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陶瓷花鳥繪畫藝術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陶瓷花鳥繪畫藝術要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陶瓷花鳥繪畫藝術要點

在人們腦海里,大自然就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畫家們?yōu)榱酥苯幼屓藗冃蕾p這美好的圖景,就必須發(fā)揮好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能力、文化修養(yǎng)能力以及技藝能力,在頭腦中形成有意識有步驟的創(chuàng)作。意識創(chuàng)作是絕大多數藝術者都具備的,否則他的創(chuàng)作就不能稱之為創(chuàng)作。意識創(chuàng)作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的是作者心理因素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在創(chuàng)作中無論是構思立意、章法布局都反映出作者的心理意識、藝術修養(yǎng)程度的不同,也是個人性格、愛好、審美的重要體現。

一、解讀構思立意的過程

為什么美的事物會在人心中喚起感覺,無疑這是人人愛美的一種體現,就如你見到美麗的鮮花你就想摘它,聽到小鳥唱歌時你就會情不自禁地抬起頭來觀賞它,正因為這種原因畫家們在構思立意上常常把花和鳥畫在一起,運用鮮花和百靈鳥之美來喚起人們心中的愉悅。所謂“美”,“美是觀念與形象的一致,觀念與形象的完全融合。”這種說法確實說出了其觀念特征。畫家要再現一種事物必須經過一段完美的構思,也就是說只有當畫家在創(chuàng)作之前,有了他所要傳達的一切時,對所要創(chuàng)作的作品構成了他一定的想象意識時,腦海里開始形成框架,這種嚴謹的構思立意的過程,才是創(chuàng)作的開端。為什么“美麗地描繪一副面孔”和“描繪一副美麗的面孔”是兩件全然不同的事?因為前者是意愿形的,缺乏實質基礎,是無意識和無立意的繪畫。而后者卻不同,他要深入生活、觀察體驗、寫生記錄、收集素材等活動后產生的一種意境。說到這也許有人會問:“意”從哪里來?清代的方薰就說:“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古則古?!彼J為平庸者作畫必平庸,俗氣者作畫也俗氣,一語道破了不學者作品構思無意而平庸的真理。要使作品構思立意有深處,筆者認為:一是畫家對現實生活的豐富體察、創(chuàng)作經驗的充分積累;另一點便是畫家本人各方面的修養(yǎng)。畫什么?怎么畫?在創(chuàng)作之先,頭腦中就會形成成熟的構思。所以,當畫家創(chuàng)作念頭發(fā)生之時,便開始進入了艱苦的構思過程。構思立意并不等于創(chuàng)作全過程。而進入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則是將生活體驗到的和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東西,通過怎樣的藝術形式和手段反映出來,為構思立意鋪好路。這一過程也是確定“主題”和“形象”的過程,什么樣的主題即要表現什么樣的思想或意圖?什么樣的形象,即吻合主題去再現什么樣的事物。只要畫家具金瓶插桂錦幃調笙之素養(yǎng),創(chuàng)作就會超凡入圣。如珠山八友劉雨岑的《紫氣東來》瓷板花鳥畫,就運用了“金角銀邊”思路構圖,構圖大塊留白,避免了滿架通繪的一覽無余。從意境中感受到動人春色不須多,畫中藤花似霞,燕侶比翼。氤氳中一派祥和之氣,吉瑞之象。花鳥畫,題材本就是花花草草,鶯鶯燕燕,如果構思立意不妥,就會顯得繁雜而落俗。

二、嚴謹的章法布局

章法布局是構圖的核心,是造型藝術術語。構圖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整個作品的構思、布局、規(guī)劃與否,奠定了作品成敗的關鍵,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并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繪畫藝術中,章法布局常用的技巧,特別是陶瓷繪畫藝術,因載體的造型不同,構圖難于平面藝術。藝術家為了表現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如花鳥繪畫,它必須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處理花與鳥的關系和位置,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藝術的整體。這一步驟在傳統(tǒng)繪畫中被稱為“章法”“布局”。上面講了因陶瓷造型的復雜,在創(chuàng)作中尤為重視構圖,因為它不同于宣紙上的平面作畫而單一,由于陶瓷形態(tài)各異,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如果構圖缺乏章法以及合體布局,作品必然雜亂無章,也就失去創(chuàng)作意義。因此根據陶瓷造型來合理布局是創(chuàng)作的關鍵,是陶瓷繪畫必須遵循的規(guī)則。當然對于瓷板而言,與中國畫一樣是平面的作畫,因此幾乎吸納了國畫之經典構圖法。陶瓷繪畫的布局構圖通常有:三遠構圖法:即高遠、平遠、深遠。高遠構圖法:即江河遠山,采用仰視效果。平遠構圖法:即采用平視覺構圖法,多用于描繪平原淺丘風光。深遠構圖法:構圖方式是采用俯視視覺構圖,具有居高臨下,一覽千里的視覺效果。半邊型構圖法:即畫面主題占半邊,另一邊畫襯景或留白題款,這種構圖是經典構圖法,畫面美觀,考究精到。對角型構圖法:即主題和襯景各對稱占一個角。占角型構圖法:即主題占一個角,其余地方畫襯景或留白題款。占中型構圖法:即主題畫在中間,其它地方畫襯景或留白。環(huán)抱型構圖法:即主題在中央,周圍畫襯景,形成環(huán)抱式。還有對稱型構圖法:即上下或左右一邊畫主題,另一邊畫襯景等等。這些常用的構圖法構塑的畫面比較協(xié)調美觀,當然構圖并不是一定要固定的套式,它可根據作者的構思,達到協(xié)調美觀方可。章法、布局規(guī)律簡單說,就是在畫面上制造矛盾,統(tǒng)一矛盾。對于花鳥繪畫來說定為兩線構圖、三線構圖、三角形構圖、“之”字型構圖、縱橫式構圖、三分法構圖、點、線、面構圖法等。又如珠山八友程意亭的《梅占花魁》瓷板畫,該作品在構圖上別具匠心。如以荷莖十字交叉——造險;以花蕾設在其間——求活;以水鳥直角停棲——置死,以荷塘襯于其后——回生。進而花葉形成“面”、莖桿形成“線”、水鳥形成“點”,傳統(tǒng)的畫面內含著現代的形式美感,此作章法、布局得當,是個典型的點、線、面布局,不愧大師之手筆。劉雨岑花鳥單耳壺,該作在扁形單耳壺作畫,作者根據陶瓷造型的特點,巧妙地運用了壺體空間,以三角構圖方式造圖,十字線穿插,兩只小鳥一上一下遙相呼應,枝頭紅葉與鳥肚的色調一致,遠處的小花與近景的竹子圍繞著小鳥,點綴著畫面,整幅作品盡顯春暖花開暖人間的意境,不愧是大師之作。這些常用的構圖法運用不當,無疑會損害畫面的協(xié)調美,然而構圖并不一定需要固定的套用模式,它可根據作者的想象力去構思、去發(fā)揮,從而達到“章法”“布局”得當,使作品協(xié)調、美觀、大方。

三、修養(yǎng)心態(tài)

在創(chuàng)作中作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人的心態(tài)不好時容易煩躁,反之心情好時卻談笑風生,最簡單的理解這是人的心理因素受外部刺激不同反映而已。然而心態(tài)與情境對畫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藝術家的主體感官在一段時間內接受到一定意義的信息時,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對其主體就會產生有意識的心理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就想運用藝術手段反映出受刺激的心理,這也是心理狀態(tài)受客體、客體的背景、客體的關系等整個為主體所感知的事物及其環(huán)境的很大制約作用。藝術行為為什么要講心態(tài)?確切地說藝術行為就是一種心里行為,是心理狀態(tài)與某種情景相碰撞而產生的客觀行為,是藝術家借此行為來抒發(fā)胸中情懷達到一定目的的行為。因此說什么樣的心態(tài)將產生什么樣的作品。為什么很多藝術家喜歡郊游,甚至蝸居靜養(yǎng)心情,這實則是修心養(yǎng)性,提煉精華的過程。如果一心想拋頭露面,用另一種手段炒作自己,他又有多少時間去作畫呢?超脫、悠然、靜心、平和的心態(tài)又怎能發(fā)揮呢?即便是作畫,也只是應酬之作而已。藝術創(chuàng)作本是修身養(yǎng)性之行為,是提煉自己、脫去俗氣、培養(yǎng)文化人氣質的行為。只有這樣藝術作品方能與眾不同。作為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者都懂這個道理,畫前的構思立意不一定很理想,但通過創(chuàng)作中嚴謹的章法布局,以往修養(yǎng)成的心理因素及繪畫功底,在繪畫的再創(chuàng)作中,漸漸地增加畫面感染力,反而會使畫作得到不一般情境。因此說;構思、立意、章法、布局、心態(tài)、意境是藝術化了的境界,比現實更吸引人,更具備理想的高度。畫者通過對自然與人物的加工,把觀者從畫外引入畫內,再從畫內引到畫外,啟發(fā)人們無窮的回味。

作者:吳志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