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飲食文化的起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飲食文化的起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飲食文化的起源

第1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德士古氣化爐 死區(qū) 溫度 齒子板 波紋管 喉管

一、引言

神寧煤化工甲醇廠德士古氣化爐原為首鋼設計的,用于生產媒制天然氣,為北京市區(qū)提供天然氣,設計用煤為山西大同的無煙煤,由于北京發(fā)展原因,最后國家決定停止了此項目的建設,于2008年5月在寧東煤化工基地建成投產,所使用的煤為寧夏寧東煙煤。隨著運行時間的進行,由于煤質的變化,德士古氣化爐材質問題已逐漸出來了。

圖1

二、德士古氣化爐結構概述

德士古氣化爐采用的是全廢鍋流程[1],主要由煤漿氣化反應器、死區(qū)、輻射廢鍋、對流廢鍋等部件組成,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由高壓煤漿泵打來的煤漿與從空分車送來的純度為99.6%氧氣在氣化爐內混合發(fā)生反應,產生含有CH4、CO、CO2、H2S、H2等溫度在1200℃左右高溫氣體,這些氣體經過喉管后,來到輻射廢鍋,在輻射廢鍋內,經過輻射廢鍋水冷壁吸收一部分熱量,將工藝氣的溫度降至400℃左右后,再送到對流廢鍋,在對流廢鍋內進一步吸收熱量,最終將工藝氣的溫度降至300℃一下,送到洗滌裝置及下一工段。

圖2

三、死區(qū)結構介紹及溫度上漲原因分析

經過德士古氣化爐結構的概述可以看出,氣化爐產出的工藝氣在經過輻射廢鍋、對流廢鍋都利用水冷壁進行降溫,而只有在經過喉管時沒有降溫措施。而死區(qū)筒體是一個耐壓不耐高溫的材質,所以在氣化爐造作中要注意死區(qū)溫度,防止溫度過高引起事故。

1.死區(qū)結構介紹

死區(qū)是由喉管、波紋管、齒子板、密封板[2]等部件組成,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喉管是將工藝氣流道和爐子筒體分割成兩個區(qū)域,工藝氣只能在喉管內側流到廢鍋段,不能流到喉管外側去,因此在喉管與筒體之間的區(qū)域理論上來講是沒有工藝介質進出的,把該區(qū)域叫做死區(qū)。喉管是用耐火磚砌成的,為了防止熱脹冷縮,這些磚留有一定的縫隙,在設計中為了防止工藝氣通過該縫隙進入死區(qū),在喉管外側設有一層密封板,而為了減少熱應力,在密封板的連接處增加一個波紋管。在正常運行中給死區(qū)內通入少量壓力高于氣化爐壓力的吹灰氣,以保證高溫工藝氣不能進入死區(qū),從而達到了保護死區(qū)外側的筒體不被燒壞。

2.死區(qū)溫度上漲原因分析

2.1工藝操作引起死區(qū)溫度上漲

在正常生產中,廢鍋液位控制過高時,工藝氣的流動會受到阻礙,造成氣化爐與輻射廢鍋出口壓差增大,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這樣一部分高溫工藝氣會逼迫竄入死區(qū)內,從而引起死區(qū)溫度上漲。

由于泄漏、吹灰壓縮機故障、吹灰閥門故障、吹灰管線堵塞等原因,通入死區(qū)內的吹灰氣壓力較低,從而造成死區(qū)內的壓力低于氣化爐壓力,因此會使工藝氣進入死區(qū)引起死區(qū)溫度上漲。

2.2死區(qū)結構部件損壞引起死區(qū)溫度上漲

首先,由于德士古氣化爐是在高溫高壓的工況條件下運行的,而在爐內反應產生的工藝氣和殘渣都是已非常高的流速通過喉管,并且這些渣都是以液態(tài)形式通過的。因而長時間的沖刷,對喉管的磨損是非常嚴重的。

其次,就是由于煤的原因,在氣化爐內反應產生的工藝氣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氣體如:H2S、NH3[3]等,它們對金屬的腐蝕是非常嚴重的,由于喉管磚本來設有的膨脹縫及沖刷損壞后縫隙,使這些酸性氣體很容易就接近喉管外側的波紋管和密封板,在高溫下加劇了酸性氣體對波紋管和密封板的損壞,具體損壞情況如下圖3。

由于密封板、波紋管以及喉管的損壞,通過喉管的高高溫氣體進入死區(qū),這些氣體在死區(qū)內產生流動氣體,從而使死區(qū)內溫度不斷上漲。

圖3

四、死區(qū)溫度上漲防范措施

經過以上分析,在日常運行中,為了防范死區(qū)溫度上漲,車間做了一下措施:1、加強吹壓縮機巡檢和檢修工作,保證高吹灰壓力;2、停車后對各吹灰管線進行高壓清洗,保證開車后吹灰管線暢通;3、停車后加強喉管爐磚檢查,及時修復損壞部分,確保喉管完好;4、更換密封板、波紋管的材質,確保其有更高的耐腐蝕、耐高溫的特性;5、加強管理,氣化爐每連續(xù)運行3各月必須更換密封板呵波紋管。

參考文獻:

[1] 鍋爐原理/范從振主編.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86

第2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論文摘要:教師性別是兒童個性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幼兒園教師性別嚴重失衡對兒童造成的負面影響已引起社會特別是教育界的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夫為妻綱、“身體化”傾向以及“二人”關系傾向等特征對男性幼兒教師出現(xiàn)稀缺問題的影響深遠。因此,提高對男幼師缺乏問題的關注,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幼兒個性的均街健康發(fā)展。

據《中國教育報》2005年3月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全國男女幼兒教師的比例為0.3:9.7,在大連的比例是0. 05:9. 95,武漢市的比例是0. 6: 9. 4。而在國內公認幼兒教育最為發(fā)達的深圳,比例是0. 04: 0. 96。在美國幼兒園教師中男性約占1/10,而在幼兒教育更為發(fā)達的德國,男性幼兒教師的比例超過兩成川。幼兒教師性別比例的失衡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提高對男幼師缺乏問題的關注,將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幼兒個性的均衡健康發(fā)展。

男性幼兒教師缺乏問題的存在有很多的原因,比如文化觀念、國家政策、已有社會經濟政治影響等。在諸多的因素中,筆者認為文化觀念是最為重要的。以下筆者將試圖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男性幼師缺乏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對策。

一、男性幼師稀缺的文化原因分析

1.夫婦有別,夫為妻綱

“三綱五?!笔侵袊鴤鹘y(tǒng)文化中重要的傳統(tǒng)道德準則,從根本上維系著封建宗法制度。其中與男性幼師稀缺息息相關的傳統(tǒng)觀念就是夫婦有別,夫為妻綱。筆者認為夫為“綱”的觀念對男性的要求起碼有兩點,男性必須表現(xiàn)出剛性以及男性必須比女性更有成就。由此觀念引發(fā)了男性幼師稀缺的原因就是成就感低以及男性被認為不具備幼兒教師的品質。

首先,成就感低。經濟待遇低是男性幼兒教師成就感低的最主要表現(xiàn),也是影響幼兒園男教師流失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男性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男性面臨成家立業(yè)時必須承擔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但目前幼兒教師待遇較低,很多的男性幼師不得不放棄這份職業(yè)去尋新的發(fā)展,以期能解決家庭經濟及生活問題。男性幼兒教師的成就感低還表現(xiàn)在自我得不到實現(xiàn)。幼兒園的工作瑣碎且繁多,重復性強,缺乏挑戰(zhàn)性。男性幼師的很多優(yōu)勢和潛力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消極的情緒導致工作效率較低以及管理者對其的較低評價。而較低的評價又反過來會挫敗其工作積極性,如此反復產生的連鎖不良反應使得男性幼師不得不離開幼兒園。

其次,男性被不具備幼兒教師的品質。人們普遍認為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就必須具有細膩、溫柔、耐心的品質,只有女性教師可以勝任這個職業(yè)。因此,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對男性擔任幼兒園教師總是帶有一定的偏見,認為幼教就是女性的職業(yè)。實際上幼教需要的不僅僅是細膩、溫柔、耐心等這些女性特有的品質,男性的剛性也是必須的。而且男性在很多時候也不缺乏細膩、溫柔、耐心,但已有的觀念并不認為如此,男性不能勝任幼教事業(yè)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2.“身體化”的傾向

中國文化具有“身體化”的傾向:見面一般的問候語就是“吃飯了嗎?”人不健康需要補時,對“補身”的注重遠遠超過了對其心理衛(wèi)生的照料等。這種“身體化”傾向導致男性幼兒教師缺失的原因就是對幼兒身體的過于關注而忽視對其心理需要的關注。

首先,過于關注兒童的身體需要。這可以表現(xiàn)為過高估計兒童對母乳及食物的依賴,給孩子吃好穿暖是撫養(yǎng)兒童的唯一重要任務。飲食的重要性使得在中國對剛出生的嬰兒進行母乳哺養(yǎng)是一貫的傳統(tǒng),兒童交給女性來哺育也被認為是唯一的選擇。男性一般沒有承擔照顧和教育兒童的任務,而在幼兒園的工作任務主要是照顧兒童的生活起居,男性的存在也被認為是不合常理的。其次,對兒童“心理”需要的忽視。成人過高估計兒童對母乳及食物的依賴往往會導致對兒童心理需要的忽視。成人認為對于兒童來說只要給他吃飽穿暖就可以了。殊不知,對于成長中的兒童來說心理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一個擁抱一個親吻或者一個撫摸都會給孩子很大的安慰,而父愛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擴展到幼兒園,孩子除了需要女性的照顧外男性幼師的存在至關重要的。

3.“二人”關系的傾向

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與西方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方人強調要以“自我”作為一個基地才能浮現(xiàn)他的“存在”,而中國人則認為:“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能體現(xiàn)出來,人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系中才能對任何一方下定義,常常表現(xiàn)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等。因此,在我們的社會中對個體的評價及定位在于他人而非自己。

筆者認為,在這樣的一種文化觀念下引發(fā)出男性幼師稀缺的原因就是男性幼師被社會以及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必要、不體面的。這種看法直接導致男性教師無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因為自己工作的價值衡量在于社會及他人而不是自己。男性幼兒教師無論是其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地位都不被家庭和社會所認可。在目前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社會包括自己的親人對男性從事幼師這份職業(yè)都是不能給予其應有的認可及肯定,這直接給男教師的工作以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壓力,其結果是報考幼教專業(yè)的男生極少或沒有。并且目前社會上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男性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是不太體面的一件事,這就致使報考了幼教的學生畢業(yè)后嚴重流失或就業(yè)后改行。

二、男性教師稀缺的對策

1.客觀看待男幼師在幼教中的優(yōu)勢和劣勢

筆者認為,更為理智以及客觀地評價男性幼師在幼教中的優(yōu)勢及劣勢是很重要的。不可否認,男性教師從事幼教事業(yè)相對于女性來說確實存在性別上的一些劣勢。比如,男性的情緒往往更容易沖動及不穩(wěn)定,變化無常的情緒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在缺乏親切、溫柔和善解人意方面男教師也是遜于女教師,男性教師要比女性花更多的時間及精力才能和幼兒拉近距離,建立起良好的師幼感情交流;男性教師相對于女性教師來說缺乏耐心和細致,而幼兒園里的工作特別需要這種耐心和細致。男性教師性別上的重重劣勢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

事物都是兩面的,男性從事幼教事業(yè)存在劣勢,但也具有他們的優(yōu)勢。首先,男性教師更為獨立、果斷,這對培養(yǎng)兒童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男教師也更善于敏捷而準確地判斷情況并迅速作出決斷,這對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影響。其次,男性教師更為自信、闊達。與女性相比,男教師心胸比較開闊、豁達,這種豁達的心態(tài)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開闊胸懷、樂觀向上和富有陽剛之氣的品質。而這就可以有效克服目前幼兒園中存在的“陽剛危機”現(xiàn)象,培養(yǎng)男性兒童應有的陽光氣質。第三,男性教師思維更為敏捷、好奇心更強。男教師與女性教師相比思維更靈活,興趣也更為廣泛。這對發(fā)展孩子們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腦和動手能力方面具有女教師所沒有的優(yōu)勢。

2.肯定男性教師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必要性

我們的文化應該是“多樣化”的,除了“身體化”還需要理化。對兒童發(fā)展過程中需要的關注,我們要認識到兒童除了在生理上對女性以及女性教師的依賴外,在心理上同時對女性和男性的依賴也是必須的。因此,我們不能忽視父親對孩子的重要性,也要肯定男性教師對兒童發(fā)展的必要性。

首先,要對男性幼師工作的價值給予充分的肯定,承認其社會價值。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少不了男性幼師的貢獻,我們必須拋棄傳統(tǒng)文化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夫婦有別、夫為妻綱的思想,女性也分擔家庭經濟負擔讓男性幼師可以繼續(xù)留任幼教事業(yè)但不為經濟犯愁。兒童心理的健康發(fā)展需要男性教師的參與,肯定男性教師在幼兒園以及在社會中的價值是對男性幼師最大的支持和鼓舞。其次,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是關鍵。經濟地位是社會地位的最佳體現(xiàn),提高了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不僅能體現(xiàn)社會對幼兒事業(yè)的重視,對幼師的重視,也是對男性教師的充分肯定。改善男性教師的經濟狀況也是留住男性幼師的最有效的途徑。

3.肯定自我

第3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地區(qū)差異大,文化吸引力強,其中飲食文化更是少數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fā)少數民族地區(qū)飲食文化旅游產品就是以飲食文化為核心,并將其與旅游產品開發(fā)相結合,形成飲食文化旅游產品,挖掘其內涵,探究其開發(fā)思路。

一、民族飲食文化特性

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因特定的地域環(huán)境、經濟結構、宗教信仰、民族習俗、文化環(huán)境等影響,呈現(xiàn)出民族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多彩、文化烙印深刻的文化特性。飲食文化是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少數民族族群智慧的體現(xiàn),它能更深刻地反映少數民族人們對食文化的精神追求。飲食習俗極大地體現(xiàn)了少數民族人們的思維方式、民族特性,也展現(xiàn)了少數民族群眾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活習慣。民族飲食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體現(xiàn),它所承載的內涵正是其他人了解和體驗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最佳選擇。

我國少數民族因地域環(huán)境、氣候、人文歷史等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內容。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綜合。少數民族飲食物質文化多由飯食、酒、茶三種構成,非物質文化包括飲食方式、飲食習俗、飲食環(huán)境等。少數民族飲食文化與大眾飲食文化,也就是漢族飲食文化,最為不同之處在于民族飲食文化中少數民族除了吃飯本身外,還親身參與歌舞活動中,形成一種自我參與、自我陶醉的文化氛圍。

少數民族飲食文化中飯食文化的差異體現(xiàn)在食材種類、制作方式及飲食習俗等的不同。南方少數民族多以稻米和玉米為主食材料,西北少數民族以小麥為主,東北少數民族以稻米和面食為主。我國少數民族人們在長期生活中,自釀酒品,形成各不相同的民族酒文化。另外,除了各民族釀酒工藝及酒品外,還有風格各異的飲酒習俗。茶文化也是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國少數民族自古就有對野生茶樹的馴化和人工種植的經歷。另外,無論是位于西南的茶馬古道還是西北的絲綢之路,茶都是少數民族商人進行貿易活動的重要商品。我國少數民族茶文化的形成多與地域環(huán)境、氣候、飲食結構等密切相關。

二、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概念及內涵

(一)概念

目前,從現(xiàn)有研究資料來看,學者們對于民族旅游產品的相關研究較多。羅明義(1999),陶犁(2002),羅永常(2011),徐紅罡等(2004)等從不同角度對民族旅游產品進行研究。另外,也有部分學者對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進行相關研究。史濤(2012),范嬌嬌(2010),侯福強(2012),諶世龍(2011)林育彬等(2008)等對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開發(fā)進行研究。總體來說,學者們較少關注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研究,因此,本文所選擇的研究內容對于民族文化旅游業(yè)深度發(fā)展是十分有意義的。

旅游產品是旅游者愿意購買的,能夠滿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包括旅游景觀、設施、服務在內的各種物品和服務的總和。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是以民族飲食文化為依托,為滿足旅游者需求,使其獲得滿意的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旅游體驗,由旅游經營者提供的民族飲食、服務及設施的產品總和。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除展示民族文化外,更重要體現(xiàn)出民族飲食中所蘊藏的深刻文化內涵。

(二)內涵

1、民族飲食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相結合的產物。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首先是文化的產物,民族飲食所孕育的文化是旅游產品開發(fā)的源泉和動力。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fā)一定具有多樣的民族飲食文化在其中,其設計開發(fā)存在于一定的民族飲食環(huán)境中,它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產物,還是地域文化的產物。不同地域環(huán)境造就不同的民族飲食文化,形成獨特的旅游吸引力。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正是民族地域環(huán)境和民族飲食文化的有效結合。

2、民族飲食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展現(xiàn),是旅游產品有形和無形的有機結合。民族飲食文化既有以食物、盛放器皿、設施等為代表的物質文化,也有民族飲食生產工藝、食用方式、食用禮儀、宗教信仰、享用環(huán)境文化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借助豐富的民族飲食文化而開發(fā)的旅游產品可以是有形的食物等,也可以是無形的產品,包括美食體驗、服務、飲食習俗等。

3、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內容不斷豐富。傳統(tǒng)的民族飲食文化是以少數民族成員生活客觀存在為基礎,以傳統(tǒng)的飲食構成、方式及習俗等文化形式展現(xiàn),它與民族地區(qū)傳統(tǒng)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隨著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現(xiàn)代文明和大眾文化越來越多地影響到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民族文化變遷的加劇是必然的,原生性的民族飲食文化正在社會進程中不斷調整適應,并形成“新的原生性民族飲食文化”。例如,通過民族旅游美食節(jié)、民族節(jié)慶等形式將飲食文化傳統(tǒng)與旅游產品結合,形成新的旅游產品類型。

三、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開發(fā)思路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飲食文化是民族飲食文化旅游開發(fā)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產品開發(fā)來看,民族飲食可以通過對飲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整合,開發(fā)旅游產品,使旅游者產生極大吸引力。從旅游者角度來看,品嘗民族美食、體驗民族飲食文化氛圍,才能更加了解和感知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且留下深刻印象。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開發(fā)有助于民族飲食塑造和提升飲食形象、旅游形象,甚至成為民族飲食名片。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開發(fā)關鍵在于飲食文化本身,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tǒng)飲食制作工藝、理念是開發(fā)旅游產品的必要條件。

(一)開發(fā)民族飲食文化體驗旅游產品。飲食文化體現(xiàn)的是民族飲食居民的生活經歷及生活方式,它是民族飲食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之一。只有讓旅游者感受和體驗到這種文化的存在,旅游者對于民族文化的認識才更加深刻,甚至于更加真實。如果說民族歌舞、表演及工藝品等會有迎合旅游者的“嫌疑”,那么民族飲食文化一定是一種實際存在、活態(tài)的文化內容。讓游客在旅行中品嘗民族美食,使民族飲食文化與民族飲食文化旅游完美地結合,也將有助于民族飲食文化傳統(tǒng)的保留和傳承,而且為更好地開發(fā)民族飲食文化旅游提供可能。

(二)舉辦民族美食文化節(jié)事活動。通過整合飲食文化旅游資源,舉辦形式多樣的民族飲食文化節(jié)事活動。節(jié)事活動包括美食旅游節(jié)、民族飲食烹飪大賽、美食旅游專項產品、茶文化節(jié)、民族食品交易會等等。飲食文化節(jié)事活動必須注重凸顯主題,更可以和農業(yè)、手工業(yè)等產業(yè)相關聯(lián),比如綠色有機農產品,采用工藝精美的傳統(tǒng)餐具,展現(xiàn)制作工藝過程等。民族美食節(jié)事活動開發(fā)更強調游客參與性與體驗性。盡管凝視和欣賞能帶給游客一定程度的旅游體驗,但是參與性旅游體驗更能使游客對民族文化形成認同感,從而產生共鳴。像藏族的“雪頓節(jié)”等有較強的旅游參與性,也都是較為成功的民族節(jié)慶旅游產品。

(三)建設規(guī)模較小或私人專屬的民族飲食文化博物館、收藏館。民族飲食文化博物館可以開設在村民家中,也可以另外修建。主要用來展示和介紹民族飲食文化的起源、發(fā)展和變化過程。展示的實物內容除了飲食文化的食物、酒、茶、原料等,還包括餐具、制作工具、炊具等輔助物品。飲食博物館中通過解說呈現(xiàn)給旅游者全面的、豐富的、生動的民族飲食文化信息。當然,還可以設計體驗場地,讓游客實際體驗美食制作的全過程,全方位認識民族傳統(tǒng)飲食文化,產生美好的旅游體驗。在民族飲食文化博物館里,民族飲食文化不僅是靜止櫥窗展示藝術,更是立體全方位的藝術展示,從而促使旅游者形成對民族飲食更深更透徹的文化解讀。

(四)開發(fā)民族美食旅游商品。對部分適宜的民族美食開發(fā)為小包裝、易攜帶或者真空的旅游商品,便于旅游者購買攜帶。例如制作成糖果、糕點、果汁、干貨、咸菜、瓶裝酒、茶等旅游商品。重視保證適宜的口感,采用先進保鮮技術保鮮,并且重視民族化、特色化和精美化包裝,制作成即能自用也能饋贈他人的精美禮品。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提高民族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開發(fā)民族美食旅游商品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做好前期市場調研。一方面摸清民族地區(qū)各種飲食文化的全部信息,建立資料信息庫,再進行篩選,將完全不適合開發(fā)為旅游產品的飲食文化列出來。另一方面,對旅游者進行調研,研究旅游者需求,并結合經濟、社會、政策環(huán)境進行分析,摸清和預測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

二是選擇適合的民族飲食作為開發(fā)對象。將先前市場調研兩方面結合考慮,選擇恰當的民族飲食文化作為旅游產品開發(fā)對象,制定科學的、有層次的開發(fā)策略,最后進行市場推廣。還可以對某些具有重量級且內容豐富的民族飲食文化所在的村落申報原生態(tài)民族村寨,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等級層次。

第4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敏支系;差異;原因;主客位

[作者]陸瀟玲,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桂林,541006。

[中圖分類號]C9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1)02-0117-006

引言

關于“黑衣壯”這個稱謂在學術界中的正式提法,較早應見于《黑衣壯的人類學考察》(1998年第一版)一書中。當然,“黑衣壯”純屬他稱,當地人自稱“敏人”,因而筆者在本文中均以“敏人”稱呼該族群。“以歌為媒”,“族內通婚”,“不落夫家”,“至今黑衣壯老少均著自織自染的黑衣服”等現(xiàn)象是部分學術文章對“敏人”傳統(tǒng)習俗已有的描述,顧名思義,這使得這個族群顯得亦加神秘、特殊、另類。在全球化背景下,“敏人”文化、習俗果真如以上所述的以原汁原味形式呈現(xiàn),“敏人”是否如此神秘、封閉、落伍,其村寨是否如宣傳片中所展示的“世外桃源”,這是本文主要探討的話題。

一、他者視野中的“敏人”文化

1、“敏人”婚俗

族內通婚和早婚制度。在諸多論述“敏人”婚禮習俗的學術文章、新聞報道或旅游??校碱l繁出現(xiàn)“族內通婚”、“女子不外嫁,男子不外娶”,“禁止近親結婚”等傳奇描述,“就說他們的婚姻習俗,二三百年來都只有在黑衣壯內部通婚,一直沒有與別的壯族群或漢族、瑤族聯(lián)姻”,以此為出發(fā)點來解讀“敏人”的精神信仰、儀禮習慣,“黑衣壯至今一直實行嚴格的族內婚制,即只有雙方都是黑衣壯的男女才能通婚,這種具有強制性的通婚習俗既是祖輩傳統(tǒng)的沿襲,也是保持‘黑’之傳統(tǒng)的舉措……”這位學者認為,“敏人”之所以能保持以黑為美的審美情趣,尊黑愛黑的傳統(tǒng)觀念,乃得益于其至今還實行的族內通婚制,“黑衣壯人不管是初婚或是再婚,只有雙方都是黑衣壯的男女才能通婚,不能與黑衣壯以外的其他壯族族群或別的民族通婚,而且規(guī)定族群內直系血親和七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何毛堂也認同該族群族內通婚的觀點,他認為“敏人”不僅保持族內婚制習俗,還有意識禁止近親結婚,但一貫的同村婚、同籍婚不利于黑衣壯人后代的優(yōu)化,從而衍生出順從、陰郁、內向的性格?!八麄冦∈刈逡?guī),只與族內人通婚。直至現(xiàn)在,哪怕是已在外打天下,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個黑衣壯伴侶來同甘共苦”,這位學者把“敏人”的族內婚說法投射一種信息:非本族人不娶不嫁。

婚后生活。對婚后生活的考察,學者們還有一項重大“發(fā)現(xiàn)”,就是婚后的“敏人”女性不落夫家,“婚禮之后,新娘即回娘家,只有逢年過節(jié)或農忙時節(jié),夫家派人來請時,才能到夫家住幾天,直到懷孕生下孩子,才到夫家定居”?!爸廖缫闺u叫頭遍時,新娘必須悄悄地和伴娘返回娘家(無論路途多遠)。此后,每個月,由男方的妹妹或姐姐到女方家接新娘去男方家?guī)凸ざ寥眨∽《蘸?,新娘又返回娘家與父母兄弟共同生活?!边@里把“敏人”的不落夫家習俗寫得生動有趣、神秘傳奇,認為婚后的女性仍與父兄同住是必然的,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媳婦未生育孩子,就沒有長住夫家的資格。

2、“敏人”服飾

在“敏人”服飾介紹中,很多學者認為“敏人”至今還著黑衣、穿布鞋、戴銀飾。在《探訪神秘的黑衣壯》一文中,作者提到了“敏人”的織染手工技術和現(xiàn)今的服飾打扮,“時至今日那坡黑衣壯仍保存著傳統(tǒng)的藍靛染織工藝,其文化內涵非常豐富,黑衣壯自種、自織、自染、自穿,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談及日常衣著時,該作者還把他們的服飾和傳說相聯(lián)系,認為該族群的傳說“決定了黑衣壯服飾的形成和延續(xù)”,他們時至今日還保留著愛黑穿黑色的傳統(tǒng),主要是因為“以黑為美的審美觀深入人心”。因此這些學者認為,即使是在全球化日益演進、現(xiàn)代化加快的今天,“敏人”仍然尊黑愛黑,以黑為美,使用黑布制成衣,縫布鞋。

3、歌舞文化

有人認為,所謂“敏人”原生態(tài)山歌就是影片中播放的“尼的呀”調子,如第三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jié)上年輕歌手演唱的《山歌年年唱春光》,有的學者還把“敏”山歌分為捶布歌、伐木歌、勞動歌、婚喪歌、相親訪友歌、祝壽歌、敬酒歌等。

在一些研究者的眼中,“敏人”舞蹈可謂豐富多彩,在《廣西黑衣壯舞蹈的發(fā)掘和繼承》一文中,該作者把“敏人”舞蹈分為三類,一是“祝壽舞”、“賀對舞”和“團結(棕櫚)舞”,傳達“敏人”人生的美好愿望;二是“黑槍舞”、“花鞭舞”、“自衛(wèi)舞”、“戰(zhàn)陣舞”,意在表達“敏人”保衛(wèi)家園,打擊入侵者的決心;三是“獻紅舞”、“捶布舞”,重在映射日常生活場景。

4、親屬稱謂

何毛堂等人認為“敏人”親屬稱謂屬夏威夷類型,即同性別的同代親屬用同一稱呼,“按當地習俗,孩子們不僅稱親生的父母為‘爹’、‘姆(媽)’而且把父親的兄弟(含表兄弟)和母親的姐妹(含表姐妹)都稱作爹媽”,在《千山萬弄中的黑衣壯》一文中也提及“敏人”的親屬稱謂,“黑衣壯不僅把親生的父親稱父親即‘爹’、并把父親的所有兄弟(包括從表兄弟、再從表兄弟)都稱作爹,而且把凡是有了孩子的成年男子都稱作‘爹’;黑衣壯不僅把親生母親稱作‘姆’即媽,并把母親的所有姐妹(包括從表姐妹、再從表姐妹)稱作‘姆’,而且把凡是有了孩子的成年女子都稱作‘姆”’。這里又在原來同稱的基礎上添上從表兄弟(姐妹)、再從表兄弟(姐妹)及所有有了孩子的成年男子和女子,把“敏人”的親屬稱謂進一步具體化、細致化。

二、當地真實與他者幻想的辯證:我眼中的“敏人”文化

在某個特定歷史階段,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但隨著人們的生存模式、思維方式以及其他社會因素的變遷,它也隨之變化,在全球化、現(xiàn)代化的背景下,其傳統(tǒng)文化、風俗禮儀并非如以上學者所說的,能夠抵制外來文化的干擾,一如既往地堅守本民族傳統(tǒng)的民俗民風;“敏人”也不像一些考察者所描述的那樣,至今還保持“族內通婚”制,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他們的語言稱謂、婚姻觀念、服飾文化、生活禁忌等業(yè)已發(fā)生變化。

近年來,由那坡縣委縣政府牽線搭橋,與廣州、深圳等發(fā)達地區(qū)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該族群的中青年有機會前往廣東、福建等地打工,這為他們的戀愛對象、擇偶范圍提供了廣闊平臺,就戀愛對象而言,外出打工的“敏人”男子喜歡追求外地姑娘,而女子也樂意與其他族群男子交往。戀愛、求偶的范圍由本地擴大到如四川、安徽等省市,總之,有“引進來”也有“走出去”。在弄公屯(龍華村的一個自然屯),外出打工18人,其中青年男性11人,女性7人,與族外人結婚6人,占總比例30%。如弄莫屯許小飛(化名),前幾年去廣東打工與一位河南姑娘相戀,趁過節(jié)之時帶女友回家,并未舉辦結婚儀式,現(xiàn)在夫婦倆已有孩子,而這位河南姑娘會講“敏”方言,能

干繁重農活,公婆及親戚們都相當欣賞這位外來媳婦。有“引進來”自然就有“走出去”,但后者更占優(yōu)勢,在弄公屯,1985年后出生的女孩共9人,其中就有5人外嫁(跨省婚)。

當前,“敏人”支系內也有新結合的夫婦,不過已成婚期大大縮短,一般情況下訂婚半年或一年后就舉行婚禮。當然也有這樣的情況:一些思想較為開放的青年男女認為,要經過戀愛、定親、訂婚、結婚四個階段過于繁瑣,便實行“四合一”,即定親、訂婚、結婚,滿月酒四儀合一。

擇偶范圍、戀愛對象范圍擴大,婚期縮短,逐漸形成“現(xiàn)代版”的婚禮,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聘金逐年增多,嫁妝愈加多樣化。“敏人”傳統(tǒng)訂婚的聘金為120銀圓,現(xiàn)在最少為2000元人民幣,多則5000、6000、7000元不等。而女子嫁妝在過去的鍋碗瓢盆、土布被子、蚊帳和木箱的基礎之上添加衣櫥、洗衣機、摩托車、電冰箱、席夢思、毛毯等,跟聘金成正比,但其實嫁妝的費用遠超于聘金,當地人有句話正是反映了這種現(xiàn)象:“寧愿娶個媳婦,也不愿嫁個女兒”。

二是新娘嫁衣的逐步“改裝”。傳統(tǒng)的嫁衣穿戴繁縟、配飾復雜。改裝后的“敏”姑娘嫁衣,上衣仿唐裝式樣而制,形制寬大,簡單精美,用“西華”頭巾,不穿裙子,只穿黑褲子,不穿翹頭繡花鞋,穿平地繡花鞋,這還是1980年至2000年間的穿戴形式,近幾年來的新娘索性不穿本民族嫁衣,而選擇市場上的時裝。曾有這樣一個例子,弄公屯黃姓青年結婚當天,有專人前來采風,攝影師為了增加作品原創(chuàng)性,要求迎接新娘的兩位姑娘穿上傳統(tǒng)服飾,姑娘們聽憑攝影師指揮,按部就班,但出乎大家意料,新娘并不樂意配合,當晚著時裝以示“抗議”?;槎Y上尚且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敏人”更不會穿傳統(tǒng)服裝了?,F(xiàn)在,在該族群村落,隨處可看到著時裝衣飾、穿牛仔褲、染黃發(fā)的青年。他們認為,傳統(tǒng)服裝是古板、守舊、落后的標志,想要融人大眾,必須遠離這種“土氣”,而中老年“敏人”雖沒有如此厭棄傳統(tǒng)服裝,卻也心照不宣穿市集上買來的“唐裝”,而在一些學術文章或部分宣傳資料中,認為“敏人”男女老少至今還著黑衣、穿布鞋、佩戴銀飾的說法,不管是考察尚未到位或為了宣傳“敏人”文化,打造“敏人”品牌也好,其實都是一種片面的說法。

三是歌舞失去原有功能。過去的“敏人”山歌(本文只要指“倫”)是青年男女實現(xiàn)自由戀愛的一種工具,在婚禮上作一種娛樂消遣,但目前在婚禮中山歌逐漸退出酒席飯桌,基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而不像一些人所說的,

“敏人”至今還常在田頭地里、婚育場合唱山歌。再者,“敏人”山歌本無伴奏,有詞作者,無作曲人,在勞作或娛樂中即興而唱、隨性而編,多為七言兩句或五言兩句,而近幾年來出現(xiàn)的“敏人”“原生態(tài)山歌”則有詞曲作者,有七言四句,八言四句不等,還添上了“尼的呀”、“貝呀儂”等起頭語,分男女高音、男女低音等多聲部,如《柳敏蓋柳》(黑衣壯的酒,郭慶宣詞,林海東曲);有男女獨唱,伴唱,如《挑著好日子山過山》(藍懷唱詞,傅磐曲),不論是歌詞選用,演唱方式還是伴奏,與“敏人”的山歌相差甚遠,但這些與“敏人”山歌大相徑庭的新歌卻被部分人誤為原生態(tài)“敏人”山歌,顯然是對原生態(tài)歌曲定義的誤解。所謂原生態(tài)歌曲,就是“在農業(yè)社會中產生和世代流傳的,由未受過現(xiàn)代學校教育的當地人(主要是農民,兼及其他從業(yè)者)運用當地的方言土調所演唱的口頭歌曲”,但“敏人”新歌的詞曲作者多為文化部門工作人員或民間文化人,受過現(xiàn)代學校教育,在政府部門工作,這顯然不符合原生態(tài)歌曲定義中的首要條件;第二,原生態(tài)歌曲用方言土調演唱,“敏人”新歌演唱者確實采用土語演唱,但據筆者二十幾年的耳聞目睹,其調子并非“敏人”山歌調子,“敏人”山歌一般情況下是男女各自兩句連環(huán)對唱,以句子為單位,而“新歌”則以一首為單位。另外是“敏人”的舞蹈,有人把“敏人”舞蹈分為祝壽舞、賀對舞、團結舞、黑槍舞、花鞭舞、自衛(wèi)舞、戰(zhàn)陣舞、獻紅舞、捶布舞等九種之多,聲稱這些舞蹈常見于“敏人”各種儀式和日常生活中。但據筆者考察,“敏人”只在儀式中有舞蹈,如喪禮中的圍棺舞,婚禮中的賀對舞,捶布舞則不能當做真正意義上的舞蹈,只是過去“敏人”婦女加工布料的一道工序,而這位學者把捶布這項勞動視作舞蹈,顯然是賦予捶布藝術性了。至于團結舞、黑槍舞、花鞭舞、自衛(wèi)舞、戰(zhàn)陣舞等這幾種舞蹈,筆者曾在“黑衣壯風情園”見過年輕演員群舞,但應是民俗旅游開發(fā)后文化部門或其他人士對“敏人”歌舞的“濃縮”或“改編”。

四是從不落夫家到漸落夫家。傳統(tǒng)的“敏人”姑娘婚后不落夫家,除非是農忙時節(jié)或過年過節(jié)時夫家派人來接才“勉為其難”跟著去,加之對的過分掩蓋和隱藏,導致夫婦早婚晚育,不過幾年來不落夫家之俗逐漸消失,姑娘戀愛時可常到夫家,甚至婚后大部分時間都在夫家度過,與傳統(tǒng)新嫁娘不同,年輕“敏人”姑娘們大膽、干練、樂觀,尤其是常往沿海地區(qū)打工的“敏人”姑娘,她們也用現(xiàn)代通訊工具,上網聊天,買時裝,掛耳環(huán),去KTV,而不像有些學者所說的,“敏人”是愚昧、順從、陰郁、內向的。

五是親屬稱謂語的變化。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默多克把親屬稱謂分為六種,分別是愛斯基摩親屬稱謂、夏威夷親屬稱謂、易洛魁親屬稱謂、奧馬哈親屬稱謂、克勞親屬稱謂和蘇丹式親屬稱謂,這是默多克對人類學的一大貢獻。何毛堂等人認為“敏人”的親屬稱謂屬夏威夷類型,其實不然?!懊羧恕狈Q父母為“爹”,“蔑”,叫爺爺奶奶“公”、“婭”,外公外婆為“缺大”、“婭代”(母親的哥嫂也用此稱),父親兄弟為“爺”(伯)、“搜”(叔),稱父親和母親的姐姐為“八”(姑媽)、父親妹為“阿”(姑)。統(tǒng)稱母親的弟、妹為“娜”(舅,姨),舅娘為“娜羅”,夫妻間不管面稱或背稱都以“蔑”和“確”后加子女名。姻親稱謂與血親稱謂稍不同,夫妻二人對岳父母或公婆的面稱要隨對方稱,互稱對方父母“爹”,“蔑”,稱自己為“兒”,不能稱“我”,否則視為無禮,生育孩子后可隨子稱。但從2000年后,親屬稱謂的禮節(jié)性減弱,只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敏人”非常重視稱謂的禮節(jié)特征,女婿、兒媳在岳父母前或公婆面前稱自稱“兒”,“70后”的“敏人”則不以為然,大膽以“我”自稱,其禮貌性大大減弱。從類別來看,“敏人”并非把父親及其兄弟都稱作“父親”,而是各個親屬都有自己的稱呼,除了父親和母親的姐姐,母親的弟妹用同稱謂,交表、平表的兄弟姐妹與同胞兄弟姐妹同稱謂外,因此“敏人”親屬稱謂不屬夏威夷型,亦不屬于六種親屬稱謂中的任何一種,只能說有部分與蘇丹式或易洛魁式相似。

三、他者對“敏人”文化產生誤解的原因

筆者認為,“敏人”的世界并非學者、游客所想象的與世隔絕,他們也非保守、內向、陰郁,人們忽視了“敏人”在社會現(xiàn)代潮流中所經受的歡樂和苦難,疏忽“敏人”文化作為全球文化因子的變異性質。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學者、專家、政府部門不惜筆墨和大量的投資把“敏人”神秘化、理想化呢?以下就從不同的角色進行探討。

第一、開拓學術領域,提升研究價值的需要?,F(xiàn)代田野作業(yè)理論認為,田野作業(yè)是“在反殖

民主義、反文化霸權的世界潮流中,所興起的一種關注非主流人類群體的文化耐心,一種不同于以往學術圈內活動的圈外事業(yè),一種有別于書齋研究的遐想學風和一種沖破學者想象力的認知體系”。在中國,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學科也先后掀起了對邊緣群體關注的熱潮,學者們擯棄書齋,重田野調查,尋求標新立異的東西,以填補學術界的空白,這種“發(fā)現(xiàn)”要獲得認可,需要證據的支撐,象征物的支持,為此學者們不斷為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注入新鮮血液,尋找象征物來維持它的生命力。時至今日,“敏”文化的研究已有10余年,旅游開發(fā)也已有10年,其中以“黑衣壯”為研究主題的“發(fā)現(xiàn)”數不勝數,以上提到的“族內通婚”、“不落夫家”等就是例證,這些例證給人神秘的美感,但從學術研究上講,缺乏歷史維度,欠缺流動思維。

第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政府而言,如何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提高農民收入,實現(xiàn)脫貧致富,是一項重大任務。在國家“旅游做媒,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政策倡導下,在各地少數民族地區(qū)民俗旅游發(fā)展勢頭良好的前提下,那坡縣政府嘗試將“敏人”的民俗文化轉為經濟資源優(yōu)勢,把經濟資源和旅游產業(yè)相結合,提高第三產業(yè)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黑衣壯風情園”的開發(fā)策劃、硬件設施、舞場布置和傳統(tǒng)干欄建筑的保護中,政府始終非常重視,其中用自治區(qū)旅游局撥款的20萬元,南車集團幫扶82萬,完成了舞場、歌哨、展廳等設施建設,并要求旅游、宣傳、文體等部門通力合作,編寫“敏人”新歌、改編“敏人”舞蹈、宣傳其傳統(tǒng)文化。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政府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但過分加大對“敏”文化神秘性、獨特性的渲染,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第三、尋找白云深處“桃花園”,滿足懷舊情緒。自上個世紀伊始,民俗文化不再被視為保守、蒙昧、迷信的象征物,而是作為一種難能可貴的旅游資源,旅游資源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就形成了旅游文化,進一步提升了鄉(xiāng)村旅游的文化內涵,這種新興的、具有后現(xiàn)代意味的人文旅游類型被稱為“后旅游”?!昂舐糜巍狈从沉巳藗儗θ蚧瘞淼霓r業(yè)喪失、工業(yè)化帶來的都市喧囂和商業(yè)化帶來的嘈雜的一種回避,對安寧靜謐、視野曠達、夜不閉戶“田園牧野”生活的向往。在這種文化心態(tài)籠罩下,“黑衣壯風情園”的問世給苦苦追尋現(xiàn)代版“桃花園”的人們增添了許多遐想,抑或“黑衣壯風情園”就是他們心中的“桃花園”,這也是誘惑游客一個因素。

第四、刻板印象的延續(xù)?!懊羧恕钡摹鞍l(fā)現(xiàn)”,既有官方的識別和打造、學術界的介入和調研,也有旅游部門以及攝影家們的因素,可以說是各方溝通合作、匯融共贏的碩果。然而有部分人卻在原有意識景觀上添磚加瓦,使得原本神秘的“田園牧野”式生活愈加神秘,“敏人”質樸無華的外衣經過書本、電視的宣傳和報道,美麗的傳說不斷重復編織、描繪,久而久之,人們便相信這種文化特質是亙古不變的,從此,刻板印象已形成,難以磨滅,即便它是個美麗的錯誤。

四、結論

第5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2 海納百川博采眾長,南連北引發(fā)展自身

制作工藝方面除了自己擅長的茸泥類菜肴外(彭祖魚圓獨樹一幟),博采眾長成為徐州菜的一個很突出的特點。來源于徐地農村的地鍋菜,有人認為它起源于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qū)。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面餅。于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并存的特點。現(xiàn)在但凡到徐州感受漢文化的游客。沒有不先探尋品嘗徐州地鍋菜的。不能不說它已經成為徐州飲食文化的一個組成成分和標志了。受齊魯飲食文化影響的紅燒類與醬類菜點,如醬爆肉絲、醬雞、紅燒魚等當是徐州菜海納百川的一個佐證。改革開放以來。飲食文化交流和兼容并蓄的改造也飛速發(fā)展。川辣的麻辣鮮香也開始被徐州人接受,一夜之間,出現(xiàn)了那么多火辣辣的川菜館,而且個個生意紅火得很,不能不讓人佩服徐州菜兼容并蓄的能力。徐州的川菜發(fā)展速度很快,但距離正宗的川菜是有點距離的,因為在用料口感上和重慶成都的川菜有差別,正是這些細微的差別,讓徐州川菜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有人認為這是飲食文化的倒退。是模仿,但筆者認為。這更多的是說明了川菜的強大生命力在徐州菜中的延續(xù),也是徐州菜對川菜在適應當地人口味上的改造,中式菜肴的發(fā)展正是一直走著這樣的一條道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些細微的差別也佐證了徐州菜強大的海納百川的能力。

3 貧藥兼用休養(yǎng)生息,藥食同源療補兼濟

“藥食同源”是中華原創(chuàng)醫(yī)學之中對人類最具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谷雜糧,有益于人體而無害于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chuàng)醫(y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準?,F(xiàn)在,徐州飲食文化瞄準主流,通過開發(fā)彭祖與楚文化飲食。挖掘并推陳出新,打造徐州特色的菜品與地方風味。徐州的食療法囊括了粥、董、茶、酒四大類幾百個品種。經由政府牽頭。組織了一個由專家、學者、廚師相結合的研究班子,通過實踐創(chuàng)制出徐州品牌的宴席與菜點來。所研究出來的菜點,無論在酸、甜、苦、辣、咸、香、脆、麻、硬、軟。乃至色、香、味、形、意、養(yǎng)、器等方面。都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寓醫(yī)于食”,食藥結合制成的具有多種保健作用的佳肴。如具有食療保健作用的藥膳菜肴、點心、小吃、糖果、蜜餞等等。不勝枚舉:1985年畢業(yè)于南京經濟學院的段繼明,1988年從事藥膳研究。深得國家級老中醫(yī)秦云峰大師身教,在徐州地區(qū)藥膳事業(yè)中首開先河,被譽為“藥膳烹調小狀元”,對發(fā)展徐州的藥膳食療有著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都可從食物中攝取,食物對人的作用首先是休養(yǎng)生息,有保健強體的作用,輔以藥物使其功能更加強大,對人體健康的保駕護航功能更上一層樓。藥膳食療的理念在徐州人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了。下一步的發(fā)展就要從品種種類。功能專一和兼顧群體方面入手了。

第6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中文菜名 飲食文化 翻譯 不可譯性

一、引言

不可譯性是翻譯理論界長期探討的問題。一般而言,語言是可譯的,但由于各國文化與語言的差異,導致了語言又不是完全可譯,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不可譯的。彼得紐馬克曾說過:“如果源語的內容涉及到本國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制度、文化習俗,譯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彼恼撌鍪菍@種不可譯特征的最好闡釋。

根據不可譯性產生的原因可將其分為語言上的不可譯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譯性。文化的不可譯性是指不同的名族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長期以來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識對翻譯造成了巨大的障礙。每種語言都不可避免的帶有民族文化的印記。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紐馬克的“意義走失理論”,如果原文描寫的是一種文化或語言所特有的情景,那么意義上的走失就無可避免。再加上語言系統(tǒng)的不同、譯者的風格等因素,絕對的對等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文化差異很多,在飲食方面的差異有地位、對象、觀念、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菜名的翻譯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本文將通過分析中文菜名的不可譯性來說明飲食文化中的不可譯性。

二、中國菜名特點及其不可譯性

(一)中國菜名特點

中國菜以其精致美味及誘人的外形在世界上享有良好聲譽。中國國土遼闊,氣候多樣,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因此不同區(qū)域的食譜菜肴有不同的特點。眾所周知,中國有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和徽。此外,還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的說法。但總的來說,中國菜強調色香味形,包括刀功、火候、器皿使用等。除了吃本身,中國人在菜名上也很有講究。

中文菜名組成方法很多。有的是來源于制作材料,如蠔油牛肉;有的根據烹飪方法,如清蒸滑雞;還有的是根據口味如糖醋魚。還有一些是根據刀法或其他原因命名。這類的菜名在翻譯的時候基本采取直譯,將中文中的重點翻譯出來即可。但很多傳統(tǒng)菜的菜名以及某些商家為了求雅致而起的菜名用直譯就容易失去其形式美或內在文化內涵。這就是中文菜名的不可譯性。

(二)中國菜名的不可譯性

中文菜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大多數菜名是可譯的,如上文舉得一些例子,但在某些情況下,不管怎么譯,都會造成文化的走失。

有些菜含有隱喻的方法,如“金鉤釣玉牌”實際上就是“豆芽煮豆腐”的湯菜,直譯就會失去原有風味;有的菜來自于歷史或人名,如“草船借箭” “東坡肉”,暗含典故或歷史價值,若直譯,會讓人不知所云,意譯又會失去歷史內涵;一些根據刀功等起名的,尤其是用一些中國獨有的,如“汆”“干煸”等,這種情況下直譯太冗長而且譯出來外國人也不一定會懂。此外還有如“龍鳳呈祥”“花好月圓”等這類帶有暗含祝福意義的菜名,雖然可以根據材料或做法翻譯,但祝福意味就會失去,也失去了四字格在聲調、音韻、節(jié)奏等方面的音樂美。另外,中國人信奉的主要有佛教與道教,這種也反映在菜名上,如“佛跳墻”“八仙過海鬧羅漢”,這里面不僅使用了修辭,也包含了宗教形象,菜的材料也比較多,無論怎么翻都不合適。

三、飲食文化不可譯原因分析

Larry. A. Samovar曾說過,“許多詞語都是有文化界限的詞,并沒有直接對應的詞。而文化的目標會使直譯變得無意義,并且一種文化不會有特定的翻譯成其他文化的經驗。”由于自然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習俗,語言受其影響,含有地域色彩及歷史色彩。英語起源國家是一種海洋文化,因此他們的語言跟海洋直接相關,很多食物與牡蠣等海產品有關。而中國文化與土地相聯(lián)系,很多事物與土地種植有關。這一類的不可譯主要是由實體文化引起的。

另一種不可譯是由精神文化層次引起的。這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哲學、美術等。經歷過宗教社會時期,英語中很多食物都與《圣經》相關,如酒、面包等,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可將其直譯,但在某些習語中就要注意其內涵。同樣地,像魚、餃子等食物,所含的象征來源于中國古代圖騰,而餃子在西方雖有,外形內涵卻大相徑庭,所以我們即使把餃子翻譯成dumpling也是不標準的。

還有一種是由風俗體系引起的?!棒~”除與中國古代圖騰有關,也包含一定的習俗,如連年有余等;吃餃子有喜慶團圓、招財進寶等含義,過年吃魚和餃子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習俗。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響,造成即便英文中有對應的意象,在含有文化內涵后也是不可譯的,有人提出尋找“文化共核”,使某些內涵或意像重合,個人以為即使這樣還是不能準確翻譯,文化走失依然存在。例如,饅頭被翻譯成“steamed-bread”,雖然現(xiàn)在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但饅頭是中文中的意象,它同面包還是有內涵的差別,面包在西方與宗教有關。此外,飲食文化的差別還表現(xiàn)在餐桌禮儀、就餐工具等方面,這些方面的差異更大。因此我們只能盡量減少文化走失,而不能避免文化走失。盡量使文化可譯,但不排除其不可譯性。在不可譯的情況下硬譯,甚至會造成文化的扭曲和誤解,不利于交流的進行。

四、結語

本文嘗試從不可譯性角度來分析飲食文化,并以中文菜名為例。由上文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地理、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實體或非實體因素,飲食文化的意象、方式、對象、觀念方面存在極大差異,以菜名的翻譯最為普遍。現(xiàn)今,不斷加強的國際交流使得中國菜走向世界,在此過程中,菜名的英譯至關重要,同時,也要關注飲食文化其他方面的差異,注意文化的不可譯性,不硬譯,采用靈活方法翻譯,盡量減少文化走失,使中國的飲食文化充滿中國特色。

參考文獻: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n Press, 1981.

第7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俄羅斯;飲食;特色;民族

俄羅斯所處地理位置被太平洋和北冰洋所包圍,可經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位,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儲藏量也名列世界前茅。蘇聯(lián)和美國是世界上并列的兩個“超級大國”。綜合實力僅次于美國,其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充滿著極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俄羅斯共有民族一百三十多個,在獨聯(lián)體時期俄羅斯人就占有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九之多。因此,造就了俄羅斯民族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的多樣化。作為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雖然其絕大部分的領土在亞洲板塊上,但是由于歷史的起源發(fā)展變化,俄羅斯人最早的生息活動主要集中于歐洲部分地區(qū),所以受到歐洲飲食文化的影響更大一些,其飲食文化也就大多偏向于歐洲飲食特點。隨著歷史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也受俄羅斯的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特色、民族發(fā)展歷程的影響,長期以往也就造就了獨具俄羅斯民族特色的,別具一格的俄羅斯飲食文化。

俄羅斯飲食文化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歷史悠久,早自遠古時期就已萌芽,并逐步發(fā)展起來。在15世紀左右,當時的俄羅斯人深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思想方面、文化方面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大多仿照歐洲的特色。而且絕大多數的人們熱衷于歐洲的飲食風格,汲取了他們的飲食文化精髓,又結合俄羅斯人自身的飲食口味習慣,不斷地發(fā)展演變,從而形成了獨具匠心的俄式美食。俄羅斯人的飲食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俄羅斯傳統(tǒng)的菜肴油脂較大

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的第一大國,其幅員遼闊,緯度較高,地跨寒帶,氣候特色鮮明,冬天寒冷而漫長。俄羅斯人為了生存下去,惟有體內攝入高熱量的食物才能抵御嚴寒,強健如松。那么油脂較大的食物自然能夠供給人體對熱量的需求。所以大多數的俄羅斯人在烹飪的最后,都習慣性地往菜上澆灑少量的黃油,在做湯時也愿意讓其表面浮油,濃郁純香,正合俄羅斯人的口味。特別是青壯年,勞動的壯丁,日夜勞作,體力消耗較大,干硬而且粗糲的白面包或者黑面包,伴著飄著大量浮油的看起來油乎乎的紅菜湯或者白菜湯一頓就能吃個兩三碗。俄羅斯的主食和中國有所不同,他們以面包為主食。無論餐桌上的菜有多少,多么的豐盛,面包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俄羅斯人招待重要賓客的主要食物。俄羅斯的面包分為很多種,但主要分為小麥制成的白面包和用黑麥面烤制而成的黑面包。面包的特點是外皮粗硬、口味酸咸、易于消化、調理腸胃。其實最好吃的黑面包,是老祖宗流傳下的方法烤成的面包。用溫度均勻適中的爐坑微火慢慢熏烤出的黑面包,烤好后輕敲底部梆梆做響的才是質量口感最佳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羅斯傳統(tǒng)的面包,具有獨特的味道,堪稱一絕。其次菜湯,凡是對俄羅斯飲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一定聽說過俄羅斯的湯。俄羅斯最傳統(tǒng)最受歡迎的湯要數紅菜湯和白菜湯了。

紅菜湯在俄羅斯久負盛名,又叫做羅松湯。它是以甜菜為主做的湯,紅菜湯在許多斯拉夫和歐洲國家倍受歡迎和喜愛。以甜菜為主,配上胡蘿卜、洋蔥、土豆、橄欖果、番茄、肉丁、圓白菜、有時還加入一些蘋果和豆、各種肉丁,文火煮熬,既鮮香又營養(yǎng)。紅菜湯制作的方法很多,有時還可以以肉湯為基礎,加入各樣的菜,但是無論怎么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美味,都很油膩。 白菜湯和紅菜湯相比較,流傳以及受歡迎的范圍沒有紅菜湯那么廣泛普遍。它只有在俄羅斯較為受歡迎,特別是在古俄羅斯。白菜湯味道較酸,因為它的主要材料是酸的圓白菜。白菜湯的做法是以肉湯或者魚湯為基礎,加入酸的圓白菜、洋蔥、胡蘿卜、茴香、土豆、蘑菇等用心的熬制,當然,最主要的最多的蔬菜還是酸的圓白菜。上桌的時候依然習慣性地澆上一層酸奶油,再配上黑面包。

二、俄羅斯傳統(tǒng)的菜肴口味濃厚

俄羅斯傳統(tǒng)的菜肴口味較濃,入口刺激。酸、甜、咸、辣各個味道,一個也不能少。例如,俄羅斯人情有獨鐘的紅菜湯味道是甜的、三餐必不可少的面包和牛奶是酸的、吃魚愛吃咸的、生吃大蒜和大蔥,刺激爽快,都反映著俄羅斯民族的粗獷和豪放的民族特色。俄羅斯人都喜歡用各種面做各式的大大的大圓餅。把發(fā)酵和好的面反復揉捏,然后分成若干個相等的小塊兒,搟的薄薄的,軟軟的,多孔的薄餅,然后厚厚的涂上一層黃油或者酸奶油,使餅的口感變得更加柔軟。出鍋后,大圓餅夾上事先準備好的咸魚或者魚子醬、要是喜歡甜口的還有新鮮的各種果醬,濃縮牛奶等著你。咸口、辣味兒、香甜兒的餡兒任你選擇。油膩中不失咸辣濃厚的刺激,要想制造點情調,再來一口醇香的伏爾加就著圓餅大口大口的吃,爽快極了!

魚子醬,歐洲人視其為上等的美食佳品。其中,又以俄羅斯產的魚子醬為上品。上佳的魚子醬顆粒飽滿圓滑,色澤透明清亮。從對魚子醬高標準的要求來講,世界上唯獨有鱘魚的魚卵才能說是真正的魚子醬,但它極濃的魚腥味大多數的中國人根本無法接受,但俄羅斯要的就是這個濃厚勁兒。黑魚子醬是上等的補品,它的營養(yǎng)成分極為豐富,是老、弱、病人首選的補品之一。

三、俄式菜講究冷小吃

俄羅斯人習慣一天吃三頓飯,早上一般在家吃大概在早晨七八點鐘左右,有時幾片面包片就著酸奶就一頓早餐了。下午一點至兩點左右是午餐時間,午餐一般很簡單,都是在單位完成。俄羅斯人比較重視晚餐,晚餐也是三餐中最為豐盛的。那么俄羅斯人在用午餐時,大多數人都不能回家,一般都吃從家里帶來的涼菜、酸黃瓜、魚子醬、火腿、香腸、咸魚、奶酪、或者夾著香腸的黑面包等等都是涼著吃,大多數都是冷盤,也很簡單。說到冷盤,自然會想到圣代、冰棒等冷飲了!在俄羅斯冷飲是頗受歡迎的,他們對冷飲的熱愛絕對不會受季節(jié),天氣變化的影響。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無論是炎炎夏日當空照,還是數九寒天冷風吹,他們吃冷飲的量都很大,嚴冬零下三四十度,無論大人小孩,拿著冷飲街頭店鋪隨處可見,而且是越涼越讓人覺得爽快,這真的是與俄羅斯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相吻合,不得不讓我們?yōu)橹宸?。同時,也讓我們看到飲食文化真的是一個民族特性的反映。

俄羅斯傳統(tǒng)的飲料是“格瓦斯”。它是通過谷物發(fā)酵后釀制而成的,類似于不含酒精的啤酒,彌漫著獨特的麥乳清香和啤酒發(fā)酵后的耐人尋味的醇香。酸甜適度,醇香濃郁、清涼而且爽口。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乳酸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當然了,說道飲品,還有俄羅斯人情有獨鐘的“伏特加”。 可以說伏特加是俄羅斯民族性格和文化元素的又一寫照。在俄羅斯歷史和文化的長河里,可以說留下不朽成績的詩人、作家、歌唱家、戲劇家、畫家等等幾乎都與伏特加擁有著不解之緣。一個民族的文化性、地域性和種族精神都決定了這個民族的文化飲食、傳統(tǒng)習俗等特征。

我們仔細分析俄羅斯人的飲食結構,他們每天所攝入的營養(yǎng)成分遠遠的高于中國人。足夠的卡路里、優(yōu)質的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這些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每天足夠的供應體內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難怪俄羅斯的姑娘個頭挺拔、皮膚白嫩、美麗可人。同時也讓我們看到,這也是俄羅斯人體質健康,富有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之所在。俄羅斯人像歐洲人一樣,大量的吃肉類、奶油類的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同時他們也飲用大量的牛奶以及奶制品,俄羅斯人對奶制品的利用是我們沒去過俄羅斯的人無法想象的到的,很多的奶制品專有詞匯我們沒法準確的翻譯過來。俄羅斯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都喝茶,俄羅斯人習慣喝加糖的茶,或者切幾片新鮮的檸檬片,小心翼翼的放入熱騰騰的濃茶里,加蓋稍悶片刻,享受著彌漫的茶香,是一種極美的享受,然后入口慢慢的享用,品味濃茶奶香。更重要的是,喝茶也有助于幫助俄羅斯人消耗熱量,降低血脂,起到調節(jié)身體健康的作用。

四、結論

通過以上我們對俄羅斯人的飲食特征以及飲食習慣的了解來看,俄羅斯民族豪邁奔放、樸實簡單的民族個性深深地影響著俄羅斯的飲食文化發(fā)展,飲食文化的特色又充分的體現(xiàn)了俄羅斯的民族特性。其傳統(tǒng)飲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簡單而粗豪。只要油大、味重、夠爽就成。俄式菜肴美名遠揚,膾炙人口,酸甜咸辣各色俱全,不愧為享譽世界的俄式美食。

參考文獻:

[1][俄]M?P?澤齊娜?B?C?舒利金,劉文飛,蘇玲譯.俄 羅斯文化史[M].

[2]張建華.俄羅斯的飲食文化[M].人民出版社.

[3]金亞娜.俄羅斯的飲食習俗[M].哈工大出版社.

[4]瓦?奧.俄羅斯的飲食美學[M].商務印書館.

第8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即使天各一方,不同國度的人發(fā)明的美食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這或許就是飲食文化的魅力和奇妙之處吧!

本期將為大家介紹披薩和肉夾饃兩種美食的背景,真正的美食家不僅要會品美食,還需要懂美食!

披薩起源:

公元前3世紀,羅馬的第一部歷史中提到:“圓面餅上加橄欖油,香料和蜂蜜,置于石上烤熟”以及“薄面餅上面放奶酪和蜂蜜,并用香葉加味”。

在龐貝遺址,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類似現(xiàn)今比薩店的房址。盡管上述食品與今天的比薩餅很相似,然而現(xiàn)在比薩餅必須的兩種原料:西紅柿和莫薩里拉乾酪,當時還沒有傳到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區(qū)。

西紅柿是在16世紀由美洲傳入歐洲的。

到18世紀晚期,這種放西紅柿的發(fā)酵面餅已成為那不勒斯地區(qū)窮人的家常食品。比薩餅逐漸為人們所喜歡,甚至吸引外地的游客專程前往品嘗。

1830年前,比薩餅都是由攤販或比薩烤房在露天售賣的――這時期的那不勒斯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比薩店:Antica Pizzeria Port Alba

肉夾饃起源:

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fā)揮到極致。饃香肉酥,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

臘汁肉夾饃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具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郁醇香,入口即化的獨特風味。

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fā)揮到極致。饃香肉酥,回味無窮,為老陜鐘愛。身居長安,隨處可見,不覺其可貴;人在異鄉(xiāng),最的卻是這滿口留香的肉夾饃。

到底說披薩是洋人的肉夾饃,還是肉夾饃是中式的披薩,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只是這兩者之間存在的某種關聯(lián),將兩段原本毫無關系的文化淵源聯(lián)系在一起,成就了飲食文化中精華的一部分。

而兩者之間有何相通之處?讓我們看看下面這些創(chuàng)新的披薩和肉夾饃美食吧。

中西混搭--中式披薩,鮮蝦青瓜烙

材料:

黃瓜一根、鮮蝦、雞蛋兩個(小個的)、清水、面粉、鹽、胡椒粉、水淀粉。

做法:

1. 蝦去頭剝殼開背去腸泥后,成蝦仁,用一點點鹽、蛋清、水淀粉上漿備用。

2. 一根黃瓜切成絲,黃瓜的汁水也需要保留。

3. 將兩個雞蛋加入黃瓜中攪散。

加適量清水拌勻(這樣可以讓煎餅更軟糯)。

加五湯匙左右的面粉調成糊狀,并加少量鹽和胡椒粉調勻。

4.平底鍋加油,加熱至三成,倒入面糊,把蝦仁排在表面,煎。

5. 蝦仁全部變紅。

大功告成!

中西混搭 之 清新質樸粢飯餅

材料:

米飯,各式香腸,青椒,紅椒,洋蔥,玉米粒,奶酪絲。

調料:

番茄醬。

做法:

1.先準備一份新鮮的米飯;選擇自己所喜歡口感的香腸,切片備用;

洋蔥、青紅椒洗凈后切細絲;奶酪用工具磨成絲。

2.將米飯放在保鮮膜上,用保鮮膜將米飯包起,壓實、整形后,取來一個圓形的模具,將剛剛壓好的米飯放到圓形模具中繼續(xù)壓實,從而使其成為規(guī)則的圓形。去掉保鮮膜,得到一個類似圓餅的飯團。依次做好兩個這樣的飯團。

將飯團放入刷好油的烤盤,可以先放入預熱200度的烤箱烤制5分鐘(此步可?。?。

第9篇:飲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關鍵詞]魯菜資源 旅游產業(yè) 開發(fā)策略

著名作家王蒙指出:“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國文字、中華飲食、中國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對于中國的旅游和旅游文化,飲食和飲食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沒有如此絢麗斑斕的飲食文化,中國的旅游必將大為失色。如今“食在中國”,品嘗中國大江南北的風味佳肴,是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旅游者到中國旅游的動機之一。吃已經成為人們了解當地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在發(fā)展地方旅游的過程中,如果能有效融入當地飲食文化的特色,將更能激發(fā)和滿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對促進地方旅游迅速發(fā)展意義重大。

一、魯菜文化簡介

山東古為齊魯之邦,物產資源豐富,海鮮水族、糧油牲畜、蔬菜果品、昆蟲野味一應俱全,為烹飪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山東又是孔孟之鄉(xiāng),儒教的發(fā)源地,其飲食文化更具獨特性。山東日常飲食、節(jié)時習俗,有著古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思想的指導下,山東菜自成一派,形成了魯菜這一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

經過幾千年的積累,魯菜已成為黃河流域與海濱烹飪文化的集大成者,積累了一整套烹任技法,尤其長于因料調味、百菜百味、原汁原味,是為魯菜的風味特色。魯菜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流派:

1.濟南菜

魯菜中的濟南菜取材很廣,刀工精細,以湯著稱,清湯、奶湯、項湯的使用及烹制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菜品輔以爆、炒、燒、炸,以清、鮮、脆、嫩的口感見長。其中有名的菜肴包括清湯什錦、奶湯蒲菜,味道清鮮淡雅,別具一格。而外焦里嫩的糖醋黃河鯉魚、脆嫩爽口的油爆雙脆、頂級素菜鍋豆腐,都顯示了濟南菜的火候功力,其中“九轉大腸”更成為中華一絕。

2.膠東菜

魯菜中的膠東菜,起源于有“烹飪之鄉(xiāng)”美稱的福山縣,所以又叫“福山菜”。傳入青島后經過發(fā)展自成一派。很多人都以為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產品見長,能保持主料原味,口味鮮嫩,偏重清淡,其實膠東菜的用料極為廣泛,風味也是繁復而微妙。它的烹飪技藝:炸、溜、爆、炒、燒、扒、燜、烤、熗、拌、汆、燴、蒸、煎、熏、拔絲、蜜汁等道道純熟,所做的菜肴色、香、味、形并重。膠東名吃有醬什錦菜、烤魷魚、炒辣蛤蜊、凍菜涼粉、地瓜棗、海鮮餛飩、蝦湯面、蛤蜊面、海鮮水餃、杠子頭火燒、蟹殼黃合餅、中華鍋貼等。

3.孔府菜

魯菜中的孔府菜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具體體現(xiàn)。它用料的精廣、筵席的豐盛可以與宮廷御膳相媲美??赘说恼{味非常重視純正醇濃,很少有復雜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極力展現(xiàn)出原料的本味?!鞍讼蛇^海鬧羅漢”是孔府喜壽宴第一道菜,選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蘆筍、火腿為“八仙”,再把雞脯肉剁成泥,放在碗底做成羅漢錢的形狀,稱為“羅漢”。做好之后放在圓瓷罐里,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撒火腿片、姜片及汆好的青菜葉,再將燒開的雞湯澆上即成。以前這道菜一上桌就意味著開鑼唱戲,一邊品嘗美味一邊聽戲,熱鬧非凡,也奢侈至極。

二、魯菜文化的旅游開發(fā)策略

山東是旅游大省,每年都迎接大量的來自國內外的旅游者。做好山東的餐飲文化,既可以有效地解決旅游者的吃飯問題,又能增強的地方特色,加深外來游客對山東地域文化的認知和感觸,從而提高山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此,要做好魯菜文化的宣傳,將其與當地旅游有效的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讓“食在山東”,成為旅游者體驗齊魯風情的一道旅游盛宴。

1.創(chuàng)新魯菜,發(fā)展文化主題酒店

“食”作為旅游六要素之首,附加值高。大力振興魯菜,對于提升山東旅游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各旅游城市都要開發(fā)餐飲一條街、特色商品購物一條街,打造國內外著名的山東魯菜飯店品牌,把魯菜開發(fā)與山東地域文化結合起來,融入魯菜更多的文化內涵,培育推出一批“孔府家宴”等地方文化特色濃厚的魯菜品牌。通過創(chuàng)新魯菜、發(fā)展文化主題酒店等舉措來擴大魯菜知名度和影響力,并且按照養(yǎng)生、綠色的原則,將魯菜的發(fā)展與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于健康飲食的要求結合起來。2010年,山東省在星級飯店、旅游餐館以及納入“魯菜館”管理的社會餐館等,將全面推廣魯菜,支持旅游飯店、餐館等培育1-2個特色魯菜菜品。此外,山東省還將著力培育以魯菜為主體的“賀年宴”品牌,將“山東客?!贝蛟斐蓢鴥韧庵奈幕黝}酒店,培植旅游消費新的熱點。

2.深入發(fā)掘魯菜的文化內涵

隨著各種菜系和西式快餐紛紛搶占山東餐飲市場,旅游餐飲市場競爭變得日趨激烈,在這種情況下,魯菜要想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就要注重對其文化內涵的發(fā)掘。以飲食文化為載體,弘揚齊魯文化,使旅游者在吃中體驗文化,在旅游中弘揚文化,從而實現(xiàn)飲食與文化的互動發(fā)展。齊魯飲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在飲食心態(tài)、進食習俗、烹調原則方面都有獨特之處,因此齊魯飲食文化旅游的發(fā)展要突出飲食生活給旅游者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例如孔府菜在菜式上、席面款式上要求十分嚴格。各種宴席的席面,菜點豐富,搭配講究,主菜、大件菜、配菜都有一定的程式。孔府宴飲自始至終,無不貫穿著繁瑣的禮節(jié)習俗,甚至連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受到禮節(jié)的約束。而且孔府飲宴分三六九等,等級差別甚大。在規(guī)格上,則以用料高低和上菜的多少而定??赘跉v史上最高規(guī)格的“滿漢全席”要上菜169 道,僅餐具就有404 件,其次是燕菜席、魚翅席、海參席和“雙四”( 四白烤、四紅燒)一品鍋等,依不同的季節(jié)變換時令佳肴。而飲宴的享用者,依據其身份和地位來入室歸座,等級分明,不得有絲毫的差錯,這些都是對旅游者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

3.做好做活魯菜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的文章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內容、方式、功能和時間都已經發(fā)生變化,吃不再是簡單地充饑和吃飯問題,而已經演變?yōu)榫哂行蓍e、娛樂、交際、商務等許多功能和內容的巨大產業(yè)。所以,魯菜除了在正菜和正餐要做好文章外,也要做好做活魯菜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的文章。因為目前這一部分的營業(yè)額所占比重正越來越大,在旅游行業(yè)尤其明顯,千萬不可以自動放棄這一市場。目前,魯菜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項目已經遠遠落后于粵菜,我們只能采取非常規(guī)戰(zhàn)略去趕超。即采取粵菜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外在形式,使用魯菜的內容去填充其內涵。切不可說山東沒有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的習慣,那樣實際就是自暴自棄、不思進取。故步自封沒有出路,創(chuàng)新才可能成功。只要游客喜歡,只要能促進山東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只要能使魯菜發(fā)揚光大,只要能增加經濟效益,沒有什么不可以。要將景區(qū)景點與美食餐飲結合起來,引進各地特色小吃,提高旅游餐飲檔次,使游客既能賞美景,又能品美食。要推陳出新,創(chuàng)新魯菜,開發(fā)特色小吃,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發(fā)展城市美食街、特色小吃街,培育有特色的餐飲服務中心,以美食聚人氣、帶旅游、增效益。

4.成立魯菜烹飪研究所,注重培訓基地的建設

魯菜是技術,是藝術,是科學,是文化。近幾年各兄弟菜系,相繼成立烹飪大專院校、烹飪研究所,這是明智的作法。魯菜已成立魯菜研究所,這為更好的整理挖掘魯菜的有關資料,探討魯菜的發(fā)展方向,為繼承和發(fā)揚魯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供了條件,但還遠遠不夠,由于魯菜研究所專業(yè)人員少,資金短缺,更談不上先進設備的引進,沒有實驗場地,閉門造車,這對魯菜發(fā)展滯后的現(xiàn)狀,無疑是雪上加霜。

魯菜的振興與發(fā)展,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烹飪工作者,這是魯菜發(fā)展的前提。政府應予高度重視,加大對魯菜的宣傳力度,提高烹飪工作者的地位,盡快建立烹飪學院,加強魯菜師資隊伍的建設,并鼓勵烹飪教師參加烹飪教育的課題研究,使魯菜迅速走出滯后被動的局面,使魯菜再次走向輝煌,更好地為旅游產業(yè)服務。

三、結語

隨著文明的進步,文化的積淀,人們對于因進餐而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與需求越來越急切。開發(fā)飲食文化旅游的目的應該是讓旅游者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更深地為山東飲食的傳奇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折服,在開發(fā)中必須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在“文化”上做文章,要全面詳實地搜集關于飲食文化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風土人情、文物特產等資料,并加工、整合這些資料,使之與旅游活動恰當地結合起來,讓游客邊聽(聽故事)、邊看(看原料、工序)、邊嘗(嘗味道)、邊思(思意蘊),使游客樂在其中。

“食在山東”,食的絕不單純只是一種餐飲、一種美食,更是一種風情、一種民族的風韻和美麗。

參考文獻:

[1]姜財輝 何佳梅:論山東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fā).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3.

[2]姚海洋:中國孔府菜.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