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新課程改革下的德育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程改革下的德育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課程改革下的德育教育論文

一、愛心教育,應(yīng)從小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為何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的改變?由最初的善良變得冷漠、沒有愛心,我認為和我們的家長、老師、學(xué)校、社會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聯(lián)系。首先,學(xué)齡前兒童,生活的重點圈子是家,交往的重要人員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我們的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在孩子們的眼中,父母所作的一切似乎都是天津第一的,是父母自愿的,這讓孩子們怎能體會到何謂愛?又怎能知道在何時何地如何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其次,我們的孩子進入學(xué)校,各科教材都要求挖掘德育資源對學(xué)生進行教育,據(jù)我了解,在新課程改革下,學(xué)生的成績還是依據(jù)成績評定的情況下,德育教育只不過是走過場罷了,那愛心教育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的班主任根據(jù)學(xué)校德育計劃在每周一的班(隊)會課進行教育,根據(jù)班集體中發(fā)生的情況隨時進行教育,但抵不過學(xué)生打幾次架、幾個同學(xué)嘲笑有困難的學(xué)生帶來的影響大。

從我自己而言:一學(xué)期的班隊會有一半是流于形式,一半是根據(jù)情況實實在在進行的,在愛心方面的教育實在是少之又少,出現(xiàn)上面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如果我們重視了,把工作做扎實了,我想我們孩子的愛心也會隨之被喚醒并發(fā)散出去。正是因為家長和教育者的疏忽,才會看到公交車上,老人拉著扶手搖搖晃晃的站著,一些年輕人安然自得的坐在座位上:才會看到落水兒童無人救助,周圍都是圍觀的人:才會看到大街上蓬頭垢面乞討的老人。我們的生活中太需要愛心了,一顆愛心,可以融化冰封的雪山。寒冷中一聲問候,困境中伸出的援助之手,時刻感動、溫暖我們的心靈。2008《春暖》中一個個感人真實的故事,103個孩子的老師中那無助的眼神,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愛心的偉大,同時也讓我們捫心自問:這樣富有愛心的人有多少呢?同樣的人,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做?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獻出自己的愛心,那么就會如歌里唱的: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有愛才會轉(zhuǎn)動。

二、愛心教育,從實踐中體現(xiàn)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一個人有無愛心,不是夸出來的,是靠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xiàn)出來的。在新課程改革下,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來自教材的變化,以中學(xué)的《品德與社會》為例,新課程改革前,教材的名字是《思想品德》,就教材的名字而言:《思想品德》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的思想品德,而《品德與社會》可以理解一個人的品德的好壞是體現(xiàn)在社會活動中的,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就內(nèi)容而言:以前的《思想品德》理論性的知識和事例多,比較枯燥,學(xué)生不太感興趣:《品德與社會》更富于社會生活化的氣息,貼近學(xué)生的生活,有些可能是在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但學(xué)生在課堂上學(xué)的和社會生活中做的結(jié)果卻不一樣,原因就是缺乏實踐,使學(xué)生沒有改變看法,這與新課程改革前的《思想品德》沒什么區(qū)別。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夏雪是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學(xué)生,一次,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為父母洗腳,然后寫一篇自己的感受。

這可難壞了眾人眼中無所不知的夏雪,幾次對策都以失敗告終。為父母洗一次腳就這么難?是的,緣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只知道收獲愛心,不知道播灑愛心的種子。我們的每一個成年人,正常情況下有幾個為父母洗過腳,真正體驗過給父母洗腳的人,哪一個不是思緒萬千。沒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鋤禾,怎能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艱辛:沒有撒播過愛心的種子,怎知種子的力量有多大?如果我們讓學(xué)生的品德在生活中得以實踐,才真正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思想。剛剛過去的冬天,讓國人的心又一次被感動了,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杯熱氣騰騰的開水,一碗普通的面條……讓國人感受到去年的冬天不再寒冷。假如我們的孩子是在探親的路上親歷了雪災(zāi),假如我們的孩子家鄉(xiāng)遭受了雪災(zāi),他受到的愛心教育不是我們在課堂上所能給予的,我相信這次的經(jīng)歷會讓任何一個人萌生愛心的種子,這顆種子會在今后的生活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讓我們唱起那首老歌:“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愛心卻失的孩子,萌發(fā)出愛心的種子。星火相連,愛心相傳。

作者:秦立新 單位: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葉城縣第五中學(xué)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