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注重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注重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注重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

【摘要】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塑造學生完美的性格,讓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教師以教材為主開展德育教育,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悟,吸收內(nèi)涵、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做到“文道統(tǒng)一”。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教育;關(guān)注生活;拓展引導(dǎo);言傳身教

《語文課程標準》[1]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應(yīng)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笨梢?,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作為一名教師,不僅給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師人以德、授人以道。本文對我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談?wù)勛约旱膸c做法。

一、在課堂中開展德育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德育,充分發(fā)揮教學在德育實施中的作用,使德育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復(fù)合營養(yǎng)”主要是通過課堂來提供的,教師在傳授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同時,更要提高學生的人文和道德素養(yǎng)。一堂語文課的最佳狀態(tài),是教師與學生的情感達到共鳴。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進入角色,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品德、精神等人文性內(nèi)容,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思想的飛躍,得到精神和道德的洗禮并潛移默化為自己的行動。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活動課,帶領(lǐng)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邀請老前輩講革命故事,用先進人物和實例教育、感染學生,讓學生深切體會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魯迅“絲毫奴顏和媚骨”、勇敢無畏地把“匕首和投槍”刺向黑暗勢力的精神等。這也需要教師做出不斷的努力,堅持在情境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有針對性地引導(dǎo)學生,定能使學生在提高語文知識的基礎(chǔ)上,塑造完美人格,提高道德修養(yǎng)水平。

二、在拓展中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不僅是課堂上的事情,課外拓展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它主要是充分利用學生課外時間和精力,引導(dǎo)學生進行審美實踐體驗和實踐創(chuàng)作。只有將學生帶出課堂、引向生活,學生才會變的豐富多彩,德育才能顯現(xiàn)效果。首先在推薦閱讀中開展德育教育,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傳誦不衰,是因為作家的筆墨中飽蘸著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心血和生命,有著非凡的感人力量。在閱讀時應(yīng)讓學生“口詠其言,心悟其文”,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接受品德教育,從引導(dǎo)學生“讀文”入手,進而達到“悟道”的目的。其次開展專題活動,我利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活動,讓學生明白在反法西斯同盟軍中,中國實力最弱、支援最少、犧牲最大、戰(zhàn)爭時間最長。但是中國戰(zhàn)場就像一塊吸鐵石,牢牢吸住日軍主力,使其走向崩潰,這直接影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成敗。通過講解這段歷史,引導(dǎo)學生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銘記歷史,從而增強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

三、以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相結(jié)合開展德育教育

如今,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他們更加注重教師的一言一行,并從教師身上汲取做人的準則和行為的榜樣。教師通過教學過程向?qū)W生傳授文化知識進行“言傳”,還表現(xiàn)在以身作則,進行“身教”。正如葉圣陶先生說過:“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進行思想教育,教師首先要接受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教育,并內(nèi)化為思想行動,為學生作出榜樣,這樣學生才覺得老師的話真實可信。”[2]所以教師要提高文化素質(zhì)和品德修養(yǎng),通過自己的言教身教,用敬業(yè)愛生的精神教育、影響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熱愛、信任和敬佩,從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隨教師。教師還應(yīng)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在教學中選取開展德育教育的節(jié)點和教法實施德育教育,我相信只要教師有意識地開展德育于教學實踐中,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會如春雨潛入學生的心田,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學校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遠,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教師深鉆教材,找準德育教育的突破口,恰到好處地進行教育,自覺地把教書和育人當做自己的高尚職責,讓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如水乳交融似的難以分割,使學生通過語文教材的學習不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長進,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注重德育工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新世紀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趙玉明 單位:甘肅省臨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