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工藝美術中文化生命及自然生命關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藝美術中文化生命及自然生命關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工藝美術中文化生命及自然生命關系

摘要:民間工藝美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民間工藝美術的自然生命與文化生命的關系逐漸發(fā)生偏離。該文通過論述人、物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說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tài)度。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自然生命;文化生命

民間工藝美術對于國家、民族乃至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著重要的價值。民俗學家鐘敬文在《民間工藝與文化問題》一文中指出:“中國的民間藝術,真是一個海洋,這個海洋,我們應該好好地利用它。利用不僅是保留下過去的東西。保留,當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使它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力量的一種支柱,進而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新文化。沒有這個基礎,創(chuàng)造的新東西就沒有根。民族化的重要性就在這里?!雹倜耖g工藝美術是一個地區(qū)、民族、國家的文化的體現(xiàn)。民間工藝美術的本體價值是其存在的基礎和依據(jù)。如,河南淮陽太昊陵“人祖會”中的泥泥狗,作為具有原始圖騰元素風格的傳統(tǒng)民間文化,其本體價值就體現(xiàn)了古人對于生殖的崇拜。民間工藝美術的文化生命和自然生命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與物的關系

“用”與“美”是人與物兩者關系中的核心。張道一曾指出:“實用與審美統(tǒng)一,在造物中顯現(xiàn)理想?!雹凇坝谩焙汀懊馈睆奈镔|(zhì)和精神兩個方面與人發(fā)生關系,一件物體若不能用,便不能體現(xiàn)實用與審美的統(tǒng)一。對于紫砂壺,壺蓋上是否有氣孔決定著這把壺的本體價值,如果失去了實用價值,那么實用與審美的統(tǒng)一也就無從談起。民間工藝美術傳統(tǒng)便在實用與審美的平衡關系中安身立命。平衡,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作用于同一個物體,各種力之間相互抵消,使物體形成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坝谩焙汀懊馈本褪沁@樣的平衡關系。物發(fā)生變化的標志往往是“用”與“美”的關系發(fā)生傾斜,一件民間工藝品一旦過于偏向?qū)嵱眯?,或者過于偏向?qū)徝佬?,其核心價值也會發(fā)生偏離。民間工藝美術中用與美關系的變化往往還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在宋代,斗茶是十分流行的文化活動,宋朝覆滅后,后來的統(tǒng)治者對儒雅的點茶沒有太多的興趣,斗茶也就隨之衰落。

二、物與自然的關系

民間工藝美術在順應自然與文化生命中得到救贖,藍印花布的上色過程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藍印花布的染料是從蓼藍中收集的。蓼藍成熟于五月份,一年只有一度收割季節(jié)。印染師傅印染藍印花布也需要視天氣而定,加料的多與少也憑借師傅個人的感受來調(diào)整,這些都體現(xiàn)了自然的重要性。藍印花布生命之初的靚麗色彩,經(jīng)過時間的洗滌與自然發(fā)生關系,顏色逐漸褪去,沒有了生命之初的光芒。在此過程中,藍印花布的自然生命退卻,但它的文化生命得到了救贖,經(jīng)過沉淀,越發(fā)濃厚。在文化生命獲得救贖的過程中,也會外化為有意味的審美形態(tài)。就拿吳冠中的作品來說,他的水墨作品形式感較強,但現(xiàn)實中并沒有那么純粹的青瓦白墻,時間和自然都會在白墻上留下痕跡。物與自然互動后留下的美和吳冠中筆下的美呈現(xiàn)了兩種不同形態(tài)。自然、生活與時光釀就的醇厚,于材質(zhì)中不斷體味。

三、人與自然的關系

民間工藝美術也是生命意義的再發(fā)現(xiàn)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在藍印花布的印染過程中,染布需要進染缸反復重染,根據(jù)布料和溫度的不同調(diào)整下缸和氧化的時間。季節(jié)的不同,下缸與透風的時間也有差別。人們以自然材料、手工勞作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并與自然產(chǎn)生互動,這呈現(xiàn)出人類智慧發(fā)展的過程。人類自身感知自然的能力是難能可貴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這種能力逐漸減退,一切問題交給科技手段來解決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的趨勢。然而,完全依賴現(xiàn)代科技扼殺了人對自然的基本感知能力??茖W技術的深度介入,往往會給民間工藝美術帶來影響。民間工藝美術與科學技術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過度介入應當是相關研究者秉持的態(tài)度??茖W技術不能取代人與自然的交流,也不能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要協(xié)調(diào)人與自然的關系,用智慧來調(diào)解,用身體來感受,而不是用現(xiàn)代科技與之對抗。“與科學技術結(jié)合,相為表里,同步發(fā)展?!雹蹚埖酪坏倪@句話可以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思考。

注釋:

①梁玖.新編藝術概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②張道一.造物的藝術論.福建美術出版社,1989.

③張道一.工業(yè)設計全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作者:馬依楊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