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

第1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關鍵詞:英語閱讀;三層次;批判性思維能力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常常受到常規(guī)思維的影響。對事物的判斷會不由自主地根據(jù)作者的思維框架進行,認為作者所給的所有信息都應該是正確,故而不會再對文中所給的信息或觀點進行進一步的甄別。這樣的閱讀習慣是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能力的。事實上,在國際化大趨勢下,我們國家的主要競爭力更多的是來自于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而實現(xiàn)對學生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就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看到事物的不足、看到隱藏的機會、發(fā)現(xiàn)自我能力開始。也就是要跳出圈子看世界,形成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其實,這就是要求學生培養(yǎng)形成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由美國學者EdwardCla-ser在1941年提出,1990年后開始普及。加拿大教育哲學家諾里斯.斯蒂芬認為:批判性思維就是理性地判斷什么值得相信,什么不值得相信。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我國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所欠缺的一種重要能力,但卻是西方文化一直備受推崇的。在本文中,我所強調的批評性閱讀,是指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重點放在所吸收的觀點或內容是否能夠拿來解決自身所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非僅僅關注文中所能學到的一些相對膚淺的詞、句型。學生在閱讀中的目光應更多的關注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是否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根據(jù)我的教學經驗,在本文中,我會將自己對批判性閱讀教學進行簡單的總結。并結合王國維人生的三境界對其展開描述。其實批判性閱讀和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一樣,也應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Read-ingonthelines.第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Readingbetweenthelines.第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adingbeyondthelines.第一層次是字面上的閱讀。文章內容所闡述的所有事實和所有細節(jié),是學生們第一遍閱讀時首先所獲得的信息。這也是學生需要通過學習,通過記憶所能獲得的最淺顯的東西。這一層次的閱讀是有必要的。這是滿足學生對考試內容的要求的閱讀。在試卷閱讀理解部分,這一層次的閱讀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對照文章,稍加轉換詞匯表達形式,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來?;旧暇褪腔卮鹆藈ho,what,where,when一類型的問題。可是這樣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是不夠的。第二層次是指文字背后作者所隱藏的更深一層的含義。這種信息的獲得僅僅是靠文字表面是無法獲得的。這就需要學生們引申出作者這些文字的內涵是什么。對這種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訓練學生們去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不同國家不同的說話方式。這需要學生將自己的閱讀和自己的經歷、經驗相結合,逐漸將這種能力內化才得以形成。而且,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期的堅持練習、積累才能慢慢形成。對應在閱讀理解的考題中,一般都是open-ended的問題。其實這也就是回答了why,how,what,if一類的問題。第三層次對學生的要求就不僅僅局限于閱讀本身了。讀者需要對自己所閱讀到的內容進行推廣,舉一反三。進入到更高層次、更深層次的思考。這也是高中生在英語閱讀中的最高層次了。在這一層次的閱讀中,學生應該要對作者所提到的觀點進行分析加工。以一種審慎的、質疑的眼光去看待文章中所闡述出來的觀點,并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閱歷去評判其正確性、實用性。要達到這一層次的閱讀能力,就需要學生具備批判新思維的能力。接下來,我會結合課堂實例來談談如何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Criticalthinking,即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人教版模塊六unit4GlobalWarming的閱讀文章中,我是這樣安排我的reading教學步驟的。首先,傳統(tǒng)而常規(guī)的閱讀是必須的第一步。給出學生一些問題要求學生能夠通過skimmingandscanning的方式,了解文章所傳達的基本信息。第二步,則是要求學生能夠readon/betweenthelines.通過groupwork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的陳述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所想表達的觀點。這是讓學生提煉文章觀點,也是使學生學會批判性閱讀的第一步。接下來,將學生分為六人一組,結合課文內容談論:Whetherweshoulddonothinga-boutglobalwarming?最后,給出同學們一張北極熊餓死的圖片,思考:Whatwecandoabouttheglobalwarming?這樣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在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樂山師范學院學報》.《試論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第2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物 批判性思維 培養(yǎng)策略

批判性思維并沒有非常確切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而這也正是鐘啟全先生對批判性思維所做出的概念。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將批判性思維作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但是我國對它的正式研究僅僅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從這點上說,我國關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已經落后。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新課改下各級學校都在大力開展素質教育,但是離開了批判性思維,素質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話。

一、批判性思維解析

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雖與西方社會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批判性思維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同樣也該將其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并抓緊落實于實際教學中。

批判性思維不能等同于思維而應看做是思維的延伸。批判性思維以一般性思維為基礎,其基本技能可分為三方面:1:明確、定義問題2:對問題進行相關信息的判斷3: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能力最主要的是能夠對信息進行多向甚至是逆向的思維并加以判斷。

(一)強烈的質疑傾向

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不會盲目接受現(xiàn)有結論,而是能夠持有疑問的態(tài)度想探尋更多信息。他們能夠常問“為什么?”并且能夠提出建設性的問題,他們只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接受或是拒絕某種觀點。

(二)自主性強烈

批判性思維無法受約束,是一種自主性的思維。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不會被動接受意見而是在經過分析確定合理性后自主接受,這樣的人都具有強烈的自主性,不容易受到思維裹挾。

(三)具有公正性與創(chuàng)造性

批判性思維以信息為依據(jù),不含有個人喜好,因此具有公正性。同時,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能夠研究發(fā)現(xiàn)理論間的聯(lián)系,并且能將其應用于新領域,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

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訓應當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進行,生物教學也不例外,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我們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教師首先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新型教學活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教師的教學方式決定了課堂學習的前進方向。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使其滿足批判思維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除了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積累以及人格的塑造外,還要提倡批判性教學態(tài)度,具備批判性意識。再者,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建造一個新型的教學文化。實際上,教學中總是會有某種文化的存在,而師生們都在不自覺中適應著這些文化,根據(jù)這些文化的氛圍需求調整著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看作是記憶型教學文化氛圍的話,批判性教學思維培養(yǎng)的教學觀念下,我們該創(chuàng)造一種思維型教學文化氛圍。

(二)課堂教學中通過問題的設置來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對學生而言,新課程的學習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知識的理解與接受,第二個階段是知識的應用。在第一階段學生學習各種概念與事實,并且理清這些概念與事實間的層次結構域邏輯關系。第二個階段則是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來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我們可通過問題的設置來驅動學生從問題探討著手學習,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多思考多懷疑。

比如講授DNA是主要遺傳物質這節(jié)知識。該節(jié)知識內容含量大并且有一定的難度,采用固有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兼顧教學任務與能力培養(yǎng)比較困難。對此我們可通過問題設置來進行教學。比如首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教材,給學生設置或者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帶著任務進行學習。比如:為什么轉化因子不是蛋白質?能否通過實驗證明?怎樣進行實驗設置?或者為何肺炎雙球菌會從R型轉化為S型?又或者對通過該知識的學習你是否有什么感悟?等等。將課堂學習從教師向學生質疑轉變?yōu)閷W生向課本質疑,讓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大膽驗證。長此以往,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自然能夠得到鍛煉。

(三)利用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新教材中,添加了不少對于經典科學發(fā)現(xiàn)的介紹,而這些發(fā)現(xiàn)無不是經歷了眾多的懷疑與批判才能取得成果。比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對于實驗中所選擇的原料與植物產物的研究等每一個都是經歷了假設、質疑、驗證、再假設、質疑、驗證的過程才得到了現(xiàn)有結果。在高中現(xiàn)有的實驗中,課本往往對實驗的目的、器具、藥材、步驟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要求。故而,我們可稍作一點改變,利用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比如在做“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中,我們可引導學生對現(xiàn)有實驗安排提出質疑,比如:為何要選擇紫洋蔥鱗片葉做材料?用其他材料或者洋蔥根部不可以嗎?如果不用蔗糖會怎樣?蔗糖濃度不是0.3g/ml會有什么樣的后果?等等。并且可利用剩余時間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得到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學習的成效自然會有較大提升。

結束語:

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靈魂,而批判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能夠進行的前提。我們已經生活在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需有獨立的思維能力,能夠對繁雜的信息進行質疑與選擇。批判性思維的特性注定了它是現(xiàn)代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出于學生與社會雙重的需求考慮,我們要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培養(yǎng)活動不是僅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進行,而是要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活中進行。

參考文獻:

[1]郭元強,解讀《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的“批判性思維”[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1(05)

[2]龔會云,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實驗研[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01)

第3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 蘇格拉底式對話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高級英語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歷史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英語寫作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筆譯課程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論英語演講與辯論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問題研究 蘇格拉底與失戀者的對話 蘇格拉底與失戀者的對話等 蘇格拉底的對話思想研究 如何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英語幽默欣賞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9) 試論英美文學課程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中學英語教學與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大學英語測試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論邏輯學教學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012-10-25

③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編.學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④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167.

⑤ 羅清旭.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北京: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81.

⑥ 《入世與外語專業(yè)教育》課題組.關于高等外語專業(yè)教學模式改革幾點思考(一)[J].外語界,2001(5):9-15.

⑦ 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⑧ 文秋芳.評述外語專業(y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J].外語學刊,2006(5):79.

⑨⑩呂德雄.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通識教育在中國教育發(fā)展中的角色.生活教育,2010(5):62.

轉引自湯廣全.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德里克?博克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J].教育學術月刊,2012(3):10.

文秋芳.大學英語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課程論視覺[J].外語教學研究,2012(3):283-292.

第4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批判性思維;海綿式思維;淘金式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141-02

關于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定義,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說法。恩尼斯(Robert Ennis)認為:批判性思維是集中于決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合理的反省性思維(1987)。教育家貝葉在其《什么是批判性思維》一文中指出:“批判性思維包括的不僅是具體的大腦活動,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的模式,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形成這種模式?!蔽覈鴮W者林崇德認為:批判性思維是指嚴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維。綜合種種說法,筆者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扎實的知識基礎上的、基于自我的理性思考從而質疑辨析、做出多角度評價的思維方式。目前國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明顯不足,面對突發(fā)事件往往失去自己的判斷,驚慌失措,導致一些本不該發(fā)生的事件出現(xiàn)。比如2011年3月,日本核電站核泄漏,民間傳聞碘鹽可以防輻射,我國多個省份出現(xiàn)了“搶鹽潮”,短短幾天內,市場上不僅食鹽脫銷就連醬油都被搶光了?!皳岥}”事件說明國人面對傳聞時缺乏批判性思維,不能辨析信息的真?zhèn)?。在教育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已達成共識。人教版《全國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的大量內容,需要學生運用理性思維。在教學發(fā)展中,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是達到這些標準的重要途徑?!迸行运季S的培養(yǎng)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效果如何呢?我們以高中地理學科為例,看看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對一些問題的回答就可以略知一二了。比如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應對A地區(qū)的人口老齡化”這個問題中,不少學生會給出這樣一個措施:把老年人口遷出!“如何應對B地區(qū)的人口過快增長?”學生會回答:提高死亡率!多么缺乏批判性思維的回答!事實上,錢學森的世紀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培養(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充分說明了我國教育中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不足,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2010年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直截了當?shù)卣f:“批判性思維是中國學生缺乏的?!泵鎸W生批判性思維缺失的嚴重情況,作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筆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地理教學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一書中,作者M.Neil Browne & Stuart M.Keeley指出備選的思維風格有兩種: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兩種思維風格對比如下表。

從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海綿式思維類似于海綿對水的吸收,強調知識的獲得;淘金式思維不斷地質疑辨析,強調與知識積極的互動,批判性地接受信息。兩種思維各有自己的突出優(yōu)點,可以進行優(yōu)勢互補,所以在高中地理學科中,可以將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兩者融合來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運用海綿式思維獲取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為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之一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地理學具有兩大突出的特點:一是綜合性,二是地域性。地理環(huán)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tǒng),所以地理學具有明顯的綜合性,覆蓋面廣;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lián)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guī)律,所以地理學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由于許多地區(qū)初中地理學科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很多高中生的地理基礎很差,高中的地理對他們來說完全是一片陌生的領域。在這樣的狀況下,海綿式思維對學生地理知識和原理的掌握就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它是相對被動的,不需要艱辛的心理過程,只需要“注意”和“記憶”。因而,運用海綿式思維,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且快速地掌握高中地理所涵蓋的基本內容,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只有積累了充足的基本知識,才有培養(yǎng)、運用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因此,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充分運用海綿式思維。

二、運用淘金式思維延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思維具有批判性特征

如果只要發(fā)展應試能力,學生只需要去接收信息并重復記憶,那么運用海綿式思維就可以應付了。但如果要能夠對接收的信息進行質疑、辨析并做出評價,使思維具有批判性特征,那就需要運用淘金式思維去延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1.理性地思考。長期以來,我國學校被定位為學習知識的場所,是“讀書”的場所,教師也只是扮演著古人所說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承與再現(xiàn),強調的是記憶,是全盤接受,哪怕是書上不完全正確的東西,為了考試,也要讓學生記住,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和時間,忽視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當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時,學生最常見的一個動作就是去翻書,去書上尋找所謂的“標準答案”,找到了他認為的答案就一字不落地讀出來,找不到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很少見到學生自己動腦去進行思考,很難聽到學生的表述是“我認為……,我的想法是……”。所以雖然教師很敬業(yè),學生學習也非常勤奮,每天早出晚歸奮戰(zhàn)在學校埋頭于題海,應試能力很強,卻沒有培養(yǎng)出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杰出人才。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當教師確認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和基礎的原理之后,就不要再去過分強調背誦默寫等,也不要急于讓學生去多做幾道題,應該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指導他們運用淘金式思維獨立地去思考,理性地去思考。尤其是人文地理部分的內容,對于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區(qū)域發(fā)展等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要從多個角度去深入地思考,思考人類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思考人地關系該如何發(fā)展。在思考的過程當中,延伸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發(fā)展批判性思維。

2.學習提出批判性問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碧越鹗剿季S和海綿式思維最突出的區(qū)別就在于它要求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提出批判性問題。而“提問”這件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對于我國的高中生來說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直以來,教師就以“傳到授業(yè)解惑”為己任,最常問學生的一個問題就是“聽懂了嗎”,教師的目標是學生“聽懂了”,而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問題,所以,學生一直就沒有提出批判性問題的想法、習慣以及能力,即使有充足的時間,也提不出批判性的問題。比如在學習“影響產業(yè)轉移的因素”這部分內容時,課本上給出兩幅圖表,一幅是我國與美、日、德等國家汽車普及率的比較圖,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汽車普及率很低,另一幅是中國汽車銷售量在不斷增長的圖,課本以這兩幅圖作為依據(jù),得出結論:日本、韓國及歐美的汽車制造企業(yè)到我國興辦汽車廠,主要是因為我國擁有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對此,沒有一個學生提出疑問:“既然考慮的主要是市場,為什么不直接出口產品而要轉移產業(yè)呢?”在學習田納西河流梯級開發(fā)所帶來的種種效益時也沒有學生提出“水庫的修建有這么多好處那有沒有弊端呢”之類的問題。最多就是對自己“沒聽明白”的問題再提問直到“聽明白了”。如果教師只是“解惑”,學生拿什么去超越教師呢?又怎能期望學生會有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呢?所以,教師,不應該僅僅是“解惑”,而更應該是引導學生去“惑”,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淘金式思維去提出有價值的、批判性的問題,從而刺激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

3.做出多角度的評價。提到“批判性思維”一詞,很多人看到“批判”就認為是全盤否定,這是對“批判性思維”的誤解。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審慎判斷的思維,它試圖否定,然后進行多角度審視,分析、推理、檢驗,最終做出自己的判斷:或否定、或肯定或者得出另外一個結論。高中地理學科中有很多值得深思和爭論的現(xiàn)象,教材的每個單元結束后也安排有一些專門的“問題研究”,比如:能否運用南極冰川解決沙特阿拉伯缺水問題?如何看待農民工現(xiàn)象?為什么停止開發(fā)“北大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此類問題進行爭辯討論,提醒學生不要只站在問題的某一邊,而是要全面地思考分析,做出多角度的評價。這樣使學生既可以看到別人思維中的閃光點,又有自己的決斷,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逐漸延伸自己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三、融合“海綿式”和“淘金式”兩種思維風格,反復練習以擁有批判性思維

運用海綿式思維可以獲取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運用淘金式思維可以延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融合“海綿式”和“淘金式”這兩種思維風格則可以更好地發(fā)展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個工具,如果學生習慣于運用批判性思維,反復地深入思考問題,提出批判性問題并做出多角度的評價,那么他們的思路就會開闊、靈活,見解就更深刻、新穎,也就越容易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經過日積月累的反復練習才能擁有并熟練運用。

批判性思維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以及整個國家的發(fā)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是學校、教師的責任。相信通過課堂上的不斷培養(yǎng),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一批批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才走出校門。

參考文獻:

[1]楊麗靜,劉淑鳳.打破思維定勢,強化批判性思維[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3,(3).

第5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關鍵詞英語電影 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1 導言

目前在中國的多數(shù)大學里,英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仍是傳統(tǒng)的以訓練技能和知識為主的精讀、泛讀、翻譯及英美文學。盡管近十年來一些通識教育課程如美國研究,文學批評,戲劇和電影走進了英語系的教堂,但學生們通常不是很重視此類課程。他們寧愿花大量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以獲得中高級口譯證書等實在的文憑。其實學習一門語言遠不止是掌握技能和知識。正如語言學家斯特恩所言,學習一門語言是了解目標語言的社會和文化意義。而沒有一種藝術形式能比電影更為完善地展現(xiàn)該語言文化的主導價值體系,思維習慣、人際關系、宗教和社會制度和人們在社會角色定位。

2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英語critical thinking的直譯,指的是那種能抓住要領,善于質疑辨析,基于嚴格推斷的思維。唯有通過發(fā)掘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客觀的分析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見解。當代人越來越多地通過觀看電影或電視形成對社會和文化的認識,文學理論批判家鮑德溫認為“電影文化包涵一切且無處不在”,所以讓學生接觸經典的藝術電影,并通過電影來全景式地展示語言背后的文化從而形成批判性思維是具有重要意義。

英語教育家達夫提出了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導入流行文化的問題。他認為沒有流行文化的知識,英語學習者只能處于目標語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接觸不了目標語的文化核心。所以第二語言學習越來越重視流行電影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教育資源的作用。美國大學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大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學會解決問題,而不是重復所謂的標準答案。中國的教育課堂,也正逐漸開始關注并培養(yǎng)這種評判思維模式。筆者認為英語電影能有效地刺激功能性的語言學習,也能文化上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去有意識地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電影可以構建獨特的民族身份認同,探討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并教育觀眾。歷史片《甘地》講述了被尊為印度國父的甘地傳奇的一生:他以絕無僅有的非暴力的和平策略爭取印度獨立自主??赐觌娪皩W生們開始重新認識先前覺得不可理解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這便是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本研究是探索性的,旨在分析通過英語電影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可行性。上課采用的形式主要是電影分析和文化探究。本文的研究對象是68名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這項研究考查的變量是學生在研討會的口頭表述(presentation)和書面的影評作業(yè)(film critique)表現(xiàn)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應精心挑選所放的電影,力求無論是愛情片,歷史片,政治片還是時下流行的大片(blockbuster)均能代表一種典型的風格流派或思維模式。選擇《辛德勒名單》的原因是該電影真實的再現(xiàn)了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而在談及東方主義(Orientalism),我們選擇《安娜與國王》來審視導演通過怎樣的電影語言從女權主義和后殖民文化研究的角度構建了跨文化陳述。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在播放影片后可以從如下角度啟發(fā)學生的思考:(1)不同風格主題的類型電影傳達的是怎樣的文化信息?( 2)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電影,如何評判電影?

3 教學設計

在上課前教師應按小組分配好任務,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討論。有的負責介紹劇情梗概;有的舉例說明電影語言如劇本,對話等是如何構建文化特性;而觀察小組則負責對同伴的影評做出評價。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寫復式筆記(double-entry journal),即同時記錄下精彩的電影片段和你觀片時的反應和想法,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學生寫的影評也是重要的研討材料,因為觀察視角和個人生活審美經驗不同,學生的影評常常百家爭鳴。而學生在同伴學習的思維碰撞中也交流了思想,開闊了視野,帶著評判的任務去看電影往往能看出深意來。而通過寫評論,學生磨練難能可貴的批判性思維。這種自由的研討方式深受學生歡迎,他們各抒己見,并體現(xiàn)出思考的清晰性和邏輯性。

再者,教師應加強學術修養(yǎng)和積累,高屋建瓴才能對課堂的腦力激蕩做出良好的掌控。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批判性地探討了平等、自由以及對文化多樣性的寬容。劇情片《通天塔》用拼盤方式展示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發(fā)生的三個故事:語言交流的障礙和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仿佛讓人們無法交流。但電影的內核卻是溝通總是能(下轉第158頁)(上接第149頁)超越隔膜的。為了發(fā)展這種批判性思維,學生應學習如何寫電影簡介,如何通過情節(jié)分析電影,如何來評價同伴的影評。鮮活的電影語言賦予了抽象的文學理論批判術語如后結構主義,后殖民主義生動的涵義。英語課構建這么一種研討的環(huán)境,在這里無所謂標準答案,有的是見智見仁。最重要的是,學生有機會去探索和發(fā)展作為語言和社會實踐的批判性語言能力。

4 結論

電影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并且給學生帶去一種終身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批判式思維是一個長期內化的過程,但是本研究實踐證明了通過英語電影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Teasley, Alan B., and Ann Wilder. Reel Conversations: Reading Films with Young Adults. Portsmouth: Boynton/Cook,1997.

第6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批判性思維表現(xiàn)為個人為了決定事物的真實價值,運用恰當?shù)脑u價標準進行有意識的思考,最終做出有理據(jù)判斷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要求人們對事物具有分析、推理、評判、論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方面蘊含著突破固守成規(guī),勇于質疑、獨立思考的自由精神,另一方面也包涵一些思維技能,比如分析能力、評價能力、推理能力、判斷能力、假設驗證能力和鑒賞能力等。

閱讀教學中需要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或批判性閱讀能力。Scriven & Paul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力指的是積極地、熟練地解讀、應用、分析、綜合、評估支配信念和行為的那些信息的過程。簡單地說,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是在閱讀文本時讀者對文本信息進行分析、質疑、辨別、推敲、篩選、評價的閱讀能力。本文主要探討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性,并就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方案提出幾點建議。

一、 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性

1.時展的需要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鋪天蓋地的知識信息浪潮蜂擁而來,英語已成為21世紀世界通用語。每天有大量的英語新聞、科技資訊在報紙和網絡上。知識信息時代一方面要求受眾拓寬視野,提升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卻隨之出現(xiàn)了信息污染的問題。面對如此繁復的媒體信息,只有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免于誤入歧途,消磨意志。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只關注語言文字訓練,忽視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學生決定用英語進行讀寫輸出時,發(fā)現(xiàn)平時所學習的技能不足以表達出期望的效果。同時,當今世界價值多元化、表達方式多樣化、經歷多樣化等客觀現(xiàn)實使得學生不得不面臨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戰(zhàn)。單一的以讀寫技能為主的閱讀教學難以滿足當今知識信息時代的需要。教授語言技能的教師應該意識到不能再一味教授學生專注于語言技能,知識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我們無法忽略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何其莘等指出,在21世紀這個國際化的高科技時代,對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yǎng)應引起重視。

因此,英語閱讀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如何批判性地閱讀,即應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幫助學生在知識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適應大量知識信息的沖擊,迎接社會、經濟、科技發(fā)展所帶來的挑戰(zhàn)。

2.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批判性思維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21世紀是綜合國力競爭愈演愈烈的時代,而綜合國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批判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基礎。1999年,何其莘等在《關于外語專業(yè)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在語言技能訓練中強調模仿記憶,而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yǎng)”??梢姡囵B(yǎng)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早已引起教育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忽視或抑制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極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從培養(yǎng)人才的角度看,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批判性思維訓練是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正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教學的長期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注重學思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

3.閱讀本身的需要

閱讀語篇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所需信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閱讀教學只注重語篇中的語言文字,獲取的只是模仿記憶中的語言技能,而要獲得信息,就必須充分完整地理解該語篇的整體意義,這必須借助思維的活動才能進行。隨著批判性話語分析的興起,閱讀不僅僅是信息傳播的媒介,也是社會實踐。在以英語為主要溝通工具的當今社會,對語篇作出批評性反應已成為必要和趨勢。語篇作者通過語言文字傳遞信息的同時,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思考,學會分析和評價文本信息,進行有選擇地信息吸收。可以說,閱讀本身需要的不僅僅是語言形式,更重要的是進行意義的選擇。

二、 書面語篇中的態(tài)度資源

要在英語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要清楚文本中的表達是如何有效構建語篇的人際意義的。目前學校閱讀教學中所用書面閱讀材料體裁多樣,語篇中包涵大量傳達人際意義的手段。我們認為有效把握書面語篇中的態(tài)度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以下就態(tài)度資源的評價理論視角進行解讀。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一種意義潛勢。語言功能中的人際功能即語言進行社會交際,傳達主觀評價和判斷的功能。評價理論進一步發(fā)展了人際功能說。評價理論涉及語篇中的各種態(tài)度、情感和方式。態(tài)度系統(tǒng)指的是人們參照情感反應或文化制約下的價值體系對參與者和過程進行主體間性評價的意義資源,它是評價理論的核心。

首先,情感用來表達語言使用者對事物或現(xiàn)象做出的情感反應,是態(tài)度系統(tǒng)的中心。情感資源是話語者表明對評價對象態(tài)度的最明顯、最主觀的表達方式,比如un/happiness, in/security, dis/satisfaction都屬于情感資源的范疇。其次,裁決是根據(jù)一系列制度化的規(guī)范對行為舉止進行評價,屬于倫理范疇,包括社會認同和社會制裁。最后,鑒賞則是對評價對象所具有的特性的評價,傳達美學和非美學層面的意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喚起學生對態(tài)度資源的注意,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閱讀不能忽視意義的傳達;不能理解語篇中的意義,也就不能充分理解語篇的整體意義,從而不能達到有效閱讀語篇的目的。

三、 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方案

現(xiàn)代語篇的多樣化有利于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其實,西方早就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索。1991年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報告》就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1995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頒布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也規(guī)定:“學校教育的重點應是幫助學生掌握每天使用的多種技能,如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在工作中具有合作精神”。澳大利亞的MyRead項目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Critical Web Reader項目都十分注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結合國外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方面的經驗及我國長期忽視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1.循序漸進的明示指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利用體裁多樣的語篇語料明確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啟發(fā)見解,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是學生批判性思維發(fā)展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他們?yōu)閷W生提高獨立思考的機會,引導學生敢于表達并追求與語篇作者不同的觀點,并在明示指導過程中始終保持公平公正對待一切觀點的態(tài)度。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信息的同時,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比較等思維活動理解文本所表達的觀點和情感,讓學生找出字里行間的隱含信息,拓展語句內容,推斷作者、人物的言行涵義,探究作者態(tài)度、情緒,從不同角度對文本信息進行評價質疑,喚起學生的評判意識,提高鑒賞能力。

2.有的放矢的實踐訓練

教師在進行明示指導的同時,遵循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提供必要的訓練供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預測語篇信息。對于初學者,在閱讀文本材料時,首先讓他們閱讀文章的標題后即刻預測該文章可能會涉及的內容,回答的問題。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標題信息的分析推理,寫下他們的預測。閱讀文本后,將自己的推測與作者的進行對照,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寫作視角、觀點和情感。最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預測改寫文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新視角,引導他們探討作者沒有回答的質疑。設計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要求學生具有超出已有知識的原始儲備,重構熟悉的知識信息,從而獲取新信息,這一實踐方法能夠從閱讀本身提供的整體意義上培養(yǎng)學生對批判性思維的敏感度。

(2)聚焦態(tài)度資源。閱讀語篇中包含著豐富的態(tài)度資源,聚焦具有感彩的用語不僅要求學生理解其單個詞語的意義,還要理解語句意義之間的關聯(lián)。例如,教師選擇語篇中一段引起學生質疑的節(jié)選,首先讓學生標注出該節(jié)選中具有明顯情感色彩的用語,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質疑改寫那些用語,體會改寫前后節(jié)選語篇觀點變化的程度。這樣的改寫訓練有助于學生體會和判斷作者選詞組句的意義與功能,并在今后的寫作中注意如何陳述類似的觀點,可以說,這種批判性閱讀訓練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

(3)評述文本內容。書評、影評是常見的書面評論方式,主要目的是評價書籍或電影的可讀性、可觀性,說服讀者去讀、去看或不去讀、不去看。進行這項訓練要求學生站在對文本內容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思考其對文本的了解程度,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意圖,走進作者和人物的心理世界,體會他人的情懷,通過文本這個中介與作者和人物展開對話,獲得某種人生感悟。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辯論、討論的方式支持或反駁他人的評論。通過批判性地閱讀文本,思考文本如何產生意義這條主線,能夠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

3.充分利用課外資源

除了提倡有效地課堂教學外,課外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資源,開展相應的課外活動。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為教材中的某篇課文主題尋找對應主題的影片進行書評和影評的對比寫作練習,或組織學生觀看演講、戲劇、歌舞表演來豐富學生多元化的思維能力,也可讓學生通過制作劇本、編制課件的方式展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和理解。這些課外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發(fā)展。

四、 結語

由于傳統(tǒng)的以讀寫為主的閱讀技能教學已不能滿足時代和教育目標的要求,現(xiàn)代閱讀教學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書面語篇具有除語言文字外的多種意義資源,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從教師明示教學、學生實踐訓練并充分利用課外資源開展相應的課外活動等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最后,隨著知識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閱讀教學的手段和方式會日趨多元化,因此,如何進行多元化閱讀模式下的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是今后我們思考和研究的緊迫問題。

參考文獻

[1]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London:Arnold,1978.

[2] Paul R & 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Learning and Your Life [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Publishing,2006.

[3] Scriven M & Paul R.Defining Critical Thinking:A Draft Statement for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ExcellenceinCriticalThinking[OL]. http:///print-page.cfm?pageID=766 Accessed 07/31/2012.

[4] Vygotsky L S.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62.

[5] 陳曉燕.英漢社論語篇態(tài)度資源對比分析.第九屆全國功能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何其莘,殷桐生,黃源深,劉海平.關于外語專業(yè)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7] 黃源深.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 再談“思辨缺席”.外語界,2010(1).

第7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一、何謂批判性思維

從思維對象上看,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包括對自己和他人的思維進行反思、提出質疑、弄清情況和獨立分析的過程;從思維的目的來看,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的目的不在于已有,而在于不斷完善。其針對的并不絕對是錯誤的,亦包括主體對思維過程、結果和已有的數(shù)學表述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包括三個維度的內容: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知識、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傾向。三者聯(lián)合起來共同發(fā)生作用。

二、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的意義

1.批判性思維孕育著科學的進步、數(shù)學的發(fā)展。達爾文否定物種不變論肯定了生物是進化的。數(shù)學的發(fā)展更是如此,如羅巴切夫沖破歐氏幾何的束縛創(chuàng)立了非歐幾何;羅素的悖論對康托爾集合論引發(fā)對數(shù)學基礎的研究等等。正如美國哲學家拉卡托斯所表明的:“非形式、擬經驗數(shù)學的生長,靠的不是單純地去增加無可懷疑的定理的數(shù)目,而是靠思辨和批判、用證明和反駁的邏輯不斷地改進猜想。”

2.批判性思維是當代人才必備的素質。在日新月異的信息社會里,知道如何學習和知道如何清楚地思考快速增長的信息的雙重能力是應付未來挑戰(zhàn)的最好的準備。知識增長的速度越是迅猛,越是需要我們能夠獨立思考,能以批判的、挑剔的、審視的、懷疑的、挑戰(zhàn)的、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大量涌現(xiàn)的各種信息,能組織、整合信息,能批判性地運用信息來決策和解決問題。數(shù)學思維教育是學校對人的教育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意義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數(shù)學家,更是為所有人的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3.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意識。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人格的形成。我國開展數(shù)學教育提倡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批判意識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欠缺可能成為目標達成的障礙。所以說提倡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著力點。

三、培養(yǎng)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的有效途徑

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包括兩方面內容: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批判思維者的人格特質。基于此,批判性思維訓練應該包括兩個取向,一是技能取向,二是意識取向。

批判性思維訓練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其一,開設批判性思維課程;其二,通過邏輯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其三,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筆者認為,通過試誤教學可以很好地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1.寓“嘗試錯誤”于“驚訝”中。驚訝產生于意外,意外之事一旦發(fā)生就更加引人注目、促人思索。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長期無差錯地傳授,學生將會感到平淡、順從,會淡化學習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多途徑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一些有一定思維價值、能激發(fā)學生驚奇感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嘗試錯誤的愉悅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

2.寓“嘗試錯誤”于“陷阱”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孩子在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時,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們把這條規(guī)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針對學生由于對某些數(shù)學概念、法則、定理、公式等方面理解不夠深刻和透徹,而表現(xiàn)在判斷、推理論證及解題上的失誤現(xiàn)象,有的放矢地選編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題目,在易錯的環(huán)節(jié)上設置“陷阱”,誘使學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維沖突,誘發(fā)靈感,產生真知,從而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

3.寓“嘗試錯誤”于“解法錯誤”中。解題,是學生很好也是主要的學習活動。同年級的教師合作起來,編制一些數(shù)學多項選擇題和判斷該錯題作為探索性課題,不定期地讓學生互相交流、研究,能更好地進行試誤教學,從而達到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的目的。

數(shù)學家波利亞說:“教學生解題是意志的教育”,試誤是意志教育的好方法。當然,試誤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學生在試誤過程中,冷靜分析產生錯誤的原由,調整解題思路。所以平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試誤訓練,以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們以后既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頑強意志,又具有不怕失敗的開拓精神。

學生解題時遇到挫折,主觀愿望一時得不到實現(xiàn)是常有的事。如果受挫能力不強或錯題難度過大,學生就會產生焦躁頹廢的情緒,以至于一事無成。所以我們在編制題目時,一定要考慮學生年齡和思維水平,不可盲目。

以上是筆者對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和試誤教學的探索,可以認為試誤教學是培養(yǎng)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的有效途徑。但不能認為試誤教學就是唯一的、最先進、最有效的,它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它實施起來,費時且有難度,也不易操作等等。

【參考文獻】

第8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關鍵詞】 批判性思維;大學生英語;口語教學;表達狀況;設計思路

20世紀40年代以來,國內外教育教學專家就開始將批判性思維理論作為研究的重點。迄今為止,在一些西歐國家,批判性思維理論已經發(fā)展成一門內容豐富的思維訓練課程。在批判性思維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生不僅要對已有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邏輯辯證分析能力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倡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今天,加強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顯得格外重要。

一、批判性思維的概念及其作用

批判性思維的理論根源是是建構主義,其英文表達是“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指批評的,愛挑剔的,決定性的,評論的等等之意。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習者通過自主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個人判斷和評價,對相信什么和做什么做出合理決策的能力。批判性思維重視學習者獨立思考和分析判斷的能力,強調個體自主的分析、判斷。因此,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它的核心是主動評估觀點的愿望,它能夠改變我們的態(tài)度和習慣,敦促學習者愿意主動探索艱難的問題。

在學習中,批判性思維指能抓住要領,善于質疑辨析,基于嚴格推斷,富于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2007年,在我國教育部進一步修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高級階段學生口語表達的核心要求是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盡管教育專家已經認識到批判性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然而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等一系列問題還在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二、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狀況

通過對學習者日常英語學習的仔細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口語表達僅僅停留在一些簡單的日常對話,而且語義表達混亂,邏輯性、條理性差,缺乏思辨能力。更糟糕的是,目前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也大大忽視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口語課堂中幾乎是處于一種“無思維”狀態(tài),也就是說,學生只是隨著教師的教學思維模式被動的學,沒有激活自身的思維。另外,即使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靈光一現(xiàn)”的疑問,學生也不會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和問題。因此,久而久之,學生就養(yǎng)成了思維惰性的習慣,在遇到疑問和不解釋,只想被動的從教師和書本中獲得答案,不愿意獨立思考,也意識不到答案應該通過自身的批判性思考獲得。

針對大學英語口語的教學問題,一些學者提出批判性思維指導下的口語教學模式,即在口語教學中滲透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認知框架。將批判性思維引入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實現(xiàn)了由簡單的知識傳授向學生體驗內在價值的轉變,強調知識的獲取途徑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黧w探究,能夠獨立、客觀、深入的思考問題,批判性的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質量。

三、批判性思維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設計

為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批判性思維對大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促進作用,筆者提出了基于批判性思維視角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設計思路:

第一步:確定學習小組。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最好每組不超過5人,確保每組都包括口語水平優(yōu)、中、差的學生,并由學生自主選出小組組長。

第二步:教師布置話題,明確小組任務。課前,教師向學生提供將要討論的話題,這個話題最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這有利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和環(huán)境進行深入思考,建構和組織自己的口語表達內容。例如,筆者記得口語課老師給我們布置過這樣的話題:怎樣有效限制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的利與弊等。老師在布置話題后,要求各小組課下討論,列出思路和提綱,指明小組活動的任務,并下周課上進行PPT匯報演示,最后同學們的表現(xiàn)大都較讓人滿意。因此,小組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任務,再進行組內分工,合理安排小組成員的任務和角色,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步:小組列出提綱。在課下,每個小組成員根據(jù)老師提供的話題自行列出提綱,然后課上小組討論,確定最終小組提綱的內容。首先,每個組員在組內陳述自己的觀點、詳述理由,引出證據(jù)。然后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探討他人的認識和觀點,做出評價和總結,繼而形成全組的意見,列出提綱。這一步是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組織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提示,引導學生做出積極的思考和反饋,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四步:課堂匯報。課堂匯報是考察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外顯的重要步驟。每個小組選出代表闡述本組的論據(jù)觀點,并回答其他組提出的問題;而各組也要對其他小組的觀點進行點評分析。經過全班各組的循環(huán)討論,各小組代表和組員對自己組的“成果”進行再加工,汲取新的觀點,擯棄不恰當?shù)膬热?。因此,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產生新觀點,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并糾正語言錯誤、語義的缺失,彌補思維紕漏,更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深入認識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和批判性。

第五步:書寫成文。在一個話題討論結束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全班的討論結果完成150 字左右的文章,對所討論的話題進行最終合理和全面的闡述,讓學生在整理思路和建構認知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為了更好的把批判性思維融入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師和學生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承擔好自己的角色。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更科學的認識和總結他人的觀點,并結合自己固有的知識和經驗,有效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學生也應轉變自身的認識和學習態(tài)度,敢于正視自身的不足,借鑒他人觀點,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思路,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參考文獻】

[1] 劉儒德.論批判性思維的意義和內涵[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0(1)56-61.

[2] Ennis,Robert H.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2)44-48.

[3] 羅清旭.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174-175.

第9篇: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范文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思維品質;批判性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7006801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從知識理解到方法技能,從情感態(tài)度到思維品質,無不體現(xiàn)著新課程理念的影響。培養(yǎng)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維,對于其個性化地深入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形成辯證性的見解,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嚴謹求證并辯證思考,進而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

一、課堂民主,構建多維度對話

新課程理念倡導,課堂應當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師應主動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思想品德課堂中構建多維度對話,以促使學生破除對教材的迷信與對教師權威的盲從,形成批判性思維。在《與誠信結伴而行》的教學中,教師不直接呈現(xiàn)誠信的概念,而是啟發(fā)學生思考并說出歷史上或是身邊的誠信故事。于是,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談起:“曾子殺豬”中的誠信;商鞅“立木為信”,于是變法成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招致西戎來犯,身死國滅而為天下笑……繼而結合自身生活體驗,談身邊的誠信或失信案例。教師還可提問學生如何看待“自2015年起考試作弊納入刑法范疇”這一社會現(xiàn)象,請學生結合所學誠信知識加以解釋。

二、n堂設疑,推動探究式學習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有利于學生摒棄機械性記憶,對知識形成個性化的理解,開展探究式學習。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針對閱讀材料設疑思考,以推動探究式學習的展開。在《與誠信結伴而行》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由教材而切入對生活的觀察,感受誠信精神的無處不在。同時,對于教材中既有的結論進行正反面討論,從而明確誠信對于社會與個人來說有多重要。這時,教師順勢設疑:既然誠信如此重要,為什么生活中還是有那么多欺詐或失信現(xiàn)象?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地溝油、毒大米等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個人健康與社會安定的事例,得出之所以有不誠信現(xiàn)象出現(xiàn),是因為人們面對誠信與利益問題時,選擇了眼前利益而拋卻了誠信。當然,在激趣設疑的過程中,教師要科學設計,以確保問題的梯度性、爭議性、兩難性,同時還要考慮到問題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以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更具有評判價值。

三、情境創(chuàng)設,促進辯證式解讀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或以故事,或以圖片,或以游戲,激活學生的形象性思維。學生在形象性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下快速進入閱讀材料,對其中的論題進行客觀分析、科學判斷與理性評估,以促進批判性思維的形成。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在于將思想品德教學中抽象的概念、理論等內容形象化,以促進學生辯證性思維的形成。在《與誠信結伴而行》的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冠生園因陳餡月餅而信譽破產,三鹿奶粉因三聚氰胺而走向破產,同仁堂因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而享譽四海。那么,我們再來看一則關于誠信的愛情悲劇――“尾生抱柱”的故事。請學生思考:假如你是尾生,在生命與誠信之間,你會做出什么選擇?學生從正反兩面對誠信進行辯證性思考,從而明確:在守信用與靈活變通之間,該如何把握合適的“度”。

四、主題滲透,形成批判性思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