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材下高中語文課程知識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材課程增加了人文知識內容,其教學理念和模式也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新。語文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做好語文課程知識調整優(yōu)化工作,提升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可以為語文教學奠定基礎。從教材視角出發(fā),研究高中語文課程知識,提出科學的方案,可以為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材視角;高中語文;課程知識
語文教材是課程教學開展的基礎條件,教材內容直接影響課程教學質量,也關系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水平。但是,目前高中語文課程知識局限于內部刪減或調整,尚未上升到“除舊納新”的高度。因此,如何遴選高中語文課程知識,如何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關鍵。
一、高中語文課程知識現(xiàn)狀
(一)語言運用類知識缺乏
根據(jù)調查顯示,目前高中人教版新課標語文教材中,雖然刪減了一些基礎類的課程知識,如詞匯知識、語法知識,但是仍然缺乏實踐運用類的知識,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導致語文教材偏向于理論。例如,教材中設置了“某某語句表達了什么”“這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等練習題,這樣設置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課文內涵,但是卻偏離了語言運用教學的方向,達不到語言能力提升、語言學習的目的。之所以造成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由于“語言”和“言語”概念混淆,另一方面則是語文知識本身的問題,即沒有區(qū)分語言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差異,缺乏特色化語言學知識。
(二)程序性課程知識不足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陳述性知識占比過高,程序性知識內容較少,導致學生局限于學習知識、了解語言文化,而忽視了學生語文思維的訓練,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高中語文必修第一冊中,在“表達與交流”的習題練習中,常常出現(xiàn)“朗誦”“賞析”等關鍵詞,其中蘊含了朗誦的特點、功能等陳述性知識,雖然讓學生了解了“朗誦”的基本含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卻無法拓展學生思維,導致學生學習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程序性知識實現(xiàn)了“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結合,是循序漸進的語言訓練,可以指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索語文知識,鍛煉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語文課程教學的意義。
(三)課程知識序列混亂
高中語文教材分為多個主題單元,而知識序列雜亂分布在各個單元中,缺乏邏輯性、序列性,無法體現(xiàn)出語文知識邏輯遞進關系,導致語文教學無序可循,增加了教學工作的難度。例如,在主題單元的導語中,雖然提出了單元學習重點、學習方法,但是缺乏具體的分析和闡釋,無法將導語內容與單元課文有效結合。同時,以主題單元為主的語文教材,過于放大了人文教學主題,導致本體性的課程知識被遮蔽,除了單元導語的教學目標以外,教師需要自主安排教學內容,這不僅增加了語文教學的難度,也提高了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如果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很容易造成課程知識教學不完善,教學內容局限于單元主題,無法保證語文教學質量。
二、基于教材視角的高中語文課程知識優(yōu)化策略
(一)增添語言運用實踐知識
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還需要通過語文課程知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換言之,高中語文教學不是培養(yǎng)使用語言的人,而是培養(yǎng)能靈活運用語言的人,所以合理調整語文教材,增加語言實踐運用類知識,提升語文知識的實踐價值,也能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設置語言規(guī)律知識點時,可以從語言規(guī)律是什么、怎么用等角度出發(fā),利用理論化的知識體系,指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應用,構建“靜態(tài)+動態(tài)”的知識結構,強化語文教材的實踐性。同時,在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充足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生不再是課程知識的儲存器,而是課程知識的運用者、實踐者,所以重視學生主體作用,正確理解學生與語文知識的關系,構建“以人為本”的高中語文教材。因此,增加課程知識的靈活性,強調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激發(fā)學生的靈動思維,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優(yōu)勢,也是高中教材改革必須關注的重點。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改善過于理論化的語文教材,創(chuàng)建豐富有趣的課程知識內容,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優(yōu)化學生對高中語文的認知。
(二)合理調整課程知識結構
首先,應適當增加程序性知識。為了保障課程知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整體性思維,適當增加高中語文教材的程序性知識,科學安排課程知識內容非常必要。因此,在高中語文教材編排中,必須做好從“為什么”到“怎么辦”的過渡,一步一步加深知識教學深度,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知識、加工知識,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內化,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設置課后練習題時,可以安排循序漸進的問題內容,如提煉文章重點語句、分析其表達內容、發(fā)表自身的感悟等步驟,創(chuàng)建程序性知識解析結構,既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知識學習質量,增強課程知識的連貫性,又能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文章內容,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其次,補充陳述性知識。相較于程序性知識而言,陳述性知識強調“是什么”,屬于靜態(tài)化的課程知識,這是實現(xiàn)“為什么”和“怎么辦”教學的基礎,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例如,針對《范進中舉》知識設置而言,雖然文章運用了“諷刺”的手法,但是缺乏“諷刺手法”的具體講解,造成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諷刺手法”的難度,也影響了課程知識的全面性。因此,適當補充陳述性知識的說明和解釋,完善陳述性知識結構,有利于保障學生對陳述性知識的理解質量,又能為知識運行提供幫助。
(三)構建多元化知識呈現(xiàn)途徑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課程知識結構和呈現(xiàn)方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也息息相關。根據(jù)高中語文教學要求,構建多元化知識呈現(xiàn)方式,強調學生主觀體驗和感受,實現(xiàn)“理性+感性”結合的知識序列,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也保障了課程知識教學質量。例如,將主題單元知識轉化為語用系統(tǒng)知識,以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明確各教學階段的語言系統(tǒng)教學內容,一步一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既發(fā)揮了語言的服務價值,又健全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有利于逐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同時,增強課程知識的境域性,創(chuàng)建語文文化情景,也是知識呈現(xiàn)的方式之一。在語文教材中,根據(jù)課文內容,添加一些情景圖片,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想象,既可以增強課程知識的真實性,又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優(yōu)化課程知識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為順利開展語文教學奠定基礎,還能提升高中語文教材知識編排的邏輯性,提升語文教學水平。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材課程知識調整,必須基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結合語言實踐能力教學要求,保障課程知識的合理性。通過分析高中語文課程知識現(xiàn)狀,總結出增添語言實踐運用知識、調整課程知識結構和豐富知識呈現(xiàn)途徑等方案,從多角度探索了高中語文教材改革重點,明確了高中學生學習需求。這不僅提升了課程知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又保障了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輝.從“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看高中語文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15).
[2]康曉靜.談一談高中語文知識拓展類選修課程開發(fā)的思考與實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9).
[3]徐樺君.高中語文知識拓展類選修課程開發(fā)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3(11).
作者:劉洋 單位:重慶市彭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