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當代科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正文】
[中圖分類號]G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03)06-0055-04
哲學的經濟學分析和經濟學的哲學概括,是馬克思理論研究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體現(xiàn)出豐富的方法論思想。認真清理和總結這些思想,無論對于我們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還是分析現(xiàn)實經濟問題,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
一、客觀性與主體性的統(tǒng)一
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既非單純經濟學也非純粹哲學,而是在融合兩者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質科學。這種“新質”,就在于它打破了當時的一些哲學家和經濟學家考察經濟問題的方法:或者從主觀概念、理性原則出發(fā)剪裁、套用客觀經濟現(xiàn)實,否認后者是前者的基礎;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觀經濟現(xiàn)象的表層,否認作為主體的人的認識、實踐的能動創(chuàng)造性。前者是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后者是機械唯物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
馬克思對唯心主義經濟哲學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經濟哲學研究成果《哲學的貧困》中就有著充分的體現(xiàn)。他批評蒲魯東從普遍理性出發(fā)建構經濟學的哲學體系,把經濟范疇視作“不依賴實際關系而自生”[1]的思想,不過是一種先驗的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而他關于經濟學要能夠真正揭示現(xiàn)實經濟生活的本質和規(guī)律,就必須跳出哲學的圈子研究經濟現(xiàn)象的思想,則蘊含著從經濟現(xiàn)實、物質生產出發(fā)的唯物主義經濟哲學思想。同時,對庸俗經濟學思想的反思,使馬克思意識到,經濟哲學要走出“在表面的聯(lián)系內兜圈子”,對“最粗淺的現(xiàn)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的誤區(qū),[2]就必須突破以往的理論,在面對現(xiàn)實的同時發(fā)揮主體能動性,沖破思想障礙,敢于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
集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之大成的《資本論》,既與馬克思立足于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現(xiàn)實,從現(xiàn)象分析中揭開資本主義社會結構、關系、運行機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謎底”有關,又與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當時的經濟學、哲學思維成果基礎上,善于走出哲學和經濟學各自的理論藩籬,在綜合兩者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不無聯(lián)系。正因如此,馬克思才最終實現(xiàn)了其哲學與經濟學成果——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論的有機統(tǒng)一。
縱觀馬克思一生的經濟哲學研究,他不是躲進書齋給自己設定純抽象思辨的命題,在主觀玄想中構造體系,而是立足經濟現(xiàn)實,捕捉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不囿于“現(xiàn)存”和既有的方法、結論,而是讓“思想的閃電”在劃破理論的迷霧中,揭示現(xiàn)實經濟生活的真諦。
今天,雖然時代的巨變使經濟哲學研究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與馬克思那個時代有了極大差異,但馬克思當年從客觀性與主體性相統(tǒng)一的角度研究經濟哲學的思路和方法,仍能為我們從事當代經濟哲學研究提供有益的啟迪。在此,不妨借用馬克思的一句名言:經濟哲學要想成為“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就必須“不僅從內部即就其內容來說,而且從外部即就其表現(xiàn)來說,都要和自己時代的現(xiàn)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3]同時,要充分發(fā)揮主體特有的能動性,破除陳舊的傳統(tǒng)觀念,解放思想,敢于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
二、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科學性與人文性,分別從物與人的角度,體現(xiàn)了人類對世界的兩種基本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前者強調客觀性和事實評價,后者強調主體性和人文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的對象,無疑是“現(xiàn)實的人”[4]。馬克思認為,“現(xiàn)實的人”既是“社會關系的總和”,[5]又是能動的、有價值、理想追求的主體。因此,經濟哲學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應是科學性與人文性的辯證統(tǒng)一。在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科學性與人文性的這種辯證統(tǒng)一,體現(xiàn)得尤為徹底。
馬克思既反對從所謂“純粹的客觀性”或單純的技術理性、經濟模式出發(fā)考察經濟現(xiàn)實的做法,認為這種撇開主體的人和缺乏對人的價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體現(xiàn)、發(fā)展愿望的人文關懷的理論,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單純“經濟人”;同時,又反對從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義出發(fā)考察經濟現(xiàn)實的做法,認為這種拋棄客觀的物和缺乏對客體分析的“人文關懷”,只能使人成為虛假的主體和片面的“道德人”。與資產階級經濟學或哲學不同,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在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結構和人類社會歷史的本質時,把它們視為以人的生產實踐為基礎和中介的合規(guī)律的過程,強調無產階級解放之路的尋求,首先必須深入到客觀的經濟底層,同時,又關注現(xiàn)實的人尤其是無產階級的地位、處境、命運和出路,認為自己的理論就是為“倍受壓迫”的那個階級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6]因此,在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對“人”的探討既以對客觀事實的科學研究為基礎,又以對人的價值追求和發(fā)展要求為目的;對“物”的探討既以人的價值取向為參照,又注重從物的基礎、本源角度探究人文關懷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今天,借鑒馬克思科學性與人文性辯證統(tǒng)一的方法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有助于我們關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經濟增長、轉型、變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歷史和未來趨勢,立足科學的實證經濟學,從人化了的客觀世界中認識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基質及其本質規(guī)律,為理解和滿足人的價值需求、人生的現(xiàn)實性、時代的變易性、社會生活的真?zhèn)涡?,以及準確定位與之相應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觀依據(jù);同時,也關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體現(xiàn)自身價值、發(fā)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運用科學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人的價值要求的客觀范圍和內在層次,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質世界中看到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生存的意義,感到人生的溫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體言之,經濟哲學要研究宏觀的經濟增長與人的發(fā)展、社會進步三者間的關系,研究微觀的諸如經濟發(fā)展、轉型引發(fā)的利益與價值、公平與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與經濟、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經濟乃至社會心理與經濟等等之間的關系問題。
三、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tǒng)一
決定性與選擇性則側重于從實踐角度表述主客關系。決定性即承認人類社會歷史及其經濟運動是有自身規(guī)律可循的自然歷史過程;選擇性即承認社會歷史及其經濟運動又是歷史主體的人有目的的活動過程。前者肯定客觀世界和其規(guī)律的必然性及其對人的制約性,后者肯定主體的人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認為作為歷史主體的人一身兼任“劇中人物”和“劇作者”雙重身份。[7]因此,人類社會歷史和經濟運動的規(guī)律,是通過現(xiàn)實的人的有選擇的能動性活動而得以實現(xiàn)的。人的實踐是聯(lián)接兩者的中介,正是在實踐基礎上,兩者達到了辯證的統(tǒng)一。經濟哲學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過對經濟現(xiàn)實的理性考察,為發(fā)揮人的自主能動性提供理論根據(jù),因此它應當從決定與選擇的統(tǒng)一角度,研究作為客體的世界與作為主體的人之間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這種統(tǒng)一在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中,同樣得到了體現(xiàn)。
在馬克思看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陷入純實證經濟論和蒲魯東陷入純思辨的經濟論,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離開歷史的主客體關系來考察經濟問題,沒有看到客觀經濟規(guī)律既是人的能動實踐的結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無策;但經濟事實作為既定產物又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制約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隨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確認識經濟活動中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tǒng)一關系,導致他們或者陷于機械決定論,視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為“永恒之手”,完全制約著人的活動;或者陷于唯心能動論,視個體理性、“社會天才”的自由意志為解決經濟矛盾的靈丹妙藥。與他們不同,馬克思一方面認為社會的、歷史的物質活動是人類生產實踐、經濟生活的根本內容,生產力是在人類從事生產的經濟活動的歷史過程中積累、創(chuàng)造的物質力量,而不是自身無前提的先驗假設;同時又認為人類生產實踐是主體的人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生產力是人的實踐能力的物化,生產關系是人為適應生產力而創(chuàng)造的結果。這樣,馬克思通過物質生產實踐作為歷史的主體與客體的基礎和中介,科學地預示了人類社會歷史和經濟活動,是歷史決定論和歷史選擇論的統(tǒng)一。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上述方法考察當代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和制訂新世紀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決策,有助于我們走出“超越論”和“循序論”的兩極,既立足于“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研究諸如中國與世界體系的聯(lián)系與交往中,經濟的調整、重組、改革、開放等關系;又充分發(fā)揮主體的能動創(chuàng)造性,在歷史的決定性與選擇性的交錯點上“抓住機遇”,切實把我們的事情做好。借鑒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態(tài)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有助于我們走出“人類中心論”或“生態(tài)決定論”的兩極,進而深入研究諸如經濟增長與自然成本和生產效率、人口生產與物質生產,社會發(fā)展中的物質生產、人口生產與精神生產,自然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以及社會生產和再生產與自然可再生性發(fā)展等等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四、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統(tǒng)一
共時性與歷時性,是分別從靜態(tài)與動態(tài)、橫向與縱向的維度考察社會結構及其形態(tài)的視角。前者側重于以特定社會經濟運動的系統(tǒng)以及系統(tǒng)中要素間相互關系為基礎,把握社會結構;后者側重于以社會經濟運動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的矛盾運動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基礎,把握社會形態(tài)。運動通過靜止表現(xiàn)出來,相對靜止中有永恒的運動。因此,共時性與歷時性兩者有著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上述理論在馬克思經濟哲學中,具體體現(xiàn)為他的“有中介的社會生產體系”[8]觀:社會就其靜態(tài)存在看,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就其動態(tài)展開看,是生產力發(fā)展改變生產關系及其一切社會關系。生產方式作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中介,既為生產力所決定又決定生產關系,既具生產力功能又具生產關系價值,是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統(tǒng)一。人類社會特定結構及其整個歷史運動,既是一個以生產方式內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系統(tǒng),又是一個由生產方式運動推動的過程。因此,社會結構與社會形態(tài)統(tǒng)一的基礎,在于社會的生產方式。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上述觀點研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助于我們既從歷史的、現(xiàn)實的國情出發(fā),又把它置于“世界歷史”、“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中;既從我國特定的經濟發(fā)展階段、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出發(fā),又聯(lián)系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和總趨勢,從而既看到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兩種社會制度之間并互通互補,生產的技術層面構成生產方式的基礎,經濟體系以它為坐標系,經濟形態(tài)的依次演進從根本上決定所有制形態(tài)的一般發(fā)展,因而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市場經濟發(fā)展階段不可超越,中國必須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市場經濟;又看到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的中介性必然與一定的經濟關系、社會制度結合,生產關系的社會層面決定社會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態(tài)可以反映相同的經濟形態(tài)。因此,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國實行的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應該而且必然是社會主義的。
五、實證歸納與理性概括的統(tǒng)一
實證歸納與理性概括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論思想。它體現(xiàn)為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不僅從經濟現(xiàn)實出發(fā),在研究經濟現(xiàn)實中進行哲理的分析推論,并從中引出世界觀、方法論的結論,而不是止步于實證歸納;而且在對經濟現(xiàn)象進行哲理的分析與揭示中,融入經濟的實證使之有根有據(jù),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繹。
還在馬克思創(chuàng)立經濟哲學之初,他就批判地審視了當時的經濟理論,既反對蒲魯東用先驗原則、抽象哲學理念投射經濟現(xiàn)實,認為這只能導致“可笑的哲學”;[9]又批評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停留于純粹經濟事實的膚淺表述和實證歸納,認為其不從經濟關系的社會歷史性考察、深究經濟現(xiàn)象的本質,導致了他們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固定永恒的規(guī)律的唯心史觀結論。而馬克思《資本論》中貫串始終的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分析與綜合、演繹與歸納的方法,則是他融合經濟學實證性與哲學思辨性的結晶。雖然這部研究資本主義的巨著側重于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但這種分析卻既因哲學唯物史觀的運用而使經濟學的實證分析,超越了純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強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經濟學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的實證而使哲學的邏輯推演,超越了純思辨的抽象論證而具有透徹的經驗說服力,從而使它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任何單純的經濟學著作或單純的哲學著作。縱觀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思想,其哲學與經濟學在相互交融基礎上達到了辯證統(tǒng)一。如同勞動、分工、生產力、生產關系既是經濟學又是哲學的基本范疇一樣,馬克思的經濟哲學理論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既是社會的、歷史的、哲學的經濟學,又是經濟的社會學、歷史學和哲學。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哲學理性思考和經濟學實證分析統(tǒng)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必須做到:一方面,在探討諸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等具體問題時,必須運用世界歷史理論、社會形態(tài)論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經濟范式、技術模式、操作手段等經濟學的表層。另一方面,在深化諸如的社會結構論、形態(tài)論、本質論、動力論等基本理論時,必須結合和依據(jù)世界、中國的社會經濟變化現(xiàn)狀和趨勢,以及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問題加以經驗證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兩者特征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出既不因滿足于繁榮表象而對自身功能產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對自身功能產生懷疑的,既適合又能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xiàn)實的經濟哲學理論。
【參考文獻】
[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2]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3][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66-467.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隨著1974年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于1991年的逝世,“奧地利經濟學派”基本上已成了的一個歷史名稱,然而,奧地利學派經濟思想家的理論貢獻,卻永遠留在人類的存量知識之中了。正如哈耶克(hayek, 1967,見中譯本,第215頁)本人所言:“自立門戶的奧地利學派雖已不存在,但我相信仍然存在著一種獨特的奧地利傳統(tǒng),我們可以期待這一傳統(tǒng)有朝一日會為經濟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出許多貢獻,它所開啟的道路的豐富內涵,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對于某些任務,仍然可以利用它來取得一些貢獻?!睆墓说倪@一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奧地利經濟學目前已成了經濟思想史上的一個歷史術語,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思想方法和理論洞識已失去了當代意義。
在經濟學說史上,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出現(xiàn)應該說始于門格爾(carl menger)《經濟學原理》一書于1871年的出版。接著,龐巴維克(eugen von böhm-bawerk——門格爾德學生)和維塞爾(friedrich von wieser)與門格爾一起,創(chuàng)立了第一代奧地利經濟學。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奧地利學派的第二代傳人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龐巴維克的學生)、邁耶(hans meyer——維塞爾的學生)與哈耶克、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馬克盧普(fritz machlup)、莫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以及羅森斯坦-羅丹(paul n. rosentein-rodan)等一大批學者一起,出版和發(fā)表了大量著作,從而把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推向了鼎盛期。二次戰(zhàn)后,尤其是20世紀60-70年代之后,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一些理論觀點逐漸被新古典主流經濟學所吸納和融合起來了,隨之奧地利學派的理論主張也逐漸模糊起來,于是就有了哈耶克的“自立門戶的奧地利學派雖已不復存在”說。盡管如此,在20世紀60-70年代后,仍有israel kirzner(米塞斯的關門弟子),e. streissller, ludwig lachmann, murray n. rothbard, l. b. yeager, gerald p. o’driscoll, mario j. rizzo, roger w. garrison等一批當代學者在堅持弘揚并重新解釋奧地利學派的傳統(tǒng)思想和理論主張,尤其是自20世紀90年代后,在國際上出現(xiàn)了奧地利經濟學的新一波的復興運動。按照柯茨納(kirzner, 1991)和馬克盧普(machlup ,1982)的總結和歸納,奧地利學派的理論觀點和經濟主張大致有以下8點:(1),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主張對經濟現(xiàn)象的解釋應該回溯到對個人的行為中去解釋;(2),認識上的主觀主義,承認只有通過有關個人的知識、信息、感覺和期望,才能理解和解釋人們的行為;(3),經濟分析中的邊際主義,強調決策者所面臨的數(shù)量預期變化的重要性;(4),在市場運行上,堅持認為效用尤其是邊際效用遞減對需求和進而對市場價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5),機會成本理論,承認影響決策的成本是指為某一目的而使用生產要素所放棄的最為重要的選擇機會,而不是指已被放棄去選擇其他目的的機會;(6),強調消費和生產的時間結構,堅持認為人們有時間偏好,并注意生產的“迂回性”;(7),相信市場和競爭是一個學習和發(fā)現(xiàn)過程;(8),堅持認為個人決策是在不確定環(huán)境中的一種選擇行為,并認定有關選擇的機會也是決策的一部分。
上述8個主要觀點,部分由奧地利學派第一代傳人門格爾、龐巴維克、維塞爾所初步提出,并經由其第二代傳人米塞斯和哈耶克等學者的深入解釋而變成了奧地利學派思想家們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和理論意識。奧地利學派的這8個主要理論觀點,絕大部分目前已被當代經濟學家們所接收,從而已幾乎全部被吸納和融合到新古典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和學術發(fā)展中去了。由此可以認為,奧地利學派的3代經濟學家們,已對當代主流經濟分析和人類的經濟思想,做出了巨大的理論貢獻。這已是一個為世人所公認的事實。盡管奧地利學派已對人類知識存量的積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思想方法及其理論主張卻不是沒有問題的。深入探討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思想方法論問題,對未來經濟學的成長和發(fā)展,將會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尤其是對經濟學制度分析的未來理論建設來說,可能有著根本性的理論含蘊。
(二)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思想方法論,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兩點,即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和分析進路上的主觀主義。熟悉當代主流經濟學的學者會馬上意識到,奧地利經濟學派方法論的這兩個基本點,恰恰也構成了當代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的潛隱基礎,并且實際上也是以科斯(ronald coase)、諾思(douglass north)、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張五常為代表的當代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t)經濟學理論架構的暗含前提。因此可以說,盡管新古典主流經濟學家和新制度學派的經濟學家們并沒有明言——甚至他們其中的一些學者還并沒有自我意識到——,源自于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這一思想方法論,實際上已構成了當代經濟學理論大廈的最底層的一塊基石。
要理解這一思想方法論的意義及其潛在的問題,看來還要從經濟學的選擇理論上入手。在這方面,當代一位著名政治哲學家諾齊克(robert nozick)生前已做了許多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曾發(fā)表過“紐康柏問題(newcomb’s problem)與選擇的兩條原理”(1969)、“對紐康柏問題的反思”(1973)、“論奧地利學派的方法”(1976),“經驗、理論與語言”(1986)(這幾篇論文已收入nozick, 1997)等重要論文,并在《個人選擇的規(guī)范分析》(nozick, 1990)和《理性的本質》等著作中進一步討論了相關問題。沿著諾齊克的輪辯理路,在以下的分析中,我們將從兩個方面初步討論一下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思想方法論的理論意義及潛在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討論和審視一下奧地利學派的方法論個人主義。這里首先應該指出的是,經濟學界所說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方法論個人主義,一方面非同于政治學即意識形態(tài)意義上的個人主義主張,另一方面也與文化研究中的個人主義有著實質性的差別(參韋森,2003a,第六章)。政治學和文化研究中所見的個人主義,均強調“個性解放”、“個人自由”、“個人自主”和“自我獨立”,并且均公開支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個人對自身利益的張揚追求;而奧地利經濟學中的方法論個人主義,其基本主張是堅持要把對經濟現(xiàn)象的理論分析還原到對經濟當事人的個人行為的解釋中去。正如諾齊克(nozick, 1997, p.111)所見,“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聲言,社會科學中所有合乎事實的理論均可以還原為(reducible to)個人行動的理論,外加一些人在其中行動的約束條件?!?/p>
如果把人類社會的所有事實和存在均還原為當事者(agents)個人的行為及其結果,那么,進一步的問題是,是什么決定了并支配著人們行動和選擇?在這個問題上,奧地利學派的第二代傳人——尤其是哈耶克——進一步推進了門格爾及其他奧地利學派第一代傳人的思想,并在分析進路上進一步走向了主觀主義。哈耶克堅持認為,只有通過對有關個人的知識、信息、感覺和期望的了解,才能理解和解釋人們的行為,從而,哈耶克以信息的獲取以及知識在社會中運用作為出發(fā)點,構建了他的宏大社會理論的基本框架,也從而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自身參與其中的經濟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應該說,就當代社會經濟理論發(fā)展的整體進展和目前格局來看,從門格爾-米塞斯-哈耶克所一脈承傳下來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思想,要比其他經濟社會理論(包括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理論學說)具有更強的現(xiàn)實解釋力,并且他們也提供了一個完全自恰的理論體系。對于這一點,我已經在《社會制序的經濟分析導論》第2章中專門做了介紹(見韋森,2001)。
回到個人的行動與人類社會的“生活形式”(我是在西方社會人們的實際使用中包括習慣、習俗、慣例、制度等在內的“social institutions”概念的寬泛涵義上來“等價”使用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中的這個術語的)的相互關系上,有了其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從門格爾開始,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家們就自然而然地把人類社會的種種習俗、慣例和制度視作為只是具有不完備信息和分立知識因而只具備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個人參與社會博弈的適應性演化的“非企劃的結果”(unintended result)(參menger, 1883, book 3, appdenices i-iii)。哈耶克(hayek, 1960,pp.58-60)后來進一步發(fā)展了門格爾的這一思想,并在《自由的構成》中提出了如下名言:“在各種人際關系中,一系列具有明確目的制度的生成,是極其復雜但卻又條理井然的。然而,這即不是什么設計的結果,也不是發(fā)明的結果,而是產生于諸多未明確意識到其所作所為會有此結果的人的各自行動”。為什么種種社會秩序和制度規(guī)則會得以如此自發(fā)生成和擴展?照哈耶克看來,這仍然需要從個人的行動原則及其社會后果的角度來進行解釋。譬如,在1945年在都柏林大學所做的“個人主義:真與偽”的著名講演中,哈耶克(hayek,1947,p. 8 )就明確指出:“我們在人類事務中所發(fā)現(xiàn)的絕大部分秩序都是個人活動的不可預見的結果,這種觀點與把所有可發(fā)現(xiàn)的秩序都歸結為刻意設計的觀點的區(qū)別,可以從18世紀的英國思想家的真正個人主義和笛卡爾學派的所謂的‘個人主義’的鮮明對比中看出來?!睆墓说倪@些評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只有理解了自門格爾以來的奧地利學派的個人主義方法論傳統(tǒng),方能對哈耶克的自發(fā)社會秩序理論有一個真正到位并脈絡清晰的理解。
概言之,奧地利學派的重大理論貢獻之一是較清晰和“客觀”地展示了人類的種種社會生活形式的生成與演化機制,而這一重要理論貢獻一方面與其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與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家們對其社會理論解釋對象的把握和理解有關。具體說來,基于其個人主義的方法論,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家們一般把包括人們的習慣、習俗、慣例和制度在內的社會生活形式(institutions)看成是人們“行動表征”(act tokens——諾齊克語)的總和(sums),而哈耶克本人則進一步精確地把其中的社會秩序(social orders)視作為人們社會活動與交往中的常規(guī)性(regularities)的整合(configuration)。由于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們一般都把人們的社會生活形式視作為人們社會博弈的非個人設計并往往是意想不到的自發(fā)生成結果,這就為未來博弈論制度分析預留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并為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國際上才開始出現(xiàn)的演化博弈論(evolutionary game theory)制度分析在研究方向上預標了分析路徑(參韋森,2003b)。從這個視角來展望,在世界未來的經濟學發(fā)展中,奧地利學派的思想方法和理論洞識,還將會為學術界進一步挖掘,并將會得到進一步張揚和重新進行理論詮釋。
(三)
盡管從某種程度上說奧地利學派的方法論個人主義已為現(xiàn)代微觀經濟分析奠定了思想基礎,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們的理論洞識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人們對社會經濟現(xiàn)象的認識和理解,然而,從經濟學——尤其是中國經濟學——進一步發(fā)展的角度來審視,奧地利學派的思想方法論不是沒有問題的?,F(xiàn)在看來,其問題之一是,如果把種種社會秩序和制度規(guī)則都還原為個人行動的結果,那么,進一步的問題是什么決定了人們的社會選擇和人們個人行動的原則?是否能像新古典主流經濟學、現(xiàn)代博弈論以及新制度經濟學那樣僅僅把市場參與者一律視作為一臺臺追求著個人利益(或自我效用)最大化的“超級”計算機?
對于這類問題,應該說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家們只是以含糊其辭(盡管哈耶克從信息的獲取與知識的利用論及了這一問題并與新古典主流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觀點和主張鮮明地區(qū)別開來了)而處之,或者至少可以說他們沒有試圖給予明確的回答。當然,對于以建立精美數(shù)學模型為導向的主流經濟學來說,現(xiàn)在似乎還沒有必要回答和深究這兩個問題,但是,對于以認識和理解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種種秩序和制度的生成機制為主要理論任務的奧地利學派自身來說,這類問題就無論如何也是躲不過去的了?,F(xiàn)在看來,要對這類深層問題有一些真正到位的認識,僅僅依靠經濟學的理論推理以及直觀觀察和判斷顯然是無濟于事的。由于這些問題與倫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和認知)心理學甚至演化生物學密切關聯(lián)著,只有經過一些基于經濟學理論分析但又超越純經濟學理論推理的跨學科思考和研究,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只是把種種社會生活形式視作為個人行動的結果,而不去進一步深究是什么決定了人們的社會選擇和行動的原則,這自然會給奧地利學派思想家們的理論話語詮釋帶來許多尚待解釋的空間和問題。現(xiàn)在看來,僅從個人行動和的選擇決策與人類社會的生活形式的關系來看,問題也似乎絕非如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家——尤其是哈耶克——的做法那樣假定存在一種先驗的人類行動模式(priori pattern of human action),而人類的社會生活形式只是這種先驗個人行動模式的無企劃的結果。如果是這樣的話,奧地利學派與新制度經濟學以及與經濟學一樣,最終都會走向歷史決定論。事實上,在社會生活博弈中,個人的行動和選擇一方面會導致社會秩序和制度規(guī)則的自發(fā)生成和演化變遷,另一方面,既存的社會秩序和制度安排也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行動選擇,——甚至如諾齊克(nozick, 1997, pp. 115-118)所見的那樣會型塑(shape)人們的效用函數(shù)(或言選擇中的“偏好”)。如果是這樣的話,個人行動與社會生活形式之間的關系,顯然就不盡如奧地利學派所見的那樣只是一種單方向的因果作用關系鏈條,而可能存在一種動態(tài)的、復雜的相互作用和關聯(lián)機制。由于一方面任何社會生活形式(包括種種習慣、習俗、慣例和制度安排)都是人們行動的結果,而另一方面在任何社會的任何歷史時點上人們的行動原則與選擇表征(choice token)又為人們的社會生活形式所型塑和影響——嚴格說來是制度地、社會地、文化地、生物地和歷史地決定了的,那么,這種復雜的雙向作用一方面與與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密切關聯(lián),另一方面又生發(fā)和產生著社會變遷到的巨大張力(strains)。并且,如果把個人的社會行動和博弈選擇視作為是生物地、文化地、制度地、社會地以及歷史地決定著的,而不是像奧地利經濟學派和新古典主流經濟學家們所假定的那樣存有一種先驗的人類個人行動模式,我們也就自然不會僅僅相信人類社會只有一種演化路徑、且只存在一種惟一的最優(yōu)制度安排了。
當然,我們這里必須認識到——且也必須承認,任何放松經濟學現(xiàn)有理論中個人選擇和行動原則上的一些先驗假定的做法,都會給未來的經濟分析和理論建模帶來巨大的困難和問題。但是,要對人類社會經濟現(xiàn)象——尤其是想要對人類種種社會生活形式的的生成和演化路徑——有一些進一步切近現(xiàn)實的理解,我們還不得不把研究的“集中意識”(focus awareness)聚焦到人類個人行動的原則和社會選擇的決定因素及其形成機制這一根本性問題上來。經濟學理論200余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數(shù)十年——的積累性發(fā)展,已把這個問題重新提到了走向21世紀的經濟學家們面前。現(xiàn)在,是要回復經濟學的亞當·斯密傳統(tǒng)——即從多維視角思考人的選擇和行動的原則——的時候了。
參考文獻:
hayek, f. a., 1949,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中本譯,哈耶克,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賈湛等譯,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hayek, f. a., 1960,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本譯, 哈耶克,《自
由秩序原理》,鄧正來譯 ,北京:三聯(lián)出版社1997年版。
hayek, f. a., 1967,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中譯本:哈耶克,《經濟、科學與政治——哈耶克論文講演集》,馮克利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kirzner, i. m., 1991,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ol. 1,
london: macmillan.
machlup, f., 1982, “austrian economics”, in douglas, greenwald (ed.),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new york:
mcgraw-hill.
menger, c., 1883, problems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3).
nozick, r., 1990,the normative theory of individual choice,new york: garland
nozick, r., 1993, the nature of rational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ozick, r., 1997, socratic puzzl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韋森,2001,《社會制序的經濟分析導論》,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學生素質,體育競技
一、傳統(tǒng)小學體育課的弊端簡析
(一)課程設計的不合理
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設計仍是沿用傳統(tǒng)的課程設計方法,其內容僅僅為不斷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從而忽略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男生與女生在體育愛好方面是有較大差異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劇烈運動,例如足球、籃球之類;而對于女生而言則更喜歡溫和的體育運動,如羽毛球、跳繩等。因此,在體育課程設計方面不能將全班同學等同視之,而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愛好而制定合理的體育課程。
(二)體育目標的不合理定位
從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來看,時至今日,不乏大型體育盛會的舉辦,但仍存在不少人對體育活動存在誤解。他們總把體育歸為一種單純的競技項目,而忽略的體育活動的本質,即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在體育活動中,我們不僅應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個人成就,而是更加關注它給我們帶來的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亦是如此,體育教師不應單純地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更應該變傳統(tǒng)以分數(shù)衡量體育成果的觀念,而是應該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得到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三)文化課地位的不斷上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方面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這尤其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中。論文格式,體育競技。當代的學生為了升學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擠壓其課余活動時間,小學生亦難逃與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學教師為了小學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時間,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對學生的今后發(fā)展也將產生不良影響。
二、小學體育課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若干建議
(一)重視體育課堂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1、對小學生進取精神的培養(yǎng)隨著世界上各重大體育盛會的連連舉辦,各小學的體育活動也開展的如火如荼,這就為小學生進取精神的培養(yǎng)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但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我國對體育的認知并不成熟,大多數(shù)人在觀看這些競技活動時總是忽略運動給選手帶來的快樂而關注各選手的運動成績。論文格式,體育競技。這種錯誤的觀念很容易影響小學生對體育的看法,造成他們在體育中一位求勝的心態(tài),從而忽略了體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進取心的培養(yǎng)。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教導小學生不應一味看中比賽成績,當然,成績可以反映競賽的一方面,但不是競賽的全部,我們應通過競賽的成績激勵自身奮發(fā)向上。2、加強對小學生頑強意志的鍛煉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鍛煉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見的,而是要通過長時期的鍛煉才可達到的。隨著社會發(fā)展步伐的加快,頑強的意志品質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素質,因此,對于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實現(xiàn)。在體育鍛煉或是競技中,小學生必然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同時必然也要面對承受失敗的壓力。論文格式,體育競技。由此可知,在校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難、勇敢面對失敗后,其意志品質必然會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注意對小學生意志的鍛煉,鼓勵其在失敗中仍能享受體育的樂趣。(二)在追求身體滿足的同時關注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1、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體育并不僅僅是通過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就能達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應激發(fā)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教小學生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勵他們在學習之余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2、在體育活動中注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
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鍛煉小學生身體素質之余多加關注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的萌芽期,其對外界的認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確引導,同時,由于其年齡小的特點,造成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同時也缺乏一定的團隊精神。針對這些,體育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體育競技活動,如拔河、球類比賽等,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團隊精神的力量并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3、指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活動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身體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所以繼續(xù)營養(yǎng)的補充以及強悍的身體。論文格式,體育競技。由于上面提到的,體育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參加課余的體育活動,但仍應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應指引小學生采取正確的方法參加體育鍛煉,以免造成身體損傷等不良后果。論文格式,體育競技。
三、小結
綜上所述,注重體育課的重要性,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論文格式,體育競技。因此,各小學、體育老師以及學生家長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鼓勵小學生積極開展他們所愛好的體育活動,幫助他們重新樹立體育的目標是身體素質提高的理念,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放松身心,勞逸結合,從而促進文化課成績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智;;當前蘭州市中小學學校體育改革的問題與對策[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竺航;;對奉化市高中生課外體育活動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3]周坤;論體育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關鍵詞: 科學研究 學校發(fā)展 教師發(fā)展 大學生培養(yǎng)
科學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裝備,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guī)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試制等一系列活動。隨著社會發(fā)展對科技創(chuàng)新要求的不斷提高,科技經費投入的不斷加大,以及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需求的不斷提高,科學研究在本科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在高校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及大學生培養(yǎng)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日益顯著的影響,本文從這幾個方面對科學研究在本科教學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和闡述。
1.科學研究在高等學校發(fā)展中的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盵1]因此,高等學校作為高等教育實施與開展的地方,其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科研素養(yǎng),形成一定科研能力的大學生,這個任務的實現(xiàn)得益于高校科學研究的發(fā)展。通過大學學習,學生在掌握教材基礎知識的同時,必須了解相應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在畢業(yè)步入社會后很快適應其相關領域的發(fā)展需要。無論是世界一流大學,還是國內重點高校,都將科學研究作為學校發(fā)展的重要內容,科學研究對于推動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學方法的改革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2]。
2.科學研究對教師發(fā)展的重要性
隨著教學研究型大學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學校對教師的要求已不僅局限于上好課、教好重要組成部分??蒲姓n題、科學研究論文也已成為教師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3]。因此,教師如果想要在個人事業(yè)上取得發(fā)展,就必須開展科學研究,科學研究對教師發(fā)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等培養(yǎng)大學生科研素養(yǎng)項目在高等學校的開展,對高校教師科研能力的要求更加嚴格,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的實施者,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要想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大學生,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能力。教師只有在自身科學研究上取得一定的進展才能很好地對學生的科研活動加以指導與幫助,這就要求教師從事一定的科學研究。從另一角度看,教師通過科學研究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前沿,可以很自然地將這些前沿動態(tài)融入自身的課程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更新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質量。由此可見,科學研究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3.科學研究對大學生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對大學生科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衡量高校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人們通常將大學生的科研素養(yǎng)的按組成要素分成四個要素:科研意識、科研知識、科研能力、科研精神[4],這其中每個要素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科學研究。大學生通過參加一些科學研究工作不僅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研能力,而且可以激發(fā)大學生的科研興趣,特別是對相關學科的學習興趣。很多大學生都覺得單純的書本知識比較枯燥乏味,似乎沒有什么實際應用價值。通過參與科學研究,能夠讓大學生了解本學科最前沿的內容,提高興趣,從而端正對該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改善教師的教學質量。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是對其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系統(tǒng)工程[5]。整個科學研究的過程不僅是動手做實驗,而且要從文獻查閱開始。大學生首先通過文獻查閱,初步學到凝練科學問題的方法,提高自學能力,同時對英文文獻的閱讀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隨后在課題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能夠顯著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對于小組合作的課題研究,能夠促進大學生與人合作和交流溝通的能力。最后在課題的總結階段,通過科學論文寫作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寫作能力。這整個過程的進行無疑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關鍵作用。不僅如此,大學生通過科學研究的參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其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科學研究作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已逐漸成為本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開展科學研究,教師的科研素養(yǎng)及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大學生的包含科研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得到改善,高等學校也因為教師的發(fā)展和學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而得到發(fā)展。因此,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發(fā)展的動力,是高校教師進步的動力,也是大學生培養(yǎng)的有力手段,科學研究已經并將繼續(xù)在本科教學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雁.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的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60-61.
[2]張金安.科學研究在教學改革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8:68-69.
[3]陳長喜,盧秉福.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機制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1:59-61.
[4]占梅英.本科生科研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探索――對Z?!叭墶闭撐目蒲杏柧氂媱澋膫€案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1.
關鍵詞 軍校學員 心理素質 研究方向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軍校期間是學員學習和成長階段最為重要的時期,特別是近年來,進入軍校的學員大多都是90后,有著非常明顯及顯著的性格特點,而這個特點正是90后時代的特征,自信張揚,卻又敏感脆弱;好奇心旺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具有自我的主流思想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相較于70后、80后,現(xiàn)今90后的價值觀更為現(xiàn)實;獨立心強,但是缺乏團隊忠誠感等等之類的性格特點 。軍校是磨練學員政治思想、軍事體能、科學文化素質的主渠道和基地,但是由于現(xiàn)今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特點與心理結構特點都是較為特殊的。因此,為了能夠在緊張有序的軍校生活中學習到專業(yè)知識,鍛煉出具有軍人特有的過硬素質,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目前在軍校中急需為學員解決的關鍵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是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分不開的,所以,下文將針對近年來,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特點與心理素質結構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軍校學員心理素質特點
大多數(shù)軍校學員都是剛剛結束高中生活,來到軍校這個大家庭里面的,而向來比較自主、獨立、有著自我見解、表現(xiàn)欲強的學生們,來到軍校這個頗受管制的軍事校園中,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在心理上會感到焦慮不安、心理壓抑、郁悶卻無從發(fā)泄,為了能夠使得軍校學員能夠更加健康完善的發(fā)展和成長,不單單是提高學員的軍事素質,還應該給與學員更多的心理健康的關注。這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住軍人心理健康的首要前提。
(一)自我意識強,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在現(xiàn)今軍校學員中,大多數(shù)都有著明確的自我認知,在某些事情上有著自我的見解,有主見,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很清楚自己的在哪方面占優(yōu)勢,哪方面處于劣勢。但是對于整個社會責任意識相對而言就比較淡薄,對于他人往往是抱著審視的態(tài)度,常常會將他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與自我的優(yōu)點和缺點進行比較,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會以自我為中心,對于他人的感受就關心的比較少。軍校是一個講究著團隊合作的集體,如果不能夠與周圍相互融合,那么彼此之間就不能夠真正的交心和溝通,從而不利于自我心理的發(fā)展,會產生壓抑、苦悶等等負面情緒的影響 。
(二)獨立心強,但缺乏自我能力。
現(xiàn)今軍校的學員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被父母當做是“孩子”。因此,極度渴望不被他人看輕,認為自己有成人的實力。但是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中,自我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差,所以在生活或是工作上都無法自我獨立的解決,還是需要他人的建議或是意見才能夠完成。
(三)個性張揚,但缺乏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剛剛步入軍校中的學員都是充滿著熱情,充滿著激情,對各式新鮮物質都是感到新奇,對新奇的事件都是抱持著探索的心理,一有想法就有著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敢想、敢說、敢做。但是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大多數(shù)學員這種激情在進入軍校后的一個月就會被磨滅。原因就是,軍校對于學員們來說是一個單調重復的地方,缺乏一定的自由度,從而對學習和工作心生倦怠。如果不及時疏導,這種情況長久下去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失衡甚至會使得學員崩潰。
(四)交際性強,但缺乏交際方法。
剛剛邁入軍事學校的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是非常向往。雖然在經過一段時間后,了解到了軍校生活的乏味枯燥,但是現(xiàn)今的學員的頭腦都是極為活絡的,很快的就會開啟校園課堂活動,也就是交友。這個時候的軍校學員渴望被人了解,渴望與人交流。但是卻因為自我的保護意識實在是太強了,所以在交往過程中,雖然是笑臉相迎,但是因為得到不到對方的真心誠意,而心生遺憾和退意。長此以往,也就不愿讓他人靠近,容易產生抑郁和自卑的心理。
二、軍校學員心理素質結構
軍校是一個培養(yǎng)我國未來高級軍官的殿堂,對于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結構,除了需要對學員的心理素質特點有所了解,還需對軍校學員的需要進行了解。為了了解當代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結構,本文采取了問卷調查法對某軍校200名學生進行隨機調查,其結果表明,當代軍校學員的主要需要是:身體健康、今后的發(fā)展需要、個性的保持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以及施展才華的需要等等。這些需要證明了當代軍校學員對于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是比較強烈的,而對于物質的需要是較為薄弱的。且當代的軍校學員是極具當前的時代特征,張揚的個性對于軍校的學員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三、軍校學員心理教育對策
根據(jù)上述當代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特點,只有對學員中負面的情緒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才能夠全面的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適應現(xiàn)代以及未來的信息化時代的需求,無論是在戰(zhàn)爭中,還是今后在其他的道路中,都有自己獨特的領導方針以及待人之道。
(一)加強入學心理輔導。
剛剛進入軍校的學員,在入學時一定會接觸到新的人際關系以及新的環(huán)境,但是由于一些新生個性的原因,使其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當前軍校的新環(huán)境中。面對這種問題,軍校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當前軍校學員的心理狀況進行掌握和了解,建立好學員的心理檔案,這樣才能夠根據(jù)學員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當學員一旦發(fā)生什么心理問題時,可以及時的進行解決。
(二)院校應建立心理實驗室。
心理實驗法是只有目的的嚴格控制,或者創(chuàng)造一定條件來引起個體目中心理活動的產生,以進行測量的一種科學方法。心理實驗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呼吁各院校應建立標準化的心理學實驗室,配置標準化的動態(tài)心理健康檔案和臨床測試儀器設備。在此基礎上,方能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咨詢活動、開設各種心理測試及心理實驗。在心理學實驗室,軍校大學生可以利用實驗室的條件對自己或他人進行心理測試,也可針對某項心理專題在心理學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心理學實驗研究,這對于軍校大學生豐富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活動規(guī)律、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心理訓練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
每種心理訓練都要事前做出設計規(guī)劃,在嚴密組織下實施, 特別是注入軍事演習等一些大的訓練項目。一要注意增強目的性,心理訓練在組織形式上可根據(jù)教育的需要,多樣化的安排;二是要提高訓練的逼真度,做到環(huán)境逼真、情況逼真、心理逼真;三是盡量加大訓練的強度和難度,以提高軍校學員在險惡環(huán)境條件下逐行作戰(zhàn)的心理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節(jié)能力;四是要注意訓練方法與條件設置的科學性,切忌脫離實際,盲目追求限度、難度,超越人體生理及心理負荷極限,避免造成不良心理效應。
(四)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當前軍校的學員大多數(shù)都是屬于求知心極為旺盛的年齡階段,但是在陌生的環(huán)境,對于新事物如果不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那么就會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軍校中,教師應當帶領著學員組成學習型團隊,樹立牢固的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才能夠使學員學會學習,創(chuàng)造新知識,結合軍隊的建設管理模式,樹立成才立志、為國防事業(yè)建功立業(yè)的偉大理想信念。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當今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特點和心理素質結構都比較的顯著,且具有針對性和尖銳性,但是,如果很好的把握住當前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他點,那么就可以促進學員德智體美心全面發(fā)展。軍校學員的心理素質特點以及心理素質的結構都是日后成為軍事骨干的重要前提條件,學校只有切實的抓緊學員的心理疏導和教育工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是培養(yǎng)高素質軍事人才的最佳途徑。
(作者單位:武警工程大學理學院軍事心理學教研室)
注釋:
宋怡,楊映秋,孔燕.朋輩心理訓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徑[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01).
《大學化學》課程的積極性興趣既是學習的最好老師。能否將學生自然地引入到材料化學專業(yè)的學習中來,讓學生感受到材料化學的魅力,教師上好前言課可以說至關重要。新生上第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時,一般都充滿好奇與渴望。教師若照本宣科、泛泛而談,學生只能按圖索驥,被動接受教材上的受死知識,他們大多興味索然甚至大失所望。教師若能獨辟蹊徑,借助多媒體優(yōu)勢,向學生合理展示人類自古至今、特別是近年來材料科學界發(fā)展的新成就,如金剛石、寶石、發(fā)光材料、功能奇異的C60、N60、C90(目前報道的最小的碳納米管[3])、N70、碳納米管,無機超分子,原子簇化合物,無機功能材料(如功能配合物、無機納米新材料與功能材料),納米陶瓷、磁性、催化劑、氣敏及傳感材料等。事實上,這些五彩繽紛、性能奇特、形貌特異的材料大多可通過即將學習的《大學化學》課程的相關知識來制備、合成,而并不是遙不可及、的高端技術。通過這種方式,則深深吸引學生的目光,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因此也能了解學習好《大學化學》課程的重要性,進而增強對材料化學專業(yè)學習的責任感和信心。在各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把其相關知識點與材料的合成、性能研究等密切聯(lián)系起來。比如,在學習晶體結構部分的知識時,我們在這一塊的講授就與其他專業(yè)的授課明顯不同,盡可能地把常見晶體(如NaCl、CsCl、ZnS、CaF2、K2S、CaTiO3、TiO2、Al2O3、MgAl2O4、Fe3O4、Co3O4、AgCl、AgI等)的晶體類別、空間結構等向學生講解闡述清楚,為其學習常見無機化合物、無機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
2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夯實理論基礎
講授法教學仍然是目前多數(shù)課程所用的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即教師能連貫地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并配合其它方法,可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關課程知識傳授給學生。教授法運用得當,不僅能將講授內容系統(tǒng)、科學而準確地傳遞給學生,而且還能很好地突顯講授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然而,實際教學過程中若自始至終均采用這一方法,學生極易疲勞,產生厭倦甚至煩躁的心理。事實上,有些教師一直喜歡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洋洋灑灑、痛痛快快地大講特講,卻完全忽略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這種教學,只是教師知識的傾瀉,而不是傳授,其結果是教師教得非常累,學生聽得更累,因而教學效果往往顯得特別差。在近幾年材料化學專業(yè)的學生對《大學化學》課程的授課評價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對那些采取滿堂灌式教學的教師微詞頗多,普遍要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我系《大學化學》課程教學團隊中,我們都十分重視教學理念的轉變、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們都視其為課程能否鮮活生動的源泉。首先,我們確立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觀念,以學生最大程度掌握好專業(yè)基礎知識為目標。如果把教師作為工程師或技術工人,那么學生將可看成為其加工的“產品”?!爱a品”質量的優(yōu)劣,能否贏得市場,是檢驗作為教師教學質量是否合格的標準。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訓練和培養(yǎng)。因此,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在十分融洽的環(huán)境下合理有序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并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在課后有進一步跟蹤并深入研究的渴望。其次,為更好地傳授知識,改革教學方法,要采用靈活多樣、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獲得知識。比如,在課前,教師要布置任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有關課題的成就以及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必需的板書為輔;以探討和學生參與教學作為主線,以教師補充和更正作為輔線;以經典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實際應用為主要教學內容,以相關科學前沿知識的穿插為輔助內容。課后,學生以完成經典題目作業(yè)為主要鞏固課程內容的方式,以查閱相關知識,進行實驗和撰寫課程小論文來擴大視野,等等?!洞髮W化學》課程理論眾多,在有限的課時里讓學生牢固掌握眾多理論,難度較大。我們主要通過精選教學內容,采用精講、精練的方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科學前沿介紹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深入簡出,形象生動地向學生進行傳授。通過具體的材料合成與應用示例,夯實基礎理論,加深《大學化學》與材料化學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欲望和濃厚的興趣。
3轉變課程的管理機制
課程管理機制的建立與課程改革相適應,課程管理機制的優(yōu)劣將直接關系到課程教學質量。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應是課程教學管理的核心內容,我們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大力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逐步推進教學新模式的轉變,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第一,我們要求《大學化學》課程教師都要進行教學研究,特別注重課堂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細節(jié)方面的探索與研究。通過對課堂教學過程、特別是教學細節(jié)等方面的研究,讓教師更加重視教學規(guī)律。第二,加強課堂教學的誠信教育和情感交流,培養(yǎng)師生感情,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求知觀,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知識品德,還要增進學生服務于社會的意識和責任感。第三,不斷轉變教學方式,由封閉式教學向開放式教學轉變,由單向式教學向雙向式教學轉變。第四,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盡快由“教書匠”轉變?yōu)椤把芯空摺?,由知識的“儲備者”向知識的“傳播者”轉變。教師要經常進行反思,逐步實現(xiàn)深層次創(chuàng)新,使自己成為一個教學理念、教學實踐的開拓者和研究者,崇尚科學,崇尚學術。第五,加強課堂教學的監(jiān)督機制。我們主要通過教學督導、教研室聽課與評教、院領導隨機聽課以及學生期中進行教學評價等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第六,加強課程學習的獎懲機制。對本課程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應及時進行表揚、鼓勵甚至獎勵,樹立模范。對那些不愛學習、偷懶疲沓的學生要及時教育、激勵以及必要的課程懲罰,如閱讀幾篇科學論文,撰寫小論文等。
4加大學生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是關乎國家和民族昌盛興旺的靈魂和永不衰竭的動力源泉。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是大學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代大學生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可以分為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素質的訓練兩個部分?!洞髮W化學》作為專業(yè)基礎學科,在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具有更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是其他學科無可替代的。因此,結合我系材料化學專業(yè)近幾年的發(fā)展,通過《大學化學》課程的教學與實踐,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實施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大力進行培養(yǎng)。(1)教師首先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通過教師教研和科研課題的申報與立項,教學改革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進修,通過指導學生申報課題項目,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帶領大學生參與各種競賽,領導學生直接服務于社會等,切實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活動。(2)精選并優(yōu)化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系統(tǒng)化、科學化。將大學化學課程中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中的相關知識緊密結合起來,盡量節(jié)省課時。(3)加大基礎實驗的權重,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開放性實驗。(4)教師進行課題講座,通過專題研究,加強《大學化學》課程與專業(yè)學習的聯(lián)系。同時,挑選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專題報告,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進行理論交流的能力。(5)積極邀請學生參與教師課題組或科研課題中來。讓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不僅使學生了解科研的一般途徑,更重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素質,能使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時不自覺地提高了科學分辯和吸收的能力。
5結語
關鍵詞:網絡信息空間;科學知識生產;知識共享;學術交流
中圖分類號:N031 文獻標識碼:A
計算機、網絡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已經對當代科學知識的生產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基于網絡信息空間①的知識共享已經成為當代科學共同體獲取、和處理信息的主要方式,網絡PC、電子郵件、在線和離線數(shù)據(jù)庫、電子出版、討論列表和新聞組、電子學術會議、數(shù)字圖書館、學術博客甚至“知識機器人”等基于網絡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已經將科學知識生產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時代,包括硬件、軟件和網絡等技術在內的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的發(fā)展正逐漸改變著科學系統(tǒng)的本來面貌〔1〕9。“虛擬信息空間”、“電子化科學”、“賽博空間”等提法更是生動地表明,通過網絡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已經成為衡量當代科學家知識生產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網絡信息空間正將全球范圍內的科學共同體塑造成一個高性能、大規(guī)模、無縫鏈接的“研究村”,“電子化科學不僅是超學科的,同時正改變著學科概念的核心理念,該理念可以引導我們更好地理解科學家的科研行為”〔2〕。在這種背景下,虛擬信息空間中的知識共享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外STS②學者的普遍關注。比如希奈研究了網絡環(huán)境下科研信息的共享、新的科研合作模式的出現(xiàn)等問題,并從STS視角證明了交流主體之間的交互復雜關系〔3〕。海默瑞克斯認為網絡環(huán)境下的知識共享已經呈現(xiàn)出學科際性、聚焦于應用、異質性的行動者以及大量不同的知識產出等新特征〔4〕。弗拉認為,通過網絡信息空間中的知識共享受社會文化的制約,知識并不是均勻一致的整體,而是異質性領域的拼湊物,它們具有智識和社會兩個維度的文化內涵〔5〕。相較于國外的研究而言,國內學者的研究則顯得較為分散。比如鄔焜主要從信息哲學的角度探討了當前科學范式的轉型問題〔6〕,曾國屏研究了賽博空間的哲學、文化、倫理與生產模式等基本問題〔7〕;朱偉玨較為系統(tǒng)地考察了早期一些重要的信息社會理論〔8〕。另外還有一些分散在不同學科中的針對具體問題的研究,比如圖書情報學中的“開放獲取”、科學計量學中的“知識圖譜分析”等等。
一、網絡信息空間的主要特征
基于網絡信息空間的知識共享在推動科研活動信息化的同時也賦予了科學共同體新的行為特征??傮w來看,這種知識共享模式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息內容的豐富性和信息傳遞的高效性。網絡信息空間中包括大量大型服務器與鏡像站,它們共同存儲了海量的數(shù)字資源,擁有信息空間訪問權限的終端用戶可以訪問、分析和處理服務器和鏡像站中的各種信息。網絡信息空間甚至構建了一個“大數(shù)據(jù)”時代,它不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資源,還無限放大了科學家的信息處理能力?;诰W絡的信息共享模式,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傳遞可以在瞬間得以完成。第二,信息表達的多樣性和信息組織的靈活性。較傳統(tǒng)的文字和圖表來看,網絡信息空間帶來了音頻、視頻、動漫等全新的知識表達形式,一方面提高了信息傳遞的多樣性和生動性,另一方面也使得雙向交互的信息傳遞成為可能。傳統(tǒng)的文本方式下,各種信息之間是線性關聯(lián)的,而網絡信息空間則提供了“超鏈接”、“知識網格”等全新的信息組織方式,從而將相互關聯(lián)的知識內容在虛擬空間中組合成為非線性的、網狀的結構,用戶可以快速、靈活地掌握各種信息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第三,信息處理的虛擬性和信息獲得的相對平等性。網絡信息空間中信息的儲存、傳輸、處理和顯示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虛擬環(huán)境中完成的,所有具有信息空間訪問權限的科學家都可以平等地獲取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從這個意義上看,網絡信息空間構建了一個相對平等的知識獲取環(huán)境。在這種模式下,“作者失去了對于讀者的絕對影響”〔9〕302,同時知識生產者也不再享有知識傳播中的絕對權威地位??梢哉J為,基于網絡的知識共享機制正逐步構建一個開放、動態(tài)的學術交流新圖景。
二、網絡信息空間塑造知識共享模式的主要路徑
網絡信息空間在被不斷賦予新功能的同時,也不斷塑造著科學界新的知識共享模式。具體說來,這種塑造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的:第一,網絡信息空間提供了知識存取的新方式。除了傳統(tǒng)的科學論文、電子圖書等知識形式外,網絡信息空間中還涌現(xiàn)出很多諸如虛擬期刊、開放評論雜志、交互性期刊等新的知識存取方式。數(shù)字文檔的無限生命周期、海量存儲能力、內容的可恢復性和可修改性等特點也不斷促使虛擬空間迅速成為科學界知識存儲、獲取和處理的新平臺。同時,網絡技術也重構了科學界的既有知識資源分布,將地理位置上分散的信息內容組合成信息空間中邏輯上相互關聯(lián)的統(tǒng)一體,這種統(tǒng)一已經模糊了各種知識發(fā)表形式的傳統(tǒng)邊界?;诰W絡的知識共享還提供了科學與公眾的新接口,而開放知識資源庫的建設更是為公眾參與科學提供了新渠道,“不斷的非正式爭論———這也是科學生活的典型特征———在因特網上流行開來,因特網成為一個知識建構的集散地?!薄?0〕另外,虛擬信息環(huán)境下,個體科學家同時被賦予了信息的提供者、檢索者、獲取者和使用者等多重角色。這種變化帶來了兩方面影響,一是科學家的多重身份提高了他們在整個學術交流中的主動性和判斷能力,更容易審視和思考知識體系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二是多主體多視角的知識共享機制更容易促進科學知識的擴散,網絡信息空間中“公共知識體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知識存量。第二,網絡信息空間塑造了全新的模塊化知識網格。虛擬信息環(huán)境構造了一個無縫鏈接的全球化數(shù)字知識網格,從而實現(xiàn)了知識的分解、重組和分化。知識網格中所包含的知識模塊越多,模塊間組合和鏈接的可能性就越大,與其他知識內容關聯(lián)的途徑也就越多。勞勒的研究表明,“各種互補型的A&I(AbstractandIndex)數(shù)據(jù)庫之間的交叉連接將持續(xù)增多”,并且,“傳統(tǒng)數(shù)據(jù)庫中的A&I功能一定要能夠適應當代的交流需求”〔11〕。模塊化的知識網格是利用超鏈接技術管理的,超鏈接以及交叉鏈接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信息組織方式中的隱蔽性和非明晰性特點,同時也改變了作者與讀者間單向的、確定的關系,“超文本鏈接以多重性的路徑提供了一個非線性的語義網絡,從而突顯出非線性、非等級、無疆界和課題指向的閱讀與思維方式”〔12〕。對模塊化的知識內容進行導航是當前虛擬信息空間中知識管理的一種重要技術形式,也就是按照知識的類型、內容等標準進行分類從而實現(xiàn)知識統(tǒng)一的組織和管理。但也有學者對這種信息組織管理方式持批判態(tài)度,例如波斯特曾利用??碌摹叭氨O(jiān)獄”理論研究過信息社會中的數(shù)據(jù)庫技術,提出過著名的“超級全景監(jiān)獄”理論,用以說明數(shù)據(jù)庫技術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控制,并認為“作為超級全景監(jiān)獄的數(shù)據(jù)庫話語,是后現(xiàn)代信息方式下對大眾進行控制的手段”〔13〕。第三,網絡信息空間提出了知識質量控制的新要求。網絡中的知識發(fā)表模式很容易帶來人們對于數(shù)字學術資源質量問題的擔憂,對于知識內容的甄別已成為通過網絡獲取知識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網絡始終是信息超載與知識貧乏的統(tǒng)一體”〔14〕??肆衷鴱拈_放性、可獲取性和可信任性三個維度研究過開放空間中的知識質量控制問題,他認為,“說電子出版極大地擴展了獲取的范圍實際上是將其功能過分地簡化了”〔15〕。較傳統(tǒng)的同行評議來說,電子期刊等在線知識資源的評審流程出現(xiàn)了一些新變化。一方面,知識的生產、發(fā)表以及傳播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速度和效率都獲得了極大提高;另一方面,網絡環(huán)境中的知識傳播與質量控制是并行的,知識的共享過程也是對知識內容做出反饋甚至評議的過程。實際上,對于電子期刊、在線數(shù)據(jù)庫等知識資源的考察,仍采用與傳統(tǒng)期刊的影響因子、轉載率等相同的指標體系。同時,多渠道、多主體的動態(tài)評議機制一方面構建了網絡信息空間中開放式的知識質量控制環(huán)境,另一方面這種開放評議還參與了科學家學術聲譽的構建,“它們不但使信息和知識的傳播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使知識的交流具有了交互性、非中心化、自組織等特點”〔12〕。自由評論、交互式磋商等在線知識評價機制開拓了多主體、多視角的知識質量控制渠道,而單純的出版前評議也已經拓展為出版前和出版后的歷時性評議。第四,網絡信息空間提供了知識評價的新指標和新方法。利用網絡數(shù)據(jù)庫等在線知識資源進行科學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計量已成為當前科研評價的重要方法,該方法不但可以很好地描述特定時期科學知識的產出,還可以預測未來科學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發(fā)展方向。在線數(shù)字資源不僅可以提供下載和引用頻次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還可以提供科學計量、知識圖譜等可視化的分析手段,比如分析某個時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識存量,研究科學知識生產中的學科關聯(lián)、聚類分布以及流動方向等等。梁永霞的研究表明,“在科學研究和交流活動中,科學文獻與科學家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這使得有可能通過科學文獻這樣一個有形的媒介,利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去評價人才、選拔人才?!薄?6〕從國家層面來看,利用在線數(shù)據(jù)庫可以分析科學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和依賴關系,評估不同國家的科學發(fā)展現(xiàn)狀并預測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在正確評價本國科研實力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科學投資和發(fā)展戰(zhàn)略,為確定優(yōu)先發(fā)展領域等政策設計提供參考。同時利用在線數(shù)據(jù)庫還可以對世界范圍內科學獎勵的分布、獲獎者的國際合作等情況進行計量分析,從而促使政府更好地判斷本國在國際科學發(fā)展中的位置,進而有意識、有目的地促進國內學界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三、網絡信息空間中知識共享機制的批判性考察
網絡信息空間在構建全新的知識共享環(huán)境的同時也不斷塑造著科學家新的行為規(guī)范。總體來看,當代科學共同體已經逐步適應了網絡信息空間這種新的知識共享模式,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便是當代科學家網絡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文檔、聲音、圖像等不同的知識內容在網絡信息空間中被編碼為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形式進行傳輸,這也潛在地要求科學家熟悉各種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操作方法,繼“人力和設備資本之后”,網絡信息數(shù)據(jù)已被視為“第三種科學資本”〔17〕。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科學知識生產越來越呈現(xiàn)出社會化和全球化的趨勢,大規(guī)模的合作研究成了當前科學研究的主要形式。在這種研究背景下,科學家在科研選題、確定實驗方法的過程中越來越需要獲取大量相關信息,而網絡信息空間中學術信息的豐富性則恰恰迎合了這種需求。希奈認為,“那些得到很好的發(fā)展的技術首先必須獲得共同體的信任,其次必須獲得個體研究者的認可,然后必須擁有對于投資機構相當?shù)奈亩@得其投資”〔18〕。沃特茲也指出,對于網絡信息空間中知識獲取問題的研究應該包括兩個層面〔2〕:一是分析新技術對于科學家傳統(tǒng)的學術實踐(比如合作模式、等)方式的影響;二是科學家對于新的學術實踐(比如視頻會議、在線評議等)的適應性問題。虛擬信息空間中科學共同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在塑造知識存取新范式的同時也帶來了科學知識的建構、評價和認同等新問題。龔旭的研究表明,同行評議“是指科學家評議科學研究的一種集體行為,即一種制度化的評議活動”〔19〕,而這一特點在網絡環(huán)境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網絡信息空間中的知識共享已經不再是單一、被動的知識傳遞,交互性的知識分析和處理必然內在地要求建立虛擬空間中的“信任”機制,其中的知識內容同樣須獲得科學共同體的集體認同,而且信息空間的使用者也成為了“交換式的知識使用者”〔20〕,科學家不再囿于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身份,他們同時也成為主動的知識“搜索者”。影響網絡技術在學術交流活動中擴散的因素很多,既有科學家的個人習慣、對于新技術的認識程度等科學共同體自身的因素,又包括國家政策的引導、商業(yè)企業(yè)的推動等外部因素。愛德華茲通過對社會和文化中的計算機的研究認為,“計算機很少像‘影響’模式所暗指的那樣,直接‘導致’社會變遷,但是它們經常會造成社會系統(tǒng)必須應對的壓力和可能性?!薄?1〕在OECD1998年的《全球研究村》報告中已經把ICT視為科學家的必備操作技能,“對于科學共同體來說,網絡信息傳輸?shù)暮锰幨强茖W信息的開放格式、參考文獻鏈接的引入、數(shù)據(jù)及視頻等新知識形式、搜索功能等等”〔1〕60?;诰W絡的知識共享機制的構建也是政府資助和管理科學研究的直接結果。當代科學研究活動負載了更多的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目標,“政府正在從資助科學事業(yè)向管理科學系統(tǒng)轉變”〔22〕,而科研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建設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新技術的選擇中,政府往往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近些年很多國家已經并且實施了重大的科研信息化戰(zhàn)略,比如美國NSF資助的國際科研網絡互聯(lián)(IRNC)、英國的e-Science、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等計劃。促進大學、科研院所、研發(fā)性企業(yè)等機構的信息平臺建設,已成為新時期政府投資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科學共同體對于網絡信息空間的利用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不對稱性,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其一,科學家選擇和使用網絡技術的能力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受年齡、教育和家庭背景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二,不同地域的科學家利用網絡的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受所在國家的社會環(huán)境、所在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所在機構的經濟條件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其三,不同學科利用網絡進行知識共享的實際情況也存在很大差異。不同學科領域的科學家存在不同的交流需求,“各種新技術及大量附加業(yè)務的擴散正在穩(wěn)步進行,但該過程絕不是一個線性過程,而是按學科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薄?〕37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任何技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網絡技術也不例外。網絡信息空間中的信息共享已經暴露出了很多新問題,比較常見的有計算機崩潰、網絡安全、數(shù)據(jù)丟失和保護、信息泄漏和惡意篡改等等,它們都是當前網絡學術資源維護和建設中面臨的嚴峻問題。另外協(xié)議和標準問題也是影響虛擬知識共享機制完善的重要問題,不同公司、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國家間不同的利益訴求所導致的網絡信息空間中標準和協(xié)議的不統(tǒng)一已經成為影響全球范圍內學術資源共享和科學共同體合作的重要問題,“隨著知識共享和出版機制的改變,學術交流體系中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也隨之發(fā)生改變”〔23〕,實現(xiàn)虛擬信息空間中學術資源的平等共享需要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
四、結論與啟示
一是教材內容太密集。在缺乏必要的國學儲備的情況下,半個學期不間斷教學《〈論語〉選讀》,學生難以接受。據(jù)統(tǒng)計,《論語》全書總共512章,《〈論語〉選讀》就選錄了174章,約占原文的三分之一。有關《論語》的內容在小學、初中涉及太少,特別是有關中國文化原典的內容學生相當缺乏。在短時間內學習那么多內容,學生感覺學習起來相當吃力。這是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也是教材必須正視的問題。
二是課與課之間內在邏輯有待進一步加強。前四課講政治主張與實踐,第五課到第九課講修身,第十至第十三課講學習與教育,后兩課講哲學。雖然每一課基本上是按一個主題去編排,基本同類的課文也是組合在一塊,但是從“政治主張與實踐”到“修身”,再從“學習與教育”到“哲學”,它們之間還是缺乏一定的邏輯聯(lián)系。另外,單課選編內容雖然按主題放在一起,但章與章之間的內在關系也不很明確。
三是課文缺乏必要的教學引導和被學界認同的評點。單從教材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到什么程度,有關文化論著的基本閱讀方法以及對待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和個人精神品格的要求,在《前言》中都有交待。但是,在專題或每課之前少了必要的閱讀與教學引導,章節(jié)或課文的后面也缺乏被學界認同的評點。各家解讀混雜,必然導致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教學指導的不明確。
四是課后練習中有些“課文解讀”問題缺乏必要的解讀引導。有些問題顯得大而不當。比如,第一課第三個問題:“你認為‘政’與‘德’、‘刑’和‘禮’主要區(qū)別在哪里?”對于剛接觸《論語》的學生來說,這樣的問題,不看參考書恐怕誰也回答不了。再就是課文只有翻譯,沒有任何評介。不論在思想內容上還是閱讀方法上對學生都缺乏引導。
五是“相關鏈接”部分大多內容抽象深奧,不平實。圍繞每課主題,選取一些現(xiàn)當代學者對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闡釋評價,這對學生深入理解傳統(tǒng)文化大有裨益。但所選內容大多是社會科學論文,學術性太強,抽象概念較多。有些閱讀材料學生很難讀進去,很難把這些材料與教材內容聯(lián)系起來。
六是選修教材與“必教課文”沒有嚴格區(qū)別。各地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確定了“必教課文”。比如《浙江省新課程學科實施指導意見》(以下簡稱《學科指導意見》)就確定了10篇課文:《為政以德》、《克己復禮》、《知其不可而為之》、《仁者愛人》、《君子之風》、《周而不比》、《誨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風》、《中庸之道》。這些“必教課文”確定依據(jù)是什么?如何體現(xiàn)選修內容特點?都很不明確。這些問題的出路又在哪里?
不過,這正好給教師提供了研究教材、開發(fā)教材、處理教材的一個機會。比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學科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我們確定重點教學篇目,打亂編排次序,重新組合教學單元。這樣就省出一些教學時間用來補充學生便于接受的材料,從而加深對孔子思想內核的理解,形成對儒家文化的整體認識。
一是教材內容靈活處理:抓選修中必教篇目,凸顯課程內容。為了凸顯學科教學內容前后的整體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這10篇課文重新組合為“內修――育人――政治――哲學”四個專題。每個專題下有不同篇目。比如,內修類:《克己復禮》、《仁者愛人》、《君子之風》、《周而不比》;教育類:《誨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風》;政治類:《為政以德》、《知其不可而為之》;哲學類:《中庸之道》。四個專題前后勾連,自成體系。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敝挥姓碇蠓娇烧?,自身品行不端,何以教人?在內修與育人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并堅持不懈地服務于社會,不遁世逃避,而要積極入世,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這是孔子的基本態(tài)度。一個人長此修為,自然就形成對世界與人生的基本態(tài)度――這就是哲學。循著“內修――育人――政治――哲學”這條線,學生對《〈論語〉選讀》及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再以零散的章節(jié)內容存儲于頭腦中,而是以一個比較完整的價值體系深深地印在心里。
二是教學過程中適時引導:補充導語,并作教學價值和精神引領。針對課文較少教學引導的問題,在板塊教學前適當補充引導語。在打亂課文順序,重組教學專題后,要向學生闡明分類的標準和組合意圖,這就是專題學習導語。這些學習導語意在引導學生對專題內容有一個初步認識和對閱讀方法有一定了解。引導語既有內容上的引導,又有方法上的引導。比如在教學“內修類”前,我們設計了這樣的引導語:
孔子教導學生,最重德行之修養(yǎng)?!秾W而》篇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笨梢娍鬃有闹校滦行逓槭潜?。完善德行修為,起碼要注意“克己”,要做到“仁愛”,保持“君子之風”,與朋友交“周而不比”。
首先,人之所以為人,人必須是處在社會的、政治的、階級的諸關系中,是處于社會規(guī)約中的人。人除了必須有賴以生活的物質資料之外,還必須遵守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所以,作為人,應該學會克制、約束自己的行為??鬃釉唬骸翱思簭投Y為仁?!翱思骸笔巧鐣?guī)范的基礎,是享有充分自由的保障。
其次,“克己”的真正動因還在于人要心存善心、愛心。子曰:“仁者愛人”。善心與愛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保證。重視別人,關心弱者,珍愛生命,把人當人來看,承認他人的人格?!秾W而》篇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友為仁之根本,關愛他人應該從孝敬長輩友愛朋友開始,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要“愛人”又談何容易???
在這幾課里,我們要著重點擊“仁”“禮”“孝”“友”等幾個關鍵詞。其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叭省笔强组T哲學中最高的德行,整部《論語》共有59章提到“仁”字、共用了109次“仁”字,但并沒有一章很明確地為它下定義。因為“仁”是諸德圓融的最高境界,而每一個人的才性氣質不同,成德的方向也不一樣,所以孔子只是很具體地從各個角度展示人應如何行“仁”。因此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章章之間相互勾聯(lián)。同時,面對不同的人,孔子可能說不同的話。這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是教學內容明確具體化:添加精要評點,突出閱讀視角。教材如果能提供給學生精要的章節(jié)評點,自然能為學生的閱讀與理解提供諸多便利。有關《論語》的評點各家評說不一,很難形成定論。為避免束縛后學思維,這恐怕是目前教材沒有給出評點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只要語文課程文化一旦確定,《〈論語〉選讀》的教學價值取向就可以確立;相應的評點就有它適切語文教學內容的部分。原則上講,評點主要本由學科專家或一線老師在綜合考慮《論語》研究成果和學生閱讀理解需要的基礎上來完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組織學生閱讀相關書籍,查找相關資料,自己評點。由于學生掌握的資料有限,評論往往偏頗。于是,教師在充分占有資料的情況下,再適當補充評點。評點盡量做到具有一定開放性、思辨性,不可因評點而限制了彼此思維。評點還要有開放的閱讀視角和正確的閱讀姿態(tài),做好示范。為此,我們的評點常常以臺灣國學必修教材《論語》為藍本,進行適當點評。
比如,臺灣國學必修教材《論語》在選錄《為政?第二》:“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一章時,后面就有以下評點:子女對父母的愛慕、依戀和關懷,是發(fā)自內心、與生俱來的,因此,事奉父母時,心中自有一種祥和之氣,臉上自有一種愉悅之容。但是一般人或許未必深刻地體會、體現(xiàn)這種親子之情,于是與父母相處、替父母效勞時,往往忽略了表露“誠于中、形于外”的愉悅之色、和婉之容。“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彪m然表現(xiàn)出后生晚輩的勤快恭讓之德,那畢竟只是善事兄長的“悌”道。子女孝敬父母時,不只是要注重表面的、物質的供養(yǎng),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出內心的恭敬和順之思,那當然要比“悌”道更進一層了。朱熹《論語集注》認為子夏的個性比較直率,而可能缺少溫和的表情,因此孔子才針對子夏的個性與缺失,作了“色難”的提醒和叮嚀。這樣的評點,既有對文本內容思想觀點理解上的引導又有閱讀方法上的指導。
關鍵詞: 語義翻譯 交際翻譯 《紅樓夢》章回標題
一、引言
關于翻譯方法的優(yōu)劣,一直存在著兩分法的爭論,如字對字翻譯和自由翻譯,忠實翻譯和地道翻譯,形式對等和動態(tài)對等,顯性翻譯和隱性翻譯,等等。這些兩分法都圍繞著同一個問題:翻譯應該忠實于原文還是譯語讀者?而由于翻譯文本和過程中存在的語言和文化因素,至于哪一種譯法更好、更全面,至今尚無定論。彼得·紐馬克認為這些兩分法雖然給予原文和譯語足夠的重視,卻很少考慮到原文的文本類型和譯語讀者?;诖耍岢隽苏Z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理論,給翻譯界帶來了新的指引,讓譯者們懂得注重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從原文的文本類型出發(fā)以追求原文和譯文之間的對等和忠實。
二、紐馬克的文本類型和語義翻譯、交際翻譯
紐馬克認為,在翻譯中采取的方法應該依據(jù)源語文本的類型而定,不同的文本類型功能不同,所適用的翻譯方法也不一樣。紐馬克依據(jù)文本的功能,將文本分為六大類:表達性文本、信息性文本、祈使性文本、審美性文本、交際性文本和元語言文本,其中以前三類文本最常見也最重要。表達性文本包括文學作品、政府的公文和法律文件等表達人們思想情感、態(tài)度、愿望等的文本;信息性文本涉及敘述或描述事物的文本,如教科書、技術報告、報刊文章、科學論文等;祈使性文本用于喚起人們的同情或促使人們采取某種行動,包括通知、說明書、廣告宣傳、說服性文字和娛樂性的通俗小說等。語義翻譯主要用于表達性文本的翻譯,而交際翻譯更適合信息性和呼喚性文本。
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書中,紐馬克給出了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的定義:“交際翻譯指譯文對譯文讀者產生的效果盡量等同于原作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語義翻譯則指在譯語語義和句法結構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意思?!保∟ewmark,1981:39)語義翻譯比較客觀,講究譯文的準確性,忠實于源語文化和原作者。語義翻譯盡量使譯文和原文的形式更為接近,試圖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交際翻譯比較客觀,注重譯文讀者的反應,使源語忠實于譯語和譯語文化,不給讀者留下任何疑點與晦澀之處(廖七一,2004:181)。交際翻譯重組句法,運用更合乎譯語的搭配和詞匯,力求通暢地道。當信息的內容與效果發(fā)生矛盾時,語義翻譯更重視內容而非效果,交際翻譯則重效果輕內容。
三、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紅樓夢》章回標題翻譯中的辯證結合
《紅樓夢》的英譯本有5—6個版本,其中最為譯界稱贊的是楊憲益和夫人戴乃迭翻譯的版本(以下簡稱“楊譯”),以及英國譯者戴維·霍克斯(David Hawkes)翻譯的版本(以下簡稱“霍譯”)。本文選取這兩個譯本進行對比,展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辯證結合。
中國古代的作品通常以章回標題標示本章的主題或者發(fā)生的主要事件,起著傳遞信息的重要作用。根據(jù)紐馬克的文本分類方法,交際翻譯最適用于翻譯這些標題。但是章回標題又有著其獨特的結構特征,如“托內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就是典型的對偶句式。對偶句的句子長度相等,前后兩句相對應的詞語性質相同,且前后兩句的最后一個字的聲調相反(第一、第二聲為升調,第三、第四聲為降調)。例如,“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句中,“城”為平聲(第二聲),“府”為上聲(第三聲),分別屬于升調和降調。這種飽含句法特征的句子代表了中國的文化精髓,也更適合用語義翻譯。而問題也由此而生:章回標題,既以傳遞信息為主要任務,又具備鮮明的句法特征,進行翻譯時該如何處理?是保留信息舍棄形式,還是舍棄信息保留形式?翻譯最基本的標準是忠實,舍棄了信息自然不可取,但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保留原文的言語形式又是對翻譯的更高要求,如何才能達到兩者間的平衡?紐馬克認為:“對于是否忠實于原文,是強調源語還是重視譯語的問題是懸在翻譯理論和實踐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Newmark,1981:38)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沖突無法解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可以縮小重視程度的差距。
由于鮮明的文化因素和語言上的差異,在英譯本中很難保留章回標題的升調和降調的對稱,但楊憲益和霍克斯都巧妙地運用英語的韻律為譯語讀者創(chuàng)造韻律美,使譯語讀者能像源語讀者那樣感受到其中的韻律。
例1: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楊譯:An Ill-Fated Girl Meets an Ill-Fated Man
A Confounded Monk Ends a Confounded Case
霍譯:The Bottle-gourd girl meets an unfortunate young man
And the Bottle-gourd monk settles a protract lawsuit
例1很好地展示了語義翻譯的運用。楊譯和霍譯都保留了原文的句式結構:形容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名詞。雖然原文中的升調和降調無法保留,但兩位譯者都運用頭韻法創(chuàng)造了新的韻律。楊譯中,第一句中“Ill-Fated”的重復就是頭韻的體現(xiàn),第二句中“Confounded”和“Case”也以“C”開頭形成頭韻?;艨怂挂苍诘谝缓偷诙渲惺褂谩癇ottle-gourd”來獲得頭韻的效果。
例2:享福人福深還壽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楊譯:Favourites of Fortune Pray for Better Fortune
An Absurd,Loving Girl Falls Deeper In Love
霍譯:In which the greatly blessed pray for greater blessing
And the highly strung rise to new heights of passion
在例2中,楊譯和霍譯不僅運用語義翻譯準確傳遞原文的意思,還盡量保持了原文的句法結構,并巧妙使用了頭韻。楊譯中使用了“Favourites”,重復了“Fortune”?;糇g的頭韻不僅體現(xiàn)在“greatly”和“greater”,還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分別使用“blessed”和“blessing”,以及“highly”和“heights”。
例3: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里錯以錯勸哥哥
楊譯:Moved by Affection,Baoyu Moves His Counsin
A Wrong Report Makes Baochai Wrong Her Brother
霍譯:A wordless message meets with silent understanding
And a groundless imputation leads to undeserved rebukes
這一章回標題再次展現(xiàn)了中文對偶結構的嫻熟運用。和例2中的“?!焙汀扒椤毕嗨?,此例中的“情”和“錯”分別重復了三次,詞性和含義都不相同。楊譯使用了語義翻譯,在譯文中重新創(chuàng)造了新的對仗形式,保留了原文的句法特征所制造的效果。楊譯中,“moved”是被動語態(tài),“moves”是主動語態(tài),都是同一個動詞的變位,第一個“wrong”是形容詞,第二個是動詞。這樣的詞匯用法也成功地獲得了頭韻的效果。相比霍譯,楊譯的語義翻譯更為成功,霍譯只是傳遞了信息,卻沒有傳遞原文體現(xiàn)的句法層面的效果。
例1、例2和例3證明了語義翻譯能有效地翻譯章回標題,既保證了原文的語義,又盡量地保留或創(chuàng)造了句法形式,使譯語讀者能獲得與源語讀者相近的感受。但是否就此可以證明語義翻譯要比交際翻譯更適于翻譯文化和語言特色強烈的章回標題?紐馬克認為,一切翻譯在某種程度上都必須既有語義翻譯又有交際翻譯,只是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兩者應該看成一個整體(1988:47)。下面的例子能更好地展現(xiàn)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作用:將兩者辯證結合,譯文會更令人滿意或比運用單一譯法譯出的譯文更好。
例4: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楊譯:Yuanchun Is Selected as Imperial Consort in Phoenix Palace
Qin Zhong Dying Before His Time Sets Off for the Nether Regions
霍譯:Jia Yuanchun is selected for glorious promotion to the Imperial Bed-chamber
And Qin Zhong is summoned for premature departure on the Journey into Night
中文里常用“黃泉路”來指代人死后去往地府所經的路途,是一種委婉語。楊譯將“黃泉路”譯為“Nether Regions”,符合西方文化對陰間的稱呼?;糇g中的“Journey into Night”源自美國作家奧尼爾(Eugene O’Neill)的戲劇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長夜漫漫路迢迢》),該劇名象征著現(xiàn)實和夢想間的遙遠距離。霍克斯在此借用這一劇名,以“Night”寓意死后的世界,黑暗、清冷??梢姡瑮詈突舳疾捎昧私浑H翻譯來處理“黃泉路”這一文化意象,而霍譯則通過“Night”更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比喻效果?;糇g還運用對仗句式保證原文的句法效果:“Jia Yuanchun”對應“Qin Zhong”,“is selected for”對應“is summoned for”,“glorious promotion”對應“premature departure”,“to the Imperial Bed-chamber”對應“on the Journey into Night”?;糇g考慮了譯語讀者的感受,使其獲得了近似源語讀者的感受。這一例子很好地體現(xiàn)了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的結合,既照顧了譯文讀者,使用西方讀者易于接受的文化意象,又盡量保留了原文中的對仗結構。
眾多的例子表明,語義翻譯能讓譯者準確傳達原文的語義和句法結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交際翻譯也能滿足這樣的目的。紐馬克(1981)指出,譯者應尊重原文的結構并以此作為其唯一的資料基礎進行翻譯。因此,如果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能夠在同一翻譯里同時使用,譯文就會更符合翻譯的標準。
例5: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楊譯:The Lady Dowager Feasts Again in Grand View Garden
Yuanyang Presides over a Drinking Game
霍譯:Lady Jia holds two feasts in one day in the Prospect Garden
And the Faithful makes four calls on the three dominoes in the Painted Chamber
在翻譯“牙牌令”時,楊將其譯為“Drinking Game”,而霍則選則“Dominoes”這一西方人熟悉的概念。在該詞的翻譯上,兩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交際翻譯以使譯語讀者明白“牙牌令”這一特殊的中國詞匯。正如例4所展示的,霍不僅考慮譯語讀者的感受,而且忠實于原作者。他在譯文中使用對仗句式盡量傳達原文的句法特點:“Lady Jia”對應“the Faithful”,“holds”對應“makes”,“two feasts”對應“four calls”,“in one day”對應“on the three dominoes”。
四、結語
章回標題的功能主要是傳遞信息,概括本章的主要內容。根據(jù)紐馬克的文本類型分類,章節(jié)標題應該使用交際翻譯法處理。但由于章回標題通常都有鮮明的句法結構,體現(xiàn)了中國古文的特點,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要保留原文的結構特點,語義翻譯體現(xiàn)出了這方面的優(yōu)勢。選擇交際翻譯還是語義翻譯似乎成了譯者在翻譯文化因素和語言結構差別顯著的文體時碰到的難題。通過對《紅樓夢》章回標題的譯文分析,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各有側重、各有優(yōu)勢,都能同時處理好意思和形式的問題。而兩者的辯證結合,不僅可以準確傳達原文意思,而且能順利保留或創(chuàng)造出近似于原文的句法結構,使譯語讀者對譯文的感受接近源語讀者對原文的感受,充分地考慮原文文本類型和照顧譯語讀者。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辯證使用并不僅限于章回標題,只要明確了原文的文本類型,各類文本的翻譯中就可以結合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法創(chuàng)造更為合適的譯文。因此,沒有必要爭論到底是語義翻譯更好還是交際翻譯更合適,因為即使是翻譯一個句子,兩種譯法也可以緊密結合,帶來讓譯者和讀者都滿意的譯本。
參考文獻:
[1]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廖七一.當代英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