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兒童文學研究論文(4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文學研究論文(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兒童文學研究論文(4篇)

第一篇:學生兒童文學閱讀興趣激發(fā)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中,學生的閱讀文類被明確指定為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散文、古詩等。這意味著兒童文學成為學生閱讀的主要內容。但是目前,受電視、網絡等媒體的沖擊,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地去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教師該如何帶領學生走進兒童文學的世界,讓學生愛上兒童文學呢?通過幾年的兒童文學教學課題實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發(fā)興趣,感知閱讀

有了兒童文學閱讀興趣,小學生就會像采蜜的蜜蜂一樣,努力尋找閱讀機會,從閱讀中得到閱讀滿足,進而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對待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會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低年級———主要采用故事懸念法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述,把孩子們帶入一個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二、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閱讀

1.上好“三課”。

(1)讀物推薦課:為學生推薦好的書目,做到好書共享。

(2)讀書方法指導課:教師根據本年段學生的特點,向學生推薦不同的閱讀方法。

(3)讀書筆記交流課:針對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要求學生撰寫讀書筆記,經老師的批閱后,班級整理成冊,讓學生享受到閱讀成功的喜悅。

2.建立班級圖書角。建議學生把自己的書放在圖書角,大家交換閱讀,安排專人管理圖書,定期在班級組織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閱讀能力。

3.開放學校圖書室。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圖書進行分類,并下發(fā)到各個班級,供學生閱讀,真正發(fā)揮圖書室為學生的兒童文學閱讀服務的作用。

4.借助網絡輔助閱讀。鼓勵學生多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優(yōu)化學校的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5.保證閱讀時間。每星期我們都要求語文教師安排一節(jié)課進行兒童文學閱讀指導,這樣,既能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也保證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

6.營造家庭環(huán)境。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形成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三、授之以漁,學會閱讀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閱讀兒童文學作品也要有一定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讀。1.圈點摘錄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叭c”,即在讀書的時候用筆作一些記號,并且利用自己的積累本,做讀書筆記,記錄下自己的閱讀體會,加深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2.精讀法。精讀法就是去粗取精。教師簡單介紹作品的作者、時代背景、寫作技巧;然后,讓學生閱讀作品,做讀書筆記,寫讀書體會;最后進行班級討論,教師點撥,師生共同總結。

四、搭建平臺,堅持閱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如果不經常督促學生,學生就容易失去閱讀興趣。為此,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開展了讀書競賽活動,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保持持久的閱讀興趣。例如,組織“兒童詩歌朗誦會”,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組織“故事表演會”“課本劇表演會”,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開展“讀書經驗交流會”,讓學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等。

五、讀書明理,升華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感悟,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愛的教育》等作品的時候,我積極引導學生把閱讀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通過講故事、提問題、談體會等方式進行交流,學文明理。魯迅先生曾說過:“讀書必須如同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又香又濃的蜜來?!庇辛私處煹木囊龑?,學生才能愛上兒童文學,開創(chuàng)兒童文學教學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莫少珍 單位:廣東佛山市高明區(qū)荷城街道西安實驗小學

第二篇: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教學實踐思考

【摘要】文學圈是一種集合文學同好,共同閱讀文本的一種學習模式,這種文學模式曾演變成咖啡館式學習模式、沙龍學習模式等。本文主要探討語文教師應用兒童文學圈模式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外閱讀;文學圈

文學圈是一種集合文學同好,共同閱讀文本的一種學習模式,這種文學模式曾演變成咖啡館式學習模式、沙龍學習模式等。語文教師可借鑒這種學習模式,開辟兒童文學圈,引導學生在課后學習語文知識。

一、兒童文學圈模式的教學概念與實施意義

文學圈,是一個共同探究書籍文本的團體。在該團體中,某一個人依自己的閱讀愿望閱讀某本圖書,然后根據閱讀體驗將書籍分享給團體中的其他人,眾人共同閱讀該書籍文本,共同探討某些議題。兒童文學圈的成員是由兒童構成,它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文學圈。不管是哪種文學圈,都是為了讓成員享受閱讀的樂趣而成立的。兒童文學圈有幾個顯著的特點:在兒童文學圈的閱讀模式中,學生愿意閱讀哪本書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學生是為了自己的閱讀需求而讀書;教師在兒童文學圈扮演的角色只是協(xié)同,即教師的任務是維持兒童文學圈的運營,而不是干涉學生的學習討論;兒童文學圈的成員遇到理解性的歧義時,可以積極的探討,卻不能輕易否決某種思維、某種觀點,即眾人要抱著包容的態(tài)度探討學習問題。

二、以文學圈模式開展語文兒童文學課外閱讀的實施方法

(一)學情分析

閱讀范圍確定——在選擇閱讀主題以前,教師引導學生探討閱讀的主題范圍,學生們認為以前雖然他們閱讀過童話書籍,卻僅僅停留在泛泛而讀的層次上,沒有了解到童話最獨特的美。為了享受閱讀童話的樂趣,學生們決定把閱讀的范圍定義在童話范圍內。學生們探討,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品有很多,以西方的童話來說,《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童話書籍,學生經過篩選,將閱讀的范圍縮小到《安徒生童話》的范圍內。選擇閱讀材料——有一名學生提出該次閱讀的主題為葉君健版本的《海的女兒》,學生經過共同探討,決定該次的閱讀主題為葉君健版本的海的女兒。教師應用文學圈模式引導學生讀書時,要為學生準備一批圖書,教師選擇的圖書要具有單元性的特點。教師可引導學生輪流閱讀各種類別的圖書,并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拓展兒童文學圈的圖書類別。

(二)活動目標

該次文學性活動的目標為讓學生理解安徒生童話的特點、葉君健版本翻譯的特點,讓學生從思想性和文學性的角度理解童話文學的藝術性。策略性目標為:引導學生理解兒童文學圈閱讀的流程及規(guī)則;引導學生了解推薦書籍文本的方法,比如兒童可從書籍文本的思想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的角度推薦讀物,提高書籍文本共享的質量;引導學生記錄學習的心得,讓學生每閱讀一部書籍文本便能提高一次語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學會共享學習心得,比如學生可以用制作閱讀PPT、寫閱讀提綱、畫圖表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得,邀請文學圈中的讀友共同分享這部書籍文本。

(三)組織方法

1.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部分學生由于不能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因此或者不能感受到閱讀書籍文本的樂趣或者不能高效的閱讀。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閱讀,享受閱讀書籍文本的樂趣。比如《海的女兒》這一篇比較短,學生可以獨立完成閱讀,學生閱讀完后,可用自己的方式講這篇故事,講完以后,大家共同評論誰的故事講得更好。教師引導學生應用科學的方法閱讀,可讓學生抓住閱讀的要點、提高閱讀的效率、感受閱讀的樂趣。

2.引導學生掌握與他人交流的方法

學生應用兒童交流圈的方式閱讀書籍時,需要與他人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會遇到意見分歧,如果學生不會解決這些分歧,就不能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交流中解決分岐,能夠持續(xù)討論學習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輪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限時爭論,一旦過了爭論時間以后,不管有任何分歧,都要放下來,討論下一個話題,這就是一套解決學習爭論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聆聽他人的觀點、解決學習爭端,共同享受閱讀的樂趣。

3.引導學生共享閱讀書籍文本的樂趣

學生在閱讀文本以后,會感受到閱讀文本的樂趣,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寫作、制作PPT、錄廣播劇的方式共享閱讀文本的樂趣,擴大兒童文學圈。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制作圖文PPT,讓學生應用最簡潔、最生動的故事講述《海的女兒》這篇童話,并給文本配上生動的圖畫。教師引導學生把圖文PPT放到網上,與同好共同交流,讓有興趣的其他學生加入該文學圈,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

(四)活動時間

“兒童文學圈”的閱讀交流方式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生共同探討,找到閱讀主題的階段。第二個階段為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學習問題的階段;第三個階段為眾人共同閱讀,交流閱讀成果的階段;第四個階段為學生整合知識,分享“兒童文學圈”交流成果的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把握這四個階段的學習時間,做好組織學習活動,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習活動的整體性。

三、總結

學生要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就需要積累閱讀量,設立“兒童文學圈”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積累閱讀量,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享受交流樂趣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可用該種方式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幫助學生在課后拓展閱讀,提高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歐陽芬,楊麗華.教師所能教給學生的到底是什么?——兼與王尚文先生商榷[J].中學語文教學,2008(4).

作者:夏金蘭 單位: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

第三篇: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藝術教育價值研究

摘要:我國兒童文學作品起步晚,由于時代背景的特殊性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很長一段時期內,兒童文學作品都同我國政治命脈密切相關,具有十分濃重的時代特色,因而這也導致我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藝術發(fā)展緩慢。但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zhí)煲硭岢龅摹罢鎸嵓从哪崩砟畹挠绊懼?,我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開始賦予作品更多的幽默藝術與教育意義。本文從兒童文學作品出發(fā),解讀了其中所蘊涵的幽默藝術,并就其所具有的深刻教育價值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兒童文學作品;幽默藝術;教育價值

幽默可以定義在美學范圍內,它是文學作品應當兼具的美學品質之一。兒童文學屬于中國文學的有機構成部分之一,其中不可缺乏幽默的審美價值觀。真實是幽默最寶貴的品格,典型代表作有張?zhí)煲淼男≌f和童話,它們是中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樣本,幽默之中夾帶苦澀與諷刺。相對其他文學作品而言,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基礎為現(xiàn)實的兒童校園生活,幽默依據為兒童特有的生命感受和真實的內心世界。既保證了兒童快樂成長的幽默,又滿足了兒童最基本的欲求,同時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幽默內涵,即作者對兒童教育的思索與探究,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家的深遠智慧。真正具有高級幽默的兒童文學作品,就形式而言,必須是不虛偽、不造作的幽默,是無修飾、不刻意的幽默。“能夠使你在一段中,指不出究竟哪句惹你發(fā)笑,只是繼續(xù)讀下去,啟發(fā)心靈,抒發(fā)胸懷而已”,這才是一種渾然天成的幽默。之所以借助于文本向孩子們傳達此種幽默,作家的本意在于展現(xiàn)自我幽默的氣質與未泯的童心,樹立其兒童觀及其文學觀,同時,發(fā)揮作品應用的幽默藝術與教育價值。

一、兒童文學作品中所蘊涵的幽默藝術

下文以張?zhí)煲韮和膶W作品為例,就我國兒童文學作品中所蘊涵的幽默藝術加以深刻挖掘。

(一)批判性的幽默

作為20世紀中期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zhí)煲硭髌范紟в袧庵囟毺氐挠哪囆g特點,即批判性的幽默。張?zhí)煲碚驹诔扇说慕嵌龋耙獙⑹澜缟弦恍┕砟樧咏衣丁?,他認為幽默是較諷刺而言,更諷刺的一種東西。正是這種批判性的存在,使得很多小讀者閱讀過程中,既被其詼諧而幽默的語言所逗笑,又被其中所描繪的黑暗社會所刺痛。例如,在其發(fā)表的童話作品《大林和小林》中,所展現(xiàn)出的奇幻色彩與夸張描述一時掀起了巨大反響,其涵蓋了張?zhí)煲韼缀跛凶髌返木A,他采用夸張得惹人發(fā)笑的語言,一反傳統(tǒng)兒童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模式,結合現(xiàn)實生活,打造了兩款具有不同思想、性格的角色———大林、小林。對于大林而言,他好吃懶做,呆滯而愚蠢;而小林卻勤勞、勇敢、機智、聰明。在兩大人物的對比之下,為主人公創(chuàng)設了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同時,將其同國王、四四格等角色相聯(lián)系,將這兩大截然不同的世界奇幻地聯(lián)系起來,利用夸張的筆調描述了由于好吃懶做,最終不幸餓死在富翁島的大林,并以大林為對比,贊揚了勤勞而勇敢的小林。

(二)溫暖的幽默

在張?zhí)煲淼膬和膶W作品中,并非只有批判性的幽默藝術,也有親切、溫暖的幽默藝術。作者從兒童視角出發(fā),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創(chuàng)作了大批優(yōu)秀的作品,飽含對孩子們的關愛。如《羅文應的故事》雖然同樣受到“真實即幽默”理念的指導,但是,與其前期所著作品存在很大差別。一方面,張?zhí)煲韺⑹碌慕嵌扔沙扇顺晒Φ剞D向了兒童,開始站在孩子的視野對其童趣、情懷加以抒發(fā),語言也更親切、活潑,就像春光溫柔地浮在每個孩子的頭上,溫暖著孩子的心靈。另一方面,其更關注編織不同的情節(jié)利用生動的情節(jié)彰顯人物性格的個性化發(fā)展,打造加以豐富性格特點的人物群。在作品《羅文應的故事》中,張?zhí)煲碓噲D從一系列極具生活氣息的情節(jié)出發(fā),采用活潑、詼諧的語言,描述了六年級學生羅文應一系列惹人發(fā)笑的表現(xiàn)。若非生動的情節(jié)和幽默的藝術特點,很難將羅文應的性格真實而形象地呈現(xiàn)在小讀者面前,孩子在閱讀時會感到乏味、無趣,更不會帶來親切之感。而《羅文應的故事》一經刊登,在小讀者領域迅速掀起了一陣閱讀熱潮,這無疑離不開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也離不開其極具表現(xiàn)力的溫暖幽默情結。例如,在小主人公準備應同學之邀前去溫習功課之時,接到了爸爸所郵寄的畫報,他難以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一而再、再而三地翻看,最終耽誤了時間。一個簡單而真實的情節(jié),即塑造了小主人公貪玩、富有好奇心、約束力有限的性格特點,雖然描述的是虛擬的人物,卻也像是我們身邊一個活生生的孩子形象。

不僅如此,在張?zhí)煲碜髌分?,幽默的語言藝術處處顯露,不僅反映了兒童真實的特點,還蘊涵著滑稽、幽默元素,極具童真和趣味性。作者善于采用兒童語言,從兒童思維出發(fā),采用直觀、具體的文學創(chuàng)作語言,賦予作品真實的生活氣息與趣味性。依然是親切、自然、通俗的幽默,卻真實而不失活潑,傳達了人物的心理、性格,使讀者有如聞其聲、見其人。如《寶葫蘆的秘密》中的主人公土葆,他雖然是個好孩子,但卻總是幻想不勞而獲,當其獲得寶葫蘆后,張?zhí)煲聿捎眉毮仭⑼ㄋ?、幽默的語言,描述了他的內心、言談及所表現(xiàn)的驚喜:“什么!”我將釣竿一扔,跳了起來:“寶葫蘆?”,我跳了跳、捏了捏鼻子。在自己腮巴上使勁擰了一把,嗯,真疼!“這么看來,這不是在做夢。”當他知道自己真的獲得了一個寶葫蘆之后,就開始滿地打滾,恨不得告訴奶奶、媽媽、爸爸,還說自己就像“得到了幸?!?,這些詼諧語言突出了土葆得到寶葫蘆之后的狂喜心態(tài)。當孩子讀到此時,也不由拍手欣喜。

二、兒童文學作品幽默藝術中所流露的教育價值

建國以來,中國兒童文學逐漸成為肩比成人文學的重要教學之一,目的在于培養(yǎng)新一代的兒童,進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兒童文學逐漸步入“工具”時代,成為理論家評論作品好壞的主要標準之一,也是兒童文學作家最基本的創(chuàng)作指導思想,過于放大了兒童文學的功能與作用。與建國以前相比,中國兒童文學的地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處的環(huán)境和時代也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兒童真實的幽默與情趣正隨著時展進入作家們的視野范圍?!爱斊浜椭C地融入故事之中,就會展現(xiàn)出獨特的力量,讓孩子們不自禁沉浸其中,心悅誠服地接受作品所流露出的教育思想?!睂τ趦和膶W作品而言,其必須具備足夠的趣味性,但趣味性必須健康向上,是有益的。幽默并非一種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嚴重吸引孩子充分發(fā)揮自我想象力,到達教育目的的途徑。

豬八戒新傳系列作品《豬八戒吃西瓜》《豬八戒回家》《豬八戒學本領》以及《豬八戒探山》是兒童文學作家包蕾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短篇童話,成功地將教育意義融合在幽默文學中,起到了傳達的作用。在上述系列作品中,主人公選擇的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豬八戒,兒童們個個都十分熟悉的角色,題材借鑒原著的相關情節(jié),增添了許多新穎事件,糅合了現(xiàn)代化的知識理念,使作品既保持原著的幻想特色,又不缺乏現(xiàn)代的兒童幽默生活,在眾多的兒童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具有非常高的幽默藝術教育價值,對兒童的吸引力也很強。懶惰、貪吃、自以為是以及愛吹噓等是作品里豬八戒典型的人物性格,這些性格特征與兒童的某些特點相一致,作者從豬八戒不愛勞動、貪吃西瓜和懶惰不學藝的角度入手,著重描寫生活細節(jié),緊扣兒童的思維和想法。整個作品都充滿了喜劇成分,題材的選擇也非常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細致的心理描寫是作者擅長的手法,例如在《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里,他手中有四塊西瓜,將自己那塊吃掉以后,又將其他三塊陸續(xù)吃掉,過程中心理矛盾和內心想法被作者描述得十分精彩,先是因為仍然口渴吃掉了猴哥的那塊西瓜,打算把剩下的兩塊西瓜留給師父與沙僧,有個交代;后來忍不住誘惑把沙僧那塊西瓜也吃掉了,只給師父留下了一塊,不怕猴哥再說自己;最后又說:“師父,不是俺老豬不給你留西瓜,實在是口渴難忍,反正已經多吃了兩塊西瓜,沒有辦法交代,最后一塊俺也替你吃了吧”。劇中簡潔的臺詞就將豬八戒貪吃、怕被猴哥罵、擔心吃了西瓜對不起師父的心理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作者在對豬八戒心理活動加以描寫之時,采取的是自言自語的方式,生動表現(xiàn)出了孩子生活中明知不該做卻忍不住做時內心的掙扎與對我對話,不僅生動地傳達了豬八戒師徒的性格特點,還賦予了夸張的情節(jié)和詼諧的語言。但讀過《豬八戒新傳》的人幾乎都可以看出,包蕾生動地塑造了老豬的形象,但也將孫悟空這一形象寫活了,卻是站在豬八戒對立面所塑造的,正如洞察兒童一舉一動的成人。例如,為了揭穿八戒好吃、懶做、假學的嘴臉,孫悟空一次次“站在暗處”,看著八戒出各種洋相,在每個故事結尾,總有諸如“凡事多向他人請教,多查、多問、多思、多想,總是好的”等諄諄教導,如此兼具幽默藝術與教育價值方為作品的宗旨。

三、結語

正如賀宜在其所著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豐富的想象力、優(yōu)美的文字、高尚的情操、驚險而夸張的故事、會使人發(fā)出會心一笑的幽默、生動而活潑的語言、脫離俗套的結尾,如此種種都是吸引小讀者沉浸在文字中的魅力?!睂τ趦和膶W作品而言,單純的兒童情趣、幽默并不存在,其注定只能同教育意旨相結合。

[參考文獻]

[1]王泉根.高揚兒童文學幽默精神的美學旗幟———兼評《中國幽默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叢書》[J].文藝評論,2010(03).

[2]錢進,張燕.冷峭、睿智的笑———淺談張?zhí)煲硗挼挠哪厣跩].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3).

[3]陳道林.童話中的扁形和圓形人物———論張?zhí)煲淼耐挘跩].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2).

作者:張長偉 馮瑞霞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第四篇:兒童文學人生價值觀研究

人生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在對生命狀態(tài)和生命過程中進行思考,并在不斷反省和調整中,最終形成的對人生價值的態(tài)度與看法。兒童文學中彰顯出的人生價值觀豐茂多彩。因此,探討兒童文學中的人生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兒童文學中以世俗成功證明自我價值

世俗成功是指符合社會大眾的評價標準,為社會大眾接受與認可的成功,主要傾向于金錢、地位和名聲等表象方面的成功。這類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是肯定個體在艱難困苦中體現(xiàn)出的堅韌意志與進取精神,讓人們相信只要堅持奮斗,對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終會克服一切阻礙獲得成功。例如在文學作品《像你這樣的女孩》中,主人公鄧先子與駱茜茜均有著不幸的童年:鄧先子父母離異,父親對其非??量蹋瑥男∨c身體殘疾的母親在一起嘗盡了生活的艱辛;駱茜茜是母親被父親強暴后生下來的,父親因此住進監(jiān)獄,母親對其冷漠冰冷,家庭中缺少溫暖。鄧先子母親心懷包容,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鄧先子受母親影響,性格活潑開朗,并且成績優(yōu)異、熱愛生活;駱茜茜受母親影響,性格沉默寡言,曾自殺未遂,成為自閉冰冷和離家出走的問題少女。最終,鄧先子的夢想實現(xiàn),清華畢業(yè)后留學南加州,并在完成博士學業(yè)后留校任教,而駱茜茜在成年后生有一子,自己童年的陰影傳給了兒子,使得其性格向駱茜茜童年一樣麻木和冷漠。最終作者借“我”之口給出了自己的價值評判:“像你這樣一個女孩,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擁有無限寬廣的世界?!弊髌窂膶χ魅斯\的安排上,倡導對生活需要采取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成功。

二、兒童文學中以本色出演彰顯自我價值

個體在生活中和人生中始終保持獨立性,不因外界變化或者他人評論而改變初衷,這也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如果個體失去了獨立性,便“背叛”了原來的自己,而自我價值自然無從談起。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中正是以“堅持初心”來彰顯自我價值,向社會傳遞敢于做最真實自己的價值觀。例如在兒童文學作品《藏在名畫里的貓》中,猶咪因為沒有在名畫中看到自己而憤憤不平,并讓主人公菲莉西瑪在名畫中加入貓,既讓菲莉西瑪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又滿足了貓咪的自尊心。但是主人公菲莉西瑪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迷失了自我,認識到從前的簡單舒適生活才是自己的追求,并向貓咪表明了自己對自由和價值的看法:不是畫家忘記畫貓,而是貓咪們生性自由,不愿意在畫上,因為“貓就是貓”。最終主人公菲莉西瑪重新回歸到平凡的生活中作畫,內心平靜恬淡。作品描繪了主人公從默默無聞到身負盛名,最后回歸平凡的生活歷程,向人們傳遞了只有堅持自我本色,不在繁華生活中迷失自己,才能真正獲得自由和快樂,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三、兒童文學中以平凡生活體現(xiàn)自我價值

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奮斗和努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但是彳艮多人沒有過人的天資和潛能,即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可能仍然默默無聞,然而只要這些人全心全意努力過和付出過,在感到開心和滿足的同時,帶給了人們積極向上的意義。例如在兒童文學作品《蒂莉阿姨的魔法箱》中,主人公蒂莉阿姨從小家境貧寒,但是卻有一個演戲的夢想,并為之付出努力。在年輕時,蒂莉阿姨曾學過美聲,并登臺表演,二戰(zhàn)時夢想落空;老了以后,雖然后來可以重新登臺演出,但是因聲音發(fā)顫而得不到好的角色,終于認識到自己無法再唱歌,夢想再一次落空。蒂莉阿姨沒有放棄夢想,仍然堅持對生活的熱愛,為學校和醫(yī)院的孩子們唱歌,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和_。在世俗的眼光中,蒂莉阿姨是失敗的,但是作品通過描繪蒂莉阿姨在夢想破滅后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對夢想的堅持讓人們相信:即使夢想破滅,但是只要熱愛生活,利用自己的才能給別人帶來愉悅,仍然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

四、結語

總之,兒童文學告訴人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不是唯一的,只有熱愛生活,敢于堅持自我,永遠不停止追求夢想的腳步,生活就是美好的,這對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健至關重要。

作者:馮宇 單位: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