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水循環(huán)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循環(huán)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循環(huán)總結

第1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民用空調;工業(yè);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設計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worked experience in the civil air conditioning and industrial use of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design made a brief summary.

Keywords: civil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design

中圖分類號:U664.81+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冷卻塔

冷卻塔是利用水和空氣的接觸,通過蒸發(fā)作用來散去工業(yè)上或制冷空調中產生的廢熱的一種設備。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干燥(低焓值)的空氣經過風機的抽動后,自進風網處進入冷卻塔內;飽和蒸汽分壓力大的高溫水分子向壓力低的空氣流動,濕熱(高焓值)的水自播水系統(tǒng)灑入塔內。當水滴和空氣接觸時,一方面由于空氣與水的直接傳熱,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汽表面和空氣之間存在壓力差,在壓力的作用下產生蒸發(fā)現象,將水中的熱量帶走即蒸發(fā)傳熱,從而達到降溫之目的。

2冷卻塔分類與工作原理

2.1冷卻塔的分類

一、按通風方式分有自然通風冷卻塔、機械通風冷卻塔、混合通風冷卻塔。

二、按熱水和空氣的接觸方式分有濕式冷卻塔、干式冷卻塔、干濕式冷卻塔。

三、按熱水和空氣的流動方向分有逆流式冷卻塔、橫流(交流)式冷卻塔、混流式冷卻塔。

四、按用途分一般空調用冷卻塔、工業(yè)用冷卻塔、高溫型冷卻塔。

五、按噪聲級別分為普通型冷卻塔、低噪型冷卻塔、超低噪型冷卻塔、超靜音型冷卻塔。

六、其他如噴流式冷卻塔、無風機冷卻塔、雙曲線冷卻塔等。

2.2工作原理——以圓形逆流式冷卻塔的工作過程為例

熱水自主機房通過水泵以一定的壓力經過管道、橫喉、曲喉、中心喉將循環(huán)水壓至冷卻塔的播水系統(tǒng)內,通過播水管上的小孔將水均勻地播灑在填料上面;干燥的低晗值的空氣在風機的作用下由底部入風網進入塔內,熱水流經填料表面時形成水膜和空氣進行熱交換,高濕度高晗值的熱風從頂部抽出,冷卻水滴入底盆內,經出水管流入主機。一般情況下,進入塔內的空氣、是干燥低濕球溫度的空氣,水和空氣之間明顯存在著水分子的濃度差和動能壓力差,當風機運行時,在塔內靜壓的作用下,水分子不斷地向空氣中蒸發(fā),成為水蒸氣分子,剩余的水分子的平均動能便會降低,從而使循環(huán)水的溫度下降。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蒸發(fā)降溫與空氣的溫度(通常說的干球溫度)低于或高于水溫無關,只要水分子能不斷地向空氣中蒸發(fā),水溫就會降低。但是,水向空氣中的蒸發(fā)不會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當與水接觸的空氣不飽和時,水分子不斷地向空氣中蒸發(fā),但當水氣接觸面上的空氣達到飽和時,水分子就蒸發(fā)不出去,而是處于一種動平衡狀態(tài)。蒸發(fā)出去的水分子數量等于從空氣中返回到水中的水分子的數量,水溫保持不變。由此可以看出,與水接觸的空氣越干燥,蒸發(fā)就越容易進行,水溫就容易降低。

2.3冷卻塔選型

在冷卻塔的選型上需要對所有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主要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擬選冷卻塔釣填料體積、高度、寬度、徑深;填料的形式、片距、填料比面積;按國家標準GB/T7190-1-2008.附錄A:熱力性能試驗方法中的計算公式可計算,其冷卻水量;冷卻塔進出水管直徑、相應流速;集水盤貯水量;進塔水壓式;進風口的高度;冷卻塔的熱力、噪聲等實測報告。

3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的水質處理

對于開式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冷卻水吸收熱量后,與空氣接觸, CO2逸入空氣中,水中溶解氧和濁度增加,造成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有4大問題:腐蝕、結垢、菌藻滋生及污泥。如果不對水質進行處理將嚴重損壞制冷設備,大幅度降低熱交換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費。因此,對系統(tǒng)水進行緩蝕、阻垢、殺菌滅藻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對冷卻循環(huán)水進行處理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種。

物理法主要采用:靜電水處理儀,電子水處理器,內磁式水處理器進行處理。對于民用建筑空調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量不大,一般采用物理法。物理法處理設備簡單,便于操作、運行費用低,并且具有除垢、緩蝕、滅藻綜合作用。但是,如果選用、安裝不當或者維護跟不上,其效果將大大降低。

表1各種水處理器適應條件

電子水處理器 靜電水處理儀 內磁水處理器

水溫 ≤105℃ ≤80℃ ≤80℃

流速 / / 1.5~3.5m/s

適用水質 總硬度

≤550mg/l(CaCO3) 總硬度

≤700mg/l(CaCO3) 含鹽量<3000mg/l

PH為7.5~11

由于三種處理器內部結構不同,其使用條件也不一樣,靜電除垢儀的陽極耐磨損、不沾附,可以用于水質總硬度較高的系統(tǒng),電子水處理器發(fā)射極(陽極)表面的保護膜易被磨損,易粘附污物,只能用于低硬度的清水系統(tǒng)。對于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而言,這里提的硬度是指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水硬度,而不是補充水硬度。內磁式水處理器適用水質的指標是含鹽量,一般情況下,自來水的總含鹽量不會超過1000mg/l,作為循環(huán)水的含鹽量,也不會超過3000mg/l。

無論是靜電除垢儀、電子水處理器、還是內磁式水處理器,一般只適用于產生碳酸鹽垢型的水質,當水中的主要結垢成份是硅酸鹽垢時,不宜使用。靜電水處理儀和電子水處理器一般均需垂直安裝,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為了避免在殼體內產生泥沙或雜物的淤積,不可水平安裝。內磁式水處理器則不然,可任意角度安裝。這兩種設備距較大容量電器(>20KW)的最小間距為5~6m,如無法滿足時,則應在中間設置屏蔽和接地裝置。內磁式水處理器已考慮了磁屏蔽問題,因此不受用電設備限制。

要保證靜電除垢儀和電子水處理器的處理效果,在水通過設備時 ,必須有一定的停留時間,并且當實際使用水量在設備的額定處理水量的20%~30%范圍內上下浮動時,一般不影響處理效果。因此,該兩種設備可裝在兩臺并聯水泵或換熱器等的出水干管上,但當循環(huán)水和補充水分開流入系統(tǒng)時,則在循環(huán)水和補充水管道上需分別設置靜電水處理儀和電子水處理器。

內磁式水處理器產生防除垢作用是基于通過他的水在垂直方向切割了磁力線,對流過它的水有一個流速要求,最慢不能低于1.5m/s,且流速越快越好。故在選內磁式水處理器時 ,一定要在設備的流量范圍內選,不要選過大規(guī)格的設備,在具體使用場合,不要兩臺、三臺水泵或加熱器合用一臺內磁式水處理器,以防在每臺水泵或水加熱器單獨使用時,設備內因流速達不到1.5m/s而影響處理效果。

采用物理法進行水質處理,必須考慮排污,無論是安裝靜電水處理儀、電子水處理器,還是使用內磁式水處理器的水系統(tǒng),都要做好排污這一環(huán)節(jié)。對于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可進行連續(xù)排污,連續(xù)排污的量控制在循環(huán)水量的0.5~1.0%左右。若是新安裝的水系統(tǒng)或已完全除垢的系統(tǒng),也可每一至兩周排污一次的方法。

第2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一、運用生動直觀圖像,激發(fā)地理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非智力性因素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有了興趣,學習才有動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大大提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地理圖像具有形象、直觀的特性,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很好地將圖、聲、像有效結合,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課標目標是“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形成科學的宇宙觀”。導入新課時,可利用多媒體平臺播放“嫦娥二號”探月衛(wèi)星發(fā)射的模擬演示動畫,然后點評“嫦娥二號”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是我國探索月球和外層空間的主要方式,以擴展和深化對地球與宇宙的認識。從課堂反饋信息看,當前時事熱點用多媒體圖像展示,不但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球宇宙環(huán)境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

又如,“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可以采用邊講邊板書簡圖,即“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蓖ㄟ^簡圖,學生對太陽光熱如何保溫的演化過程一目了然,記憶猶新。實踐發(fā)現簡圖、板圖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不斷激發(fā)地理學習興趣,學習的激情將會持久。有趣才能樂學,樂學才會高效。

生動形象的圖像,可豐富地理知識,使枯燥的教材活龍活現,對呈現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加深印象,形成地理學習興趣,學生思維會更加活躍,有利于地理雙基的理解和掌握。

二、運用靈活多變圖像,突破教學重難疑點

地理教材的許多地理概念、原理與規(guī)律等知識,往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如何化難為易、突破重難點?可借助圖像教學以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之功效。

例如,課程標準“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從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地球不同緯度地帶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和晝夜長短變化,進一步提高學生地球空間思維和想象能力。”“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和晝夜長短變化”是教學的重難點,同時又是高考??嫉闹R點。在講授晝夜長短變化教學時可這樣進行:①要求學生與教師一起先畫出春、秋分日的光照圖,且在赤道、回歸線、極圈上用紅筆標出晝弧,用藍筆標出夜弧,明確春、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②畫出夏至日的光照圖,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并總結規(guī)律(夏至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相反)。③學生完成冬至日的光照圖,并總結冬至日晝夜長短的變化(冬至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緯度越高夜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現象,南半球相反)。④學生歸納從春分日到秋分日和秋分日到春分日晝夜長短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⑤教師總結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太陽直射的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在緯度高于一定緯度90°-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的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沒有太陽直射的半球則正好相反。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的地區(qū)就會減少(12月22日~3月21日)或出現極晝現象的地區(qū)就會增多(3月21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晝夜長短變化就相反。春、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⑥例舉2011年高考廣東文綜卷第40題材料,要求學生完成第一小題“2011年6月8日,三個國家的首都,白晝最長的是 ”。從課堂反饋的信息看,有98%的學生能夠理解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并能運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判斷晝夜長短。

又如,“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難點,同時也是高考的熱點。課標對偏轉產生的原因沒有要求,湘教版教材根據課標及學生實際,只講現象,不講原因。為了對這一現象更直觀地理解和認識,可在黑板上畫出南北半球和赤道上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狀況,結合學校附近武江河兩岸的沖刷與淤積情況進行說明。這樣可以直觀形象地說明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加深地球自轉對地理環(huán)境作用的理解。

運用圖像教學,能夠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重難點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運用類型多樣圖像,提升地理綜合能力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教材中大約有333幅圖表,包括地圖、示意圖、坐標圖、柱狀圖、餅狀圖、等值線圖、景觀圖、關聯圖、表格等,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載體,在地理教學中具有決定性作用。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知識與技能”目標的第四條為“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這些技能的掌握不僅利于學生地理學習,而且對其生活及終身發(fā)展都極有裨益,可見,圖像在新課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例如,課標中提出“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說明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彼h(huán)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在處理“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師生一起繪制水循環(huán)的過程示意圖,討論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合作探討水循環(huán)的發(fā)生范圍分哪幾類?分別說明其主要環(huán)節(jié)。而在“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教學中,結合湘教版第59頁示意圖、第60頁閱讀“黃河輸沙造陸——水循環(huán)改變地形”和教材第二、三、四段文字材料,分組討論水循環(huán)的意義,學生自己歸納并由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最后練習鞏固。圖1為南極大陸和周邊海區(qū)水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1)代表水循環(huán)蒸發(fā)環(huán)節(jié)的是:

A.①⑤ B.③④ C.②④ D.③⑤

(2)水循環(huán)⑥環(huán)節(jié)對地理環(huán)境的主要影響是:

A.降溫減濕 B.形成“U”型谷地

第3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核電;海水循環(huán)泵;安裝;質量控制;振動

中圖分類號:TL4文獻標識碼: A

近年來,隨著中國核電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核電能源已經成為了國家提倡環(huán)保、注重工業(yè)安全的重要能源之一??梢哉f,核電的大力發(fā)展也代表了中國能源結構日漸優(yōu)化和經濟的繁榮。但是,作為核電站中的重要設備之一,海水循環(huán)泵的國產化進程卻并不完善,一直需要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核電產業(yè)鏈逐步完善,對于引進和自主研發(fā)的投入力度持續(xù)加大,所以核電設備的國產化進程不斷取得突破,核電海水循環(huán)泵的國產化已在陽江核電站一期工程率先實現。

一、核電海水循環(huán)泵應用背景

在我國,核電的開發(fā)和應用并不算早,尤其是用于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與介質輸送的泵類設備,在設計、制造和應用均落后于發(fā)達國家。1983年,我國政府正式確立了利用核電技術的壓水型反應堆核電站。壓水堆核電站占到了全世界投入運行核電站總比例的63%。壓水堆一回路與二回路完全隔離,一回路系統(tǒng)中的泵要在大約15.3~16.5MPa下運行,確保溫水循環(huán)在300~350℃的條件下不會產生氣化。壓水堆核電站一般來說有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會產生蒸汽的核島;第二部分是將核島所產生的蒸汽要轉換為電能的常規(guī)島;BOP是第三部分,為整個電廠提供冷源、全廠區(qū)管網和各種輔助設施。在常規(guī)島做功后的蒸汽在凝汽器內被循環(huán)水冷卻,循環(huán)水回路處于BOP部分,在泵站內的海水循環(huán)泵是驅動循環(huán)水的設備,每臺機組配備2臺海水循環(huán)泵,無備用。在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嶺東核電站,海水循環(huán)泵無一例外依賴進口,設備采購、安裝、調試、檢修備件等受制于國外廠商。陽江核電站一期,首次使用由沈陽古風集團設計生產的海水循環(huán)泵,此批產品屬國產首臺核電海水循環(huán)泵,本文以此泵為例進行論述。

二、海水循環(huán)泵系統(tǒng)

海水循環(huán)泵有CRF(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和CGR(循環(huán)水泵系統(tǒng))兩個部分。

(一)CRF系統(tǒng)

泵組的工作,電動機提供動力,齒輪箱降速,泵端聯軸器會帶動海水循環(huán)泵葉輪旋轉,依靠海水的離心力作用把海水循環(huán)泵中的海水輸送到下游系統(tǒng),這就是CRF的工作原理。CRF泵組主要由混凝土蝸殼部分、泵芯組件、齒輪箱、立式電機、獨立的冷卻過濾裝置、聯軸器組件、潛水電泵系統(tǒng)等組成。

系統(tǒng)控制方面,主要是在海水循環(huán)泵上下的軸承設有測溫元件,進行遠程監(jiān)控。在軸承支架內的油箱內設有加熱器,加熱器有溫度開關和實時顯示的溫度計和油位表。下軸承有液位開關監(jiān)測軸承,它會監(jiān)控油位,如果油位低于最低油位時,就會發(fā)出報警信號并自動跳閘。

上圖為CRF系統(tǒng)流程圖。

(二)CGR系統(tǒng)

CGR系統(tǒng)包括油箱、電動輔助油泵、機械油泵、冷卻過濾裝置和管路。在海水循環(huán)泵運行時,CGR的油系統(tǒng)會不間斷的提供油,保證海水循環(huán)泵軸承和齒輪箱部分的冷卻和。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CGR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安全,對油壓和油溫也有一定的監(jiān)測和控制作用。CGR系統(tǒng)中也設置了溫度表和壓力表以及通過遠傳溫度傳感的傳感器和壓力開關,這有利于主控室的現場監(jiān)控。油溫不能過高或者過低,當油溫超過允許范圍時,警報器都會報警,油箱上設置了溫度傳感器,它會控制CRF的穩(wěn)定性,如果超出溫度指標會強行關閉CRF系統(tǒng)。

圖為CGR系統(tǒng)流程圖

三、海水循環(huán)泵的安裝

(一)安裝前準備

首先要確定被安裝的設備部件齊全,主要包括預埋件密封環(huán)、水泵芯包、齒輪箱、聯軸器、電機和基礎盤等等。安裝中需要起重設備、焊接設備、百分表、水平儀以及照明設備。安裝過程中需要臨時性支架、不收縮環(huán)氧灌漿和腳手架以及清洗沖劑等。在安裝前,應該對安裝基礎進行檢查,看其是否堅固、基礎螺栓孔的清潔程度等等。

(二)海水循環(huán)泵組安裝

1、下部預埋件密封環(huán)的安裝。首先要調整入口流道處的腳手架并保證它的安全性,隨后可以在預埋件上安裝導向螺栓,小心的吊起密封環(huán)并安裝到下部預埋件中。安裝后要擰緊把合螺栓。

上圖為下部預埋件密封環(huán)的安裝。

2、泵芯的安裝。四點起吊泵芯并下降到安裝位置,對正安裝角度后,要把泵芯放到上預埋件法蘭,并調整葉輪與密封環(huán)的間隙,擰緊把合螺栓,確保泵芯安裝在正確的位置。

上圖為泵芯

3、電機基礎盤的安裝。基礎盤要安裝在電機層上,使螺母透過腳螺栓孔,讓螺母懸掛在基礎盤上。并同時檢查基礎盤在灌漿過程中是否有變化,做好灌漿記錄。

4、齒輪箱支架的安裝。提升齒輪箱支架到泵芯上方,使其與軸承支架上的法蘭配合并調整齒輪箱支架的位置,定位正確后擰緊把合螺栓,隨后可以安裝齒輪箱。

5、電機安裝。把電機提升到電機支架上方,位置對正后放下電機,調整螺栓的位置從而調整電機的位置,對正位置后,就可以擰緊把合螺栓確定安裝結束。

6、聯軸器的安裝。聯軸器上部與電機靠背輪通過撓性聯軸節(jié)連接,聯軸器下部通過齒形靠背輪與齒輪型太陽輪連接。

7、冷卻過濾裝置。這個裝置需要放在混凝土板上進行二次灌漿,之后方可連接管路。

8、管路的安裝。較為復雜,分為內部油管路和外部油管路。與冷卻過濾裝置連接后還分為電動輔助油泵管路和機械油泵管路。兩套油泵以單獨個體進行組裝,其預留部分就是管路的配制空間,由于他們是以單獨個體發(fā)送,所以一定程度降低了現場安裝的風險。

在整個的安裝過程中,應該注重現場設備和防護措施的清潔,必要時可以對安裝的設備尤其是管路進行開口的密封。防止不必要的污染,例如齒輪箱的防銹和保養(yǎng)。另外安裝工序一定要正確,比如在管路沖洗之前不能運行油管路和冷卻水管路系統(tǒng)。

四、海水循環(huán)泵的振動問題及解決方案

海水循環(huán)泵為多軸和長軸軸系。這樣的構造如果一旦產生泵組振動會對其磨損非常大,這是嚴重影響泵穩(wěn)定性的危險因素,甚至威脅到機組的安全運行,除了構造上的問題外,安裝檢修中對軸系的處理不當也會產生振動。

(一)振動問題特征

循環(huán)泵的振動問題主要體現在電機上,電機在上機架檢測發(fā)現振動頻譜顯示出1x、3x、5x以此類推的頻譜信號并且伴有摩擦信號。電機上下軸承的金屬也會有摩擦的聲音出現。

(二)原因分析

我們通過一個公式可以檢測到電機振動幅值的變化。在線性系統(tǒng)中,電機部件所顯現的幅值應該與作用在部件上的激振力成正比,和它的剛度成反比,所以就得出了 A=P/Kd的公式。其中A為振幅,P為激振力,Kd為支承系統(tǒng)的動剛度。所以說上機架的振幅值變化由激振力和支承系統(tǒng)的的動剛度來雙雙決定。在整個系統(tǒng)中,支承系統(tǒng)的剛度與基礎本身剛度以及軸承油膜的剛度有很大關系,所以決定振幅值的兩個因素也可能是振動阻尼的來源。所以說循環(huán)泵振動主要來自于系統(tǒng)的機械部分,比如電機上機架軸承室處,泵結構的水管伸縮處甚至是電機轉子,這些位置在海水循環(huán)泵運轉時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振幅從而對泵組產生磨損。

(三)解決方案

首先確保各主要設備土建基礎及灌漿要可靠,預埋件數據驗收合格。

其次電機轉子的端面水平度應該調整到0.02mm/m。

然后是就是要調整電機、泵體等,保證軸系的同軸直線度在0.1mm以內,同時要保證泵芯包、電機支座等主要設備基礎螺栓的緊固,要達到規(guī)定力矩。

最后進行聯軸器各個把合螺栓的緊固。

總結:

核電海水循環(huán)泵的安裝質量由泵組系統(tǒng)各個元件的結構決定也取決于泵組安裝過程中對于質量的把控。作為一套精密而又龐大的系統(tǒng),核電海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其他核電站系統(tǒng)共同滿足了人類對于核能的需求和開發(fā)??刂瓢惭b質量減少泵組振動問題,可以有效的延長泵組及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壽命,保證海水循環(huán)泵的可靠運行,降低檢修成本。

參考文獻:

[1] 尤洋.核電站常規(guī)島海水循環(huán)泵安裝調試[D].大連理工大學,2013(33).

第4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鍋爐 W火焰 熱偏差 偏燒 措施

W形火焰燃燒技術源自國外,是適用燃燒低揮發(fā)份煤種的一種鍋爐燃燒技術,是經過實踐證明比較成功的燃燒技術之一,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根據鍋爐的調試情況對該型鍋爐在啟動及運行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和控制方法進行了總結和優(yōu)化。

1、啟動系統(tǒng)的控制

1.1 建立爐水循環(huán)

沖洗合格后,啟動爐水循環(huán)泵,通過381#調節(jié)閥控制爐水循環(huán)泵出口流量在580t/h,此時383#調節(jié)閥過冷水流量80t/h。給水旁路調節(jié)閥控制給水泵流量80t/h。投入381調節(jié)閥和給水旁路調節(jié)閥自動,設定省煤器入口流量為650t/h,大于水冷壁的最小流量。兩個高水位控制閥(341-1#、341-2#氣動調節(jié)閥)處于自動狀態(tài),控制貯水箱的水位。

1.2 鍋爐點火

吹掃完成后,實施鍋爐點火。

1.3 160t/h主蒸汽流量時的水位控制

當蒸汽出現以后,儲水箱中的水位會隨之下降,在這種情況下,341-1#高水位氣動調節(jié)閥會逐漸關小,目的在于保持儲水箱中水位在一定的水平上。一部分蒸汽用于升壓,其余的經疏水、放氣和臨時系統(tǒng)用于暖管和再熱器保護。當分離器的蒸汽量超過總給水流量時,儲水箱的水位下降到高水位的下限以下,341-1#高水位氣動調節(jié)閥關閉,但2個341B#高水位氣動調節(jié)閥仍然開著,以應對341#高水位氣動調節(jié)閥需要隨時開啟以便處理由一切擾動因素造成貯水箱水位升高的狀況。當出現了儲水箱中水位低于高水位下限的情況后,381#調節(jié)閥成為控制儲水箱的水位的主導。

1.4 直流運行

由于產汽量的持續(xù)增加,再加上制粉系統(tǒng)的也開始運作,會導致儲水箱中的水位不斷下降,使得省煤器入口處的流量要稍微大一些(800t/h),這種設置目的在于可以有效降低擾動因素對儲水箱的水位造成影響的可能性。當主給水運行滿足了主路運行的各種條件時,則給水線路切換到主路運行方式。如果主給水流量水平達到了600t/h,則應當及時中止爐水循環(huán)泵的工作,利用汽動給水泵來有效控制省煤器入口處流量的上水流量水平,可以將此時省煤器入口處的流量水平合理地設定為600t/h,并且將鍋爐轉換為直流運行的狀態(tài)。接下來,投入焓值控制器,利用中間點的溫度來實現對運行的自動控制。

2、溫度和熱偏差控制

2.1 低負荷階段

此階段要投入制粉系統(tǒng)運行,操作要點如下:(1)投運第1套制粉系統(tǒng)時,建議一般控制在12~18t/h為宜。如投粉量過低將會影響制粉系統(tǒng)的運行和燃燒工況;過高,將會造成較大的熱沖擊和擾動。(2)投粉量達到30~40t/h后,降低第1套制粉系統(tǒng)出力,同時再起動第2套制粉系統(tǒng),使燃料總量增加平穩(wěn)。之后,每投運1套制粉系統(tǒng),都將采取這種辦法以降低對鍋爐的熱沖擊。(3)調整配風,降低火焰中心的高度,使火焰的充滿度良好,有利于爐膛熱均勻性和煤粉的燃盡性。(4)A、B、C燃燒器布置在前墻的左側與后墻的右側,D、E、F燃燒器的布置則正好與之相反布置在前墻的右側與后墻的左側,因此ABC與DEF兩組制粉系統(tǒng)交替投運較佳。(5)根據燃燒情況調整給水量,避免因儲水箱水位擾動引起爐水外排量大幅度變化,從而減輕由此引起的汽溫波動。(6)與汽輪機側協調配合,為了避免壓力大幅波動,要控制好升負荷速度。

2.2 高負荷階段

鍋爐轉直流過程前期中燃燒負荷逐漸增大,分離器出口蒸汽由濕蒸汽逐漸變?yōu)槲⑦^熱,而中間點溫度變化不大,煤水比調節(jié)的參考作用消失,為防止出現超溫現象,需要對燃料投入量的增加速度進行控制,及時調整減溫水。轉直流后中間點溫度主要用煤水比來控制,然而作為微調的減溫水不宜過大,否則將會使減溫噴水前受熱面內的工質減少,引起減溫前的過熱器超溫。另外,高負荷時下爐膛溫度偏高,容易結焦,在采取了減少爐膛衛(wèi)燃帶面積、調整燃料、加強爐膛吹灰及加大分級風和翼墻風以等應對措施后,結焦問題得到改善。

3、爐水循環(huán)泵的控制

在爐水循環(huán)泵的起動和運行中,應注意維持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保護泵的安全(圖1):(1)為防止雜質顆粒進入電機腔,首次起動爐水循環(huán)泵時應在電機注水完成和鍋爐冷態(tài)沖洗初步合格之后進行。(2)以防超電流,在起動泵前,關閉出口閥(381#閥),開啟入口閥(380#閥),再循環(huán)閥(382閥)投入自動,泵起動后方可聯開381閥。(3)382#閥始終投入自動,使泵流量始終大于最小流量(圖2)。(4)為保證爐水循環(huán)泵的汽蝕余量,用過冷水閥(383#閥)控制儲水罐水溫。(5)轉直流時,為了避免造成給水量大幅度波動,應逐漸減小泵流量,流量降到最低方可停泵。(6)鍋爐直流運行后爐水循環(huán)泵停運備用,為了防止熱態(tài)起泵時因泵殼與爐水溫差大而造成熱應力損傷,這時要投入暖體系統(tǒng)。

4、鍋爐轉直流運行(濕態(tài)轉干態(tài))操作

直流爐汽水分界面不是很明顯,煤水比失調時干、濕態(tài)就會轉換,一般都設計在20%~30%BMCR時進行轉換,但是為了保證水冷壁的充分安全,在實際運行中建議直流爐在30%~40%BMCR時進行轉換。(1)當機組負荷為180MW時,有2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第3套已暖磨煤機或已帶初始負荷,給水流量在600~650t/h,總燃料量為80~90t/h(視煤質情況而定),爐水循環(huán)泵流量隨儲水罐水位情況而定。(2)在180~200MW之間,調整熱負荷逐漸上升,儲水罐水位逐步下降,此時尚不具備轉直流的條件,應通過關小381#閥,在10%~40%范圍內來維持儲水罐水位在5m左右,儲水罐溢流閥(341#閥)關閉,分離器出口過熱度為2~10℃。(3)在200~240MW之間,繼續(xù)增加第3套制粉系統(tǒng)出力,給水流量700t/h左右,燃料總量達到約110t/h,分離器出口過熱度5~15℃,此時儲水罐水位還在繼續(xù)下降,控制在2~4m,爐水泵流量降到210t/h左右,開啟382#閥。(4)負荷240MW左右,儲水罐水位下降到1.5m時,檢查爐水循環(huán)泵應聯鎖自停,關閉381#閥聯鎖;繼續(xù)增加熱負荷,保持分離器出口過熱度,增加機組負荷,同時慢慢的增加給水流量,控制煤水比。轉換完成后應增加燃料量,起動第4臺制粉系統(tǒng),升負荷至300MW以上。鍋爐的干、濕態(tài)轉換不要造成參數的大幅度變化,這是一個平穩(wěn)的過渡過程,為了防止鍋爐轉干態(tài)后又返回濕態(tài),造成爐水泵的頻繁啟動和停止,所以在轉換時要迅速增加燃料。鍋爐轉直流后,必須確保鍋爐的熱負荷使機組負荷在250MW以上。否則,只要給水量和燃料量略有擾動就會使鍋爐又轉回濕態(tài)。

5、起動中W火焰偏燒的控制

在實際運行中W型火焰鍋爐往往會出現偏燒現象,偏燒時,長火焰的著火距離增加,很容易引起局部脫火,嚴重時會破壞燃燒的穩(wěn)定性?;饳z信號過低容易引發(fā)磨煤機跳閘。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低負荷下合理分配燃燒器運行方式。為使爐內火焰盡量對稱,磨煤機最佳投運次序應為(A和F)(B和E)(C和D),已投運的磨煤機應在ABC組與DEF組中所占數量盡量均等。(2)運行中維持各臺磨煤機一次風量一致,嚴格控制各二次風量均衡,保持爐內空氣動力場的對稱性;可以對稱封堵部分二次風口和分級風口,提高二次風速,減小通流面積,使氣流剛性增加,從而克服鄰近氣流干擾。(3)已投入運行的磨煤機應避免雙進雙出磨煤機的半邊運行工況,盡量平均帶出力。(4)減少一次風的風粉偏差。熱態(tài)時要進行細調,有條件時進行粉量均勻性測試和調整;冷態(tài)動力場試驗時將同磨煤機對應的一次風速偏差調整到5%之內。(5)監(jiān)視前、后墻火檢信號強度差別以及下水冷壁壁溫差別,測量爐膛內不同區(qū)域溫度,及時判別偏燒的發(fā)生以及偏燒程度和類別。當偏燒較嚴重時,采用改變二次風和分級風分配比率的方法來調整。

6、結語

綜上所述,鍋爐由于采用W型火焰燃燒及起動系統(tǒng)帶有爐水循環(huán)泵等原因,使得鍋爐起動的操作控制相對復雜。前述內容從幾個方面簡略介紹了W型火焰鍋爐燃燒啟動及運行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后,鍋爐起動和運行中沒有出現超溫、燃燒不穩(wěn)定、滅火、滿水、缺水以及爐水循環(huán)泵故障等異常現象,各項運行參數和指標達到優(yōu)良水平。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基本保證鍋爐的安全,滿足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需要,對同行業(yè)其他同類型鍋爐產品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岑可法.鍋爐和換熱器的積灰、結渣、磨損和腐蝕的防止原理與計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第5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超負荷 鍋筒 裂紋

Analysis of "Effect to the boiler safe operation of overload operation"

SUN,Qi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Guangdong,518029)

一、前言

鍋爐負荷是指在給定的輸入、輸出工質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所產生的蒸汽量,也稱鍋爐出力、鍋爐容量。鍋爐運行時,長期超負荷運行或長期低負荷運行對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都是不利的,長期超負荷運行會影響鍋爐的運行安全。但是,現實生產中絕大部分中小參數工業(yè)鍋爐都未安裝流量計,對于飽和蒸汽鍋爐,單靠壓力表難以判斷其負荷,加上鍋爐管理人員對其認識不清,沒有引起重視,甚至盲目指揮,導致鍋爐超負荷運行,從而引起鍋爐事故。

二、一個鍋爐安全事故的分析

2003年4月中旬,深圳市某廠一臺DZL4-1.25- AⅡ(該鍋爐結構示意圖見圖1)鍋爐在運行中鍋爐工發(fā)現爐膛內有異響,爐膛冒正壓,有大量的蒸汽噴出。鍋爐工隨即采取了緊急停爐措施,整個事故過程沒有發(fā)生人員傷亡。

檢驗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經現場勘查,初步判斷為水冷壁管發(fā)生泄漏。為進一步判斷缺陷部位及查明事故原因,拆除該鍋爐的爐墻及保溫,進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中發(fā)現,水冷壁管組與鍋筒連接部位的管座部位多處發(fā)生了泄漏。經著色探傷檢查泄漏處,發(fā)現管座角焊縫及鍋筒筒體外表面上存在2~4mm不等在管口處呈放射狀裂紋,并且已在鍋筒上擴展,但未穿過孔橋(見圖2)。從裂紋的擴展程度來看,該裂紋的生成與發(fā)展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未查明事故原因,我們對該爐展開了事故調查。

1.調查在設計、制造環(huán)節(jié)是否存在缺陷

通過查閱設計、制造出廠技術資料,沒有發(fā)現該鍋爐在設計、制造方面存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地方。

我們重點檢查DZL鍋爐爐型以前常見的鍋爐鍋殼上兩側水冷壁管縱向管孔全部開成非徑向孔,且大多數用氣割開孔,孔口極不規(guī)矩,管孔處應力集中,導致焊接質量差的焊縫極易產生裂紋問題。檢查發(fā)現該制造廠采用的是徑向孔,孔口幾何尺寸符合要求。由此排除設計制造原因。

另外,針對鍋爐運行中水循環(huán)不良造成破壞受熱面上的水膜的一些現象對制造質量進行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如下:

a 是否存在管子對接焊口粗糙,管子內側焊瘤大,使管徑變小,水循環(huán)的阻力增大。

b 是否存在彎管的橢圓度過大,使水循環(huán)阻力增大,極易存積水垢、泥渣,管子受熱后,管內水發(fā)生汽化,導致水膜破壞。

c 是否存在水冷壁在下集箱內伸出端過長,影響補給水的進入,使管內出現柱狀汽水流動狀態(tài),破壞管壁處水膜,破壞管子。

d 是否存在由于工藝錯誤,管孔與管外壁之間留有間隙,這種間隙內會產生汽隙,會在管板和管子上產生裂紋。生產時是否先脹,將間隙脹除,然后再焊接。

通過以上檢查,沒有發(fā)現鍋爐設計、制造質量存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

2.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

2.1設備本體及安全附件的檢查

由于發(fā)生事故的原因為管座裂紋,我們首先想到鍋爐是否在運行中由于水位保護系統(tǒng)失靈,發(fā)生缺水事故引起。因此,我們進行了如下檢查:

a.檢查水位計;汽水旋塞是否正常;水位顯示功能是否正常;水位保護系統(tǒng)是否正常。通過檢查發(fā)現各種水位顯示,報警、連鎖保護功能正常;

b.從鍋內檢查來看,鍋內汽水分層線清晰明顯,水位線以下未見過熱、過燒現象,整個鍋筒內壁呈均勻的鐵銹紅+淡淡的水垢灰白色;

c.鍋筒內水垢約為0.2~0.3mm之間,滿足安全運行的條件;

d.與多位鍋爐工交談,了解到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未聞到燒糊味;

e.通過現場檢查,發(fā)現該爐鍋筒的火管為脹接連接形式,且大部分火管水平標高高于水冷壁管管座的水平標高。但是,火管的脹接部位在水壓系統(tǒng)中未出現泄漏;

綜合以上因素,該爐事故的原因還不能簡單的判斷為缺水事故引起,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2.2設備運行狀況的檢查

正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些小小的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a.在事故的現場,我們發(fā)現該鍋爐有嚴重的燃燒不完全現象,大量的煤渣中發(fā)現了很多未燃盡的煤粒;

b.通過查閱鍋爐運行記錄,我們發(fā)現該爐在運行中壓力波動較大;

c.檢查爐排發(fā)現,鍋爐事故現場中煤閘門開啟較高,煤閘門已燒損,風室風門全部開啟至最大;

d.查閱鍋爐運行記錄,鍋爐爐排運行速度較快。

針對上述現象,我們詢問了鍋爐工,鍋爐工反映:由于該廠生產任務重,生產用汽量大,為了保證生產的運行,確保供汽壓力,鍋爐工不得不加大投煤量,加快爐排速度,加大送風量,強化燃燒,造成爐內鍋爐實際容積熱負荷大大超過設計標準,鍋爐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tài)。鍋爐工對此多次向該廠管理人員反映,但一直未引起重視。

三、事故分析及總結

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對鍋爐結構的要求為:水循環(huán)要合理可靠,保證各受熱面在運行中能夠得到良好的冷卻。在工業(yè)鍋爐中,公質的流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強制流動,另一種是自然循環(huán)。

1.事故原因分析

鍋爐受熱面,只有依靠水循環(huán)保證水側始終有一層流動的水膜,才能把受熱面的熱量隨時帶走。使壁溫不會過高。在正常情況下壁溫比鍋水溫度僅高幾十攝氏度。鍋爐受熱面發(fā)生的損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受熱面的正常水膜被破壞。例如,結垢、受熱面內產生汽塞或汽隙等等。

受熱面吸收熱量后傳給水,管壁處的鍋水吸收熱量后,擴散至中心部位,使鍋水溫度上升。當鍋水全部達到飽和溫度后,受熱面水側的鍋水吸熱產生小汽泡并向管子中心部位匯集,這樣在管壁始終保持有流動的水膜。

從以上現象及鍋爐水動力循環(huán)的機理分析可以看出,當鍋爐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tài),或者局部受熱面管子由于某種原因吸熱過多,使管子熱負荷過高時,管內水循環(huán)便會出現異?,F象,通常稱之為管內水循環(huán)的柱狀運動(見圖3)。由于管壁吸熱過多,氣泡大量匯集在管子中心,管壁處僅留薄薄的一層不穩(wěn)定的水膜。當蒸汽流速很高時,可將此層薄水膜沖下,化為小水滴帶走,管壁則因得不到水膜的冷卻保護而溫度升高。同時,由于熱負荷不穩(wěn)定有時會出現低負荷,導致蒸汽流速下降,有時又恢復了水膜。這樣,管壁上會出現交替的失去水膜、恢復水膜,導致鍋爐水冷壁管出現熱疲勞。由于水冷壁管與鍋筒的連接為角焊縫連接,焊接質量的保證有一定難度。同時,在整個循環(huán)鍋爐中,管座處為循環(huán)回路最末端,水循環(huán)可靠性最難保證,缺陷都發(fā)生在管口的角焊縫附近。由此,我們判斷該管口的裂紋為熱疲勞裂紋。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導致本次鍋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鍋爐長期超負荷運行,運行中爐內鍋爐實際容積熱負荷大大超過設計標準,破壞鍋爐正常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

四、鍋爐修理的方法

該事故發(fā)生部位在鍋筒本體上,作為主要承壓部件的鍋筒修理應慎重考慮。

根據《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第113條規(guī)定:鍋爐受壓元件因應力腐蝕、蠕變、疲勞而產生較大面積損傷要采用焊接方法修理時,一般應挖補或更換,不宜采用補焊方法。為此,該爐采用挖補的修理方案。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鍋爐在運行中應控制好鍋爐負荷,維持良好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確保鍋爐安全運行。

第6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板式換熱器;低壓熱水鍋爐;優(yōu)點

0.概述

青海鹽湖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鹽湖生活一區(qū),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路東,鹽湖生活一小區(qū)占地面積25萬多平方米,生活小區(qū)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最初建筑面積2.5萬多平方米,發(fā)展到目前總建筑面積達到20多萬平方米。隨著建筑面積的不斷擴大,生活小區(qū)由最初的采暖面積2萬多平方米,擴大到16.4萬平方米。由于生活小區(qū)較集中,因此,在采暖的方式上采取集中供暖,從1988年開始由熱電廠向鹽湖生活小區(qū)供暖,供暖距離約2.3公里。隨著國家關閉小火電的政策不斷出臺,2002年熱電廠關閉停運。為了解決生活小區(qū)的供暖,經過設計,仍然采取集中供暖方式,選擇低壓熱水鍋爐,于是2002年在生活小區(qū)內安裝了集中供暖鍋爐房,分別安裝了2臺10噸的燃氣鍋爐,型號為WNS7.0-1.25/95/70-Q。隨著鹽湖生活小區(qū)供暖面積的不斷增加,又增加了2臺燃氣熱水鍋爐,型號分別為WNS4.2-1.0/95/70-Q和WNS7.0-1.0/95/70-Q。由于生活小區(qū)的供暖面積大,系統(tǒng)水容量900多立方,而且供暖管道全部采用鋼管,因此,在長期的供暖運行中,大量氧腐蝕產物沉積在鍋爐水側,同時因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對鍋爐的腐蝕,以及水質的控制問題,促使鍋爐系統(tǒng)結垢,引起爐膽、煙管的損壞,造成了鍋爐的提前失效,在這十年間已經報廢了3臺鍋爐,而且每年加入大量的阻垢劑、除氧劑和補入大量的軟化水,并且每年還投入資金對爐膽、煙管維修和清洗污垢,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2011年在供暖系統(tǒng)加裝板式換熱器的改造。

1.原因分析

1.1 加裝前的供暖設備介紹

生活小區(qū)集中供暖系統(tǒng)分別配置了3臺10T和1臺6T燃天然氣熱水鍋爐;催化除氧器2臺;富蘭克全自動軟水器2臺;罐式加熱器1個;各種不同規(guī)程的供暖管線總計長13萬多米,系統(tǒng)水容量900多立方。下表是主要設備的技術參數:

表1 軟水器主要技術參數

表2 催化除氧器主要技術參數

表3 鍋爐主要技術參數

1.2 引起鍋爐提前失效的原困

生活小區(qū)的鍋爐運行了10年,由于供暖面積大、管線長,因除氧器、軟水器的出力問題和管理難的問題,造成了3臺鍋爐因氧腐蝕和結污垢后,鍋爐煙管全部更換了4次,同時每年加入了大量的除氧劑和阻垢劑做為鍋爐的輔助除氧和阻垢,使供暖成本大幅度增加,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根據對多年出現的的問題進行分析,引起的原因:一是由于生活小區(qū)的供暖面積大、管線線,現行設計的供暖系統(tǒng)所采取的水處理不能保證水質的要求;二是這種的設計只能滿足供暖面積小、管線距離短的小型供暖區(qū)域;三是配置富蘭克自動軟水器和催化除氧器也不適用供暖面積大和管線長,以及熱水損失量大的集中供暖,這是我們在十年間造成鍋爐提前失效的主要原因。

2.加裝板式換熱器及優(yōu)點

由于原設計的供暖方式存在不適合問題,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我們按照中壓熱電廠鍋爐水處理的規(guī)范,并經過進一步的技術論證,決定在原鍋爐循環(huán)系統(tǒng)上進行改造,采取換熱的形式,也就是說加裝板式換熱器,將循環(huán)系統(tǒng)分為鍋爐內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外網循環(huán)的兩個系統(tǒng),可以有效解決鍋爐補水水質的問題和減少加藥量問題,以及防止鍋爐內氧腐蝕和結污垢問題,同時還可以防止鍋爐的提前失效問題。以下是加裝板式換熱器后的系統(tǒng)流程:

3.總結及評價

3.1 加裝的板式換熱器選型為BB150H-136H-304/EPDM,設計壓力/試驗壓力=1.0Mpa/1.3Mpa,設計溫度150℃,換熱面積9248m2,流程組合1*68D,共安裝了3臺,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換熱效率完全符合要求。下面是2011年11月換熱運行情況:

3.2 加裝板式換熱器后,我們對水質的要求進行了重新規(guī)定。按照低壓熱水鍋爐的水質標準進行控制,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補軟化水,外循環(huán)系統(tǒng)補加未經處理的地下水。因此,每天的軟化水補水量僅為10t/d,從而解決了未改造前軟化水補水量270t/d以上的問題,并且保證了鍋爐的水質,而且減少了軟化器再生處理的鹽耗,同時可以防止鍋爐的結垢。

3.3 加裝板式換熱器后,減少了阻垢劑和除氧劑的藥品使用。由于我們?yōu)榉乐顾臍堄嗵妓猁}在爐內結垢,同時防止水中溶解氧對鍋爐和管道的腐蝕,分別在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加入XLD-107阻垢劑、XLD-707除氧劑。因此,未改造前每天加入的阻垢劑量27kg/d,加入除氧劑量8.1kg/d。加裝板式換熱器后,每天加入的阻垢劑量1kg/d,加入除氧劑量0.3kg/d,而且降低了成本,同時保證了阻垢劑和除氧劑的阻垢緩蝕效果。

3.4可有效防止鍋爐的提前失效。生活小區(qū)的鍋爐自2002年運行以來,由于鍋爐煙管、爐膽水側遭受水中溶解氧的腐蝕和因水質不能達到要求,水側結垢和腐蝕嚴重,造成了煙管泄漏,停爐頻繁。通過加裝板式換熱器后,把水循環(huán)分成內循環(huán)和外循環(huán)系統(tǒng),保證了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水質合格,消除了供暖管網腐蝕產物和污垢進入鍋爐內,有效地防止了鍋爐的提前失效。

總之,我們在采暖系統(tǒng)將原來的一個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分成內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外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而且將外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補水全部使用未經處理的地下水,這對于板式換熱器的外循環(huán)側存在結垢的問題,因此,每年需要對外循環(huán)側進行清洗除垢。

【參考文獻】

第7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應用策略

地理是高中教學的重要學科,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微課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以其時間短、知識點集中、重難點突破有針對性等特點,為高中地理課堂增趣提效。下面,筆者結合中圖版高中地理教學的幾個實際案例,分別從新課的導入、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的復習鞏固以及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方面,談談微課、微視頻為高中地理教學增效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利用微課導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

高中地理的新課教學,教師注重導入,以新、奇、趣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導入的方法,也就是情境法、圖片、地圖、故事等的使用,使學生感到視覺上的疲倦,久而久之,也失去導入的作用。而如果使用微課導入,將會給學生新鮮感。如,在課之伊始,將課前制作的微視頻呈現給學生,呈現出一節(jié)課要學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預知課堂內容,對即將所學的知識引發(fā)自主探究的欲望之效果。如,對于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課的《水的運動》時,在課之初,教師用微視頻呈現給學生本節(jié)課的內容提綱,微視頻包括:(1)水循環(huán)的類型和水循環(huán)的意義;(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3)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規(guī)律;(4)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這樣,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有利于學生課堂上對這些知識點增強關注。課前,教師也可以把這個微視頻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微視頻中提出的學習提綱,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預習新課內容,也有利于學生之間對這些內容進行討論、交流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再者,微視頻的提綱式問題,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有利于課堂的教學,是教師設疑、提問的依據。

二、利用微視頻,突破重點和難點

地理知識、概念等抽象、難以理解,地理也因為難點被認為是比較難學的學科,從歷年的高考成績來看,也足以看出學生對地理學得不盡如人意,平時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不濃,對一些地理知識、概念等混淆不清,致使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了讓學生把握重點和難點,微課引入到地理教學中,很有必要。教師利用微課,可以針對某一個重點或者難點,進行詳細解釋,有利于學生針對性地理解和把握。微課一般時間是5~8分鐘,最長的就是10分鐘。微課除了時間短,主要突出優(yōu)點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可以是重點,也可以是難點,或者是學生的疑點而制成相應的視頻短片,通過微視頻的觀看,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也加深了印象。如《水的運動》的教學,“水循環(huán)的類型以及水循環(huán)的意義”是章節(jié)的重點之一,尤其是水循環(huán)的類型———海陸間循環(huán)、陸地內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等,每一種水循環(huá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以及示意圖、特點和例證等,內容多且容易混淆,通過微視頻讓學生觀看一章表格,通過表格將三種不同水循環(huán)類型的相關內容進行對比,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學生突破這一重點,掌握這一難點。并且,微視頻的主要優(yōu)點之一還是微視頻制作好后,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課前觀看、課堂上使用以及課后復習,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將知識點真正掌握,較之于傳統(tǒng)教師的講解,效果好不言自明。教師講解是“一次性”的,對于沒聽明白、沒有理解的學生而言,不會有反復再利用的機會和條件。

三、利用微課進行知識的回顧與復習

常規(guī)的復習,多以看課本、做練習為主要形式,形式的呆板、方法的單一,難以達到復習之效果,就是復習和鞏固,也是知識的死記硬背,對于課堂上沒有真正理解的內容,課后的復習也是“囫圇吞棗”。而微視頻、微課的有效使用,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利用相關的微課、微視頻,讓學生對知識點再次總結、概括重點,擊破難點,并且,課堂結束之后,利用微視頻或者微課,還可以通過專題、練習的方式而鞏固知識點的運用。如,學習《水的運動》內容后,呈現給學生教師自己制作的微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對知識融會貫通;鏈接網絡資源的微課、微視頻,讓“名師”“優(yōu)課”走進學生,陪伴學生高效復習,及時鞏固,并利用相關的視頻,呈現給學生一些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讀圖思考并簡答等,讓學生不僅做練習,還從名師對這類題的回答以及解題的分析得到啟示。

四、利用微課進行情境的模擬

地理知識呈現時間的跨越、空間的跨度,難度大更抽象,有些知識點學生難以理解,即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有時還會有“不知其味”之感。如星體運動的教學,對于星體的運動,如果教師采取“灌輸”的方式,效果之差可想而知。而如果利用微課、微視頻的模擬演示,利用籃球、乒乓球等當成不同的星體,模擬其自轉、公轉的情況,并且,在視頻中標注運轉的方向,這樣拉近了“星體的運動”與真實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到星體就在身邊,天體、星體的運動貼近生活,增強直觀性和生動性。微課、慕課、微視頻在網絡發(fā)達的今天,作為新生事物迅速發(fā)展,并走進了課堂,融入學生的生活,但畢竟是新事物、新方法,教師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和使用,閑置了一些優(yōu)秀的微課、微視頻,更不用說微視頻的制作了。作為新時代的地理教師,應站在新潮流的前沿,立足課改實際,勇于創(chuàng)新教學,善于運用“高科技”,讓微課走進高中地理課堂,助力高中地理教學走向高效。

作者:楊春 單位:湖北省建始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賀偉民.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7).

第8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管線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滴水

中圖分類號:TU990文獻標識碼: A

暖通空調系統(tǒng)在現代智能化建筑中起著重要作用,是智能化建筑的核心組成部分?,F代樓宇不僅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還要空氣清潔度來共同保證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要提升居住環(huán)境的質量,需要整個暖通空調系統(tǒng)保證常年的正常工作。所以必須嚴格管控施工質量,才能實現暖通空調工程的正常工作。

一、暖通空調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線的位置和交叉問題

目前暖通空調工程設計圖紙大多數使用CAD繪制,在設計過程中僅僅在繪制施工圖紙之前初步規(guī)劃暖通空調管道的標高,而施工圖完成之前沒有仔細核查校對,造成各部分施工圖紙中管道線路的位置和高度多處交叉。這給暖通空調工程的整體施工管理和協調造成了很多困難。而在綜合性的建筑物中,吊頂的空間內部安裝有暖通空調的終端設備、通風管道、冷凍管道、冷凝管道等多條專業(yè)管道線路。如果施工前圖紙規(guī)劃校對不夠清晰,貿然按照圖紙施工,最后整體工程的效果就是先鋪設的管道線路施工方便,而后期的管道安裝和維護工作難以實施。這種情況下,管道安裝的施工位置和標高混,會影響工程質量導致功能受限甚至返工。

(二)暖通空調系統(tǒng)設備噪聲超標

空調終端設備運行工作時噪聲過大,是暖通空調系統(tǒng)工程常見的問題。目前風機管盤的技術較為完善,我國大部分生產廠家的產品噪音指數都能達到使用標準。而大風量空調機組的技術卻無法達到這個效果,往往對噪音指數的實際測量結果要比產品的樣本參數高很多。所以,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暖通空調的設備噪音指數作出要求,對大風量空調機組進行隔音處理。及時對進入施工場地的空調設備開箱檢查,盡量在安裝施工前通電測試大風量空調機組,如果發(fā)現噪音指數不達標,要及時更換、驗退或者調整隔音處理措施。從而消除施工后,工程調試運行階段的返工。

(三)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暖通空調工程施工中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如果水循環(huán)施工過程出現問題,暖通空調系統(tǒng)運行會受到最直接的影響,甚至無法工作。在暖通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冷凍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管道線路不通暢是經常遇到的問題。而直接原因就是管道線路的交叉,施工過程調整不及時,使管道網絡中出現很多氣囊堵塞,造成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法正常工作。另外的原因是管道清理工作沒有做好,從而導致暖通空調水系統(tǒng)不能循環(huán)流動。

(四)管道結露滴水

可以造成結露滴水出現在暖通空調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的原因比較復雜,這些成因主要有管道系統(tǒng)安裝問題、管道保溫效果低、管道系統(tǒng)接口連接不夠嚴密。更嚴重的漏水主要是因為管道系統(tǒng)的安裝施工沒有嚴格遵守工程操作規(guī)范。而管道系統(tǒng)材料質量問題和監(jiān)察不力、忽視系統(tǒng)的水壓測試,也會造成這些問題。

二、施工質量常見問題處理方法

(一)解決管道定位和標高

在施工圖紙設計過程中,采用管道線路綜合設計的方法。統(tǒng)一安排建筑物內部各個系統(tǒng)的管道線路工程的布線設計問題,將各部分管道線路走向問題綜合考慮,將單獨的工程管線布設、安裝位置統(tǒng)一規(guī)劃,從而避免不同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沖突,減輕了施工過程中調整布線和整體協調的工作。不同管道線路在建筑空間中有獨立并且合理的布線定位,使管線施工和維護過程協調統(tǒng)一。

(二)解決設備運轉噪聲問題 新型的彈簧阻尼減震系統(tǒng)被加入到空調系統(tǒng)的安裝中,在風機和管道的連接處應用軟連接方式,用彈簧吊鉤的方式固定風機盤。有效減少因為暖通空調系統(tǒng)安裝施工過程的處理不善造成的噪音問題??照{設備所在的機房采用吸音處理的方式,可以在房間內部用吸音效果較好的隔音材料添加圍護,或者直接在墻壁上粘貼隔音材料,減少設備噪音的傳播。在機房的墻壁外表和吊頂材質上應用粗糙平面的吸音板,吸收一部分設備造成的噪音。減少機房的門窗并采用吸音效果好的材料作為門窗材料。

(三)優(yōu)化暖通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優(yōu)化暖通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方法首先就是加強施工前期的設計管理問題,合理安排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管道線路高度和坡度,減少由設計的原因造成的氣囊問題。為可能出現氣囊的管道位置設計專門的排氣系統(tǒng)。而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清理的問題應,當在安裝施工前對管道做清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注意未封閉管道口的污染防護。為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管道網絡設置排污閥,做好設備連接前的分段清洗工作。

(四)處理管道滴漏問題

要解決管道滴漏的問題,首先要加強管道保溫材料的檢查。保證施工開始前圖紙技術交接的完整無誤,做好施工中的檢查工作,杜絕管道與保溫套管配置不合理現象,保證管道和保溫管的契合度。嚴格控制彎頭和閥門等接口位置的保溫工程。其次在冷凍管通過墻體的部分增設保溫保護功能,保證墻壁和管道保溫層之間的嚴密結合。再次要加強風機關盤中滴水盤部分的清理工作,并加強設備保護工作。

三、加強暖通空調施工質量管理

為了實現暖通空調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須嚴格把好施工質量關,切實做到無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或越級設計的工程,一律不予施工;無出廠合格證明的建筑材料、設備一律不予使用;所有工程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進行施工和驗收;質量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報竣工,經過返修,在確保工程滿足使用功能后才可交工。

(一)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為實現施工過程全方位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施工企業(yè)必須建立和健全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用企業(yè)中的生產、技術、經營、動力設備、材料等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來保證施工現場的工程質量,用企業(yè)質量管理系統(tǒng)的工作來控制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

(二)工程質量目標管理

為提高工程質量,增加施工企業(yè)的競爭能力,應在工程質量管理中推行目標管理。工程質量目標管理是貫穿施工全過程的一種系統(tǒng)管理。是以工程質量目標為目標,通過工程質量目標設計,將其展開為全部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工作與操作質量目標。在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每一個工序中,通過全體人員有目標的勞作,顯示為一定的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

(三)工程質量檢查

工程測試暖通與空調工程質量中有一部分內在的、功能性的質量,是不可能通過觀察和測量來確認的,而是要通過各種儀器、儀表的測試來確認。工程測試是對工程內在質量的檢驗,因此,還必須有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以及設計單位的有關人員參加,并會簽試驗記錄單或測試報告。當試驗結果達不到規(guī)范、標準和設計的要求時,必須認真找出原因,及時改正,然后再測試,直至達到要求并辦理會簽手續(xù)。建筑工程論文

(四)施工現場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

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的安全和文明生產方針,確保生產者在施工作業(yè)中的安全和健康,營造文明的施工現場環(huán)境,在暖通與空調工程的施工現場,需要注意施工現場安全和文明管理。

四、總結

在暖通空調工程的整體施工管理過程中,要嚴把質量控制關。工程施工之前要確保對設計意圖的了解,熟悉各專業(yè)施工圖,編制好施工組織設計,要抓住工程的控制要點,做好控制要點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采用先進的暖衛(wèi)通風空調技術,提高建筑的整體功能,已成為建筑業(yè)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GB50243-2002,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

第9篇:水循環(huán)總結范文

關鍵詞:暖通空調;施工質量;問題;對策

前言

隨著工業(yè)工藝水平的嚴格要求和人們對生活、工作環(huán)境舒適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對中央空調的需求量也將穩(wěn)定增長。目前中央空調除在原有工業(yè)領域和商用領域使用外,已開始運用于住宅小區(qū),實現集中供熱供冷。在全球范圍內,我國經濟一枝獨秀,國民經濟呈連續(xù)穩(wěn)步增長趨勢,社會購買力及消費潛力亦成為眾所周知的全球亮點,蓄積了雄厚的集團購買力。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必將進一步增強。

l 暖通空調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線的位置和交叉問題:

目前暖通空調工程設計圖紙大多數使用CAD繪制,在設計過程中僅僅在繪制施工圖紙之前初步規(guī)劃暖通空調管道的標高,而施工圖完成之前沒有仔細核查校對,造成各專業(yè)施工圖紙中管道線路的位置和高度多處交叉。這給暖通空調工程的整體施工管理和協調造成了很多困難。而在綜合性的建筑物中,吊頂的空間內安裝有暖通空調的終端設備、通風管道、冷凍管道、冷凝管道等多條專業(yè)管道線路。如果施工前圖紙規(guī)劃校對不夠清晰,貿然按照圖紙施工,最后整體工程的效果就是先鋪設的管道線路施工方便,而后期的管道安裝和維護工作難以實施。這種情況下,管道安裝的施工位置和標高混亂,會影響工程質量導致功能受限甚至返工。

1.2 暖通空調系統(tǒng)設備噪聲超標:

空調終端設備運行工作時噪聲過大,是暖通空調系統(tǒng)工程常見的問題。目前風機盤管的技術較為完善,我國大部分生產廠家的產品噪音指數都能達到使用標準,而大風量空調機組的技術卻無法達到這個效果,往往對噪音指數的實際測量結果要比產品的樣本參數高很多。所以,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暖通空調的設備噪音指數作出要求,對大風量空調機組進行隔音處理。及時對進入施工場地的空調設備開箱檢查,盡量在安裝施工前通電測試大風量空調機組,如果發(fā)現噪音指數不達標,要及時更換、驗退或者調整隔音處理措施。從而消除施工后,工程調試運行階段的返工。

1.3 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樓宇暖通空調工程施工中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如果水循環(huán)施工過程出現問題,暖通空調系統(tǒng)運行會受到最直接的影響,甚至無法工作。在暖通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冷凍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管道線路不通暢是經常遇到的問題。而直接原因就是管道線路的交叉,施工過程調整不及時,使管道網絡中出現很多氣囊堵塞,造成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法正常工作。另外的原因是管道清理工作沒有做好,從而導致暖通空調水系統(tǒng)不能循環(huán)流動。

1.4 管道結露滴水:

可以造成結露滴水出現在暖通空調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的原因比較復雜,這些成因主要有管道系統(tǒng)安裝問題、管道保溫效果低、管道系統(tǒng)接口連接不夠嚴密。更嚴重的漏水主要是因為管道系統(tǒng)的安裝施工沒有嚴格遵守工程操作規(guī)范。而管道系統(tǒng)材料質量問題和監(jiān)督不力、忽視系統(tǒng)的水壓測試,也會造成這些問題。

2 施工質量常見問題處理方法

2.1 解決管道定位和標高:

在施工圖紙設計過程中,采用管道線路綜合設計的方法。統(tǒng)一安排建筑物內部各個系統(tǒng)的管道線路工程的布線設計問題,將各專業(yè)管道線路走向問題綜合考慮,將單獨的工程管線布設、安裝位置統(tǒng)一規(guī)劃,從而避免不同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沖突,減輕了施工過程中調整布線和整體協調的工作。不同管道線路在建筑空問中有獨立并且合理的布線定位,使管線施工和維護過程協調統(tǒng)一。

2.2 解決設備運轉噪聲問題:

將新型的彈簧阻尼減震系統(tǒng)加入到空調系統(tǒng)的安裝中,在風機和管道的連接處應用軟連接方式,用彈簧吊鉤的方式固定風機盤管。有效減少因為暖通空調系統(tǒng)安裝施工過程的處理不善造成的噪音問題??照{設備所在的機房采用吸音處理的方式,可以在房間內部用吸音效果較好的隔音材料添加圍護,或者直接在墻壁上粘貼隔音材料,減少設備噪音的傳播。在機房的墻壁外表和吊頂材質上應用粗糙平面的吸音板,吸收一部分設備造成的噪音。減少機房的門窗并采用吸音效果好的材料作為門窗材料。

2.3 優(yōu)化暖通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優(yōu)化暖通空調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方法首先就是加強施工前期的設計管理問題,合理安排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管道線路高度和坡度,減少由設計的原因造成的氣囊問題。為可能出現氣囊的管道位置設計專門的排氣系統(tǒng) 而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清理的問題應當在安裝施工前對管道做清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注意未封閉管道口的污染防護。為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管道網絡設置排污閥,做好設備連接前的分段清洗工作。

2.4 處理管道滴漏問題:

要解決管道滴漏的問題,首先要加強管道保溫材料的檢查。保證施工開始前圖紙技術交接的完整無誤,做好施工中的檢查工作,杜絕管道與保溫套管配置不合理現象,保證管道和保溫管的契合度。嚴格控制彎頭和閥門等接口位置的保溫工程。其次在冷凍管通過墻體的部分增設保溫保護功能,保證墻壁和管道保溫層之間的嚴密結合。再次要加強風機盤管中滴水盤部分的清理工作,并加強設備保護工作。

3 加強暖通空調施工質量管理

為了實現暖通空調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須嚴格把好施工質量關,切實做到無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或越級設計的工程,一律不予施工;無出廠合格證明的建筑材料、設備一律不予使用;所有工程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進行施工和驗收;質量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報竣工,經過返修,在確保工程滿足使用功能后才可交工。

3.1 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為實現施工過程全方位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施工企業(yè)必須建立和健全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用企業(yè)中的生產、技術、經營、動力設備、材料等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來保證施工現場的工程質量,用企業(yè)質量管理系統(tǒng)的工作來控制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

3.2 工程質量目標管理:

為提高工程質量,增加施工企業(yè)的競爭能力,應在工程質量管理中推行目標管理。工程質量目標管理是貫穿施工全過程的一種系統(tǒng)管理。是以工程質量目標為目標,通過工程質量目標設計,將其展開為全部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工作與操作質量目標。在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每一個工序中,通過全體人員有目標的勞作,顯示為一定的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

3.3 工程質量檢查:

暖通與空調工程質量中有一部分內在的、功能性的質量,是不可能通過觀察和測量來確認的,而是要通過各種儀器、儀表的測試來確認。工程測試是對工程內在質量的檢驗,因此,還必須有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以及設計單位的有關人員參加,并會簽試驗記錄單或測試報告。當試驗結果達不到規(guī)范、標準和設計要求時,必須認真找出原因,及時改正,然后再測試,直至達到要求并辦理會簽手續(xù)。

3.4 施工現場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

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的安全和文明生產方針,確保生產者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營造文明的施工現場環(huán)境,在暖通與空調工程的施工現場,需要注意施工現場安全和文明管理。

4環(huán)境影響因素

隨著工業(yè)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環(huán)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燃煤鍋爐的排煙又是北方城市大氣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北京等大緘市對燃煤鍋爐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而且限制的區(qū)域不斷擴大.在這些區(qū)域內,環(huán)境影響成為了關系到設計方案可行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設計方案選擇時應特別注意環(huán)境保護要求不斷提高的趨勢,避免建筑物建成不久就進行改造.在空調設備選型時,要特別注意各種氟利昂制冷劑替代的進程要求,不能選用以已經或即將禁用的制冷劑為冷媒的空調產品.

暖通空調設計方案的選擇是一個直接關系到暖通空調工程項目的成敗和經濟效益優(yōu)劣的重要問題。暖通空調設計方案的比較和優(yōu)選是一個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的復雜技術工作。一個優(yōu)秀的暖通空調工程設計方案,應對設計方案涉及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使其綜合效益最高.綜合考慮的因素越多,通常其方案設計的水平越高,同時其設計工作量和難度就越大.在設計方案比較選擇時必須對工程設計項目的各項

實際需求、環(huán)境條件的特點、需求和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趨勢等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對各種技術方案的特點、適用條件和范圍進行客觀深入的分析,對暖通空調各種技術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有深入的了解,尤其必須對各種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投資、能耗、運行費用、調節(jié)性、操作管理的方便性、環(huán)境影響、舒適性和美觀性等技術經濟評價因素進行客觀準確的計算和綜合對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對各種設計方案進行科學的比較和優(yōu)選,避免因片面性和主觀性帶來的失誤和經濟損失。

5 總結

在暖通空調工程的整體施工管理過程中,要嚴把質量控制關。工程施工之前要確保對設計圖紙的了解,熟悉各專業(yè)施工圖,編制好施工組織設計,要抓住工程的控制要點,做好控制要點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采用先進的暖衛(wèi)通風空調技術,提高建筑的整體功能,已成為建筑業(yè)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許富昌.暖通工程施工技術[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