下,成為固體狀鹽。
據(jù)當?shù)厝私榻B,過去達賴喇嘛規(guī)定“茶馬互市”只能有3個過道,鹽井即其中之一。鹽井是商品集散地,周邊18個地方的人都來此地做買賣。芒康有18個頭人到這里買鹽,運到拉薩。巴塘、理塘的人過去要從鹽井經(jīng)過去拉薩?,F(xiàn)在每天還有來自察瓦弄的大群馬幫到此買貨,每次來的馬匹約100多匹。
察瓦弄屬于察隅縣,位于云南、、緬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帶,是“茶馬古道”上著名的馬幫繁盛之地,至今馬幫仍然十分興旺。如今的鹽井,納西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和睦相處,東巴教、藏傳佛教和天主教和平共處,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多元文化匯聚的福地。
在整個,只有鹽井鄉(xiāng)才有一個天主教堂。19世紀以來,西方國家的不少傳教士竭力試圖在傳播天主教,結(jié)果都以失敗告終,鹽井是唯一的例外。
當?shù)夭孛窦扔行叛鎏熘鹘痰?,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歷史上,這兩個宗教在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血與火的沖突。如今,兩教早就握手言歡,和諧共存,佛陀和基督的智慧和慈悲的光環(huán),在這個橫斷山的深山小鎮(zhèn)里融為一體,教化人心,造福世人,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亮點。
我此行去拜訪了位于上鹽井村的天主教教堂,這個教堂的全名為“圣母敬教之佑堂”。教堂的整體充分體現(xiàn)了天主教傳入后隨俗施教的風格,教堂的建筑從其形式到內(nèi)容類似于藏傳佛教的佛殿或經(jīng)堂。里面的裝式也有不少藏文化的痕跡,如神像的藏族唐卡畫形式、神像邊的哈達圍飾等;圣經(jīng)也是用藏文寫的。
麗江古鎮(zhèn):傾聽水與城的對話
我曾到過不少名城古鎮(zhèn),當我真正走進云南的麗江古鎮(zhèn),感受著它的古老、神奇和浪漫,我被徹底震憾和傾倒。
走進麗江古城,最開始撞入視線的是一座高大的、紅色的,雕有東巴教故事的城堡。從圓木搭成的城門進入,街道依山順水而建,古樸自然,帶著水鄉(xiāng)溫婉的樣貌和山城剛毅的氣質(zhì),無聲中透露出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的從容氣魄。麗江已經(jīng)建城800多年了,經(jīng)歷過若干戰(zhàn)爭和自然災害的破壞與侵蝕,但古城頑強生命力使它堅守著并重新煥發(fā)出生機。
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代表,它是一個大約4000平方米的梯形廣場,舊時滇西的貿(mào)易與商業(yè)在這里經(jīng)歷了輝煌和沒落。我踏上光潔瑩潤的五花石,開始一段感受古鎮(zhèn)浪漫的旅程。街道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商鋪和人家,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結(jié)構(gòu),與漢族的許多古城一樣,以青磚小瓦建成,雕梁畫棟,飛檐翹角。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古城的每個街道中間都有一條青石砌成的河渠,縱橫交錯,像用幽幽渠水編織的綢緞。渠道兩邊是碧綠的垂柳,柔細的枝條,隨風起舞,使古城更加阿娜多姿。山上的泉水匯聚到黑龍?zhí)?,再源源地流到沿街的渠道,細細密密地?shù)不清楚。在渠道落差大的地方,還建有多個人工瀑布,水墜在石上,開出一朵朵小白花。
在麗江,河渠不僅可以供給古城居民滿足生活用水,還可以為這座熱帶高原之城帶來了濕潤和涼爽。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