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空氣污染的預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室內空氣 污染 防治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正發(fā)生著急劇變化?,F(xiàn)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其中65%在家里。專家認為,繼“煤煙型”“光化學煙霧型”污染后,現(xiàn)代人正進入以“室內空氣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EPA(美國環(huán)保署)已將室內空氣污染歸為危害公共健康的5大環(huán)境因素之一。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表明,全球近一半的人處于室內空氣污染中,室內環(huán)境已經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有關部門在1994年的一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國城市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有的超過室外56倍。在2002年召開的首屆全國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數字,目前,我國每年由于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1萬人。嚴重的室內環(huán)境污染在給人們健康造成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僅1995年我國因室內環(huán)境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就高達107億美元。
1、室內空氣質量及我國相關標準
室內空氣質量的概念,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一些西方國家出現(xiàn)。當時出于節(jié)約能源的考慮,建筑物的氣密性大大提高,由此帶來室內通風不足,致使室內空氣污染事件頻頻發(fā)生。一項分析報告顯示,美國在120萬商業(yè)建筑物中有2500萬工作人員患“致病建筑綜合征”。美國一個歷時5年的專題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內的空氣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至5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日本約有30%的住宅因為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引發(fā)“新居綜合征”。在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美國以及其他工業(yè)發(fā)達國家都曾暴發(fā)因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軍團病,并導致大量人員死亡。
根據國際衛(wèi)生組織估計,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物中,約有30%是致病建筑。20世紀90年代,歐美發(fā)達國家開始對室內環(huán)境質量制定相應標準。
在我國,2001年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局、建設部頒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提出了對氨、游離甲醛、苯、總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指標濃度的限制。2002年,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局、衛(wèi)生部和國家環(huán)保局聯(lián)合制定并我國第一部《室內空氣質量標準》,2003年3月1日實施。標準引入了室內空氣質量概念,明確提出“室內空氣應無毒、無害、無異常臭味”的要求。規(guī)定控制的化學性污染物質不僅包括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質,還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項化學性污染物質,《標準》的出臺為室內空氣檢測提供了統(tǒng)一的、規(guī)范的依據。
2、室內空氣污染的污染來源
2.1烹調和取暖的生活爐灶。
大量的研究表明,廚房爐灶炊事時釋放出的油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大重要來源,其成分極其復雜,目前已經分析出的3800多種物質,它們在空氣中以氣態(tài)、氣溶膠態(tài)存在。其中氣態(tài)物質占90%,主要包括顆粒物[包括 B (a)P等致癌物]、CO、SO2、甲醛等物質。
2.2人類自身活動
2.2.1室內吸煙及二手煙
二手煙是香煙和雪茄或其他煙草產品燃燒時飄散出來或吸煙者抽煙時呼出的一種粒子或蒸氣形式的煙霧,二手煙的主要成分包括粒子物質、尼古丁、甲醛、一氧化碳及4000種其他物質。每百只香煙煙霧中苯并芘的含量約為0.2-12.2微克,是室內空氣中苯并芘的主要來源。
2.2.2人體污染源
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fā)成分也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個原因。人在室內活動,除人體本身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氨和氣味等,其它日?;顒?,殺蟲劑、清潔劑的使用等也會造成空氣污染。另外人在室內活動,會增加室內溫度,促使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據統(tǒng)計,人在室內活動、呼吸、出汗等散發(fā)出的固態(tài)和氣態(tài)污染物可占室內總污染物的13%。
2.3建筑及裝飾材料
室內裝飾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方面。油漆、膠合板、刨沫填料、內墻涂料、塑料貼面等材料中均含有甲醛、荼、甲荼、乙醇、氯仿、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等有機蒸汽,且以上物質大多都具有相當的致癌性。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學物質,(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凍劑,滲出有毒氣體氨),另一種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林地磚、瓷磚中的放射性物質形成的氡,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天然放射性的氣體,對人體的危害極大.
2.4室外污染物
室外污染物主要來源于燃料的燃燒、生產、交通運輸等,主要污染物有:微生物、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Pb等,另外還分部分植物的花粉。這些污染物都會借助于室內通風換氣和滲透而進入室內。
2.5其它污染源
造成室內環(huán)境污染的污染源還有各種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家庭中飼養(yǎng)的寵物,家養(yǎng)的花草和“建筑物綜合癥”等。
3、綠色室內環(huán)境
根據綠色消費的含義,綠色室內環(huán)境主要是指無污染、無公害、可持續(xù)、有助于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室內環(huán)境,或者說是在室內環(huán)境的建筑、設計和裝飾中,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生存和審美需求,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安全、健康需求。
4、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在上述室內空氣污染源中,含有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達300多種,其中最主要、最常見、危害最大的4種污染物質是甲醛、VOCs、氨、氡,被稱為四大隱形殺手。
4.1室內環(huán)境中甲醛的危害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3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mg/m3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再高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當空氣中達到30mg/m3時可當即導致死亡。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氣體,可出現(xiàn)頭痛、頭暈、乏力、兩側不對稱感覺障礙和排汗過剩以及視力障礙,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導致皮膚干燥皸裂;濃度較高時,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具有強烈刺激性,對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肝臟等產生毒害。
4.2室內環(huán)境中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VOCs)的危害
VOCs對人體的污染基本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氣體和其它感覺效應(如刺激作用)、粘膜刺激和其它系統(tǒng)毒性導致的病變、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由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濃度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的工作環(huán)境中可導致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肝、腎和血液中毒,個別過敏者即使在低濃度下也會有嚴重反應。
4.3室內環(huán)境中氨的危害
按毒理學分類,氨屬于低毒類化合物。氨是無色氣體,當環(huán)境空氣中氨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有強烈的刺激氣味。人對氨的嗅閾值為0.5~1.0mg/m3。氨是一種堿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可以吸收組織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進入肺泡后易和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短期內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現(xiàn)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頭暈、惡心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xiàn)肺水腫或呼吸窘迫綜合癥,同時發(fā)生呼吸道刺激癥狀。
4.4室內環(huán)境中氡的危害
氡是一種放射性惰性氣體。沒有顏色也沒有任何氣味,由鐳衰變而產生,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比重是空氣的7.5倍。由于無色無味,所以它對人體的傷害也是不知不覺。氡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導致肺癌,主要通過被呼吸系統(tǒng)截留的氡子體在肺部不斷累積完成,其誘發(fā)肺癌的潛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它列為18種主要的環(huán)境致癌物質之一。二是導致白血病。三是使人喪失生育能力,主要通過殺死完成。另外,氡可以通過人體脂肪影響人的神經系統(tǒng),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5、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特點
長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內環(huán)境中生活,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有以下特征:
5.1長期性:
人的一生之中有3/4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長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內環(huán)境中生活和工作,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這是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危害的特征之一。
5.2低劑量:
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時的濃度很低,但是低劑量的有害物質往往是人產生麻痹心理。一般來說,人只要能夠感覺到氣味的存在,就說明有害物質的濃度已經相當高了。低劑量的有害物質,因其濃度較低,又不會當時治病、致死。這在裝修造成的室內環(huán)境污染中是十分常見的現(xiàn)象,低劑量的有害物質就象是室內空氣中的隱形殺手,所以容易被人們忽視,造成危害健康的安全隱患。
5.3無選擇:
人的生命離不開空氣、水和食物。水和食物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通過加強防范來避免發(fā)生的。但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法主動選擇的,室內空氣一旦被污染,居住者就只能被動的呼吸,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6、防治室內空氣污染的對策
6.1加強通風控制
利用通風的作用將室內空氣污染物沖淡。通風換氣是最經濟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應盡可能地多通風,一方面它有利于室內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是裝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氣體盡早的釋放出來。對新風首先要有量的要求,同時還要質的要求,即使用低污染的新風。對一般無中央空調的居室則盡可能地打開門窗,進入新鮮空氣。
6.2污染源的控制
在裝飾材料中被廣泛應用的人造板材、大理石、瓷磚、水泥、油漆、涂料等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和氣體將近20種,其中大多數是致癌物質。因此,在家庭裝修中,對裝修材料的選擇要慎重,要選擇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或名牌及正規(guī)廠家生產無毒和少毒的裝飾材料;嚴禁使用超標的材料。廚房用料、日常用品及家電等生活用品的選擇也是一樣,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產品說明時各重要參數的檢驗情況,要盡量選購危害少的,以將室內空氣污染盡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6.3凈化處理
空氣凈化可以通過室內凈化器、除臭器、空調系統(tǒng)過濾器等設備除掉室內氣態(tài)污染物。 目前使用的空氣凈化器都不是采用單一技術手段而均采用復合式,常用的技術包括有過濾、靜電、吸附、催化、等離子體、負離子、增濕等技術,針對所需去除污染物的種類,將各種技術進行優(yōu)化組合。對于顆粒物和氣溶膠常用粗、中效過濾器和HEPA過濾器,或者采用靜電除塵的方法。對于低濃度VOCS、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吸附技術時一種比較有效且簡便易形的方法。此外,近來倍受關注的凈化方法,如納米材料光催化技術和納米-光催化技術的結合等技術的研究、開發(fā)、應用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6.4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保駕護航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2002年7月1日起開始正式執(zhí)行,為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應繼續(xù)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7、小結
室內環(huán)境污染的成因具有極其復雜的多樣性,其中裝飾裝修污染和家具污染是絕對主要因素。因此,預防和控制室內環(huán)境污染,也就是保護“室內環(huán)境安全”對保護公眾健康極為重要。室內環(huán)境質量亟待引起重視,改善室內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生存空間已經迫在眉睫。
針對室內環(huán)境污染,要從源頭上抓治理。不僅僅要求高質量的建筑裝飾材料,還要提高消費者的認識,提倡簡約裝修,綠色消費。
參考文獻:
1.《公眾健康》1999《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李軍
2.《煤礦環(huán)境保護》 2002.6 《室內空氣污染及其控制》 雷靈琰 王麗萍
3.《應用科技》 2000.3《室內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及其防 治技術》
4.《科學顧問》2001.6《室內空氣污染及其控制》李啟東何阿弟
關鍵詞:環(huán)境空氣;大氣污染;預防;治理措施
引 言:在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中,大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我們人類。在大氣污染防治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就在源頭上下手,及時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還要從環(huán)境的地域性和區(qū)域性下手,全方位的考慮到該地區(qū)的環(huán)境特征,全面的分析影響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各個因素,及時的進行系統(tǒng)的全面分析,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防治,從而達到控制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這樣就會達到了減輕大氣污染物的目的。
1 環(huán)境空氣概述
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氣體被稱為大氣,厚度為1000-1400km,其中近地面10km內的氣體層對人類及生物的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大氣范圍比空氣范圍大,空氣層質量占大氣總質量的95%。在環(huán)境污染領域當中,“大氣”與“空氣”均為同義詞。大氣由多種物質組成,清潔干燥的空氣中,氮、氧、氬分別占78.06%、20.95%、0.93%,剩余的0.1%則為其它十多種氣體。實際上,水蒸氣是空氣組成的重要部分,因氣象條件與地理位置的不同,其濃度差異也會不同。通常,溫濕地區(qū)高達0.46%,干燥地區(qū)低至0.02%。
2 大氣污染的概念
大氣污染指的是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或自然界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由于其污染物的含量超過了當地的環(huán)境承載能力,所以使大氣質量惡化,進而威脅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健康、設備財產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
大氣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以及人為污染源兩種。天然污染源指的是自然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地點或地區(qū),比如排放灰塵、二氧化硫以及硫化氫等污染物的活火山和自然逸出的瓦斯氣,以及發(fā)生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地方。人為污染源,則又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來分類:按照污染源空間的分布方式,可以分為點污染源、面污染源、區(qū)域性污染源等三種;按照社會活動功能,可以分為生活污染源、工業(yè)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照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又可以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
3 大氣污染的預防治理措施
3.1 實行區(qū)域以及集中采暖供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燃煤爐灶以及一些采暖的鍋爐所排放很多的二氧化硫以及一些有害煙塵,這些都是影響大氣惡化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想解決好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得在城區(qū)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這樣供暖的好處主要是,可以充分的提高鍋爐設備的一些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可以很好的利用熱能,進而來提高熱能的利用率。極大的降低了粉塵的排放量。
3.2 綠化環(huán)境,植樹造林
在防治大氣污染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樹造林,這種方法即經濟又有效,我們所種的植物是可以吸收很多的有害氣體,從而凈化了空氣,在大氣環(huán)境中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這些樹葉經過了雨水的淋洗以后,可以來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從而使空氣達到了凈化的效果。與此同時,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釋放出很多的氧氣,通常情況下1 hm2的闊葉林,一天是可以能消耗掉大概1 t二氧化碳,并且是還可以釋放出750 kg氧氣。因此,植樹造林在大氣環(huán)境中是起到了非常好的調節(jié)作用。
3.3 調整結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我國是一個產煤大國,在煤炭的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還有的是我國目前是以煤炭為主的原料,這一現(xiàn)狀在短期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應優(yōu)先推廣低硫煤的生產和使用,降低煙塵還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此外要根本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還要從改善能源結構入手。如使用天然氣和焦化煤氣、石油液化氣等二次能源,加大對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
3.4 汽車尾氣及揚塵污染的治理
(1)汽車尾氣的防治
治理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需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進行處理。①立法與管理的加強:需要促使對相關法規(guī)體系的有效建立,對機動車污染問題進行處理;同時完善配套的管理措施,避免病殘車、超期服役車對環(huán)境污染的損害。②技術措施:機內凈化,設計、生產汽車時,以發(fā)動機結構及燃燒方式的改進促使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實現(xiàn)污染物的良性排放,并符合國家標準對車輛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機外凈化,對機動車廢氣的排放進行最后處理,使其排放得以達標,通常安裝尾氣催化凈化裝置可促使這一問題的有效處理;燃料改進,對無鉛汽油進行使用,控制鉛粒污染,同時對天然氣、氫氣、液化石油氣等燃料進行開發(fā),逐步替代汽油,且注重環(huán)保汽車的發(fā)展與應用。
(2)揚塵污染的治理
揚塵指地面沉降并因各種原因而重新被揚起進入空氣中的灰塵,通過土地的減少、環(huán)衛(wèi)工作的加強、施工防護、防風防塵措施的實施及管理監(jiān)督等工作的落實,均可促使對揚塵污染的有效治理。
3.5 淘汰落后生產工藝
防治工業(yè)廢氣污染,并且要淘汰嚴重污染環(huán)境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同時還要更新技術設備,要采用技術起點高的清潔工藝,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從而在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達到減少末端污染治理資金的目標。
3.6從國情出發(fā)來加大大氣污染的防治技術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實用技術的椎廣,一定要從國情出發(fā)。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盡快的開發(fā)出一個技術可靠、配套設備過關并且在經濟上合理的大氣污染防治實用技術,并且要逐步的推廣它。在許多的重點領域,比如煤炭洗選脫除有機硫、工業(yè)型煤、焦爐煙氣治理、陶瓷磚瓦窯黑煙治理等,一定要作為重點來抓,這樣才可以更為有效的實現(xiàn)對大氣污染的控制。
3.7地方政府對環(huán)境質量負責,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各級政府應該要對本轄區(qū)內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負責,各級政府應該要充分的認識到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的重要性。有關部門在研究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以及重大項目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城市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應該普遍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樣才可以不影響到轄區(qū)內居民的生活健康以及經濟建設。在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上,要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來落實跨世紀綠色工程規(guī)劃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具體來說就是各級政府要根據本轄區(qū)內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控制目標分解總量指標,從資金、監(jiān)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行政上的保證。在治理中,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大、中、小型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排放二氧化硫和煙塵的項目,必須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來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或者由項目建設單位,或由當地人民政府來負責削減區(qū)域內其它污染源的排放量,一定要確保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不可以超過整個區(qū)域的總量控制指標。
3.8 完善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制度
在完善監(jiān)督管理制度方面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所有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單位一定要做到達標排放,制定實施計劃,落實治理資金,分階段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2)各地政府要做到將排污總量指標分配給各個排污單位,要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讓排污單位必須明確其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這樣才可以對污染源排放總量實施有效控制。排污單位一定要根據環(huán)境保護部門的環(huán)境質量要求核定的允許排放量組織生產。
(3)要建立一個對工業(yè)部門環(huán)保工作的監(jiān)督機制。同時還要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標準,讓其逐步達到高于治理成本,這樣就促使排污企業(yè)積極增加投入,主動治理污染,從而達到在源頭上控制大氣污染的目的。
4 結束語
總之,隨著污染問題的進一步加重,人們及生物的生存與發(fā)展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大氣質量環(huán)境污染的監(jiān)督以及管理的力度,做到真正的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在注重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進而來實現(xiàn)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城市空氣污染 利益博弈
空氣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生活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逐漸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環(huán)勸海城市群等為代表性的區(qū)域城市群。但是,現(xiàn)在這些城市群的空氣污染卻日益嚴重。城市環(huán)境保護在國家環(huán)境保護中的地位日趨重要,而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是城市環(huán)境保護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作為兩大公共組織系統(tǒng),都應追求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過程中,由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存在著不同的利益訴求,以及地方政府獨立利益主體地位的不斷強化和鞏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博棄是不可避免的。
作為公共物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由于消費的非競爭性(指一個人的消費并不減少它對其他使用者的供應)往往導致“公地悲劇”——過度使用,由于消費中的非排他性(指使用者不可能或者很難被排斥對該物品的消費之外)往往導致“搭便車”心理——供給不足。我國空氣污染治理始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建立了一整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空氣污染控制體系。實踐證明,政府管制和政府買單往往是有效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的有效機制之一。但是,在對待空氣污染問題上,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存在著明顯的行為差異。這使得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過程中出現(xiàn)了以下幾個主要問題:地方政府環(huán)保意識薄弱,對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認識不足;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力度不夠。中央與地方之間管理職責不清;環(huán)境政策執(zhí)行力度不強。
所有這些情況都給大氣防治政策的執(zhí)行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導致政策執(zhí)行力度不強。
中央政府頒布城市空氣污染治理相關政策時,地方政府會從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fā),如果地方政府認為該政策對本地區(qū)有利,且執(zhí)行該政策能夠獲得晉升時,就會積極實施執(zhí)行;而當執(zhí)行某些政策時,地方政府盡管能夠獲得晉升,但自身利益卻受到損失時,地方政府會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予以執(zhí)行,使得這些政策走形甚至失效。這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就會產生。
中央政府放權讓利措施和“分灶吃飯”財政體制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對資源支配權與經濟決策權的掌握力度,地方政府獨立的利益主體意識和地位日漸凸現(xiàn)。地方政府不但是中央政府與地方微觀經濟主體(企業(yè)、個人和其他團體)信息互通的中介和橋梁,同時也是他們的雙重利益代表,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和地方微觀經濟主體之間扮演著雙重角色: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代表者,實行對本地區(qū)經濟的宏觀調控和管理,中央政府通過定期考核地方政府政績來評定其是否盡職;地方政府是地方微觀經濟主體的者,是地方微觀經濟主體的利益代表,追求本區(qū)域利益最大化。
地方政府的雙重角色決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目標間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異性。一方面,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發(fā)展本區(qū)域范圍內的經濟生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進步。但隨著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的擴大地方政府已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地方政府不僅僅是中央政府指令的執(zhí)行者,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地方微觀主體的利益代表,是地方行政事務、經濟事務和社會事務的領導機構和管理機構。它必須對地方選民負責,發(fā)展本地區(qū)的經濟、文化、福利和公共設施等事業(yè),以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地方政府的這種雙重角色將地方政府推入了兩難境地:地方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中間層次,它要完成中央政府下達的指標任務,幫助中央政府實現(xiàn)國民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而作為地方微觀經濟主體的利益代表,它是從本地區(qū)的利益出發(fā),所追求的是本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棄關系。在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政策實施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往往簡單地將本區(qū)域GDP的增長視為其政績和利益的體現(xiàn),這就可能導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本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而忽略了對本區(qū)域的空氣污染治理。
利益是處在生產力和人類需要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人們生存與社會活動的客觀條件;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礎,而社會資源則是利益的載體和具體內容【3】。利益博弈的產生是由于不同的行為主體之間存在著利益差別及他們對利益差別的追求。在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過程中,正是由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利益差別的客觀存在,才導致了他們的利益博棄行為,形成政策博棄。因此,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沖突是博弈形成的根源。
在本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中,有如下幾點假設:
a.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是人格化的理性的個體。
b.中央政府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追求地區(qū)利益的最大化。
c.假定中央政府制定的環(huán)保政策都是正確的,只要地方政府按規(guī)定認真貫徹執(zhí)行,就能夠達到預期的治理效果。
d.地方政府在信息方面具有優(yōu)勢。
e.企業(yè)是理性的,總是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有可能,不會對環(huán)境進行保護。
下面我們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城市空氣污染治理中的靜態(tài)博棄模型進行分析.地方政府在城市空氣污染治理中的行為決定了中央政府的戰(zhàn)略選擇。
中央政府監(jiān)督與否,取決于地方政府對城市空氣污染進行治理時支付的成本與不治理時支付成本之差(C2-C3),還取決于中央政府的獎懲力度(F1+F2)。在(C2-C3)—定的情況下,中央政府的監(jiān)督概率與中央政府的獎懲力度負相關。也就是說,中央政府的獎懲力度越大,其監(jiān)督的積極性就越低。因為高獎勵會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而高罰金對地方政府是一種威懾。在獎懲力度一定的情況下,中央政府的監(jiān)督概率與(C2-C3)正相關。地方政府對城市空氣污染進行治理時支付的成本與不治理時支付成本之差越大,地方政府越不愿意治理,這時中央政府就更應該加大監(jiān)督力度。地方政府對城市空氣污染治理的積極性的高低,是由中央政府的監(jiān)督成本和獎懲力度決定的。當中央政府獎懲力度一定時,中央政府監(jiān)督成本越高,中央政府越傾向于“不監(jiān)督”,這時,地方政府治理的積極性就越低。當中央政府監(jiān)督成本一定時,增大獎懲力度都會提高地方政府治理的積極性,這與地方政府治理城市空氣污染的現(xiàn)實是一致的。對于城市空氣污染的治理問題,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自然希望出現(xiàn)地方政府主動對空氣污染進行治理,而中央政府無需監(jiān)督的理想局面,即均衡點為(治理,不監(jiān)督)。為此,可重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雙方的支付函數,如中央政府可給予地方政府治理城市空氣污染補貼,加大對城市空氣污染治理的獎懲力度等,則地方政府從城市空氣污染治理中獲益,從而自覺主動地對城市空氣污染進行治理。這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對于那些不進行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放任排污企業(yè)的地方政府來說,要加大懲罰的力度。另一方面,可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中央政府加大環(huán)保宣傳教育的力度,引導全社會形成一種重視環(huán)境保護、地方政府積極對城市空氣污染進行治理的良好氛圍。
通過對模型的改進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加大對不治理城市空氣污染、放任排污企業(yè)的某些地方政府的懲罰力度,并能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得地方政府自主地對城市空氣污染進行治理,那對整個社會效益而言,都將是一種帕累托改進。因此中央政府應當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并且加大對違規(guī)地方政府的懲罰力度,促使社會總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胡濤,張凌云.我國城市環(huán)境管理體制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環(huán)境科學研究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歡躲在密閉的房間里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與愜意。專家提醒您,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多種疾病的誘因,在酷暑季節(jié)更應該注意室內空氣流通,預防疾病發(fā)生。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wèi)生監(jiān)測與評價所孔凡玲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現(xiàn)在室內裝潢越來越受人們青睞,而家裝材料中的有毒物質是引起室內污染的重要原因。加上夏季人們更多地依賴空調降溫,室內通風狀況差,有害物質的濃度較高。據介紹,許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內的空氣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氣污染的2倍至5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
據了解,人的一生中有70%左右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在空氣質量較差的環(huán)境中生活,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孔凡玲介紹說,許多室內空氣污染物都是刺激性氣體,比如說二氧化硫、甲醛等,這些物質會刺激眼、鼻、咽喉以及皮膚,引起流淚、咳嗽、噴嚏等癥狀。更嚴重一些,在污染的空氣中長期生活,還會引起呼吸功能下降、呼吸道癥狀加重,有的還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疾病,肺癌、鼻咽癌患病率也會有所增加。
另外,在室內環(huán)境中,特別是在通風不良、人員擁擠的環(huán)境中,一些致病微生物容易通過空氣傳播,使易感人群發(fā)生感染。一些常見的病毒、細菌引起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都會借助空氣在室內傳播。
為此,專家提醒,盛夏季節(jié),仍然應該保持一定時間的室外活動,不要過分依賴空調,最好經常開窗通風,更換室內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疑問:
空氣污染嚴重還能戶外運動嗎?
羅老師近來非常郁悶,前陣子體檢發(fā)現(xiàn),他除了原來的高血壓、高血脂外,又新增了高血糖,屬于糖耐量低減,糖尿病前期。由于經常關注大眾健康方面的知識,羅老師知道對于自己的情況,除了服用治療藥物、控制飲食以外,加強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而且他也很喜歡戶外運動。但是讓羅老師煩惱的是,他所在城市空氣污染較嚴重,他從報紙上看到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污染的環(huán)境中鍛煉的話,會引發(fā)高血壓和糖尿病,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這豈不是會加重自己的病情,如何是好呢?羅老師帶著疑問去醫(yī)院咨詢了醫(yī)生。
證據:
空氣污染引發(fā)高血壓、糖尿病
醫(yī)生告訴羅老師,確實是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污染可引發(fā)高血壓和糖尿病。比如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測試了83名志愿者在吸入污染空氣前后的血壓變化情況,他們發(fā)現(xiàn),連續(xù)兩個小時吸入被污染的空氣會使人的血壓升高,而且血管會發(fā)生受損的跡象,嚴重者會引發(fā)心血管疾病。
德國國家環(huán)境衛(wèi)生研究所一項2600多名成年人參加的調查顯示,血壓的高低隨著空氣中污染物的含量而有所改變,空氣中的污染物可影響到人體控制血壓的神經系統(tǒng),意味著可能會出現(xiàn)心臟病發(fā)作和其他心血管問題。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實驗表明,將PM2.5滴注到患有高血壓的實驗鼠的氣管里,與滴注生理鹽水的對照組相比,實驗鼠血壓和心率明顯升高,心電圖結果也有異常。
美國心臟學會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氣污染顆粒物會促發(fā)炎癥和氧化應激反應,使血管功能不良和自主神經平衡失調,導致顯性高血壓慢性發(fā)展。其中PM2.5增加10.5?g/m3,收縮壓升高2.8mmHg,舒張壓升高2.7 mmHg。
德國環(huán)境衛(wèi)生研究中心對397名10歲兒童進行了一項關于血糖和胰島素抵抗與居住地空氣污染程度之間關系的研究。胰島素抵抗是指人體內分泌了胰島素,但是在肌肉、脂肪等組織中存在著抵抗胰島素發(fā)揮作用的抗體,不讓人體分泌的胰島素發(fā)揮作用,所以不能有效轉化血糖,導致血糖升高。研究發(fā)現(xiàn),空氣中二氧化氮和汽車尾氣顆粒物水平每上升一個等級,研究對象的胰島素抵抗風險分別增加17%和19%;研究對象居住地點距離交通主干道每近500碼(457.2米),發(fā)生胰島素抵抗風險增加7%;而且空氣污染對身高體重指數較高的兒童影響更大。兒童胰島素抵抗的風險增加,會致使成年后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美國心臟學會研究發(fā)現(xiàn),大氣污染顆粒物可誘發(fā)胰島素抵抗,會促進糖尿病、肥胖和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
防御:
關鍵在于做好一級預防
針對羅老師的擔心,醫(yī)生給出了幾點建議。首先,還要繼續(xù)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第二,對于高血糖,醫(yī)生建議他加用可整合調節(jié)防治糖尿病的創(chuàng)新中藥津力達顆粒,該藥可有效調節(jié)引發(fā)糖尿病的兩大發(fā)病原因,既能保護胰島β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升高血液里胰島素的含量,降低血糖;又能減少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顯著改善糖耐量異常,促進血糖達標。另外,該藥還能較好的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并能升高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可防止高血糖、高血脂對心血管造成的危害。
[關鍵詞] 室內空氣;甲醛;室內空氣污染;危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2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08-0034-03
當今,人類正面臨“煤煙型污染”、“光化學煙霧型污染”之后,以“室內空氣污染”為主的第三次環(huán)境污染。而室內空氣污染又因為具有“不可見”的原因,容易被人們忽略,從而成為了人類健康的一個“隱性殺手”[1]。
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本身以及家具或裝飾材料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氣體,從而造成室內空氣的污染,污染越來越嚴重,將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2]。據報道[3],全球將近50%的人正處于室內空氣污染之中,室內空氣污染已經引起35.7% 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炎和 15% 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因此,室內空氣污染不容忽視。美國專家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室內空氣中存在500多種揮發(fā)性有機物,其中具有致癌性的物質就有20多種,具有致病性的病毒有200多種。這些物質中對人體危害較大的主要有甲醛、苯、氡、氨、酯以及三氯乙烯等。美國已經將室內空氣污染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五大環(huán)境因素之一。大量的事實證明,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個“隱形殺手”,也成為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4],室內空氣污染每年將造成160 萬人的死亡,即每20秒就會有1人因為室內空氣污染而死亡。因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將室內空氣污染列為人類健康的10大威脅之一。
室內環(huán)境安全是扎實推進關系整個國民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工作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也是國家經濟建設順利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而甲醛現(xiàn)在被各界普遍認為是室內環(huán)境的第一殺手,它的釋放期長(一般為3-15年),其對人體尤其是兒童、孕婦、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危害嚴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Ⅰ類致癌物(即人類致癌物)。
1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來源
1.1 甲醛
又叫蟻酸,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5]。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溫狀態(tài)下是氣態(tài),通常是以水溶液的形式出現(xiàn),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爾馬林“。甲醛液體在較冷狀態(tài)時貯存時間久容易混濁,在低溫狀態(tài)時則會形成三聚甲醛沉淀。蒸發(fā)時有一部分甲醛逸出,但多數變成三聚甲醛。甲醛為強還原劑,在微量堿性時還原性更強。在空氣中能緩慢氧化成甲酸,能與水、乙醇、丙酮任意混溶。pH 2.8~4.0。相對密度(d2525)1.081~1.085。熔點-118℃,沸點-19.5℃。折光率(n20D)1.3746。閃點60℃。易燃。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800 mg/kg。其蒸氣能強烈刺激黏膜。
1.2 甲醛的主要來源
建筑裝修材料、燃料的燃燒與工業(yè)應用、食物及各種生活消費品三個方面[6]:
1.2.1 建筑裝修材料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于裝修材料、裝飾材料、家具和涂料等,尤其是人造板材、膠粘劑。各種人造板材 (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制作過程中由于使用了黏合劑,所以含有甲醛,這些板材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最長可達數十年)內緩慢地釋放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地面、墻面的鋪設裝飾等,都要用到黏合劑。凡是大量使用黏合劑的地方,總會有甲醛釋放。
1.2.2 燃料的燃燒與工業(yè)應用汽油的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定量的甲醛,而有些燃燒的過程(如農作物的燃燒、垃圾焚燒、吸煙等) 均可釋放不同程度的甲醛,含有甲醛的一些產品在其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等過程中均可向環(huán)境中釋放一定量的甲醛。
1.2.3 食物及各種生活消費品食物中也會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因為甲醛是一種中間代謝產物,很多生物體內都存在著低濃度的甲醛。如豬肉中甲醛的含量為20 mg/kg,土豆中甲醛的含量為57 mg/kg,梨中甲醛的含量為60 mg/kg。人每天通過食品攝入甲醛的量為1.5~14 mg。近年來,在面包生產過程中一些生產者加入一種“吊白塊”( 即甲醛次硫酸鈉)的物質以改善劣質面品的感官。此外,甲醛還可來自化妝品、殺蟲劑、消毒劑、清潔劑、防腐劑、紙張、印刷油墨、紡織纖維等多種化工輕工產品。
2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危害
2.1 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
甲醛是一種原漿毒物,能與蛋白質結合。吸入高濃度的甲醛后,會出現(xiàn)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水腫、頭痛、眼刺痛,也可發(fā)生支氣管哮喘。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壞死。全身癥狀有乏力、頭痛、心悸、胃納差、體重減輕、失眠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經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現(xiàn)黏膜充血、皮膚刺激癥、過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長期吸入低劑量的甲醛還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7]。
2.2 甲醛對健康的影響
可以分為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生殖發(fā)育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作用這幾個方面[8]:
2.2.1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甲醛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一直以來在學術界中都是研究的熱點。甲醛對呼吸道具有明顯地刺激作用。研究表明,在甲醛下長時間暴露,可引起呼吸道的炎癥以及肺功能的損害,嚴重者可能導致癌癥。
2.2.2 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大量的動物實驗證明,甲醛對免疫系統(tǒng)具有明顯地抑制作用,并且有明顯地致癌作用。通過吸入染毒法實驗觀察,甲醛能導致小鼠免疫器官的質量明顯下降,并能引起小鼠T淋巴細胞的數目明顯減少,而高劑量的甲醛還能引起抗體形成細胞的數量明顯減少,且可以引起小鼠足墊腫脹部位的單核浸潤細胞的數量明顯減少。可見,甲醛能影響并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它對機體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均有明顯地抑制作用。
2.2.3 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甲醛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也有一定地損害作用,它可以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變形壞死的DNA、RNA 重新合成的數目減少,可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有實驗研究表明,甲醛對小鼠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毒性損害作用。
2.2.4 生殖發(fā)育毒性甲醛具有生殖和發(fā)育毒性,可引起孕期婦女發(fā)生妊娠綜合征,可引起新生兒的體質降低等。李解生等[9]在研究甲醛對小鼠胚胎的發(fā)育毒性時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甲醛可導致小鼠胚胎畸形的發(fā)生率增加,對小鼠具有生殖毒性;甲醛在小鼠體內可抑制小鼠胚胎的生長發(fā)育,對小鼠胚胎具有發(fā)育毒性。
2.2.5遺傳毒性和致癌作用甲醛對人體健康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就是遺傳毒性。遺傳毒性涉及細胞的三個不同水平,即基因水平、DNA 水平和染色體水平。在基因水平上,甲醛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可以直接使堿基引起氧化,進而導致核酸分子產生突變和損傷。在DNA水平上,經實驗證實,一定濃度的甲醛可以使DNA鏈發(fā)生斷裂,并且甲醛作用所產生的DNA-蛋白質交聯(lián)(DPC)容易使某些重要基因(如抑癌基因)造成丟失,從而發(fā)生腫瘤或某些嚴重的疾病。在染色體水平上,經實驗證實,甲醛可使胎鼠肝微核率與染色體發(fā)生畸變。由以上這些甲醛所表現(xiàn)出的遺傳毒性不難推斷出甲醛是有致癌性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對甲醛的致癌性評論曾為“動物陽性;人類不明確”,后經過進一步研究,將其確定為Ⅰ類致癌物(即對人類及動物均致癌――"sufficient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3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防治措施
目前,國內外采取很多方法對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進行治理,并且現(xiàn)在已經有一些產品問世并使用,而且門類很多,令人不知道如何選擇。其實,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的凈化技術歸納起來主要有吸附法去甲醛、空氣負離子法去甲醛、臭氧氧化法去甲醛、催化氧化法去甲醛等[10]。
3.1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主要的防治措施
分為消除或控制污染源、通風換氣的稀釋效應、凈化劑降低室內甲醛的污染和綠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四個方面[11]:
3.1.1消除或控制污染源控制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應該從裝修前入手。首先要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然后選擇較為環(huán)保的裝飾材料。裝修設計時還要進行一些預評價,要充分考慮所用板材的種類和數量,更要及時改進施工的工藝。在工藝的選擇過程中要主要考慮三點:
3.1.1.1 選擇材料注意選擇的材料既要在質量上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又要是經濟實惠的,即選擇材料要達到最優(yōu)的組合。
3.1.1.2 裝修方式提倡是盡量接近自然,盡量少用各種化工材料,盡量不要進行過度的裝修。
3.1.1.3 施工過程盡量運用一些工藝的手段對建筑材料進行必要的處理,以減少甲醛污染,將污染從源頭上進行控制。
3.1.2 通風換氣的稀釋效應對于已經裝修完畢的房子,控制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風。根據一些檢測結果表明,房子裝修完畢后不應急于入住,應多開窗通風換氣。房子這樣放置3個月左右的時間,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基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通風換氣是消減室內空氣中甲醛最簡單、有效、經濟的措施,當室內平均風速滿足換氣率的要求時,可有效地減少甲醛的蓄積。
3.1.3凈化劑降低室內甲醛的污染對于房子裝修完畢后急于入住的業(yè)主來講,使用凈化劑來消減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是比較理想的方法。一般常見的凈化劑有除醛劑、除醛棉等,它們是利用化學反應,對室內甲醛進行消減的,從而控制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有實驗數據證明,使用凈化劑能使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降低80%左右。但由于甲醛的釋放年限可長達15年以上,因此使用凈化劑只能在短期內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不能取得長期效果。
3.1.4 綠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利用綠色植物來消減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是一種既美觀又實用的方法。據研究報道[12],以下6種植物均能吸收空氣中的甲醛:廣東萬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綠蘿(Epipremnum aureum)、垂葉榕(Ficus benjamina)、虎尾蘭(Sansevieria trifasciata)、龜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hybr),并且根據凈吸收率及單位葉面積吸收甲醛量的差異,將這6種植物的吸收能力分為兩類,吸收甲醛能力較強的植物有:廣東萬年青、綠蘿、虎尾蘭、龜背竹、垂葉榕;較低的植物有:四季秋海棠。根據研究,蘆薈、龍舌蘭、吊蘭等能吸收90%以上的甲醛,從而對室內空氣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
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功能,根據實驗和資料證明,它能吸附95%以上的甲醛,且可以反復使用,能有效的控制甲醛在室內的積累。據報道[13-15],活性炭與植物聯(lián)合作用對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凈化效果比單一應用活性炭或植物效果要好,而且長期作用的效果要比短期作用的效果好;利用新工藝制備的活性炭對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動態(tài)吸附效果要比靜態(tài)的吸附效果好;經過熱處理后的活性炭,當達到一定溫度(如650℃)時,負載MnOx活性炭對甲醛的吸附量明顯高于活性炭原樣。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生活的舒適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備受人們的關注。而甲醛以污染來源廣、危害大成為室內空氣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室內空氣甲醛污染,做好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預防和治理,從而保障自身及他人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孔雪霞.論室內空氣污染物危害及防治[J].山西科技,2011,26(5):144-145.
[2]李峰. 室內空氣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 科技資訊,2011,26:144.
[3]張淑娟,蘇志鋒,林澤健,等. 廣東省室內空氣污染現(xiàn)狀及特征分析[J].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0(2):139-142.
[4]世界衛(wèi)生組織. 每年室內空氣污染造成160萬人死亡[J].首都公共衛(wèi)生,2011,5(1):46-47.
[5]朱桂芝,李濤,郭曉詩,等. 甲醛對人體毒作用[J]. 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04,3(4):250-251.
[6]羅曉紅,顧艷. 室內甲醛污染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 職業(yè)與健康,2011,27(21):2501-2503.
[7]徐志金,陳清波.淺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8,33(5):89-90.
[8]程慧芳,王健,于婉,等.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危害[J]. 中國科技信息,2011,12:25,27.
[9]李解生,李純穎,李勇,等. 甲醛對小鼠胚胎的發(fā)育毒性[J]. 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4):1242-1243.
[10]寧曉宇,袁向華,鄭浩,等. 甲醛污染治理技術研究進展[J]. 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0,5:23-25.
[11]林海. 淺談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控制措施[J]. 環(huán)境工程,2011,29(增刊):182-184.
[12]曹受金,潘百紅,田英翠,等. 6種觀賞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比較研究[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09,18(5):1798-1801.
[13]廖秋實,李苑,楊宇婷,等. 活性炭和植物吸收對室內空氣甲醛凈化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5):99-102.
[14]胡劉平,莫開林,楊凌,等. 活性炭對甲醛吸附的研究[J].四川林業(yè)科技,2007,28(4):52-54,15.
[關鍵詞] 手術室;環(huán)境危害;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5(b)-143-01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和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的化學物質及高科技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各種手術的普遍開展,傳染性疾病的增多,給臨床診療帶來了挑戰(zhàn)。手術室工作人員長期在空氣污染、生物感染、電離輻射、心理危害的環(huán)境里,其健康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本文就手術室環(huán)境危害的問題作一初探,并提出醫(yī)護人員應采取的防護措施。
1手術室的環(huán)境危害
1.1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包括化學消毒的揮發(fā),高頻電刀使用時散發(fā)出的氣味及全身物在空氣中的彌散。甲醛、二戊醛等都是手術室常用的揮發(fā)性化學滅菌劑,用于手術室的消毒、浸泡標本、器械消毒等。它們均為刺激性物質,對皮膚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還具有致敏、誘變及致癌作用,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體異常。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時,空氣狀況開始惡化,出現(xiàn)不良氣味。安氟醚是8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新的含鹵素的,含乙烯基,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對呼吸道無刺激作用。在高濃度,低PaCO2時可產生驚厥,深麻醉時抑制呼吸及循環(huán),對肝腎只表現(xiàn)可疑損害??諝馕廴疚飿O微量,它們長期低劑量存在于手術室,通過皮膚、呼吸道而進入人體及其他生物,以化學污染物對人群健康危害最大??諝馕廴疚锏膿p害決定于它的特征、化學結構、濃度、和人體接觸的時間等,而大氣中經常是多種有害物質的混合性污染,這時最常見的是有害物質的毒性相加現(xiàn)象,低濃度的污染物質長期地作用于人體會產生慢性的遠期效應,這種效應往往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難以鑒別。手術室內空氣污染有特殊的一面,與麻醉方法、麻醉機的質量、麻醉持續(xù)時間及室內有無通風設備,手術器械、儀器使用、消毒劑濃度有效時間和使用方法有關。不論何種污染物,在同一時間內與污染源、排放量、污染程度均成正比,污染物在手術間內每個角落的污染環(huán)境的綜合時限不相同。麻醉師在麻醉機旁,與從氣囊及病人呼出的殘余麻醉氣體接觸機會多,手術醫(yī)師使用高頻電刀機會較多,與高頻電刀使用時由皮膚或組織散發(fā)出的氣味接觸多,器械護士接觸甲醛、戊二醛的機會較多。
1.2生物感染
由于手術室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嘔吐物等,受感染的機會很多。如針刺操作是最常見的職業(yè)事故,其危害不僅限于針刺損傷的本身,還可傳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還有腫瘤的種植生長和敗血癥發(fā)生的危害。
1.3電離輻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手術中攝片及電透直視下手術的不斷開展,手術室工作人員接觸射線的機會較多。據文獻報道,少量多次接觸放射線,可因蓄積作用致癌或使胎兒畸形。
1.4身體疲勞與心理危害
手術室工作的醫(yī)護人員的心理危害是精神緊張,壓力感所致。他們長期處于工作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過度緊張、工作不定時,經常要搶救處理一些危重病人,工作性質是細致的腦力與繁重的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工作人員易患潰瘍病、心臟病、偏頭痛病、下肢靜脈曲張、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膽病等。同時也會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如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
2防護措施
2.1空氣污染的防范措施
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換氣,添置空調設備,完善排污系統(tǒng),并對工作人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用吸入性物時,如安氟醚、異氟醚、笑氣等,長期接觸可造成肝腎病變,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對患者進行吸入性麻醉時,藥液不可避免地散發(fā)在手術間的空氣中,無意中又形成一種空氣污染。藥液散發(fā)的多少與空氣暴露的時間、麻醉機的密閉程度成正比。在對病員進行麻醉時,應首先檢查麻醉機是否密閉,以減少空氣中的藥液濃度,減輕污染。消毒劑濃度要配制準確,現(xiàn)配現(xiàn)用,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對人體的危害,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手術前后正確洗手,嚴格無菌操作。手術后對器械、污水、房間處理,嚴格按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如設有專用浸泡污染敷料水池等設施進行終末消毒處理,以免污染周圍環(huán)境。
2.2避免生物感染的措施
術前必須了解病人的肝炎系列、HIV、梅毒檢查結果,對陽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預防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術前巡回護士配制1:100含氯消毒液1 000 ml盛于專用容器中,以使麻醉醫(yī)生、巡回護士在給病人操作前后隨時洗手,并備鞋套,以減少因工作人員進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2.3電離輻射的防范措施
要盡量避免X線照射,在無法躲避時盡量使身體不進入直射線中,妊娠期禁止接觸X線。
2.4工作人員的自我調節(jié)
工作人員除了有過硬的業(yè)務素質要求外,還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矯正一般職業(yè)性緊張;預防過久站立及走動產生的危害,設法改善站立和走動的強制,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勢和習慣。心理學研究證明,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如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對最佳水平的發(fā)揮影響很大。因此,必須加強鍛煉,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言櫻,馬小軍,周平.淺談現(xiàn)代手術室危害因素的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6):351.
空氣質量影響生存質量
如今,空氣污染的嚴重性,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污染的空氣常充斥著一些有害物質,會造成身體不適,引致各種呼吸道疫病,例如慢性肺病,氣管炎甚或肺癌等,甚至危及生命。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現(xiàn)代人已經進入第三污染時期,室內污染更被列為十大健康威脅之一。
室內污染物也不容小窺,它包括有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氡、苯、生物性氣膠,可吸入懸浮粒子,以及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及二手煙等等有害氣體。長期在屋內工作及生活的人難免會產生一些健康問題,常見癥狀為頭痛,眼睛發(fā)癢,呼吸困難,皮膚過敏、發(fā)黃、缺水,疲倦,咳嗽,氣喘,打噴嚏,精神不振及嘔吐等。
那么,室內的污染該怎么判斷呢?空氣污染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要判斷家居是否受到嚴重污染,可以留意以下跡象:
* 早上起床感到胸悶、惡心甚至頭暈目眩;
* 不吸煙和甚少置身吸煙環(huán)境,喉嚨亦經常不適,呼吸欠順;
* 家中小孩經??人?、打噴嚏,家人容易患上感冒;
* 家人常皮膚過敏或患同一疾病,離開居所癥狀明顯改善;
* 夫婦不知何故長時間不孕;
* 孕婦在正常懷孕情況下發(fā)現(xiàn)胎兒畸變;
* 室內植物不容易生長,葉子容易發(fā)黃枯萎;
* 家中貓狗或者魚無故死掉;
* 住所經常發(fā)出刺激眼鼻的異味,且長期不散。
清肺排毒 芳療首選
一旦出現(xiàn)室內空氣污染的現(xiàn)象,該怎么辦?專家建議:要預防室內污染,提高肺循環(huán)健康需趁早。中醫(yī)云:肺主氣、呼吸、宣發(fā)、肅降、通調水道、皮毛,一般人以為呼吸只靠肺臟,頂多加上鼻子和嘴巴,作為呼吸的進出口,不錯,“肺”利用血液作運輸工具,收集和交換氣體,但不要忘記,體內的每一個活細胞,其實都參與呼吸作用,每人每天要吸入、呼出將近兩公升空氣。細心又熱愛芳療的人們可采用預防大于治療的“肺部排毒”養(yǎng)生法。
【原美財富】首創(chuàng)的“肺部排毒”是在芳香療法中運用:尤加利、檸檬、薄荷、迷迭香、馬郁蘭、姜、肉桂、丹參、茶樹等精油,通過吸入、蒸發(fā)后,再加上按摩的方法明顯改善肺循環(huán)的不健康狀態(tài),最主要的是使身體健康和皮膚靚麗。療程中,根據客人不同的狀況,可以安排不同的療程,比如:情況嚴重者:隔天一次;輕微者:每周一次;保養(yǎng)型:每月一至二次就夠了。讓人們感受到花香縷縷沁心如脾,絲芳陣陣潤肝透肺的狀態(tài)。
Tips
遠離毒氣有理由,芳香精油有方法
1.經常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尤其是啟動電腦或者電視機等電器之時。
2.注意家居衛(wèi)生,定時清潔,可使用空氣防腐類的精油如:佛手柑、尤加利、天竺葵、西柚、檸檬、依蘭等。
3.室內晾衣服時,必須開啟門窗,讓有害物質流走。
4.擺放能夠吸收有害物質的花卉。例如:長青藤、天門冬、棕竹、橡膠樹或者龍血樹等。
5.利用香薰爐散發(fā):“佛手柑、尤加利、天竺葵、西柚、檸檬、依蘭”精油的氣味,避除家中的異味。
6.廚房宜安裝外排式油煙機,煮食時候記住同時開窗,并考慮以電磁爐代替煤氣爐,改用不貼底鍋器,以及空間噴曬“天竺葵、薄荷、絲柏、迷迭香”等有效吸收廢氣和驅蚊蟲的植物精油。
7.清潔劑方面,可考慮使用清水配合佛手柑、西柚、檸檬來清理玻璃或者馬桶。
特約專家 / 劉千瑜
英國海外芳香療法考官
中國【原美財富】芳香美療主題店創(chuàng)始人
關鍵詞:室內污染;甲醛;苯;總揮發(fā)性有機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R12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10-0022-03
1 引 言
近2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室內裝修在單位和家庭的需求日益增加,裝修的材料層出不窮,使得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及種類越來越多,室內空氣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
人類有90%的時間是在室內工作和生活的,加上現(xiàn)代建筑物密閉程度增加,新風量不足,使室內空氣污染物不容易擴散,增加了人們與污染物的接觸機會。
有關報道顯示全世界每年有 280 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于裝修污染 [1]。杭州市室內空氣檢測發(fā)現(xiàn),總揮發(fā)性有機物的點超標率和戶超標率分別為 63%和 80%[ 2]。室內空氣污染危害著全人類,所以,防治空氣污染不僅是環(huán)境專家們研究的焦點,現(xiàn)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2 室內裝修后空氣污染種類
2.1 甲醛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有較高毒性,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致癌物之一。甲醛主要來源于裝飾材料中的膠合板、貼面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同時,墻布、墻紙、化纖地毯、泡沫塑料、油漆、涂料、家具和地毯也少量存在,在這些裝修材料中,使用的粘結劑大多是以甲醛為主要化學成分的脲醛樹脂膠,材料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huán)境釋放。杭州市居民室內空氣甲醛戶超標率 38.7%[2];某部隊營房甲醛超標尤其以會議室和辦公室嚴重,甲醛最高濃度達 0.65 mg/m3,是國家標準的 6.5 倍[3]。
2.2 苯及其同系物
苯是無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體,甲苯、二甲苯屬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餾或石油的裂解產物。苯及其苯系物在裝修中被大量地用作涂料、油漆中的溶劑和稀釋劑,從而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杭州市居民室內的苯、甲苯、二甲苯各監(jiān)測 107點,超標率分別為 2.8%、7.5%和 9.3%,最大超標倍數為 3.8倍、5.8倍和 6.4倍,提示裝修居室污染情況較嚴重[2]。
2.3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
TVOC的主要成分有烴類、鹵代烴、氧烴和氮烴,包括苯系物、有機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機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烴化合物等物質。杭州市室內空氣檢測發(fā)現(xiàn)總揮發(fā)性有機物,其點超標率和戶超標率分別為 63%和 80%,臥室和書房中甲醛和總揮發(fā)性有機物濃度高于客廳、廚房和餐廳。甘肅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對室內環(huán)境空氣中TVOC進行了監(jiān)測,監(jiān)測結果,人們停留時間占 1/ 3 以上的臥室污染最嚴重,其中衣柜殘留TVOC濃度最高[4]。
2.4 氡
氡是由鐳衰變產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它沒有顏色,也沒有任何氣味。 氡原子在空氣中的衰變產物被稱為氡子體,為金屬粒子,常溫下氡及子體在空氣中能形成放射性氣溶膠而污染空氣。某些花崗巖制品、瓷磚、建筑水泥、礦渣磚和地基土壤中容易釋放氡[5]。當室內空氣流通不良時,氡氣往往超過規(guī)定的標準。
2.5 氨
氨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高溫時會分解成氫和氮, 有還原作用。主要來源于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防凍劑和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早強劑,同時,氨作為良好的增白劑,也可來自于裝飾材料。
3 室內裝修后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3.1 甲醛
甲醛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致畸變、致突變作用,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白血病,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更大,可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青少年智力下降。當甲醛濃度達到30mg/m3時,即可導致人死亡[6]。
3.2 苯及其同系物
[JP4]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接觸高濃度的苯(12~16mg/m3)具有發(fā)生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危險。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苯是致白血病物質的證據。有研究證明經口投予受試動物苯也會引發(fā)固體瘤。急性高濃度的苯可引起中樞神經抑制和發(fā)育不全性白血病。甲苯、二甲苯的主要作用是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及引起粘膜刺激,甲苯的急性毒作用為神經毒性和肝毒性,而二甲苯的則為腎毒性、神經毒性和胚胎毒性。
3.3 總揮發(fā)性有機物(TVOC)
許多TVOC如甲醛、萜烯、乙酸甲酯、n-丁醇、二甲苯、甲苯、四氯乙烯、壬醇、n-十一烷、十四烷、萘和二氯苯各自的濃度往往不高,但若干種 TVOC共同存在于室內時,其聯(lián)合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們具有神經毒性、腎毒性、肝毒性或致癌性,并可損害血液成分和心血管系統(tǒng)。
3.4 氡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把氡列為19種主要的環(huán)境致癌物質之一,氡及子體在空氣中能形成放射性氣溶膠而污染空氣,容易在呼吸系統(tǒng)聚集并在局部區(qū)域不斷累積而誘發(fā)肺癌。
3.5 氨
氨屬于堿性物質,它對所接觸的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吸收組織中的水分,使蛋白質變性,并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組織細胞的結構,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短時間內吸入大量氨氣可出現(xiàn)流淚、惡心、乏力、咽痛、聲音嘶啞、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發(fā)生肺水腫及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等。高濃度的氨還可以通過三叉神經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呼吸停止。
4 防治措施
4.1 裝修前控制
“有裝修就有空氣污染”,室內空氣污染的源頭是始于裝修,因此,從源頭控制是防治的重頭戲。設計時應以簡約風格為主,做好新風量和氣流組織設計工作。在裝修居室時,應牢固樹立 “綠色環(huán)保” 意識。購買各類裝飾材料時,應選擇國家認可的環(huán)保品牌,讓供應商提供相關的污染物的檢測報告,確保安全。
4.2 裝修中控制
裝修過程中需要工人們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開放施工,確保使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含有苯及苯系等助溶劑和粘合劑的使用,控制混凝土防凍劑和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早強劑等應用,開創(chuàng)環(huán)保裝修的新時代。
4.3 裝修后治理
4.3.1 通風換氣
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關鍵,主要涉及增加新風量、保證新風品質和送風效率,重視濕度控制;新居裝修后應該每天通風1~2h,經過至少兩個月之后再遷入;購買新家具后盡可能放在空房間中通風一段時間后再使用。雖然通風換氣對室內污染物的處理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但通風換氣只能部分降低甲醛及其他的揮發(fā)性有機物,且效果不夠明顯和徹底。
4.3.2 物理吸附
活性炭是常用的空氣凈化材料,可用來吸附空氣中的微量有毒氣體。如氨氣、甲醛、苯系物等,但是凈化過程中流動阻力大。雖然吸附法可以吸附空氣中的多種污染成分,但是吸附劑大多具有專一性,難以應用于復雜的室內空氣,并且當溫度、風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離出來,再次散發(fā)到工作區(qū)造成二次污染。
4.3.3 化學中和技術
環(huán)保專家研制出了各種光觸媒、甲醛去除劑、克苯靈、除味劑,這些清除劑多采用綜合技術,破壞甲醛、苯等有害氣體的分子結構,從而中和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并進一步清除,最終達到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目的,結合裝修工程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人造板中的游離甲醛。
4.3.4 植物凈化
植物能去除室內空氣污染物并能點綴美化室內環(huán)境,植物治理毫無疑問是成本比較低廉的一種方案了。威廉•沃維爾公布了一份抗污染的綠色植物清單[7],在 24h照明條件下,常青藤能去除90%的苯,吊蘭能去除 96%的一氧化碳和86%的甲醛,龍舌蘭能去除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蘆薈等植物都具有空氣凈化功能。米蘭、臘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 另外蘭花、桂花、臘梅等植物的纖毛能截留并吸滯空氣中的飄浮微粒及煙塵。
4.3.5 凈化新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空氣污染凈化的新方法不斷出現(xiàn)。凈化新方法有如下:①負離子凈化法;②冷觸媒/光觸媒技術;③臭氧凈化法;④靜電除塵法;⑤納米 TiO2技術等。
5 結語
由于室內環(huán)境污染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加強對室內空氣污染的預防,不僅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傳統(tǒng)的治理技術較為成熟,但卻不同程度上存在缺陷;而新技術的發(fā)展還不夠成熟,成本較高。如空氣觸媒技術是目前較具市場優(yōu)勢的新技術,以后必將成為家居必備的產品。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技術正隨著居住者對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的提高而不斷地朝前發(fā)展,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在無空氣污染的居室中安心無憂的工作和生活著。
參考文獻:
[1] 陳曉東,陳連生.中國室內裝修污染及健康危害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3,19 (10) :126~128.
[2] 張旭慧,周紫鴻,徐玲,等.杭州市室內裝修空氣污染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19(3):669~671.
[3] 張景蘭,錢茜,王玉秋.某部隊營房的室內空氣污染調查[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7,24 (3) :179~180.
[4] 劉玉真.室內空氣污染及其防治對策研究[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9,25 (8):748~750.
[5] 王喜元.民用建筑工程室內污染檢測與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