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漢代婚俗與婚戀文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漢代婚俗與婚戀文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古以來,婚姻一直是人生中的大事,對個人及家庭影響深遠。而文學一直是反映社會風貌的一個載體,例如《詩經(jīng)》反映著周王朝五百年間的社會風貌?;橐鲈谖膶W中就有所反映,至漢代,反映婚戀的自然也有許多,漢賦和漢樂府民歌這兩種形式被認為是漢代文學的代表,為我們研究漢代婚姻提供了素材。

關鍵詞:漢代;婚姻;女性;漢賦

一、漢代婚俗

婚姻是人倫之始,蔡邕《協(xié)和婚賦》認為婚姻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惟情性之至好......事深微以玄妙,實人倫之端始”,它體現(xiàn)著一定歷史時期的風俗,透過婚俗,我們可了解到當時人們的婚姻觀,愛情觀,以及女性所處的社會地位。提到婚姻婚俗,自然離不開“六禮”?!傲Y”在周代已有,幾經(jīng)變遷,但一直是中國古代的婚姻程序,同樣,也是漢代的結(jié)婚禮節(jié)。在漢代詩人秦嘉所寫的《述婚詩》中有所記載“群祥既集,二族交歡......猗兮容兮,穆矣其言”,詩中記載了他遵循六禮,將徐淑迎娶回家的過程。詩中描寫了熱烈的婚禮場面,當占卜出黃道吉日后,兩家結(jié)親,備好羔羊和大雁,在這里,古時有以大雁為禮物的習俗,男方無論是“納采”“請期”或是“親迎”,都要用雁,而這是因為大雁終身一侶,是有感情的鳥,因此用雁來寓意美好的愛情。婚禮慶賀要宴請賓朋,在婚禮當天,親戚朋友都要來祝賀,擺酒席,樂聲歌舞不斷,成親時女子要盛裝打扮,從發(fā)飾到妝容,都精致到極點,并且其盛裝程度與地位成正比,越是地位高的人成親,其所要穿戴的也越講究,“麗女盛飾,曄如春華”。結(jié)婚要挑選良辰吉日,漢代結(jié)婚十分注重時間上的選擇,“良辰既至,婚禮以舉”,結(jié)婚必占卜,漢代延續(xù)了前代的占卜方式,依然是通過骨上的裂紋來占卜。占卜自周代便出現(xiàn),《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男女結(jié)婚前的占卜“爾卜爾筮,體無咎言”。此外,漢代還有“七出之條”,如果女子有惡疾或是多言,男子可根據(jù)這七條來休妻;“五不娶”是指婚前男子的娶妻篩選,如男子一般不娶有惡疾的女子。從婚俗中我們可以看出,漢代婚俗奢靡之風盛行,無論是聘金嫁妝,或是婚宴的花費都尤為豪華奢侈。對于一些平民來說,即使有些家庭貧窮,也會盡可能的辦宴。從講究到極致的婚姻流程可看出,漢代人們對婚姻的重視程度極高。劉少曼在其論文中認為,漢代男女婚戀極不自由。這一點和周代婚戀比較中可得出。如《衛(wèi)風•木瓜》中以木瓜和瓊琚作為定情信物,而漢代男女婚戀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焦仲卿對焦母言聽計從。此外,人們重視子嗣的繁衍。漢代家庭對子嗣極為重視,在休妻“七出”中,有一條便是“無子”而休妻,學者王軍華在其論文《漢樂府女性文學現(xiàn)象透視》中認為,《上山采蘼蕪》與《孔雀東南飛》里的兩位女子,之所以被休棄,可能就是因為無子。其實不僅僅是漢代,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子嗣的繁衍,哪怕是現(xiàn)代文明的今天,也不例外。

二、漢代文學中的婚戀描寫

漢代文學作品有許多,有不少學者將其進行題材分類,本章涉及到的包括《陌上?!?、《上山采蘼蕪》等漢樂府民歌和《協(xié)和婚賦》、《長門賦》等漢賦作品。文學是反映社會現(xiàn)象的一個窗口,是可以透過作家筆觸去分析人文情感的一個切入點。

(一)文學中描寫的婚戀對象

漢賦是漢代文學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種文體,是上層文人的作品,因此它主要著眼于上層社會,其婚姻題材的作品也是以上層文人的視角來寫。費振剛的《全漢賦》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篇目涉及到女性或男女關系。漢賦的作者基本為帝王或士大夫,來自上層社會,他們所接觸的女性一般也處于上層,如皇后妃子一類,歌女舞女一類。而漢樂府民歌則主要是下層文人的作品,描寫對象也多是普通婦女的愛情和婚姻。這些篇目的對象各有不同,大致可以歸為六類:其一是后妃一類。自古以來,宮中女人的婚戀都是重點描述對象,漢賦中司馬相如《長門賦》寫到“夫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賦中描寫了陳皇后失寵后,獨自一人徘徊在深宮,寂寞孤獨又凄涼;其二是宮女婢女等。晚唐詩人杜牧《秋夕》中描述了宮女們寂寞而無聊的深宮生活。漢賦中也是如此。班婕妤《搗素賦》中描寫了宮女搗衣日常;其三是寡婦的婚戀。王粲《寡婦賦》中就描述了一個生活凄苦的寡婦;其四是勞動婦女。漢賦中沒有太多描寫勞動婦女的婚戀情況的,主要是贊揚勞動婦女的勤勞與善良品質(zhì)。王逸《機婦賦》這樣寫到“美色貞怡,解鳴佩......動搖多容,俯仰生姿”,勾畫出一個美麗能干,身姿曼妙的婦女形象;其五是神女、美女一類?!度珴h賦》中《神女賦》有三篇,描寫美人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如《定情賦》、《止欲賦》、《檢逸賦》等,都是描寫美麗女子的外貌、高潔的品質(zhì);最后,和親女子的婚戀,最為著名的王昭君與匈奴和親,于國家而言,是造福國家與百姓的好事,于女子而言,說白了,不過是作為聯(lián)姻的工具,即便是功成名就,也不過是“獨留青冢向黃昏”。自古以來,女子相較于男子,更為重視愛情,而當面對男子變心,甚至拋棄她們時,她們又無能為力,婚姻得不到保障。對婚姻的期待在碰壁時,遭遇現(xiàn)實的打擊而又無法改變時,便被迫成為一個“怨婦”的形象。如在《上山采蘼蕪》中,一個“復”字深刻的展現(xiàn)了棄婦內(nèi)心的幽怨之情。對于女子來說,丈夫便是自己的全部。

(二)婚戀中男女表現(xiàn)的不同

性別不同,在婚戀中的情感體驗也大有不同,女性作為一個群體,在愛情和婚姻中的種種表現(xiàn)都可見其鮮明的個性。有學者總結(jié)她們在婚戀中有以下特點:重視愛情、膽怯被動、被拋棄后的無助等。而男子則是:注重禮節(jié)。漢代注重禮儀規(guī)范,因而在婚戀中男子十分重視禮制,這一點突出表現(xiàn)在士大夫身上;負心者形象。周代《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男子“士貳其行”;重視女子外貌。分析漢代文學,會發(fā)現(xiàn),很少有提到男子外貌,大多還是描寫美麗的女子,《美人賦》、《神女賦》、《靜情賦》等等;自然也有重情的男子,如秦嘉對其妻子徐淑的感情,是很堅定的,兩人異地相思,常常寫詩信給對方。

三、漢代婚戀文學的形式特征

(一)語詞的選擇

從意象的選擇上看,體現(xiàn)為女子的“依附性”和“凄苦感”。意象在文學中不可或缺,意象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美感?!豆褘D賦》中多用“影子、浮萍、懸蘿”等意象,“影子”這一事物,是依附于本體的,不可能脫離本體的存在?!案∑肌保参?,無根,依附于水才能生長,寓意漂浮凄苦。這三者都有個共同點,即“依附性”。女子在婚戀中像影子、像浮萍、像懸蘿,這意味著女子依附于男子,此外還有一些作品中用到“桑榆、芳草、桂枝”等,也同樣如此。從稱謂上看,漢代女子稱男子為“君”,“君”是古時對男子的尊稱,表示尊敬。而女子則自稱為“妾”,如“賤妾煢煢,顧影為儔”。而這稱呼本身就帶有一些階級色彩,從一個稱呼語上便可看出女子的地位是低于男子的。從語氣助詞的使用上看,《寡婦賦》等作品中使用“兮”語氣助詞,也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內(nèi)心極大的痛苦。

(二)整體風格特點

首先,多愁苦悲情,去讀漢賦和漢詩,許多婚戀故事都以悲劇結(jié)尾,思婦主題、棄婦主題的作品大量出現(xiàn);其次,作品中對同類女性的描寫大同小異。大部分文學作品都是男子所作,這些作品有的是描寫女子的美貌,有的是表現(xiàn)女子的悲慘。然而,士人們努力將自身代入女性角色,卻依然無法真切體會到女性的壓抑,不能身受,就無法感同,就像兩篇《寡婦賦》,語句中全是說女子何其悲苦,卻沒提及是怎樣的悲苦;最后,漢代注重禮儀規(guī)范,情感不會噴發(fā),而是有所節(jié)制,有學者對這一現(xiàn)象概括為“德與欲的沖突”。

四、結(jié)語

漢代是中國式婚禮開始定型的時期,從訂婚到成婚,已形成較完備的婚禮模式,是獨具特色的中式婚禮,其中有一些婚俗還是需要我們?nèi)ダ^承的。就女性而言,永遠是弱勢群體,女性應盡量經(jīng)濟獨立,從而達到人格上的獨立,走出家庭,活出自我,而不是一味的依附于男子。在現(xiàn)代家庭中有些家庭依然是父母包辦婚姻,家長的意見實則代表了子女的選擇,這值得我們?nèi)ブ匾暺饋?。本文在查閱古籍文獻的基礎上,著重參考了曹文靜的《漢代詩賦中的婚戀現(xiàn)象研究》、劉少曼的《周、漢兩代民間歌謠的婚戀主題比較研究》以及高林如的《詩經(jīng)》婚姻詩與周代婚禮婚俗文化,非常感謝前人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全漢賦[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2]余冠英.樂府詩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

[3]吳從祥.漢代女性禮教研究[M].齊魯書社,2013.

[4]周振甫.詩經(jīng)譯注[M].中華書局,2001.

[5]岳慶平.中國秦漢習俗史[M].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趙夢真 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