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戲曲藝術走進音樂課堂的實踐和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概述
中國戲曲作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之一,它融合了眾多藝術形式,形成了一種綜合舞臺藝術樣式。傳統戲曲形成以來,經過宋、元、明、清時期的不斷發(fā)展與改革創(chuàng)新,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瑰寶。作為中華兒女,了解戲曲藝術,傳承民族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2013年3月,教育部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制定了《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明確了教學目標和要求,并將包括戲曲在內的藝術形式,列入中等職業(yè)學校藝術教育的拓展模塊。作為拓展模塊,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開設戲曲鑒賞課程。河北梆子作為地方戲的一種,有著漫長的歷史,通過對河北梆子劇的賞析,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地方戲曲中增強本地文化認同,提升藝術修養(yǎng);使學生感受戲曲在當今這個文化多元的時代,依然能夠與歌曲、舞蹈一樣,成為各個群體的喜愛,從而引導學生愛戲曲、學戲曲。
二、案例分析
(一)學情分析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前期學習了民族樂器與少數民族歌舞等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充分了解民族樂器與民族文化,為學習戲曲藝術進行了鋪墊教學。本課程的內容是根據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學標準及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河北省地域特色,對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藝術(音樂篇)》第五單元第五節(jié)——戲曲知識的主要知識點進行了重新構建,形成了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本案例為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地處河北省保定市,授課對象是中職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開朗、熱愛音樂,由于客觀環(huán)境、興趣不足等原因,對地方戲河北梆子接觸不多。但是他們求知欲望強,表現欲望強。因此,根據本節(jié)課內容,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需求,確立了三維教學目標。在知識層面上,讓學生了解河北梆子《算糧登殿》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體會河北梆子的藝術魅力;在技能層面上,讓學生通過“四功五法”去欣賞戲曲藝術,并根據人物特點分析河北梆子《算糧登殿》中的人物行當;在情感層面上,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地傳統民族音樂藝術,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課前準備通過藍墨云班課移動教學軟件布置了課前準備任務,把有關視頻、音頻、課件等資料上傳到“我的云班課”,讓學生借助班課資源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完成布置的任務并上傳作業(yè)或者問題,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對學生答疑解惑、進行評價。這不僅提高學生參與性、主導性,還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與課堂延伸,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第二階段——課中實施環(huán)節(jié)一:聽故事、看大戲。教師通過自制電子書,與學生一起分享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愛情故事,并使用VR技術,觀看名家名段,完成本環(huán)節(jié)的人物分析任務。使學生在聽戲、看戲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故事的內容,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環(huán)節(jié)二:析人物、辨行當。為檢驗學生對河北梆子的了解情況,教師播放微課《行當》,學生根據人物分析圖,分組設計并填充表格,并選派小組代表進行行當辨析講解。學生通過觀其行、辨其色、聽其聲、會其意從而總結出了河北梆子行當的劃分依據,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河北梆子的行當知識,順利突破了教學重點。環(huán)節(jié)三:勤學戲、展風采。首先,為了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河北梆子特色,邀請到專業(yè)戲曲教師來到課堂中,親自向學生講授了戲曲中典型的動作。其次,教師范唱,通過學生對本句試學、試唱,體會河北梆子的魅力。再次,分析唱段唱詞,體會人物情感。各小組分別進行學習匯演,使學生在體驗中真實感受到河北棒子的獨有魅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突破了教學難點,實現了情感目標。展示過后,通過小組評價表和評價結果雷達圖完成對自身的評價與分析。環(huán)節(jié)四:細總結、求拓展。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傳統文化知識,要求學生通過對《算糧登殿》不同劇種的欣賞,與河北梆子進行對比分析與總結知新。第三階段——課后延伸布置學生欣賞有關其他戲曲片段,分析其中的人物行當,講述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深刻領略傳統音樂藝術的魅力,真正喜歡上戲曲這種藝術形式。
(三)教學評估
通過本案例的實施,課上,學生積極體驗,獲得了知識,學到了技能,提高了興趣,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課后,部分學生開始關注戲曲,主動去觀看戲曲,對戲曲產生了興趣。
三、結語
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又使教學課堂變得多彩生動,讓學生們享受了一場豐富的音樂盛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而且又促進了中職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
作者:楊瀟楠 劉維 單位: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