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兒科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科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兒科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

摘要:微生態(tài)制劑作為口服的一種非致病活性菌抑制劑,可以使腸道細菌平衡得到改善,對人體產(chǎn)生有益作用,在兒童濕疹、新生兒黃疸、小兒功能性便秘以及嬰幼兒腹瀉等疾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運用。本文從作用機制、種類以及臨床應用三個方面探討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中的應用情況,以期為臨床治療水平的提高提供幫助。

關鍵詞:臨床應用;微生態(tài)制劑;兒科

微生態(tài)制劑主要指的是將微生態(tài)學原理作為基本依據(jù),運用有益于宿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成物質(zhì)制備而成,具有調(diào)節(jié)或者維持微生態(tài)平衡,增進宿主健康和預防疾病作用的一種活性菌抑制劑[1]。微生態(tài)平衡通常指的是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一種生理性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由于嬰幼兒年齡較小,腸道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再加上腸道菌群功能狀態(tài)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與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現(xiàn)腸道菌群失調(diào),所以微生態(tài)制劑被廣泛運用在兒科[2~3]。本文對兒科運用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現(xiàn)狀進行綜述,現(xiàn)報道如下。

1微生態(tài)制劑的作用機制

通常情況下,微生態(tài)制劑的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①使內(nèi)毒素的來源減少;②將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激活,使人體免疫力提高;③對致病菌的繁殖和侵入進行阻止,對糖類進行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的乳酸和醋酸,對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合成多種生物酶和維生素;④對腸道有害菌生長進行抑制,對腸道菌群進行調(diào)整;⑤對腸道有益菌進行補充,在腸黏膜形成一層“膜菌群”,使體內(nèi)屏障功能增強[4]。同時,相比單一菌種,復合菌種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在人體微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緩沖能力較強,可以對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進行有效調(diào)節(jié)[5]。

2微生態(tài)制劑的種類

在微生態(tài)制劑中,益生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將菌株的作用機制和來源作為基本依據(jù),可以將微生態(tài)制劑分為三種,分別為真菌制劑、共生菌制劑以及原籍菌制劑,真菌制劑主要為布拉酵母菌,作用機制比較獨特;共生菌制劑中的菌株來源于人體腸道外,與人體原籍菌具有共生作用,可以對原籍菌的繁殖和生長起到促進作用,包括枯草桿菌、酪酸梭菌以及芽孢桿菌等;原籍菌中的菌株來源于人體腸道原籍菌群,能對原籍菌進行補充,比如糞鏈球菌、乳桿菌以及雙歧桿菌等[6]。在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應用中,比較常見的是復合菌制劑和益生菌藥物,具體見表1。

3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應用

3.1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NEC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新生兒消化道疾病,在早產(chǎn)兒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也是降低早產(chǎn)兒生存質(zhì)量和危及生命安全的一種重要疾病[7]。有報道顯示,運用酪酸梭菌對100例早產(chǎn)兒進行治療,結果顯示,住院時間,NEC的發(fā)生率降低明顯,縮短了NEC病程,降低了肺部感染發(fā)生率,說明酪酸桿菌可以對腸道建立正常菌群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早產(chǎn)兒體重增長[8]。

3.2乳糖不耐受:通常情況下,食物中的乳糖無法被分解,容易誘發(fā)一系列臨床癥狀如腹痛、產(chǎn)氣增多、腸鳴以及滲透性腹瀉等。有研究發(fā)現(xiàn),嗜熱鏈球菌、乳桿菌、雙歧桿菌中含有大量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對乳制品中的乳糖進行分解,使乳糖不耐受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9]。

3.3腹瀉病的預防和治療:臨床研究表明,大部分腹瀉患者往往合并腸道菌群紊亂,在各種腹瀉病的臨床治療中運用益生菌制劑,均能獲得較好的療效[10]。有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益生劑(博拉德酵母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羅伊乳桿菌以及鼠李糖乳桿菌)治療急性腹瀉的效果較好,可以使病程縮短,使腹瀉的嚴重程度降低[11]。輪狀病毒性腸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兒童急性腹瀉病因,發(fā)病機制主要為腸道中的正常厭氧菌尤其是雙歧桿菌減少明顯,臨床癥狀輕重與數(shù)量減少程度呈正比關系,運用益生菌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能夠對輪狀病毒誘發(fā)的水樣瀉進行有效治療,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12]。同時,細菌性腹瀉患者往往合并菌群紊亂如腸桿菌增加、厭氧菌減少等,運用益生菌輔助治療細菌性痢疾,能夠使病程縮短,提高治療效果[13]。

3.4功能性胃腸道疾病:功能性胃腸道疾病是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包括兒童功能性腹瀉、嬰兒腸絞痛、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腸易激綜合征(IBS)等,益生菌制劑可以對腸道生理菌進行補充,對蛋白質(zhì)、脂肪以及糖進行發(fā)酵,代謝產(chǎn)生醋酸和乳酸,對胃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胃腸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14]。同時,有文獻報道,運用枯草桿菌、雙歧桿菌等對小兒功能性腹痛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15]。

3.5肝臟疾?。河醒芯堪l(fā)現(xiàn),肝病患者往往合并腸道菌群紊亂,尤其是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以及重癥肝炎等嚴重肝臟疾病,大多數(shù)合并內(nèi)毒素血癥,經(jīng)研究證實,運用益生菌如乳桿菌、雙歧桿菌等輔助治療成人嚴重肝病,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16]。在肝膽疾病中,皮膚黃疸是比較常見的一個表現(xiàn),有報道顯示,益生菌制劑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母乳性黃疸以及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其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①增強肝酶活性,增加結合膽紅素;②產(chǎn)生大量有機酸,使腸道pH值降低,對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使膽紅素從糞便中的排泄增加;③使腸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降低,使膽紅素的腸肝循環(huán)減少;④益生劑口服可以迅速建立正常腸道菌群,積極參與膽汁代謝的生理功能,有助于膽紅素排泄[17]。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生態(tài)制劑能夠對體內(nèi)微生態(tài)失調(diào)進行調(diào)節(jié),使體內(nèi)菌群保持平衡,被廣泛運用在兒科治療中,在炎癥性腸病、肝臟疾病、母乳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功能性腸病以及腹瀉病等疾病的治療中可以獲得滿意療效,但是還存在局限性,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從而提高臨床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杰,王彥榮.我院兒科門診微生態(tài)制劑臨床使用情況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藥房,2013,24(11):2269-2270.

[2]王文建.國內(nèi)兒科微生態(tài)制劑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19(7):557-559.

[3]JWalter,CHertel,GWTannock,CMLis,KMunro.DetectionofLactobacillus,Pediococcus,Leuconostoc,andWeissellaSpeciesinHumanFecesbyUsingGroup-SpecificPCRPrimersand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J].Applie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2011,67(6):2578-2585.

[4]梁秀安.微生態(tài)制劑預防兒科ICU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臨床觀察[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5,19(5):69-71.

[5]鄭躍杰,黃志華,劉作義,等.微生態(tài)制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2010年10月)[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12(1):20-23.

[6]高月喬,鄭紅云,劉燕.腸道菌群及其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9(7):23.

[7]黎巧明,梁小麗.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中的應用[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2,10(19):181-182.

[8]董傳莉,謝懷珍,馬蘭.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分析[J].實用全科醫(yī)學,2014,19(5):447-448.

[9]盧嘉麗.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住院部的應用情況調(diào)查分析[J].廣州醫(yī)藥,2014,22(1):35-37.

[10]喻甫權.回顧性分析我院兒科微生態(tài)制劑類藥物的臨床效果及合理性[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7(5):867-868.

[11]王茂貴.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在兒科臨床應用的評價[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17(3):252-255.

[12]黃晨,諸林俏.微生態(tài)制劑兒科臨床使用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2(20):1579-1580.

[13]QLiang,WQin,MWang,SZeng,LGuo.Comparativeanalysisofclinicalcurativeeffectofbifidtripleviablebacterialtabletscombinedwithmontmorillonitepowderintreatmentofinfantiledi-arrhea[J].ChinaMedicine&Pharmacy,2016,20(9):1245-1246.

[14]周麗玉,郭新華.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J].海峽藥學,2014,16(3):78-79.

[15]羅佳,孫智達,徐志宏,等.微生態(tài)制劑在臨床營養(yǎng)品中的應用及安全性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4,16(8):247-250.

[16]YSanz,ESánchez,MMarzotto,MCalabuig,STorriani.Sanz,Y.etal.DifferencesinfaecalbacterialcommunitiesincoeliacandhealthychildrenasdetectedbyPCRand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FEMSImmunol.[J]FemsImmunology&MedicalMicrobiology,2015,51(3):562-568.

[17]張功武,李宇清,錢惠.微生態(tài)制劑在兒科的臨床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藥房,2014,23(8):1777-1778.

作者:謝依伶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婦幼保健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