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民族元素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民族元素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民族元素應用

摘要:圖書的封面恰如書的臉面,好的封面設計可以為圖書增光添彩。運用恰當的視覺元素是提高圖書封面設計質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從少數民族視覺元素的內涵和分類出發(fā),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如何將少數民族視覺要素運用到圖書封面設計中去,指出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目前存在的普遍性的問題,并提出初步的建議和對策,以提高民族類圖書整體的質量,加快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繁榮。

關鍵詞:少數民族;圖書封面設計;視覺元素;應用

一、封面設計之于圖書的意義

關于圖書,古今中外的名言數不勝數。北宋劉彝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西漢劉向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南宋朱熹曰: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tǒng);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由是觀之,書籍作為精神食糧,是承載和傳承人類文明的知識寶庫。圖書的封面設計在圖書的整體設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圖書的封面是一本書的臉面,是圖書給讀者的第一印象。根據全球最大在線讀書社區(qū)goodreads.com于2008年做的一次調查“書籍封面多大程度影響了你的購買決定”,有近60%的人說購買圖書有一半原因是因為封面設計。[1]圖書的封面一方面提供書名、作者等文字方面的要素,方便讀者了解圖書的大概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圖形、圖像、色彩等視覺元素豐富圖書的形式,吸引讀者眼球,促使他們去閱讀圖書,從而達到傳授知識、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目的。在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當中運用少數民族視覺元素,既是必然,也是應然。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在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加入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尤其是視覺元素,不僅可以彰顯民族類圖書所蘊含的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質、民族特點,而且可以促進各個民族的文化發(fā)展、文化交流、文化繁榮,有利于代表著本民族文化的民族類圖書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二、民族視覺元素概述

“民族視覺元素主要是指在進行民族性藝術設計時所應用的重要元素素材……具有民族性和獨特性,不同的民族視覺元素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特點,是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可視部分。”[2]民族視覺元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首先,正如我們一見到十相自在圖就想到藏族,西蘭卡普的“四十八勾”就想到土家族,民族圖案是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特點的視覺符號;其次是文字類元素,以人民幣為例,背面印有漢字、藏文、維吾爾文、蒙古文和壯文,與布達拉宮、泰山、桂林等我國大好河山的圖片一道,共同構成了一幅極具我國民族特色的美麗畫卷;再次是由具象中抽象出來的民族視覺元素,如某種顏色(蒙古族喜愛白色、鄂倫春族偏愛紅色等等),某個抽象的紋樣(藏族的吉祥結、苗繡的紋樣等等),某個圖騰崇拜(漢族以龍為尊、壯族的蛙崇拜等等)。以上各類民族視覺元素是各個民族在不同地域,經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逐漸演變、形成和豐富記錄了民族的歷史,展現了民族的文化,蘊含著民族的情感。

三、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民族視覺元素的應用

1.當前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圖書出版行業(yè)受到網絡等新興媒體的沖擊;在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民族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在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高度要求背景下,缺乏既精通設計專業(yè)技能又了解各個民族特色的復合型人才。以上原因導致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存在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一是民族視覺元素蹤跡難覓。這是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當中最為極端的現象,完全沒有民族視覺元素,讓民族類圖書失去了展示自己民族特色的機會。二是民族視覺元素乏善可陳。雖然一些民族類圖書采用了民族視覺元素,但只是簡單機械地將其“搬”到封面上,沒有根據時代要求和讀者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三是民族視覺元素張冠李戴。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需要認真加以區(qū)別,比如土家族和苗族的服飾就有很多相似之處,“苗族女子的衣服很多都是沒有領子的,袖口和土家族一樣大,衣服邊上和褲腳邊上也是都鑲有花邊,兩者看起來很像”[3]。四是民族視覺元素過猶不及。民族類圖書中的民族視覺元素是要為封面設計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民族視覺元素并非越多越好,要處理好主次關系,把握好“度”的問題。

2.具體案例分析

以下根據民族視覺元素表現形式的不同,從圖書封面設計的角度,結合具體的案例,對民族視覺元素的應用進行探討。首先是民族圖案。圖案是反映民族特色最為直觀的元素,在運用到圖書封面設計時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直接利用民族圖案。將民族圖案不加以任何處理或修改,直接運用到封面設計當中。如《湘西原始宗教藝術研究》一書的封面,本書對于湘西地區(qū)的原始宗教藝術進行研究,封面的上半部分是一名苗族婦女背著孩子的形象,圖片未加任何修飾;布背篼上的苗繡展示了苗族勞動人民高超的手藝,承載了傳承苗族文化、紀念祖先的歷史重任,與本書中所研究的湘西原始宗教藝術這一主要內容相呼應,很好地做到了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點明了全書的主題。又如《中國土家族梯瑪歌研究》一書的封面。土家族梯瑪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在祭祀儀式上“梯瑪”(土家族巫師)用土家語吟唱的敬神、祭祖、娛人的古歌。本書的封面用到了梯瑪在祭祀儀式上用到的“神圖”上的圖案,具有濃郁的土家族民間藝術風格,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土家族原始宗教古拙的意境和質樸的色彩,將原本抽象的“梯瑪歌”具象為可感知的視覺形象,同時很好地表現了全書主題??梢钥闯?,這種方式直接傳遞了圖書信息,達到了封面設計所需要的效果,但是,這種方式僅僅是原原本本地直接運用,沒有經過任何藝術的處理,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稍顯不足。第二,對民族圖案進行藝術處理。對圖案進行一定的處理,如截取部分、運用特效、后期潤色等等。還是以《湘西原始宗教藝術研究》一書的封面為例,其下半部分是苗族椎牛的圖片。椎牛是苗族祭祀活動中最盛大和最隆重的一項還愿儀式。與上半部分原原本本地直接運用圖片有所不同的是,椎牛的圖片經過圖形軟件的處理,進行了模糊、弱化、反白等,將椎牛儀式的神秘和盛大表現得淋漓盡致。本書封面上下部分對于圖案的不同處理方式,形成了強烈對比:上半部分是具象性的表達,下部分是象征性的表達,這暗合了書中所言:“具象性與象征性是湘西原始宗教藝術在表達上的內在要求。其直接結果是使湘西原始宗教藝術一方面具有形象生動的藝術可感性,一方面具有神圣意蘊的宗教領域性?!盵4]又如《土司制度與彭氏土司歷史文獻資料輯錄》一書,是土司文化研究叢書之一,本套叢書是圍繞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展開的系列研究成果。老司城遺址是目前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為“三縱五橫”的棋盤式布局,有河街、魚肚街等八條街道,全由紅褐色花紋卵石砌成,隨地勢而變,整齊勻稱,古樸大方,表現出郁的土家族風格。本書封面就是以老司城遺址一條街道的畫面為設計主體,有卵石鋪就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植被茂密的層巒疊嶂,畫面由近及遠,層次分明。設計人員對原圖進行了淡化、灰化處理,突出了畫面中街道、吊腳樓、植物和山巒的縱深感和整體色調所體現出的歷史厚重感,由此與本書所要闡述的主題殊途同歸。《苗疆邊墻·鳳凰區(qū)域性防御體系研究》一書的封面也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一。本書是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的鳳凰區(qū)域性防御體系的研究成果之一,對“中國最美麗的小城”湖南省鳳凰縣的歷史文化進行了追溯。本書封面中的青山、綠水、扁舟、吊腳樓、古塔相得益彰,畫面中的天空和沱江由紙張的底色形成,留下大量空白,達到“無畫處皆是妙境”的效果,與畫面中的其他有形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既體現了鳳凰的美景,又突出了鳳凰悠久豐富的歷史積淀和古香古色的民族文化。第三,創(chuàng)作民族圖案。相較于前兩種方式,這種方式更需要藝術功底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這已經是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領域了,是在前兩種方式的基礎之上,結合表現圖書內容的需要,借助于各種各樣的藝術手段,創(chuàng)作全新的民族圖案?!兜跄_樓》一書是一部文學作品,講述了湘西北地區(qū)一個土家族家庭數十年的悲歡離合,再現了改革開放后鄉(xiāng)土體系崩解、民俗文化消逝的歷程。封面的主體是來自公安戰(zhàn)線的美術家何永亮先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畫面中有大山、村莊、吊腳樓、梯田、小溪、小橋,與畫面下方“一曲蕩氣回腸的家庭悲歌”“一幅濃墨重彩胡民俗畫卷”這兩行文字共同營造了悲壯、魔幻、神秘、唯美的氛圍,令人對于《吊腳樓》產生一睹為快的急迫心理?!逗D蠉u苗族社會調查》是一部反思現代化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的社會調查報告,人口膨脹、環(huán)境惡化、道德失范、人際關系緊張等等問題將成為困擾人類生活的新課題。本書的封面由民族出版社美術編輯金曄設計,以其為本書創(chuàng)作的一幅美術作品為主體,畫面中的藍天、遠山、椰樹、田地以及在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們,仿佛一首恬靜的田園詩,于無聲處讓讀者去思考如何改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次是民族文字。少數民族文字是中國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將其運用到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中,一方面可以直接顯示書名、作者名、出版單位、書中的主要內容等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字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性,因而生發(fā)出裝飾功能,體現了獨具民族特色的審美價值?!兑妥蹇酥茄芯俊芬粫摹翱酥恰笔且妥逦幕顒印澳灸敗钡囊环N述說形式,是彝族獨有的巧語詩和說詞,是彝族文化史上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口頭文學。全書用彝族文字記錄了作者收集、整理的彝族克智。彝文歷史悠久、獨具特性、發(fā)展完善、筆畫簡單、形體美觀。本書封面采用了漢文、彝文的書名,與配圖渾然一體,極具彝族文化特色。《京族喃字史歌集》一書中的“喃字”,意即南國的文字,是一種仿效漢字結構的越語讀音的方塊象形文字,是京族的祖先在使用漢字的同時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京族人民能歌善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優(yōu)美動人的民間歌謠、諺語格言、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本書封面是四名京族勞動者的剪影,若干句字號不一的喃字唱詞“飄蕩”在他們周圍,濃郁的京族風情撲面而來,讀者似乎在耳邊聽到了悠揚、美妙的歌聲。再次是抽象的民族視覺元素。由具象中抽象出來的民族視覺元素,如顏色、紋樣、圖騰,是封面設計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法,結合圖書內容,表達不同民族的特點和氣質。《社會轉型與土家族社會文化發(fā)展》是一部土家族文化研究的論文集,在全面總結土家族研究的成就的同時,以期更好地傳播土家族文化,傳承土家族文明,傳遞土家族地區(qū)發(fā)展信息。本書封面以西蘭卡普上的圖案紋樣為唯一的視覺元素,色彩鮮明,熱情奔放。西蘭卡普為土家語,意為土家族人的花鋪蓋,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愛,被視為智慧、技藝的結晶,有著豐富飽滿的紋樣和鮮明熱烈的色彩,被譽為“土家之花”。因此,以西蘭卡普為本書封面的主要視覺元素,是再恰當不過的了。《盤村變遷》一書論述了改革開放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盤村瑤民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上的巨大變化。封面以瑤錦的紋樣代表了書中所論述的對象—廣西瑤族?,庡\的紋樣以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幾何形對稱式波狀二方連續(xù)排列,組成山峰、巨龍等象征性圖案,寓意深刻、色彩鮮明,與上述西蘭卡普同樣是本民族藝術和智慧的結晶,但不同的是,這里沒有止步于單純地表現瑤錦的紋樣和色彩,而是將其模糊和逐漸淡化處理,產生了一種快速運動,并逐漸消失的視覺沖擊效果,這暗示了本書中所提到的盤村瑤族正處在一個急劇變遷的過程當中,“傳統(tǒng)文化也面臨現代化的嚴重挑戰(zhàn)”,“面臨被外部強勢文化所淹沒的危險”。[5]《南方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基于六省民族文化的實證調查》以南方六個省的哈尼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黎族、苗族以及排灣人的文化為研究對象,呈現南方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內容及表現形式,挖掘南方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途徑。本書封面以這幾個少數民族的紋樣指代了各自民族,但并非簡單的羅列,而是將幾種紋樣進行了融合,通過截取、虛化、重疊等手段,一方面表現了各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異彩紛呈,另一方面也傳達了各個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理念。

3.建議和對策

通過對以上民族類圖書封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對如何運用少數民族視覺元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體會,并對如何做好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有進一步的思考。一是要正確運用民族視覺元素。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圖書的內容對封面設計的形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應該充分理解圖書的內容,圍繞圖書涉及的民族文化、民族歷史、民族特色,選擇最為契合的視覺元素,準確、恰當、適宜地表現圖書內容,達到內容與形式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二是更新設計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設計手段。信息化時代,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設計理念,敢于打破民族視覺元素固有的條條框框,運用最新的設計軟件工具,創(chuàng)新設計手段,探索表現形式,發(fā)掘新的元素。三是與時俱進,在多個層面綜合運用民族元素。除了視覺元素的運用,在材料的選擇上也要與時俱進,比如不同紙張的材料、質感等都會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從圖書內容和民族特色出發(fā),選擇最為適宜的材料,這就將以往單純的視覺體驗拓展到了觸覺層面,大大提升了封面的表現力和沖擊力,從多個層面、立體化地傳達了民族類圖書的精髓。

四、結語

民族視覺元素在民族類圖書的封面設計中的正確運用,可以提高民族類圖書整體的質量,加快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繁榮。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水平的發(fā)展,我們要不斷豐富圖書形態(tài)的內涵和外延,促使民族性和時代性的不斷結合,拓展民族視覺元素在民族類圖書封面設計中的廣度和深度。

注釋

[1]書籍封面設計對于愛書之人有什么意義?[OL].2016-12-26.

[2]張廣超.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民族類圖書設計中的應用[J].出版廣角,2013(10):80.

[3]土家族與苗族有什么區(qū)別?仔細看衣服你就知道了![OL].2018-09-08.

[4]陸群.湘西原始宗教藝術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55.

[5]郭維利,陸進強,潘懌晗,向開,何文鉅.盤村變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5.

作者:向陽 單位:民族出版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