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

第1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一 重視復習的意義,明確復習的目的

進行總復習的意義有五:(1)對教材進行梳理、提煉、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2)復雜問題簡單化;(3)抽象知識形象化;(4)零散知識系統(tǒng)化;(5)幫助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

進行總復習的目的:復習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復習不是對已學知識的簡單重復和重現,而是從更高層次和角度對所學知識、技能、方法進行重新認識和再學習的過程。所以,加強對復習教學的研究,能徹底改變簡單羅列、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復習模式,使復習成為促進師生共同提高的過程。

二 合理規(guī)劃復習進程,科學安排復習時間

初中化學課程安排僅一年,新授課結束后離中考只有一個多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規(guī)劃、科學安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階段:進行系統(tǒng)復習,形成知識網絡。

時間安排:兩周。

階段目標:檢查并及時解決學生知識理解上的障礙,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歸納,將整個初中化學各知識點按結構和脈絡融合形成體系,使知識網絡化、系統(tǒng)化。

復習內容: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化學實驗與活動探究、化學計算、化學與生活等。

復習要求:“細、低、全”?!凹殹笔侵笍土曇婕氈?,不遺漏教材和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基礎知識?!暗汀笔侵笍土曋邪盐罩邢码y度,不偏離教材內容和考試說明的范圍和要求,不選孤僻怪異的題目,做到不脫離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全”是指復習要針對全體學生,第一輪復習的中等難度就是要使全體學生都能掌握考試說明所要求的“雙基”知識。

注意事項:(1)用好課標、考試標準、教材(找準考點,落實基礎);(2)合理使用資料,防止用資料代替教材,引導學生重視教材;(3)訓練要適當,防止以做題、講題代替復習;(4)問題引領課堂,重視情景創(chuàng)設,防止一聽就懂,一做就錯。

第二階段:進行專題復習,完善知識結構。

時間安排:兩周。

階段目標:要求學生能正確辨析各知識板塊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總結綜合問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內容:根據學生對新課的知識掌握情況,教師自命知識專題,通常有氣體制取,物質的分類,物質的鑒別,物質的分離、提純、除雜質等專題。

復習要求:主要以專題講解和專題訓練為主,然后進行綜合訓練。

注意事項:(1)研究考題、縮小范圍、找準專題、做好專題復習;(2)做好專題訓練,精選、精練、精講,切忌過多過濫,對學生存在的知識盲點要有針對性的訓練;(3)要杜絕仍由教師獨占課堂40分鐘的做法,一定要留給學生足夠練習、復習、小結、思考的時間。

第三階段:進行模擬演練,中考仿真訓練 ,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時間安排:兩周。

階段目標: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進一步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隨著學業(yè)考試的日益臨近,主要精力應當放在消除弱點、彌補漏點、調整心理方面,把卸下學生心理包袱作為重要任務。

復習內容:中考仿真模擬訓練、考前適應性訓練。

注意事項:(1)進一步研究中考試題,對考試大綱中的樣題示例進行分析,整理考試信息,更加明確中考試題的特點、結構、難易比例,知識考查的呈現方式;(2)提倡教師組卷(所選卷應題目典型、題型新穎,難度宜小,保證訓練價值);(3)回歸教材、加強記憶,加強考試技能技巧的訓練。

三 認真研究教材,準確把握復習方向

認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題型,準確把握復習的廣度和深度,教材是課程標準的體現。試題源于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點衍生而來。復習的關鍵首先要過好教材關,在總復習中必須重視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認真研究學業(yè)水平考試樣題,掌握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復習思路,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廣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 重視知識基礎,加強主干知識的復習

第2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一、以“綱”作導 明確目標

《考試大綱》是中考的依據,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中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以后的復習中要進一步閱讀,復習到相關內容就要把考試說明拿出來比較,不斷地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避免過度拔高難度,特別對我們這種普通中學,抓住基礎分,是中考勝出的關鍵。而且我也注意把相鄰兩年的考試說明進行比較,看有無區(qū)別。

復習時圍繞《考試大綱》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對中考的“了解”、“理解”、“應用” “操作” “探究”各種層次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具體的化學問題可以作何處理,合適設計成什么樣的題型?只有搞清楚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從這些實在的基礎開始,才可能搞好化學的復習。

二、以“本”為導 抓基礎

課本是中考命題的依據。復習的關鍵首先要過好課本關。以教材為依據,千萬不能拋開教材,去買很多這樣版那樣版的復習資料,復習資料多了,花錢多不說,教師和學生 無所適從或疲于應對,這就會失去“主心骨”。有一兩冊經過精心選擇的資料在手即可。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復習在整個化學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不過關,后面的復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因此,必須切實注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復習,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努力把每一個概念及理論真正弄清楚。

抓基礎不能就基礎而基礎,而應著眼于提高能力上,因此應在教材上下功夫,加強對教材的研究。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結構、每一單元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善于挖掘出教材的思想性,并幫助學生總結出規(guī)律,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育,對每個知識點設計過程探討。

復習時,把注意力放在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上,不要搞“偏、難、怪、高”的內容。注意考查范圍,避免因超綱復習而枉費時間和精力,要堅決、果斷、徹底地拋掉教材里沒有的、《考試大綱》不要求的內容,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礎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及關鍵點上。

三、以“真題”為導抓學法

由于中考是省內出題,做題時應著重做廣東地區(qū)的真題、模擬題??v觀近幾年化學中考試題,一個典型的特征是考題不偏、不繁、不難、不超綱,命題趨勢是:平穩(wěn)過渡,分步推進,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變化。很明顯,命題者在向我們傳輸一個信號:要重視研究歷年中考題!因此,對中考試題“陳”題新做,將做過的試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重組,推陳出新,不失是一個好辦法。中考命題與新課程改革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復習時可將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科學歸類,聯(lián)系教材,通過梳理相關知識點,講究學法,歸納技巧,勇于號脈中考。

要求學生答好中考題的標準是:常見的題要會做,不常見的題也要會做,從來沒見過的題也得會做。這就要求在總復習中應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針對化學教學特點,試題特點,命題趨勢, 答題標準,在狠抓“雙基”上下功夫,搞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和知識點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解決疑難問題。

四、以“練”為導抓好講評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很多學生做題時:只注重做題的數量,而不注重解題的質量;只注重做題的結果,而不注重解題的過程和解題后的總結。因此練習題要精挑細選,做到難易適度,明確練的目的,避免重復勞動。以中檔題為重點,著重解決學生審題不夠仔細,邏輯不夠嚴密,基礎不夠扎實,書寫不夠規(guī)范,思維不夠靈活,表達不夠清楚等問題。

要設法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寫,將知識與能力體現在筆尖上。

作業(yè)、試題,學生做完后僅完成了少部分功能,另外大部分的功能要靠教師的講評和學生的總結來完成。講評時要將題目按內容或解法進行歸類,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精講。不滿足對答案,而將重點放在分析題意、尋找思路、歸納方法、總結規(guī)律上;放在題的考點和教材的知識點聯(lián)系上;放在挖掘試題內容的隱含性、提高試題的創(chuàng)新性上;放在以一道題為突破口,尋找一題多解、多題同解、一法多題及同類題目的聯(lián)系點上;放在對典型錯誤及產生原因的剖析上。使學生做一題、學一法、通一類,能舉一反三,靈活掌握。

第3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計劃1

  本學期本人繼續(xù)初三兩個班化學教學工作。新課將在3月中旬結束,其余時間將轉入復習,復習將占據本學期大部分時間,約為三個月,現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的再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我對學校學生的情況已經比較熟悉,學生們喜歡化學,喜歡上我的課,他們的總體情況是:基礎較差,缺乏對問題的鉆研精神,一旦遇到難一點的問題往往是后退 ,自主性學習差,對學習比較缺乏信心,這些是我的教學的出發(fā)點。

  二、再研究化學教學大綱 ,不斷完善自己的化學教學和復習的指導思想

  1 .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學大綱,注意緊扣課本。回到課本,并非簡單地重復和循環(huán),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對課本內容引申、擴展。加強縱橫聯(lián)系;對課本的習題可改動條件或結論,加強綜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 .做到全面復習。復習目的不全是為升學,更重要是為今后學習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廣,若基礎不扎實,不靈活,是難以準確完成。因此必須系統(tǒng)復習,不能遺漏;

  3 .立足雙基 。重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復習。對一些重要概念、知識點作專題講授,反復運用,以加深理解;

  4 .提高做題能力。復習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求異性、發(fā)散性、獨立性和批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探究能力和綜合多項知識或技能的解題能力;

  5 .分類教學和指導。學生存在智力發(fā)展和解題能力上差異。對優(yōu)秀生,指導閱讀、放手鉆研、總結提高的方法去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中等生則要求跟上復習進度,在訓練中提高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學生檔案 ,實行逐個輔導,查漏補缺。

  三、復習的具體做法

  1.循序漸進:

  學習是一個由低到高,由淺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過程。第一階段的全面復習必不可少。初三化學知識的一個特點是:內容廣泛,且分散滲透??倧土暰鸵逊稚⒌闹R集中起來,以線網或圖表形式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按照知識的有機組合,以課本為依據,按大綱進行全面、扼要、系統(tǒng)的復習,并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以比較法、提綱法、列表法、歸納法、競賽法等形式進行。

  2 .講練結合,專題講解,加強訓練:

  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要內容進行專題訓練。尤其是有一定難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內容更要加強,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嚴謹性和適應性。

  3 .采取靈活多樣的復習形式:

  復習切忌搞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和題海戰(zhàn)術。在教學中我常用:啟發(fā)式講授、自學式的閱讀和鉆研,有題組式訓練、小組討論、讓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裝,對結論進行論證等復習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4 .進行題型分析,掌握解題規(guī)律:

  不論什么題型都有各自的規(guī)律,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對解題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反對題海戰(zhàn)術,但多種題型的訓練卻是必要的。教師必須在閱讀多種資料的基礎上,整理出適量題目給學生練,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師進行題型分析,既使學生掌握解各類題方法,又能對各種知識再重新復習一次,這種做法很受學生歡迎。

  四、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在總復習中要重視 信息反饋

  正如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所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 。我們通常說: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謂 檢驗 就是要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實際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讓教學的信息反饋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五、做好備考工作,提高應變能力

  1.加強審題訓練:

  不在審題上下功夫,就難以做到既快又準。我們提出:審題要慢,解題適當加快。通過審題訓練,提高分析、判斷、推理、聯(lián)想的能力。特別是一些分步解決的問題,須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較好成績。審題是解好題的前奏,磨刀不誤砍柴工 。

  2 .提高表達能力:

  不少學生會算知思路,就是說不清,邏輯混亂;書寫潦草、丟三漏四。在改變這些惡習,必須從解題規(guī)范和書寫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跡清晰,書寫整齊,語言簡煉、準確、嚴密;計算準確,文字、符號、表達符合課本規(guī)范,養(yǎng)成嚴謹治學的好學風。

  3、發(fā)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學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緒、學習方法、記憶方法等對學習有很大映響。因此在傳授知識和教會方法的同時,要加強思想工作,全面關心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端正態(tài)度,改進方法,克服畏難情緒,激勵學習熱情,使其聰明才智充分發(fā)揮。

  4、注意心理訓練:在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中,要連續(xù)進行三天超負荷的嚴格考試,毅力不堅,缺乏斗志,則難以堅持。因此,考前要減壓,減輕思想壓力和心理負擔,使學生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考出水平。

  在最后階段(約考前兩周),主要安排學生自我復習,自我完善。由學生自己閱讀、消化整理知識、鞏固和擴大復習成果。教師則重點加強個別輔導,查漏補缺,提高后進生。

  我希望通過自己努力,我所教的學生初中化學的升考都取得較好成績。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和年級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訓練能力、歸納能力的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好物理的學習方法,加強實驗操作能力培養(yǎng),進一步打好基礎。做好學生的競賽輔導工作,爭取在物理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完成初中物理的復習工作,爭取中考全面獲勝。

  三、具體措施

  1、堅持集體備課,加強各教師間的聯(lián)系,互相取長補短,發(fā)揮群體力量。

  加強教法研究和發(fā)揮效益。

  2、教學中應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點面結合,逐步擴展。

  3、強化月考,關注教學成果。

  4、加強試題收集與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試題和中考命題的趨勢。

  四、復習計劃

  第一輪復習,以課本以及能力訓練為依據,復習初中物理的基礎知識與基本實驗。

  第二輪復習,以自編講稿為依據,分類復習。

  第三輪復習,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試題,編制使用模擬試卷,進行綜合練習。

化學老師個人工作計劃3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著手進行化學總復習,復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么?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復習方向,為完成復習任務奠定基礎。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fā)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始終保持穩(wěn)中有變的原則。因此我與其他高三化學教師仔細分析了近幾年來課改區(qū)的高考試題,結合歷年來湖南高考化學試題的特點,如對比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復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因此在我校暑期舉行的教師業(yè)務考試當中我與其他同備課組的化學老師全部獲得優(yōu)異成績。

  2.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熟悉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將有利于把握復習的方向和深難度,有利于增強復習的目的性。

  3.熟悉考試大綱??季V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因此在12月我省考試大綱公布之后,我與備課組老師仔細研究,并準備在今后教學中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系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復習的怪圈:“迷戀”復習資料,陷入“題?!?。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系。

  1.教材和復習資料的關系。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復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復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復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網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復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復習資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一套復習資料(我校以《名師導學》)作為主要參考書,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復習的過程中應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基礎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A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復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范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復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guī)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guī)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于聯(lián)系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guī)范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guī)范語言文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練習量和復習效率的關系。練習是化學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復和陷入“題?!?。因此我與同備課組老師基本每周都精心準備了一張周練卷;每單元準備了單元過關測試卷。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學總復習的范圍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佳復習效果,只能采用科學的方法,在教師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都必須開動腦筋,多思善想。

  1.精讀教材,斟句酌。

  系統(tǒng)復習,自始至終都應以教材為本,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lián)系性和應用性。對中學(初、高中)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復習到位;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我們常說的考點),進行反復閱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學、準確和全面,如規(guī)范地使用化學用語,正確、全面地表達實驗現象和操作要點等(尤其適合中等以下的學生);對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前因后果。如與離子反應有關的知識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的檢驗和推斷、溶液的導電性變化等。應用性是指通過復習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

  2.學會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養(yǎng)是化學總復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它通常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復習和解題訓練,而不是做完練習題簡單地對對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進一步思考:該題考查了什么內容,其本質特征是什么,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嗎?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促使知識得到不斷地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等,以此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積極溝通,因材施教

  本期我所教班級中學生情況參次不齊,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有平時的正常面上的教學,有優(yōu)秀生的提高,和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加強基礎等不同的形式。

  1、在備課中我不但按常規(guī)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各項工作,更是認真?zhèn)鋵W生,積極在課前、課后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個性發(fā)展及思想情緒,盡可能的在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注意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誘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chuàng)新欲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都能學有所得,不斷提高。

  2、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與方法的輔導,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

  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五、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第4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初中化學總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溫故而知新的教學過程。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系統(tǒng)掌握,全面提高,綜合運用。既可以彌補教師平時教學的不足,還可以彌補學生平時學習中的漏缺環(huán)節(jié)。總之,通過總復習,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通過今天的學習、研討、反思,有以下幾方面的初步收獲:

1.采取靈活多樣的復習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初三化學知識點多且分散??倧土暰鸵逊稚⒌闹R集中起來,以線網或圖表形式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按照知識的有機組合,以課本為依據,按課標進行全面、扼要、系統(tǒng)的復習,并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以比較法、提綱法、列表法、歸納法、競賽法等形式進行。

2.對零散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在第一遍的學習中,學生學到的都是些比較零散的知識,沒有系統(tǒng)性,對學生記憶很不利。在復習中,老師及時為學生總結,把這些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歸類記憶,有利于學生掌握。比如對固體物質顏色的記憶,可以歸類總結。在復習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時,許多概念相互對立,如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單質與化合物、混合物與純凈物,抓住矛盾的關鍵,對比記憶最好。而在元素化合物的復習中,氫氣、碳、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氫氣與氧氣的物理性質,往往會相互干擾,影響記憶,如果分類集中,觀察其異同,分析對比,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就容易記憶和掌握了。

3.聯(lián)系生活,講練結合

課本上的知識點大多都是枯燥的,學生很容易對這些理論知識產生反感,甚至厭學。如果在復習時,將這些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實驗,前后貫穿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復習實驗過程中,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貫穿起來,不僅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中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復習效果。

5.復習課要有好的引入

不管是一些常見的事物或事件及設疑等,都會激發(fā)這節(jié)課的氣氛.例如,在講初中常見的氣體性質、制取與收集裝置時,先通過兩瓶無色氣體的猜測、鑒別,引出氣體的性質,再由性質引出制取與收集裝置,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由學生自己動手去選擇操作,通過實驗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再由特殊氣體(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收集,歸納總結出一般氣體的反應原理的選擇依據.

6.精選例題、習題

選編例題、習題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編"精、新、活、透"的習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解題習慣,對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有重要的意義。 在評講習題時,要講透徹,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展,讓學生真正能弄明白。講題前留給學生充裕的思考,不急于提示,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尋找突破口,潛移默化地發(fā)展學生的解題能力。注重解題方法的歸納總結,不就題論題,讓學生積極發(fā)表不同的見解,不一樣的思路恰好是同學們的問題癥結所在,教師恰好抓住癥結,對癥下藥。

7.把復習內容同部分游戲結合起來

比如,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整個過程中,部分元素標記、化學式是很多學生都很頭疼的難題,這些知識既難記又難寫.為了減輕學生的包袱,我在上復習課的時候,把這些化學標記、化學式等編制成部分小游戲,讓學生邊玩邊學習,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一個比較輕松的學習氣氛,更為注重的是這種游戲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這樣也方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

8.應用多媒體工具開展復習課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之下,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在實施多媒體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沖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還能拓展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應用多媒體工具還能夠把部分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直觀化,這樣也方便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多媒體工具具有儲存功能,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可以以課件的形式,把各種教學主要內容事先準備好,在上課的時候把這些內容直接拿過來用,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板書的時間,從而提升課堂復習的效率.

9.綜合訓練

第5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關鍵詞:專題討論;化學實驗; 初中化學;教學設計

文章編號:1005-6629(2009)08-0059-03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

復習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對已學內容進行總結、鞏固與提升。初三同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雖然掌握了一些化學基礎知識,但在運用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時,仍暴露出很多問題。例如:對知識點的掌握比較零散,不能靈活地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解題思路不清晰,有時僅僅依賴于“靈感的突發(fā)”。如何在復習課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能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基礎、優(yōu)化思維、提高能力。我進行了一些嘗試改進,我用專題討論課的形式進行初三化學實驗專題復習。

要真正提高專題討論課的復習效率,教師設計實驗專題討論課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專題討論課的討論內容設計

第一,專題討論課的討論主題能夠涵蓋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部分的大部分內容。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能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見表1)

第二,精心設計專題課的討論問題。問題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難度適中的“基礎型”問題,讓學生廣泛參與討論。

“基礎型”問題的設計從初三學生現有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難度適中,讓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學生都愿意參與討論,并在討論過程中復習相關化學知識,使用相關化學知識解決問題。問題可設計成難度遞進的問題組,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從熟悉到陌生,層層遞進,使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所學知識。

(2)設計適度“挑戰(zhàn)型”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但“挑戰(zhàn)型”問題出現的時機需要認真考慮設計,宜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問題難度的逐漸深入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有利于學生隨著思維的深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化學實驗儀器和裝置的“異與同””中,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見表2)

2重視討論內容引入的情境設置

即使是復習課也要重視討論內容引入的情境設置?;瘜W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它與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在討論內容引入時創(chuàng)設研究情境,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討論,體驗化學的魅力。例如:在“怎樣除去雜質”中,用“自來水的生產”錄像引入課題,以“工廠要從高爐煉鐵的尾氣中將CO回收利用”引入討論內容――怎樣除去CO中的CO2雜質?

但情境的引入需要注重幾個方面:

(1)注重情境的生活性

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而學生的經驗包括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新課程呼喚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強調情境創(chuàng)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

(2)注重情境的全程性

情境的引入就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不能為了情境引入而引入。并且情境在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教學過程的不斷進行要不斷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

(3)注重情境的問題性。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情境中的問題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提出來的,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合全班同學的實際水平,以保證使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都處于思維狀態(tài)。

3 重視專題討論課的小結環(huán)節(jié)

(1)重視討論課所討論內容的小結

因為以專題討論課的形式,使得復習內容比較分散。教師可以用追問等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小結,既可回顧知識,使得復習知識結構清晰,也可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的歸納梳理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例如在“怎樣除去雜質”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

(課堂實錄片斷)

小組討論后,推選代表匯報除雜問題解決方案。

[第一組學生代表]我們小組研究的問題是除去CO中的CO2雜質。第一種方法:可以將混合氣體通過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裝置。第二種方法:可以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層。

[教師]其他組同學是否同意這些除雜方案?大家沒有問題要問?都沒有?我有問題要問第一組同學,怎么想到這些方法的?為什么氫氧化鈉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碳雜質?

[學生] 因為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堿發(fā)生反應。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不能和氫氧化鈉反應。因此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雜質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還可以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因此可以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層。

[教師]能不能簡單概括一下你們設計方案時思考方向?

[學生]我們主要考慮物質在性質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因為第一組學生代表匯報時被教師追問,其余各組同學匯報時都會主動匯報解題思路――設計除雜方案的這組物質的類別,有哪些性質,利用性質上的哪些差異來設計方案等等。

(2)重視討論課所討論內容解決方案的規(guī)律小結

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發(fā)現不同解決方案的“共性”。

例如:在“怎樣除去雜質”中,引導學生小結解決除雜提純問題的規(guī)律:

固態(tài)混合物質的除雜規(guī)律――若混合物都為可溶性和難溶性混合,則可通過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若混合物都為可溶性的,將雜質轉化為氣體或沉淀,再用過濾、蒸發(fā)方法;若混合物都為難溶性的,將雜質轉化為氣體或可溶性物質,再用過濾的方法。

氣態(tài)混合物的除雜規(guī)律――將雜質氣體用液體或固體吸收

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先根據物理性質考慮物理方法能否解決問題,再根據化學性質考慮化學方法。

通過小結,可以幫助同學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提升思維品質,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能力。

4 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環(huán)節(jié)

初中學生由于受知識結構、年齡特征等因素的影響,進行討論活動時,非常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老師的鼓勵能使學生更樂于參與討論,并在討論中大膽聯(lián)想、大膽質疑。

當然課堂教學中教師事先是無法估計學生會給出所有的答案,這是非常正常的。學生提出的很多“答案”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不完善、比較粗糙,操作性差,或者本身就無法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在設計方案除去CO2中的CO雜質時,甚至想到了將混合氣體通過血液。我贊揚學生能夠將多學科知識相聯(lián)系解決問題,打破思維定勢,然后再順便提出方案上的小缺陷。教師面對這些“意外”情況,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評價方式,正確評價學生的討論成果,要保護好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汪習雄.論討論式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化學教學,2007(2):18~19.

第6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一、加強直觀教學,做到“名”與“實”結合

化學用語是代表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的一系列符號或圖式,化學用語不僅代表化學事物,而且表達特定化學概念,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含義則是化學用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強化宏觀和微觀的三重表征。

加強直觀教學,必須注重聯(lián)系實際,盡可能地使用化學用語與其所表示的具體物質、具體反應和現象建立聯(lián)系[1]。如看到常見的水,它的組成元素有哪些,各元素的元素符號如何書寫,通過展示球棍模型讓學生觀察一個水分中各原子的個數比,以及它代表的其他微觀意義和宏觀意義。

2.借助于多媒體直觀呈現。

在進行水的組成探究實驗時,通過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水電解的微觀過程,這對于學生理解電解水反應的實質、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如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為了讓學生理解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本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的過程,除了借助教材圖片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模擬過程幫助學生理解。

3.加強實力示范性教學。

在化學用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實例進行示范性教學,全面仔細地展示化學用語的書寫過程,使化學用語的書寫步驟和規(guī)范要求具體化,又要盡可能地結合板書進行講解,使化學用語的書寫方法和過程有聲化,從不同角度精心設計多層次和多類型的出錯率高的習題,盡可能地使學生在化學用語方面存在的問題全部暴露出來,再歸類進行講解、示范書寫,以便引導學生針對每一個具體的錯誤進行錯因分析和訂正。

二、分散難點,合理安排,同時發(fā)動學生的智慧

化學用語部分由于自身學科系統(tǒng)性的限制,內容安排得相對比較集中,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化學》上、下冊(2012年秋季版)這兩本書中,化學用語幾乎覆蓋每個章節(jié),貫穿教材的始終[2]。

1.循序漸進,逐漸突破。

教科書在編排時按照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書寫和配平這種難度逐漸提升的順序呈現,化學用語的學習是分階段進行的,遵循由易到難的漸進規(guī)律。如在學生學習物質性質時,就要有意識地結合實驗現象,引導學生書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說出文字表達式的含義,記住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以便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奠定基礎。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不能急于求成,搞一步到位,而應采取“低起點、小步走”的策略,從學生已經學過的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入手,引導學生理解書寫原則,學習書寫步驟,了解注意事項,然后慢慢加深,逐步深化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體會和認識。

2.開展化學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把所學的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化學方程式以競賽題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可以采用元素符號接龍、化學式與化學名稱搶答、化學方程式填空等方式,在課外分組創(chuàng)辦以化學用語為主題的化學角,制作和分享各類化學用語的卡片和思維導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競爭中學到化學知識,展現自我風采,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化學用語。

三、落實課標,達到寫、讀、用三會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用語屬“技能性學習目標”之一,要求初中學生“初步學會”。此外,課標還分別在“知識與技能”和“過程與方法”方面提出明確要求: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這屬于高水平層次的技能性目標,也就是說,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化學用語的教學應使學生達到“三會”,即會寫、會讀、會用。實踐證明,實現這一目標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練習。但如何練習,必要認真加以研究。簡單重復的操練,不僅會增加學生的負擔,而且會使學生因反感而厭學,因此,必須重視練習方式的改進。

1.化學用語置于生活情境。

首先,在練習的要求上應強調以“三動”促“三會”,即在練習時,既要動手寫出化學用語,又要動口讀出其名稱、說明其含義,還要動腦想一想該化學用語的具體應用。在練習的呈現方式上,要盡可能將化學用語置于鮮活的情景中[3]。如氫氧化鈣的學習,它的來源是用做干燥劑的生石灰與水反應而來的,它的稀溶液就是常用的堿溶液澄清石灰水,有大量未溶解的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叫做石灰漿,冬天用此刷樹,起殺菌防凍的作用,還可以用于粉刷墻壁等,緊緊地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學習化學有親近感。其次,在練習的呈現方式上,用注意多樣化,盡可能將化學用語置于鮮活的情景中,使書寫化學用語的技能訓練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感受使用化學用語優(yōu)越性的同時,以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化學用語,增強技能訓練的有效性。

2.創(chuàng)造開放性環(huán)境。

在練習內容和形式上,應注意豐富性,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束縛,增強練習的開放性和實踐性,如在學習元素符號時,讓學生收集有關營養(yǎng)品的廣告,找出其中與素有關的詞語,寫出元素名稱和符號;又如在學習化學式時,讓學生從家里或到超市,這樣不僅能起到鞏固化學用語和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

四、遵循記憶規(guī)律,逐步提高

多練多用,可使學生逐步熟練地掌握化學用語。學生學習化學用語的特點是容易“理解”,但不練不用很容易遺忘。因此必須通過適當的教學手段鞏固學生已學得的知識。

1.及時復習。

進入大腦短時記憶的信息最終有兩個去向:一是被遺忘;二是轉入長時記憶。長時記憶保存著大量的知識、事件、經歷、經驗、技能等各種信息,而我們的學習則要選擇長時記憶。初中化學用語的特點是零散多變,貫穿整個上下冊書,要形成穩(wěn)固的記憶,必須反復練習和及時復習。如在每節(jié)課上課的前三分鐘聽寫五個化學式、兩個化學方程式或者默寫元素的化合價口訣,反復的標化合價,周末可以將某一章或以某一化合物、元素為核心,制作思維導圖,初步將相關知識形成網絡等,放長線釣大魚。還通過上述暴露的問題,可以對出錯率較高的進行歸納,以備復習之用。

2.聯(lián)系對比。

聯(lián)系對比不僅可以與遺忘做斗爭,而且避免對不同化學用語認識的混淆,更可以弄清楚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比如在學習化學式后,要及時把元素符號和化學式的意義從宏觀到微觀從不同角度進行對比,比較不同位置數字(符號前的化學計量數及符號右下角的下標)的不同含義,從而更有利于加深對這兩種化學用語的理解記憶。對化合價和離子符號的意義的不同,書寫的不同也是如此;又如對不同的化學方程式,可以用相互關聯(lián)的因素串聯(lián)對比記憶,如硫、炭、鐵絲和紅磷與氧氣的反應。有的可以從物質的性質角度分類比較,比如通過鹽酸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多種堿的中和反應推理硫酸與一些堿的反應;

3.提升能力。

有的可以從反應類型角度分類比較,也可以從其他某些可以找到的共同點上加以分類,舉一反三,如在學習堿和酸的通性時,知道鹽酸和硫酸除鐵銹的復分解反應,就可以推出鹽酸和硫酸與氧化銅、氧化鋁的反應物和化學方程式,知道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應,也就能推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方程式,同時也要做好階段性的歸納總結,并上好化學用語的單元復習課和總復習課,讓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知識結構。

化學用語既是化學學科的一項重要基本技能,又是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4]。在初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要從有利于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高度,提高對化學用語教學重要性的認識,而且要按照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加強對化學用語教學的研究,努力提高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梓生.對“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思維及其培養(yǎng)的認識[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7.

[2]黃玲.四大策略助力初中化學用語教學[J].數理化學習,2014.7.

第7篇:初三化學總復習總結范文

——2011年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施專題訪談

編者按:化學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最后一年開始學習的。作為一門中考科目,學生如何在時間緊迫的九年級里既能享受到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化學之魅力,又能考出好成績,是諸多初中化學教師實施化學新課程一直探索的問題。本期《熱點爭鳴》特邀請我國化學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優(yōu)秀教研員與大家深層次地探討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等問題,以期化學教育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王磊,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修訂組核心成員,教育部初中化學新課程骨干教師“國培”示范性項目首席專家。

《中國教師》:初中化學是學生在初三時才開始學的,也就一個學年的學習內容,卻令許多初中生頭疼不已?;瘜W有這么難學嗎?您認為學生學習化學困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教師該如何幫助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

王磊:有些學生切實感受到化學難學,一個原因是與開課的時間有關。學習化學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微觀想象能力以及較好的邏輯推理能力,還需要一定的數學、物理等知識經驗和方法基礎。作為化學啟蒙課程,原本應該給學生一些時間去體會學科的價值,體驗學科方法,但實際上為中考而教學趕進度的現象較為普遍,往往新授課就以中考的要求作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完成綜合性問題解決等較高能力要求的學習任務等,自然有些學生會覺得化學難學。

有些學校已經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將初三化學課時的一部分調整到初二年級開設,總課時不變,但是整體課程時間拉長,改變教學節(jié)奏,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內化。也有的學校要求教師不趕課時,保證上好新授課,區(qū)分好新授課、單元復習課、總復習課的任務水平要求,不但沒有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還使化學成為初三孩子很享受的一門課程。

使某些學生感到化學難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瘜W學科引導學生觀察物質的存在及變化,追尋存在及變化的微觀本質,通過各種證據在宏微觀之間建立起邏輯推理關系,以及基于物質轉化關系建立起對物質及其變化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的、整體的思考,這是化學學科帶給學生的根本的發(fā)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教知識,更要重視知識獲得的過程和方法以及知識間關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舉例而言,每個教師都會講“氧氣的性質”,那么為什么做了“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就證明氧氣可以與碳發(fā)生反應,不是碳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的現象呢?我們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證明新的物質存在。這一實驗的邏輯關系是:因為有澄清石灰水變渾的現象,證明有新物質生成;因為有新物質生成,證明碳和氧氣發(fā)生反應;因為碳和氧氣能夠發(fā)生反應,證明氧氣有與碳點燃條件下反應的性質。在氧氣性質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實驗幫助學生歸納出:判斷物質是否具有某種化學性質,就是判斷物質能否發(fā)生化學變化;而判斷化學變化是否發(fā)生的依據是有否新物質的生成或某種反應物的減少……這樣外顯思維過程的教學貫穿課程始終,會讓學生感覺學習化學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概括而言,化學是認識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門科學,它既具有自然科學認識客觀世界的普遍性,也具有其特殊的視角、方法、特點和要求,特別是化學學科對于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要求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相統(tǒng)一,具體的實驗形象思維與本質分析和抽象概括相結合,同時還對物質及其變化的整體系統(tǒng)思維有相當的要求。這對初中生原本的認識方式和思維習慣構成了不小的挑戰(zhàn)。如果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還只是依賴單純的記憶和灌輸,或是缺少針對性的、促進學生認識方式和思維習慣轉變的教學,都會使得學生出現明顯的學習分化和學習問題。教學中存在的客觀問題也促使教師們反思,是否應該更深入地理解化學學科的特點,學生學習化學的規(guī)律,化學課程和教學對于學生認識思維發(fā)展的相互關系,做到更加科學合理地組織和開展教學。

《中國教師》:其實生活中我們天天在與化學打交道。2011年版的課標中,還專有“身邊的化學物質”這一主題內容。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這也是化學教育一直倡導的?,F在化學教師在這方面做得如何,尚需哪些改進呢?

王磊:化學新課程實施已有十幾年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已被大多數化學教師所接受。在各種公開的展示課中我們已經很難看到沒有情境素材的知識教學了,就是日常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也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或者借鑒優(yōu)秀課例,甚至自主開發(fā)適宜的情境素材展開教學。

雖然很多教師都樂于將教學與生活、社會相聯(lián)系,但是不同教師使用情境素材的出發(fā)點是不同的。當教師把基于真實情境的教學的價值定位于僅僅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拓展學習視野,那么教師在選擇素材時傾向于關注素材內容的趣味性、表現形式的生動性,使用素材時大多以教學的輔助內容展示給學生。在課時緊張時,教師會輕易放棄與情境相關的教學內容。

有些教師使用情境教學是看重素材提供給學生的問題解決活動和復雜的問題情境有利于學生能力方法的培養(yǎng)。這些教師在選取素材方面會更多地關注素材的教學性,包括學生是否能夠理解素材中所蘊含的各種知識關系及推理邏輯;學生是否可以對素材進行分析、推斷、評價,甚至再創(chuàng)新等思維加工活動。這類教師使用素材時也更傾向于將素材設計為推動教學發(fā)展的線索。

還有一類教師在使用情景素材時更看重素材本身所蘊含的學科方法、學科思想,以及在對素材的研究和理解過程中學生獲得的關注和認識社會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問題的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選擇素材時,對一個教學單元而言,教師會注意單元素材的系統(tǒng)性,對具體素材而言,教師會兼顧素材的社會性、學科性和教學性。在運用素材的過程中,教師們也盡力發(fā)揮素材的價值,將素材作為教學的推動系統(tǒng)與學科本體內容有機融合,展現學科思想和方法。甚至在課堂中超越學科本體內容,還原真實生活中的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將真實問題情境作為課堂教學的研究對象,學科本體知識、方法則是學生進行問題解決的工具。

《中國教師》:2011年版課標繼續(xù)提出科學探究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經過前10年的科學探究的教學實踐,現在化學教師對科學探究理念的理解以及實際教學情況如何呢?接下去要進一步落實科學探究的理念和目標,教師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進?

王磊:調研表明,探究教學也是實施新課程以來教師們認同度很高的一個教學觀念。這與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教材的努力呈現、科學教育研究領域的引領與宣傳以及考試評價導向都有很大關系。十幾年來的探究教學實踐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教師們明確科學探究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化學課程承載了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任務,同時用科學探究的方式學習化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師們清晰探究活動的基本要素,教學中能夠有意識地促進學生在各個探究要素上的能力發(fā)展。再者,探究教學的優(yōu)質觀摩課層出不窮。最后,從目前探究教學實踐來看,基于實驗的探究和基于真實應用背景的探究的教學實踐很豐富,與元素化合物知識有關的探究教學比較成熟,也呈現出多樣化。

雖然探究教學有了很大發(fā)展,但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或局限,總結如下:

第一,從探究內容來說,有關概念原理知識的探究比較少。這與有些教師認為有實驗才是探究,沒有實驗就不能探究的想法有一定關系。這也顯示出教師在認識上的局限。

第二,強調探究環(huán)節(jié),缺少學科過程方法的體現;關注表面活動,而對探究活動中的高級思維過程關注不足。教師比較關注學生做了哪個實驗,實驗現象是否明顯,實驗結論是否正確,而較少追問學生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做這個實驗是為了獲得哪些數據或證據,實驗結果促使我們得出什么結論,結論的得出是要嚴謹可信。還以“氧氣的性質”為例,對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很多教師強調的是火星四射、發(fā)光放熱等現象的觀察。而對于這個實驗來說,目的是證明氧氣可以和鐵發(fā)生劇烈反應,發(fā)光放熱等現象是化學反應發(fā)生的常見特征,是輔助證據,而最有力的證據是有黑色的新物質生成,所以有的教師為了進一步證明新物質,會增加反應物鐵和產物四氧化三鐵性質不同的對比實驗。實驗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了探究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探究結論間的邏輯關系。

第三,目前初中化學探究教學中給定探究問題、有確定統(tǒng)一的探究結果的探究活動比較常見,由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多樣化的猜想假設進行假設檢驗,或者由一個探究活動引發(fā)生成性和多輪次探究的活動比較少。在基于探究活動形成結論的過程中也是總結歸納多,解釋論證少,批判質疑更少。

第四,教師習慣于設計基于知識解析的探究,不習慣設計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探究活動。我國傳統(tǒng)化學教學比較強調知識解析,強調學生對知識本身的精細、正確掌握,但是缺少對知識功能價值的把握。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教學力求改變學生對知識及其系統(tǒng)的認識方式,并以這樣的認識方式理解身邊世界,解決具體問題。以“溶液”教學為例,基于知識解析的教學更強調溶液的定義,強調溶解度定義中的幾個要素,強調溶液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強調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要點……而從學生認識發(fā)展視角看,溶液單元教學應引導學生認識分析一個溶液體系。首先學生需要認識到一個溶液體系是由溶質和溶劑兩個不同部分組成的;其次學生可以體會溶質、溶劑確定時,溶質、溶劑間存在定量關系;再者,溶質溶劑的比例關系在一定條件下是有極限的,這是溶解度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實現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間相互轉化的依據。有了這樣的思考,教學就需要分別設計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探究活動,比如第一次活動可以給學生多種物質尋找組成溶液的條件;第二次活動,給學生不同的溶質、溶劑組,鼓勵學生探究溶質溶劑間的定量關系;第三次活動,則引導學生體會溶解極限及其改變的條件。

《中國教師》: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初中化學也非常重視化學實驗的教學,2011年版課標還專門規(guī)定了教學必須完成的學生實驗內容。目前教師在實驗教學方面還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改進?

王磊:2011版課程標準與實驗稿相比,最明顯的變化是明確了8個學生必做實驗。這樣做,一是從課程標準這樣的高度提出實驗要求,督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保證學校的基本實驗條件;二是提示教師這8個學生必做實驗,是對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有條件的學校、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安排更多的學生實驗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課標規(guī)定的8個學生實驗有著很強的代表性,每個實驗都承載了核心基礎知識、重要實驗方法以及不同實驗探究任務類型的思路方法。

舉例而言,“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從任務的角度來看屬于物質分離提純,因此如何建立物質分離提純的思路方法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這個實驗還涉及過濾等基本操作以及物質的溶解性等重要知識。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其承載的知識內容和實驗技能教師們都很清楚。這個實驗涉及物質制備與物質性質研究兩類任務。物質制備的基本思路是從目標物依據元素守恒等觀點尋找反應物,再從反應條件、定量關系等不同角度篩選反應物,設計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操作。物質性質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基于物質已有經驗信息推斷物質可能具有的性質,尋找合適的化學反應表現化學性質,或其他證據證明性質存在。每種任務類型都有獨特的任務解決思路,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這些思路也會呈現出不同水平。在氧氣的有關實驗中這些思路只是初步感知,將來還會在二氧化碳的有關實驗中得到強化與發(fā)展,在金屬、酸堿鹽的有關學習以及日后高中的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都會繼續(xù)發(fā)展完善。

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充分重視這8個基礎實驗的教學價值:展現核心知識、訓練基本操作技能。同時通過這8個實驗的完成,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建立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之上,促進學生核心知識的自主建構。另外,通過這8個實驗,教師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式,以實驗操作為主或讓學生主動探究,從而增進學生對探究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關于實驗教學,教師們還應注意的是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中,在其他主題“活動與探究建議”中還提出了38個實驗或實驗系列,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化學學習內容,盡可能實施這些實驗活動,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中國教師》:2011年版的課標在評價建議部分提出多元的評價方式,并提供了具體案例,對一線的教學評價將大有幫助。但是,由于化學是一門中考科目,教師和學生往往只關注紙筆測驗而忽略活動表現、學習檔案等評價方式。具體教學實踐中,初中化學教學評價,尤其是中考,該如何發(fā)揮好“指揮棒”的作用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而不只是考出好成績呢?

王磊:我們應該看到,中考這個“指揮棒”自身其實已經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且還在不斷地變化。

縱觀這幾年全國化學中考試卷,試題難度,特別是計算題難度明顯降低,偏題、怪題已很少見到。試題能圍繞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核心知識、基本技能進行考查,能較為全面地覆蓋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化學教學內容,重點突出。一項關于九省市概念原理中考命題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一致性的研究表明,九省市中考概念原理知識命題與課程標準一致性較好,且教材版本的差異并沒有影響中考概念原理知識試題命制的質量,說明中考較好地執(zhí)行和貫徹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內容。無論是經濟發(fā)達還是不發(fā)達的地區(qū),中考對概念原理知識考查的內容覆蓋性較好,認知水平要求較為合理,沒有出現嚴重的深廣度超標等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現象。

關注過程方法,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很多中考題目會通過列舉信息、提供資料、模型分析、思維辨析等方式考查學生比較、分類、概括、抽象等科學方法的應用能力。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更是新課程中考試卷的必要內容,有的考題通過要求學生填寫探究問題、猜想與假設的內容、實驗設計中的具體步驟、實驗探究結論等內容,考查學生理解探究活動全過程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針對不同探究要素的探究能力。

重視化學與社會的聯(lián)系,關注化學、技術、社會間的相互影響,也是新課程中考化學試題的一大特色。幾乎每一份化學中考試卷都有相當數量的題目體現了化學學科的實際應用價值,體現了化學與社會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讓學生從化學的視角去觀察自身周圍的世界,從化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中體會、感悟學習化學的價值。目前涌現出了許多基于真實問題情境的好題目。

適度開放性也是新課程中考的一個亮點。現在中考試卷中開放性試題數量較以前有所增加,包括解題過程的開放、答案的開放、表達方式的開放等各種類型,有些地區(qū)還對評分標準進行了開放,這是對進一步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大膽探索。開放性試題涉及的內容領域比較廣泛,比如證據例舉、知識方法總結、實驗過程設計、真實問題解決方案設計與評價等。開放性試題特別適合考查學生的知識遠遷移能力和創(chuàng)意思維等創(chuàng)新能力。

當然,中考也依然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九省市概念原理中考命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發(fā)現,省級和市級命題之間,不同地區(qū)的命題之間質量存在一定差異,特別是在認知水平要求上,有的試卷中考查記憶水平的題目所占比率過大,偏重機械地考查概念原理知識;有的試卷中概念原理知識考查過程中高層認知水平的考點沒有落在對概念原理知識的理解及其應用上,而是放在比較復雜的計算上。這些與課程標準的要求都還是有差距的。另外,在體現能力立意方面,也存在如何處理好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相適應,避免能力要求過高,能力考查點不在核心點上的偏差。

課程標準提出要強化評價的診斷與發(fā)展功能,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應結合心理學、統(tǒng)計學等學科的最新發(fā)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已有一些團隊開展有關工作,這些研究進展將會逐步滲透到中考命題中。

關于活動表現評價和學習檔案的建立,這兩種評價方式由于操作的問題,暫時還沒有全面納入中考評價中。但是,這兩種評價方式各有獨特優(yōu)勢?;顒颖憩F評價特別有利于發(fā)現學生優(yōu)勢學習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習慣、發(fā)現學生能力特點,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過程了解學生的認識方式特征、認識發(fā)展階段,獲得充分深刻的教學診斷信息。學習檔案則有助于師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脈絡,對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反思,以及教師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教學(學習)方案都是很有用的。所以,建議教師們不要因為中考只用紙筆測驗,就拒絕其他評價方式。評價不是目的,要讓評價成為促進教學的工具和手段。

《中國教師》:基于2011年版課標的要求,初中化學教師該如何發(fā)展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在教師培訓方面您有何建議?

王磊:化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定是外因和內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先從內因看,化學教師要想實現自身專業(yè)發(fā)展首先要有發(fā)展愿望,能主動思考。這種愿望與思考不是一個簡單的期望,要有切實的行動。在教育部遠程培訓平臺對教師進行答疑時,我們發(fā)現,有些教師不會提問,這說明這些教師缺乏思考。

不論是學科問題,還是教學問題,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教師是很難獲得真正成長的。舉例而言,探究教學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么,開展探究教學與化學知識學習間到底是什么關系,教師如果想不清楚,這探究教學就只能是表層活動,缺乏實在的功能價值,甚至還會浪費課時。再如,“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這句話到底對不對?這個問題幾乎每次答疑活動都有教師提出來。教師們質疑的理由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應該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教師們自我追問一下:

·為什么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因為分子在化學變化中改變,分子改變,原物質就不存在了。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改變的原因是什么?

是化學鍵的變化。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化學變化前后變不變?

也變化。原子構成的物質(例:原子晶體)原子間存在化學鍵,化學變化前后原子間化學鍵改變。可見原子沒有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追問的這些問題及答案都是教師們學習過的,只不過有些超出了初中教學范疇,教師們就不肯深入去想了,這也顯示了教師們思想上的惰性。

其次,教師要學會建立合作團隊、依靠自己的團隊。俗話說,獨木不成林,個人智慧總是有限的。我們看到的優(yōu)秀教師似乎沒有只靠個人奮斗的,他們通常都會有一個好的教研團隊,有一些教研伙伴,共同研究、交流共享、共同進步。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外因也有很多,包括教研氛圍、教師評價導向等等。教師培訓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國家非常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各級教育行政機構都設有專管教師培訓的部門,國家還劃撥專款資助“國培計劃”項目,邀請各方面專家,開展了大量教師培訓工作?;诙嗄觊_展教師培訓工作的經驗,以及培訓中對教師的調查與觀察,我們認為目前的培訓工作還可以從以下三點進一步加強:

(1)基于初中課程內容的學科知識體系梳理。有些初中化學教師只關注初中知識,只能依據初中教材內容解釋有關信息或解決簡單問題,無法超越教材從學科本質上更深刻理解問題,也無法全面理解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所以基于初中課程,幫助教師構建合理知識體系,達到整體理解課程、整體理解教材水平,是教師培訓應該關注的一個方面。

(2)向教師傳遞先進教學觀念時,應注意給出基于該教學觀念的多樣化的教學案例,并解讀其中觀念呈現方式、觀念實施策略,也就是教學觀念內容、教學觀念使用價值、教學觀念使用策略、教學觀念使用效果要成套給出,這樣才有利于教師接受教學觀念并進行遷移應用。如果能輔導教師基于該教學觀念完成一份教學設計,并跟蹤輔導教師實踐、再設計、再實踐,這樣的基于專家引領的二設計、二實踐、二反思的培訓效果是非常好的。

(3)重視教師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教學觀念的形成與運用。研究表明,無論是探究教學觀念還是STS教學觀念,這些教學觀念的認識水平和向行為轉化的水平都與教師持有的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教學觀念的水平顯著相關,且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教學觀念對二者有決定作用。所以,在教師培訓中堅持促進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教學觀念的培養(yǎng)是有重大意義的。

《中國教師》: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實2011年版課標的宗旨和目標,是廣大化學教師要努力與奮斗的。對此,您還有哪些建議與要求寄語他們?

王磊:2011年版課程標準是對實驗稿的繼承和發(fā)揚,比較集中地體現了十年來人們對于啟蒙化學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實踐和研究的成果,具體表現在:確立了以科學素養(yǎng)和三維目標為特征的化學新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構建了主題導向的三級三維課程內容結構,整合知識、過程和情境;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已經深入人心;倡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的多樣化評價方式。

人們更加達成共識: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初中化學課程的宗旨;促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是課程和教學的基本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認識身邊物質的性質、研究物質構成的奧秘、探索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體會化學科學的社會發(fā)展價值、理解化學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學習如何應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個人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實際問題,這是初中化學課程內容的核心要求所在。要為學生提供有利于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的化學核心知識、重要的化學過程方法以及體現化學知識在自然界、社會和生活中的真實存在和實際應用的生動學習內容,將核心的知識、豐富的探究活動和真實的學習情景相融合?;瘜W課堂教學要采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積極開展促進學生化學認識發(fā)展與核心觀念建構的單元整體教學,堅持追求體現學生科學學習特點、符合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