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兒科護理教學資源庫建設交互式微課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科護理教學資源庫建設交互式微課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兒科護理教學資源庫建設交互式微課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交互式微課在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兒科實習的72名護理本科專業(yè)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兒科護理教學模式;選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5月31日在兒科實習的70名護理本科專業(yè)學生為觀察組,在傳統(tǒng)兒科護理教學模式基礎上應用交互式微課視角進行教學;比較兩組對教學模式問卷的評分情況、培訓前后考試成績(包括筆試和操作考試)及觀察組對兒科護理交互式微課教學資源庫的評分情況,調查學生今后期待的微課類型。結果:觀察組對教學模式問卷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P<0.01);培訓后,觀察組筆試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對兒科護理交互式微課教學資源庫的總得分為(38.83±0.31)分,其中內容性得分最高為(10.32±0.34)分,發(fā)展性得分最低為(9.11±0.28)分;學生期待的微課類型主要集中在操作指導(75.71%)、理論講解(80.00%)、知識串聯(lián)(72.86%)。結論:交互式微課應用于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中,為教學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網絡平臺,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水平。

【關鍵詞】交互式微課;兒科護理;教學資源庫建設

護理臨床帶教是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實習生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立工作能力護理人員的必經之路[1-2]。臨床帶教可以幫助護生將學校學習的相關醫(yī)學、護理理論基礎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適應角色,成為臨床護理的第一線[3-4]。兒科護理是臨床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小兒體質較弱、易哭鬧、依從性差等,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更高的難度,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更高[5-6]。微課是指將兒科護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制作成短視頻,幫助學生運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7-8]。交互式微課是微課的進一步發(fā)展,可以實現(xiàn)與資源發(fā)生信息交互,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增進其學習興趣[9]?;诮换ナ轿⒄n視角的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是根據(jù)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和醫(yī)學教學資源庫評判標準進行建立的,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補充和延伸,是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本研究探討交互式微課在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教學資源庫的后期視頻建設提供參考?,F(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5月31日在本院兒科實習的70名護理本科專業(yè)學生為觀察組,男8例、女62例,年齡20~22(21.32±0.41)歲。選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本院兒科實習的72名護理本科專業(yè)學生為對照組,男9例、女63例,年齡20~23(21.40±0.4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學生在本院實習1個月,由同一組帶教老師完成臨床教學工作,每周三進行1次知識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兒科護理要點、難點,時間60min。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兒科護理教學模式。學生入科室后由護士長統(tǒng)一進行入科教育,然后再分配給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傳統(tǒng)帶教,每周三集中進行課堂講授。

1.2.2觀察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礎上結合交互式微課進行教學,具體內容如下。1.2.2.1交互式微課的制作①制作范圍。根據(jù)兒科護理臨床教學標準制定微課內容,通過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形式完成微課內容的制作。②制作微課件。將兒科重點理論知識,如兒童常見發(fā)燒、感冒、腹瀉,扁桃體發(fā)炎等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方法、病因等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微課件,采用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微課的制作采用統(tǒng)一腳本,力求美觀簡潔。③短視頻制作。常用兒科護理技術:新生兒溫箱的使用、身高體重測量、頭皮靜脈穿刺等采用近鏡頭進行錄制,對操作中的關鍵細節(jié)和要點給予語音解說,并添加字幕信息,便于學生更好地接收與理解,視屏時間在6~8min,視屏拍攝畫面清晰,語音流暢,便于學生觀看,拍攝時最好選取安靜的室內進行。④添加試題。在微課中適當時間節(jié)點添加試題測試,學生觀看到該節(jié)點時,試題自動跳出,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并配有詳細的解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1.2.2.2交互式微課在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應用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中,學生觀看視頻時采用積分制,完整學習完1個視頻可以獲得相應積分,同一個視頻只能獲得1次積分,1個課程單元學習完后有相應的闖關試題,成績高于80分方可進入下一個單元的學習。在每周三的課堂授課上學生可以就微課的學習心得、疑問進行討論,并進行答疑。同時將每周上課時的優(yōu)秀學習資源和重點內容采用微課形式再次上傳到教學資源庫中。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分:培訓結束后發(fā)放自制的教學模式評估問卷調查表,0分表示完全不同意,10分表示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說明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越高。②考試成績:培訓結束后根據(jù)實綱范圍和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考核,包括兒科護理重點理論知識和操作考核。③觀察組對兒科護理交互式微課教學資源庫的評分情況:根據(jù)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醫(yī)學教學資源庫建設評價,制定調查問卷,問卷包含4個Ⅰ級指標和12個2級指標,評分1~4分,4分表示優(yōu),3分表示良,2分表示中,1分表示差。每個Ⅰ級指標得分為包含Ⅱ級條目之和,量表總得分為所有Ⅰ級條目之和,總分12~48分,評分越高對資源庫的認可度越高。④統(tǒng)計學生對期待的微課類型,幫助對微課內容的調整。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對教學模式問卷的評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培訓前后考試成績比較見表2。

2.3觀察組對兒科臨床護理交互式微課教學資源庫的評分情況見表3。

2.4學生今后期待的微課類型操作指導53名(75.71%),理論講解56名(80.00%),知識串聯(lián)51名(72.86%),習題講解48名(68.57%),知識拓展45名(64.29%),錯誤點評47名(67.14%)。

3討論

兒科護理是一門理論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臨床教學通常較為抽象、臨床實踐少、缺少感官刺激,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影響學習效果[10-11]。交互式微課是將兒科臨床護理教學的某個特定知識點設計成一種情景化的、可供多種形式學習的網絡課程,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煉、交流互動等特點,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12]。交互式微課的應用,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推動了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和發(fā)展。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對教學模式問卷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P<0.01);培訓后,觀察組筆試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1)。交互式微課應用于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豐富了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發(fā)展模式。交互式微課以短視頻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充分利用動畫、音頻、圖片、文本等多媒體技術將兒科復雜的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以情景教學的形式展現(xiàn),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與理解。通過交互式微課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生在觀看微課學習時會將自身帶入到情景式學習模式中,思考自己碰到相似的情景應該如何去做,會不自覺地作對比,明白自身不足之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技能掌握程度,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智慧與應變能力[13]。同時,微課的制作內容貼合學生的需求,更易接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微課的時間一般都在10min以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適應現(xiàn)在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學習氛圍輕松,學生可以就感興趣的內容反復觀看,自己控制學習進度,不局限于課堂上的時間,減輕傳統(tǒng)教學中的神經緊繃感,學習氛圍輕松,學習效率更高[14]。資源庫的總得分為(38.83±0.31)分,其中內容性得分最高為(10.32±0.34)分,發(fā)展性得分最低為(9.11±0.28)分。資源庫的總分較高表明資源庫的整體質量較高,學生對資源庫的認可度較高。在4個維度評分中內容性評分較高,微課內容的制作根據(jù)兒科護理教程和實綱制定的,涵蓋的內容廣泛,根據(jù)實際情況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重點要點知識有所偏重,重點突出。發(fā)展性得分最低,表明資源庫建設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可能是缺乏配套的軟件,對系統(tǒng)建設忽視,沒有足夠的資源庫技術管理人員,應重視對資源庫軟件重建[15]。學生期待的微課類型主要集中在操作指導、理論講解、知識串聯(lián),分別占75.71%、80.00%、72.86%。資源庫的建設旨在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對資源庫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有助于提高學生訪問次數(shù),起到實際作用。綜上所述,交互式微課應用于兒科護理臨床教學資源庫建設,實現(xiàn)資源持續(xù)更新和共建共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方便老師進行網絡和直觀性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

作者:陳錦秀 朱慧云 李艷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