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文學欣賞范文

文學欣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學欣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學欣賞

第1篇:文學欣賞范文

如果把心理轉換認作文學欣賞活動必要的心理鋪墊,那么,實際的欣賞活動就是欣賞者向文本的心理構建過程。作為審美符號的文學語言,除去表面的指稱外,其語言功能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在于隱喻的內涵層。這樣,對文學語言的破譯就不是被動的逐字逐句的符合信息的提取,也絕不僅限于符號表象向事物表象的逐個還原,而是有多種心理因素加入的主動的建設性過程。以《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欣賞《牡丹亭》一段為例,林黛玉回住房途中聽到的兩句唱詞是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這里的“姹紫”、“嫣紅”,其字面意思都指顏色,但后面卻跟上了動詞“開遍”,顯然僅僅實現符號表面指稱的表象轉換是不夠的。有中國文學閱讀經驗的欣賞者,就可以根據原文的前后關系,憑借自己的理解將“姹紫嫣紅”的顏色表象繼續(xù)轉換為有關花的表象。然而,理解了前一句唱詞,依然無法透視唱詞的本意,還要把根據前一句唱詞再造的意象和根據后一句唱詞再造的意象聯系起來加以想象,才能從艷麗的鮮花和“斷井頹垣”的鮮明對比中感悟唱詞中的感傷情懷。顯然,林黛玉從聽到唱詞到有所感觸,已經動用了包括理解、想象、情感在內的眾多心理能力,形成了一種主動的建構活動。

欣賞者理解力向文本的建構首先表現為運用自己關于語言的知識和關于世界的知識對語言信息流的連續(xù)破譯。文學欣賞一開始就面對著符號概念,“日照香爐生紫煙”的詩句,從其表面結構來看,只是一連串意象的有續(xù)排列,必須首先對句子的表面結構加以解析,才能進一步獲取負載其上的意象和情感信息。

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想象力便加入進來完成意象世界的建構,而想象力的加入又進一步的加深了理解。文學欣賞中的理解活動,并不訴諸邏輯思維對感性形象的一種概念整理,而是在初步理解之后就直接借助想象去再造意象。這時的想象還受到初步理解的制約,因而比較模糊和不確定,但也因為想象對象的不確定,想象活動反而更加積極和活躍,利用任何一點剛剛捕捉到的信息向著各個方向去忖度和發(fā)展。但是,隨著閱讀過程的展開,積累的有關表象素材越來越多,理解就會逐漸加深,想象也會逐漸明朗起來。這時的想象會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fā)展,將一些逐漸明確起來的單個意象聯系起來考慮,猜猜它們的深層關系,一些原來還是比較凌亂和孤立的意象會在想象中以新的方式活躍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意象世界。整個意象世界的確立反過去重新規(guī)范片段意象,片段意象在整體意象世界中的位置和關系的確立,又會反過來大大地有助于欣賞者對作品的理解向深層發(fā)展?!都t樓夢》中寶、黛、釵的愛情糾葛由大觀園里延伸出去,同整個賈府的家業(yè)興衰以及上至四大家族、下至劉姥姥、眾丫鬟、奶娘的整體社會背景聯系起來,幫助了讀者在一張整體的圖式上重新確立他們的位置。在這種整體圖式的背景上,原先的局部意象會逐漸的變得清晰起來。

在理解與想象相互交織深化“建構”的過程中,情感也會加入進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欣賞者不是完全被動的體驗文本中內化的情緒或人物,而是憑借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反應能力去建構對象。體驗能力幫助欣賞者加深理解,情感反應則轉化為動力去推進欣賞者的想象。情感和想象、理解綜合為一體,但也在欣賞過程中形成一條相對獨立的自身軌跡。在閱讀開始之初,由于欣賞活動還未充分展開,情感同理解和想象一樣,對文本的介入都還不是很深,但即使在這時,情感也已經加入進來開始了綜合建構的活動。讀的劇作《原野》,序幕中的金子賣媚要挾自己的丈夫,逼著大星在母親和妻子之間選擇。此時讀者會覺著這個女人心術不正,嫵媚中帶幾分促狹,可愛但不免有一點害怕。這種情感反應還是初步的,如果它固定在這一點沒有發(fā)展,讀者的想象就開始受到轄制,情感反應也難以深化。隨著劇情的展開,金子身上熠熠閃光的一面也開始顯露,她那強烈追求自己幸福、追求自身價值和平等地位的愿望逐漸開始得到理解,欣賞者便由理解轉換為同情,以至一定程度的贊賞。由于理解的深化,欣賞者與文本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和豐富,它會在不同層面上立體展開,既有喜怒哀樂的表達,也有更高級的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升華,并且隨著意象越來越鮮明,情感的指向性和傾向性也越來越明確。情感會干擾欣賞者的注意,吸收與之相合的信息,排斥與他不合的信號,使欣賞者在想象中再造的意象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情感的強度也和閱讀開始時不同,細碎的情感浪花逐漸轉為深沉的潮涌,越來越強烈的撞擊著讀者的心扉。這時的欣賞者似乎已經完全被文本所左右,他用自己的情感給文本中的對象鼓起了生命的風帆,就此戀戀不舍地追隨著這面風帆漂泊在情感的海洋上,全部身心都沉浸到欣賞中去。達到時,竟會身心共鳴,難以自持:或者纏綿悱惻,憂傷悲切,或者熱血沸騰,慷慨激昂。情感表現盡管不同,但所表達的情感強度卻是一致的。

欣賞活動中這種綜合心理建構的過程,充分反映了文學是一種時間藝術的特點。它對對象的“感知”是逐步積累的,通過一個一個文字符合的破譯,通過一個一個意象的再造,整個心理建構在多種心理因素作用下表現為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

第2篇:文學欣賞范文

一、開放的觀念是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基礎

開放的觀念易于形成科學思想,科學思想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靈魂,形象再創(chuàng)造是文學欣賞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前提,因此可以說,開放的觀念是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基礎。文學欣賞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接受者具備相應的文化儲備、滿足期待視野和落實科學的訓練步驟外,首先要進行觀念上的革命。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盵1]錢夢龍先生也認為:教師“教”的重點“在于激勵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喚醒學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的自信心?!盵2]從根本上說,文學欣賞的過程,就是欣賞者的對文本的形象再創(chuàng)造過程,是感覺、知覺、思維、想象、情感相互激活的積極的協(xié)作狀態(tài)。各種心理活動構成的心理能力影響著欣賞的形象再造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富于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文學欣賞實踐,是以接受者積極主動認知的狀態(tài)為基本條件和導向,在強烈的認知內驅力和良好學習情感的驅動下,接受者以高漲的熱情從事學習思考,探索深藏的奧秘,形成新穎獨特或達到更高認知領域的結果,根據臺灣學者賈馥茗的分析,這—過程包含三個方面:其一為能力,其二為心理過程,其三為行為結果,他綜合三者認為,“創(chuàng)造為利用思維能力,經過探索的過程,借敏銳,流暢與變通的物質,做出新穎與獨特的表現”。[3]這一表述同樣適合于文學欣賞過程中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內涵特征。

二、形象再創(chuàng)造依賴于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

開放觀念支配下的文學欣賞實踐,其形象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依賴于接受者良好的思維品質,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fā)展智能的突破口,也是文學欣賞中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立足點。文學欣賞中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往往需要從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流暢性、變通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六個方面著手,同時思維品質之間也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思維的深刻性是—切思維的基礎,思維的發(fā)散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礎上延伸的,思維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品質,只有深刻的認識、縝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準確地做出判斷,也只有在不斷批判中調節(jié)思維過程,才能使欣賞者更深刻地揭示作品蘊含的人文思想價值。思維的敏捷性、流暢性、變通性是以其它幾個品質為必要前提,同時又是其它思維品質的具體表現。綜上所述,文學欣賞的形象再創(chuàng)造還應當具備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特征。按照發(fā)散思維特點進行再造想象和感知訓練,在認知層次上,會形成較強形象再創(chuàng)造能力。人想象的觸角是以形象感知為中心向各個方向擴展延伸的,發(fā)散想象能力是欣賞者必備的能力和心理素質。文學欣賞中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鼓勵接受者應用文學想象力,特別注意營造自由、安全、和諧的情境與氣氛。激發(fā)興趣,鼓勵表達,容忍不同的意見,不急于下判斷等。文學欣賞中的形象再創(chuàng)造,如何保護創(chuàng)造性火花,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需要我們營造出開放的內外環(huán)境,促進良好的思維品質養(yǎng)成。

三、良好思維品質依賴于營造開放的內外環(huán)境

第3篇:文學欣賞范文

1 訓練語感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按葉圣陶先生的話來說,它是一種文字的“整合體”。而這些語言文字必須和作者的旨趣貼合。作為文學欣賞者就是要通過語言文字了解作者的旨趣,并得到一定的情感上的滿足和審美的享受,即劉勰《文心雕龍?知音》中所說的:“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币虼?,文學欣賞教學必須先從語言文字人手,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銳的感覺力――語感。在實際操作中,具體方法和步驟為:(一)教師布置學生究吩利用工具書(字典、詞典、相關資料,文中注釋等)掃除字詞障礙;(二)放錄音或教師范讀;(三)學生反復誦讀,注意句中的關鍵詞和思想感情,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四)咬文嚼字,仔細推敲,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領會話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五)反復回想揣摩理解這章這節(jié)的內容;(六)聯想感悟和觸發(fā);(七)整體感知藝術形象,欣賞文學作品。筆者在教學《范進中舉》這篇小說時,采用了以上方法和步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學生對文中的一些生動形象的語句“愛不離口”,如胡屠戶罵他女婿范進的一些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尖嘴猴腮”等。其次,作品中的一些句子的“言外之意”學生也能領會,如:“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民百姓。”“我這行事里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睂W生能馬上說出:“那時農民的社會地位最低,連殺豬匠也看不起農民。”這時我感到學生的聰明可愛。第三,學生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較為深刻的了解。范進,這個科舉的熱衷者,學生能將他中舉前后的境況進行對比:中舉前窮困潦倒,無人理睬,丈人鄙視、謾罵、社會地位卑微;中舉后,門庭若市,有人送雞、送米、送錢、送酒、送房子。胡屠戶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學生也能根據此人的言行概括出來:自私、貪婪、庸俗、市儈。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就從這些人物形象的身上被揭示出來。

2 發(fā)揮想象

文學欣賞明顯帶有讀者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性,因而發(fā)揮想象也是文學欣賞的一個重要方面。

想象就是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據口頭語言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應事物的形象的過程。

第4篇:文學欣賞范文

高職高專學生的群體特點為:獲取知識渠道廣、知識面寬,但不深入具體,一知半解,渴望被他人認同和自我實現,然而又存在迷茫、消極、矛盾的普遍心理。文學欣賞課程需要根據具體學情加以正確引導,尋找適合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認同感和參與感,使學生在提高審美能力的同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及其全面發(fā)展需要。

2醫(yī)學高職院校文學欣賞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文學欣賞教學是醫(yī)學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對文學欣賞課程的教改研究和實踐,以期加強醫(y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促成醫(yī)學專業(yè)知識、實踐技能與人文素養(yǎng)的融通。

2.1精選教學內容,發(fā)揮文學欣賞課程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文學欣賞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龐雜,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找準課程定位,打破教材建構,重組教學內容體系,注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方法的引導,使有限的課堂教學發(fā)揮最大的人文培養(yǎng)功用。在文本選擇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經典,扎根豐沃的傳統(tǒng)文化土壤,傳承燦爛文明,另一方面也要把握時代脈搏,延伸、引入新內容,引導學生從當代文學(包括影視、網絡文學)及當下社會文化熱點中汲取養(yǎng)分,吸收正能量。

2.1.1德育滲透用情感教育帶動思想教育,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感染和鼓舞學生,這是德育滲透的最佳途徑。(1)愛國主義教育。首先,用光輝燦爛的文學遺產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再到明清小說,無不享譽世界、影響深遠。第二,用愛國主義作家的事跡感染學生,通過對愛國人士的事跡講述,學生心中深埋下了愛國的種子。第三,用愛國主義作品進行思想引導,由杜甫的《春望》、辛棄疾的《破陣子》,再到郭沫若的《爐中煤》、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學生受到一場場心靈洗禮,更堅定了愛國感情。(2)道德修養(yǎng)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仁愛誠信、修身齊家、尊老愛幼、互助互愛、言行一致、自強不息、見義勇為等等傳統(tǒng)美德在歷代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優(yōu)秀作品和作品中人物、作家的人格力量都在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增強人生責任感,加強抗擊挫折和壓力的心理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社會素質。(3)職業(yè)素質教育。增強文學與醫(yī)學的關聯性和實效性,精選扁鵲、華佗、李時珍等人的傳記,讓學生在熟悉古代文案、學習古代醫(yī)學大家的醫(yī)德、醫(yī)術、醫(yī)理。同時結合當下的鮮活的案例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如央視新聞聯播《尋找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中介紹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堅守貧困與清苦,無私奉獻的動人事跡,從而幫助醫(yī)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yè)認知,提高職業(yè)認同,堅定職業(yè)信念。

2.1.2美育熏陶文學欣賞本質是是一種審美活動,它以文學作品為主要對象,以審美享受為根本標志,以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和提高審美能力為基本目標。文學作品中蘊藏著的人格美、意境美、語言美、結構美等諸多美的因素。審美的培養(yǎng)是人文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美育是文學欣賞課程最基本的目標。杰出的文學家不僅以美的規(guī)律真實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旗幟鮮明地表達出對真善美的追求、假惡丑的鞭撻。成功的文學欣賞教學不僅使文學作品中精湛的語言文字大放異彩,而且其中承載的思想、智慧、情感會伴隨著流淌到學生的心中。

2.1.3智育啟迪文學欣賞是一種積極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活動,學生以文學作品和文學形象為基礎,結合自己的直接或間接經驗,感受、認識、補充、豐富藝術形象和藝術典型,從而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高其形象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等。

2.2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文學欣賞是一種重體驗、重感受,需要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切身融入和參與的文學實踐活動,唯此才能發(fā)揮其人文素質教育的功能。

2.2.1講授法講授法作為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用于向學生介紹文學欣賞的基本理論(包括文學欣賞的意義、文學的體裁特征、文學欣賞的心理過程)和進行欣賞的基本方法,這是學生順利開展閱讀活動、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和保證。講授法還用于一些重要篇目的寫作背景和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紹,即“知人論世”,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2.2.2任務驅動法教師提前布置閱讀篇目,請同學們課下閱讀、查閱資料并記錄閱讀中發(fā)現的問題,通過教師征集、梳理,選擇高頻問題和典型問題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學生為證明和闡述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大量的主動閱讀和整理歸納工作,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引導學生發(fā)散式思維,不用唯一答案、標準答案限制學生的思路,鼓勵其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并善于總結,同時收獲集體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喜悅。

2.2.3角色扮演法教師從戲劇和小說中初選幾個片段,由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1~2個進行改編與表演,使學生主動地進入情境、體驗生活、感受人物,學生分別以“導演”、“編劇”和“演員”的身份進入文本,對其中的結構、情節(jié)、人物沒置進行刪改和重新編排,使學生充分享受文學形象的感染作用和情感共鳴作用,激發(fā)再創(chuàng)造的興趣,學生與作家、作品、角色間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從而豐富自身的藝術經驗,提高想象、聯想、應變、語言表達及組織協(xié)調能力。

2.2.4案例教學法通過真實案例向學生講述良好的醫(yī)學人文素養(yǎng)在實際工作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和對病患的身心健康起到的積極影響,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印象,從而了解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專業(yè)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醫(yī)護人員的耐心、愛心,全心全意為病患著想的精神,救死扶傷、不計得失的品質以及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是無形的珍貴的醫(yī)療資源。這種現身說法式的教學方法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很受學生歡迎。

2.3打破傳統(tǒng)考核方式,注重過程性考核首先,在考試目的上,應注重學生個體發(fā)展,以素質能力的提高為旨歸;其次,在考試內容上,將知識考核為主轉變?yōu)槟芰己藶橹鳎⒅剡^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檢驗學生文學感受能力、語言應用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判斷能力、應變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質水平;再次,在考試形式上,可采取口筆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靜態(tài)評價與動態(tài)評價結合等,力求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主要包括包括:考勤紀律、討論發(fā)言、朗誦訓練、讀后感(觀后)寫作等。

3結語

第5篇:文學欣賞范文

我國雖然提倡素質教育已久,但卻從未真正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長期的功利化、應試化教育使教育和文學本位相脫離,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文學欣賞的教育,欣賞時急于完成教學目標,不給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教師直接說出答案,囫圇吞棗地灌輸給學生,還有些老師在欣賞分析中,不從實際出發(fā),過于教條化和唱高調。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某些缺陷,再加上初中生學生年齡較小,幾乎沒有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課程學習壓力大沒有時間去進行大量的文學閱讀等原因,造成了中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十分欠缺,學生在欣賞作品時趨于表面化,分析的程序化和簡單化,欣賞作品時不得要法,不知該從何處入手,多是說一些似是而非,無關痛癢的大話,空話、套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程序化、機械化的講解和灌輸也造成了中學生程式化的去套用一些解題模式,而培養(yǎng)去真正的用心思考該從那個角度去進行賞析。教師教學理念的偏激性,教學設計的片面性,單一性,過分強調分數,而忽視了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只是給學生列出答題模板,而忽視了讓學生去聽、說、讀、寫。

對于中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文學欣賞的角度。對于中學階段的文學欣賞,主要是涉及語言、形象及意蘊這三個層面。語言是文學作品的物質外殼,是文學作品的物質承擔,對于文學作品的欣賞,應是從語言開始的。可以從語言的音樂美、音韻的和諧、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一些特殊字詞的特殊含義等方面入手進行深入分析。形象層面,主要涉及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形象,這個人物形象的外貌,性格及各種活動的特點。如果是詩歌,則還涉及到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各種意象所代表的深層內涵。意蘊是一部作品內在的東西,是需要讀者經過對作品的深入研讀而得出的關于文學作品的深層意義。對于意蘊這個層面的把握,是需要讀者下一定的功夫的。

其次,教師要調整對欣賞教學的課堂設計。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教師就能迅速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創(chuàng)造一種與教學情調相融洽的課堂氛圍。1課堂引導,讓學生對本節(jié)欣賞課有個大概的了解,初步的感受,整體的感知。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引導,就是對本節(jié)欣賞的指向、定調,使學生有方向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讓學生直接進入理解文章的思維狀態(tài)。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審美也必須從感知開始,審美是指人們對美的對象進行觀賞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要求既能局部感知審美對象,不輕易放過一字一語,又能從整體上去把握透過語言所描繪的形象去做深層的理解。2接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系和想象的能力,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去進行談論,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改變以往教學中灌輸的方式。在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了深入的品味和思考以后,應該會在思想上引起一定的共鳴,這時不妨在學生自己寫一些評價性的文字,讓學生自己寫出對作品的真實感受。

提高中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途徑:

第一,充分調動學生文學欣賞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眾多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多經典性作品,可以通過讀書會的形式,讓學生來談談對某一部作品或某一個人物形象的看法和見解,努力培養(yǎng)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

第二,營造一個寬松、民族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聲。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加強學生對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引導學生去觀察社會上的事和人,增強學生的閱歷,提升學生整體的文學素養(yǎng)。

第6篇:文學欣賞范文

一、讓學生品味作品的感人語言

入選于初中語文教材的文學作品文質兼美,尤其是言語的美麗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就要去品味作品的感人語言。“鑒賞文學作品從品味語言入手,鑒賞過程也是品味語言的過程”是人們所公認的。品味作品的感人語言,首先必須是讀。但實際上,不少語文教學的課堂卻過多地忽略了學生的讀,課堂上沒有瑯瑯的書聲,沒有充滿激情的書聲。即使偶爾指名去讀,沒有聲音,沒有語調,沒有情感,沒有韻味。沒有讓學生的讀甚至就是誦讀,就是做一些毫無意義的語段分析,又能產生怎樣的感悟效果呢?一些同仁所掛在嘴邊上的創(chuàng)新感悟也當是名存實亡的吧!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為了學生能夠品味到作品的感人語言,筆者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讀、多讀、誦讀。如朱自清的《春》充滿著火熱的情感,作者以詩的筆觸,抓住春的特點,通過有層次的、生動的描繪,畫出了生機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贊美春天的無限希望,傳遞出作者內心蘊涵的蓬勃向上、奮發(fā)創(chuàng)新的真摯情感。這樣的作品,學生不去讀,是接受不到作者內心所蘊含著的豐富內容的。只有讓學生去讀,學生才可以感受到作者說“春”從頭到腳都是“新”的真實意義。

二、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

大凡文學作品當應有著共同特征,都是作者通過作品的字里行間去傳遞著自己的情,這情有對自然的,有對事態(tài)的,也有對時局的。而讀者去閱讀文學作品,就是接受這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作為學生去閱讀文學作品,也應當完全去自己產生情感體驗。怎樣讓學生去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就必須讓學生能夠游離于文學作品的字里行間。怎樣讓學生穿梭于作品的字里行間,有講究的必要。俗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用好的方法去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比從資料和老師的嘴里發(fā)現情感體驗更重要。如教學茨威格的《偉大的悲劇》作者茨威格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寫出來的事件,讀來令人感奮。怎樣讓初三學生也讀來感奮?讓學生去關注作品的相關細節(jié)顯得相當重要。作品中描寫的細節(jié)比較多,可以說是十分感人。截取這些細節(jié),讓學生去細細品味,學生是可以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的。當科斯塔歷盡艱險到達極點時,等待他們的卻是占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斯科特這個失敗者當時懷有一種怎樣的心理?威爾遜博士專門負責科學研究,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并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這是何等崇高的科學精神?學生感受這樣的細節(jié),所體悟的情感是真實的。著實與作者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共鳴,科斯塔達到極點――死亡,是悲劇,但給人們留下的形象是偉大的,科學精神是崇高的。無論是故事敘述還是細節(jié)描寫都十分切合“偉大的悲劇”。

三、讓學生表述自己的真實感悟

第7篇:文學欣賞范文

【關鍵詞】文學欣賞 校園文化 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012-01

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反映出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也通過強大的精神感染力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等。所以當前的高等院校都十分注重培養(yǎng)獨特、高尚的校園文化,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校本身的影響力和水平。而文學欣賞作為一種具有感知性和體驗性的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使其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之中,實現人物與作品中主角的溝通和交流,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加深和提高學生對特定歷史背景下相關知識的了解。文學的魅力也蘊含在這個過程當中,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的意義已經超越了作品本身所折射出來的內涵,它不僅還原了某一特定歷史背景的情景,揭示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樣也深深的影響著當代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梢哉f,讓學生進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的欣賞,對于培養(yǎng)和諧、先進的校園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而文學欣賞也是各個院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影響力的重要內容。

一、文學欣賞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急速增加,高等院校的發(fā)展速度也呈現出較快的態(tài)勢。高等院校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一批批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夠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優(yōu)秀綜合人才,這其中也包括過硬的人文素養(yǎng)。學生們人文素養(yǎng)影響著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是其人格、修養(yǎng)的一種體現。具備優(yōu)秀文學素養(yǎng)的人才,會是一個健康向上的人,更會是一個積極主動、勇于進取、富有擔當的人。所以,當前高等院校十分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文學欣賞在這方面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

文學作品凝聚著一代代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精華,可以說,一部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就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化寶典。它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了極大作用。學生在進行文學欣賞時,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自由穿梭于文學作品所構建的時空當中,徜徉在文學作品所設定的歷史情節(jié)里,在此過程中,豐富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增加了遠見卓識,建立了崇高的理想和抱負,樹立了個人的擔當,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二、文學欣賞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當今世界發(fā)展越來越快,各國之間的合作交流也越來越深入,文化碰撞更是越來越激烈。我國的社會文化也明顯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文化傳播載體也日益豐富多變起來。優(yōu)秀文化在傳播進來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因素,影響著當代學生的精神需求,也使得他們逐漸喪失了自己的價值理念。比如嚴重的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的現象等,他們逐漸在這種豐富多變的文化氛圍當中迷失了自己,喪失了理想追求,而經典的、積極向上的、內涵豐富的文學經典正逐漸被他們所擯棄,那些平庸的、粗俗的文化成為部分學生追捧的重頭。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更是對我國社會風氣和校園文化的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欣賞對于提升當代學生的文學追求和精神風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所以,許多院校開始提倡文學經典,倡導文化經典的回歸。優(yōu)秀的文學經典,不僅是一部優(yōu)秀的著作,也是一種優(yōu)秀的精神,在提高學生精神境界、激勵學生走向成功、塑造學生高尚人格、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的內心世界變得強大,人格境界得到提升,煥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文學欣賞有助于構建校園文化

當前的教育改革為高等院校培養(yǎng)學生指明了方向。教育改革中提出,當前的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具有過硬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才,更應該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這是各個院校教育的目標,也是改革的內在要求。所以,當前高等院校應該結合教育改革要求,充分考慮社會發(fā)展現狀,以人為本,重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構建校園文化的過程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責任義務,還應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教會他們識別真善美,主動擯棄假惡丑。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擁有著豐富的歷史知識、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所以,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活動內容,于潛移默化之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文化修養(yǎng)。堅持文學欣賞不僅是以人為本的一個變相體現,更是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一個必備要求。文學欣賞不僅為建設校園文化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也影響著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和根本性質。

四、結語

文學經典以其巨大的生命力和獨特的魅力,閃耀在歷史的時空當中,為一代又一代人所熟知、喜愛、傳承。文學經典對于構建校園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和欣賞這一過程影響著一個人的精神世界,而一個民族整體的閱讀和欣賞水平則深刻的影響著整個民族的精神風貌。面對這樣的情況,當前高等院校應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使其為校園文化的構建起到推動作用,努力在校園中營造出愛讀書、讀好書的文化氛圍,使得經典作品的熟知程度慢慢被提升,并且激起學生熱愛文學、擅于欣賞的熱潮;還可以成立經典文學作品欣賞協(xié)會,使得志同道合的學生能夠聚集在一起,進行文學溝通和交流,通過小團體力量來擴大文學欣賞的影響力,在增加自身文學修養(yǎng)的同時,也為其他人的素質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廷玉.大學生人文修養(yǎng)[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2]陳婉瑩,夏中義.《大學人文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3]史力.文學欣賞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D].中南大學,2012年.

[4]丁林興.“營造書香校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第8篇:文學欣賞范文

一、提高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的意義

1.培養(yǎng)愛好興趣,陶冶情操提高高職生的文學欣賞能力,不但可以陶冶高職生的情感及培養(yǎng)高職生的興趣愛好,而且還可以使他們在學習中得到精神的放松,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學習效率,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我認為文學教育的第一件要事是養(yǎng)成高尚純正的趣味”,[1]275“文學的修養(yǎng)可以說就是趣味的修養(yǎng)”。[1]253至于如何養(yǎng)成高尚純正的趣味,朱光潛先生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玩味第一流的文學作品。當然第一流的文學作品需要學生有相應的欣賞能力。

2.提高審美能力,滿足需求提高高職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可以加深其對文學的認識,準確把握欣賞文學的方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及語言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文學欣賞》著眼點是人的塑造,但是進入人心的途徑則是作品。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既能夠引導高職生感受和發(fā)現作品具有的真、善、美,又能夠給與高職生以審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滿足審美的需求,提高其審美能力和語言感悟能力。

3.升華思想境界,抵制丑惡提高高職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形成一種抵制丑惡、向往美好的心靈,使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中外古今的文學作品名篇都蘊涵著一種時代的聲音,或者是超越了時代的偉大的靈魂的吶喊。學習它,領悟它,不但可以使高職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而且還可以打開高職生的人生視界,領略更為豐富的人生內涵。

二、高職生在文學欣賞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經典作品少,審美能力較低欣賞文學作品需要欣賞者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很好地去欣賞作品。包括欣賞者的社會閱歷、政治思想水平、文化修養(yǎng)、道德情操、藝術修養(yǎng)等,這些將直接影響到他是否能很好地欣賞文學作品。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保?]文學欣賞也是如此。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來的,多讀這樣的作品,能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并進而提高欣賞能力。然而,當代高職教育存在“過弱的文化陶冶,過窄的專業(yè)教育,過重的功利導向,過強的共性制約”[3]的弊端。尤其是在理工科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為學好專業(yè)課就萬事大吉了,很少去閱讀文學名著,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讀過四大名著《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不知道巴爾扎克是誰,不了解托爾斯泰是哪個國家的,再加上他們對文學知識和藝術知識非常欠缺,不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

2.欣賞方法把握不準確,欣賞態(tài)度存在庸俗化經典的文學作品有著深厚的人文意蘊,能夠陶冶情操,升華思想。余秋雨說過,閱讀經典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成熟的閱讀者必須經歷的一段生命歷程。[4]愛因斯坦也曾表示:“藝術作品給我最高的幸福感受。我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是任何其他領域所不能及的。”[5]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網絡的普及,大多高職生也只是看一些網絡作品。即使閱讀到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欣賞時對其評價與認識也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上,并不能從審美知識角度去對作品進行一個科學的評判,往往以一種單純的取代美感,忽略了文學作品美的本質。

三、提高高職生文學欣賞能力的途徑

1.鼓勵高職生多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文學欣賞是一個審美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審美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個過程給人們無窮的教益。所以,要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只有多讀,才能很好地做比較,才能品評出作品的高低。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提倡多讀書、多思考,注重于文學作品的數量;歌德認為,“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文學作品,而是靠觀賞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強調起點要高,側重于審美對象的質量。[6]在文學作品的具體、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中,孕育著崇高的人文精神和真摯博大的情感。所以,多讀、多思,并且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才能夠擴大人們的認知領域,提高人的審美趣味和文學欣賞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凈化人的靈魂。

第9篇:文學欣賞范文

孩子進入幼兒園后,各方面能力都相應提高,尤其是語言方面,無論在傾聽、理解還是表達、交流方面都比在家更加積極投入,更愿意表達個人主見。下面我就談談進行幼兒欣賞文學作品興趣培養(yǎng)的幾點嘗試。

一、豐富的文學活動,是幼兒關注欣賞文學作品的基礎點

平時,我們除了進行語言教學計劃中的一些文學活動之外,我園還安排專門的視聽時間,每天午睡前傾聽20分鐘,每周下午有一次30分鐘的視聽文學欣賞活動,幼兒每周會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圖書和動畫片,與自己的伙伴一起分享其中的快樂。下午的欣賞活動,我們會根據詩歌、散文的氛圍配上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實物背景圖,使幼兒在美聲美色中理解文學作品,并自發(fā)地朗誦,甚至仿編、創(chuàng)編。比如,在一次詩歌《春天》的欣賞會中,孩子們伴著悠揚的鋼琴曲,自然而然地做起各種動作,并產生豐富的想象,最后大家一起醞釀出了新的詩歌“春天是一本溫柔的書,白云悠悠飄,陽光柔柔照,春風輕輕吹,春雨悄悄落?!焙⒆觽冞呑院赖啬钪约壕幍拿谰?,邊享受著這小小的成就感,不亦悅乎。

“童星劇場”每次總讓小朋友們著實過一把“癮”,這個活動的目的旨在滿足幼兒表演欲望的同時,激發(fā)其主動尋求、接近童話讀物,并漸漸熱愛上它。在“演童話慶元旦”活動的那段日子,各個劇組都積極籌備,演員們忙得不亦樂乎,表演時雖欠精致但足夠精彩。其中,一個二人組表演的《猜猜我有多愛你》,雖然演員最少,但臺詞溫馨、動人,表演稚趣,深深吸引了大家。后來,我常常聽到班上的孩子們模仿故事里的對話:“ 明明,你這幾天沒來,知道我有多想你嗎?”另一個很配合地說:“是嗎?這我可猜不著呀!” “嗯――從你家到幼兒園,再回來――這么想!”

我們班級還定期開展“故事大王PK賽”,這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活動。從主持人到評委都是由幼兒擔當,每次參加角逐的選手都是由各小組事先自選產生。他們能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與知識,說出并堅持自己特有的看法與觀點,這樣,孩子今后更愿意主動接近文學作品,更樂意參與一些與文學相關的活動。比如,在前不久的一次PK中,有兩名選手講的故事相同,都講《兩只笨狗熊》,而且講得都不錯,但比賽規(guī)則是只能有一個冠軍,大家都很為難,這時一位評委就站起來建議“干脆,你倆接著往下編,看誰講得好!”孩子們立刻拍手支持,我也在心里悄悄為這位聰明大膽的小評委叫好。

二、巧妙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幼兒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的添加劑

1.創(chuàng)設閱讀區(qū)域,提供圖畫精美有趣的幼兒文學讀物

班班有圖書角也是我們幼兒園提出的要求,但要想讓幼兒投入其中,這就與我們提供的讀物大有關系。除了常規(guī)書外,我們專門挑選了一些比較幽默荒誕的、有創(chuàng)意的圖畫書,如梅子涵教授推薦的《雅諾什圖畫書系列》和《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孩子們每每捧起它們讀著讀著就哈哈大笑起來,正如梅教授說的那樣“像這樣的哲學和深度,寫到給很小的小孩聽講和閱讀的故事里,并且讓它們開懷大笑愛不釋手,是怎樣的智慧和藝術!”

2.開辟視聽區(qū),讓幼兒在自娛自樂中親近幼兒文學作品

我們提供VCD光碟和錄音機、磁帶,讓幼兒在晨間、放學前活動時自己選擇享受。我們一般準備講述語速較慢的文學作品磁帶及畫面變換速度稍慢、動畫形象體現特征又相對簡單、敘述較為平緩的童話故事光碟。

3.墻面布置結合文學作品

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學熏陶,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興趣。比如讓幼兒為一些作品匹配相應的圖畫、手工作品,把它們布置在主題墻,根據年齡特征配上相應的漢字,并達到圖文并茂。幼兒置身情境中,必然駐足流連。比如,在春意盎然之時,唐詩《春曉》、《詠柳》的大字卡便躍然壁上,幼兒編上柳條、繪上花兒、添上鳥兒,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了,個個都能隨口吟上兩句。

三、積極的鼓勵支持,是幼兒投入欣賞文學作品的興奮劑

在幼兒園,老師的鼓勵與支持,對于孩子來說,則能產生事半功倍的作用。班上有幾個孩子看似羞于表達、不自信,而在私下交流中,發(fā)現他們是含而不露,于是,我讓他們從家里選擇幾本好書帶到班級與大家分享,并帶領他們組織了一個“童話沙龍”,在寬松的氣氛中,鼓勵其大方自如地講述、交流各自的“童話寶典”,這樣不僅使其自信心倍增,并且?guī)恿似渌變旱募尤耄緝认虻暮⒆娱_始逐步變得大方起來。

四、溫馨的親子共讀,是幼兒愛上欣賞文學作品的催化劑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認識到從小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性,知道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營造氣氛,也注意言傳身教帶頭閱讀。但我們大力倡導的“親子共讀”往往被忽視。“親子共讀”應成為“共享悅讀”,就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并享受其中的快樂。那么什么樣的讀物才能達到如此雙贏的境界呢,答案就是優(yōu)秀的幼兒文學作品。因此,作為教師就有義務利用校信通、家長會各種渠道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的作品,讓書香伴隨著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