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升初中數學試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北京重點中學小升初試題精選:數學,具體試題如下:
1、(2008年四中考題)一列火車通過396米的大橋需要26秒,通過252米的隧道需要18秒,這列火車車身長是多少米?
2、(2009年五中分入學測試題)一位少年短跑選手,順風跑90米用了10秒,在同樣的風速下逆風跑70米,也用了10秒,則在無風時他跑100米要用秒.
3、(2009年四中入學測試題)在公路上,汽車A、B、C分別以80km/h,7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若汽車從甲站開往乙站的同時,汽車、從乙站開往甲站,并且在途中,汽車在與汽車相遇后的兩小時又與汽車相遇,求甲、乙兩站相距多少km?
4、(2008年三帆中學考題)一艘船往返于甲、乙兩港之間,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每小時9千米,平時逆行與順行所用的時間比是.一天因下暴雨,水流速度為原來的2倍,這艘船往返共用10小時,問:甲、乙兩港相距_____千米.北京重點中學小升初數學真題精選
【關鍵詞】解題思路;解題能力;培養(yǎng)
“數學的真正部分是問題和解”這是數學家P.R.哈爾莫斯曾說過的一句話。事實也是如此,我們進行數學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學會解題。而且,檢驗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能力情況,我們也往往是通過檢查學生能否解題來實現。因此,就數學科而言,可以理解為能否解題是解題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行為效果。怎樣才能使學生學會解題?以期提高解題能力,下面談幾點做法:
一、教學過程中應準確闡明解題思路
在解題教學過程中,既要講這道題“應該這樣做”,更要講“為什么要這樣做”。在教學進程中往往重前者,即教師采用綜合敘述方法,基本上按教科書的解題、證明順序,從題目條件開始,由一步一步的準確推理、一次一次的精確計算來解證例題和定理。這樣做其結果可使多數學生信服且能模仿,但方法是怎樣想出來的?多數學生卻難以捉摸。因此,只講“應該這樣做”是不夠的,更應揭示出產生這一解證的思維過程是什么。即“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才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例如,對代數課本上的一例題:“求的立方根”。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分析過程:
1、根據立方根的定義,要求的立方根,就是要求出一個數,使該數的立方等于。
2、什么數的立方等于?即:()。
3、考慮到立方是負數的數也是個負數,故(-)。
4、由于3的立方等于27,2的立方等于8,所以這個數應是,即:。
二、理解題意、廣泛聯想,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解題時,理解題意后,接下來應展開聯想。聯想些什么?一是聯想與該題有關的基礎知識,二是聯想與這題有關的基本方法。通過聯想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也有利于在解題思路受阻后探尋新的思路,還能促進知識的靈活運用與對知識的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系統的理解。
例如:已知如圖五角星形ABCDE
求證:∠A+∠B+∠C+∠D+∠E=180°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的基礎上,可對解題思路作以下歸結。
1、考慮到角的和是180°的有關定理??勺饕韵聡L試:(1)互補;(2)同旁內角互補;(3)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針對這一問題應該從何下手?
2、要證明五個角的度數和等于180°,聯系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考慮將其轉化為三角形內角,從而達到目的。通過觀察圖形,由兩個三角形ΔBGD和ΔEFC,又聯想到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1=∠C+∠E,∠2=∠B+∠D,又在ΔAFG中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達到目的。
3、聯想到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多邊形外角和定理以及多邊形內角和定理,可得以下兩法:
法一:∠A+∠B+∠C+∠D+∠E
=5個三角形內角和–2(∠1+∠2+∠3+∠4+∠5)
=900°-720°
=180°
法二:分別連結AB、BC、CD、DE、EA,則五邊形ABCDE的內角和為540°,又由于ΔABF、ΔBCG、ΔCHD、ΔDIE、ΔEJA的內角和是900°。
∠A+∠B+∠C+∠D+∠E
=540°-(900°-540°)
=180°
由以上的思考過程,可以看出解題的思維過程是一個嘗試中成功的過程。其所以成功,是由于聯想到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而且聯想越廣泛,證法就越多。一題多解是廣泛聯想的結果。由此可知,使學生懂得“廣泛聯想”,必將有助于他們解題能力的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仔細、認真地審查題意的習慣
仔細、認真地審題,提高審題能力是解題的首要前提。因為審題為探索解題途徑 提供方向,為選擇解法提供決策的依據。因此,教學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仔細、認真 的審題習慣,就是要對問題的條件、目標及有關的全部情況進行整體認識,充分 理解題意,把握本質和聯系,不斷提高審題能力。具體地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四 項要求:
1、了解題目的文字敘述,清楚地理解全部條件和目標,并能準確地復述 問題、畫出必要的準確圖形或示意圖;
2、 整體考慮題目,挖掘題設條件的內涵、溝通聯系、審清問題的結構特 征。必要時,要會對條件或目標進行化簡或轉換,以利于解法的探索;
3、 發(fā)現比較隱蔽的條件;
4、判明題型,預見解題的策略原則。 以上具體要求中,前兩項是基本的,后兩項是較高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 難點 教學實效 ;重要性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的迅猛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數學教學。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一直被廣大的師生看作是最難攻克的一門課程。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要注重擴充統計的份量,加大概率的內容。最新研究發(fā)現,一些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均將統計與概率作為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絕大部分數學課本都是按照年級不同來安排統計與概率的內容。鑒于上述情況,我國的數學教學亟待加大改革力度,具體介紹如下。
1.加大統計和概率改革的重要性
加大統計和概率內容的改革,在很多程度上能夠推進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趨向現代化以及結構上的科學化。此外,還能夠實現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改善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手段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等。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提升內容結構的合理性
目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代數、幾何以及統計。統計與概率在很程度上可以說是不確定性數學,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去發(fā)現和總結蘊含在隨機性中的規(guī)律性,借助辨證思維以及歸納的方法與手段,能夠有效的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統計、概率及學生的日常生活三者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學工作者應該借助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安排學生學習數據處理的方法與手段。
在進行具體的實踐活動時,教學工作者也可以鼓勵學生將感受到數學概率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充分體驗聯系實際對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調研習慣、培養(yǎng)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所以,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適當的增加數學概率教學并抓住教學難點,可以豐富初中數學教學內容,還可以有效提升數學教學內容結構的合理性。
1.2 意識到計算器的重要性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適當的增加數學概率教學并抓住教學難點,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對信息技術的整合,還可以實現計算器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推廣。目前,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已經廣泛使用計算器,并且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在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中也多次強調使用計算器的重要性,按照相關要求,課本已把原教材中“用計算器進行數的簡單計算”“用計算器求平方根與立方根”等內容列為教學重點。然而,所涉及的通過計算器來完成的內容,只停留在解決繁瑣問題上,不能有效的突出計算器的重要性。
2.把握概率教學難點的有效措施
2.1 材料選擇要寬泛
概率擁有著極其豐富的日常生活素材,教學工作者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注重從日常生活實際中發(fā)掘可以引入概率論教學的內容和素材,來提升概率論學習的趣味性,進而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此外,材料的選取應該側重于那些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社會問題以及人與自然的問題等,進而有效的體現現實性和時代感。盡管概率所涉及的內容多半是海量的圖表,仍然要為其安排相應的文字敘述予以解釋。而考慮到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盡最大可能減少文字敘述的使用。
2.2 注重引入游戲及生活實例
教學工作者在開展初中數學概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入游戲及生活實例,所涉及的較不錯的生活實例主要有:讓學生們觀察或者思考去超市排隊結賬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別人所在的隊伍都比自己的快呢?這樣能夠在學生間產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教學工作者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出這個實例與概率間的關系。若是超市內有15條隊伍正在進行排隊結賬業(yè)務,那么你所在的隊伍落后與其他隊伍的概率為14/15,也就是說,你的隊伍當然看起來是落后于別人所在的隊伍了。通過教學工作者這樣的講述,會使學生較易理解概率論的相關知識。
2.3 做到課堂教學與時俱進
教學工作者在開展數學概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提供其較為感興趣的娛樂資訊,并將其作為背景材料,豐富概率論課堂教學。研究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對娛樂資訊都比較感興趣,尤其是那些不專注于課堂活動的成績中等及偏下的學生。也就是說,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工作者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和效率[1]。
2.4 引入計算機模擬實驗
概率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學工作者在開展初中數學概率教學時,應該適當的引導學生借助拋硬幣、擲骰子等試驗來發(fā)現隨意性試驗中所蘊含的規(guī)律性,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大有裨益的。然而,這些傳統的試驗較計算機顯得較為落后和費時,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藥適當的引入計算機模擬實驗,來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工作者在開展初中數學概率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使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與概率相關的知識點;另一方面,還需要注意協調概率與日常生活實際的關系,充分把握初中數學概率教學的難點,進而有效提升概率教學的教學效率[2]。
參考文獻
1.在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這七個數中,不能寫成兩個自然數的平方差的數是____
2.如圖,陰影部分S1的面積比陰影部分S2的面積大12平方厘米,且BD=4厘米,DC=1厘米,則線段AB=______厘米.
3.一個人在河中游泳,逆流而上,在A處將帽子丟失,他向前游了15分后,才發(fā)現帽子丟了,立即返回去找,在離A處15千米的地方追到了帽子,則他返回來追帽子用了______分.
4.乒乓球單打決賽在甲、乙、丙、丁四位選手中進行,賽前,有些人預測比賽結果,A說:甲第4;B說: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說: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說:丁將得第1.比賽結果表明,四個人中只有一人預測錯了.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選手的名次分別為:_______.
5.如圖,正立方體邊長為2,沿每邊的中點將每個角都切下去,則所得到的幾何體有______條棱.
6.一本書,如果每天讀50頁,那么5天讀不完,6天又有余;如果每天讀70頁,那么3天讀不完,4天又有余;如果每天讀n頁,恰可用n天讀完(n是自然數).這本書的頁數是______.
使每一橫行,每一豎行,兩對角線斜行中三個數的和都相等.
8.有本數學書共有600頁,則數碼0在頁碼中出現的次數是______.
9.張明騎自行車,速度為每小時14千米,王華騎摩托車,速度為每小時35千米,他們分別從A、B兩點出發(fā),并在A、B兩地不斷往返行駛,且兩人第四次相遇(兩人同時到達同一地點叫做相遇)與第五次相遇的地點恰好相距120千米,那么,A、B兩地之間的距離是______千米.
10.某次數學競賽原定一等獎8人,二等獎16人,現在將一等獎中最后4人調整為二等獎,這樣得二等獎的學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2分,得一等獎的學生的平均分提高了4分,那么原來一等獎平均分比二等獎平均分多______分.
二、解答題:
11.學校要建一段圍墻,由甲、乙、丙三個班完成,已知甲班單獨干需要20小時完成,乙班單獨干需要24小時完成,丙班單獨干需要28小時完成,如果先由甲班工作1小時,然后由乙班接替甲班干1小時,再由丙班接替乙班干1小時,再由甲班接替丙班干1小時,……三個班如此交替著干,那么完成此任務共用了多少時間?
12.如圖甲、乙、丙三個皮帶輪的半徑比分別為:5∶3∶7,求它們的轉數比.當甲輪轉動7圈時,乙、丙兩輪各轉多少圈?
13.甲、乙、丙三個小孩分別帶了若干塊糖,甲帶的最多,乙?guī)У妮^少,丙帶的最少.后來進行了重新分配,第一次分配,甲分給乙、丙,各給乙、丙所有數少4塊,結果乙有糖塊最多;第二次分配,乙給甲、丙,各給甲、丙所有數少4塊,結果丙有糖塊最多;第三次分配,丙給甲、乙,各給甲、乙所有數少4 塊,經三次重新分配后,甲、乙、丙三個小孩各有糖塊44塊,問:最初甲、乙、丙三個小孩各帶糖多少塊?
14.甲容器中有純桔汁16升,乙容器中有水24升,問怎樣能使甲容器中純桔汁含量為60%,乙容器中純桔汁含量為20%,甲、乙容器各有多少升?
15.有12頭羊14天可以吃完12畝草,13頭羊44天可以吃完22畝草,問多少頭羊60天可以吃完50畝草?
16.如圖,一個棱長為5的正方體,在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各面中心挖去一個底面是1的正方形,高為2的長方體洞,求挖后此形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17.其余88人是群眾,則此工廠共有多少人.
18.某鐘表,在6月29日零點比標準時間慢5分,它一直走到7月6日上午6時,比標準時間快5分,那么這只表所指時間是正確的時刻應該是在哪月哪日哪時?("零點"和"7時"都指的是標準時間)
19.某出版社出版某種書,今年每冊書的成本比去年增加10%,但售價不變,因此每本利潤下降了40%,那么今年這種書的成本在售價中所占的百分數是多少?
[關鍵詞]設疑法;初中數學;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5-0028-01
何為“疑”?它是問題,是未知的版圖,是有待探索與發(fā)現的資源。俗話說:“有疑才有思,無疑則無思。”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巧用設疑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實效。
一、把握時機。巧妙設疑
在課堂教學中,時間非常有限,教師應把握好時機,適時、適當地將疑問設置在最為關鍵和必要的地方,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
例如,教學方程知識時,在課堂伊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明家有一個院子,為了改善居住環(huán)境,準備在院子中用籬笆圈出一片長方形的土地,在里面種植花草。小明家現在共有60米長的籬笆,想要讓圈出來的這片土地的長比寬的2倍再少3米。那么,這片土地圈好后,共有多大面積?”學生表示這個問題理解起來并不難,其中的邏輯關系也不復雜,可要想把最終的結果求解出來,就有些棘手了。這個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注意力十分集中,教學十分順利。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我選擇了在教學開始之前設疑,把它作為課程導入的關鍵一步,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教學效率自然顯著。
二、找準方法。巧妙設疑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隨意設疑,而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找準方法。在教學實踐當中,我總結出了一些較為典型且實用的設疑法,它們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效果顯著。
例如,教學完幾種四邊形的基本知識后,我采用從學生的易錯點進行設疑,請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將一個四邊形每個邊的中點順次相連,恰好能夠得到一個菱形,那么,這個四邊形一定是什么圖形?A.矩形;B.梯形;C.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D.兩條對角線相互垂直的四邊形?!睂W生原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四邊形的基本概念與定理,然而解答這道題目的正確率卻并不高。這樣的疑問促使學生迫切希望搞清楚解題的過程以及自己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在我的耐心指導下,學生明確意識到自己思考中的缺漏之處,并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設疑法有很多,筆者在前文當中所敘述的是引入易錯問題設疑,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學生通過思考并動手解題,自始至終無須教師過多的干預,同樣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聚焦規(guī)律。巧妙設疑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疑問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上,更體現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上。數學知識是有內在規(guī)律的。教師要根據數學知識與思想方法,通^設疑的形式,引起學生的關注,幫助學生尋找數學的內在規(guī)律,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例如,在“有理數”的教學過程中,我請學生依次解答如下幾個問題:(1)比-2.5大,比4小的整數有幾個?(2)絕對值比3小的非負整數是什么?絕對值不大于4的整數又是什么?(3)若a>0,6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有效學習;具體措施
一、初中數學教育轉變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初中數學教育朝著注重教學實效的方向發(fā)展,對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是以老師為主體,向學生單方面的灌輸數學知識。經過了長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刻板,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在初中數學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效學習。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育轉變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為主要目的。
二、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具體措施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數學教育要注重教學實效性。而要發(fā)揮初中數學教育的實效性,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尊重學生這一教學主體,有效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老師要主動轉變教學角色,以學生為主。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老師和學生的教學角色是比較分明的,老師主要扮演了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在課堂中占有主體地位,學生所扮演的僅僅是聽眾的角色,在課堂中老師有著絕對的發(fā)言權,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課堂組織,都是老師說了算,學生只能被動的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行,造成了初中數學課堂僵化,學生的個性特點得不到尊重,導致了學生失去了活力,過分的依靠老師的講,而不會自己獨立自主的開展學習,使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喪失。因此,從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角度出發(fā),老師必須要在課堂中主動轉變教學角色,改變過去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主體,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實現有效學習的目標。所以,綜合來看,老師轉變教學角色,以學生為主是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有效途徑和手段。
2、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努力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除了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之外,還要在課堂效益上下功夫。通過對現有初中數學課堂研究后發(fā)現,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在學習氛圍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要想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就要努力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從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來看,老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要想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課堂教學的目的,就要在老師傳授的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的實現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并不是心血來潮的提法,而是建立在長期實踐教學基礎上的,因此,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掘其優(yōu)點,并加以利用。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將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當做重要的手段。
3、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目前的初中數學教育來看,學生較過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強,已經不滿足于在課堂上被動的聽講。其次,學生的思維方式發(fā)生著變化,有些創(chuàng)新思路甚至是老師所沒有的,再次,在學生成分中,優(yōu)等生和差生的均占有一定的比例,需要我們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谝陨线@種現狀,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使初中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此外,我們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況,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保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能夠有效的指導其學習,老師在引導的同時,也要將這種創(chuàng)新思路推廣給更多的學生,使更多的學生受到啟發(fā)。除了以上兩點,我們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各種學生的學習訴求。
4、在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想取得積極的效果,就要在這一過程中,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制定詳細周密的教學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需要我們根據初中數學的多個學習階段,制定有效學習培養(yǎng)計劃,明確老師和學生的角色與任務,將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貫穿于初中數學教學始終,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具備有效學習的能力。初中數學的難度是逐漸加深的,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時候,就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的辦法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既解決了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又能夠實現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一舉兩得。所以,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初中數學的教學實際,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
三、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取得的積極效果
通過實踐發(fā)現,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使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這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的目標。
2、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使整體教學成績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促進了初中數學教育的發(fā)展,使初中數學教育的功能性和目的性更強。
3、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滿足了新課標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在新課標中,對初中學生所應具備的數學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通過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旭.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
一、了解學生共性和個性,切合學生實際需要,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前提
作為課堂教學主導者的教師,不僅需要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共同特點,比如初中學生固有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社會特點等,更需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如個人興趣愛好、長處和不足等。只有這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才可能在結合學科課程知識點基礎上,認真分析、挖掘課程內容,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取有效的授課方式、授課手段、語言運用、案例舉證等,通過學生喜愛的元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便于學生自覺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特點,如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針對教學任務與目標,對他們進行教學群體區(qū)分,做到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如可以將學生分為甲、乙、丙三個層級。甲級學生學習能力強,想象力豐富,基礎知識扎實,一般的課堂知識已不能滿足需求,可以讓他們接觸更高難度知識。乙級學生能吸收并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基礎知識牢固,這一層級的學生往往占據多數,教師應適當傾斜精力投入,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丙級學生通常缺乏學習興趣,基礎知識不扎實,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對于他們,想辦法打好基礎是第一要務。
二、根據學科特點、具體教學課程內容特點,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關鍵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最多的就是課堂講述法,講述法在給學生講解知識點,分析其邏輯演變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課堂全程都采用講述法,那么勢必使得課堂喪失活力,學生僅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對象??上攵?,這樣的課堂效果不會有多好。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所要講述知識點的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法、自主探究法等。
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熱情。如在《圖形與變換》一課,展示給學生有戰(zhàn)國時期的銅鏡、唐代花鳥紋錦、瓷器、剪紙圖案、年畫、臉譜等等吉祥圖案。在學習之前,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圖案的資料,了解每個圖案的出處、年代,以及代表的含義或者所蘊含的數學思想。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點,同時也了解了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
自主探究法:教師要精心設計例題和作業(yè),在設計作業(yè)時,要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興趣,設計多樣化、多層次的作業(yè),給學生有足夠的選擇空間,讓學生對作業(yè)過程充滿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在《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習題課)》的教學中,就可以2000年前我國非常著名的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的題目導入:今有五羊,四犬,三雞,二兔,直錢一千四百九十六;四羊,二犬,六雞,三兔,直錢一千一百七十五;三羊,一犬,七雞,五兔,直錢九百五十八;二羊,三犬,五雞,一兔,直錢八百六十一。問羊、犬、雞、兔價各幾何?
三、利用現代數字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造生動教學環(huán)境,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重要手段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很多新設備可以為我們所用,多媒體教學就是其中一種。通過這種技術,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以生動的動畫形式展現出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立體的形式展示傳統黑板教學模式無法完成的任務。
以講授“空間圖形的展開圖”為例,教師可以把簡單幾何體的展開過程用動畫形式制作出來,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常見幾何體的展開過程及展開后圖形的特點,并將不同幾何體展開后的圖形進行比較分析。
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重要動力
1創(chuàng)設“特殊”實驗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熱情
常言道“愛之學問之開始”,故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是進行有效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進行有效物理教學的必要條件.在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物理老師應當重視創(chuàng)設“特殊”實驗,強化學生對物理的求知欲望,從而啟發(fā)學生思考物理定義.倘若創(chuàng)設“特殊”實驗,則教師必須親自在課堂演示,必要時讓學生也參與其中.在觀察實驗以及參與實驗過程中,真實的實驗沖擊過去對物理定義的理解,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物理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可見“特殊”實驗側重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想象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例如,很多同學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升旗手,然而旗手只是少部分人,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模仿圖1構建相似場景,創(chuàng)設有關的物理情境,激發(fā)學生對物理求知欲望,具體操作方法: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5~6人為一組,為每個組提供一些器材,讓學生模仿國旗的構造,其中線(相當于升旗的繩子)、鉤碼(相當于國旗)、鐵架臺(相當于旗桿),進而讓每位學生都模擬升旗.此時,教師可以提問:(1)當細線逐漸提升鉤碼時,螺栓起到怎樣的作用?(2)螺栓和細線間存在怎樣的摩擦力?(3)可以采取怎樣措施將摩擦力減少?
于是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看法,最后學生得出這樣結論:學生往下拉線,而線往上拉鉤碼,線經過螺栓之后,力的方向產生變化,換句話說,螺栓讓力的方向發(fā)生變化.螺栓和線間存在滾動摩擦,將其變?yōu)闈L動摩擦.最后物理教師進一步吸引學生興趣,引出所要教學的內容,這樣總結:基于大家討論結果,只要我們將輪子替代之前螺栓,就能夠變?yōu)闈L動摩擦,有效減少摩擦力,在物理學科上,這種裝置被稱為滑輪,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滑輪的學習.
在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升國旗的材料或者多媒體視頻讓學生觀察頂部的輪子,并且直接指出那就是滑輪,進而快速進入滑輪的課堂內容學習.但是,筆者并沒有采用這種手段,而是創(chuàng)設升國旗的“特殊”實驗,經過一步一步啟發(fā)學生,最后將現象背后的滑輪呈現在初中生眼前,可見,“特殊”實驗有助于初中生探究滑輪特征,并且靈活溫習滑動摩擦的有關知識.在觀察實驗和參與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
2探究“特殊”實驗,引導學生感受物理過程
心理學認為,人們的心理與行為能夠進行轉變,當物理老師結合認知與行為時,學生充分發(fā)揮行為自主性,進而推動心理與行為之間轉變.在物理教學實踐中,筆者往往創(chuàng)設“特殊”實驗,推動學生形成物理定義,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遇見的困難,初中生親自感受物理實驗過程,有助于理解物理定義.
例如在《功率》教學過程中,物理老師以飲料搬運為情境,創(chuàng)設“特殊”實驗.物理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復習做功的兩個要素,并且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比賽活動,然后學生記錄實驗結果,并且進行討論交流.實驗一:每個小組派出2名學生分別將18瓶飲料從學生書桌搬到老師講臺上,記錄時間;每個小組派出2名學生分別在18秒內從學生書桌搬到老師講臺上,記錄搬運飲料的數目.兩個實驗后讓學生對比兩名學生代表做功快慢關系,思考對比做功快慢的方法.
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得出這樣結論:(1)做功時間相同,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2)做功時間相等,時間越少做功就越快.接著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倘若時間和做功均不相同,怎樣對比做功快慢?于是,筆者這樣創(chuàng)設實驗二:教師準備秒表、彈簧秤等器材,讓學生用彈簧秤緩慢向上拉動原本在地面的鉤碼,直到距離地面0.8 m,記錄t (s)、s (m)、F (N)等數據,于是引導學生思考:單位時間內,每名學生做功的多少?進而引出功率的定義,并且因為每名學生均主動參與實驗,因此教師可以獎勵學生一瓶飲料,對實驗進行較好的小組,教師應當給予多獎勵.
“特殊”實驗創(chuàng)設采用比賽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第一、二個實驗是利用控制變量的手段實施,將一個變量控制不變,對比另外變量大小,兩個實驗使得學生親自感受實驗過程,并且經過討論交流,引出功率的概念,整個過程讓初中生親自感受功率定義的形成過程,有了深刻理解.此外,教師實施獎勵讓物理課程充滿娛樂氛圍,讓學生認識、行為進行高效結合.
3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特殊”實驗,啟發(fā)學生深化物理概念
物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個物理定義往往采用簡練語言準確描述,但初中生對于定義理解是膚淺,并不完全能夠理解背后的本質.筆者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特殊”實驗,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啟發(fā)學生深化對物理定義的掌握.例如在教學《機械功》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硬幣、橡皮、木塊、小車、彈簧秤、鉛筆等器材,讓學生設計做功實驗.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營造自主學習環(huán)境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角色決定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結構和全部內容,學生所擔任的角色只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配角,被動性的學習令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技能提升受到限制,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必然受到禁錮。伴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展開,落后性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地位被提升為主體地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徹底性的改變,要將教師主宰課堂的霸權行為進行改變,要在教學中確立以生為本的先進觀念,并為學生搭建可以實現全面發(fā)展的平臺。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愛學生,要充分尊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理解和慈愛。
二、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
情境是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引發(fā)學生內在探究的情感和態(tài)度的動力源泉。要以情境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結構和內容的優(yōu)化,讓學生在生動、形象、具體的情境中感知知識的內在魅力。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擔任好情境創(chuàng)設的組織職責和策劃職責,要積極為學生的主動探究創(chuàng)設激發(fā)性的教學情境,以情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情感,以境簡化知識的繁雜形式,讓學生主體在情與境的融合中達成數學知識與技能的自主建構。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建立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需要建立在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上,需要建立在學生主體的內在興趣需求上,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出與數學知識和學生發(fā)展相適宜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初中數學“數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興趣需求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在我們的教室的墻面上掛著一支溫度計,溫度計上面正好顯示的是我們教室現在的溫度,大家想知道我們教室現在的溫度是多少嗎?有哪位同學可以借助溫度計的數值來告訴我們呢?以此貼近學生的情境進行數學知識的闡述,讓學生的主體探究情感得到有效的集中,讓數學知識的學習變得輕松易懂。
三、倡導小組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
在教學活動中推崇小組合作形式,是新課程改革中重點強調的內容,同時也是對學生主體發(fā)展的一種肯定形式。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數學知識的相關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組建,讓學生以小組之間的合作、互助進行數學知識的共同性探討,讓學生之間互相質疑、答疑,讓學生主體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與意識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布置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的相關數學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方程的不同解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解題時間與效率的競爭,讓學生在激烈競爭的氛圍中主動獲取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總之,在學生主體的教學視角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應當圍繞學生而進行,應當以學生主體的發(fā)展為先,以學生主體的內在探究為本,以此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搭建科學、有效的教學平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