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在護理中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在護理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在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7年5月—2017年12月92例具有沖動、傷人等行為的精神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約束保護護理,觀察組采用語言、非語言、重建交流機制等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負性情緒明顯減少,患者的滿意度提高,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更符合現(xiàn)代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可減少對患者心理上的不良刺激,確?;颊呒肮ぷ魅藛T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關鍵詞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精神科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女病區(qū)住院且具有沖動、傷人等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有關精神疾病的診斷[2]。92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癥58例,躁狂癥26例,抑郁癥6例,癲癇所致精神障礙2例。對照組46例,年齡17~43歲,病程﹙3.42±1.46﹚年;觀察組46例,年齡19~43歲,病程﹙3.52±1.26﹚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及病種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對于勸說不聽、有暴力傾向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保護性約束護理。觀察組運用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護理,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患者進行保護性約束。具體如下:根據患者沖動行為的程度,確定危機事態(tài)的級別,為每一個級別制定一個合適的非暴力危機干預措施;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方法,使事態(tài)發(fā)展的危險程度降至最低;尋找保證人身安全的一種有效方法,以防事態(tài)演變?yōu)橹w沖突,如腳踢、傷人、自傷、毀物等;為有可能會卷入到此次危機中的人,如醫(yī)護人員、患者本人、其他患者等提供關心及安全防護;待患者情緒平穩(wěn)后,醫(yī)務人員主動與患者交談溝通,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與患者重建交流機制和治療關系;危機解除后,組織相關人員探討此次護理工作中的缺陷與今后可借鑒學習的方法,為下一次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干預打下良好基礎。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觀察患者的負面情緒、患者的滿意度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期以問卷的形式隨機發(fā)放“患者負性情緒調查表”“患者對護士滿意度調查表”。在實施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前后分別對該病區(qū)92例患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實施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后患者的負面情緒﹙憤怒、生氣、恐懼、害怕、受辱、悲傷﹚明顯少于對照組;而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精神病患者情緒激動、行為沖動時實施非暴力危機干預護理,患者負性情緒明顯減少,且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說明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在精神科護理中,更符合現(xiàn)代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可以滿足患者身心需求,能有效幫助患者控制沖動的情緒及行為,避免危機升級,減少患者心理上的不良刺激,確?;颊呒肮ぷ魅藛T的安全。精神障礙患者因受癥狀的支配,常會出現(xiàn)沖動、傷人、自傷、毀物、外逃等特殊行為,護理人員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意外。為了保證患者與他人的安全,確保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常對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但大量臨床事實證明,工作人員在機械性約束患者的過程中,由于患者極力反抗,護理人員很容易受到傷害﹙拳打腳踢、辱罵、吐口水等﹚,這也是臨床護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受到傷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臨床護理中使用保護性約束要持慎重態(tài)度,盡量少用,避免工作人員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避免造成護患關系緊張。非暴力危機干預更加重視對患者心理的干預,通過適當?shù)姆椒▉矸€(wěn)定或改善患者的情緒與心理壓力,對疾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3]。在患者情緒即將失控時,先了解患者失控的原因,換位思考,充分地尊重、理解、關心患者,耐心地勸導、安撫,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早有效地介入干預整個護理過程,可使護患之間緊張的氛圍得到緩解,避免危機升級,有效地幫助患者控制沖動情緒,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利于患者早日康復?!耙圆∪藶橹行摹钡睦砟睿岢珵榛颊咛峁﹥?yōu)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yī)療服務,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支持與人文關懷。非暴力危機干預技巧在精神科護理中恰好體現(xiàn)了這一點,它通過恰當?shù)剡\用語言、非語言、重建交流機制等方法,提早干預危機事件,使危機事件降級,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促進護患關系的良好發(fā)展,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戴尊孝.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結對康復的對照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0,33(4):224−225.

[2]童俊玲.以語言溝通為前提的心理護理對精神病患者的影響[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4):144.

[3]趙立.心理護理及語言溝通在精神病護理中的積極作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35):47.

作者:聶迎春 江慎輝 徐玉琴 單位:景德鎮(zhèn)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