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生健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問題 心理教育
初中生是個體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重要、關鍵的階段。生理發(fā)育迅速,第二性征出現(xiàn),性趨于成熟,但心理發(fā)展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期,所以他們的身心處于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易引起種種心理沖突,這種心理沖突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便會引發(fā)種種心理障礙,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有的還會波及他人和社會??梢姡谥袑W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1.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系統(tǒng)。
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生理心理發(fā)育、學習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xiàn)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2.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xiàn)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yè)、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chǎn)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fā)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1.普及性原則?,F(xiàn)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身心發(fā)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于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發(fā)展性原則。由于初中生所處于的成長階段,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采取發(fā)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于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4.活動性原則。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容?;顒拥脑O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fā)展。
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xiàn)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進行有關的心理講座
進行有關的心理講座。開展講座時應做到以下幾點:⑴趣味性。針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問題,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測試等方式提出,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讓學生在輕松、熱烈的心境下,打開心扉,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心理修養(yǎng);⑵行為化。強調行為作業(yè),把教育要求及時轉化為行為訓練的要求,并注重從行為角度評價心理素質的變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⑶針對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個別問題個別指導。
2.參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
讓學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感受時代的脈搏,體驗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協(xié)作的重要,這不僅能使學生學會既善于評價自己,又善于評價他人,而且能使內向孤僻的學生變得活潑開朗、增強合作意識,使心胸狹窄者學會寬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現(xiàn)心理障礙,從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積極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咨詢活動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學生與咨詢老師直接面談,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覺進行心理調整;二是間接咨詢,讓學生把難以啟齒的問題通過電話、信件等匿名的方式傳達給老師,教師則可通過講座、黑板報等方式解決其中的典型問題。
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詢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⑴保密性原則。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隱私,為學生保守秘密,不辜負學生的信任;⑵交友性原則。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使學生在解決心理困惑時沒有顧忌;⑶教育性原則。教師應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礙。
4.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學生身上的每一個心理疾患都有著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為家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⑴轉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⑵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⑶重視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戰(zhàn)勝挫折的堅強品德;⑷尊重孩子,多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予鼓勵;⑸經(jīng)常與學校溝通,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內容要與學校一致;⑹對孩子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要及時分析、及時引導、及時解決。
5.營造一個寬松、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方面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其表現(xiàn)在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yè)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廣義而言就是人能夠在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適應社會生活變化節(jié)奏,能與人正常交往。狹義的即是人能夠預防心理障礙或異常行為出現(xiàn)。初中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這個時段在人的一生發(fā)展階段中比較短暫,但是卻是一個銜接轉折的時期。順利的過度并會對人的一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所進行的德育、素質教育在這一時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學生常常出現(xiàn)自卑、孤僻、偏執(zhí)、嫉妒、心理脆弱、懶散、任性、虛榮、抑郁等不健康心理的表現(xiàn)。這些問題需要及時得到重視和解決。中國心理學會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有3.4億17歲以下的未成年中,有大約3千萬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至32%。大學生心理和行為障礙率占16%-25.4%,并且有上升趨勢。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中小學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是客觀的實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為他們一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好的基礎。
1初中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1.1 心理負擔過重
幾千年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jīng)成為中國眾多家長的普遍心態(tài)。家長對學生的高期望,并未建立在孩子的實際基礎之上,帶著一定的盲目性,讓期望變成失望。在學生的學習心理上,壓力越來越大,缺少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挫折感就會動搖著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特別是當學生遇到考試時,他們很大程度上就會出現(xiàn)焦慮等現(xiàn)象,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感會越來越重,甚至出現(xiàn)焦慮泛化現(xiàn)象。父母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情況如何,致使家長在教育中就出現(xiàn)了重作業(yè),輕品德;重身體,輕心理;重物質,輕精神的傾向,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容易產(chǎn)生心理偏差和行為偏差。當然,有些家長的專制使得孩子在探索周圍環(huán)境的成長過程中,無法忍受父母的過多監(jiān)視,必然會導致他們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的出現(xiàn)。
1.2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父母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細胞,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夫妻關系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個家庭氛圍較為緊張、家庭成員的關系間存在不信任,不恰當家庭教育方式。對子女過于的嚴厲、粗暴、專制或者是過于溺愛、嬌寵的都容易造成初中生“成人感”受挫,“自尊心”受損、“獨立性”受到壓抑。同時,如果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客觀差異,也會使父母與子女間關系緊張,產(chǎn)生代溝,甚至出現(xiàn)隔閡,使孩子出現(xiàn)反抗、沖動、疑懼、膽怯及依賴等心理問題。
1.3 人際關系交往不良
對于初中生群體的人際關系,不外乎是與教師的關系,同學之間的關系,與父母親的關系這三條主線。然而,只要一條線上出問題,就會或多或少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與教師、家長的關系,多出于教師或家長對青少年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其產(chǎn)生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家長更多的有可能對其進行專制,使父母與子女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專橫。與同學的交往中,他們很重視同學間的友誼,和一種集體的歸屬感,但由于與同學相處不融洽,受到排斥,他們就出流露出孤獨感,個別甚至會變得敏感、多疑和自卑。進而難于甚至害怕與人交往。
1.4 青春期的問題
青春期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青春期心理閉鎖,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早戀。封閉心理已經(jīng)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通存在而又特殊的一個標志,由于是趨于閉鎖的外在表現(xiàn)與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個體,這樣一個矛盾體的產(chǎn)生就更加印證了心理問題的加深。青春發(fā)育期的生理巨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他們內心的秘密想與人傾訴,但是遇到父母和老師只有選在緘默,在這種得不到理解的情況下,便出現(xiàn)了壓抑心理,焦慮和抑郁。早戀是未成年人的戀愛,一般多發(fā)生在青春發(fā)育期,是性發(fā)育成熟與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
2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途徑
1.1 校園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作用
學校是學生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學校的學習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著較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學校的教育條件、學習條件、生活條件,與教師的關系、與同學的關系等等,若這些條件和關系處理不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一定的影響,即會造成學生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若不適應就會造成心理失調,導致心理性的障礙。學校在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扭轉學生的不健康心理,預防并避免一些極端事件的發(fā)生。
在開展心理教育課程的同時,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集體咨詢”。為了年輕一帶的茁壯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整個中小學階段,長期跟蹤,因材施教,學會反思,堅持正確,改正錯誤,發(fā)展?jié)撃?,排除心理的困擾,才能保證自己有個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既需要教師的誘導啟迪,也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抓反復,反復抓。切忌急于求成,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fā),正確引導,讓他們領悟該怎么做,做什么。如通過文體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增強班級成員的凝聚力;觀看愛國主義影視劇、升國旗儀式、過組織生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增強愛國意識;通過科技興趣小組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有針對性地推薦一些有益的書籍、介紹一些優(yōu)秀人物傳記讓學生閱讀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班主任在這其中起著特有的作用和用途,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生活教育的指導者,教書育人,既傳授知識,又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不僅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也讓整個班集體形成一個團結、溫馨、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班主任進行心理輔導,不僅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防治和解決,同時也使學生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發(fā)揮潛力,發(fā)展特長,使班級上的每個學生都有這飽滿的精神,愉快的情緒和和諧的人際關系,行為舉止符合社會要求。
1.2 家庭環(huán)境在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成長,在心理和意志上缺乏一定的鍛煉和磨練。他們的心理問題已經(jīng)成為當今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然而,由于被家長們只重身體忽視心理的結果往往導致了不少學生家長從現(xiàn)實悲劇的發(fā)生意識到心理教育的必要性。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教育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終生的教師,家長應該要充分認識家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家長要轉變教育方式和成才觀念,人的綜合素質是由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術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素質構成的統(tǒng)一整體,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條件和重要特征。兩者缺一不可。家長在家庭中不是只是解決孩子溫飽的問題,還是孩子行為作為參照,所謂的言傳身教就是如此,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學。當然,家庭的環(huán)境氣氛也同樣對孩子也影響較深,有資料表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往往與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的行為個性有直接關系。若家長有家庭意識,自然會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成長,注意舉止行為,為孩子榜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心理素質,起著學校和社會教育都無法替代的效果。
當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心理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恰當?shù)姆绞脚c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溝通,促使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同時,要懂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識,努力構建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包容、信任,是搞好家庭關系最重要的條件。
讓初中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實現(xiàn)并落實素質教育,學校、家長、社會都應相互配合,肩負責任,關心,關注這一特殊群體,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打下堅實基礎。使他們更全面、更客觀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主動自覺地去矯正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瑞萍:《淺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8):224.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初中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yǎng)跨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初中是基礎素質教育,心理健康狀況是學生素質水平的重要表現(xiàn),心理素質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有助于引起家庭、社會、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有助于中學貫徹《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對初中生身心發(fā)展和未來在社會上的發(fā)展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學校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
(1)開設心理教育課程與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相結合
將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引進課堂或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一種手段,它為所有學生能直接接受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證。根據(jù)不同年級的特點有所側重,對初一年級應側重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加強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的指導;對初二年級應側重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發(fā)育問題,培養(yǎng)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對初三年級則應側重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壓力源”,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和升學觀,進行應試心理的輔導與訓練。
(2)進行個別心理咨詢
個別心理咨詢是輔導教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xiàn)的專業(yè)幫助學生的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①面對面交談,這是一種輔導者與被輔導者之間的直接性溝通,是一種最為簡單但具有互動性的咨詢方式。②電話咨詢,是咨詢與被咨詢雙方通過電話交流的形式進行的咨詢方式。③信函咨詢,信函咨詢對于初中生的一些不宜公開的心理問題,可以較好較快的解決,是一種較為隱蔽的間接咨詢方式。④個案研究,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所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
(3)注意其他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滲透
學習輔導是心理輔導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結合學科教學來進行的學科互動與滲透心理教育方式。將心理學知識以課堂為主渠道,以學科教育為主載體充分發(fā)揮學校各科教學的心理教育功能。從教育實施的具體過程來看,一切目標、內容、方法、手段都要通過學生心理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心理因素無疑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基本因素。學科教學要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考慮初中生心理發(fā)展的階段、水平、特點,利用初中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使學生能積極接受學科教學的影響,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4)構建良好的學校心理環(huán)境
學校心理環(huán)境,是指學校里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學習、生活、游戲、交往的全部空間。學生學習、活動及生活的氛圍,學校的人際關系及風氣等,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應構建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如精神環(huán)境、社會化環(huán)境、互動性環(huán)境等。創(chuàng)設精神環(huán)境應從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入手,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師生情感關系;社會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應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契機,調節(jié)學習的壓力,從而改善由于課業(yè)負擔過重而導致的初中生厭學、恐學等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構筑喜學、樂學的良好氛圍。
2、家庭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后方
(1)根據(jù)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正確教育、引導孩子。隨著初中生身體的發(fā)育、自立能力的逐步發(fā)展和獨立意識的逐步增強,他們常采用夸張和偏激的形式來表達反抗和獨立的愿望。如與父母發(fā)生沖突、抽煙、染發(fā)、服裝怪異、喜歡扮演成人角色等。
(2)關注孩子的“心理閉鎖”。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漸漸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他們的心理生活豐富了,但表露于外的東西卻少了,這樣的時間久了,就會產(chǎn)生“心理閉鎖”。初中生“心理閉鎖”常表現(xiàn)為喜歡上帶鎖的日記,不愿與家長進行交流等,但他們的內心又渴望“開放自己”,由于感到孤獨和寂寞,他們以不斷的尋找朋友、迷戀偶像明星或上網(wǎng)找朋友聊天作為寄托。他們反而最不愛向親人說心理話。這種情況持續(xù)下去,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諸多不利的影響。為此,家長不要夸大這種心理特征的消極影響,這樣會給孩子們增加壓力,要尊重他們的隱私權,給孩子創(chuàng)造自己的空間,提供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氣氛,只有這樣,才能從他們心理上解除陰影。
(3)正視“代溝”沖突。初中生的心理活動往往處于矛盾狀態(tài),其心理水平呈現(xiàn)半成熟、半幼稚性。這種心理狀態(tài)容易導致產(chǎn)生與家長的“代溝”,表現(xiàn)在面對與家長的不同意見,孩子首先覺得是家長不理解自己,而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傳統(tǒng)的東西視而不見,家長一提傳統(tǒng)就生氣。那么,作為家長應運用一些可行的引導策略:①理解和平等對待孩子。②選擇最佳的教育時機和方法,進行友好的交流與對話。③家長、教師嘗試接受孩子的某一項興趣愛好,與孩子一起探討有關問題,與孩子一起進行娛樂活動,請孩子來當老師。④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一件工作,培養(yǎng)家長與孩子的共同語言。
(4)為孩子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盧梭在談到家庭教育的問題時說:“良好的家庭氛圍是抵制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家庭是孩子避風港灣,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堅實后盾。它是以家長的情緒感染為核心,通過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家庭人際關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養(yǎng)等反映出來。有良好心理氛圍的家庭,一般表現(xiàn)為夫妻關系和諧、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對子女給予真誠和理智的愛,家庭成員之間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態(tài)度和善,思想活躍,心理相容,反映出互愛的高尚情調和積極向上的氣息。
3社會應給予初中生的心健康更多關注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環(huán)境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大家關注。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jù)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xiāng)差異
對于現(xiàn)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于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芍^是鳳毛麟角,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系統(tǒng)
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生理心理發(fā)育、學習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xiàn)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xiàn)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yè)、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chǎn)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fā)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二、學校要重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既然中學生心理障礙的疏導已成為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就應調動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tǒng)。其次,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努力創(chuàng)設和開展心理教育專業(yè)課、實施心理輔導、開展心理咨詢、實施心理治療。也可在學科教學中、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勞動技能課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為中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主要是指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環(huán)境。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濃郁的校園文化可以激勵學生拼搏精神,整潔的校園設施可以規(guī)范學生心理行為。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也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學校要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廣泛宣傳家教知識,不斷提高家長的“心育”水平,促使家長自覺地營造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心育環(huán)境,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管教孩子,與學校形式強大的教育合力。同時,學校要充分利用社區(qū)、村隊生活環(huán)境,使之服務于學校德育。
三、要努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
要組織教師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學??梢哉堄嘘P專家給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讓教師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須具備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進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緒、適當?shù)男袨?、虛心的態(tài)度及現(xiàn)實的良好適應力。明確不同學段的學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有所不同。讓教師們通過學習,提高認識,真正懂得一個好教師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摯的愛去影響學生、塑造學生、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讓教師從思想上重視與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與作用。
組織教師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保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要必須認識到,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心理具有獨立與依賴、自覺與幼稚、積極與懈怠等錯綜復雜、相互矛盾的不成熟的特點。也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有差異的,學生在課堂上各方面的表現(xiàn)不可能整齊劃一,但是這種差異不是消極的、有害的,而是可積極開發(fā),充分利用的一種資源。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師不應忽略這一點,無論對什么樣的學生,都切忌輕易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老師要為人師表,以滿腔的熱情感動學生,要有敬業(yè)精神,以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和淵博的知識樹立起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做到既是學生的師長,又是學生的朋友,這樣才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總之,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綜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維持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
[關鍵詞]心理健康;親情;自我調控;和諧
在電視劇《櫻桃》中,艾村留守兒童李歪脖子的孫子李巖,發(fā)自內心的一番哭訴,撕心裂肺的一聲“媽媽”,震撼了觀眾,使大家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中國農村的學生怎么了?孩子們渴望的母愛在哪里?每一個人民教師,都會不由得陷入對農村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之中。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普遍令人擔憂。一方面,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農民的思想觀念、謀生手段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很多像李巖父母那樣的農民棄農經(jīng)商,進城務工,開辦企業(yè)。全國政協(xié)委員、兒童文學家湯素蘭在提案中說:“從一定程度說,中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是以犧牲5800萬留守兒童的童年幸福為代價的?!辈诲e,許多家庭往往成人在外務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中。有的家庭雖然父母在家,但因為忙于生計,往往顧不了孩子,家庭結構的變化導致了農村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小孩子在祖輩面前得到的往往是溺愛而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為謀生致富將孩子的家庭教育放在一邊。這種情況必然導致農村孩子心理健康嚴重失調。
從學生自身來講,當代農村初中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與心理的發(fā)育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據(jù)調查,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任性、自私、自卑、偏激、冷漠、孤獨、嫉妒、逆反心理等。有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的話,將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的由于病態(tài)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在農村的學校里,心理健康知識在廣大教師中普及率低,而對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少教師愛莫能助,束手無策。一些教育工作者在遇到學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往往采取不恰當?shù)姆椒ǎw罰、心罰、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chǎn)生孤獨、自卑心理。有些后進生被老師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另外,有些教師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諸如脾氣暴躁、情緒反復無常、缺乏寬容忍讓意識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針對農村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如何強化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健全親子關系,滿足子女親情需求
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通過宣傳使學生家長轉變觀念,改變那種“只要給孩子留下更多的錢,讓孩子有實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對孩子負責”的錯誤觀念,充分重視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首先,提高溝通頻率,最好做到每個星期或至少半個月交流一次;其次,在溝通內容上不僅僅學習,還要關注他們的道德發(fā)展和精神需求。學校和老師保持經(jīng)常性聯(lián)系,隨時了解子女學習和發(fā)展情況,并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
二、幫助學生掌握調控自我,發(fā)展自我的能力
1.學校方面。通過調查測試、分析學生的心理障礙、偏移情況,加強心理教育,矯正學生心理困惑的認識結構。成立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咨詢,幫助學生克服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障礙,使他們能適應學校生活,處理好人際關系。
2.學生方面。學生依靠主觀能動性,對心理問題自我調控,認識了解自己的情緒特征,出現(xiàn)反常行為就要及時的疏導。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思想、道德行為進行轉化、控制和監(jiān)督,在學習上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積極思考,主動發(fā)言,主動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克服學習中的懶惰情緒,提高學習效率。樹立正確的交往觀,以良好的情緒和生活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多種問題,發(fā)展樂觀的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情趣。
三、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是采用“以點(骨干教師)帶動片(班主任),以片普及面(全體學生)”的模式進行干預。(1)培訓骨干師資。上述2所學校各選派3~4名骨干教師,如政教科教師和心理教師參加由寧波市江北區(qū)計生協(xié)會和區(qū)教育局共同舉辦的寧波市江北區(qū)“青春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班,接受系統(tǒng)的教育理念、理論知識、生活技能和教學方法的培訓。(2)輔導班主任。接受系統(tǒng)訓練后的骨干教師在校內輔導初一年級的各班班主任,使他們掌握“青春健康”教育的理念、內容和方法。(3)教育干預。各班班主任以主題班會活動的形式,分4次對全班學生開展“青春健康”知識與生活技能培訓,內容包括:“迎接青春期”、“青春期人際交往”、“價值與做決定”、“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二是采用PLA(ParticipatoryLearningandAction,互動式教學法)教學法開展“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訓活動。以平等參與、民主開放、和諧互動、共同分享為特點,采用以問題、情景為主線的教學方法,通過頭腦風暴、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劇表演和游戲等一系列趣味活動,搭建鼓勵、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平臺[7]。在生活技能培訓中,一般只在活動前后或過程中穿插簡短的講解,用以傳授知識或介紹某種技能[8]。
2青春期性健康與保健知識
2所學校初一學生經(jīng)干預后,對青春期性知識的認知水平均顯著提高。除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一學生對女性經(jīng)期勿坐浴且不能發(fā)生認知率在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各項認知率,干預前與干預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預防艾滋病知識
結果顯示,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一學生對其中4個題項的認知率有顯著提高,干預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農村學校初一學生只對“安全套可以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認知率在干預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3性觀念除農村學校初一學生“偶爾也會影響”的平均得分在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題項,農村和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一學生干預后平均得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4討論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Exploration of Function of Sports Education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N Yan
(Junior High School of Kuangyan Town, Cixi, Zhejiang 315318)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stage in obligations prescribed, should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making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influence of sports activities to mental state. Because students in class often appear fear, emotionally unstable and other bad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PE teaching,and it also difficult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so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gym class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PE Educat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xplore
1 心理健康的具體體現(xiàn)
(1)認知能力正常。認知能力也是人的基本能力,它是心理健康的基礎,也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2)智力沒有缺陷。智力是由人的觀察、思維、想像、和操作能力所構成,是學生正常學習的基本心理條件。(3)有健康的理想和價值觀,理想是人生方向的動力。(4)個性健全,情操健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5)對自己有恰如其分評價,并對困難和挫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而目前在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視,造成體育教學質量徘徊不前,這對學生健康成長帶來缺陷,為此,要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和體育項目,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已是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
2 初中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措施
初中生是生理發(fā)育的第二高峰期,同時也是兒童過渡到成人的“心理斷乳” 期,心理上產(chǎn)生獨立、交往、尊重及適應環(huán)境的種種需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氛圍,必須要適應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具有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是學生參加各項運動的前提條件。當前學生的情感比較單薄,存在著情感反應和取向多方向、多角度和紛亂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應該恰當安排適應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使得課堂近乎娛樂體育,或者選擇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組織方法給學生以愉快輕松的心理感受,促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要讓學生能在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參加學習,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幸福,以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陶行知先生曾說“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要貫徹這一理念,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讓學生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讓學生能獲得更多積極的情緒體驗,促使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和磨煉,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和體現(xiàn)學生自己的個性。當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需要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愉快的體驗。在技術形成的練習中讓學生自我表現(xiàn)。例如,籃球課是初中學生比較有興趣學習的一個項目,如果在學習、練習中受到阻礙干擾,學生也會失去學習信心,女學生更為明顯。所謂阻礙干擾是指在學習進度、難度上超過了學生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及受學生身心個體差異的影響和教法、組織方法上的不力等等。因此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按不同的技能分組,而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就樣可以讓每個學生在掌握籃球技術上都有一定的收獲。又如耐力跑是學生感到較為恐懼的項目。而近年來學生耐力素質的下降己受到各級教育部門的普遍重視,我市自從安排體育中考,歷年來耐力跑都是必考項目。此時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要給予諒解、幫助、期待、和鼓勵。同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在練習方法上可以用接力跑、定時跑、追逐跑、越野跑等不同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學生只有選擇了適合自己胃口的項目和練習方法,學習會變得更為主動、樂觀、個性得到發(fā)揮,以利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
學習主要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作為教師,只能是一個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不把已知、固定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看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效果不佳,而感到勞而無功,事倍功半;也有的學生由于怕苦、怕累主觀不努力,而造成個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還有的學生把練習目標定得過高,急于求成,出現(xiàn)(下轉第245頁)(上接第226頁)這種現(xiàn)象往往伴有自責和內疚,也有學生有了一點進步驕傲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誘導,主要可以改變練習情境來調整學生心態(tài),也可以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參加感興趣的多種練習,同時可以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自由地表述自的情緒。
4 用游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態(tài)
體育游戲,是指各種有規(guī)則限制的具有體力開發(fā)和智力開發(fā)價值的自身娛樂或集體娛樂活動的總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內容帶有濃厚的競技色彩,比較單調,對學生的興趣愛好考慮不夠,而體育游戲的興起給新課程下的體育課帶來新氣息新內容,因為它內容豐富多彩,在體育教學中倍受學生青睞,是學生最為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之一。例如我們上田徑教材時,也可以安排學生用游戲形式的練習“跑跳繩” 接力、“鴨步兔跳”接力、“綜合練習”接力等。上球類教材時可以安排“推運球” 接力、“搶傳接球比賽”、“角籃球比賽”等讓學生在不同的體育游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學習興趣,又鍛煉了身體,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而又消除了身體素質較差學生在學習上的自卑感心理。
5 課后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課后教師應及時針對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提供幫助,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對于在課堂上表現(xiàn)差的學生課后更加給予關心,通過談心向這些學生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而可以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進行幫助指導。對學生在課后所提出的心理問題要逐一進行認真細致地給他們分析、解釋,以利學生在課內、外自覺參加體育學習、練習的自覺性得以強化,使他們樹立信心,啟發(fā)他們敢于面對挑戰(zhàn),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身心健康。
6 要正確評價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體育課是教師進行知識傳授和教育學生的主要渠道,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關系到課堂氣氛、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如激動、煩躁、緊張等失控情緒時,此時教師要耐心告誡學生,不要因為一時的失誤,或錯誤而造成急躁、被動,要學會冷靜的思考,要分析原因,用什么方法來避免動作上的錯誤,改變技術手段轉劣勢為優(yōu)勢,這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誠然,教師也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健全的人格去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7 結束語
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幫助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必竟之路,也是進行情感滲透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努力尋找教學契機,創(chuàng)造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重視體育教學中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學所采用的一切措施。
參考文獻
[1]許國喜.試論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4.
在思想品德課程中展開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前,教師首先要對于應當有的教學內容有理性分析,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應涵蓋的具體要素,這樣才能夠讓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們正面臨一個很典型的心理轉變。他們在慢慢從兒童向青年乃至成年人逐漸邁進,學生心里會有各種疑惑,會存在對于世界的好奇與不解,也會有各種叛逆的心理存在。正是基于此,這個時期的思品課的教學中展開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顯得非常有必要。只有在正確的引導下才能夠幫助學生們化解心里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且讓學生以更為積極向上的情緒面對今后的生活與學習。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水平,這個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當主要涵蓋如下要素: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了解自己的生理變化;知道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常識,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yǎng)成熱情幵朗的性格;正確認識與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認識情緒的多樣性,合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學會區(qū)分情趣與興趣,追尋高雅的生活;學會拒絕不良誘惑;積極與教師交往,提高生活適應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在社會交往中養(yǎng)成寬容、謙讓、合作和共享等社會行為。這些內容都和學生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在知識教學時給予學生正確引導,也可以結合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與細節(jié)來和學生迸行交流溝通。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的展開模式。只有在正確的引導下才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積極的心理素養(yǎng),并且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
二、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
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想要更好的滲透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些正確的教學引導。教師要結合這個時期學生的一些心理特征給予他們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這往往能夠更好的發(fā)揮教育功效。初中生的自我意識一點點加強,他們對于世界的理解與認知也在慢慢深化。這個時期的學生存在的一個普遍心理特征就是過分自我,常常會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身邊周圍其他人的感受。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這種心理的存在可能會帶來的一些問題,并且引導學生逐漸做出改善。教師要讓學生嘗試進行換位思考,要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與立場來理解與看待問題,這往往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并且督促他們積極做出改善。例如:在講《老師伴我成長)>時,我有意識的設計了一個學生在超市遇到老師打招呼的短居1讓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師打招呼,讓學生懂得和老師打招呼的正確方法。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換位思考表演的教學活動。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體驗他人的情感,正確對待自我。例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否被別人起過外號,是否被別人捉弄過,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
三、加強學生間的合作學習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拓展訓練;初中生;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09)12-0018-03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環(huán)境下為成員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即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shù)妮o導策略或方法,通過團體成員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人際交往中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增進適應能力,以預防或解決問題并激發(fā)個體潛能的助人過程。
將團體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與拓展訓練揉合起來并應用在心理輔導中,我們稱之為心理拓展訓練。
一、理論背景
根據(jù)心理分析學者埃里克森(Erikson)心理社會期的理論,人生八個發(fā)展階段中,每階段的生活,都可能形成個人的心理危機。中學生正處于第五階段的青年期,此時正是發(fā)展自我概念、進行角色認定、社會地位形成的重要時期。依據(jù) Erikson 的看法,青少年時期的發(fā)展危機主要與自我概念和自我認同有關。如果個人對自己的了解深刻,知道自己應扮演的角色,并且知道人生的意義與方向,將有助于個人價值體系的形成,使個人的生活哲學得以建立,并使人生具有方向與目標,不至于產(chǎn)生迷失或混淆。
因此,青少年急需有認同及歸屬的團體,與同伴建立密切的友誼對促進其社會能力的充分發(fā)展極為重要,有了友誼作基礎,青少年在個人興趣與活動上就能獲得共同分享的對象,在個人遭遇問題時也能獲得協(xié)助解決,或在情緒上得到支持。
當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尚無統(tǒng)一的教育教材和公認的教育模式,中小學校專職心理咨詢師嚴重緊缺,基本以班主任兼職心理健康輔導。
班主任由于多方面局限,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一是對學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很少從心理教育方面看待學生的行為問題,把一些道德標準、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與心理健康標準相混淆。這樣做很容易強化一部分學生的逆反情緒,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從總體上看,在國內既往的研究中,做調查分析性研究的比較多,做干預性研究的比較少;而且提出教育建議的多,研究操作方法的少;在干預研究中,治療性干預多,發(fā)展性干預少。迄今為止,尚無對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心理技能和學習技能進行綜合干預的研究。
因此,探索一套對兒童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的學習技能和社會心理技能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的內容、方法、途徑,使他們正確地對待和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以促進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使之有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就更具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團體心理輔導與心理拓展訓練
團體的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大多數(shù)的團體都處于一種持續(xù)改變的狀態(tài)中,一般會經(jīng)過團體熱身、轉換、工作和結束幾個階段,通過這幾個階段,團體會從最初的焦慮、抗拒和沖突到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成員探索成長困惑的欲求,再通過團體成員不同觀點和不同的認知方式、行為方式的碰撞和沖突,催化團體動力,以完成問題解決的任務。
1.團體心理輔導的特點
(1)團體輔導使其成員在人際交往與互動中增進對自己與他人的了解,有助于他們消除不良情緒,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在團體輔導中,由于成員間的人際互動,他人的存在對自己就像一面“鏡子”。這面“鏡子”讓成員認識到有不少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處境,有助于消除他們的自卑感與孤獨感;這面“鏡子”也為成員提供了改善適應行為的多個榜樣,利于他們從多個角度洞察自己,增強自身發(fā)展的信心與勇氣。
(2)團體輔導效率高,省時省力,可以有效地解決學校專職輔導人員不足的矛盾。
(3)輔導為來訪者提供了更為典型的社會現(xiàn)實環(huán)境,更易于將輔導產(chǎn)生的效果轉移到實際的生活中去。
(4)團體輔導對孤獨、退縮等社交障礙者有更重要的作用。團體輔導創(chuàng)造了濃厚的團體感染氣氛和支持效應,有利于社交障礙者勇敢地走出懼怕與孤獨,學會同別人交往與相處。這有利于豐富個體的社會化經(jīng)驗,改變其不適應行為。
(5)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以成功打破學生的阻抗,促進學生與輔導老師咨詢關系的建立,為下一步個體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6)團體心理輔導的局限性。團體心理輔導對領導者的要求較高 。領導者是團體心理咨詢成功的四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團體咨詢成功與否的關鍵,其素質、條件、能力、經(jīng)驗、訓練等直接成為團體心理咨詢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團體領導者在具備一般心理咨詢師必備的基本條件之外,還需要具備團體咨詢對領導者的特殊的要求。如職業(yè)角色、廣博的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設計組織能力、良好的人格特質、咨詢基本技能之外的團體咨詢技能,等等。這種專業(yè)化的要求大提高了團體心理咨詢的操作難度,專業(yè)咨詢師的匱乏直接影響了團體心理輔導的普及。
2.心理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又稱體驗式學習或體驗式培訓,是在對傳統(tǒng)課堂教育進行補充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手段,具有生動、活潑、有趣、安全、易操作等特點,非常符合青少年學習的特點。拓展訓練的教育方式利用自然環(huán)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使參與者在“虛擬”而安全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真實的情緒體驗,進而領悟到教育者要傳達的理念。與傳統(tǒng)教育形式不同,拓展訓練更強調讓受教育者主動領悟要學習的內容。將團體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與拓展訓練揉合起來并應用在心理輔導中,我們稱之為心理拓展訓練。
在拓展訓練中應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可以分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設定訓練目標前,要使用心理學問卷調查參與拓展訓練的人群,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目標人群存在的問題及其實質,為設定目標提供理論依據(jù)。
第二,根據(jù)心理學理論設計個性化活動方案。
第三,應用心理實驗設計的方法設計活動方案。
第四,可以應用心理學方法設計記錄本,對活動過程中的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全程記錄,并進行分析。
第五,活動過程中,應當引入團體心理咨詢的原則和方法。
第六,項目的整體效果和每個項目的評估也可以用心理問卷方法進行。
三、應用心理拓展訓練方法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證研究
由于課題研究的需要,我們于2008年10月到12月對某中學初一年級一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的實驗研究。在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了將心理拓展訓練與團體心理輔導相結合的心理干預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見下表。
實驗組SCL-90以及學習成績前后測差異檢驗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在SCL-90測試中,前后測差異極其顯著,說明實驗組在參加心理輔導團體前后心理健康狀態(tài)出現(xiàn)了巨大改變。各科成績以及名次前后測差異檢驗中,除歷史課成績外,各項P值均小于0.05,歷史課雖然差異不顯著,但已接近臨界值,說明團體干預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與學習成績影響效果顯著。
這種差異也表現(xiàn)在人格的相關維度上,體現(xiàn)適應性與焦慮性的次級人格因素Ⅰ和神經(jīng)是否過敏的次級人格因素Ⅲ有改變的趨勢。再如樂群性、興奮性、緊張性、敢為性和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等均有較大程度變化,接近于顯著水平差異。其中,敏感性和自律性前后測在0.05水平差異顯著,在0.01水平差異不顯著,進一步說明在團體干預過程中,達到了加強情緒自控、促進人際交往、發(fā)展責任性三個方面的主要目標,也說明人格雖然是較穩(wěn)定的系統(tǒng),但是青少年期有較強可塑性,心理干預對青少年人格形成會產(chǎn)生影響。
另外,在團體過程中我們堅持了個體咨詢貫穿其中的原則,對多名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進行了跟蹤干預,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討論
1.建立心理拓展訓練理論與方法的嘗試
在本研究中,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將心理學理論與方法應用在拓展訓練中。
(1)方案設計:整個方案設計將實驗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貫穿其中。首先,按照心理實驗的理論與方法設計整個干預過程,為2*2方案設計。其次,使用14PF量表與SCL-90量表對參與者進行測試,將測試結果作為活動方案設計的依據(jù)。再次,建立團體活動的項目庫,提高了團體活動的可操作性。在團體活動過程中關注發(fā)生的問題,并對活動方案做出微調,使活動方案更加靈活。
(2)活動過程:首先,在整個過程中,遵循了團體與個體咨詢并重的原則,在對特殊成員進行個體干預的同時,引導團體成員隨時關注同伴的反應,使團體成員都得到成長。其次,在活動中應用了行為訓練、圖畫咨詢、催眠以及音樂等多種心理咨詢技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豐富了拓展訓練的手段。再次,在團體運作階段引導成員意識到問題并解決問題,團體結束階段回顧全過程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與要求,保證了團體效果的延續(xù)。最后,活動的全過程中讓接受干預班的班主任全程參與,使其能了解并運用一些方法。
(3)效果評估:首先,每次活動結束后,與班主任訪談,評估活動的效果。其次,隨機抽取受成員進行訪談,評估活動效果。再次,團體結束后使用相同量表進行后測。通過對前后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對照組前后測差異不顯著而試驗組差異顯著,說明干預有效。
(4)整個團體活動過程中,從項目的設計到執(zhí)行與總結,都盡量使之流程化,在保證干預效果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項目的可操作性。
2.心理拓展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心理品質的作用
如前所述,應用心理拓展訓練的方法對初中學生進行干預,使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了較大的提升,并在學習成績上表現(xiàn)出來。這個結果表明,心理拓展訓練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時,雖然實驗組14PF前后測差異不顯著,但是在某些維度上,如樂群性、自律性、敏感性等維度,有較明顯提高。這說明心理拓展訓練在培養(yǎng)青少年優(yōu)秀心理品質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正如我們在論述有關拓展訓練的理論時所說的,拓展訓練可以有效激發(fā)人體的興奮狀態(tài),從而對心理因素產(chǎn)生影響,這正符合青年人的身心特點,很適合在青少年這個群體中應用,所以,繼續(xù)將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與拓展訓練揉在一起,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拓展訓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3.心理拓展訓練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
由于心理拓展訓練加強了項目操作的流程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團體心理咨詢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對團體領導者的專業(yè)要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將項目與游戲混為一談。實際上,領導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恰恰是參與者能得到更深刻體驗的關鍵因素。所以,絕不能因為心理拓展訓練的可操作性很強就放松對領導者進步的要求。
最后,筆者認為在使用心理拓展訓練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方案的針對性。設計方案前,要使用心理學問卷調查參與訓練的人群,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目標人群存在的問題及其實質,為設定目標、設計個性化方案提供依據(jù)。
(2)活動的科學性。要應用心理學方法對活動過程中的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全程記錄,并進行分析。項目的整體效果和每個項目的評估也可以用心理測量方法進行。
(3)堅持以項目為工具、收獲為目標的原則。本項課題的研究是探索性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研究結果顯得相對粗糙,實驗過程中各種變量的控制還不夠完備。另外,這次研究中測試的項目均為室內項目,對戶外、高空以及水上項目均未能測試,這是研究中存在的缺憾。但我們有信心以此項研究為基礎,對心理拓展訓練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使心理拓展訓練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并建立起系統(tǒng)的心理拓展訓練的理論與方法。(稿件編號:090727001)
參考文獻:
[1]吳玲,劉志宏.論團體心理咨詢領導者的必備條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