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黃土地質學范文

黃土地質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黃土地質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黃土地質學

第1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地基處理試驗

引言

隨著西部開發(fā)和能源基地的建設,中西部地區(qū)大中型工程逐漸增多,大中型工程的建設需要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和較小變形的地基,然而中西部地區(qū)大多土地為濕陷性黃土,黃土在浸水的情況下,極易發(fā)生大幅度的下沉或不均勻沉降的現(xiàn)象,從而造成建筑物地基變形,給工程帶來巨大的損失[1]。另外,地基處理費用所占比例比較大,地基處理的工期較長,對地基處理方案進行優(yōu)化改進,能夠有效的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減少工程資金的投資。因此,對濕陷性黃土地區(qū)的地基進行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 濕陷性黃土的概念和特性

1.1 濕陷性黃土的概念

其一,濕陷性變形。濕陷性黃土在上覆土層自重力的作用下或者在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的作用下,由于浸水后黃土的結構破壞進而發(fā)生的顯著性附加變形的黃土,即稱之為濕陷性黃土。濕陷性黃土通過其特定生成的環(huán)境、發(fā)生原因、地理地貌、氣候條件、特殊結構狀況等影響,使得在壓力和水的作用下發(fā)生濕陷性的現(xiàn)象,從而產生濕陷性變形。由于受力條件不同,濕陷性變形可以分為自重濕陷性變形和外力影響濕陷性行變性。

其二,濕陷性類型。濕陷性黃土類型分為自重濕陷性和非自重濕陷性。自重濕陷性主要是由于濕陷性黃土地基被水浸濕后,沒有受到外部的附加應力影響,僅在地基土的自重壓力作用下發(fā)生濕陷。非自重性濕陷是指濕陷性黃土地基或場地沒有外部附加荷載的作用下不發(fā)生濕陷,濕陷性的發(fā)生需要有一定的附加荷載作用,并在浸水的作用下發(fā)生濕陷[2]。

1.2 濕陷性黃土的特性

其一,結構性。濕陷性黃土是一種結構性黃土,其在形成初期,通過季節(jié)性少量的雨水和干旱性天氣使得黃土形成以粗粉粒為主的多孔隙結構。其二,欠壓實性。濕陷性黃土由于其特殊的地質條件,使得在沉積的過程中,進程比較緩慢,上覆壓力增長速率快于顆粒間固化速率,從而使得黃土的顆粒保持著比較疏松的高孔隙結構,處于欠壓密狀態(tài),欠壓密狀態(tài)是黃土產生濕陷性的重要條件。

2 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地基處理方法

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時常會遇到黃土地基處理問題,處理方面包括對低濕度濕陷性黃土消除或減少濕陷變形的危害,還需要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減少有害壓縮變形問題。目前國內外常見的黃土處理方案主要有墊層法、夯實法、擠密法、預浸水法、樁基礎法、化學加固法等[3]。

其一,墊層法。墊層法是將地基下的濕陷性黃土進行挖除,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做成墊層,達到消除地基部分或全部的濕陷量,以便減少地基變形,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墊層法分為局部墊層和整片性墊層。當需要挖除地基下1到3米的濕陷性黃土的濕陷量時,需要采用局部墊層法處理。當需要增加墊層土的承載力時,需要采用整片性墊層法處理。

其二,夯實法。夯實法適用于濕陷性黃土的飽和度Sr

其三,擠密法。擠密法主要運用在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中,施工時要預先設計好在基礎平面位置布置樁孔和成孔,將備好的素土或灰土在含水量的情況下分層填入樁孔內,將土夯實達到標準要求。并通過成孔和樁孔橫向擠壓作用,使得樁基土更加緊密。

其四,預浸水法和化學加固法。預浸水法由于耗量比較大,在使用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學加固法適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兩種方式的使用范圍比較小。

其五,樁基礎法。樁基礎不是自然形成或人工造成的地基,而是簡單的基礎的范疇,主要將上部分的荷載轉移到樁側和樁底端的土巖層中[5]。通過使用開挖、鉆孔等方式形成樁。在濕陷性黃土地基或場地中避免使用摩擦型樁,在設計樁基礎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樁本身的強度要求,還需要根據(jù)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分析,選用適合場地的樁。

3 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地基處理的試驗研究

對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試驗研究主要是通過研究強夯法加固黃土地基的試驗。強夯法加固黃土地及的承載力試驗和結果。本研究選取西部某地區(qū)進行試驗,在同試驗區(qū)分別選取原地基土區(qū)和強夯地基處理區(qū)。強夯區(qū)在處理前未進行原位測試試驗,為了研究強夯區(qū)地基處理效果,需要將原地基土區(qū)土層的參數(shù)作為強夯區(qū)處理前的土層的力學參數(shù)。從地質學角度來看,這種處理方式是合理的。根據(jù)相關地質資料,在場區(qū)選取試驗場地,面積為20×20m,分四個試驗區(qū)強夯點在地基表面,夯點中心距離為3.5m。強夯完成后,在場地進行載荷試驗、旁壓試驗、動力觸探試驗、標準貫入試驗等對黃土地區(qū)地基的承載力進行試驗。詳情如表1所示。根據(jù)這幾種試驗可以看出,地基土體的承載力均有顯著加大,土體被強力擠密,孔隙大幅度減小。表明強夯法在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的過程中具有較好的效果。

表1 強夯法地基處理前、后土層力學參數(shù)變化表

4 結束語

通過對濕陷性黃土的變形、類型以及特性分析,列舉出國內外幾種常見的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案,并對這些方法進行細致的研究和探討,并通過強夯法加固黃土地基的試驗的研究分析,在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問題中,強夯法具有較明顯的效果。在實際中,還需要根據(jù)當?shù)攸S土的特性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選取一種最佳處理方案,合理運用先進技術和材料等,對濕陷性黃土地基問題進行處理。

參考文獻

[1]羅宇生.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2]陳正漢.黃土的濕陷變形機理[J].巖土工程學報,2011,18(2):34-35.

第2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地質構造

中圖分類號:P641文獻標識碼: A

一、水文地質勘查區(qū)應勘查的主要地質問題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xiàn)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guī)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采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學又分為區(qū)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學等分支學科。近年來,水文地質學與地熱、地震、環(huán)境地質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滲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領域。

1.平原區(qū)

(1)查明不同地層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變化規(guī)律,并進行含水層(組)分;(2)獲得主要含水層(組)的水文地質參數(shù);

(3)查明各含水層(組)水理性質、水力聯(lián)系及水化學變化規(guī)律;

(4)查明局部和區(qū)域性隔水層的分布、埋深和厚度變化規(guī)律;

(5)咸水體空間分布范圍及咸水體與淡水體的接觸關系;

(6)基本掌握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7)查明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和地下水系統(tǒng);

2. 丘陵山區(qū)

(1)查明不同地層巖性的透水性,富水性及變化規(guī)律;劃分含水層(組帶)和地下水類型;

(2)找出各類構造對地下水埋藏、運移與富集的控制程度、區(qū)域儲水構造、斷裂帶和裂隙密集帶的導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

(3)詳細調查風化帶的蓄水條件,層間水的埋藏條件與補給來源以及巖體巖脈在圍巖接觸帶的儲水條件;

(4)中新生代紅層廣泛分布區(qū)應著重調查巖溶層的分布與富水性,地下水在垂向上水化學分帶和咸淡水界面及其水化學異常,注意是否有鹽鹵水分布;

(5)注意山區(qū)河谷平原及山間盆地內第四系潛水及承壓水的調查,查明主要含水層(組)的分布水量、水質、埋藏條件及動態(tài)變化?;静槊鞯乇硭偷叵滤g的關系。

3. 巖溶地區(qū)

(1)棵露巖溶地區(qū)要查明地下河的分布和其它各種巖溶水點的水位、流量動態(tài)變化,圈定地下河補給和分水嶺位置,選擇有代表的巖溶水點進行連通試驗,確定巖溶水在各通道之間與地表水之間相互轉化條件和補給關系;

(2)覆蓋型地區(qū)要查明主地下通道位置及埋藏情況或巖溶發(fā)育帶,圈定出富水地段,對水質水量作出評價,還應了解覆蓋層中含水層與下伏巖溶含水層之間的接觸關系水力聯(lián)系及巖溶地下水的承壓狀態(tài);

(3)埋藏型地區(qū)應查明各巖溶含水層的埋深、厚度及水量水質;分析補給與排泄方式和范圍,圈定隱伏儲水構造。

4. 濱海地區(qū)

(1)查明咸淡水分界面以及淡水含水層或透鏡體的分布范圍,埋藏、補給、徑流、排泄條件,水質水量及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等;

(2)地下水、河水、海水之間的水力聯(lián)系和補給排泄關系;

(3)在島嶼和海岸帶地區(qū)應調查海水入侵范圍。潮汐對地下水的影響,查明地下淡水富集帶

5. 黃土地區(qū)

(1)分析地貌、地質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地下水類型的劃分;

(2)黃土丘陵區(qū),著重調查支溝溝頭掌形地的匯水范圍與儲水條件及下伏基巖是否分布可供開采的含水層;

(3)黃土塬區(qū)著重調查上層滯水的分布下伏第四系含水層的埋藏條件與富水性,并了解補給排泄條件;

(4)河谷平原重點調查潛水承壓水富水性的變化及富水地段分布;

(5)調查咸水形成與淡水透鏡體的分布

6. 凍土地區(qū)

(1)查明各含水層(組)的水文地質特征、凍土層上水層間水及層下水的分布和埋藏條件及其之間的水力聯(lián)系和補逕排條件及水量水質的變化;

(2)注意調查由凍土層下水或其他承壓水出露所形成的泉(包括礦泉與熱礦泉水)的分布及控制因素等

二、環(huán)境地質勘查區(qū)應勘查的主要地質問題

“環(huán)境地質”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文獻中。那時這些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已感到環(huán)境問題迫切性,開始把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城市地質等問題研究列為環(huán)境地質研究的范疇。1982年再版的Michael Allaly主編的《環(huán)境辭典》中,將環(huán)境地質一詞定義為:應用地質數(shù)據(jù)和原理,解決人類占有或活動造成的問題(如礦物的采取、腐敗物容器的建造、地表侵蝕等的地質評價)。環(huán)境地質在我國出現(xiàn)和使用較晚,但也是隨著一系列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如環(huán)境污染、地質災害等)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愈來愈突出而提出的。

1.平原區(qū)

(1)對于因人類工程、經(jīng)濟活動所產生的環(huán)境地質問題,如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應進行專門調查,初步查明其分布、規(guī)模、程度,分析其主控因素,作出初步評價預測;

(2)調查地方病的發(fā)生及分布范圍,提出防病措施;

(3)對天然水質不良區(qū)進行劃分

2. 丘陵山區(qū)

(1)著重調查由于人類工程經(jīng)濟活動引起的環(huán)境地質問題,(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誘發(fā)地震等),查明分布、發(fā)展程度或規(guī)模,產生條件、原因對其發(fā)展趨勢作出預測和評價;

(2)調查地方病分布范圍、病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3)對天然水質不良區(qū)進行劃分

3. 巖溶地區(qū)

(1)著重調要礦山大型遂道等地下工程產生變形層位、高程構造條件與巖溶水活動的作用;

(2)調查地下河洪水可能對建筑物的影響和淹沒范圍;

(3)對水庫滲漏條件作出評價;

(4)巖溶礦區(qū)應研究供排水結合的可能性;

(5)對巖溶地下水污染進行評價;

(6)對天然水質不良區(qū)進行劃分。

4. 濱海地區(qū)

(1)海水倒灌對水質的影響;

(2)地下水污染情況和原因;

(3)地方病的分布、病因及防治措施;

(4)地下水過量開采與區(qū)域降落漏斗形成發(fā)展,地面沉降與塌陷問題的影響及預防措施;

(5)對天然水質不良區(qū)進行評價

5. 黃土地區(qū)

(1)注意地方病的分布范圍與地質、水文地質環(huán)境的關系,探討致病水的水化學標志;

(2)注意研究地裂縫等環(huán)境工程地質問題的形成、分布與發(fā)展趨勢

6. 凍土地區(qū)

對地方病的分布、病因進行調查評價,提出防治措施

三、環(huán)境水文地質評價

1.通過對普查區(qū)的環(huán)境水文地質條件、特征的研究,掌握地下水質量變化規(guī)律及可能引起的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從而控制地下水污染,提出合理開發(fā)利用及保護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環(huán)境的措施。

2.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主要對那些以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的城市或工業(yè)區(qū)進行,并以地下水和地質環(huán)境的質量變化為重點。在調查的基礎上,收集有關地下水水質監(jiān)測,地下水污染現(xiàn)狀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按環(huán)境水文地質條件類型來進行。

3.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一般只進行基礎評價(或稱背景值評價)和現(xiàn)狀評價。

(1)主要是對地下水沒有遭到急劇破壞的近似于天然狀態(tài)(或大規(guī)模開采之前)地下水物質組分及其介質環(huán)境背景狀況進行評價。

(2)現(xiàn)狀評價,隨著地下水大規(guī)模的集中開采和人類活動對地下水水質的影響,以及可能發(fā)生的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較系統(tǒng)地對工作區(qū)的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作出半定量的評價。

4.評價方法可根據(jù)各地具體情況而選擇,如背景值對比法,污染起始對比法,飲用水標準對比法,環(huán)境水文地質制圖法,水質數(shù)學模型法等。

結語

現(xiàn)在科研人員在水文地質以及環(huán)境地質的研究上投入了越來越大的精力并且各國的地質調查局等部門也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但是今后的發(fā)展對于當代水文地質學家以及環(huán)境地質學家的挑戰(zhàn)是非常嚴峻的。由搜集來的論文和我國對比可看出國外科學工作者對于某個問題的研究進行的比較深入各種地質條件了解得都非常細致范圍卻不一定大。而國內大多數(shù)的研究似乎包含的內容較多一些范圍更大一些但并不深入。國外的研究實用性較強一般是針對一個具體問題進行研究、解決而國內的研究在實用性方面需加強我們應在這方面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第3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文/董逸智

黃連素又稱小蘗堿,藥理研究表明,其對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及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多用于治療急性腸炎、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經(jīng)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其也有許多新用途。

小兒痄腮:黃連素5片,研為細末,加大黃末10克,調勻,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換藥1-2次,連用3-5天。

小兒痱瘡:黃連素片1克,溶入300毫升溫水中洗浴,每日早晚各1次,連用3-5天。

嬰兒濕疹:用黃連素10片、青黛10克、枯礬10克、冰片3.5克、強的松150毫克,共研細末,加雪花膏拌勻制成100克備用。使用時外搽,每天2-3次。

治小兒癤腫:黃連素5片,研為細末,加大黃末、蒲黃末、水飛硫磺各5克,調勻,用清水調為稀糊狀,外涂患處,每日3-5次。

化膿性中耳炎:用黃連素配成的滴耳液,加0.2毫升消痔靈注射液混勻滴耳,每日5-6次,連用5-7天。

褥瘡:創(chuàng)面周圍皮膚常規(guī)消毒,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后拭干。將無糖衣的黃連素片研成粉末,加鹽酸環(huán)丙沙星注射液調成軟膏狀(用量:每平方厘米創(chuàng)面用黃連素0.1克、鹽酸環(huán)丙沙星注射液0.5毫升),常規(guī)消毒創(chuàng)面周圍皮膚,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去除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擦干,每日2次;滲出物多時,夜間加1次。創(chuàng)面可用無菌紗布覆蓋。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7天為1療程。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漱口后將黃連素敷在潰瘍面上,每日3-4次,療程不超過4日;或取黃連素片3克、冰片1克,共研細末,與豬膽汁調勻,每次漱口后外搽患處,早、晚各1次。

小兒膿皰瘡:取黃連素10片,溶于200毫升開水中,較大的膿皰可用注射器抽液,去掉表皮,再用黃連素溶液洗患處,每日2次,然后用黃連素溶液濕敷,每日2-3次,連用2-3天。

潰瘍性結腸炎:將黃連素研為細末,用蒸餾水制成0.2%的水溶液,每次取100毫升加錫類散0.6克,加溫至38℃,保留灌腸2小時以上,每晚1次,14日為1療程,連用1-2個療程。

如何飲茶降血壓

文/黃欣欣

高血壓往往導致頭痛、腦出血、腦血栓、大腦萎縮、眼底出血、血管硬化等,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高血壓導致的心臟血管疾病,飲用藥茶對防治高血壓可有一定的療效。

荷葉茶

鮮荷葉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頻飲。

蓮心茶

蓮子心12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草決明茶

取250克草決明在鐵鍋內用微火炒焙2分鐘(不能炒焦),每天抓一撮泡茶喝。

山楂茶

山楂3枚,切片用開水沖泡,飯后代茶飲,連服10天,對降壓有明顯效果;用鮮山楂泡服,療效更佳。

枸杞茶

枸杞10克,開水沖泡,飯后當茶喝,每天3次,連服10天,有明顯的降壓效果。

土豆片貼敷治咽炎

文/劉云麗

土豆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經(jīng),有解毒消炎、活血消腫、益氣強身之功效。局部貼敷能調理氣血,增強咽部抵抗力,有效緩解咽炎不適。將土豆去皮,清洗后切成厚度約0.5厘米的片。躺下仰臥,將4-6片土豆片并排敷在頸部,約10分鐘后更換一次,最后用清水洗凈貼敷部位。注意:宜選中等大小新鮮的土豆,不可用已發(fā)芽的土豆。

便秘不用藥每天十滴醋

文/趙霖

便秘是個老大難問題,其實山西老陳醋比很多藥都管用。

第4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黃土 濕餡性 機理 灰土樁 施工

0 引言

我國北方地區(qū)分布有面大域廣的黃土,其中,具有濕陷性的黃土比較普遍。黃土的濕陷性是濕陷性黃土特有的工程地質性質。它與各種工程建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黃土的濕陷性常威脅與破壞工程建筑的正常運營和使用。隨著國民經(jīng)濟建設的日益發(fā)展,黃土濕陷性問題日益突出。因此,進行黃土濕陷性場地的處理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濕陷性黃土的概念及其濕陷機理

1.1 概念

在上覆土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共同作用下或僅在上覆土的自重應力作用下,受水浸濕后土結構迅速破壞,并產生顯著附加下沉的土稱為濕陷性土。有時雜填土也具有濕陷性。濕陷性黃土廣泛分布于我國山西、陜西、甘肅大部分地區(qū)以及河南西部,此外,新疆、山東、遼寧等地區(qū)也有不連續(xù)分布。濕陷性黃土又分為

自重濕陷性黃土和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在上覆土自重壓力作用下受水浸濕發(fā)生顯著附加下沉的,即為自重濕陷性黃土。反之,在上覆土自重壓力作用下受水浸濕不發(fā)生顯著附加下沉的,即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

1.2濕陷性機理

黃土的濕陷機理:濕陷性黃土按其濕陷機理可分為高可溶鹽的濕陷性黃土和高空隙率的濕陷性黃土。 濕陷性黃土除具備黃土的一般特征外,粒度成份以粉土顆粒為主,約占50%以上,具有肉眼可見的孔隙,它呈松散、多孔結構狀態(tài),孔隙比很大,天然剖面上具有垂直節(jié)理,含可溶鹽(碳酸鹽,硫酸鹽類等)較多。垂直大孔性、松散多孔結構和遇水即降低或消失的土顆粒間的加固凝聚力,是它發(fā)生濕陷的內部因素,而壓力及水是外部條件。另外,黃土的濕陷性與所受的壓力大小有關。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越高浸水后可能產生的濕陷量越大,對結構物的危害也越大。黃土類土原始的結構類型對濕餡性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1.3 濕陷性的危害

濕陷性黃土泛指飽和的結構不穩(wěn)定的黃土,濕陷性黃土顆粒組成中粘粒的含量為8%一26%,在自重的壓力或自重壓力與附加壓力作用下,受水浸濕后,土的結構迅速破壞,發(fā)生顯著下沉。它的這種特性,會對結構物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使路基及結構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傾斜,嚴重影響其安全和使用。

2 濕陷性黃土場地上灰土樁加固機理

2.1 擠密作用。

灰土樁擠壓成孔時,樁孔位置原有土體被強制側向擠壓,使樁周一定范圍內的土層密度提高??妆诟浇?,土的密度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最大干密度ρdmax,即壓實系數(shù)大于1,一般壓實機密的影響半徑可以達到1.5~2.0倍樁徑.

2.2 灰土性質作用。

灰土樁是石灰和土按一定的體積比例拌合,一般比例體積比例為2:8(3:7),并在樁孔內夯實加密后形成的樁,灰土混合材料具有氣硬性和水硬性,由于石灰內帶正電荷鈣離子與帶負電荷的粘土顆粒相互吸附,發(fā)生離子交換,改變了土的帶電狀態(tài),而且交換的結果使得土顆粒迅速靠攏,小顆粒聚集成大顆粒,并相互膠合,從而提高了抗剪強度。生石灰消化產生大量的熱,使石灰土混合物的溫度升高并隨之產生對土的膨脹擠密作用。消化后的石灰與空氣或土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而生成具有微結晶體性能的 CaCO3和 MgCO3,從而加強了土粒連接,提高地基承載力,消除濕陷性,使沉降均勻和沉降量減少,從而起到加固作用。

3 灰土樁施工原理

3.1 操作工藝

灰土樁是利用打入剛套管(或振動成管)在地基中成孔,通過擠壓作用使地基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層填入灰土后夯實成樁。樁施工一般采取先將基坑挖好,預留20~30mm土層,沖擊成孔,然后在坑內施工土樁。樁的成孔方法可根據(jù)現(xiàn)場機具條件選用沉管(振動、錘擊)法、爆擴法、沖擊法等。

3.2 灰土樁的施工技術要點

灰土樁在施工前,應首先在現(xiàn)場進行成孔,夯填工藝和擠密效果試驗,按照設計要求對樁間土和樁心土進行干容重測定,如達不到要求,應會同設計人員調整樁距,或由施工單位對分層填料厚度、夯擊次數(shù)進行調整。

樁施工順序應前外排后里排,內排外排應間隔1~2孔,對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振動擠壓造成相鄰孔縮孔成坍孔。樁孔完成后,應立即檢查孔位、垂直度、樁徑及深度等,其質量應當符合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檢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以防雨水侵蝕。

夯錘重量一般選用100~300kg,其豎向投影面積的靜壓力不小于20kPa,夯錘最大部分的直徑應較樁孔直徑小100~150mm,以便填料能順利通過夯錘四周,夯錘形狀下端應為拋物線形錐體或尖錐形錐體,上端成弧形。

樁孔應分層回填夯實,每次回填厚度為250-400mm?;虿捎秒妱泳韴鰴C提升式夯實機,夯實時一般落錘高度不小于2m,每層夯實不少于10錘。施打時,逐層以量斗向孔內下料,逐層夯實,當采用偏心輪夾桿式連續(xù)夯實機,則將灰土用鐵鍬隨夯擊不斷下料,每下二鍬夯二擊,均勻地向樁孔下料、夯實。

每個樁孔填料的實際用量應做好記錄,并按施工圖逐根對照檢驗,以防漏打漏填?;彝馏w積比按設計要求,土料用塑性指數(shù)不大于4 的黏土,不能含有軟雜質,并應過篩,土的顆粒不能大于15mm,白灰的顆粒不能大于 5mm,灰土應拌合均勻。

施工過程中,設專人監(jiān)測成孔及回填夯實的質量,并做好記錄。如發(fā)現(xiàn)地基土質與勘察資料不符,并影響成孔或夯實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情況或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施。

4 結語

建筑場地本來就復雜,大填大挖等情況常用。再加上很多地區(qū)都有濕陷性,所以給地基處理帶來很多麻煩。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換填土、重錘夯實、強夯法、預浸法、擠密法、化學加固法等,可根據(jù)濕陷性黃土的不同類型和工程特點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本文介紹了灰土樁處理的施工工藝,灰土樁擠密地基是由樁間擠密土和填夯的樁體組成的人工“復合地基”,它具有施工方便,價格低,工期短,可在密集的建筑群內作業(yè),通過夯實樁間土可消除地基濕陷性和提高承載力。

參考文獻:

[1]鄭晏武,中國黃土的濕陷性,1982

第5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微體古生物家族的新成員――植物硅酸體,簡稱植硅體,是指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的同時,吸收了一定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硅,這些二氧化硅經(jīng)過植物的輸導組織輸送到了莖、葉、花、果實等處,而后在植物細胞間和細胞內沉淀下來,形成非晶質二氧化硅顆粒。植硅體體積非常小,約為2~2000微米(絕大部分為5~200微米),但數(shù)目眾多而且分布廣泛,1克的禾本科植物葉子中就有10萬~100萬個植硅體。植物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產生植硅體,其中葉片中產生的數(shù)量最大。

植硅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含量為67%~95%,其他成分包括水分(1%~12%)、有機碳(0.1%~6%)及鈉、鉀、鈣、鐵等微量元素。

姿態(tài)各異

影響植硅體形態(tài)的因素錯綜復雜,同一個植物體的不同器官和部位所產生的植硅體形態(tài)各不相同;不同植物種屬可能產生相似形態(tài)的植硅體;同一植物體上的同一器官或部位在不同生長階段所產生的植硅體類型也不盡相同。植硅體的形態(tài)主要依賴于原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和細胞間隙,比如禾本科植物的表皮細胞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圓圓如泡,所以產生的植硅體也形態(tài)各異,其中短細胞硅酸體還是禾本科植物重要的分類標志。此外,植硅體形態(tài)還受生長環(huán)境的土質、水質以及埋藏過程中的溶蝕、熱度等因素影響。在透射光下,植硅體會呈現(xiàn)出淡紅色、無色、棕色、黑色等顏色。

不與植物“同腐朽”

由于植硅體具有耐腐蝕、抗高溫的特性,可以在巖石和土壤中保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在植物死亡或凋謝之后,植硅體可以返回到土層中很好地保存起來。在很難保存花粉和其他生物化石的地層及灰燼層中,植硅體也可以大量地保存下來。時間消蝕了植物,但沉積下來的植硅體卻不會發(fā)生變化。由于它們在不同植物中的形態(tài)不同,所以當我們了解了植硅體的形態(tài)后,就可以反推出它所寄存過的植物是什么物種了。除此之外,硅酸體在植物體內時,還賦予它們抗病蟲害及抗倒伏的“能力”,許多高度硅化的植物,其葉子和穎果對病原性真菌、反芻動物、昆蟲及其他食草動物的攝食或襲擊更具有抵抗力。

成為植物考古的新方法

在中國,對植硅體的研究是近20年~30年才開展起來的。近些年來,植硅體分析已在土壤、考古、古氣候、古環(huán)境、地質學、植物起源研究以及農學等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由于植硅體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莖葉中,一般生長過該種植物的土壤,就會保存著相應的植硅體,所以植硅體具有鑒定植物種類的意義。因此,通過從土壤中分析出的硅酸體組合,可以判斷這里曾經(jīng)生長過什么植物,尋找古人種植作物的地點;從古人生活遺址的灰燼中分析出的硅酸體,可以判斷古人用過什么植物做燃料??脊攀悄壳皩χ补梵w應用最廣的領域之一。

我國植硅體研究在考古學領域首先被應用于稻作農業(yè)的討論上,包括水稻硅酸體的鑒定、亞種的判斷等等。隨后,根據(jù)植硅體進行古環(huán)境的復原工作也在逐漸開展。伴隨著硅酸體技術在應用中的進一步深入,對于稻田的探尋,谷物的收割、加工、儲藏方式等研究也逐漸展開。對我國原始農業(yè)的研究是考古學中的重要課題,其中稻作農業(yè)的起源之說一直都是研究的熱點??脊沤鐚τ谖覈耘嗟镜钠鹪吹刂f一直爭執(zhí)不下,主要集中在華南、長江中下游、淮河中上游等地區(qū)。在具體的鑒定方法上,始終沒有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植硅體方法的介入,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稻作農業(yè)的研究提供更好的視角。

比孢粉更可信

植物是有機質,因此不是所有的植物組織器官都可以長期保存下來,而植硅體和孢粉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除植物遺骸之外的兩種有實際含義的古植物遺體。和孢粉相比,植硅體不易于搬運,不會飛揚到很遠,受外來混雜成分的影響很小,屬于一種原地沉積,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代表當?shù)氐闹脖?。在許多不含孢粉或其他微體化石的地層(如紅土地層、黃土地層),植硅體也是可以存在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它與孢粉之間很好的互補性。此外,孢粉分析僅能從大尺度上展示古植被氣候變遷的過程,對某些種屬難以細致區(qū)別開來,對植被類型的恢復顯得無能為力。

植硅體研究是通過形態(tài)鑒定和確定組合帶來劃分地層的。到目前為止,對植硅體形態(tài)分類進行得較為系統(tǒng)的是禾本科植物。許多學者通過對現(xiàn)代植物進行的大量研究,在植硅體植被恢復方面得到了許多規(guī)律性的認識,并且在自然分類和生態(tài)分布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古植被、古環(huán)境研究。

我國是從1989年開始將植硅體研究應用到地質學中的。植硅體應用于地質學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碳同位素值與植物體中的碳同位素密切相關,而且地層中植硅體碳同位素值不受后來地質變化的影響。此外,它可以連續(xù)分布在各種地層中,這就為植硅體碳同位素的應用打下了基礎,隨著測年技術的提高,微小的植硅體樣品年齡的測定就成為可能。

植硅體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

第6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活動斷層;識別標志;研究方法;研究意義

1、活動斷層的概念

斷層是指巖體在構造應力的作用下發(fā)生斷裂,且斷裂面兩側巖體有明顯相對位移的構造現(xiàn)象,它是節(jié)理的擴大和發(fā)展。而活動斷層這一名詞是20世紀初有A.C.Lawson,H.Q.Wool,B.Willis和李四光(1926)等先后提出來的,不同學者給予活動斷層不同的含義,在1989年國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規(guī)定:“活動斷層是指第四紀期間,尤其是晚更新世(10萬年)以來活動過的,并在今后人有可能活動的斷層”。

2、活動斷層的特征

人們通過對活動斷層的長期研究,認識到活動斷層的一些基本特征有:活動方式,繼承性與反復性,長度與斷距,錯動速率與錯動周期,隱伏性,群集與分段。

2.1活動方式

活動斷層的活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地震方式產生間歇性的突然滑動,粘滑性斷層的圍巖強度高,兩盤粘在一起,不產生或有極其微弱的相互錯動,從而不斷積累應變能,當應力達到圍巖鎖固段的強度極限后,較大幅度的相互錯動在瞬間突然發(fā)生,引發(fā)地震。另一種是斷層兩側巖層連續(xù)緩慢地滑動,稱為蠕變斷層或蠕滑型斷層。蠕滑型斷層的圍巖強度低,斷裂帶內含有軟弱充填物或孔隙水壓、地溫高的異常帶內,斷裂鎖固能力弱,不能積累較大的應變能,在受力過程中會持續(xù)不斷的相互錯動而緩慢的滑動,達到一定強度時可引起地面破壞,如產生地裂縫、崩塌、滑波等地質災害。

2.2繼承性與反復性

活動斷層的繼承性是指繼承老的斷層而活動。活動斷層的反復性是指活動斷層總是沿著一定的發(fā)震面有規(guī)律的分布。這一點對地震帶的劃分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2.3長度與斷距

活動斷層的長度與斷距是對活動斷層進行長度和位錯的研究,這兩個方面對于場地評價、設防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2.4錯動速率與周期

錯動速率是指斷層年錯動位移量,一般用若干年總的錯動量計算得到,因而也稱平均錯動速率,如可可西里活動斷層的平均速率為1.50mm/a、0.39mm/a、7.76mm/a、6.76mm/a、3.27mm/a。而錯動周期是指斷層兩次錯動之間的時間間隔。錯動周期也就意味著地震周期,所以,錯動周期的研究對地震的預報具有重大的意義。具體的經(jīng)驗公式為logD=0.55M-3.71(M為震級,D為位移)按斷層規(guī)模估計震級。

2.5隱伏性

隱伏斷層也是一類重要的斷層,是指長期存在,但并未切穿全新世以來或更新地層的斷層,這種斷層的存在對于城市的威脅是潛在的,在進行城市選址時要準確確定這種斷層的位置,盡量的避開。

2.6群集性與分段性

活動斷層的集群性是指把成因上有聯(lián)系的一組斷層集合成一條較大的斷層。分段性是指將超長斷層分成若干個地震情況互不相同的地段。

3、活動斷層的鑒定

活動斷層的鑒定有直接測定活動物質年齡的方法和一些間接的判斷方法。間接的判斷方法主要有:地質、地貌、水文地質標志,考古標志,測量和監(jiān)測標志,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標志。

3.1地質、地貌、水文地質標志

地質的標志表現(xiàn)在地層的缺失和重復,但是由斷層造成的地層缺失是不重復的。青藏鐵路風火山段二溝盆地北緣發(fā)育的活動斷層發(fā)育有明顯的斷層三角面,在斷層三角面的坡腳發(fā)育呈線狀分布的基巖破裂帶、斷層崖、斷層陡坎、泉水和泉華臺地等,這些地貌標志對于活動斷層的鑒別具有重要的意義。

3.2考古標志

通過分析歷史文獻記載,結合地質地貌調查,研究人類歷史時期以來的斷層活動狀況??梢杂霉糯z跡定年。古建筑的錯開是活動斷層一個很好的鑒別標志,如某些古城墻古長城的的錯開,古墓形狀的扭動等。

3.3測量和監(jiān)測標志

對活動斷層進行測量和監(jiān)測可以起到短期到中長期的預測作用,通過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知道活動斷層在近期的變化情況,例如,通過對青藏鐵路風火山段斷裂的長期觀測,可以知道該出的斷裂確實是一個活動斷層,并且其活動速率在0.2~0.4mm/a之間,這種方法對于活動斷層的測速以及地形變量的測量具有很好的說服力?,F(xiàn)在很多的地方對活動斷層進行了監(jiān)測、測量,這對于進行較深入的研究意義重大。

3.4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標志

斷層的現(xiàn)在活動,必然導致斷層帶內產生物理、化學變化,其中如斷層氣、放射性異常;重力、磁力、低溫等物理異常。通過測量分析,可以間接作為活動斷層的佐證。

4、研究方法

近些年來對于活動斷層的研究日益精深,研究方法也是越來越多,研究的內容也豐富了,這對于地震的監(jiān)測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活動斷層研究的方法有:遙感地質學、活動斷層測年、地球物理學的方法。

4.1遙感地質學方法

遙感地質學方法是指通過遙感的方法對斷層進行研究,從衛(wèi)星圖片中對斷層進行研究。利用電磁波的反射理論進行圖像的搜集,活動斷層在遙感圖像上表現(xiàn)為線性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線性體都是斷層,這就涉及到線性體的識別和驗證工作。

4.2活動斷層測年

活動斷層測年可以確定斷層存在的時間,現(xiàn)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放射性碳(14C)法、熱釋光(TL)法、光釋光(OSL)法、電子自旋共振(ESR)法、石英顆粒表面顯微觀測(SFM)法、第四紀孢粉分析法。

4.2.1 放射性碳(14C)的方法

放射性碳(14C)的方法是通過對木頭、木炭、、腐殖土、珊瑚、貝殼、骨頭以及次生碳酸鹽(泉華、石筍、鈣質膠結層和鈣結核)等中的有機碳進行的測量,測年適用范圍在200~5000年。

4.2.2 熱釋光(TL)法測年

熱釋光(TL)法測年的原理是:結晶固體在其形成和存在過程中,接受了來自周圍環(huán)境和宇宙中的放射性輻射,固體晶格以內部電子的轉移來貯存輻射帶來的能量,這種能量在遇到外來熱刺激(或光照)后,又能通過貯能電子的復原運動而以光子發(fā)射的方式再度把能量釋放出來,這就是熱釋光。自然界的沉積物中含有微量的長壽命放射性元素――鈾、釷和鉀,它們在衰變過程中所釋放的α、β和γ射線可使晶體發(fā)生電離,產生游離電子。這些游離電子大部分很快復原,有一部分就被較高能態(tài)的晶格缺陷所捕獲而貯藏在陷阱中。當晶體受到熱刺激(或光照)時,被俘獲的電子獲得能量就可逸出陷阱產生熱釋光。釋放的光子數(shù)與陷阱中的貯能電子數(shù)成正比,貯能電子數(shù)與晶體接受的核輻射劑量成正比,即晶體的熱釋光強度與接受的核輻射總劑量成正比。在一定時段內,半衰期很長的鈾、釷和鉀的放射性強度幾乎為恒量,結晶固體每年接受的核輻射劑量也應視為恒定值。

4.2.3 光釋光(OSL)法測年

光釋光(OSL)法測年的原理是:光釋光法是在熱釋光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測年方法,其信號形成機理與熱釋光信號相同。不過,光釋光信號具光敏感性,光釋光信號在強光下,就能全部釋放出來。

4.2.4 電子自旋共振(ESR)法測年

電子自旋共振(ESR)法測年的原理: 順磁性物質在高頻電磁波的作用下,當磁場強度和微波頻率調節(jié)到某一特定值時,微波能量會被順磁物質強烈吸收,稱為順磁共振。由于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與順磁性物質中的自旋電子有關,所以稱為電子自旋共振。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是探測物質中不成對電子濃度的直接工具。

4.2.5 石英顆粒表面顯微觀測(SFM)法

石英顆粒表面顯微觀測(SFM)法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斷層泥中的主要成分為碎礫和粘土礦物,碎礫主要是石英和其他礦物及原巖碎屑,其中石英是穩(wěn)定的礦物,形成后不會風化變質為其他礦物,而因溶蝕程度的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溶蝕類型。

4.2.6 第四紀孢粉分析法

第四紀孢粉分析法的原理是該法是通過對第四紀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達到恢復第四紀古植被、古氣候及古地理環(huán)境,進而劃分和對比第四紀地層,尤其可用于劃分全新世松散沉積物的相對年齡,將孢粉分析法用于斷層活動性研究,主要是通過鑒別斷層上覆蓋的第四紀地層的年代,測定斷層停止活動的大致時間。

4.3地球物理的方法

地球物理目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試用的地震波的方法,通過對地震波的分析可以知道隱伏斷層、大規(guī)模的活動斷層進行準確的鑒定,這對于人們認識活動斷層具有重要的意義。

5、研究意義

現(xiàn)代城市的發(fā)展跟地質緊密相關,城市的選址建立在地質學的基礎上,就活動斷層來說,城市不能建在有活動斷層經(jīng)過的地方,這很容易引起城市地質災害發(fā)生,很多跟城市相關的基礎設施也要考慮這個因素,比如水廠、電廠、道路的選址問題都需要考慮到活動斷層,這些設施在進行初期的規(guī)劃時就需要考慮這些問題,以免造成巨大的損失。盡管有的活動斷層運動的很緩慢,有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運動并不明顯,但這并不能說明這很安全,因此在進行城市的建設時必須考慮到這個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活動斷層還跟礦體的形成有關,對活動斷層的研究也是尋找資源的一種方法,這對于城市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城市的發(fā)展?;顒訑鄬拥难芯繉τ诘卣鸬幕顒訖C理可以做出進一步的解釋,現(xiàn)在地震和地質體活動的直接原因是活動斷層的作用,而地震和地質體的活動將進一步產生新的斷層,或將斷層的隱伏性暴露出來,從而產生更進一步的地質災害。

參考文獻

[1]吳珍漢,吳中海,胡道勁,韓金良,等. 可可西里東部活動斷裂的地質特征[J]. 地學前緣,2003,10(4):584-588.

[2]吳珍漢,胡道勁,吳中海,等. 青藏鐵路沿線的地裂縫及工程影響[J]. 現(xiàn)代地質,2005,19(2):166-175.

[3]吳中海,吳珍漢,韓金良,等. 青藏鐵路風火山段晚第四紀斷裂活動分析[J]. 現(xiàn)代地質,2005,19(2):182-187.

第7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東長安、西羅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建城史,一千多年建都史?!端湍阋粋€長安》一曲歌罷,唱不盡西安千年風華,給世人展現(xiàn)出古長安新西安的無限魅力。西安,正在向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闊步邁進,長安大學(以下簡稱“長大”)無疑是其獨特的文化符號,承載著強大的文化力量。

五彩長安

2010年,我吟詠著“清風拂渭水,明月滿長安”,懷揣一顆憧憬的心走進了長大。軍訓結束后的那個周末,我和舍友們在學長地帶領下來到了食堂前的廣場,盡管飄著小雨,廣場上還是十分熱鬧,學長打趣地說道:這里在上演百“團”大戰(zhàn),小心炮彈。果然,我們看到各大學生社團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吸引同學們:Dancing Club成員在紅地毯上跳起了拉丁、慢搖;黃土地文化社成員則在現(xiàn)場打起了腰鼓、扭起了秧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社的古裝秀、新鮮空氣動漫社的cosplay,讓人眼花繚亂……除此之外,還時不時會看到“親~找個好社團就嫁了吧”“站住,攝影協(xié)會納新了,哎喲,不錯喲”等讓人捧腹的標語。

在長大,還流行著這樣的說法:如果想吃東西不給錢還有獎品拿,飲食文化節(jié)無疑是你的最佳選擇;如果想展現(xiàn)宿舍兄弟情、姐妹情,宿舍文化節(jié)為你提供廣闊平臺;如果想體驗一下“人大代表”的感覺,優(yōu)秀校園提案征選大賽歡迎你加入……

在長大,還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待女生如天使。長大偏重理工科,男多女少的現(xiàn)狀令女生自然而然成為學校的“香餑餑”。每年的3月7日女生節(jié),校園內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顒?。在修遠湖畔,男生會用蠟燭擺出心形圖案并用優(yōu)美的歌聲為女生們送去節(jié)日的祝福;在宿舍樓下,女生可以在活動板上寫上自己的愿望讓男生幫自己實現(xiàn);在籃球場上,設置女生投球碰到籃筐就得分、男生不能搶斷女生的球等特殊規(guī)則,讓女生在賽場上大展拳腳,盡顯颯爽英姿。

可以說,無論你是熱心公益還是熱愛學習,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普通青年,無論你是喜歡運動還是喜歡跳舞,你都可以在長大的舞臺上留下光輝的一筆。

風華長安

“我站在三腳架前,從三維激光掃描儀中看到了你的眼,那是雙多么閃閃發(fā)光含情脈脈的眼,我用專業(yè)軟件苦苦提取眼部曲線,最后發(fā)現(xiàn)那是愛的橢圓……”這便是《測繪人自己的情書》,飽含了長大測繪人的深情。

在渭水校園內,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冬季,我總能看見學長學姐拿著儀器,三三兩兩,分布在學校各個角落進行測繪,他們時而分散,時而聚集,時而沉思,時而大笑。道路上的紅色標記記錄著他們的點點滴滴,漆痕斑駁的三腳架見證著一代又一代長大人的青春。他們挺拔的身姿和爽朗的笑聲構成了渭水校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于他們來說,測繪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要為之傾注最多的汗水。而每個實習季,學長學姐們又拖著行李,一批一批趕赴太白校區(qū)(長大的一個實習基地),在山林里穿梭,對巖石取樣分析,對地形地質地貌進行精密測量。

追根溯源,長大學子這種弘毅的精神在前輩們那里同樣可以找到。校慶前,我們一群人去參觀了校史館,從講解員口中了解到長大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的西北公路局干訓班,其前身是號稱“一五七”的三所學校――有著亞洲唯一公路交通大學之稱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原地礦部五大地質學院之一的西安工程學院、原建設部七大建工學院之一的西安建筑工程學院。無論何時,長大的前輩們都懷著“車行無阻,貨暢其流”的抱負,致力于祖國的交通建設。當我第一次看見長大校訓“弘毅明德,篤學創(chuàng)新”的時候,并不能充分領會“弘毅”的含義,而在參觀完校史館,看到校園里的測繪人后,我漸漸明白了。

回想過去的三年,我失去過,遺忘過,錯過過,但最重要的便是我擁有了。如今,值得慶幸的是,我收獲了六十多年的傳承,領會了“弘毅”的真諦。

篤學長安

在長大女生的口中,總能聽到“葩葩”老師、“兔子”老師這樣的昵稱;而男生,則習慣和老師以兄弟相稱,以此來表達對老師的情意,比如:“國哥”“準哥”“峰哥”……在長大,老師就像學生的兄長、大姐一樣,每時每刻都在關心學生的成長。許許多多老師的優(yōu)秀事跡在學生中口耳相傳。

“一段粉筆,兩片薄唇,三更早起,四寶文房,只愿五湖弟子才情滿腹;六味具嘗,七月驕陽,八月酷暑,換得九州桃李芬芳?!边@是長大教師最真實的寫照。長大老師就是用這種嚴謹負責的教學態(tài)度,贏得了所有長大學子的尊重,換來了長大學子對母校的感恩。

大一下學期,正值長大60年校慶,那一天,我真正被長大校友感動。一位年逾古稀,穿著樸素灰色西服和軍綠色解放鞋的老人來到了學校,老人是原西安公路學院汽車系汽車運用與修理專業(yè)65級畢業(yè)生,名字叫白朝華。他從十幾公里外的火車站走到學校,拿出尚有體溫的1萬元捐給學校,來表達他對母校的感恩之情。捐贈后,他謝絕了學校的挽留,當即走回火車站,乘當天的火車返回了成都。老先生來去匆匆,他對母校純粹而深厚的感情卻長久地留在了師生的心中,成為這所高水平重點大學校園精神的重要 組成部分。

第8篇:黃土地質學范文

關鍵詞 大型工程;地應力;測試;應用

中圖分類號P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2-0098-02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工程建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地應力測試是不可或缺的階段,它會直接影響著建筑物設計的安全,還會對工程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诘貞y試在工程建設中具備的重要作用,地應力測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突破,而不斷的出現(xiàn)了各種測試方法以及試驗手段,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作為測試地應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接觸法以及常規(guī)水壓致裂法等依舊占據(jù)著主體的地位。除此之外,在三維測量中對水壓致裂法的應用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并在很多工程中被成功的應用。

1 地應力測試手段

1.1 常規(guī)水壓裂法

現(xiàn)階段,我國廣泛應用的地應力測試手段為常規(guī)水壓裂法,主要具備以下優(yōu)點:測試周期短、測試深度大(國內外測試深度最大)、測試周期短;整理資料時不需要參考巖石具有的彈性參數(shù),能夠有效的避免參數(shù)取值而導致的誤差;加壓測試鉆孔的長度一般是80cm~100cm之間,其巖壁具有非常廣的受力范圍等。選取該手段進行測試,并對巖體做各項同性、線性以及均勻的線彈性體設想;如果把圍巖當做多孔介質時,所加入的流體需要根據(jù)達西定律流動于巖體孔隙內。除此之外,把鉛直鉆孔軸向力假定成主應力,其力的大小和覆巖層具有的自重壓力相等。

此測試手段流程主要是:按照鉆孔地質特征情況對巖芯段的完整進行確定,通過可膨脹橡膠密封器對其密封處理;泵入液體施壓鉆孔,且多次重復循環(huán),并全程采集加壓時的液體流量和液體壓力;通過測試曲線所得出的特征值,并據(jù)此對平面應力值進行計算。對主應力方位進行確定時往往應用印模器,測試的過程中把印模器膠筒放置在已壓裂段,再繼續(xù)加壓一段時間,其壓裂縫則會把印記留在印模膠筒上,并利用定向器使印模器被定向。還需要取出印模器,描繪破裂曲線,并按照定向方位對破裂縫方位角(鉆孔橫截面最大主應力方位)進行推算。

1.2 三維水壓裂法

三維水壓裂法地應力測試使常規(guī)水壓裂法測試地應力具有的僅僅得到鉆孔橫截面上的地應力情況的局限徹底的被打破,并使其應用范圍有效的被擴大。三維水壓裂法的測量手段以及測量原理很早就被專家學者提出,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測量時可以選擇不同方向的三個鉆孔的三維水壓裂法測量,此手段假定所有的鉆孔處在均勻的應力場內,地應力測試區(qū)范圍內沒有較大的裂隙與斷層。

此測試手段流程主要是:采取常規(guī)三維水壓裂法分別對三個以上方向不同的鉆孔進行測量,構建數(shù)量充足的觀測值方程,再聯(lián)立求解。試驗的過程中,存在常規(guī)壓裂試驗破裂縫記錄的,每個側段能夠得出三個觀測值方程;不存在常規(guī)壓裂試驗破裂縫記錄的,每個測段則能夠得到一個觀測值方程。只要是方向不同的三個鉆孔內的其中兩個存在一次以上的常規(guī)壓裂試驗破裂縫記錄的,則能夠對三維地應力情況進行確定。

1.3 套鉆孔解除法

套鉆孔解除法已經(jīng)在國內外被廣泛的應用,其測試手段和方式也是多樣的,測量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測量原理大致是相同的,其測量原理為:在對圍巖進行線彈性體假定的前提下,按照巖芯切割前后出現(xiàn)的巖芯變形情況來計算應力。此手段的最大優(yōu)點為可通過一次測量就能夠獲得巖石三維應力,其缺點為測試周期長、試驗所需人力多、測試程序復雜以及試驗所需物力多等。套鉆孔解除法主要有深鉆孔套芯解除以及淺鉆孔套芯解除等,兩種手段的原理大致相同,都歸屬于測試孔壁的應變元件,存在的差異為前者對定位、安裝以及膠接等定位系統(tǒng)進行了改善,從而有效的對鉆孔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決。

淺鉆孔套芯解除手段(空心包體式鉆孔三向應變計)間接的對孔壁應變進行測量,此應變計則屬于改進型,它與其它孔壁應變計進行比較更加的滿足應用在完整性差、軟弱和多裂隙的巖體內,其測試成功率非常高,并且操作便利。此應變力主要由鑲入到環(huán)氧樹脂筒內的九個應變片三個應變叢構成,其排列規(guī)則為相隔120°進行排列。

此測試手段流程主要是:選取比較完整的巖芯段,使其鉆進小孔并仔細的進行清洗,再把其放置在安裝器,并把應變計裝入其中,再進行膠接固化,待套芯解除以后再使前后的讀數(shù)解除,通過其他試驗而得到計算參數(shù),構建出觀測值方程組,再通過觀測值方程組進行計算。此手段一次測量就能夠得到九個觀測值方程,再通過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就能夠獲得求解應力分量值的較正規(guī)方程組。通過正規(guī)方程組則能夠解出由鉆孔坐標系體現(xiàn)的六個巖體應力分量,再把它們有效的轉移至大地坐標系,這樣的話就能夠得到其主應力方位和主應力。

2 地應力測試手段的應用實例

該工程為位于金沙江上游的梯級電站,其裝機為7400MW,計劃將在岸的左右兩側設置地下廠房。工區(qū)場地處在高山峽谷,其區(qū)內還一直保留著高度為兩千米到五千米之間的康滇高原山原面,其總體地勢為西高東低。此水電站場地處在地質構造活動以及地震活動比較強烈的地帶,其具有著復雜的地質環(huán)境,構造也非常不穩(wěn)定。而壩址進廠區(qū)位于地震活動頻度比較低的區(qū)域,所以其構造比較穩(wěn)定,屬于基本穩(wěn)定區(qū)。金沙江位于此工程上游部分到工程區(qū)為弧形凸出向北的位置,其流向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上游的峽谷段主要流向于南北,自上游峽谷一直到工程峽谷河道順直,其流向是S60°E,而谷坡坡度在25°~40°之間,谷頂以上右岸緩,左岸陡。壩址所處位置的峽谷長度是三點二千米,是橫向谷,其河面枯水期高度為810m,寬在70m~120m之間,水面上坡谷大多是絕壁狀,其坡角為50°~70°,高度為280m,其谷頂是高山和緩坡,右岸高度是1600m~2300m之間,而左岸高度為1800m~2400m之間。該工程區(qū)主要是以灰?guī)r為主的,其壩址區(qū)主要有EW、NE、NWW等斷層。

工程勘探后,為了對工程區(qū)地應力進行了解,則采取多個鉆孔的手段測試地應力,有效的對重要位置地應力進行勘測,對右岸平硐勘測時可以采取套芯解除法、常規(guī)水壓裂法以及三維水壓裂法等進行比較測試。測試區(qū)不存在較大的斷層與裂隙。通過分析研究可知,不同地應力測試手段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大致相同,所以能夠判定該工程對地應力進行測試時所采取的各種手段聯(lián)合使用的方法是成功的,其數(shù)據(jù)是真實可靠的。

3 地應力測試手段的應用

地應力測量在工程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如果沒有充分的對地應力進行考慮,則是很危險的。如果存在的水平應力較大,則會致使坑道巖壁剝落,而巷道變形,嚴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巖爆以及坑道崩塌的情況。合理的對截面形狀以及洞室走向進行選擇,則能夠使洞室邊界具有的張應力降到最小,而壓應力也將降低至最小,從而使工程能夠維持穩(wěn)定。以隧道穩(wěn)定性來說,在對隧道頂板跨度、方向、橫截面形狀以及位置進行選擇時,需要充分的對巖石應力狀態(tài)進行考慮。

3.1 地下洞室圍巖

地下洞室圍巖具有的穩(wěn)定性主要為與洞軸方向垂直的水平應力和鉛直應力的絕對值以及比值大小。就圓形洞室而言,地應力絕對值較小,且兩者的比值為1時,圍巖內應力能夠均勻的分布,其圍巖穩(wěn)定性達到最佳;當兩者的比值小于1/3時,洞室頂部則會產生拉應力,洞壁內則會產生很大的壓應力;當兩者的比值大于三時,洞壁則會出現(xiàn)拉應力,而洞頂也會出現(xiàn)相應的壓應力。所以,當水平應力比鉛直應力大時,則洞室長軸需要選取最大的水平主應力;而當鉛直應力比水平應力大時,則洞室長軸需要選取最小的水平主應力。例如,我國金川礦有一巷道,其埋深大致為450m,選取馬蹄形斷面,砼預制板進行襯砌,水平應力與鉛直應力的比值為2,其洞壁中部出現(xiàn)了縱向的張裂縫,而洞頂則由于受到擠壓而變成了桃形。

3.2 高壓隧洞圍巖

在對高壓隧道進行設計時,通過巖體和襯砌變形協(xié)調條件對巖體所承擔的內水壓力進行計算。而考慮到巖體是否可以承擔該內水壓力,則還需要對承載力進行考慮。所以,除了對巖體變形他點進行研究外,還要對圍巖承載力進行研究。而高壓隧洞中,徑向大變形則會致使鋼管屈服以及襯砌結構被破壞。所以,需要對圍巖強度與應力進行分析,這樣的話才能夠合理有效的對圍巖承載力進行確定。因為地應力測試和水壓試驗研究的不斷深入,讓設計具備了更充分的依據(jù),所以使鋼材要求有了很大的降低,而鋼板厚度也有所減小,還使施工工藝被簡化,加快了工程施工的進度,從而為企業(yè)節(jié)約了很多施工成本。所以,在進行高壓鋼管道以及高壓隧道施工時,需要充分的對地應力分布和周圍圍巖強度進行考慮,從而使襯砌設計更加的經(jīng)濟可靠。

3.3 邊坡巖體

由于邊坡巖體所分布的應力場,是巖體中卸荷作用和天然應力場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局部應力場作用的結果。所以巖體局部的地應力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邊坡巖體穩(wěn)定性。巖體天然應力對邊坡穩(wěn)定性和邊坡分布應力所產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天然應力方向和坡面方向之間的關系而決定的。

現(xiàn)階段,很多國家還把地應力測試與能源開發(fā)以及地球資源開發(fā)等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水壓致裂法測試應力一般都是和開發(fā)干熱巖地熱能、開采石油以及開采天然氣等緊密相連。由于開采天然氣與石油需要把破裂面當做通道來進行集聚以及采集,而開發(fā)地熱能則要構建熱交換面,用來對地熱能進行提取,這些都需要在水壓致裂法作用下才可以完成。

4 結論

隨著我國的工程建設不斷的逼近于江河源頭,而很多的工程區(qū)都位于高山峽谷地帶,其具備的深谷底以及高邊坡等特征將會影響地應力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在工程的關鍵部位需要科學合理的對地應力聯(lián)合測試手段進行安排,這樣的話則能夠使測試成果獲得更加準確、互為補充以及相互印證的地應力信息。對比分析不同地應力測試手段的測試結果,能夠得出各測試成果一致。則說明不同的地應力測試手段都適用在此工程中,其測試結果是真實可靠的。

參考文獻

[1]張茂省.黃土地質災害影響因素研究[A].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區(qū)工程地質”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

[2]呂錄仕,鮑桂寶,牛寶茹.川藏公路海子山-竹巴籠段地質災害分布規(guī)律遙感分析[A].2002年中國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論壇論文集[C],2002.

[3]陳列,王東發(fā),潘勁松,張子涵,韋方強.浙江省地質災害氣象預報模型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3天氣預報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C],2011.

[4]H y eon g-Dong Park.Some large values of in-situ stress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in China[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1.

[5]馬秀敏.新疆精伊霍鐵路北天山越嶺深埋特長隧道區(qū)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與隧道工程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06.

[6]景鋒.中國大陸淺層地殼地應力場分布規(guī)律及工程擾動特征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9.

[7]王連國,陸銀龍,楊新華,高峰,張華磊,李海亮,楊峰.霍州礦區(qū)地應力分布規(guī)律實測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

[8]崔效鋒,謝富仁,李瑞莎,張紅艷.華北地區(qū)構造應力場非均勻特征與煤田深部應力狀態(tài)[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

[9]景鋒,盛謙,余美萬.地應力與巖石彈性模量隨埋深變化及相互影響[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

[10]尚彥軍,史永躍,孫元春,袁廣祥,高千.地應力奇異值表征的幾個極端工程實例[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實例第一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