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飲食文化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熟語;翻譯;漢語;葡萄牙語;歷史;宗教;民俗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熟語則是語言的精髓。它作為一種極具魅力的語言表達方式,除了日常表達之外,更能夠體現出一個民族在過往歷史中的文化沉淀。熟語中的文化特性是其不容忽視的部分,它扎根與人民生活,有著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它或以詼諧幽默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闡述深刻的道理,并伴隨人民生活變化而不斷積累。不同國家各自具有獨特的文化特性,熟語是能夠體現文化差異與共性的一種語言。
翻譯作為兩種語言之間溝通的必要手段。中國與葡萄牙在各自的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沉淀出富含自己文化特性的熟語。與傳統意義上的翻譯不同的是,對于熟語翻譯而言,就不僅僅局限于對句意、詞匯的翻譯,而是需要將文化與語言進行融合。只有在了解兩門語言文化與語言的同時,才能更好的進行熟語翻譯。懂得從文化視角看葡漢熟語,是翻譯熟語的先決條件。了解兩種語言文化,將一句熟語與其文化相聯系,在明白這句熟語所要表達意思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翻譯方法,才是正確翻譯熟語的方式。
一、“熟語”與“翻譯”的定義及理解
《辭?!穼τ凇笆煺Z”的定義是:語言中定型的詞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能改變其組織。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格言等。
根據漢語熟語的界定,無法在葡萄牙語中找出具有完全對等定義的熟語概念,但基本可以對等為葡萄牙語中的“Fraseologismo”,其中所指包含“Express?es e frases idiomáticas(idiomatismos)”、“Provérbios”與“Outros(combina??es lexicais com distintos graus de liberdade)”。“Fraseologismo”可以由兩個或者多個詞匯構成,任何一個詞匯的替換、遺漏或增添都由可能對其語義解釋產生影響。
《現代漢語詞典》對于“翻譯”的定義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也指方言與民族共同語、方言與方言、古代語與現代語之間一種用另一種表達)。
翻譯是語言的轉換,但同時也是文化的傳播。熟語的翻譯不是停留在原句的表層意義的翻譯,而是需要從熟語來源開始一層層揭示熟語表露出的方方面面,最終選擇使用合適的表達方式呈現源語言所要表述的意義,同時又可被對象語言的使用者普遍接受。
將以上定義聯系起來,可以看出熟語翻譯不是僅僅將句子與詞匯轉述成另一種語言的行為,而是在于如何更好地將原句的意義通過另一種語言方式進行表達的行為,又或者,是將原句中的文化意境體現在另一種語言中的行為。
二、“熟語”的來源綜述
漢語熟語的主要來源為:歷史故事與名人軼聞(身在曹營心在漢、臥薪嘗膽)、自然環(huán)境與山川物產(瑞雪兆豐年、水滴石穿)、寓言故事與神話傳說(開天辟地、愚公移山)、(善惡到頭終有報)、社會環(huán)境與生活經驗(人靠衣裳馬靠鞍、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葡語熟語的主要來源為:歷史典故(vitória de Pirro ou vitória pírrica皮洛士式的勝利、discuss?o bizantina拜占庭式的討論)與寓言神話(Calcanhar de Aquiles阿基里斯之踵、Espada de D?mocles達摩克利斯之劍)、(Ver para crer眼見為實、sabedoria salom?nica所羅門的智慧)、民俗文化(onde há fumo há fogo無風不起浪、Em terra de cegos quem tem um olho é rei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從以上的來源中不難看出,無論是漢語熟語還是葡語熟語,其來源無非是歷史沉淀、與民俗文化。但與漢語不同的是,葡萄牙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與西班牙語有著密不分可分的聯系。原始葡萄牙語(9~12世紀)的很多表達使用的是拉丁語。之后出現的古葡萄牙語第一階段(12~14世紀)被稱為葡萄牙語―加利西亞語時期,加利西亞語是西班牙的官方語言之一,與葡萄牙語的書寫發(fā)音都非常近似,均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古葡萄牙語第二階段(14~16世紀),形成通用葡萄牙語,在其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各個殖民地上廣泛使用。自此之后,通用葡萄牙語與各個殖民地及其附近區(qū)域內使用方言相互融合,漸漸發(fā)展成為具有各自特點的當代葡萄牙語,基本上當代葡萄牙語可分為歐洲標準葡萄牙語、巴西葡萄牙語及非洲葡萄牙語。
任何一個國家的語言都并非僅與該國家的歷史文化等方面相關。葡萄牙語的發(fā)展進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拉丁語源與希臘語源,書寫上可與西班牙語相通,并且與米蘭德斯語、加泰羅尼亞語、意大利語、法語及其他羅曼語族的語言存在很多共性。這也就導致了在大量葡萄牙語熟語中并非真正意義上融合的是葡萄牙的文化,而是起源于某些使用這些語言的地區(qū)或國家。無論是地理位置、歷史發(fā)展還是文化融合,這些因素所產生的聯系同樣形成了葡萄牙語熟語的一大特點。
三、“來源”分類及熟語舉例
(一)歷史沉淀(歷史典故與寓言神話)
葡萄牙王國建立于1143年,15至16世紀則通過海外擴張迅速崛起,在15世紀末達到了鼎盛時期。與此同時,葡萄牙航海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使其船隊遠征,在非洲黃金海岸加納建立要塞,隨后抵達安哥拉海岸,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航行發(fā)現好望角,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今莫桑比克等地區(qū))。不久之后抵達印度西海岸,自此開辟了歐洲至亞洲的航線。在16世紀中期,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已覆蓋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為巴西)與亞洲的大片土地,使得葡萄牙帝國達到了巔峰時代,其殖民歷史長達近六百年之久。
大航海時代的整個歷史進程中,無論是葡萄牙帝國,還是統一后迅速崛起的、且在海上同樣頗具實力的鄰國西班牙,相互之間對飲食、藝術、建筑,體育,與語言等文化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航海大發(fā)現(Descobrimentos)自那時起成為葡萄牙人引以為豪的歷史大事件。文化在歷史中沉淀,慢慢滲透到語言中,形成了很多與如此一段歷史密不可分的熟語。
葡語熟語ovo de Colombo,直譯為哥倫布的雞蛋(ovo雞蛋,de的,Colombo哥倫布;現譯為“哥倫布豎雞蛋”)。哥倫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在葡萄牙一直遭受冷遇,但西班牙統一后不久,就受到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的召見,并得到西班牙的經濟與物質支持。起源故事是在為哥倫布舉辦的發(fā)現新美洲大陸的慶功宴會上,他聽到了一些達官貴人攻擊性的言論,說只要想到就一樣能發(fā)現新大陸,這很平常。于是哥倫布提出誰能把雞蛋豎立起來。沒有一個人能做到,但哥倫布卻輕輕地將雞蛋磕破,穩(wěn)穩(wěn)地將它豎立起來。所有人反駁道,這樣的話他們也可以做到。哥倫布回答道,毫無疑問你們都可以,但僅僅想到是不夠的,除了我之外,并沒有任何人去做了這件事。
葡萄牙語對這一熟語的解釋是,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容易且明顯的解決辦法,但實際上先前卻沒有人真正去做。漢語中在意思上可以類比的熟語有“萬事開頭難”、“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但都無法完全等同于ovo de Colombo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皮洛士式的勝利(vitória de Pirro ou vitória pírrica)意指代價高昂的勝利,并有極大的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是得不償失的勝利。起源于公元前280―275期間發(fā)生于羅馬與古希臘之間的皮洛士戰(zhàn)爭。拜占庭式的討論(discuss?o bizantina)指的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討論,特別是不產生任何實際意義或無人問津的討論行為。起源于十五世紀發(fā)生的土耳其人入侵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時,掠奪焚燒整座城池,婦女并殺害末代帝王君士坦丁十一世?帕里奧洛格斯,而當地的神學家無動于衷還在議會上討論亞當是否有肚臍,天使究竟是哪一種性別。
從上面簡述的三個熟語中可以看出,葡萄牙語除了因航海大時代的歷史而產生了不少與海洋航海有關的熟語,還涉及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歷史事件。
比較而言,漢語熟語也在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中逐漸沉淀,這些歷史事跡多記載于《史記》、《三國志》等著作中,比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破釜沉舟”等。其中破釜沉舟在葡萄牙語中因為類似的歷史典故也有近似的說法“queimar as naus,queimar os navios ou queimar as caravelas”(queimar燒毀,naus/navios/caravelas均表示船只或帆船),起源于坐落于意大利西西里島東岸的敘拉古(Siracusa)的暴君Agátocles,在船隊抵達非洲海岸后準備對迦太基人發(fā)起進攻,在進攻迦太基之前,命令燒毀自己船隊的全部船只,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得士兵明白沒有退可選,只能向前進攻。
寓言神話方面的葡萄牙語熟語多源自古希臘神話,而漢語熟語多來自古代中國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Calcanhar de Aquiles阿基里斯之踵意指致命的弱點,起源于希臘神話,阿基里斯是特洛伊戰(zhàn)爭中的英雄人物,他的腳跟是唯一的弱點,后因戰(zhàn)爭中刺中腳后跟而死。Espada de D?mocles達摩克利斯之劍原意是時刻需要警惕的危險,源自古希臘傳說中達摩克利斯一直羨慕國王所擁有的權利,受到國王的許可,他在一次宴會上與國王互換身份,達摩克利斯起初非常享受,但當他發(fā)現國王命人僅用一根馬鬃將利劍懸掛在他頭上時,他完全失去了品嘗美食與享受權利的興趣,并表示再也不想得到這樣的幸運。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開天辟地用來形容前所未有的事業(yè)、愚公移山起源于民間傳說,用來告訴人們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以上可以看出,因歷史典故、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而產生的熟語,有些可以通過類似的相關事件而尋求基本可以實現意義等效的熟語,而有些已被群眾所熟知的典故與傳說無需再譯。對于涉及到通過歷史典故與寓言故事及神話傳說而產生的熟語翻譯,無論采用哪種翻譯方式,都需要在對其所敘述的事件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做出最合適且最容易被認可和接受的成熟翻譯。
(二)
中國的佛教道教歷史悠久,“不看僧面看佛面”、“五體投地”、“鏡花水月”均起源于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歷史的佛教文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起源于作為中國本土宗教且有僅兩千年歷史的道教。而葡萄牙受天主教文化影響較深,“Ver para crer”(ver看,para為了,crer相信),是起源于《新約圣經》,當中講述使徒Tomé對耶穌的復活表示懷疑,并確定一定要自己去驗證并且感覺到,否則什么都不相信,近似于漢語熟語“眼見為實”?!皊abedoria salom?nica”直譯為所羅門的智慧,所羅門是圣經中的一位人物,也是治理以色列王國長達四十年之久的第三任君主,因其明辨是非且公平公正的特質而被世人熟知,這一熟語所要表達的意義在于有能力公平公正地進行處理的大智慧。
是熟語翻譯的難點,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所涉及的文化因素本身上就有很大的區(qū)別。從語言層面上來看,詞匯與表達方式均存在顯著差異;從價值體系方面來看,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影響的各種價值觀離不開“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修身養(yǎng)性悟道,而西方宗教多體現出其哲學與邏輯的特性,甚至融入到社會當中成為個人責任感的道德保障。因此,對待方面的熟語,則需要在翻譯過程中懂得變通。直譯通常情況下會造成不知所云的尷尬局面,需要在尋求共性的同時,從不同及其所表現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出發(fā),力求被譯后的表達能夠在尊重原意的基礎上更加合理。
(三)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與地理環(huán)境、傳統習俗、飲食習慣等方面密不可分。中國地大物博,氣候環(huán)境變化多端,古代以農業(yè)為主,涉及氣候特點的不少熟語與氣候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有關,同時農耕的重要性也體現在以“民以食為天”為代表的熟語中。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黃河被譽為母親河,從而使得熟語中多出現“黃河”,比如“跳進黃河洗不清”、“不到黃河心不死”。而葡萄牙語從其起源國家葡萄牙來看,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瀕臨大西洋,海上資源豐富,漁業(yè)則作為其重要產業(yè),因而也就產生了很多與海洋mar與魚peixe有關的熟語。比如Filho de peixe sabe nadar(直譯為魚的孩子會游泳,與漢語中“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對等),Mar calmo n?o faz bom marinheiro(直譯為平靜的海洋鍛煉不出好的水手,聯想到漢語熟語中“不經一番寒徹骨,哪的梅花撲鼻香”)。
在民俗文化中,較為突出的是飲食文化的不同。這也就使得對于意義相近的葡漢熟語,表述詞匯的選擇上可能有所區(qū)別。了解飲食文化的共性與差異,對于尋找對等熟語來說有著重大意義。比如在漢語熟語中多與米、各類蔬菜及農作物有關,比如“粒粒皆辛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米煮成熟飯”、“小蔥拌豆腐”,而葡萄牙語中涉及到的食物多為面包p?o和奶酪queijo,“Bocado de mau p?o,nem para ti,nem para o teu c?o”(直譯為壞的面包你自己不要吃,也不要給你的狗吃,聯想到的漢語熟語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Estar com a faca e o queijo na m?o”(直譯為手上有刀和奶酪,意思是有能力或條件來解決某件事,聯想到“胸有成竹”)。
對于民俗文化類的熟語,有較大的可能性能夠尋找到基本對等的說法,但前提仍然是需要對民俗文化中的共性和差異有所了解,才能較快的在同類熟語中發(fā)現合適的表述。
四、結語
不同國家的文化自然不同,但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尋求語言(特別是能夠體現出文化特質的熟語)共性,則需要從文化視角對應來看熟語。歷史在語言中的長期沉淀、對語言的影響、以及民俗文化中行行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且逐漸被熟知的成形表述,都是針對尋求不同文化熟語差異與共性的重要方面。只有在熟知這些方面所涉及的有關信息,在了解熟語定義及來源、明確何為“翻譯”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熟語的成熟翻譯。熟語的翻譯,不僅僅是語句的翻譯,而是以融合語言與文化為原則,以尋求語言及文化異同為過程的,以實現語言文化成熟轉換為宗旨的翻譯。
參考文獻
[1] 殷莉,韓曉玲.英漢習語與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3] 景麗華,陳玉春.淺議英漢熟語異同[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29(1).
[4] 史思琪.從文化背景看中德熟語的差異及翻譯實務取向[J].理論觀察,2012(2).
[5] 劉耘.英漢習語的來源及其翻譯[J].高等函授(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