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傳統(tǒng)成人禮與當代青年成人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造成當代青年“成年不成人”的原因之一是成人教育缺失,青年未樹立明確的成人意識。傳統(tǒng)成人禮以標準嚴格的儀節(jié)為載體,通過生動具體的情境式體驗活動強化成人教育,呈現(xiàn)出嚴密性、規(guī)范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成人禮在古代青年成人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教化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以象征隱喻,明晰成人身份;用辭令交往,傳遞倫理規(guī)范;借儀式推演,強化情感體驗。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成人禮的形式和有益內容,有助于改變當代青年成人教育不足的現(xiàn)狀。
關鍵詞:青年;成人教育;傳統(tǒng)成人禮;繼承創(chuàng)新
一、“成年不成人”:從一個當代青年問題談起
“青年”是人生中一個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時期,是個體從“孩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我國法律規(guī)定,年滿18周歲是成年的標志,在這個階段,人體的一切機能都開始成熟,被社會定義為成人。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里的“成人”其實指的是“成年”,是以個體的生理發(fā)育為基礎,以法律界定為標準,從而規(guī)定個體是否享有某種權利或是否需要履行某種義務,而沒有考慮其是否有能力、是否具備相應的道德品質來扮演“成人”這一社會角色。何謂“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裰扇苏吆伪厝??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1]在孔子看來,成人不僅需要節(jié)制、勇敢、多才多藝且遵守禮樂規(guī)制,還需要有道義、有勇氣、有擔當。也就是說,“成人”不僅是人在生理和年齡上的成熟,更是其道德品行、心理素質及知識能力的完備。如此來看,當代青年在成長過程中顯現(xiàn)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成年不成人”。造成當代青年“成年不成人”的原因眾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代青年成人教育的缺失。當前,很多青年都是先在不知不覺中成年,再在后續(xù)的挫折中建立起成人意識,這是青年成人的途徑之一。但是,如果在經歷挫折的過程中付出的代價過于沉重(如產生自殺、犯罪等行為),就得不償失了。那么,青年應如何在恰當?shù)哪挲g樹立正確的成人意識,繼而在自省的過程中變得自立、自強呢?中國傳統(tǒng)“禮”文化中的成人教育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二、中國傳統(tǒng)成人禮的一般程式
傳統(tǒng)成人禮是古代青年在達到成人年齡時舉行的象征他們邁向成人階段的一種儀式,是古代成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禮記•冠義》道:“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2]488。成人禮是青年由家庭步入社會并被社會所接納和承認的第一步,是青年“社會性的斷乳”。傳統(tǒng)社會通過舉行成人儀式,教育并警示年輕人,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即將脫離長輩的護佑,必須掌握一定的本領并要獨立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中國傳統(tǒng)的成人禮主要有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兩種,二者雖有不同,但它們的禮節(jié)儀式和程序非常相似。本文以男子“冠禮”為例,對傳統(tǒng)成人禮的一般圖式展開描述。冠禮是古代士族男子的成年儀式。《禮記•曲禮上》載“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在20歲時要由父親或兄長在宗廟中為其舉行加冠儀式,并邀請德高望重的賓客參加,以此表明其已經長大成人?!秲x禮•士冠禮》中詳細描述了這一禮儀過程,傳統(tǒng)冠禮主要包括以下儀式和程序:
1.筮卜吉期、戒賓、筮賓
在行冠禮之前,主人首先要通過占卜的方式選擇行禮日期和主持人。筮日、筮賓要在家廟中進行,這是尊重祖先的表現(xiàn)。行禮吉日確定之后,主人要提前三天通知賓客,此稱“戒賓”。在行禮前三天要通過占卜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為加冠的“正賓”,再請“贊冠者”擔任其助手。
2.陳服器、布席、三加
在正禮之前,主人需要先將加冠所用的冠服、頭飾以及祭品等擺出來,并在祖廟阼階偏北布設好加冠的席位,主賓要在此為冠者加冠。之后便進入冠禮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由正賓向冠者進行三次加冠,依次為緇布冠、皮弁、爵弁,冠者也要更換三種不同的服飾與之相配,每次加冠后正賓都會贈予冠者不同的祝詞。“三加彌尊,加有成也”,三次加冠的服飾越來越尊貴,意在讓冠者體會成人的過程。
3.賓醴冠者、取字
在加冠禮完成之后,正賓要向冠者敬醴酒并祝賀,以表示對其的期許與祝福。而后,冠者要向母親姓行拜見禮,以感激其養(yǎng)育之恩。賓醴冠者后,正賓要為冠者取字,“字”一般用于平輩之間相互稱呼或晚輩稱呼長輩,表示尊重。
4.行拜見禮、送賓
冠禮正禮完成后就意味著冠者步入成人階段,此時,冠者要以成人的身份向賓客行拜見禮。冠者首先要拜見家庭成員(兄弟、姑姊等),然后拜見國君、卿大夫、鄉(xiāng)黨士紳等。拜見禮由家庭開始,再到廟堂鄉(xiāng)里,意味著冠者從家庭走向社會,標志著其逐漸成人。最后,主人以酒敬賓客,送禮物表示答謝,并將賓客送至門外,儀式結束。以上是傳統(tǒng)冠禮儀式的主要內容,包括禮前準備(筮卜吉期、戒賓、筮賓等)、正禮(陳服器、布席、加冠祝詞、賓醴冠者、取字等)以及正禮完畢后的拜見禮三個階段。儀式將傳統(tǒng)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融于每一個儀節(jié)中,它是一種精致的成人教育形式,在古代青年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教育學的意義上來講,傳統(tǒng)成人禮是一種基于活動情境下的體驗式教育,它把受禮者置于具體的情境中,使其親身感受向成人角色的轉換過程,并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化,明確自己作為成人的責任和義務。
三、傳統(tǒng)成人禮在青年成人教育中價值分析
《禮記•曲禮上》道:“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鸚鵡能言,不離飛禽;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2]2人作為生物,首先表現(xiàn)出的是自然意義上的動物性的一面,此時的人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人”?!岸Y”是區(qū)別人和動物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人由“自然本色向社會角色的轉換”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作為“禮”之始的成人禮是青年成長的“社會性斷乳”,它通過由一系列象征符號構成的表達系統(tǒng)對青年進行教化,加強了青年向成人轉換過程中的體驗感。
(一)以象征隱喻,明晰成人身份
象征是人類學家用來表達社會情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一種重要的符號方式。中國傳統(tǒng)成人禮中看似繁復的加冠儀式,實則是通過器物、服飾、言語修辭等象征符號構成的表達系統(tǒng)傳遞其背后所隱藏的道德教化意旨,進而影響和規(guī)范受禮者的思維、情感和行為。傳統(tǒng)成人禮中通過象征和隱喻來表現(xiàn)與成人角色相適應的儀式儀節(jié)主要有三個:第一,束發(fā)。在加冠之前,贊冠者要為冠者梳頭———把頭發(fā)盤到頭頂,將頭發(fā)從根部束住,用綢帶將發(fā)髻包起來,梳理為成年人的發(fā)髻樣式,以備加冠,這就是“束發(fā)”。冠者束發(fā)意味著其要從頭開始轉換身份,自覺接受各種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第二,加冠易服。在加冠過程中,主賓將緇布冠(黑麻布制作而成)、皮弁(皮革制作而成)和爵弁(葛布或絲帛制作而成)三種冠依次加于冠者:首次加冠為“緇布冠”,意為此后冠者具備衣食之能;再次加冠為“皮弁”,意為此后冠者具備基本武技;三次加冠為“爵弁”,意為此后冠者具有參加祭祀的權利?!叭訌涀穑佑谐梢病?,三種冠的樣式與含義不同,由布冠到爵弁,越來越尊貴,象征了父母對冠者的期望。此外,傳統(tǒng)冠禮中還有服飾的變化。加冠之前,冠者穿的是彩色大花紋的童子服,在加冠之后,冠者要到家廟的廂房中換上與帽子相配的衣裳和鞋?!抖Y記•冠義》曰:“故冠而后服備,服備而后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2]489在衣冠得體之后,冠者就應做到形體端正、態(tài)度謙恭、說話和順。傳統(tǒng)成人禮通過外在形象的變化使冠者調適自己的內在心理,進而認同自己的成人身份。第三,取字。三次加冠之后,冠者要接受主賓的賜字。《禮記•冠義》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2]489西周之后,成年人除了有“名”之外,還有“字”?!白帧笔浅赡甑囊环N標志,適用于平輩之間的互稱或晚輩稱呼長輩,是一種尊稱。通過稱謂的改變,冠者可以逐漸在社會交往中感受到自己社會角色的轉換和他人對自己成人身份的認同。
(二)用辭令交往,傳遞倫理規(guī)范
冠禮在幫助冠者明晰自己成人身份的同時,也通過言辭交往的方式對其進行道德上的訓導。冠禮利用辭令與人際交往互動將傳統(tǒng)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傳遞給冠者,使冠者對其產生認同并逐步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在三次加冠的過程中,每一次加冠的祝詞中都包含對冠者個人德行、責任的具體要求。一加祝曰:“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币鉃橄M谡咿饤売字傻乃枷?,修養(yǎng)成人的美德。何為成人的美德?《禮記•冠義》曰:“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盵2]489我國古代社會的基本倫理關系有父子、兄弟、君臣和夫妻等,當一個人成人之后,應當懂得做人的基本要求,恰當?shù)靥幚磉@些關系。第二次加冠和第三次加冠的祝詞進一步對冠者進行引導。二加祝曰:“敬爾威儀,淑慎爾德。”三加祝曰:“兄弟具在,以成厥德?!敝髻e對冠者的三次教導和勸諭在意義上基本相同,即要恪守和保持成人的儀節(jié)與道德準則,“善自謹慎其身”。此外,祝酒醴詞“孝友時格,永乃保之”“乃申爾服,禮儀有序”中也包含了長輩對冠者的道德期望。以上祝詞和醴詞將古代社會的孝、悌、忠、順、友、儀、德等人倫道德價值觀傳遞給冠者,使冠者可以在冠禮過程中體悟這些道德價值觀,并親身踐行相應的禮儀規(guī)范(行拜見禮等)。這種知行合一、情理交融的教化方式使古代成人教育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冠禮是冠者與其他社會成員進行交往的過程和儀式,參加冠禮儀式的來賓都是厚德賢能之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是值得冠者效仿和學習的。在正禮過后,冠者還要以成人的身份去拜見來賓,包括家庭成員、國君、卿大夫及鄉(xiāng)大夫等,這些來賓也會給予冠者祝福和教誨,向冠者傳遞倫理道德規(guī)范。
(三)借儀式推演,強化情感體驗
冠禮是一種以儀式為場景的情境體驗式教育活動,其最終目的不是以此來束縛人,而是以此來教化人。在冠禮過程中,人的道德情感因儀式的推演逐漸強化。冠禮通過一系列程式化、規(guī)范化的儀式推演營造出一種莊重嚴肅的情境和氛圍。冠禮的整個儀式過程非常嚴格:行禮的日期要經占卜后選擇吉日;參加冠禮的賓客要德高望重;行禮的地點應選在宗廟,以表示對祖先、家族的敬重……在舉行冠禮的過程中,冠者會親歷“束發(fā)”“三加冠”“三加?!薄熬歹肪啤薄鞍菽赣H”“取字”“敬賓客酒”等儀節(jié),這些儀節(jié)不單單只是形式,而且還蘊含了孝、敬、悌、友等倫理精神。儀式的層層推演使得冠者受到倫理道德的規(guī)訓,繁復的儀節(jié)反復地訓誡冠者要遵守道德規(guī)范。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提到:“具體的禮樂直接作用于身體,作用于血氣;人的心理情致隨之頓然變化于不覺,而理性油然現(xiàn)前,其效最大最神?!盵4]可見,中國“禮樂教化”方式的獨特之處在于借遞進式的儀式推演感化個體的心靈,使個體的身心得到理性和情感的雙向教化,形成道德自覺,這樣儀式推演產生的教化效果是抽象的說教所不能比擬的。所謂“內心修德,外被禮文”,就是舉行冠禮的意義所在。
四、傳統(tǒng)成人禮在當代青年成人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啟示
造成當代青年“成年不成人”的原因之一是成人教育的缺失。由于缺乏有效的成人教育,很多青年沒有形成正確的成人意識,他們在成年之后,心理和道德依然處于比較幼稚的狀態(tài),生理和心理發(fā)展不平衡。近年來,很多人開始關注傳統(tǒng)成人禮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并將其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很多學校都組織學生參加成人禮儀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成人教育中的成人禮還存在很多問題,大多數(shù)成人禮在形式上過于簡單,內容空洞,忽略了儀式細節(jié)中的禮義精神。彭林教授在其課堂上詢問參加過成人禮的同學有什么感受時,有同學直言:“就是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穿上傳統(tǒng)的服飾,領導用一篇講話加以訓示,匆匆結束,沒啥感覺?!盵5]這不是傳統(tǒng)成人禮的題中應有之義,這種過于形式化的儀式未能有效地向青年傳遞成人意識,對青年向成人身份轉換的意義微乎其微。從現(xiàn)代社會的角度來看,傳統(tǒng)成人禮存在一些弊端,如禮節(jié)儀式過于瑣細,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等。我們在對青年進行成人教育時,應以歷史的眼光看待這些問題,基于現(xiàn)實的條件和需要重新對傳統(tǒng)成人禮進行設計,剔除其中封建迷信的部分,傳承和發(fā)展其體驗式的情境教化方式。首先,營造莊重嚴肅的情境氣氛,適當保留傳統(tǒng)儀節(jié)。成人禮應該在一個莊重嚴肅的情境中進行,從而使青年端正對成人禮的態(tài)度。當代青年成人教育中的成人禮應密切聯(lián)系青年的實際情況,同時借鑒傳統(tǒng)成人禮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的禮節(jié)儀式,適當保留“三加”“三?!钡葍热荩骨嗄陱闹畜w會成人的責任和使命。其次,注重傳承禮義精神。儀式承載的禮義精神比儀式本身更重要,當代的成人禮不僅應該保持儀節(jié)的程序性和規(guī)范性、言辭的嚴謹性和準確性,更要注重儀節(jié)的象征性和隱喻性,在儀式的推演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孝敬、獨立、自強、友善、愛國等倫理價值觀傳遞給青年。
[參考文獻]
[1]程昌明,譯注.論語[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53.
[2]陳戍國.禮記校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4.
[3]湯海燕,楊明.中國古代冠禮及其道德教育功能初探[J].倫理學研究,2011(4):119~123.
[4]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6.
[5]彭林.儒家禮樂文明講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65.
作者:張秋燕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