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偏誤分析的心理學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詞語偏誤 原因 對策
Investigati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Error Phenomenon Based On Corpus
Wang Li Kang Shiyong
Abstract:The typ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error are many and various,and can be summed up mainly of five aspects,such as the Chinese characters,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the sentence,the rhetoric,the punctuation and so on.We hav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ype of language error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ree grades students.And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language knowledge itself,the students own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from exterior factor and so on,we have discussed the reason why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various grades students appear difference in these language errors,subsequently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point,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material to refer for language teaching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age.
Keywords: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errorReason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9)09-0070-04
語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語言的教學,可見語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生在書面表達時所出現的語言偏誤現象比較普遍。研究這些偏誤現象,并總結其中蘊含的規(guī)律,可以為語言教學提供諸多啟示,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進行語言教學,“這是因為表達一個意思,正確的格式屈指可數,而錯誤可以‘百出’。”(呂叔湘,熙,2002)
本文所采用的初中學生語言偏誤語料取自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院亢世勇教授的“中小學生語言偏誤語料庫”中初中學生語言偏誤的一部分,其標注的信息主要有:錯誤案例、錯誤類型、錯誤原因、錯誤分析、學生性別、年級等六項。本文所用的“偏誤”并非科德的“偏誤”,而是泛指初中學生在書面表達即作文和作業(yè)中理解和運用母語時出現的語言錯誤和不規(guī)范現象。根據平衡性、多樣性、真實性等原則我們從初中學生語言偏誤語料中抽取135000條記錄(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各4500條),并根據真實文本中語言偏誤的實際情況,經過多次修改和分析,總結出四種詞語偏誤的類型,并確定了具體的標注規(guī)范。據我們所知,目前已有相關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在大規(guī)模語料庫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語言偏誤進行具體的描述和分類,其他方面的文章較少見。筆者因為曾經參與亢世勇教授的“中小學生語言偏誤語料庫”原始語料的整理和加工工作,對偏誤語料比較熟悉,所以截取語料庫中初中學生的一部分作為定量研究的范圍,探索性地對初中各年級學生語言偏誤進行對比分析,進而從對比分析中揭示產生偏誤差異的原因,并進一步探討相關對策,期望能為初中階段語言教學提供一份可供參考的資料。
1.初中學生詞語偏誤表現比較
根據數據庫統(tǒng)計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初中各年級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出現的具體語言偏誤類型是不盡相同的,而且在同一種類型上各年級學生的偏誤表現也有差別,我們主要從詞語偏誤方面來進行比較。
初中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出現的詞語偏誤主要有詞語使用不當、詞語贅余、詞語殘缺和生造詞語等。具體表現如下:
1.1 詞語使用不當。
詞語使用不當是指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出現的該使用甲詞語而使用了乙詞語的現象,這不僅違反了語法、語義規(guī)則,也影響了表達者思想感情的準確表達。實詞運用偏誤主要表現為動詞、名詞、數量詞使用不當,其次是形容詞、副詞、代詞使用不當。虛詞運用偏誤主要表現為助詞使用不當,其次為連詞、介詞使用不當。下面我們重點談一下在主要偏誤類型上各年級學生表現的差異:
1.1.1 動詞使用不當。
初一、初三學生這類偏誤主要集中在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的動詞混用,其中初一學生出現165例,初三學生出現76例,例如:以及恐龍是如何滅亡的。
句中“滅亡”一般指(國家或民族)不復存在;“滅絕”指完全消失。根據語境,用“滅絕”更貼切。
初二學生這類偏誤不再集中體現在詞義相近的動詞混用,主要表現為詞語使用意義不準確,共出現106例,如:人往往是在沒有某些東西時才懂得了珍惜。
句中“沒有”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帶受事賓語,只表示對存在的否定,而“失去”在句中比較恰當。
1.1.2 名詞使用不當。
這類偏誤主要體現為詞義相近的名詞使用不當,并且隨著學齡的增長,偏誤總量呈下降趨勢。初一學生這類偏誤出現89例,如:
那次經驗使我懂得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道理。
句中“經驗”應該改為“經歷”。初二學生出現78例,如:用我們的動作去表示。句中“動作”應該改為“行動”。初三學生出現45例。
1.1.3 典型數量詞使用不當。
數詞中出現偏誤最多的是“二”和“兩”混用,其次是指示代詞和數詞混用。其中初一學生出現27例,初二學生出現19例,初三學生出現20例。
量詞“個化”和誤用量詞也是初中各年級學生出現偏誤頻率較高的一種偏誤現象。其中初一學生這類偏誤出現25例,初二學生出現38例,初三學生出現68例。根據語料庫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初一學生習慣于用“個”代替一般物量詞,而初二、初三學生這類偏誤不再集中在量詞“個”上,而是比較分散。
1.1.4 助詞使用不當。
根據語料庫統(tǒng)計,在這類偏誤中出現結構助詞“的、得、地”混用的機率最大,其中“地”誤用為“的”的情況最多,其次是“得”誤用為“的”,再次是“的”誤用為“地”和“的”誤用為“得”。其中初一學生這類偏誤出現233例,初二學生出現365例,初三學生出現325例。此外,動態(tài)助詞和結構助詞混用出現偏誤的頻率也較高,其中該用結構助詞而使用了動態(tài)助詞的情況偏多。
1.2 詞語贅余。
“古人云‘詞達而已矣’,如果為了炫耀詞匯量而堆砌詞語,這就把詞語形式與意義內容的關系弄反了,如果詞語的鋪排淹沒了意義的表達,語言就變得累贅而令人生厭了?!?(薛玲,2000)初中學生出現詞語贅余偏誤機率較大的是動詞、名詞、助詞贅余,其次是形容詞、副詞、數詞、代詞、介詞、連詞贅余等。下面重點談一下偏誤頻率比較高的幾種偏誤類型:
1.2.1 動詞贅余。
這類偏誤出現的機率最大,其中初一學生出現39例,初二學生出現54例,初三學生出現26例。大多是由于濫用動詞而導致句子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確,如:其實,有(去掉)很多人的品味都不同。
1.2.2 名詞贅余。
初一學生這類偏誤共有20例,相比之下,初二學生偏誤數量有所增加,共有48例,初三學生偏誤數量有所減少,共有18例。例如:這位老婦人的心里感受(去掉)一定是很難過的。此外,初一學生還存在方位名詞多余的偏誤。
1.2.3 助詞贅余。
初一學生以動態(tài)助詞“了”多余出現偏誤的頻率最高,其次,結構助詞“的”多余出現偏誤的頻率也較高,此外,其他助詞中“所”多余偏誤的頻率最高。
初二、初三學生出現這類偏誤機率最大的是動態(tài)助詞多余,如:
健康越來越成為著(去掉)大家關注的焦點(初二)
1.3 詞語殘缺。
詞語殘缺是指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因種種原因漏掉某些詞語而導致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結構不完整的一種語言偏誤現象。初中學生出現偏誤機率較大的是缺少必要的動詞、名詞、助詞,其次是缺少必要的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和連詞。
1.3.1 缺少必要的動詞。
動詞缺失在詞語殘缺一類中出現偏誤的頻率最高,各年級都是如此,但是各年級學生出現偏誤的數量不盡相同,初一學生有36例,初二學生有59例,初三學生有30例。這類偏誤因缺少必要的動詞而導致句子缺少謂語中心、句子結構不完整、句子語意不明確,如:隨著時間(后加:流逝)自己長大了。(初一)
1.3.2 缺少必要的名詞。
這類偏誤主要是因缺少必要的名詞而導致句子成分搭配不當,句子的主語或賓語中心缺失,從而影響表達者語意的準確表達,如:
我國以32枚金牌居世界第三。(初三)在“金牌”后加“的成績”。
1.3.3 缺少必要的助詞。
根據語料庫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各年級學生在虛詞殘缺中出現偏誤頻率最高的是缺少結構助詞,其中缺少“的”的情況出現的最多,這種殘缺可影響句子的結構類型或造成句子成分殘缺,例如: 不怕困難(加上:的)精神。
1.4 生造詞語。
“生造詞語指個人隨意構造出來的,語言詞匯系統(tǒng)中沒有的詞語。生造詞語沒有語義和結構上的合理性。”(薛玲,2000)各年級學生偏誤的類型基本相同,主要是生造成語和生造詞,但是出現的數量不同,其中初一學生出現82例,初二學生出現121例,初三學生出現90例,例如:心煩爛燥(改為:意亂)聊話(改為:天)
2.初中學生主要語言偏誤的原因分析
上面我們運用橫向和縱向對比相結合的方法重點分析了初中各年級學生在詞語偏誤方面表現的差異,其中呈現的顯著規(guī)律性可以讓我們總結出造成這些偏誤差異的原因,主要有語言知識本身的因素,學生自身素質與能力的因素和外部因素等方面。
2.1 語言知識本身的原因。
漢語詞匯的特點導致學生短期內較難準確掌握詞語的確切含義和用法,具體表現如下:
2.1.1 漢語詞匯豐富,有大量的同義詞。
在書面表達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恰當地使用同義詞,就能把意思表達得確切、生動,增強語言的靈活性、精密性。但是如果使用得不恰當就會造成詞不達意,令人費解的毛病。初中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就容易出現同義詞使用不當的偏誤。
2.1.2 漢語中虛詞意義空靈,但使用頻率較高。
漢語中虛詞數量不多,但作用很大,是漢語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虛詞本身沒有詞匯意義,只有語法意義,意義較空靈,運用時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錯。初中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常出現的偏誤就是助詞、介詞和連詞使用不當。
2.1.3 漢語成語具有結構凝固性和意義整體性的特點。
成語是相沿習用的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其意義有整體性,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有凝固性,我們不能隨意變動詞序或增減其中的成分,所以如果記憶稍有偏差,就容易出現偏誤。初中學生在書面表達時由于對成語的意義把握得不準確或不明確其結構而出現成語使用不當或生造成語的現象。
2.2 學生自身素質和能力差異的原因。
初中各年級學生之所以出現詞語偏誤的差異除了語言知識本身方面的原因外,還有學生自身素質和能力方面的差異,這主要表現在初中學生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變化和不同。
2.2.1 心理原因。
2.2.1.1 認知結構的差異。
初中各年級學生在認知結構方面是不同的,其中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的不同不僅會影響新知識的學習,也會影響不同年級學生在同一類語言偏誤上偏誤機率的大小和偏誤類型的多少。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其知識和技能積累和初二、初三的學生相比,是很不同的,這決定了他們在書面表達時出現的偏誤表現是不同的。
2.2.1.2 學習動機大小的差異?!皩W習動機是學習行為發(fā)生、維持的內部動力,學生要有效地長期進行有意義學習,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的?!?皮連生,1997)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學習動機的大小是有差異的,其中由于年齡、知識視野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初三學生學習動機一般更強一些。而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生,喚醒水平高,注意集中,容易發(fā)生學習行為,從而指引學習的方向。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在同一類語言偏誤方面,往往高年級學生的偏誤會相對少一些。
2.2.1.3 注意力特點的差異。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其注意力的特點表現在不穩(wěn)定、難持久和易分散三個方面。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注意力明顯不如初二、初三學生注意力持久、穩(wěn)定,因此,三個年級的學生在語言偏誤類型上也表現出差異來。
2.2.2 生理原因。
青春期生理變化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其表現之一就是影響學生的語言學習。初一學生還有一些兒童的特點,獨立性較差,自我意識水平較低。初二學生與老師、同伴的交往明顯增多,初三學生更多地面臨中考的學習壓力,對學習的認真度增強,這也影響學生在語言學習上的表現。
2.3 外部因素。
影響各年級學生詞語偏誤表現的因素除了以上談的內部因素外,還有一些外部因素,比如來自家庭的、學校的和社會的影響等。
2.3.1 來自家庭的影響。
2.3.1.1 父母文化素質的高低會影響子女受教育水平的高低。
一般來說,父母文化素質越高,就越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喜歡采用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善于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營造一個良好而又和諧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生活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父母多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而且教育方法得當,因此出現語言偏誤現象的機率相對就少得多。
2.3.1.2 教養(yǎng)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國內外研究普遍認為:父母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子女形成獨立、直率、樂于助人、親切、善于社交的性格;而支配權威型、溺愛放縱型等教養(yǎng)方式則容易導致兒童個性非正常發(fā)展?!?劉電芝,2004)因此,作為稱職的父母就應該在這方面增加注意力,從而為孩子的成才鋪平道路。
2.3.1.3 家庭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
我們所謂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是屬于廣義范疇上的,包括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結構和家庭氣氛等方面。這些因素對孩子的學習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也會影響孩子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詞語偏誤上的表現就很不相同。
2.3.2 來自學校的影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深刻,也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的習得,也影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等。各年級學生語文老師的知識結構和素養(yǎng)是有差異的,因此學生會相應受到影響,這也會影響學生語言偏誤現象出現數量和機率的大小。此外,學生的學習是在班集體中進行的。寧靜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良好的班風、學風等都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3.3 來自社會的影響。
廣播、電視、電影、書刊、畫報媒體進行宣傳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社會上一些不規(guī)范用字的現象對學生的影響更大。這直接影響了初中各年級學生語言方面的學習,因為這一階段正是大量吸收知識的時期。
3.針對初中學生語言偏誤的對策探討
3.1 結合語言知識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針對詞語偏誤,我們認為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減少這類偏誤:
3.1.1 利用以熟詞帶生詞的方法進行教學。
即以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為基礎,充分利用學生已經牢記的熟詞來識記新詞語。這種方法在認知心理學上也是被認同的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學生利用這種方法進行詞語學習也可以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1.2 注意辨析同義詞。漢語中不僅有很多同義詞,而且還很難辨析。在書面表達時,學生如果能恰當地使用同義詞就可以準確反映事物間的細微差別,恰當地表達對客觀事物的種種感情和態(tài)度;但是如果使用得不恰當就會詞不達意,出現種種錯誤。
針對這種情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對比和聯想的方法對同義詞進行教學,讓學生能有效地辨別同義詞。我們可以從詞語的理性意義、色彩和用法方面辨析同義詞,具體可以從搭配對象、范圍大小、意義輕重、集體與個體、感彩、語體色彩和詞性差異等方面進行辨析。如“經驗”與“經歷”。這兩個詞意義相近,但是二者也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是名詞,后者是兼類詞,兼名詞和動詞兩種詞性。
3.1.3 把對詞語意義的理解和詞語運用相結合。
對漢語詞語的掌握,不能僅限于對詞語表層意義的認知,還要講清詞語的褒貶色彩,培養(yǎng)學生使用新詞語造句的能力。比如“珍愛”一詞,在學習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造句來鞏固,如可以說:“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最容易被人忽視又最令人珍愛的東西,那就是時間?!贝送?還要規(guī)范用詞,要杜絕生造詞語,防止濫造方言詞語、外文縮寫詞語等不規(guī)范現象的發(fā)生。
3.2 針對學生自身的對策。
3.2.1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心理實驗證明,有了學習動機,學習者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不僅如此,強烈的學習動機還有助于學生選擇高效的學習策略,反之,高效的學習策略的運用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正因為學習動機如此重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3.2.2 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跟小學生相比,初中學生雖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長一些,但是仍然表現出注意力易分散、難持久等特征。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滿堂灌,而應該把握好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盡量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學校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生理方面的特點合理地安排課程表,把語文課盡量安排在上午的時間表上。
3.2.3 根據中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新特點進行教學。
“根據認知發(fā)展的理論,兒童進入青年前期和前年初期,認知功能漸由具體、直覺水平占優(yōu)勢過渡到抽象水平占優(yōu)勢?!?邵瑞珍,2006)因此,中學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要適應中學生認知的新發(fā)展。但是教師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使用一些具體的例子,這不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覺的意義,而是為了講清真正的抽象意義,或使講解更加鮮明、生動、具象化。
3.3 針對外部因素影響的對策。
3.3.1 營造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
家長應該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此外還要多與孩子談心、交流,也就是說盡量采用民主、科學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生活在這種家庭中的子女在學習上往往表現出有自信、有能力、成績好的特點。
3.3.2 提高教師的素質。
“所羅門等人1964年的研究表明,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教師表述過程的清晰度有顯著的相關?!?邵瑞珍,2006)因此,學校不僅應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而且教師自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應該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盡量避免出現語言知識方面的錯誤。此外還應多與學生交流,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3.3 盡量防止和避免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艾F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而99%的信息是通過語言文字來傳播的。若不重視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化就勢必會給我們的事業(yè)帶來重大損失,在全世界面前玷污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胡明揚,2002)因此,對社會上出現的比較嚴重的語言文字不規(guī)范現象,家長和教師不僅要和學生一起樹立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還要鼓勵他們共同維護語言文字規(guī)范,防止和避免不規(guī)范現象范圍和影響的擴大。
4.結語
目前,關于“中小學生語言偏誤”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這無疑對中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寶貴的可供參考的資料。但是,其中尚有不少問題有待深入思考和研究,如對中小學生語言偏誤原因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和完善,提出的一些對策還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進一步修正和完善。這個課題中的一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關注。
參考文獻
[1] 胡和平.同義詞說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胡明揚.語言學習散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
[3] 李樹珍.中學生心理與教育[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4] 劉電芝.中小學生心理輔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5] 呂淑湘,熙.語法修辭講話[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6]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7]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 宋書文.發(fā)展心理學[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9] 薛玲.常見病句辨析[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10] 楊惠中.語料庫語言學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一、審計師思維模式與分析程序
思維模式可以影響人們解決問題的進度,形成用以解決問題的決策過程。在分析程序中,審計師首先總是自發(fā)地探尋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以引導審計師的思維活動從而為客戶未經審計的會計賬戶的異常差異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Koonce,1993)。思維模式包括客戶會計處理方法的特點、產業(yè)特點、賬戶余額的錯誤頻率、信息收集以及評估過程的陳述性與程序性知識,可以將審計師頭腦中的知識與外部信息進行整合,以得到一個有利于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心理學對思維模式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當面臨一個問題時,人們首先提出一個較低效率的思維模式,然后不斷地修正以解決該問題,但轉變思維模式是困難的。認知心理學家調查思維轉換時常運用提示的手段,以促進人們運用知識引導盡快地向高效率的思維模式轉變。提示并不意味著完全給被實驗者提供解決方案,作為一種工具主要用來觀察研究個體面對問題時如何改變對關鍵方面的看法。心理行為學研究中使用提示激發(fā)實驗者頭腦中的相關知識,同步運用口述研究法以追蹤實驗者的決策和思維過程,這為研究各種職業(yè)活動中人們思維模式的轉變提供了研究范式。Kplan和Simon(1990)使用該方法調查了人們在執(zhí)行與審計有關的職業(yè)化任務中思維模式的轉變過程,設計了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提示以促進審計師連續(xù)性地由低效率的思維模式向高效率的思維模式轉變,伴隨著對思維模式轉變過程的觀察,可以再現審計師的思維和決策過程,從而幫助了解整個過程中被實驗者所面臨的困難和克服這些困難的途徑。
二、審計師思維模式轉換與分析程序
不斷尋找高效率的思維模式對解決問題極其重要,而事實上,執(zhí)行一個任務的過程中轉變思維模式存在很大困難。審計師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過程中,同樣存在轉換思維模式的問題。在Biggs和Bedard(1991)的研究中,指出了提出和修正思維模式的潛在重要性,發(fā)現許多富有經驗的審計師無法正確地解決分析程序所面臨的問題。雖然這些審計師都具備一個合格審計師所應具備的知識,但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時,大多被測試者無法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這是由于審計師最初對問題的思維模式是低效率的,沒有能力迅速將自己低效率的思維模式轉變成高效率的思維模式。為了調查這種解釋的合理性,同時了解審計師思維模式的轉換機制,Biggs和Bedard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要求審計師執(zhí)行一個包含制造費用分配錯誤的分析程序任務,選用口述法收集有關審計師思維模式轉變和決策過程轉變的證據,并由新手來進行這項實驗,實驗進行過程中提示作為轉變思維模式的誘因不斷提供給被實驗者,以激發(fā)其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中運用自己已經具有的知識以形成高效率的思維模式,提示所反映的內容基本上同審計師在實際工作中執(zhí)行具體審計任務時可以獲取的各種信息相似。研究發(fā)現,10個管理者中僅僅5個,11個富有經驗的審計師中僅有1個正確地解決了這個問題。Bedard在另一項實驗中則給審計師提出了一個任務,該任務中存貨的錯報導致了財務報表的許多不一致。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審計師可以發(fā)現財務報表的不一致,審計師之間業(yè)績的差異在于如何將各種信息組合起來以形成一個可以解釋異常波動和生成恰當假設束的思維模式,正確地解決了問題的審計師都能將關鍵性的審計線索整合為恰當的思維模式,因此Bedard認為在正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模式的辨認是關鍵的一步,如果審計師無法認識到這一點,將無法成功轉變思維模式,分析程序的執(zhí)行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三、審計師思維模式偏誤成因及其對策
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對提高分析程序績效,達到預期執(zhí)行效果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思維模式偏誤會直接影響分析程序的執(zhí)行結果。造成思維模式偏誤的原因包括: 第一。審計師的主體因素。認知心理學認為,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的過程中,有限的信息加工和收集能力必然導致包括對確定非正常波動以及尋找異常波動原因在內的審計判斷產生偏誤。首先是記憶的局限性。人類的記憶包括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審計師記憶中的知識和經驗只能是以往經歷過的所有審計事項的一部分,是經過短時記憶過程的遺漏和從短時記憶轉入長時記憶過程中遺漏后的剩余部分,因此是不完整的信息和經驗。從該角度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經驗對執(zhí)行分析程序的意義。其次是知覺的局限性。審計師對客觀事物的感知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在各種審計經驗中,與特定錯誤相關的經驗對審計師的刺激最強烈,因此對分析程序績效意義最大。最后是知識的局限性。正確的審計分析判斷建立在審計師完善知識的基礎之上,知識的完善程度取決于其真實性、穩(wěn)定性和普遍性。不同個體其知識的真實性、穩(wěn)定性和普遍性存在很大差別,因此對形成思維模式的影響也不一樣。
第二,任務的復雜性和程序性以及其他環(huán)境壓力。審計任務的復雜性和程序性是影響審計分析程序績效的重要變量,在任務復雜性高的分析程序中,需要判斷的程度也比較高,有關判斷信息表現為不充分、不易獲取、變異程度大等。因而,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過程中思維模式發(fā)生偏誤的可能性也很大。任務的程序性是指一項審計任務在進行時有章可循,這樣形成的思維模式發(fā)生偏誤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分析程序的復雜性依造成財務報表錯報的潛在原因的特征而變化,審計師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中遭受困難有時是因為其所面對的問題表面上很簡單,但實際上卻可能很復雜,所以程序性和復雜性的劃分是根據造成非正常波動原因的本質上的復雜程度而言的。審計環(huán)境的一些關鍵特征也可能導致審計師在執(zhí)行分析程序時最初提出沒有效率的思維模式。如復雜的財務報表以及不同審計師對財務報表不一致可能存在不同的思維定勢,這將影響個人決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集體意見。除此之外,客戶提供的一些帶有誤導性的信息也會導致審計師產生沒有效率的思維模式。從審計研究文獻看,管理當局對異常波動的有關解釋會影響審計師信息收集過程,而且審計師習慣于尋求管理當局對非預期差異的解釋,這將導致審計師對客戶提供的信息產生過度依賴。如果審計師依靠了不完整或不正確的信息,顯然難以順利地進行思維模式的轉換。
由于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對提高分析程序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對思維模式的偏誤必須采取防治措施。一是實行集體判斷。實踐中,審計工作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但許多審計判斷是由個人做出的,由于個人經驗以及認知水平的有限性,通過向他人咨詢
或者廣泛聽取他人意見,可以使認知結果更完美,因而也更能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審計中利用專家的工作其實也是防止思維模式發(fā)生偏誤的一種機制。二是運用有關決策工具。決策輔助工具包括能提高分析程序執(zhí)行質量的全部輔助工具,如決策支持系統(tǒng)、人工化過程以及專家判斷系統(tǒng)等,可以彌補審計人員智力的不足,克服認知能力的局限性,有助于做出正確的判斷。三是從反饋中學習。人的判斷與決策活動是整個人體反饋過程的組成部分。從總體上看,審計分析程序執(zhí)行過程也是一個“判斷―行動―結果―再判斷”的循環(huán)往復過程,整個過程是否有效,完全取決于尋找異常波動的原因是否準確。在這個過程中,反饋之所以可以比較有效地阻止思維模式的偏誤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反饋可以使判斷需要的信息量不斷增加,為正確判斷提供了更多的依據;二是可以不斷得到思維模式偏誤的信息,有利于及時轉換思維模式,從而提高分析程序的績效。
參考文獻:
[1]張繼勛:《審計判斷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Yinig chen and Robert A.Leitch,An Analysis 0f the Rela―tive Power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Auditing:A Journalof Practice&Theory,1999.
[3]D.Jordan lowe.The Use 0f Foresight Decision Aids in Audi―tors Judgement.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2000.
[4]Eric N.Johnson.An Examination of Potential Gender―BasedDifferences in Audit Manag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Judgments.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1998.
[5]Urton Anderson.Evaluating the Sufficiency 0f Causes in Au―dit Analytical.procedures.Auditing:A journal 0f Practice&Theory,1998.
[6]Jean C.Bedard and Lvnford E.Graham.The Effects of Deci―sion Aid orientation on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and Audit Test Plan一ning.Auditing:A Journal 0f Practice&Theory,2002.
[7]Robert D.Allen,Mark S.Improving Analytical Procedures:Acase of Using Disaggregte Mutilocation Data.Auditing:A Journal 0fPractice&Theory,1999.
關鍵詞: 中介語 化石化 二語習得
中介語和化石化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重要概念,也是二語習得的研究熱點,本文擬對國內外學界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簡單的梳理,旨在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為二語習得研究和二語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1.概念界定
1.1中介語的定義
中介語理論是以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產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種新興語言教學理論。中介語(Interlanguage)指二語學習者的一種獨特的語言系統(tǒng),是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構建的,既不同于母語又不同于目的語的一種語言知識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隨著學習者學習的發(fā)展逐漸接近目的語的正確形式。1969年美國應用語言學家Selillker在其論文中首先提出中介語這一概念。
1.2化石化的定義
化石化(fossilization)概念是Selinker于1972年在其論文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化石化定義為語言中的詞條、規(guī)則和次系統(tǒng)傾向保留在與目的語相關的中介語中,無論學習者年齡的大小和接受教育的多少,這種傾向都不會改變。就這種定義來說,化石化被看做是“一種可能存在于心理結構的機制”,它的特征是發(fā)展的停止,并且具有持久性,其表現就是語言運用的倒退和中介語形式的反復出現。在之后的30多年中,隨著對中介語化石化現象研究的不斷深入,他對化石化的定義也進行了不斷的修正和更新。圍繞Selinker的化石化定義,語言學家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化石化發(fā)生在局部還是整體;是一種認知機制還是語言行為表現;是過程還是結果;只表現為錯誤形式還是既包括正確形式又包括錯誤形式。在這些爭論中有些問題語言學家們已經達成了共識,主要包括:化石化指發(fā)生在學習者某些中介語次系統(tǒng)的語言運用上;化石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觀察到的化石化行為是化石化形成后的結果;化石化更多地表現為錯誤形式①。
2.國外相關研究
2.1化石化現象的實證研究方法
關于化石化現象的研究方法,Han(2003)將其大致歸為五類:一是到達目的語國家的年齡和居住時間;二是糾正性反饋法;三是典型錯誤法;四是針對高水平學習者的研究;五是縱向研究法②。目前為止,研究者們或是采用其中一種典型的研究方法或是將幾種研究方法相結合對化石化現象進行研究。當然任何一種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例如第一種方法不適用于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中的化石化研究,第三種方法只適用于有共同母語背景的學習者,且只能反映一個群體的學習者中介語的一般性特征。各類方法中,長期的縱向研究始終是化石化現象研究的主要趨勢。其中典型錯誤法和針對高水平學習者的研究常常被結合起來使用,本研究也采用結合二者的研究方法。
2.2化石化現象的實證研究案例
自1972年化石化概念提出后,很多研究者對化石化進行了實證研究(參見Schumann(1978)、Mukattash(1986)、Schouten(1996)、Han(1998)、Long(2003)等),考查了不同母語背景的英語學習者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中某些語言結構的習得情況,研究方法既有縱向研究法,又有橫向研究法和語料庫對比研究;既有書面語的考查,又有口語話語的研究,結果都認為存在化石化現象。
Kellerman(1984)和Yip(1995)等人對易于固化的中介語結構進行了列舉和總結,發(fā)現有些易于化石化的結構只發(fā)生在某一母語背景的學習者身上,如母語為漢語的學習者在習得英語兼語句、關系從句時困難很大;而有一些結構(如非賓格動詞)對于所有母語背景的學習者來說習得都很困難③。
2.3化石化產生的原因
關于化石化現象的成因二語習得界的解釋很多,有的是基于實證研究而提出,有的只是假設和推斷。按照Selinker(1972)的歸納,化石化現象產生可分為五個原因:1)母語遷移;2)培訓轉移;3)學習策略;4)交際策略;5)目的語籠統(tǒng)化④。Han(2003)將導致化石化的因素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內部因素包括認知因素、神經生物因素和社會情感因素,外部因素則主要指環(huán)境因素。陳惠媛(1999)也探討過化石化現象的成因,但其內容并無大的突破。
文秋芳(2010)介紹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解釋理論及認知心理模型和假說。其中“生物解釋論”的代表人物是Lenneberg和Lamendella。他們認為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展和大腦功能的側化有很大關系,如果在關鍵期或敏感期之前沒有發(fā)展相應的二語次系統(tǒng),那么語言學習很難有新的進步,所得的結果就是不完善的語言系統(tǒng),即部分石化?!敖换プ饔谜f”由Vigil和Oller于1976年提出,認為聽話者和說話者在進行交流時如果得到肯定的情感和認知反饋,學習者就會受到鼓勵,繼續(xù)使用相同的語言形式;相反如果得到否定的情感和認知反饋,就有可能造成學習者錯誤形式的石化。這一觀點過分強調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忽視了內部語言機制的作用。“文化適用模式”由Schumann在1976年提出,認為社會觀念和心理觀念的適用程度決定語言學習是否成功及所能達到的水平,由于長期以不完善的中介語處理語言導致化石化的產生。
國內的相關研究中,張雪梅(2000)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化石化的成因,認為語言學習是程序化,習得是陳述化,化石化的產生可能源于陳述性知識的輸入不夠,從而影響程序化和陳述化的進程。文秋芳(2010)將以往的假說進行整理匯總,歸納出10種解釋化石化成因的假說:大腦側化假說、神經委任假說、參數設置假說、新陳代謝假說、衰老假說、越早越好假說、完全遷移假說,等等⑤。
3.國內相關研究
3.1國內英語教學界的中介語化石化現象研究
受國外中介語化石化研究的影響,國內近年來對化石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劉劍輝(2007)統(tǒng)計了1997―2006年間國內24種主要外語類期,對有關化石化研究的文章并進行了分類,結果發(fā)現這些文章主要以理論性探討為主(陳惠媛,1999;張雪梅,2000;趙萱,2006等),還有一些綜述性文章(李炯英,2003;白鳳欣,2007等),實證研究比較少(李巧蘭2004;吳筱梅,2007等)。
國內化石化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與國外研究相比,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直接引用混亂不一的概念;研究對象范圍狹窄;研究內容深度不夠;研究方法和工具比較單一;多數為定性介紹國外理論或研究成果和結合英語教學實踐對國外外語環(huán)境下化石化成因的主觀分析,定量分析很少⑥。
3.2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的中介語化石化現象研究
一般認為,1984年魯健驥發(fā)表的《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分析》一文是我國中介語理論研究的開端。我國語言學者在吸收引進國外先進的中介語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立足漢語本身的特點,積累了大量以漢語作為中介語的語料,深入探討了外國人在進行漢語習得時出現的偏誤類型、偏誤產生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教學策略,一方面用大量的事實和數字對中介語理論的假設進行了論證,另一方面積累了實踐經驗,從而更有效地指導教學。
魯健驥是我國中介語研究的第一人。他將國外中介語理論的思想、流派、觀點及方法翻譯成中文,引入我國。他以Selinker的思想為基礎,首次引入了“中介語”、“偏誤”、“化石化”三個概念,并介紹了中介語的性質、產生偏誤的5個主要原因等知識,為我國語言學界和世界進行溝通起到了橋梁作用。此外,他以Selinker的理論為基礎,對外國留學生在漢語習得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偏誤進行分析,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如:《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詞匯偏誤分析》、《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等。呂必松在《論漢語中介語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設想:發(fā)現漢語中介語系統(tǒng)并進行描寫;揭示漢語中介語的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對外漢語教學和學習中應優(yōu)化的因素及方法等。孫德坤于1990年翻譯了Jack C.Richard的《錯誤分析、中介語和第二語言習得》一文,并于1993年發(fā)表了《中介語理論和漢語習得研究》,對中介語理論和漢語習得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李大忠、王建勤、高寧慧等學者是一大群對留學生的實際偏誤進行分析、歸納的學者的代表,這個群體也是我國中介語研究的主體,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事實進行分析。李大忠的《“使”字兼語句偏誤分析》一文是在教學一線收集了大量的留學生偏誤實例,并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探索相應的教學策略。李珠、王建勤的《關于學生閱讀理解失誤的調查報告》一文采用的是調查分析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對某一類偏誤進行了分析研究。高寧慧的《留學生的代詞偏誤與代詞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則》是把調查統(tǒng)計和偏誤的收集結合起來,把定性研究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從而使結論更具有科學性和可信度。
近幾年,對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逐漸進入漢語習得研究者的視野。鄒鈴聲(2006)對外國學生漢語語音習得中的熵現象及化石化現象進行了探討,文章分析了外國學生語音習得中熵現象和化石化現象的表現、成因及消除熵現象和化石化現象的辦法。四川大學何雅男的碩士論文《化石化現象與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研究》以成語為著眼點,著重分析了二語習得者在習得成語的過程中出現的化石化現象,同時分析化石化的成因,并從教學實踐角度對延緩甚至避免成語化石化,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了一些建議。
另外,經過多年的努力,儲誠志、陳小荷等人建立的“漢語中介語語料庫”于1995年11月15日通過專家鑒定。該系統(tǒng)不僅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介語研究和漢語研究、偏誤分析的寶貴資源,而且為漢語中介語研究、漢語本體研究提供了科學便捷的集成環(huán)境和先進技術手段。
4.結語
國外對中介語化石化現象的研究較早且研究范圍較為廣泛,多集中在化石化概念、類型、成因、研究方法及具體的化石化現象的實證研究方面,且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為主。國內對于中介語化石化現象的研究起步晚,受西方理論的影響較大,而且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的介紹與探討,對于中介語中具體的化石化現象,特別是對于語言結構化石化現象的研究極少。
注釋:
①參見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第87頁.
②參見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第96―98頁.
③參見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第100頁.
④參見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
⑤參見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第102―109頁.
⑥參見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第112頁.
參考文獻:
[1]白鳳欣.國內第二語言習得中介語及其石化現象理論研究綜述.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4).
[2]陳惠媛.關于語言僵化現象起因的理論探討.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3).
[3]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5).
[4]何雅男.化石化現象與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研究.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7.
[5]呂必松.論漢語中介語的研究.語言文字應用,1993(2).
[6]孫德坤.中介語理論與漢語習得研究.語言文字應用,1993(4).
[7]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關鍵詞:行為金融理論;公司并購;投資者非理性;管理者非理性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12)8-0014-02
一、引言
傳統(tǒng)的金融理論是以“理性經濟人假設”為前提的,借助的基本觀點有:市場是有效的,公司管理者和市場投資者是理性、信息充分、追求效用函數最大化和風險回避的,能獲得決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作出無偏估計,實現最優(yōu)化決策等。然而,這些基本假設在現實世界中是無法滿足的。
行為金融的研究者認為心理因素會對傳統(tǒng)公司金融理論的假設造成影響,具體表現在:心理偏差使管理者很難完全理性地作出決策,證券的風險溢價并不完全取決于 系數,并且股票的市場價格通常會偏離它的內在價值。在公司資本配置的過程中,市場投資者和公司管理者是影響公司決策的兩大行為主體,他們的理性與非理性對公司的資本配置有不同影響。行為金融理論框架下的公司投資決策行為研究主要關注的正是這兩種非理性對公司資本配置行為的影響:一是強調投資者非理性,將投資決策看作是公司管理者對于資本市場錯誤定價的理性反應;二是強調管理者非理性,研究管理決策偏差對公司行為的影響。這樣就形成了兩條不同的研究主線,從行為金融的角度研究公司的并購問題也沿著這兩個方向展開。
二、行為金融理論與公司并購動因
應用于公司并購活動中的行為金融理論主要包括市場驅動理論與過度自信理論。這兩種理論的假設剛好相反,市場驅動理論認為市場是非理性的,亦即投資者是非理性的,而收購公司的管理者是理性的。當一個公司的股票市值被市場高估,該公司就有收購其他公司的動機,并以換股的方式進行支付。而過度自信理論則認為,不理性的是收購公司的管理者,由于收購公司的管理人在并購過程中傾向于樂觀估計和評價收購活動,這將導致他們過高支付收購價格,從而參與并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的并購活動,招致“贏者的詛咒”。這兩種理論可以看做是行為金融理論對控制權轉移活動的解釋。
1.基于投資者的非理性
在股票市場普遍存在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時,這種非理性的行動可能導致股票價格高估或者低估,股票的市場價格不能正常反映公司真實價值,從而導致市場價格影響公司管理者的資本配置行為,在股票價格存在高估的前提下,公司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高估了的股票去并購其他公司,這就是說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所產生的公司股票價格被誤定會對公司并購行為產生影響。
股票市場驅動并購的理論模型假定了市場是非有效的,管理者則是理性的,且充分掌握了信息,他們能從自己的公司和從并購對象的管理者角度準確把握估價。收購方的管理者意識到其股價被市場暫時高估,因此管理者會通過收購以相對廉價的方式(以換股支付)取得其他公司的資產,轉嫁未來價值下跌的風險。
2.基于管理者的非理性
并購方管理者的非理性,亦即在并購過程中的過度自信體現在易高估自身對證券價值的估價能力,而低估了估價過程中預測誤差的方差。行為公司金融認為,部分公司并購產生的績效低下并不一定是公司治理低效、激勵不足等管理問題帶來的,而是管理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行為特質在決定公司并購時就產生了。因為這些管理者往往是公司的大股東。在公司并購決策中,由于始終存在委托及其信息不對稱性,公司經理人的行為特質很有可能影響資本配置,如經理人為實現自己的“帝國夢想”并購擴張行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過度自信對公司購并活動的負面影響難以從根本上完全消除。但是,這一理論對于公司激勵機制和購并決策機制的優(yōu)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過度自信的公司管理者總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在最大化公司價值,因而內部激勵措施不可能修正他們的非理性決策;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管理者處于內部董事決策機制的中心,管理者的過度自信,將影響其他內部董事的決策行為。因此,提高獨立董事的比例并發(fā)揮其在項目評估與選擇中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減輕過度自信帶來的消極后果,進一步提高公司購并的質量。
三、結語
基于經典金融理論對公司并購動因的解釋,其結果往往與現實產生偏誤。正是這些“未解之謎”使得一些學者不僅依托經典金融理論對經濟金融現象作出解釋,而是結合了心理學對人們實際決策行為的研究和觀察等作為投資者和公司管理者的行為基礎,開創(chuàng)了金融學研究的新領域——行為金融。
正是由于行為金融理論結合了投資者和管理者行為決策的心理因素,更貼近現實情境,其提供的理論依據便具有研究和借鑒的意義。因而有助于分析公司并購的動因。更有助于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分析和探索思路。
行為金融以嶄新的視角對公司并購的動因進行了審視。我國證券市場發(fā)展不夠成熟,投資者的理性層次較低,管理者的非理突出,兩者的結合很可能導致公司的非理性并購,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引入行為金融理論加以研究,對我國監(jiān)管主體和市場行為主體都有重大意義。
[1]張新.中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zhàn)和發(fā)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
[2]艾青.企業(yè)并購的動因與理論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2).
[3]余明桂.管理者過度自信與企業(yè)激進負債行為[J].管理世界,2006,(11).
一、偏誤實例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時量補語與賓語位置關系偏誤,對時量補語習得其他類型的偏誤,如:漏用助詞“了”、約數詞“來”字位置擺放錯誤、動詞重復的遺漏等,不做說明。以下列舉的均為時量補語、賓語位置關系方面的偏誤例句:
(1)他學漢語三年。
(2)他打球了三個小時。
(3)大家已經在這兒等了一個小時你們。
(4)我們已經來三年半北京了。
正確的表達應該是“他學漢語學了三年”,“他打球打了三個小時”,“大家已經在這兒等了你們一個小時”,“我們已經來北京三年半了”??傮w看來就是動詞重復的偏誤;賓語為人稱代詞時,賓語與時量補語位置關系的偏誤;賓語為具體名詞時賓語與時量補語位置關系的偏誤。接下來將針對以上四個例句反應出來的問題一一進行分析。
二、偏誤原因分析
(一)負遷移導致的時量補語結構一:主語動詞賓語動詞時量補語(s+v o+v c)的偏誤
在學習一種新的知識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被以往學過的舊知識影響。如果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和現在學習的新知識的語言規(guī)則不一致的話,那么負遷移就一定會產生。這種因為不同的語言規(guī)則對目前學習產生的一種負面的影響就是負遷移。遷移原本是屬于心理學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習者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經驗遷移運用于新知識的學習、掌握的一種過程。負遷移是相對于正遷移說的,是根據遷移的性質不同,即遷移的影響效果不同而劃分的。它是學習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指的是兩種知識之間的相互干擾和阻礙。
錯誤實例:
(1)他學漢語三年。/他學漢語學了三年。
(2)他打球了三小時。/他打球打了三個小時。
上面的句子顯然都缺失了一個動詞,但是這樣的句子,我們知道在英語里是不需要重復動詞的。例如:He played the ball for three hours.由于英語和漢語隸屬于不同的語系,它們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區(qū)別,隨著英語由古代英語向現代英語的演變,英語中類似漢語在語義上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補語成分多數消失不見了,并且也沒有漢語的“得”的形態(tài)標記。所以受到英語的語法影響,對于學習漢語不久的留學生來說,很容易直接把這樣的句子翻譯為“他打球了三小時?!边@樣當然就忽略了漢語語法的規(guī)律,即在漢語時量補語結構一:主語動詞賓語動詞時量補語(s+v o+v c)中當賓語緊跟動詞的時候,動詞需要重復一次,這樣才能消除賓語和補語一起搶動詞的情況,語法上也才能成立。
造成此偏誤,現代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對應上的“差異”或說不對等是重要的原因。具體說就是受某一種自己已經熟悉的語言的思維習慣,很自然地就將這種定勢表達習慣運用到新的知識里面,這樣就產生了錯誤。
現代漢語里的動詞具有可重復性是相當有特色的,在其他的語言里可以重復的詞以擬聲詞居多。我們所熟悉的動詞重復的類型有AA式“看看”、“說說”;ABAB式“考慮考慮”還有像“玩了玩”等特殊形式的。但是這與我們上面探討的時量補語結構一中的動詞重復是不一樣?!翱纯础钡仁莿釉~的重疊,是在動詞的基礎上,是為了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手段,屬于語法形式的范疇。如動詞“看”的重疊“看看”表示時間短暫;“嘗嘗”“聽一聽”表示嘗試態(tài)。主語動詞賓語動詞時量補語(s+v o+v c)這一結構中的動詞重復就不應該認為是為了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手段,應該屬于語法范疇?,F代漢語補語的特點決定了動詞和補語是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兩者之間只能加入助詞之類的虛詞成分,不能加入像賓語這樣的實詞成分。因此,在這種結構中,如果把原動詞叫做第一動詞,重復的動詞叫做第二動詞。第一動詞后緊跟賓語之后,補語會因為缺失了動詞而孤立,那么必須再給它安個動詞,為補語服務。動詞表面上是重復的,但實際情況是如果沒有它,語法就是錯誤的,因為必要的語法成分缺失了。
(二)時量補語與賓語的順序制約規(guī)則掌握不全面
時量補語是放在賓語前還是賓語后,這一直是困擾留學生的一個難題,也就是時量補語的順序問題。到底什么時候放在賓語前,什么時候放在賓語后,這也不是一概而論的,主要可以參考時間量和賓語的性質兩個因素。
1.看這個時間量說的是什么
如果這個時間是一個過程時間,即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那么時量補語放在賓語前,句式為:主語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s+v c+o)表示干什么事情干了多長的時間?!拔覍W了三年的英語。”表示的是我從開始學英語到不學的時間有三年。
如果這個時間是指從一個動作完成到現在的時間,那么時量補語放在賓語后。這種情況下又有兩種句式:
A.動詞(人稱代詞)時量補語(s+v o+c)表示動作完成后經歷的時間。動詞多為不可持續(xù)性動詞,如“死,畢業(yè),回,來,丟”等。
(1)他死了兩年。(2)她去美國半年了。
B.主語動詞賓語動詞時量補語(s+v o+v c)表示這段時間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或是這段時間存在什么情況。
例:他學漢語學了三年。
2.看賓語的性質
A.當賓語為一般表事物的名詞時,時量補語一般放在賓語前面。例如:
(3)我已經復習了一晚上語文了。
(4)我已經復習了語文一晚上了。
B.當賓語為稱呼名詞時,時量補語一般放在賓語后面。例如:
(5)我跟了師傅這么多年。
(6)我跟了這么多年師傅。
3.當賓語為指人代詞時,時量補語一般放在賓語后面
(7)我照顧了她好幾天。
(8)我照顧了好幾天她。
(三)回避產生的偏誤
留學生造句的時候遇到難點經常會選擇的方式就是“回避”,有時碰巧回避很成功,很多的時候回避不當。
回避重復動詞
(1)你學了中文多長時間?
(2)我昨天游泳了一個小時。
(3)我騎車了兩小時。
(4)他打球了三小時。
在這里學生們都只用了一次動詞。除了受語際負遷移的影響,學生完全沒有重復動詞的意識以外,留學生由于不知道什么時候該重復動詞,為避免混亂他們干脆全部不重復動詞。
三、教學對策
將以上研究結果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闡述注意點,預防偏誤產生。以下只是簡單的教學構想,具體教學方案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慢慢豐富。
(一)介紹時量補語基本結構
根據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楊寄洲主編的《漢語教材》為參照,大致可以把時量補語的結構分為三個,具體如下:
結構一:主語動詞賓語動詞時量補語(s+v o+v c)
我看書看了一下午(動詞重復,賓語放在第一個動詞的后面)
結構二:動詞人稱代詞時量補語(s+v o+c)
我等了你一早上(動詞不重復,賓語在動詞后面)
結構三:主語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s+v c+o)
我游了一下午的泳(賓語放在時量補語后面)
(二)說明注意點
1.針對動詞重復偏誤:分解例句“我看書看了一下午”,說明第一個“看”的語法功能是接賓語,第二個“看”的語法功能是為“一下午”這個時間補語服務,強調如果沒有第二個“看”,句子缺乏語法成分。
查理·芒格說,人類的大腦具有抵抗改變甚至快速消除懷疑的傾向。大腦抵抗改變的傾向,使得人們傾向于保留如下幾種東西的原樣:以前的結論、忠誠度、身份、社會認可的角色,等等。在決策時,往往會不自覺的跟以前的認知、觀念以及曾經的做法等保持一致。
人類大腦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什么會產生出這種避免不一致傾向?查理·芒格猜想這種伴隨消除懷疑、抵抗改變的模式,主要是由如下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1)當人類的遠祖還是動物的時候,迅速做出決定對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抵抗改變的模式有助于更快地做出決定。(2)它使得我們的遠祖能夠通過群體協(xié)作而獲得生存優(yōu)勢,因為如果每個人的反應總是不停地改變,那么群體協(xié)作就會變得很困難。(3)從人類剛開始識字到今天擁有復雜的現代生活,中間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它是進化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辦法。
避免不一致性傾向,給文明社會帶來了許多良好的影響。但如果任由避免懷疑傾向引發(fā)的快速決定和拒絕改變這種決定的傾向相結合,將會使現代人的認知出現大量的錯誤,而且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我們所有人都曾和許多冥頑不化的人打過交道,那些人死抱著甚至是他們在小時候形成的錯誤觀念,直到進了墳墓,還不肯放手。凱恩斯爵士(John Keynes)談及他那些高級知識分子同事時指出,新思想之所以很難被接受,并不是因為它們本身太過復雜;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為它們與原有的舊思想不一致。
這種避免不一致的傾向,一個直接的后果是確認偏誤。如果前者是個中性詞,后者就完全是個貶義詞了。羅爾夫·多貝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一書中,把確認偏誤稱為所有思維錯誤之父。確認偏誤是個人無論合乎事實與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見、猜想的傾向。巴菲特說:“人類最擅長這樣過濾新信息,使現有解釋仍然成立”。羅爾夫·多貝認為,可能巴菲特之所以這么成功,就是因為他了解確認偏誤的危險,于是強迫自己換位思考。這肯定不是全部,但有一定的道理;反過來講,被確認偏誤控制的人,不可能是個理性、客觀看待問題的投資人。
在投資時,我們一般會出哪些確認偏誤的問題呢?
收集信息的偏誤
在自己有想法的情況下,尋找論據支持的方式就是帶有偏誤的,比如提問的方式、搜索的關鍵詞等。這會導致接觸的事實不全面,很容易讓自己沉浸在自己構造的一個支持自己的世界里。在股市火爆、你也掙錢的時候,我們更容易關注支持股市上漲的因素,比如經濟增長加速、股市開戶數上升、公司業(yè)績變好等;容易忽略相反的證據,比如少數專家和交易所不斷提示投資風險、整體市場估值過高等;更有甚者是媒體自動代替我們過濾了信息,標注置頂的往往是“好消息”。具體到企業(yè),像一些蘇寧電器的投資者,更容易關注蘇寧電商方面的進展以及線上線下的聯合優(yōu)勢,而有意無意忽略整個電器產品渠道商業(yè)環(huán)境劇烈變化,比如競爭格局和競爭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化,包括價格透明渠道定價能力弱化、跨地域競爭成為可能、渠道對客戶的綁定能力下降等。另外,現在互聯網快速發(fā)展,并產生了許多單個股票投資者群,如果投資者越來越多地活動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區(qū)里,更容易加深這種確認偏誤,“抱團取暖”可能變成了“抱團洗腦”。
理解信息的偏誤
即便是給定了客觀的信息,不同的人對同樣信息的解讀也會有偏誤性。比如,在筆者前篇文章中提到的信息異質,在投資者獲得信息到進行決策中間,一般還會有整理、分析、篩選、提取、理解翻譯等過程,而這一過程因投資者的不同會有很大不同。雖然是同樣的信息,但對信息的理解往往受我們已有的看法的影響,在理解方面,我們會進一步過濾。另外,如果作為投資者買入了某個公司的股票,還變成了這個公司或者其產品的“粉絲”,可能會讓我們難以客觀看待投資的對象。當然,如果我們不喜歡某公司,也往往會揪住某公司的一些問題不放,忽略或者弱化該公司所有其他的優(yōu)點。在投資論壇里,我們如果不能從“粉絲”和“黑”的不斷爭論中,獲得有意義的信息,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參與,忽略它。
記憶信息的偏誤
我們并不能記起當初自己決策時的所有觀點,但往往能記起與后來發(fā)生結果相一致的觀點,并且容易錨定于目前觀點,而調整推斷初始觀點,結果發(fā)生后,我們才有了目前的觀點,但我們傾向于用目前的觀點代替我們已經不能記起的當初的觀點。還經常進行認知重構,記憶并不是在我們過去的經歷存進記憶庫中的拷貝,是在我們提取它的時候才建立起來的。比如,我們對某個公司投資買入的理由,如果當時沒有記下,后期回憶起的理由可能已經不是當初買入的理由了,而更加接近于現在你認為的理由。還是以蘇寧電器為例吧,比如當初買入的理由是估值比較低、受電商的影響不大等,后來你持有的理由可能是蘇寧云商的管理層很努力、其電商發(fā)展不錯、線上線下具有優(yōu)勢等,我們的記憶信息也容易出現偏誤。如果我們容易健忘,買入決策時最好把理由記下了,以便以后對照。
行為財務會計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興起的心理學對于人類判斷的研究,作為現代財務會計研究的一個新興發(fā)展方向,行為財務會計對于解讀現代市場復雜的運行現狀不可或缺。不同于傳統(tǒng)財務會計專注問題所依循的假設,行為財務會計關注的對象集中在有限理性約束下,管理者、審計師、會計師、分析師以及投資者等眾多信息相關群體的決策行為及其市場影響。如果信息是資本市場有效運行的重要紐帶,那么,解讀信息生成者與使用者的非理性決策對于理解市場資源配置法則的現實運行狀況有著重要價值。
行為財務會計承載了大量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認同人的有限理性行為準則,并將社會學、組織行為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引入傳統(tǒng)財務會計問題,孵化出行為財務會計這一新的會計領域。早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之間就有大量行為財務會計的研究文獻出現,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心理學基礎理論發(fā)展成熟,行為財務會計研究才逐漸完整、系統(tǒng)。在這一時期,行為財務會計研究取得了重大的飛躍,在理論和實踐上碩果連連。本文詳細介紹了行為財務會計的研究問題、發(fā)展、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通過對國內外行為財務會計的文獻梳理,闡述了這一領域研究的焦點問題,展示了行為財務會計在會計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二、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的理論源泉
財務會計活動的當事人包括管理層、審計師、分析師和投資者。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的是外在環(huán)境特征和當事人的個人特征是否影響其判斷和決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這些影響路徑和結果又是如何?這些問題的答案涉及心理學的諸多解釋和突破,因此,心理學被視為是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的基礎理論源泉。其中,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尤其受到了行為財務會計研究者的廣泛重視。認知心理學有助于理解當事人個體特征對判斷決策的影響。其主要研究對象是人們的思維模式,具體包括人們獲取信息、理解信息、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心理機制。判斷決策理論(JDM)是認知心理學在行為財務會計領域的最主要理論基礎之一。JDM最基本的前提是人的有限理性。人的行為會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其理論發(fā)展包括在不確定性下人們的判斷和決策行為與經驗知識(hematics)對判斷和決策的影響。代表性的理論解釋如前景理論(Kahneman和Tversky,1979,1981、“錨定效應”等。
此外,社會心理學則是構成行為財務會計理論的另一條支柱理論。由于個體的行為不僅會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還會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干擾。環(huán)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及其作用結果作為行為財務會計的另一個重要探索方向,社會心理學對此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支持。與認知心理學不同,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社會環(huán)境是如何影響人的判斷和決策的。該理論主要關注的問題簡述為兩點,即人們如何從他人行為中得到推斷與人們如何獲取并形成新的信息。
總的來說,上述理論的發(fā)展、成熟,為財務會計領域的研究展示了一條新的道路,特別是研究認知心理對于決策行為的影響以及社會環(huán)境對決策判斷的影響,構成了整個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的基礎理論源泉。
三、行為財務會計研究前沿和焦點問題
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的范疇是會計信息相關當事人的行為,包括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從信息供求雙方來看,依據當事人分類,可以將行為財務會計的研究問題分為兩個群體:一類是圍繞信息提供者的相關研究,包括直接提供者(管理層、會計師),派生提供者(審計師、分析師①);第二類是圍繞信息使用者的相關研究,包括投資者、借貸者、分析師②?;谶@樣的分類,我們將近年來該領域研究熱點歸納為以下四類問題:(1)管理層與審計師對財務報告施加影響的動機產生怎樣的作用?(2)會計準則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產生影響嗎?(3)財務報告的披露形式會對投資者決策產生影響嗎?(4)財務報告的披露形式會對分析師的決策產生影響嗎?
1.管理層與審計師對財務報告施加影響的動機產生怎樣的作用?
對于管理層與審計師在財務報表中的作用動機研究,源于大量盈余管理領域的討論。出于財務會計法規(guī)所允許的一定隨意性以及會計計量方法包含的主觀性,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的空間始終存在。因此,圍繞盈余管理現象,研究者取得了大量檔案研究的證據,不過經典的經驗會計研究無法將研究結論與審計師的作用效應分離,因此,難以對管理層和審計師在盈余管理行為中的具體角色給予進一步探索,直到行為財務的研究在這一問題上取得了突破。相比以前的研究而言,盡管以檔案研究為核心的傳統(tǒng)會計實證模式能夠識別公司是否進行了盈余管理,卻未能對盈余管理行為中諸多當事人的主觀意愿和動機進行度量,而行為實驗研究能夠將管理層判斷和審計師判斷有效分離開來,并且能夠研究管理層和審計師的相互影響,這就有效拓展了傳統(tǒng)檔案研究的范圍,對該問題的解決構成行為財務領域的一個起點和熱點。在國內,一些學者如魏明海(2005)也證實基于盈余預期的盈余管理研究存在諸多不足,盈余預期與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實際存在交互關系。
行為財務領域的研究者們關注動機、情形和會計法規(guī)對審計師作用下的會計報告產生怎樣影響?如Hackenbmck和Nelson(1996)研究表明,當審計師所面臨的法律風險降低時,或者其對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不當理解去判斷管理層的粉飾行為時,審計師更有可能允許客戶采取過分粉飾行為;Libby等(2006)通過兩組實驗(受試者分別為56名來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合伙人和39名“四大”合伙人)來判斷審計師是否允許在披露數量上存在比公認數量更多的紕漏,實驗證明答案是肯定的。Jamal和Tan(2010)分別調查了在規(guī)則基礎(rules-based)和原則基礎(principles-based)的會計準則下管理層的過度財務行為,以研究原則基礎的會計準則是否限制了管理層的過度財務行為以及審計師的限制作用。結果顯示,在規(guī)則基礎的會計準則下,審計師類型對管理層行為無影響;而在原則基礎的會計準則下,以原則為主的審計師對過度財務行為的限制最強,以規(guī)則為主的審計師次之,而以客戶為主的審計師的限制作用是最差的。
我國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的實證成果多數集中在這一領域,即審計師認知特征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楊明增、張繼勛(2007)曾借助認知理論中的“錨定現象”以實驗研究手段驗證了審計師行為依賴以前年度信息規(guī)范的行為傾向。楊明增(2009)在隨后的研究中進一步驗證了審計經驗對錨定效應及其偏誤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與高經驗水平審計人員相比,低經驗水平審計人員更容易發(fā)生錨定效應和判斷調整不充分的偏誤。彭桃英、李良師、李嵐(2009)利用實驗研究對審計師表現出來的認知“時近效應”和肯定性傾向給予證實,并依此建議會計師事務所應該采取加強項目復核等措施對審計證據進行綜合分析,以減輕審計判斷中的時近效應。
最近的一些研究者開始關注“審計師在管理層協(xié)商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如RichardC.Hatfield等(2008)通過調查來驗證在薩班斯——奧克斯法頒布之后審計師是否使用互惠策略(reciprocity-basedstrategy)來處理審計差異,以及什么樣的管理層特征(如管理層的協(xié)商風格、保留風險)會加大使用該策略的程度。更進一步地,他們調查了這種互惠策略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審計師采取該策略時,一般都是給管理層提出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隨后再將該問題擱置,使得當審計師對重要的收入進行調減時管理層能夠更加合作。該研究通過實驗證明管理層特征和審計師使用互惠策略是具有相互關系的,特別是當管理層的協(xié)商風格更強硬(competitive)、保留風險更高時,審計師更有可能使用互惠策略。另外,審計師使用互惠策略有利于處理管理層要求推遲或減少賬目調整的壓力,從而導致財務報告更加保守。
2. 會計準則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產生影響嗎?
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的直接生成者,其對準則的職業(yè)判斷直接影響著財務報告的生成質量。由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嚴重依賴直接觀測實驗,多數研究成果處于現象的探索階段,出于準則研究的重要實踐價值,這一問題的關注逐漸成為近年來國外行為財務會計的焦點問題之一。其代表性的研究為ShanaClor-Proell和MarkW.Nelson(2007)通過兩組實驗對會計實務人員會計準則理解(示例包括遵守準則的示例和違反準則的示例)的研究,實驗一的受試者為非專業(yè)人士,實驗二的受試者為專業(yè)人士,結果表明,由于“舉例歸因規(guī)律”受試者更傾向于采用示例中的會計處理方法。特別的,專業(yè)人士在同時面對遵守準則的示例和違反準則的示例時,通常是對反例視而不見的。會計準則如何導致會計實務人員對其進行保守或過分使用?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在會計信息加工過程的影響路徑是什么。這些研究為理解上述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
3. 財務報告的披露形式會對投資者決策產生影響嗎?
由于財務報告的產生過程不是中性的,其會反映出管理層自身的戰(zhàn)略意圖和機會主義,因此對于管理層出于自身利益、借助財務信息披露形式對投資者決策影響的研究是行為財務的另一個研究熱點。Kennedy,Mitchell和Sefcik(1999)研究了投資者是如何理解或有債務(contingenten?vironmentalliability)的各種披露樣式的(最小值、最好情形下估計值、最大值、或者其分布范圍)。實驗結果發(fā)現,無論是有經驗的財務總裁,經理人、銀行家,還是缺乏經驗的MBA學生,他們對披露報告所顯示的可能損失的估計都和這些披露樣式通常的含義不匹配。比如說,當管理層披露了“最好情形下的估計值”(bestestimate)時,受試者認為該值應為最小值;當披露的是一個范圍時,受試者對于期望價值的估計在范圍的中間值以上。這說明受試者清楚地認為管理層的披露有偏差,他們往往低估潛在損失;該研究還說明,財務信息對于不同的決策群體,管理層可靠性和公司價值有著不同的影響。一些研究者關注預測信息披露的影響,Frederickson和Miller(2004)檢驗了預計報表(proforma)對非專業(yè)投資者的影響。在實驗中,受試者通過閱讀一家公司的背景財務信息和當期盈余報告來對該公司的股價進行估計③。實驗結果顯示,相對于只有當期盈余報告的情況,當同時面對當期盈余報告和預計報表時,非專業(yè)投資者往往估計出一個更高的股價。這說明非專業(yè)投資者在估計股票價值時所采用的模型趨向簡單化、經驗主義化。在這里,預計報表的作用不是直接使非專業(yè)投資者估計出一個更高的股價,而是使他們認為盈余報告?zhèn)鬟f了好的信息,進而估高了股價。Hirst,Koonce和Mill?er(1999)研究了管理層盈利預測的準確性和預測報告樣式對投資者判斷的聯合影響。研究表明,不同樣式的盈利預測之間精確性的差異并不影響投資者對盈利的預測,但是卻會影響他們對預測的信心。尤其當投資者認為管理層以往的預測都比較準確時,這種影響更明顯。另外,Hirst等人將投資者信心與他們對股價的預期和是否買股票的決定聯系在了一起。但是這一研究并未考慮到可能存在一些因素會對預測報告樣式的效果造成干擾。
圍繞投資者信心和股價的預期是否受到披露信息的影響,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Han&Tan(2010)對Hirst等人早期研究成果的一個后續(xù)追蹤研究。他們采用實驗研究法,證明了在考慮投資者類型(多頭或空頭)、預測信息性質(利好信息或負面信息)、預測信息的清晰性因素的情況下,預測報告樣式會對投資者的盈利預測造成影響。一般而言,多頭偏好利好信息而空頭偏好負面信息。那么根據定向偏好效應④當管理層的盈利預測比較樂觀時,多頭的盈利預測將高于空頭;相反,當管理層預測偏負面時,空頭的盈利預測將高于多頭。由于定向偏好效應在不確定的情形下會更加明顯,而且管理層在提供盈利預測時,提供一個盈利范圍比具體數字更具有模糊性,提供利好信息比負面信息更有不確定性,因此該研究的假設為:當管理層提供了一個盈利預測范圍時,多頭(空頭)會做出更高(低)的盈利預測,這種效果在盈利預測為利好消息時更加明顯;相反,如果是負面消息,盈利預測對投資者幾乎沒影響。Han和Tan設計了一組2x2x2的實驗以及兩個組間實驗,受試者為來自香港大學的74位MBA學生以及87位財務專業(yè)的碩士生。這些受試者被分為多頭和空頭兩組,通過閱讀公司前3季度的季報做出判斷。實驗結果表明假設成立。該研究表明,盈利預測報告的樣式要對投資者產生影響是需要條件的,需要綜合考慮投資者類型等其他因素。此外,我國學者邊泓、曲興華(2009)曾通過篩選市場中股價相對關系“穩(wěn)定”的樣本驗證了受錨定思維影響,會計信息對投資決策的影響在“穩(wěn)定”樣本群體中更為突出的特點。
另外,由于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不僅僅受到管理層提供信息的影響,也會受到來自分析師報告的影響。Hirst,Koonce和Simko(1995)采用實驗研究法研究了投資者行為是否會受到分析師特征以及其報告特征的共同影響。實驗為參與者提供的資料有公司背景信息和一份分析師報告。實驗的自變量包括分析報告的來源(分析師所在公司是否同時提供投資銀行業(yè)務)、報告的結論(看好還是看差)、支持該結論論據的說服力(強或者弱)。受試者據此判斷分析師結論背后的原因,并對股票升值潛力進行評估。實驗結果顯示,當投資者判斷分析師做出某種結論的原因時,面對同一份報告,如果分析師來自于一家同時擁有投資銀行業(yè)務和報告分析業(yè)務的證券公司,投資者便更多地將原因歸結為分析師有動機做出看好的報告;而當分析師所在公司只提供分析業(yè)務時則不然。然而,當投資者做股票潛力評估時,如果分析報告是看好的,他們就不會考慮分析師差異問題;相反,如果分析師報告看差,投資者就會考慮到分析師類型。特別地,若提供看差分析報告的分析師來自兩種業(yè)務都提供的證券公司時,投資者會對股票升值潛力做出更低的估計。實驗結果還表明,投資者的決策受到分析師論據說服力的影響,但是僅限于分析報告看差的情況下。Bonner,Hugon和Walther(2007)研究了知名分析師意見對于投資者決策的影響。三位學者以媒體的報道量作為衡量分析師知名度的標準,并且發(fā)現投資者對于分析師意見的反響程度與媒體報道量顯著正相關。當控制了其他影響預測效果的變量后,兩者的正相關關系仍然顯著。研究結果顯示,市場參與者對于媒體報道量高的分析師所的分析報告反應過于強烈。盡管該研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但是仍然說明分析師的媒體報道量可以影響市場對其分析修改意見的最初反應。
4.財務報告的披露形式會對分析師決策產生影響嗎?
分析師作為專業(yè)投資者的代表群體,其分析過程也會受到財務報告形式影響嗎?圍繞這一問題,Kasznik、Lev(1995)發(fā)現,在控制了預報告盈利與真實報告差異以后,之前過盈利警告的公司和未警告的公司相比,其股價下跌程度更大,分析師預測將更加負面。Libby和Tan(1999),Libby,Tan和Hunton(2002)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后續(xù)研究,他們考察了盈利預告(preannounce)或者盈利警告對賣方分析師盈利預測的影響。Libby和Tan發(fā)現對于同樣性質的披露信息(盈利警告和負面的盈利報告),分析師在報紙上做出正面的反應,但同時又在盈利預測中做出負面的反應。他們對這種不一致的現象作出如下解釋:分析師在面對媒體時,對盈利預告和盈利報告信息采用的是“同時處理方式”(simultaneousprocessing),而在做出盈利預測時,由于盈利預告和盈利報告公布的時間順序有先后,分析師會對同樣的信號采取“順序處理方式”(sequentialprocessing)。處理方式不同,導致的判斷結果就不同。Libby,Tan和Hunton指出,管理層的盈利預告往往夸大損失或者低估盈利,以減少信息使用者在盈利報告公布之后產生的失望情緒。他們的研究設計了一組實驗,以檢驗盈利預告對盈利的低估或對損失的夸大及其精確性如何對經驗豐富的賣方分析師產生影響。研究發(fā)現,對于盈利報告信息為負面的(正面的)公司,若之前其盈利預告夸大了損失(低估了盈利),分析師的未來盈利分析報告將作出高盈利預測。這些預測與分析師對于公司前景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卻與分析師對于管理層的看法不一致。盡管分析師也期望預報告利潤低于真實報告利潤,但是他們不會為此調整預測分析報告。
這一問題的研究證實了管理層盈利預測報告樣式不僅會影響投資者的盈利預測,也會影響分析師的預測。這一結論鼓舞了后續(xù)研究不斷深入,Libby,Tan和Hunton(2006)曾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歸納,他們對盈利預測報告的樣式進行了更詳細的劃分,分別為具體數字,較窄的盈利范圍和較寬的盈利范圍。通過兩組實驗證明:(1)管理層盈利預測樣式在剛的一段時間內對分析師的預測無影響。(2)真正的盈利報告公布后,盈利預測樣式和預測偏差會對分析師的預測造成影響:偏高的預測會引起分析師更高的預測結果,而偏低的預測會引起分析師更低的預測結果。與具體數字提供的預測相比,較窄范圍的盈利預測會放大該效應;相反,較寬范圍的盈利預測會縮小該效應。事實上,在最近的研究中,Libby(2008)發(fā)現分析師在形成分析報告時,不僅僅受客觀情況影響,還會受到自身主觀情況的影響。他驗證了分析師試圖與管理層保持良好關系的動機是否是他們在一定時期內得出樂觀或悲觀分析趨勢的部分原因。來自兩個證券公司的81名賣方分析師參與了這一實驗,他們以相關歷史和管理層盈余預測為基礎做出盈利預測。分析師的預測在兩種時機條件下(季度早期或季度晚期)都有做出樂觀或悲觀的分析,并且當分析師與管理層有著良好關系而不是僅僅追求精確性時,這種效果更加顯著。對分析師的訪談還顯示分析師重視預測的性質,并且相信這會為未來他們與管理層及其他客戶之間的關系帶來好處,而這種好處就是能夠參與相關的重要會議并且獲取信息。該研究最終得到的結論就是:預測性質有一部分是對分析師與管理層關系的反映,而能夠獲取信息是保持良好關系的一個主要收益。
總體來說,源于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基于行為實驗研究的范式大大拓展了以經驗研究為基礎的經典財務會計所研究的問題,圍繞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供求雙方的整體框架,我們對行為財務會計的研究問題和發(fā)展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梳理。在梳理中,行為財務會計研究顯現出的一些問題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也引起我們的注意,對此,我們在本文的第四部分進行了詳細評述。
四、行為財務會計研究發(fā)展方向及存在的問題
行為財務會計發(fā)展到今天,取得了豐碩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的研究,發(fā)展還遠未達到完全成熟,存在許多難點問題和有待進一步的探索。為了更好的理解行為財務會計近年來的發(fā)展,我們對這一學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以及暴露出的一些問題給予一些探索性的評述。
首先,就研究范式而言,實驗研究已經占據行為領域研究的主流。Koonce和Mercer(2005)的統(tǒng)計表明,在1993年至2003年之間發(fā)表于五大會計核心雜志上的實證行為財務會計論文中,僅有2%的文章采用了檔案研究法。與檔案研究法所關注的問題相比較,實驗研究的研究缺陷和優(yōu)勢同樣明顯。
實驗研究優(yōu)勢在于:檔案研究法進行的是事后研究,無法探知個體行為產生的機制,且事后信息是多個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因此,檔案研究無法區(qū)分單個因素對行為產生的影響。對于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時間以及方式;如分析師動機何時以及如何影響分析報告?管理層如何建立披露聲譽?對披露政策的改變投資者如何反應?分析師如何建立其聲譽?實驗研究作為過程研究手段具有先天優(yōu)勢。這使得在行為財務會計中,實驗研究逐漸成為主導的研究方法。由于與之密切相關的心理學擁有良好的實驗傳統(tǒng),以實驗為主要研究工具可以使得研究具有科學性和可信性,因此,行為財務會計自然沿用這個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實驗研究法下,實驗者可以將受試者進行隨機分組并設置對照組,其作為實證研究方法的一個分支,實驗研究法的變量同樣包括有自變量、因變量、控制變量。分組之后,在控制了不相關因素(或固定或使其隨機化)即控制變量的情況下,實驗者可以調節(jié)自變量,以觀察因變量的變化情況。具體做法是實驗者將新的方法或措施施加給受試者,而對控制組不加處理,然后觀察自變量變化對受試者產生的影響。這種研究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1)因為實驗者能夠通過控制變量,調節(jié)自變量來設定實驗情景,所以能夠區(qū)分開各變量分別對自變量的影響。(2)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檢驗一種現象何時發(fā)生并且如何發(fā)生,從而得出受試者做判斷和決策的路徑。(3)可以檢驗現實狀況下不存在的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比如可以研究會計準則變動將對信息披露造成的影響,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議。
實驗研究最大的問題還在于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相當多的學者對此抱有疑慮。由于實驗研究法不能完全模擬出現實世界的情況,所以有時采用實驗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有實用價值。此外,在實驗設計上也存在如下缺陷:(1)在受試者的選擇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2)實驗過程中受試者不一定會按自身的真實情況進行反饋,因為其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3)實驗設計的簡約性和仿真性難以協(xié)調。為此,行為研究領域的學者常輔以問卷調查法和實地研究法彌補實驗研究的缺陷。問卷調查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問卷的設計,問卷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盡管問卷調查和實地調查的工作量都比較大,但是這兩個方法得到的結果比較接近實際情況,雖然被調查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對研究問題噪音,不過作為實驗研究的輔助方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研究范式的可靠性問題。
其次,行為財務的研究問題依舊比較狹窄,在一些領域有待更深入的探索。譬如審視師在會計信息過程中的作用,目前對于審計師與其他當事人互動影響的研究依然欠缺。首先,盡管已有一些文獻針對審計師與管理層的協(xié)商做了研究,但是這些研究更多地將焦點放在了協(xié)商結果上,而很少注重對這一過程的研究;再者,盡管人們已經開始對公司內部審計委員會越來越重視,但是對于審計師如何與內部審計委員會之間產生交互影響,以及委員會在作審議時如何依賴(或不依賴)審計師的工作,我們知之甚少;最后,審計師與公司重要持股人的交互影響是非常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因為雙方都有各自的利益,都在試圖對對方產生影響,并且相應地有必要對另一方的反應做出事先的估計。這種互動自然會引起一些戰(zhàn)略性的思考。目前還只有很少量的文獻對這種高級別的戰(zhàn)略思考做出研究,因此,重要持股人和審計師如何進行戰(zhàn)略思考以及戰(zhàn)略思考和互動影響結果的關系還基本是個未知領域,是行為財務會計未來發(fā)展方向的一個探索。
在圍繞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的影響研究中,盡管學界普遍認為分析師的報告會對投資者決策產生影響,但是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證據并不完整,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更加關注這一方面的問題,并且更具體、更全面地研究投資者特征(空頭或多頭,所持股票正在升值或是減值,老手或新手)和分析師特征、分析師報告特征對于投資者最終決策的綜合影響。不過,圍繞信息的樣式對專業(yè)人士的影響,依舊鳳毛麟角。尤其是針對潛在債權人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考慮到債權人對于一個公司的發(fā)展極為重要,研究他們在考慮放貸時如何做出判斷和決策,以及該過程中存在哪些影響因素,是非常有價值的研究問題。
此外,國內行為財務的會計研究是伴隨大量行為金融領域的成果開始豐富的,受限于發(fā)展時間的短暫,其研究成果集中在盈余管理和審計師行為等特定問題領域,并與諸多行為金融、行為管理會計的研究成果相交織。在前述會計文獻的梳理中,我們將其規(guī)整納入現代行為財務會計前沿問題的整體框架中。在這一框架下,可以看出我國行為財務會計的研究問題覆蓋并不廣泛,在分析師、會計師以及準則研究等領域都存在大量的研究空白,有待研究者不斷補充和完善。
五、總結
〔關鍵詞〕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標準;“心理味”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6)24-0008-03
近年來,隨著積極心理學、幸福教育等理念的興起,以及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新階段的呼喚,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特別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修訂版)》(以下簡稱《指導綱要》)之后,心理健康教育課(以下簡稱心育課)成為了越來越多中小學校的常設課程。每次前往中小學考察心育課程建設時,常常看到校長在滿臉興奮地介紹完成果和進展之后,總還會留有幾絲困惑掛在臉上。校長們最具共性的困惑之一就是心育課該如何評價的問題。換句話說,校長們清楚如何評價一堂語文課的“語文味”、數學課的“數學味”,但不清楚一堂心育課的“心理味”究竟體現在哪兒?大家知道,心育課的評價既不能像語文、數學那樣考學生知識點,也不能直接照搬學科課程的評教指標。那么,每學期除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和課堂滿意度調查外,還能做些什么呢?對心育課的專項聽評課,該聽些什么,看些什么呢?根據相關研究和文件精神要求,結合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心育課的“心理味”應至少包含“五味”,以此為基礎可以構建起心育課評價標準的五大維度和指標體系。
一、心育課評價的“五味”
(一)專業(yè)味
專業(yè)味指的是課的高度,或稱精準度,主要看教師的專業(yè)性。專業(yè)味濃郁的心育課不是要求教師“名之必冠理論”“言之必用術語”(相反,中小學心育課恰恰要求避免太多的理論和術語,“避免將其作為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而是要求除了杜絕知識性、科學性錯誤之外,整個課堂的推進過程都必須符合心理學原則和規(guī)律。例如,“情緒管理”是當前中小學心育課最熱門的選題之一。在網上隨便做一下搜索,就能看到非常多以“做情緒的主人”“我的情緒我做主”“我自信我快樂”等為題的教學設計。這些教學設計中最常用的套路是通過哲理故事啟發(fā)、表情圖片識別、師問生答、背誦格言、學唱歌曲等途徑,教學生了解情緒的基本類型、認識積極情緒的重要性、掌握“消除負面情緒,重新找回快樂”的途徑和方法。初看上去這樣的教學設計沒什么問題,但細究起來你會發(fā)現,可能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比如:(1)把“情緒管理”等同為消除或消滅負性情緒首先就是不對的,因為情緒可以管理,但不可消除;(2)負面情緒也有積極作用,情緒管理的目標不能是只保留快樂,而是要學會與各種情緒共處,繼而發(fā)揮不同情緒的積極作用;(3)講授、提問、記背不應成為心育課的主要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情緒、自我成長才是情緒管理課程的應有之義。因此,看一個心理教師的專業(yè)性,要全面看其目標設置是否恰當,核心概念是否有偏,內容采擇是否有誤,活動設計是否科學、導轉展評是否合理,乃至一言一行、一問一應是否在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
(二)互動味
互動味指的是課的廣度,或稱參與度,主要看課堂組織。心育課是最應體現“以生命影響生命”這一教育本質的一門課程,但只有通過廣泛而充分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才能實現生命對生命的高質量影響。概括來說,團體活動是心育課的主要組織形式,而互動是團體的基本特征,參與是互動的必需前提,活動是參與的主要載體,成長是活動的共同目標。比如,在一堂“自我認識”課上,教師用符合學生年齡段的語言精彩講解了自我的概念,用“我是誰”自陳式問卷開展了科學的測評,當堂分析了測評結果,請6名同學分享了自己書寫的自我描述句子,教師點評了分享者自我概念中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加深了學生的自我認識,最后布置了生活延伸作業(yè)。這堂課看似完整,并且授課老師專業(yè)扎實、準備充分、行課流暢、環(huán)節(jié)分明。但整堂課中都是教師在唱主角,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缺少了真實的活動體驗、沒做到全體成員的充分參與,師生和生生間缺少真誠和開放的互動,沒能踐行“在人際交往中認識自我”的目標設計,沒能堅持《指導綱要》要求的“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也就稱不上是一堂好的心育課。
(三)情感味
情感味指的是課的溫度,主要看課堂氛圍。沒有情感投入的心育課哪怕再精彩,也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或照搬劇本的表演秀,給人的感覺是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情感味濃郁的心育課應該充盈著愛的空氣,是一段溫暖的旅程。師生在共同營造的安全和接納的氛圍中,低焦慮,高共情,情感真實,關注全納,開放自然適度,表達充分自如。在一堂好的心育課中,師生自我開放程度高,官話套話少,重感受輕認知,“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和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能體驗到真誠、信任和尊重。這里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其一,要盡力創(chuàng)設“高挑戰(zhàn)、低威脅”的課堂氛圍,這是被腦科學研究證實的最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的氛圍。所謂“高挑戰(zhàn)”是指活動任務或所提問題對學生要有一定的難度或新奇感,以激起學生的參與興趣;而所謂“低威脅”就是要課堂輕松自由,鼓勵各種觀點發(fā)表,學生被評價的壓力感低,學生不會因為回答不好而感到自尊受到威脅。為此,教師要減少對學生的表現的價值評判,避免教師個人價值的代入,可以用“你的這個觀點很有趣”“你的這個想法挺獨特”或者“我的個人看法與你不一樣,但是我欣賞你對自己觀點的堅持”等說法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常用的“非常棒”“說得真好”等說法。其二,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真誠的“愛”。有愛作基礎,哪怕活動中有爭論、僵持,甚至反對,也不會影響課堂中的人際關系和后續(xù)活動中的合作;沒有愛的基礎,則會出現為避免尷尬和反感而不去真實表達的“表面和諧”。
(四)沉浸味
沉浸味指的是課的深度,或稱卷入度,主要看學生的狀態(tài)。沉浸(flow),也被譯作心流、福樂,指的是一種全身心投入其中,感受不到時間流動的狀態(tài),比如讀書、玩游戲、做研究時廢寢忘食就是這種狀態(tài)。幸福心理學研究表明,沉浸體驗是幸福感的重要維度。也就是說,即使需要腦力和體力很大付出的活動,只要當事人能做到全情投入、沉浸其中,則雖身心痛苦但仍感幸福無比。正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無數科學家、藝術家癡迷于問題解決和藝術創(chuàng)造的故事都說明了這一點。可見,如果激發(fā)了沉浸體驗,即使在做需要痛苦付出的事情,也會讓人感到幸福;而缺少了沉浸體驗,即使沒有痛苦感受也不會自然生發(fā)出幸福感來。對于心育課而言,沉浸味濃郁的課堂,活動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情境營造帶入感強,即使活動富有挑戰(zhàn),身心付出大,學生依然能夠表現出濃厚興趣、身心卷入度高、常常忘卻了時間、對下次課充滿期待;相反,浮于表面的心育課,與學生需求距離遠,產生不了內心共鳴;加上教師本身就照本宣科,沒有個人卷入,學生就更難沉浸其中了,這樣的課即使任務輕松、壓力輕微,學生依然不會產生高自我相關性的,也就更談不上幸福感受了。
(五)生成味
生成味指的是課的效度,主要看課程效果。首先,現代心育課強調現場生成?;顒舆^程中會生成源源不斷的生動資源,教師若能對之敏銳把握、恰當引導,將能生成超越原有預設的深化和升華。換句話說,心育課不能沒有“劇本”,但絕不能“照劇本演”。因為本課程關注的就是人的心理過程本身,課堂上每一個重要心理動態(tài)的出現都不應該被忽略,相反恰恰應該被關注、被運用,變成此時此刻最易為學生汲取的成長營養(yǎng)。其次,心育課重視當下的體驗,積極心理學認為未來的幸福與當下的痛苦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相關性,以追求幸福為目標的心育課程最不應該靠“吃得苦中苦”“十年寒窗苦”“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古訓來維持學生的投入。我們要旗幟鮮明地主張,追求幸福的過程也應該是幸福的,因為人生不能割裂,參與心育活動的過程本身就是人生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幸福人生的預備階段。最后,現代心育課的價值取向不是問題式、病理式的,而是預防性、發(fā)展性的。培養(yǎng)“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指導綱要》規(guī)定的目標,因此促進學生積極人格的生成是心育課的根本要義。故而,評價心育課程的最終效果不是看學生心理知識掌握了多少,也不是看解決了多少學生的心理問題或疾病,而是看學生在人格發(fā)展上能取得多少進步以及學生離幸福人生是否更近了一步。
二、心育課程評價的維度與指標體系構建
基于以上認識,可以構建起心育課評價如上表1的維度和指標體系。
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實踐中,上述評價維度和指標體系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直接用于課堂觀察記錄或教學比賽的評價標準中,也可以分項用資料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評價法和心理測評法進行一一考察。《指導綱要》指出,心育課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包括團體輔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和專題講座等,但以“活動為主”和“防止學科化的傾向”的要求使其既是一門課程,又不能等于常規(guī)的學科課程。心育課的“心理味”應該是獨特、鮮明而純正不變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EB/OL]. http://. 2012-12-7.
[2]鐘志農. 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M]. 寧波:寧波出版社,2007.
[3]塞里格曼. 持續(xù)的幸福[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一、引起歌唱注意
注意是心靈的唯一門戶。一切事物要從外部世界進入人的心靈,只能由這扇門通過。它在歌唱與發(fā)聲活動中,占據著特殊地位?!白⒁馐切睦砼σ欢▽ο蟮闹赶蚝图?,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心理學》第七章)。在同一時間內心理活動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數的對象,這體現了注意的選擇性。那么怎樣才能使心理活動有所指向,有效地配合聲樂教學,有效引起注意并使教學法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呢?聲樂教學往往是聲音效果的教學,意識在先,歌唱動作在次后,聲音效果在最后。這一程序是在瞬間完成的。學習者一般比較注重聲音效果的模仿,直觀的聲音模仿是學習歌唱技能、技法的第一階段。能夠引起歌唱學習注意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最直接、最生動的,還是聲音本身。運用發(fā)出某種類型的聲音來訓練歌唱器官某一部位的功能,是這一學習階段的教學主題。在聲樂課堂上以適當的方式方法,引起學習者的無意注意、有意注意,進而打開學習記憶的大門,是每一個聲樂教師需要精心設計的。聲音形象的新穎性,是以客體的性質引起學習者注意,那么設計練習方案的目的性,則從學習者的主觀需要和興趣引起學習者的注意。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常使用“哼鳴”練習、“吹唇”練習、“高位置韻白朗誦”練習等。其中“哼嗚”練習,在眾多聲音形象中獨具個性,它來自漢語鼻韻母哼唱,目的是為了訓練鼻咽部的肌肉在歌唱中的調節(jié)能力,進而獲得鼻腔共鳴。還有“吹唇”練習,就是俗語說的“打嘟?!?,是一種訓練呼吸與歌唱肌肉協(xié)調結合的練習。其目的是獲得呼吸肌肉群在歌唱時對聲音的支持,以及發(fā)聲吐字時下巴的放松感。那么“高位置韻白朗誦”練習,則是假聲的高位置安放和有力度的漢語韻母甩腔練習;念單字練習、疊音練習,使得換聲區(qū)音域自然過渡,并獲得在歌唱中軟腭的提升能力和歌唱吐字的支點感,這一系列練習的聲音形象近似中國地方傳統(tǒng)戲的“中州韻”體系,其聲音形象鮮明獨特,易區(qū)別于日常會話、舞臺朗誦、話劇語言。還有“咽音”體系訓練,“假聲位置真聲唱體系”訓練,都具有高物理區(qū)分性,易于引起聽覺器官進行感覺分析,易于從多種聲音背景中被注意,也易于判斷正誤。
二、練習與注意的關系
研究注意心理,對聲樂教學還有鞏固技能知識的意義。歌唱是夸張的、藝術化的語言表現,沒有聲樂技能性知識的掌握,藝術的歌唱是無法實現的。歌唱技能來自于發(fā)聲器官、呼吸器官、歌唱語言功能性的增長。程序性知識學習有動作操作的實質,此類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理論、要領的指導,還需要動作的練習,這其中包括兩種注意練習階段。即: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第一階段需要技能概念、聲音形象、方式方法的注意訓練,此階段的技能訓練過程中,注意心理是有意識的,并且注意投入比較多,需要心理活動集中于當前某種技能,我們稱它為技能的概念學習階段;第二階段是理論在概念基礎上的能力訓練,是技能動作的操作由生疏到熟練、到掌握的程序過程,此階段的技能注意訓練,不需要太多的意識努力就能保持自身的注意,即有意注意轉化為有意后注意。以下是呼吸訓練的模式。
呼吸是人們下意識的生理運動,人們在無需注意的情況下,呼吸照常進行,而歌唱呼吸是一個功能性的意識呼吸。如:某一樂句的延長,需要保持時,呼氣就是有意識的;某一樂句的力度表現,需要有深呼吸支持;某一樂句的情緒表現需要大幅度的呼氣支持等,都是有意識的用氣。然而諸多形式的呼吸支持都不能脫離呼吸肌肉群的功能性支配。歌唱呼吸功能的增強來自于注意訓練。歌唱的呼吸屬內覺運動,它的運動方式需要注意訓練。呼氣向下這一概念不難理解;而呼氣時呼氣肌對聲音的支持方向是腰圍向外撐、向下支持。這與自然呼氣的肌肉運動是相違背的,因此,它需要意識注意,正是這種反向支持,才能產生對歌唱呼氣的支持,對初級歌唱訓練的人常常是腰、腹肌只有微弱的感覺,甚至手摸都感覺不到。因為此時,呼吸肌肉還沒有積累練習量,也就沒有呼吸功能性的肌肉支持。隨著歌唱呼吸練習量的增加,呼吸肌肉的能力逐漸增加,呼吸的運動方向漸漸不再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這時注意訓練進入了第二階段——有意后注意。隨著階段性的訓練,呼吸對歌唱的支持漸成了一種程序,呼吸在歌唱共鳴、語言的結合中成為調節(jié)歌唱。音樂表現的一種手段、技能,一種自動化的運動,但它仍區(qū)別于生理中的自然呼吸。另一方面歌唱肌肉的調節(jié)能力訓練,也是如此,如:做“打哈欠”練習,其任務是訓練軟腭的提升能力,目的是為了獲得咽腔的共鳴,并使這種夸張的軟腭提升融入歌唱過程,這時課堂的心理注意就是體會,做“打哈欠”時內口的充分張開感覺。內口張開的實質性動作是軟腭提升,這是有意注意引發(fā)的系列歌唱運動。然而,一兩節(jié)課的“打哈欠”練習是不夠的,要達到技能的程序化,就需要練習量的積累,因為單純的“打哈欠”練習較容易掌握(指無聲的練習)。而“打哈欠”練習的第二階段是伴隨有聲音的練習,這其中還有呼吸肌肉協(xié)調支持發(fā)聲的成分,因此,沒有反復的、長時期的訓練是不可能達到少量注意能量的分配,進而達到自如、自動化的內口打開。認知心理學家把注意的能量分配看作“聚光燈效應”。即:“在燈的瓦特數不變的情況下,聚焦大小與燈的亮度成正比”。(《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當注意心理指向多種活動或一個系列的運動時,注意的能量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配問題。當一種技能還沒有達到自如掌握的時候,或不能形成自動化的操作時,最好不要附加其他注意任務。此時,生疏的技能還需要投入較多的注意能量。如:在內口還沒有充分打開時,去唱高音域的聲音,勢必顧此失彼,協(xié)調失衡,或造成優(yōu)美音色的丟失。因為,當內口打開還不能脫離有意注意時,就附加高音域的技能知識,毫無疑問會分散注意能量。結果往往造成前知識沒有實質性掌握,后知識也沒能引起足夠的心理注意,造成注意的相互衰減、概念的混亂。
歌唱是一種多部位協(xié)調運動的產物,各種功能性訓練的最終目標是藝術地歌唱,此時的注意就是有一定廣度和有注意層次分配的心理努力。當進行某一種新技能的學習時,需要有一定深度的注意力投入,此時的聲音練習、作品搭配都應圍繞著新知識進行選擇。合理把握注意層次是聲樂教師應關注的又一教學層面。
三、注意心理對歌唱錯誤的可分解性
“在同一時間內,心理活動能指出和集中于少數的對象,這些少數對象就被清楚地意識到,而對其他同時作用的事物,則沒有意識到或意識得較模糊。”(《認知心理學》)當歌唱信息的刺激不是一種時,刺激的信息在人體之上就產生了競爭,結果是新刺激往往衰減了以往的信息提取。注意分散法正是利用了這一心理現象,如“晃下巴”歌唱練習,目的是為了糾正歌唱者下巴發(fā)緊造成聲音僵硬、高音吃力的現象。由于對方法的理解錯誤,或聲音觀念的不正確,或呼吸支點過高,或語言障礙等都可能導致下巴緊,“晃下巴”歌唱是緩解下巴緊方法之一?!盎蜗掳汀备璩谡8璩獱顟B(tài)下是沒有的。由于“晃下巴”動作的加入,使得以前下巴僵硬的錯誤歌唱注意附加了刺激源,把前歌唱注意的感覺處理能量分減,把產生“下巴緊”的能量衰減了,如果“晃”著下巴還能吐清字,這表明歌唱中的“下巴緊”得到了緩解。又如:歌唱的呼吸支點過高,常給人以“吊著唱”的感覺,屬于不正常歌唱,教師就提示“空咳”練習,體會深呼吸支持,并在每一樂句的起端附加“空咳”的動作,來分散高支點呼吸的歌唱,以提示呼吸的注意向下,氣沉丹田,使前注意中產生的高支點呼吸注意衰減轉移時,以改變或淡化前記憶的錯誤提取。這種以分散注意來糾正歌唱錯誤的教學法,實例很多不再例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