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成語中的名人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設計了多種適合小學生積累成語和名人名言的方法,著重提高小學生對成語和名人名言的感悟與認識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一、利用資源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根據(jù)這一特點,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利用教材資源激發(fā)興趣。教材中蘊含的成語與名人名言資源非常豐富,教師要好好利用。如《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故事,教師可設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澳阆胫乐T葛亮出山幫助劉備以后,是怎樣建功立業(yè)的嗎?”這篇課文所在的那個單元練習中有一組反映諸葛亮一生的成語:初出茅廬、屢建奇功、獨木難支、回天無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學生便會聯(lián)系所讀故事進行熟記,有利于對成語的理解和積累。
2.課前一分鐘成語故事演講激發(fā)興趣。結合我校“三部九步”教學模式的開展,我鼓勵學生每天進行課外閱讀,并在課堂上開展一分鐘成語故事演講比賽,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做到了理解與記憶同步進行。
3.結合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興趣。如在教學有關父母恩的文章時,可引用“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或“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雪”等名言激發(fā)學生對父母師長的情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爭做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學習珍惜時間這方面的文章時,可引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或“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氣力”的名言,并舉例將珍惜時間與浪費時間這兩種行為及其結果作以比較,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進行名言的積累。
二、幾種有效的積累途徑
1.課堂教學中積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語言積累。課堂上積累的方法很多,如課前預習積累,遇到成語與名人名言可通過查閱辭典、請教等形式達到熟記、積累的要求;課堂學習積累,即教師在課堂上“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之時涉及到一些成語或名人名言,學生即時記錄在本上,結合課本內(nèi)容進行熟記積累。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都想在同學面前露上一手,在教師面前表現(xiàn)一番,這是展開成語和名人名言積累的良好契機。于是,我就利用競賽背誦的方式幫助他們積累成語,讓生生之間互背,小組之間比賽背,男女生之間競賽背,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所積累的成語的平臺,使他們在競賽中增強自信,提高語言積累的興趣。
誦讀記憶是積累成語的重要方法。成語整齊劃一,讀起來朗朗上口。小學生正處于儲存語言的最佳時期,多背一些優(yōu)美詞匯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語言庫存。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背誦的指導,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背誦時間,加強檢查的力度,讓學生樂于背誦并體驗成功的樂趣,并用歸類法將背誦后的成語進行整理,如數(shù)字成語、歷史成語、寓言成語、寫人成語(人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品質(zhì)等)、寫景成語(山、水、花草)等。
2.課外閱讀中積累。課外閱讀是積累成語和名人名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為與課堂學習相比,課外閱讀的時間、空間和資源的限制性相對較小,學生可以“放開手腳”,加之教師指導得當,學生一定會在課外閱讀中收獲著比課堂學習更多、更好的成果。如讀書筆記式積累,記一些好詞、好句或感受深刻、意蘊深長之句;網(wǎng)絡搜索式積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相關信息,輔助學習;對比閱讀式積累,即把寫同樣內(nèi)容的不同資料源對比著閱讀,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視角和觀點,再融合自己的觀點進行卡片式資料積累。
3.書寫中積累。新課程重視學生的寫字質(zhì)量,要求學生扎實打好寫字基礎。書寫的內(nèi)容有很多,成語和名人名言便是其一。為此,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書寫時由描到摹,由少到多,讓學生把字寫對、寫工整、寫美觀。同時,在班級中同步開展書法競賽,增強語言積累的效果。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1.通過誦讀古代詩詞,積累一些文言知識,在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情趣。2.通過掌握的文言知識,讀懂一些比較淺易的文言文以及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一些較有深度的文言文的基本內(nèi)容。3.掌握基本的文言語法知識;掌握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識。根據(jù)課標要求,教學上要想達到以上目標,我認為主要還得從以下同幾點出發(fā)。
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的興趣。
激發(fā)興趣是指教師的課堂導入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初中階段是學習文言文的起始階段,興趣和信心是他們學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假如學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文言知識,然后生硬地把它們背下來,就會導致學生喪失學好文言文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激發(fā)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下面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的三種方法:
1.成語名句導入法:利用學生從小學就已經(jīng)熟悉的一些成語、名句導入新課,拉近文言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距離感,促使學生以積極、愉悅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引發(fā)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如“敏而好學”“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皽毓手隆钡瘸烧Z導入,引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為字詞的掌握和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打好基礎。
2.背景故事導入法:要想讓學生帶著閱讀的興趣去讀課文,除了讓學生了解涉及課文的一些史實外,還要適當補充一些有關的故事,特別是學生會感興趣的故事。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想要去探究課文的興趣。如學習《隆中對》可以先講三顧茅廬的故事,從而使學生能從背景故事中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名人導入法:學生對名人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教學時不妨利用一下這種仰慕心理,通過介紹這些學生熟悉但又不甚了解的事跡名人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出師表》的作者諸葛亮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一些有關諸葛亮的故事、諺語等來導入課文,比如,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并給學生講白帝城托孤的故事,給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了解做好鋪墊,激起學生對《出師表》的學習興趣。
其次,注意常用字的積累,講究能力的提高。
文言文字、詞、句不能一味死記硬背,要注意語言的運用。這里所說的語言的運用不是指寫作上的運用,而是通過一些常用詞的理解、識記來指導閱讀,在閱讀實踐中能舉一反三,這就是運用。所以,教師得讓學生注重預習,標記疑點;讓學生在課堂上質(zhì)疑,然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疑點;培養(yǎng)學生懂得聯(lián)系舊知識,推求新詞義;還要注意歸類整理,用練習加以鞏固。
總之,在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中如果遇到過去學過的字、詞、句式,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聯(lián)系、比較來把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這就有利于詞義的積累。當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式頻繁出現(xiàn)時,教師就得引導學生對這個詞或句式的意義用法等進行歸納、總結,并尋找其規(guī)律,以利于知識的積累與遷移。只有這樣,學生的文言知識才能積少成多,才能讓學生從訓練中積累到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最后,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欣賞能力,注重人文教育。
古人在寫文章落筆時非常謹慎,有很多語言很值得我們學習鑒賞,文言里面的思想精髓也非常寶貴,且他們在煉字、選詞、句式的選擇以及文章的結構安排等方面都非常講究。所以在教學時,師生可以通過對語言的鑒賞,來體味作者隱含的細微感情,從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做好人文教育。
上面這些教法,對于教后進生來說有一定的作用,但還不是很實用。所以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笨拙卻比較有效的方法,也就是怎樣有效的掌握課本的文言文知識。一般選入初中課本的文言文大多都比較長,上課時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借助工具書以及老師的講解都能理解一些,但往往合上書之后,腦子就會一片空白。而文言的考點往往又是考詞義和句子翻譯。那么針對這個實際,本人會在早讀課上讓學生先讀課文,再結合工具書把文言文的意思加以理解并進行強記,然后把工具書拿開,結合注釋看課文,把翻譯讀出來。這樣學生不僅能記住字詞的意思,掌握句子的翻譯,還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
一.利用成語故事,導入新課
常言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課開始之前,我們有時可以很好的利用成語故事進行導入,借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使之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轉(zhuǎn)入新知識的學習。
講《醉翁亭記》,我們可以用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導入;講《出師表》,我們可以用成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導入;講《廉頗藺相如列傳》,我們可以用成語“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導入;講《勾踐滅吳》我們可以用成語“臥薪嘗膽”導入;講《鴻門宴》,我們可以用成語“破釜沉舟”導入……其實,不管是古文還是現(xiàn)代文,我們都可以很好的利用成語進行導入。
二.利用成語講解詞語的意義的判斷方法
某些成語由于它的格式上的特殊性,意義上就有某種明顯的相關性,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一點,判斷詞語的意義。(1)互訓性:就是詞語的意義可以相互解釋,在某些并列結構成語中,前者的意義就是后者的意義,后者的意義亦即前者。我們?nèi)绻靼灼湟唬涂梢杂盟忉屃硪粋€。這一類的成語很多,如:內(nèi)憂外患、心領神會、打家劫舍、爾虞我詐、必恭必敬、丟三落四、防微杜漸、克勤克儉、忘恩負義、懷瑾握玉、窮形盡相、窮兇極惡、苦思冥想、幸災樂禍、規(guī)行矩步、奇珍異寶、金科玉律、審時度勢、口誅筆伐、空前絕后、咬文嚼字、鬼使神差、濟困扶危、匿影藏形、損兵折將、稱心如意、誠惶誠恐、滌瑕蕩穢、調(diào)兵遣將、難解難分、崇山峻嶺、銖積寸累、移風易俗、深思熟慮、情投意合、心馳神往、粗制濫造、冗詞贅句、妻離子散、傾箱倒篋……(2)反訓性:就是在某些并列結構的成語中,有些前后意義剛好相反,我們?nèi)绻靼灼湟?,也可以用它解釋另一個。如:遠交近攻、否極泰來、陰奉陽違、扶弱抑強、大同小異、舍本逐末、革故鼎新、損人利己、能屈能伸、是古非今、厚此薄彼、喜新厭故、繼往開來、推陳出新、黨同伐異、殊途同歸、諂上欺下、興利除弊……
三.利用成語,講授中華傳統(tǒng)思想精華
成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結晶,其中積淀著許多寶貴的傳統(tǒng)思想,只要我們善于發(fā)掘,我們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它,在課堂上講授常見的、至今仍有積極意義的傳統(tǒng)思想,如:安不忘危、居安思危等成語告誡人們在平安或太平的時候,不能忘記災難或危險的到來,《周易》上說“是故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成語拔刀相助則是中華民族自古至今的思想,歷來為俠義之人所稱道,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端疂G傳》中的許多英勇故事都是這樣,《西廂記》第五折中也有“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夠好夫妻似水如魚”。成語悲天憫人則是中國知識分子常持的態(tài)度,他們感慨世事,同情人民疾苦,以天下為己任。文天祥、杜甫、白居易、屈原等是其中優(yōu)秀的代表。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告訴我們不經(jīng)過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希望人們積極進取,用汗水、努力等代價去換取成功,徹底拋棄不勞而獲的思想。成語懲前毖后告訴我們?nèi)送稿e誤,但是人不應該在同一個地方犯錯誤,我們要把前面的錯誤作為教訓,以后小心,不致重犯。《詩經(jīng)?周頌》中有“予其懲而毖后患”的句子。明?張居正《張文忠公集》中也有“頃丹陽淺阻,當事諸公畢智竭力,僅克有濟,懲前毖后,預為先事之圖可也?!逼渌枷敫啵纾旱疵髦尽⒎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化干戈為玉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臥薪嘗膽、滿招損,謙受益、匹夫有則、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人定勝天、三人行必有我?guī)?、舍生取義……這些成語涉及到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不再一一說明。
四.利用成語進行寫作時的“反彈琵琶”教學
寫作的生命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對新生活,新時代的再認識。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成語進行“反彈琵琶”教學,就是針對成語的本意,反其意而用之,結合時代特點,賦予成語以新的內(nèi)涵,新的氣息,從而達到立意創(chuàng)新的目的。如:班門弄斧,字面的意思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在感彩上屬于貶義詞,可是就有人從提高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寫人要進步得快,“弄斧”必須到“班門”,否則,得不到名人的指點,進步談何容易,最后,作者又進一步論及“班門弄斧”要具備的條件:一是思想要開放,二是還要有勇氣。文章不僅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立意深遠,以理服人。再如:斤斤計較,字面的意思是形容一絲一毫都要計較。在感彩上亦屬于貶義詞,我們?nèi)绻麖墓蛯Υぷ?,對待人民的利益角度出發(fā),寫他們一絲不茍,寫他們斤斤計較,立意就顯得新穎而深遠。
利用成語進行反彈琵琶教學,主要是成語的本意已經(jīng)眾所周知,如果我們結合實際,從反面去看,去寫,就是寫作中“舊瓶裝新酒”、“枯枝發(fā)新芽”,不僅顯得學以致用,而且體現(xiàn)了寫作必須反映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原則??梢杂脕怼胺磸椗谩钡某烧Z主要還有:胡說八道、開卷有益、看風使舵、能屈能伸、取長補短、大材小用、不到黃河不死心、無微不至、下不為例等等。
五.利用成語進行古文語法教學
成語的來源很多,常見的有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詩文名句等,這些內(nèi)容大多存在于古代的典籍中,故成語有“語言的活化石”之美譽,所以不少成語帶有明顯的古語的語法特點,我們?nèi)绻莆樟诉@些內(nèi)容,對我們學習古文將有很大的幫助,成語中的古語語法特點主要有:
(1)句式倒裝,如:時不我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唯才是舉、嗤之以鼻、持之以恒、怒(喜)形于色、問道于盲、無動于衷、無濟于事、相濡以沫、嚴于律己。上述成語中前三個屬于古漢語中的賓語前置,后面的屬于介詞短語后置。
(2)省略句式:運籌帷幄、功敗垂成、櫛風沐雨、錐處囊中、鶴立雞群、燕巢幕上、燕雀處堂、逍遙法外、飽以老拳。以上成語只有最后一個是省略動詞飽的賓語“之”,其余的都是省略介詞“于”。
(3)詞類活用:
A:名詞用做動詞:一鼓作氣、衣錦還鄉(xiāng)、不羈之材、不脛而走、不毛之地、布衣蔬食、草菅人命、飯糗茹草、甕牖繩樞、行百里者半九十、幕天席地、禮賢下士。
B:名詞用做狀語:云譎波詭、日理萬機、日新月異、粉妝玉琢、風馳電掣、高屋建瓴、蝸行牛步、鳧趨雀躍、瓜剖豆分、管窺蠡測。
C:形容詞用做名詞:抱殘守缺、禮賢下士、扶危濟困、拈輕怕重、避實就虛、防微杜漸、扶弱抑強。
D:形容詞用做動詞:不恥下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貴耳賤目、厚此薄彼、竭澤而漁、完璧歸趙。
上面這些成語中加點的詞,在用法上都屬于詞類活用。
一、以朗讀激趣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朗讀,把文章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韻出神入化地渲染給學生,讓他們細細品味。如范讀朱自清《背影》中“父親爬月臺”那一段時,我就通過語調(diào)、重音、節(jié)奏、表情等變化,讓學生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此外,還可讓學生自己進行朗讀,如分角色讀、個別讀、分組讀、接龍讀、齊讀等形式,真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
二、以表演激趣
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身臨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情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主旨。如教《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把學分成不同角色,再分組進行排練(可以加上適當?shù)南胂螅詈蟪楹灡硌?,臺下的同學進行點評。結果,文中的內(nèi)容,人物性格,都表演得到位,理解得透徹。這樣,不僅使所有的同學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學習,而且對這篇課文內(nèi)容有了全面的理解。
三、以競賽激趣
根據(jù)學生好勝的心理特征,課堂上有計劃地開展了一些知識競賽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師設計知識競賽題,設計必答題、選答題、搶答題、觀眾搶答題等形式,小組選派代表參加競賽;通過筆試方式,讓學生答題,給出成績,排出名次,予以獎勵;定期舉行古詩詞朗誦和默寫比賽,看誰誦讀默寫的詩詞又多又快又準確;舉行成語接龍比賽,看誰能按要求說出的成語最多等等。通過開展各種有趣的競賽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四、以實驗激趣
做實驗本是教自然學科時采用的手段,如能恰當引入語文課堂,會達到“百聞不如一見”之效,會解決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要想方設法,設計語文課中的實驗。如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時,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杯水,一個雞蛋,一小撮食鹽。上課前先叫學生做實驗,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水中不加食鹽雞蛋下沉,加食鹽則上浮。學生很快明白死海岸邊寸草不生,人在水中淹而不死的原因,于是便抓住了死海的本質(zhì)特征。
五、以圖畫激趣
簡筆畫在語文教學中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要學會繪制教學簡筆畫。給沒有插圖的課文配上插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上課效率。如教《春》一文時,筆者在黑板上畫了五幅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依圖說出課文相應的內(nèi)容,絕大部分學生當堂能背誦出每一幅圖的內(nèi)容。
六、以教具激趣
一些課文,適宜自制教具,師生要人人動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小橘燈》一文時,筆者自制了一盞小橘燈,在課堂上點亮,讓學生講其象征意義,然后讓學生課后自己動手,制作小橘燈,并舉行展活動。
七、以歌聲激趣
生活中處處有歌聲。讓歌聲走進語文課堂,可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春》一文時,先讓學生聽《春天在哪里》這首歌,然后讓學生唱有關“春天”的歌,學生伴隨著歌聲走進課堂,走進春天,體會春天的獨特韻味。
八、以課件激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色彩變化的畫面,音響刺激的錄音,以及帶有動感的幻燈片,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如我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時,先讓學生聽錄音,把學生帶進課文情境之中,然后,播出一幅幅有動感,將聲、色、情景融為一體的打鼓舞姿畫面。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情緒亢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以故事會激趣
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在課外閱讀中學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看誰的故事多,看誰的故事好,最后評選出“故事大王”。采用主題故事的形式,如:“名人小時候的故事”,讓學生圍繞著名人,講在課外聽到的,或讀到的故事等。故事會事先通知,定期召開,讓學生課外閱讀、搜集,課內(nèi)各顯神通,達到激趣之目的。
總之,想讓學生學好語文,提高上課效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上述激趣方法,力爭讓每一節(jié)課成為點燃學生學習興趣之火的顆顆火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愉悅,真正使學生在課始趣即生,課中趣更濃,課尾趣猶存!上述方法不僅適用于語文學科,對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只有因課制宜,靈活運用,才會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百花齊放,大大提高上課效率。
注釋:
關鍵詞:閱讀 個性化 課內(nèi)外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8-0191-02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闭n內(nèi)的功效占30%,課外的功效占70%,這幾乎是有識之士的共識。據(jù)專家研究: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許多作家在談到語文能力的形成時,無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課外閱讀?!墩Z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材料?!彼€提出,小學階段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但從實際情況看,許多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大量課外閱讀,這是制約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強化課外閱讀也已經(jīng)提上了議事日程,很多教師已清醒地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固然以課堂學習為主,但光靠課堂學習這一條腿走路顯然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繽紛世界,享受閱讀,教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1 寓教于趣,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苯處熓紫缺仨氈匾暸囵B(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zhuǎn)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才會如花香引來蜜蜂一樣,努力尋求閱讀機會,獲得閱讀滿足。
1.1講故事,激發(fā)閱讀興趣
孩子們大多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老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誘導學生閱讀。例如,老師給學生講了一個有趣的成語故事以后,特意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是從《成語故事》這本書里看到的。課后,很多意猶未盡的孩子就主動去找這本書讀。下一次講故事的時候,讀了這本書的孩子就會成為主講者,主動講述自己學到的成語故事。通過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
1.2樹榜樣,培養(yǎng)閱讀意識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jù)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老師可以常常給他們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知識。平時,如果我們教師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老舍、葉圣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對學生肯定有強烈的感染力。這種“名人效應”所產(chǎn)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它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yǎng)起來,不僅眼前受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1.3自由讀,拓寬閱讀視野
課外閱讀應是自主、自愿的閱讀,該讀什么或不該讀什么應該由學生的興趣決定,只要內(nèi)容健康學生愛讀什么就讓他們讀什么。所謂感興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東西,這樣的文章和書籍讀起來很輕松,又能獲得新鮮感,精神上很愉快。所以對剛接觸書籍的兒童來說,激發(fā)其興趣,“放任自讀”最適合不過的,不要管他讀什么書,就算是武俠小說、幽默笑話也任其讀之。教師的這種“放任”態(tài)度是寬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拘無束享受閱讀樂趣,點燃心靈的火花,閱讀的視野也隨之拓寬。
1.4展成果,樹立閱讀信心
老師布置學生課外讀書,不能光布置不反饋。如果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閱讀興趣,偷懶不讀,或半途而廢。相反,班級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為每個孩子提供一個向大家介紹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這一過程中,學生能與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他們的閱讀熱情會更高。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樂趣,閱讀的積極性會更高漲,信心也會更加十足。
2 寓教于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我們教師要借助教材資源,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要以“課內(nèi)帶課外,課外促課內(nèi),課內(nèi)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為準繩。形成“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的課內(nèi)外良性互動氛圍。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jié),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們教師可以這樣指導:
2.1指導學生作讀書筆記
一個專家在調(diào)查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時設置了這樣的調(diào)查題“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 》”,我能背誦其中一段:“ ”。然而,感到遺憾的是,許多同學雖然能寫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名,但寫不出其中一段完整的話??梢娫S多學生有了閱讀興趣,但他們僅把閱讀作為一種消遣和獵奇,只追求曲折多姿的情節(jié),而不把閱讀當作知識積累、豐富情感、借鑒寫作技巧的一種方式。如果只閱讀不積累。如同“小猴子下山,最后空手而回”。我們老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根據(jù)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可以摘抄好詞、對于好的句子可以進行仿造練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注明出處,寫讀后感。要學生在歡樂的閱讀中達到知識的積累,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升華健康的閱讀興趣。
2.2指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
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qū)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备鶕?jù)不同體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xù)讀;略讀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nèi)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在閱讀興趣的支配下,我們要教會學生:抓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語段用情去讀,抓意境描寫發(fā)揮想象去讀。根據(jù)需要學會選讀,無充足時間讀書時要學會瀏覽,對重點篇目要學會精讀,為了積累語言要學會摘讀。讀中有批注,要邊讀邊想。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的文化底蘊不斷厚實。
3 寓教于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至昏昏欲睡。應該巧妙,寓教于活動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3.1講
低年級可以堅持每日5—10分鐘的聽說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會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這樣學生的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長期下來,學生能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fā),說話能妙語連珠,寫文章也會意到筆隨。
3.2辦
高年級可以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報活動,肯定深受學生的喜愛。手抄報的內(nèi)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huán)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jù)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計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圖。
3.3賽
為了使孩子的讀書熱情持之以恒,我們教師要定期舉辦故事會、古詩朗誦會、辯論會、佳作欣賞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也可進行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4展
由此可見,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及方式,激發(fā)閱讀的興趣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了解閱讀興趣,制定閱讀計劃
為了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做了一個簡單調(diào)查:1.你最喜歡哪類閱讀?看電視,聽故事,自己看書。選擇看電視的有100℅,可見集聲、形、色為一體的電視媒體已成為學生閱讀的主要載體。2.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么?男孩子的回答大多是《奧特曼》《火影忍者》等情節(jié)刺激的漫畫作品和《大迷宮》等純圖畫的雜志,女孩子大多喜歡《小公主》這類雜志。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喜歡《安徒生童話》《謎語》這類文本。由此,我確定了讓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畫面閱讀以圖為主,文字為輔以字為主,配些圖畫文字閱讀;閱讀的方式:看動態(tài)畫面傾聽故事自主獨立閱讀;閱讀的模式:師生共讀自主閱讀;閱讀的篇幅則由短到長,使學生逐步愛上閱讀。據(jù)此,我還制定了低年級的初步閱讀計劃。
1.用眼睛覽讀。初始,利用現(xiàn)有多媒體資源,如動畫片、成語故事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沒有任何文字,純粹的畫面、聲音讓學生感到課外閱讀很好玩。然后,通過展示臺給學生看經(jīng)典的繪本:《愛心樹》《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用美麗的畫面、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想象,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并不可怕。
2.用耳朵聽讀。低年級學生識字少,要培養(yǎng)他們從小愛看書,就要經(jīng)常聲情并茂地講述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講得有趣,學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教師有計劃堅持每天講,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神奇的事物。而描寫兒童世界的文學作品更讓學生有了一份親切感?!洞斑叺男《苟埂贰缎∝i稀里呼嚕》《一年級的小蜜瓜》《了不起的狐貍爸爸》等,我都聲情并茂地朗讀出來,并且在每次閱讀結束時我都會賣個關子,讓學生產(chǎn)生想聽的欲望,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自己買書去提前一飽眼福。
二、營造書香環(huán)境,萌生讀書興趣
營造一個書香濃濃的讀書環(huán)境,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行之有效的。兒童閱讀專家崔利斯曾這樣說:“如果有可能,就用書來搭建房頂?!比绻覀兡軐⑦@個理念滲透到我們的意識里,讓學生每天都浸潤在書香之中,就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讀書的興趣。
1.閱讀讀書名言。搜集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撲在書上就像餓漢撲在面包上一樣”……這些都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每周更換一句,一遍一遍地帶領學生朗讀、背誦這些名言警句,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結識這個朋友,如影隨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讀書使人快樂、讀書使人聰明。
2.感染閱讀精神。新學期開始,教師有意識地把學生帶進圖書館、閱覽室參觀,讓他們感受課外書的吸引力,感受書迷專心致志讀書的精神,感受那濃濃的讀書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愿望。
3.設立圖書角。在班級里設置一個圖書角,放上學生從家里帶來的經(jīng)過教師認可的最好看的書。班級里有了這么一個可供隨時借閱的圖書角,就像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知識之窗”。
三、抓住學生特點,激發(fā)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識字少,閱讀能力低,自控力差,僅僅營造課外閱讀氛圍是不夠的,還必須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課外閱讀興趣。
1.降低門檻激趣
人的閱讀活動總遵循著相對的系列性,那就是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從段到篇,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的不斷上升,永無止境。低年級剛入學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讀一些帶拼音的讀物,并降低閱讀門檻:看動畫片、成語故事光碟,每次看完,可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一段時間后,很多學生的家長反映,孩子回家不再看《奧特曼》了,迷上了成語故事了。
2.師生共讀激趣
對于低年級來說,教師要把課外閱讀作為集體性的活動,而不是個體自發(fā)的可有可無的閱讀。小學生“向師性”很強,低年級的教師如果站在學生的角度和他們一起閱讀,有助于激發(fā)全體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達到書未讀,趣已生的效果。
(1)書籍評價激趣
許多經(jīng)典的著作,以其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和精湛的藝術特色,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對后代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我們不妨給學生介紹一些名人對這些著作的評價,激起學生的興趣。
如閱讀《一千零一夜》時,出示:
有人說:“它是世界文學藝術殿堂中一株永遠艷麗多彩的奇葩!”
高爾基說:“它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
英國學者基布說:“它在世界文學史上獲得了永恒的聲譽?!?/p>
我告訴學生:這些話語評價的都是同一本書,猜猜看,哪本書能得到這么高的評價?這樣,學生就會覺得這是一部聲譽很高的經(jīng)典之作,是值得期待的“精神大餐”,必然有興趣閱讀。
(2)引發(fā)矛盾激趣
中國的文學作品中,狐貍給人的印象是狡詐、陰險的“壞東西”,而國外的作品卻替狐貍“”了。利用這一矛盾,可以讓學生對朗讀的作品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如朗讀《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時,我這樣設計:小朋友,你們知道狐貍的哪些故事呢?(學生講故事)這些故事中,狐貍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老師再給小朋友們講個狐貍的故事,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狐貍?(老師講書中的一個故事)想要更多地了解它,就來聽聽《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吧!。
(3)聯(lián)系實際激趣
小學高段是人的記憶的黃金時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抓住這一關鍵時期,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詞匯量,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語文 延伸性 課外書籍 閱讀指導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由此可見,無論是在我國古代還是國外的其他國家,人們一直都在倡導讀書,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人也都在倡導讀書。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既不是補課也不是做作業(yè),而是閱讀?!本凸P者自己而言,雖從教年限不久,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學語文難,寫作更難。究其根本就是小學生的閱讀量太少,導致詞匯量的嚴重缺乏,自然也就寫不出什么好的句子來。我認為有效地指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學生學習有了動力,其學習效率自然而然也就不用擔心了。所以,指導學生延伸性閱讀的第一步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要會挑選書籍,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推薦給學生。其次,教師要會朗讀,讀文章時盡可能地做到欲揚頓挫、滿含深情,讓聽著陶醉其中,從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聽得多了,自然也就會產(chǎn)生自己想閱讀的興趣。接著是讓學生養(yǎng)成聽讀的習慣,教師在簡介書籍時可以適當?shù)亓酎c懸念,讓學生自己去書中尋找答案。學生剛開始閱讀課外書籍時,可能讀一本書需要很長時間,但每天都堅持下來直至養(yǎng)成習慣,等到學生的詞匯量積極到一定程度時,學生學習語文來也就輕松了很多,寫出好作文來也不再是件難事了。
二、閱讀氛圍的營造
良好的閱讀氛圍也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語文教師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是其教學任務之一。就我個人看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設置圖書角
教師可以利用教室這一場地,選擇教室里的一個角落設置一個圖書角,鼓動學生從家里挑選出優(yōu)秀的書籍放在圖書角,把好的書籍分享給大家,大家一起閱讀,一起討論。
2.設置名人名言墻
很多名人偉人的事跡和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他們說的名言更是能成為后人的指路明燈。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室設置一塊名人名言墻,鼓勵學生閱讀。
3.講故事推薦書籍
小學高段年級的學生雖然不像低年級學生那樣離不開睡前故事 但故事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o學生講一些故事,當學生被故事吸引時,他自然就會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
4.多組織課外活動
無論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其自制力和耐心都是相當?shù)牟?,為了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養(yǎng)成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讀書活動,比如講故事比賽、寫讀書筆記等等。
三、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獨立閱讀的能力,但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導致不會閱讀、不喜歡閱讀。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特點、年齡、興趣特點等方面指導學生正確閱讀。在進行閱讀指導時要注意以下點。
1.學會默讀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默讀是考驗記憶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默讀時要盡可能做到,眼到、心到,既要看懂故事內(nèi)容還要能把故事內(nèi)容表達出來,不胡亂編造。
2.工具書的使用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工具書就要是字典和詞典,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學生借助工具書,會讀、會寫、會理解生字,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
3.寫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學生在寫讀書筆記時,可以寫自己的讀后感,也可以摘抄書中的優(yōu)美句子和段落,長時間的堅持下來,既擴大了閱讀量,又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推薦適合學生的課外書籍
學生有了閱讀興趣后,作為教師我們要科學地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以免學生閱讀不良書籍走上歪道。就我個人而言,我經(jīng)常推薦學生讀讀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古典名著、外國名著等等。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鵝媽媽的故事》《天方夜譚》《成語故事》《儒林外史》《西游記》《論語》《道德經(jīng)》《魯濱遜漂流記》《昆蟲記》《小王子》《玩偶之家》等等。這些書籍都是學生能看得懂而且略有興趣的,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學生們在活動中積極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進一步加深了閱讀興趣,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260-01
荀子《勸學》中提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知識點逐漸積累、認知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特別是在中學時期,對于學生的閱讀量、理解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教學中教師就要采取有效的引導策略,鼓勵學生做好基礎知識積累,為日后的學習發(fā)展打好基礎。
一、注重基礎詞匯積累
經(jīng)過小學時期的基礎鞏固,進入中學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常見的基礎詞匯,然而對于一些詞匯的認知卻不完善、理解也不透徹,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理解偏差或者理解錯誤的現(xiàn)象。我們知道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有效的詞匯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前提,也是我們?nèi)粘W習生活中進行運用的關鍵。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就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通過不同的口氣進行表達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們要在聽講、閱讀時正確了解別人的思想,要在說話、寫作時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必須掌握豐富的詞匯,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好的開展學習生活。教師在教學生讀課文時,對課文出現(xiàn)的常用詞語的掌握要達到“四會”,即會讀、會寫、會解釋、會運用。這“四會”的落腳點在于運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此外教師也要注重對于學生漢字形聲、形意知識的教育。例如在教學《珍奇的稀有動物》一文的時候,根據(jù)“珍”字為什么是“王字旁”,例如“珍珠”、“瑪瑙”、“珠璣”等等,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偏旁其實是“斜玉旁”,而非我們傳統(tǒng)認知中的“王字旁”,帶“斜玉旁”的字詞一般都是與“玉”、“美好的事物”相聯(lián)系的。只有引導學生認識到了這些基礎知識,他們在日后的閱讀學習中才能夠更好的進行理解與運用。
二、注重名言警句積累
一些名人講座、經(jīng)典文章中大多都會含有豐富的名言警句,因為在交談、寫作中,一句精當?shù)拿浴⒕?,往往使談吐生色,文筆增輝?;虍孆堻c晴,一語中的;或者言簡意賅,闡述深刻;或妙語連珠,意趣橫生。中學時期正處于學生各項基礎知識積累、認知體系構建的關鍵時期,充足的名言警句積累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說服力與文字內(nèi)涵。所以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做好名言警句的知識積累,以便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為他們的閱讀、寫作打好基礎。如學習《論語》十則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適當?shù)剡M行拓展閱讀,讓學生認識到《論語》是語錄體散文,許多內(nèi)涵豐富、言簡義豐,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娜粘I钣谜Z,像“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小不忍則亂大謀”、“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至今還被人們頻繁引用,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還能夠讓他們了解到名言的出處,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認知能力。長期積累既能構建自己的寫作素材庫,一旦運用起來就會信手拈來,又會陶冶性情,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為人生發(fā)展奠定基礎,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運用名人名言指導自己的行動,提升他們的綜合品質(zhì)。
三、注重成語典故積累
成語典故是中學時期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掌握良好的成語典故知識能夠讓學生在詩詞鑒賞的時候更好地理解詩詞內(nèi)涵,還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進行恰當?shù)囊?,提升寫作的質(zhì)量。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源頭入手,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成語。我國的成語大多出自古代典籍,弄清它們的源頭及含義,在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中,才不至于張冠李戴。比如“黃粱美夢”這一成語,很多學生容易寫成“黃梁美夢”,如果教師能夠?qū)⒌涔手v述一下,就能夠讓學生認識到“黃粱”是指食物,“粱”字就不會寫錯了。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些典故,就很難進行詩詞的理解。另外教學中教師也要引導善于去發(fā)現(xiàn)、挖掘遇到的一些生僻、難懂的成語,例如“文不加點”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望其項背”與“望塵莫及”到底有什么區(qū)別?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通過師生點評形成良性互動。這樣,學生學得主動,學有所得。學生既學習了課文,又在遷移閱讀中拓寬了視野,產(chǎn)生了朗讀經(jīng)典的強烈愿望,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成語,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自然會受益匪淺,有效的進行知識的積累。
四、注重生活知識積累
關鍵詞: 多種教學方法; 語文課堂; 引導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8-0149-01
現(xiàn)當代教育家黃厚江說:“語文教學主要體現(xiàn)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美好、豐富的情感?!笨梢?,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利用現(xiàn)有課本知識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讓學生領略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賞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游歷于出神入化的意境,感慨世事的滄桑巨變,揣摩惟妙惟肖的人物內(nèi)心,體會作品深刻的寓意……我認為依照不同課文內(nèi)容,實施不同教學方法尤為重要?,F(xiàn)將近幾年來我個人在語文學科中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實施教學的做法總結歸納。
一、背景介紹法
這是語文課堂教學最常見,也是最常規(guī)的一種方法。主要是對本篇課文寫作環(huán)境和歷史情況做一個簡單概述,只有了解背景,才能深入課文,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題。在講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戴望舒的《我用殘損的手掌》及來蒙托夫的《祖國》這些文章時,學生如果不了解寫作背景就很難走進作者心靈與作者達成共鳴,因此,針對這種具有“土地情思”的文章,就需要用背景介紹法引出課文,不但使學生易于把握主題,還可以更好的把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跟著你一起進入文章。如,我在講《我用殘損的手掌》這一課時用了這樣的導入:“提及戴望舒,我們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但盧溝橋頭的炮火點燃了民族郁憤,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紙傘’,而在獄中望壁,并且‘用我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放聲歌唱‘永恒的中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1942年7月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當我話語一落音,學生很快就一臉沉重,仿佛與作者一同進入了42年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憂國感傷,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懸念法
顧名思義,設置懸念來啟發(fā)學生,可以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一課時,我就首先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無疑,這個問題引起了全班同學的熱議,答案也五彩紛呈?!埃ǎ?()=(、……);(一滴水)+(一粒種子)=(一棵樹);(一支筆)+(一張紙)=(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雪)+(太陽)=(水、春天……);(阿基米德)+(支點)=(整個世界);(李白)+(月)=(三人)……”同學們的興致很高,這時,我便引出了課文:“同樣一個問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共同探索創(chuàng)新的奧秘?!睅е@個不確定的答案,學生們很想一看究竟,便很快進入狀態(tài),使這篇本來較為枯燥的議論文變得生動、自然。
三、引用法
在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學中,引用名人名言、典故、童話寓言故事來啟發(fā)學生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名人名言、典故、童話寓言故事中語言高度凝練,故事非常典型,往往就是我們覺得很平常的身邊的小事,我們平時可能覺得微不足道,往往容易忽視。但是往往就是在這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卻蘊含著很深的哲理。例如,我國悠久的古代文學史中就留下了數(shù)以千計的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由一件事情得來的,如畫龍點睛,一葉蔽目,葉公好龍,等等。引用這種典故、名人名言、童話寓言故事來進行語文教學不但使教學效果成倍增長,而且使學生對其印象深刻,不但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也對學生進行了道德教育。
《楊修之死》我就運用了這種方法,上課前在屏幕上顯示了一首詩:“聰明楊德修,世代繼簪纓。筆下走龍蛇,胸中錦繡成。平淡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弊寣W生讀這首詩,通過詩評來對楊修其人及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大體了解。這時我繼續(xù)引導:“這首詩評價了歷史人物楊修,認為楊修才能卓著,最終招致殺身之禍。楊修到底因何而死,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楊修之死》重溫歷史,重溫那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边@首詩高度概括了楊修過人的才華、學識及死因,寥寥幾筆卻方方面面俱到,不僅有利于了解人物更有利于把握文章,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學生仿佛也能從中找到事件的原委,很快進入本課的學習狀態(tài)中。
四、圖片法
圖片教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來說運用的不是很廣泛,但是圖片法教學確實具有其他教學法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1.它具有直觀的優(yōu)點;學生可以直接從圖中獲取所有信息,一眼就能了解到所傳達的內(nèi)容。2.它具有形象具體的優(yōu)點;它所傳達的內(nèi)容很具體,圖上看到什么就是什么。3.它具有生動的優(yōu)點。有些圖片很生動,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我在作文教學中常用這種方法,比如:講《人物外貌肖像描寫》時,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多種人物的不同描寫方法,我先找了幾張人物漫畫圖片:騰格爾、成龍、陳佩斯等,讓學生猜猜這幾個人是誰?學生爭先搶答,熱情很高。當學生回答出來后,我就順勢引導:“為什么大家看到圖片后就能快速想到是誰,原因是漫畫將人物的特點進行放大,抓住了五官中最顯著的特點。那么,在作文中,我們?nèi)绾斡谜Z言將這些特征描述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物外貌肖像描寫》。”隨后將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人物圖片分類歸納好,再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人物肖像描寫的詞句,讓學生觀察圖片,抓住人物特征,選擇最精確最簡練的詞語描述。這種方法更直觀,更形象,有利于學生觀察和總結,并起到了很好得效果。
五、渲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