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職語文教學地域文化的融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語文教學地域文化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語文教學地域文化的融入

摘要:在安康地區(qū)的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漢調二黃地域文化,可以豐富課程資源,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起到傳承安康特色地域文化,培養(yǎng)人文情懷的作用。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地域文化,有助于學生感悟其內涵,領悟其經典魅力,汲取其智慧力量。將漢調二黃有效融入高職語文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教學形式,完善考評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達到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

關鍵詞:地域文化;漢調二黃;高職語文

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高職語文教師的重要使命。地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是指特定區(qū)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仍發(fā)揮作用的文化傳統(tǒng),是特定區(qū)域的生態(tài)、民俗、傳統(tǒng)、習慣等文明表現(xiàn),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獨具特色。安康漢調二黃是流行于陜西安康的傳統(tǒng)地方戲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它的主要聲腔曲調為西皮、二黃,念白和唱詞多用安康方言,又稱土二黃、山二黃、陜西漢劇,被譽為“京腔之母”。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康漢調二黃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漢水流域的文化之根。在當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將安康漢調二黃文化融入高職語文課程,可使教學內容得到豐富,有利于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對于推進高職語文教育教學改革有積極作用。

一、安康漢調二黃文化融入高職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豐富高職語文課程資源高職教學以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為目標,重在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近年來,由于課程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等因素的影響,高職語文課程出現(xiàn)了邊緣化的趨勢,知識結構不全、人文素養(yǎng)欠缺已成為制約技能型人才長遠發(fā)展的瓶頸。把地域文化融入高職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學習了解一定區(qū)域的民俗、傳統(tǒng)、習慣等文明表現(xiàn)形式,對于豐富語文課程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安康漢調二黃文化集中表現(xiàn)安康鄉(xiāng)土文化與生活風貌,是安康獨特的地域文化。安康的高職院校能夠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學生現(xiàn)有高職語文教材為藍本,將二者進行比較閱讀、延伸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比如,可將漢調二黃的歷史及發(fā)展,漢調二黃唱腔、唱調和漢調二黃經典片段欣賞融入高職語文課堂,將漢調二黃戲劇中人物唱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漢調二黃蘊含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價值等融入高職語文教學,這對豐富高職語文課程資源是很有幫助的。

(二)提高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當前的高職語文教學仍是沿用著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教師“教”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的求知欲不強,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學生不同于本科生和??粕?,就業(yè)方向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目的,他們對于技能型知識掌握地較好,對鮮活生動有趣的知識感興趣,對書本上一成不變的基礎文化課不太感興趣。因此,對于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語文來說,必須根據(jù)學情豐富學習內容,寓教于樂,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載體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

(三)傳承安康特色地域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是彰顯地域特色的“活化石”,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是人文素質培育的重要途徑。地方戲是在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沉淀、提煉出來的,伴隨著民間風俗的變化和成長壯大,地方戲也在不斷豐富著地域文化。戲劇專家拉文壽認為,作為特色地方戲曲,安康漢調二黃對整個中國戲曲具有重要影響。但時至今日,這一古老藝術形式卻陷入了發(fā)展困境,瀕臨失傳的風險。作為漢調二黃的發(fā)源地,安康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有責任和義務去認知、了解、傳承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如所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p>

(四)培養(yǎng)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是個體生命所具有的一種博大的情懷、深沉的關愛和真切的同情,如愛國情感、忠君行為、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熱愛生活、寬容待人等,人文情懷充滿了感性體驗和生命情調。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主任杜時忠說:“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上,教育的人文價值將培養(yǎng)健全或完整的人格放在首位。它關注教育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是否全面和諧地發(fā)展,是否具備獨立人格,它強調人的自由,人的尊嚴和個性的徹底解放,要求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不僅僅是一個勞動者,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動物,而是一個有明確的生活目標,高尚的審美情趣,既能創(chuàng)造又能享受的人。”品類繁多、異彩紛呈的漢調二黃傳統(tǒng)劇目,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和倫理道德觀念,是思想教化的重要載體。從思想內容看,許多劇目的主旨都是歌頌歷史上的忠臣義士、英雄豪杰,宣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人本主義的,表達了民眾的是非善惡觀念和褒貶態(tài)度。如《金沙灘》《楊門女將》《精忠報國》《天門陣》《穆桂英掛帥》《十二寡婦征西》《岳母刺字》等劇目,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充滿慨然正氣,體現(xiàn)著高貴氣節(jié)的舞臺人物形象;歌頌和褒揚抵御外辱的民族意識、民族自尊感;表現(xiàn)出為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而不怕流血犧牲、前仆后繼、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學生接觸這些優(yōu)秀劇目,有利于培養(yǎng)人文情懷的種子,有利于健康成長、長遠發(fā)展。

二、安康漢調二黃文化可融入高職語文的教學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qū)都蘊含自然、社會、人文等各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卑部档赜蛭幕惒始姵?、璀璨斑斕,融中國大文化和獨特鮮明個性于一體,如淡雅醇和的茶文化,傳承千年的龍舟文化,古老獨特的漢水文化,人文氣息濃郁的旅游文化,還有最具辨識度的漢調二黃文化。

(一)融入漢調二黃歷史與發(fā)展,感悟其文化內涵漢調二黃是漢劇原名,又稱漢二黃、二黃,其內涵豐厚,歷史悠久。最初在明代就有漢調二黃演出,當時人稱之為“蠻戲”。清道光年間,漢調二黃興盛于安康,出現(xiàn)了職業(yè)和業(yè)余班社。據(jù)《安康地區(qū)戲曲發(fā)掘組資料》記載:“二黃班科鴻、來自輩成名后,有來安康開科授徒?!睗h調二黃到光緒年間蓬勃發(fā)展。民國期間,安康本地漢調二黃班社多達十余個,巡回演出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并一直延續(xù)到建國初期。感悟漢調二黃的文化內涵,可通過現(xiàn)場教學,讓學生了解其歷史久遠的發(fā)展歷程,使其對家鄉(xiāng)的文化產生自豪感,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進而激發(fā)其建設家鄉(xiāng)、回報桑梓的豪情壯志。

(二)融入漢調二黃文化名家名段欣賞,領悟其經典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詞是文學藝術寶庫中一朵瑰麗的奇葩,中國古典詩歌燦若星河、佳篇如林,它們是語言文字的典范,彰顯著語言文字的精華,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優(yōu)秀的精神和品格。所以,通過閱讀和鑒賞詩歌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吸收傳統(tǒng)文化智慧。中國的戲劇與詩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戲劇的唱詞本身就是詩歌語言,其中既有獨創(chuàng)的詩歌,也有引用或改寫的詩歌。比如,漢調二黃文化中有許多主題鮮明、立意深刻、融觀賞性、思想性、藝術性于一體的優(yōu)秀精品劇目,如現(xiàn)代大戲《蓮花臺》及其姊妹篇《蓮花碑》,《楊門女將》《大破天門陣》《五女拜壽》《漢水游女》等?!对娊洝纷鳛橹袊谝徊吭姼杩偧?,有很多經典篇目選入高職語文教材,教師適時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可恰如其分地將漢調二黃文化融入課堂。如將《詩經•漢廣》與漢調二黃經典曲目《漢水游女》進行比較閱讀,對比鑒賞?!澳嫌袉棠?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江流長煙波遠癡情依舊/尋芳草思千秋難覓方舟/一腔相思意/無處話離愁/情牽解佩人/顧盼明月樓/不忍折枝輕拂柳/難舍漢水一回眸/花相似/月相似/滿目花相似月相似/錦繡幕繽紛/錦繡/哦哦/訪瓊瑤/故地重游/喬木情愿厚/化作繞指柔/湖光山色秀/春意寄沙洲/啊/欲將情絲,化甘霖/欲將情絲化甘霖/漢水宣濱長相守/”。這段由《詩經•漢廣》改編的漢調二黃《漢水游女》唱詞經典,唱腔優(yōu)美,軟語清歌,沁人心脾。

(三)融入漢調二黃文化人文精神,汲取其智慧力量著名作家馮驥才說:“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靈魂。教育,不只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殘缺的、不完整的、無靈魂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一個人心清目遠、心靈充實、富于責任、情感健康而豐富?!睗h調二黃作品中所塑造的經典人物,對于引導學生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人文精神具有一定作用。如漢調二黃優(yōu)秀劇目《專諸刺僚》中專諸與伍員結為兄弟,伍員力薦專諸幫助吳公子姬光奪得王位。專諸非常孝順母親,回家與母親分別,不忍離去。他的母親知道后自縊,以斷絕專諸的后顧之憂。后專諸義無反顧,舍生取義,刺死了王僚。該劇目表現(xiàn)了專諸孝義雙全的家國情懷,塑造了專諸母親深明大義的形象?!端]葛》中徐庶辭別劉備,然后去曹營營救老母。劉備目送徐庶,林木已蔽目,他令人伐木以延伸視線。徐庶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調轉馬頭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此情此景將劉備仁厚恭謹、禮賢下士的品性表現(xiàn)了出來?!独铌枴分形鞒酝蹴椨饘罾в跍铌枴<o信貌似劉邦,喬裝漢王赴楚營,痛斥項羽背信棄義,被焚身亡,展現(xiàn)紀信忠于王事,殺身成仁,死得其所。教師可將教材中和漢調二黃作品具有同一精神品質的人物相結合進行講解分析,讓學生感悟其中的人文精神、人文魅力。

三、安康漢調二黃文化融入高職語文教學的方式和策略

漢調二黃文化作為安康特色地方文化是漢水流域的一朵奇葩,漢調二黃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將其融入高職語文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因而,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與策略將其有效地融入高職語文教學是值得高職語文教師思考的重要命題。

(一)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文化水平和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戲曲文學更是退而遠之。這就要求教師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以主觀體驗和感受形式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以興趣培養(yǎng)為切入點,傳遞更為厚重、豐富的人文知識,激發(fā)學生想要接觸、深究傳統(tǒng)文化的潛意識。將漢調二黃經典戲曲選段的教唱融入課堂,是戲曲教學的一大創(chuàng)新點,對于提升學生領悟力和審美力大有裨益。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成為漢調二黃文化教唱行家,需要認真學習,對曲目有深刻的了解,準確把握唱段的唱腔??蓮囊韵虏襟E進行教學:首先,播放原唱,讓學生感受二黃藝術家原汁原味的唱腔;其次,講授唱段的內容、特點、思想情感、藝術風格;再次,表演與演唱相結合,讓學生感受戲曲帶來的歌唱感受與情感體驗;最后,內容拓展,欣賞名家名段,激發(fā)學生戲曲學習的興趣,并通過聽、賞、看、唱鞏固課堂所學內容。

(二)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樣化,教師面臨的是充滿活力、思維靈活、情感豐富的年輕學子,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遵循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反之,再重要的教學內容、再豐富的教學資源也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高職語文教師應著眼于將教學內容外延至日常生活中,周邊設施、周邊環(huán)境、周邊人物與事件都可以加以利用,以此來增加學生對生活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溝通與了解。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到漢調二黃文化廣場參觀其特色景觀文化,到漢調二黃研究院參觀、訪問,還可引導學生實施專題學習調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梢砸孕〗M形式開展主題活動,利用網絡、書籍等查閱、分析、總結資料,以圖片、小論文、視頻、音樂等形式在匯報中展示出來。還可組織學生將漢調二黃改編為自己喜歡的歌曲、小品、相聲等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并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加以展示,以此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想要了解、學習、創(chuàng)編漢調二黃的欲望。

(三)完善考評體系舊有的考核評價方式不能精準反映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也會影響到整個教學過程的變革,應堅持鼓勵性、多元性、全面性的原則,創(chuàng)新考評體系,并以此原則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平時成績和期末試卷成績是高職語文基礎課主要評價指標,目前仍存在期末試卷占比較高的現(xiàn)象。若想看到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漢調二黃文化的實效,就必須加大平時和實踐考核的比重。如可將平時成績、卷面成績各占總成績的30%左右,實踐成績占總成績的40%左右。實踐成績構成要素可包括實踐活動、調研報告、成果展示、心得體會等。每學年選擇一學期,讓學生展示有關漢調二黃的主題活動、調查報告、學習心得等,以此作為平時成績重點考查??荚u體系的改變可以一定程度激發(fā)學生主動了解、學習漢調二黃的興趣,使其本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由一無所知到認知深刻,再到喜愛、傳承,無形中起到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松毅.以地域文化和職業(yè)特色為主導的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3(11).

[2]張立英,朱敏.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高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J].語文建設,2015(12).

[3]曾澧生.對高職高?!洞髮W語文》課堂滲入地域文化教學的探討[J].語文建設,2012(10).

[4]戴承元,柯曉明.中國漢調二黃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作者:潘淑芳 謝開云 單位:安康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