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動漫發(fā)展論文:動漫產業(yè)的進展與趨向思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漫發(fā)展論文:動漫產業(yè)的進展與趨向思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動漫發(fā)展論文:動漫產業(yè)的進展與趨向思索

本文作者:王雅萍 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近年來似乎成了好萊塢電影創(chuàng)作者眼中的新寵。從十幾年前迪斯尼創(chuàng)作的動畫片《花木蘭》到近3年夢工廠推出的《功夫熊貓》系列,好萊塢對中國文化元素的發(fā)掘和運用可謂是日益嫻熟?!痘咎m》取材于中國古代南北朝民歌《木蘭辭》中所描述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如果說《花木蘭》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一次大膽嘗試,那么兩部《功夫熊貓》電影簡直就是好萊塢對中國文化元素的肆意大會餐。從“功夫+熊貓”的非凡創(chuàng)意,到“面條”“包子”“筷子”“鞭炮”“書法”“針灸”“燈籠”“瓷器”“舞龍”,等等中國式符號;從充滿寫意的“中國山水畫”,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到深邃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可以說兩部功夫熊貓電影向世界觀眾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和魅力,也讓中國觀眾充分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

現如今,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促進了文化的全球化交流,而文化的全球化交流和發(fā)展在某種意義上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危機,傳統的東方文化正遭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并且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似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忽略本土文化的特色和價值,取而代之的是對西方文化的頂禮膜拜。如今對很多青少年而言,中國的古典名著遠沒有來自西方的《哈利•波特》有吸引力;中國的傳統飲食遠不及來自美國的肯德基和麥當勞香甜可口;中國的端午、重陽等傳統節(jié)日遠不如西方的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熱鬧。相對于普通民眾的行為,國內部分享有一定聲譽的文化人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蔑視和曲解更令人擔憂。他們著書立說,拍攝影視作品,不是抨擊傳統文化壓抑人性解放,阻礙科學進步,就是以自身并不深厚的文化底蘊來曲解中國傳統文化。他們無視傳統文化的精髓,卻一味迎合西方世界的口味,追求所謂的個性解放、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完全忽略了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2]《功夫熊貓》警醒了我們,讓我們意識到如何有效地保護和傳承祖先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是每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于中國動漫產業(yè)的思考

(一)中國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歷史和現狀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問世的一系列作品,如《驕傲的將軍》《小蝌蚪找媽媽》《豬八戒吃西瓜》以及《神筆馬良》等,標志著中國動畫已逐步形成自己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而60年代問世的《牧迪》《大鬧天宮》及之后的《哪吒鬧?!泛汀度齻€和尚》等影片把中國動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并在世界動畫界贏得了“中國學派”的美譽。[3]然而走到今天,中國動漫產業(yè)卻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目前中國的動漫卡通產業(yè)每年有200億元的潛在市場,但是如此巨額的空間卻被美、日、韓等國的動漫占據著主要份額。近年來隨著政府對動漫產業(yè)的重視及相關政策上的贊助和扶持,國內動漫產業(yè)似乎顯現出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理智地思索一下就會發(fā)現:我們的產品雖多,真正稱得上好的卻在少數。至少我們還沒有創(chuàng)作出像《功夫熊貓》這樣老少皆宜,且能走出國門的優(yōu)秀大片。在筆者看來,目前國產動畫作品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取材單一,故事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說教性太強;另外一個問題是動畫作品定位普遍呈現低齡化,忽視了成年人這一消費群體。與日本、美國等發(fā)達的動畫大國相比,可以說中國的動漫產業(yè)發(fā)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2008年,《功夫熊貓》在中國影院上映之時,曾遭遇有關人士的公開抵制。抵制的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盜竊中國國寶和功夫到中國來撈錢”。難道中國化的題材只能由中國人來拍攝?而事實是:“熊貓”會“功夫”,抵制是沒有用的。兩部《功夫熊貓》電影著實給中國的動漫產業(yè)上了一課。從2008年到現在,人們一直在問:為什么大洋彼岸的美國人能把我們的文化資源運用得如此淋漓盡致?為什么中國人自己拍不出這樣老少皆宜的動畫片?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國的動漫產業(yè)發(fā)展?

(二)影響中國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因素和未來出路

造成中國動漫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動漫產業(yè)差距的并非只是資金與技術。要說資金,國內影片即使沒有好萊塢的大手筆,投資過億的商業(yè)大片也不少見;要說技術,一些國外動畫片的背后,也有中國動畫公司的身影?!豆Ψ蛐茇垺?5%的前期動畫制作就是由中國深圳的一家動畫公司所完成。真正阻礙中國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是其制作團隊創(chuàng)意的貧乏和產業(yè)結構和運作上的不完善。一部成功的影片離不開好的題材和創(chuàng)意。兩部《功夫熊貓》電影在全球范圍內大獲成功,這與其制作團隊高瞻遠矚的國際性選材和獨具慧眼的杰出創(chuàng)意是分不開的。隨著中國國家實力及其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被越來越多的世界人民所了解并喜愛。好萊塢電影人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態(tài)勢,于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召開之際推出了集中國元素于一身的《功夫熊貓》電影,可謂用心之良苦。然而中國元素的選材并不是該片大獲成功的惟一因素,真正吸引我們的是把這些元素巧妙結合在一起的故事創(chuàng)意。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會武功?熊貓的父親是鴨子?虎、蛇、鶴、猴及螳螂是五大功夫高手?這些創(chuàng)意恐怕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無論是被傳唱的,還是有文字記載的,都使得中國動漫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故事資源。動畫作品是傳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陣地。

中國動畫產業(yè)要想良性健康地發(fā)展,一定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要有創(chuàng)意地傳承和發(fā)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不是抱著翻拍經典不放,或是一味地去模仿國外的動畫風格,如果放棄了自己的傳統,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陣地,永遠都無法樹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另外,中國動漫在產業(yè)結構和產品運作上也有待改進。國外的動畫產業(yè)從前期的市場調研,到中期的動畫制作,再到后期的產品宣傳,每一步都嚴密部署,穩(wěn)扎穩(wěn)打?!豆Ψ蛐茇垺非昂蟮闹谱髦芷陂L達5年,這在中國是罕見的。相反,近年來很多中國的動漫公司表現得急功近利,想一下子從動漫行業(yè)里撈到金子,對動漫制作缺乏前期的市場調研,對策劃和創(chuàng)意更是缺乏投入,也不注重后期的包裝和營銷,如此制作出來的動畫片自然質量不高,也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目前中國動漫制作的小公司數不勝數,但真正能把資金、技術、創(chuàng)意和人才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大公司并不多見。從長遠發(fā)展的眼光來看,我們需要整合國內分散的動畫制作資源,形成強大的精英制作隊伍,以便適時推出精品大制作,如此中國動漫走向國際的日子就為時不遠了。

結語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中國動漫產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丟掉了傳統就等于丟掉了特色。早期的中國動畫曾經輝煌,其根由是我們探索創(chuàng)作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片形式。不管是20世紀50年代的剪紙片,60年代的水墨動畫片,還是后來工筆重彩式的、民族漫畫式的動畫片,都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特色??梢哉f民族的特質、民族的文化是中國動畫創(chuàng)作的根基。但在文化全球化發(fā)展的今天,傳統民族文化需要有新的詮釋工具和表現手法。中國動畫在將民族性作為其發(fā)展根基的同時,必須深入探索時代特征,使得民族的精神特質符合新時代的審美需求,這樣我們的動畫作品才能贏得觀眾,贏得市場,并且走向國際化的舞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