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初中歷史教學講好歷史故事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歷史教學講好歷史故事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初中歷史教學講好歷史故事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從講好故事的幾個核心要素:懸念、細節(jié)、情感、沖突來談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講好歷史故事。

關鍵詞:歷史故事;懸念;細節(jié);情感;沖突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已有眾多文章討論過,本文主要從如何講好、用好歷史故事的角度加以論述。要講好歷史故事,選擇很重要。首先選擇學生,初中生特別是七、八年級的學生從心理上來說,感性思維強于理性思維,故事性思維更易被學生接受。其次選擇課題,有些課題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三國鼎立》,運用歷史故事順理成章,有的課題理論性強,運用歷史故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明清經濟的發(fā)展和閉關鎖國》。最后才是選擇歷史故事,歷史故事應該是適合主題的、真實的、適度的。那么如何講好歷史故事呢?講好故事要注意幾個核心要素:懸念、細節(jié)、情感、沖突。下面我們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明清經濟的發(fā)展和閉關鎖國》一課為例來談談如何講好歷史故事。本課主要介紹明清經濟的發(fā)展以及閉關鎖國政策的形成及其影響。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講,該課理論性較強,不易理解,內容枯燥無味,沒有什么亮點;而且該課的背景很重要,只有將明清經濟發(fā)展和閉關鎖國政策放在全球視野中,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蓬勃發(fā)展進行對比,才能感受到明清時期經濟發(fā)展相對停滯、封閉的特點。但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從如此宏大的視角去審視這段歷史,難度太大。如果能有一個當事人,以他的經歷為線索來敘事,應該更易于學生理解。所以我選擇以馬戛爾尼訪華這段歷史故事,將其整合進課程當中。馬戛爾尼訪華史料豐富,既有當事人的日記,也有后世史家的評述。作為18世紀的一個西方人,馬戛爾尼從全球視角來觀察中國所得出的結論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又具備了一個好故事應該有的幾大核心要素:懸念、細節(jié)、情感、沖突。下面我們就從這四個核心要素來論述如何用好歷史故事。懸念懸念既是故事情節(jié)的核心要素,也是用來連接故事結構的重要線索。設置懸念是講故事的關鍵技巧之一,它的目的是為了在講述的過程中,始終抓住聽眾。18世紀交通如此不便,一個英國人大老遠跑來中國給乾隆皇帝賀壽,這件事聽著就吸引人,進一步引出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與中國建立正常的貿易和外交關系。那么清政府同意了嗎?乾隆皇帝給英王喬治的敕諭中寫到:“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封信顯露出來的究竟是自信還是自大?這個問題顯然只有通過學習明清時期的經濟并與同時期的英國進行對比才能明白。好的歷史故事應該能夠在開頭就引起聽者的注意,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如何設置懸念。細節(jié)一個故事講得好一定要有一個或多個生動的細節(jié),東莞名師毛經文在《用歷史細節(jié)打造活色生香的課堂》一文中曾寫到:歷史的發(fā)展過程是由一個個的細節(jié)構成的,對歷史的深刻認識一般都是從細節(jié)入手的。只要我們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歷史的關鍵細節(jié),并恰當運用于課堂,它就可以用來重建現(xiàn)場、點化課堂、打通現(xiàn)實、潤澤生命,呈現(xiàn)別樣的精彩。本課我挑選了兩個細節(jié):一是乾隆給英王喬治的敕諭,這個細節(jié)用來設置開頭那個懸念。二是英國給乾隆皇帝準備的禮物清單。這份賀禮十分豐厚,包括:天體運行儀、地球儀、赫歇耳望遠鏡、氣壓計等科學儀器;還有蒸汽機、梳理機和織布機等工業(yè)機器;也有座鐘、機織布料、韋奇伍德瓷器、帶有減震裝置的馬車等生活用品;也還有榴彈炮、臼炮、卡賓槍等先進武器更有裝備了110門火炮的巨型戰(zhàn)艦“君王”號艦艇模型。而中國給英國的回禮,主要是一些手工業(yè)制品、珠寶等奢侈品。通過這個細節(jié)可以讓學生從一個側面了解中英之間經濟、科技上的差距。當我告訴學生,這批禮物的包裝甚至都沒有打開,清政府錯失了一次了解外面世界的大好機會時,學生無不扼腕嘆息。沖突一個好的故事,設置的沖突決定了故事精彩與否,如果一個故事沒有設置沖突,那么就會平淡無奇。有沖突才會有故事,沖突是一個故事的核心,沖突能體現(xiàn)故事的主旨。馬戛爾尼訪華這段故事體現(xiàn)了東西方兩種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既有禮儀之爭(是否行三跪九叩大禮,英國人認為行三跪九叩是對人和對英國的不尊重),以及禮儀之爭背后所體現(xiàn)出來的民主與專制兩種制度之間的沖突;也有農業(yè)文明與工業(yè)文明之間的沖突,這一點我在本課中通過細節(jié)二,也就是中英兩國禮品清單的對比來體現(xiàn)。通過對比讓學生意識到雖然明清經濟有所發(fā)展,但相比于西方經濟的“質變”,明清經濟只是一種“量變”。通過這兩個沖突的設置讓學生認識到18世紀的中國已經逐漸落后于西方世界了。情感一個好的故事應該能夠引起聽者的共鳴,如果能為主題服務,實現(xiàn)情感價值觀的目標就更好了。本課結尾我借用馬戛爾尼之口對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封閉的心態(tài)做了生動的描述:“中華帝國只是一艘殘破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船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個無能之人掌舵,那船上的紀律與安全就都完了?!睕]有什么比馬戛爾尼的這段感慨更能引起學生共鳴了,學生紛紛發(fā)言,發(fā)表感想。本課通過對故事幾個核心要素:懸念、細節(jié)、沖突、情感的把握,既講好了馬戛爾尼訪華這個歷史故事,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又通過歷史故事與課本知識的整合,為用好歷史故事提供了一個案例。希望本文能為各位同仁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毛經文.《用歷史細節(jié)打造活色生香的課堂》.

[2]法.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

作者:曾華鳴 單位:廈門市啟明學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