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明代家具傳統(tǒng)禮儀文化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明代家具傳統(tǒng)禮儀文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明代家具傳統(tǒng)禮儀文化分析

摘要:明代家具在設計與運用中彰顯著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也正因為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的獨一無二性滲入明代家具中,才有了中國家具史上獨具特色的家具種類。二者相結合構成了獨具中華魅力,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明代家具。明代家具作為禮儀的載體,彰顯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禮儀文化。文章通過梳理我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發(fā)展脈絡,進而通過舉例分析明代家具在陳列擺設及其造型、材質(zhì)、裝飾和功能等方面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論述了明代家具中禮儀文化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明代;家具;傳統(tǒng);禮儀文化

家具中以椅子、床為首要代表,其中明代的椅子最為典型。明代在文學、地理等方面發(fā)展迅速,經(jīng)濟十分發(fā)達。據(jù)《明史•食貨志》記載,“京城九門之稅,弘治初歲入鈔六十六萬馀貫,錢二百八十八萬馀文?!卑l(fā)達的城市經(jīng)濟直接加快了住宅和園林建筑的興起,從而使人們對家具產(chǎn)生大量需求,推動了家具制造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明代時期中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隨著西學傳入中國,引進了大量思想,為東西文化的交流開辟了窗口。明代家具設計也因此而發(fā)生重大的變革,世人稱明代時期是我國家具歷史上的繁盛時期,具體表現(xiàn)為大量的花梨、紫檀、雞翅木等高檔木料家具以及成套家具的出現(xiàn),家具材質(zhì)堅硬、耐強度高,家具的樣式種類豐富,做工精細,展示出明代家具的高貴典雅,秀麗端莊,與明代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朝相輝映。

1我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發(fā)展脈絡

中國因擁有深厚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被眾人稱為“禮儀之邦”。禮儀文化的出現(xiàn)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主要表現(xiàn)為祭祀禮儀與生活禮儀,春秋時期在儒家思想影響下,提出了“儀”這一概念,這一時期禮儀文化盛行,禮儀內(nèi)容豐富并得以完善。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家具布局非常講究禮儀的規(guī)范。漢代《禮記》中描述了治國之禮,是封建時期禮儀文化的源泉。宋代時期注重家庭禮儀是這一時期的又一特點,家庭禮儀如大文豪蘇東坡在詩文中所說過的洗三風俗,指在嬰兒出生后的第三天為嬰兒進行沐浴儀式,寓意為洗去污穢、消災免難、祈福求祥。到了明清時期,禮儀種類眾多。其中壽禮在《紅樓夢》中便可體現(xiàn),寫到賈母八十大壽的場面,在府內(nèi)大擺筵席,排場浩大、規(guī)格極高,多種活動必須按照規(guī)定傳統(tǒng)禮制進行,祝壽足足慶賀了八天,還請了戲班唱戲,場面很是氣派,可見禮儀文化在此時期的多樣化。此外,明清時期宮廷生活中繁文縟節(jié)眾多,例如皇帝起居、宮廷沐浴、謚冊禮儀、內(nèi)急禮儀、皇帝對岳母之禮、君臣父子之儀、明清服飾之禮以及御膳禮儀等。直到近代社會時期,中國禮儀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發(fā)生了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以鞠躬問候之禮代替跪拜禮,民國時期的禮儀開始表現(xiàn)為在上層社會的握手禮,之后普及于民間大眾?,F(xiàn)代社會中,人們摒棄了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等禮儀,部分禮儀內(nèi)容已經(jīng)隨時代的發(fā)展退出了歷史舞臺。人們對待封建禮儀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出現(xiàn)了新的禮儀形式與內(nèi)容。

2明代家具在陳設與使用上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

在儒學文化的發(fā)展繼承過程中,明代時期家庭的家具是依據(jù)儒學的禮儀文化來陳設布置,在正廳或正房中以中軸線為標準,家具左右對稱擺放陳列,正中擺放案,案上擺放有花瓶、鏡子、鐘表等,寓意為“終生平靜”。案的左右兩側擺放高幾,高幾上放置有裝飾物品,案前是一張八仙桌,八仙桌兩側各置一把太師椅,在廳堂中以中軸線為準,根據(jù)空間大小,左右靠墻擺放數(shù)對椅和茶幾,正位就是主人和身份重要的賓客的座位,墻的兩邊即次要位置,以此類推。在用八仙桌吃飯的時候也講究一些禮儀。傳統(tǒng)上,使用八仙桌時,根據(jù)相對的空間關系來決定座位的等級。對門之座為上座,兩旁之座為偏座,背門之座為下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座[1]。入座時從右側入座,這樣也體現(xiàn)出主賓有別的禮儀文化思想。臥室中家具的擺放則主要以床榻為中心,對稱擺放其他家具,榻下擺放有滾腳凳,床供主人睡覺所臥,床頭擺放一個小茶幾用來放置銅花尊或花瓶,床上中央通常陳列一張小幾,來客時,按照身份高低以及與主人關系的密切度落座,東面的座位為長輩或地位較高者入座,西面的座位是地位稍遜的人入座,坐在椅子或凳子上的是地位更低的人[2]。由此便得知禮儀文化與家具的陳設擺放、主客的身份地位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其體現(xiàn)著主次尊卑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

3明代家具在造型、材質(zhì)、裝飾、功能上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

明代家具在設計原則上注重人文精神,明代家具的產(chǎn)生也與傳統(tǒng)禮儀文化思想緊密相連,禮儀文化中表達出的思想內(nèi)涵,深入淺出地體現(xiàn)在家具的設計中。

3.1禮儀文化在家具造型結構中的體現(xiàn)

明代家具中凳類家具線條風格多變,座面的直線和腿部的曲線相結合,使得家具整體剛柔并濟、挺而不僵,呈現(xiàn)出精煉、古樸之美。其中通過線條曲直變化傳達出動與靜、粗與細、虛與實、剛與柔等不同的感受,從而產(chǎn)生豐富的造型變化[3]。座椅的造型設計受到了禮儀文化的深刻影響,官帽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官帽椅的設計融入了儒家思想中對官運的期盼,其造型因與古代官員的帽子十分相似而得此名。官帽椅又分為北官帽椅(圖1)和南官帽椅(圖2)。從整體來看官帽椅的造型端莊大方,線條簡潔流暢,盡顯明代時期文人的審美情趣和秀麗典雅的藝術風格。四出頭官帽椅展示出北官之大氣,彎材的使用是此椅的特色之一,彎材多運用于搭腦和扶手處,既符合人體工程學,入座后自然舒適,又構成曲線的線條美,看起來優(yōu)雅莊重。在造型設計中,椅背呈“S”形,椅背與座面大多呈直角。人坐于椅上,頭部與頸部置于椅子搭腦上,兩手臂自然垂放于兩端扶手,人的背部能夠依托靠椅背的曲面而得到休息放松,同時,這種“正襟危坐”的姿態(tài)體現(xiàn)禮儀的尊卑,是官禮的真實表現(xiàn)[4],展示出一種謙遜尊重的態(tài)度與彬彬有禮的禮儀文化。南官帽椅從造型上與北官帽椅相比,最大的差異在于“四不出頭”邊角處彎材的明顯,但是南官帽椅比北官帽椅有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用材可方可圓,可曲可直,相互呼應[5]。造型在簡潔中蘊含了更多高超的手法,技藝精湛,呈現(xiàn)出別樣的一種意境。整體來看,官帽椅的造型設計中傳遞出一種規(guī)矩的、秩序井然的禮儀文化特點。

3.2禮儀文化在家具材質(zhì)使用中的體現(xiàn)

鄭和下西洋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來往增多,各種各樣的木料進入中國市場。明代時期,崇尚自然的人文氣息影響了當時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木材本身具有年輪、木射線和管孔,不同的材質(zhì)、不同的切面所呈現(xiàn)的紋理不同,給人的感受迥然不同[6]。明式家具中的黃花梨和金絲楠就呈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金絲楠木因有很強的光澤度,用金絲楠木料作的家具會越用越亮,多用作椅、凳、角柜等家具。黃花梨木成色由外及內(nèi)表現(xiàn)為從淺黃到紅褐色或深褐色。黃花梨木性極為穩(wěn)定,并且有一定的韌性,適宜做案、角柜、寶座、榻等各式各樣的家具。此外,家具材質(zhì)也有高低檔次之別,其中質(zhì)地堅硬的黃花梨、鐵力木、紫檀等屬于硬性木材,材質(zhì)高檔、彰顯名貴。而楠木、櫸木等屬于非硬性木材[7]。不同的人群根據(jù)家庭經(jīng)濟狀況,選擇不同檔次的木材制作家具。由此見之不同材質(zhì)的家具,呈現(xiàn)出不同的藝術風格,更呈現(xiàn)出因材質(zhì)的高低檔次而劃分出的當時家庭的高低貴賤,而這一思想也持續(xù)影響著清代的家具設計。

3.3禮儀文化在家具裝飾紋樣上的體現(xiàn)

裝飾元素作為家具的主要表現(xiàn)語言,給人以直觀的印象,展現(xiàn)出家具的主題和氛圍。在中國古典家具中,裝飾元素既表現(xiàn)主題,又象征暗示[8]。明代的裝飾技法多種多樣,家具的裝飾通過雕、鏤、鑲、嵌、描等手法為原有的造型錦上添花。裝飾也極為講究。由于明代禮儀秩序分明,不同階層身份的家庭在家具的裝飾上也有明顯的區(qū)分,宮廷、官員大臣使用的家具在裝飾技法上多使用御龍圖案,并且宮廷與官員大臣使用的龍紋樣式不同,龍的數(shù)量也不同。宮廷家具使用的龍紋數(shù)量多,龍紋圖案雕刻精美,引人注目,例如,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所呈現(xiàn)的明宮舊物——明嘉靖官皮箱上雕刻的雙龍紋,樣式繁瑣,紋樣華麗精致,足以彰顯奢華之美。而官員大臣的家具只是略微進行裝飾,甚至在明朝李東陽編撰的《大明會典》卷六十二中記載到,“帳幔的裝飾不允許用赭黃的龍鳳紋,并且根據(jù)職官品級高低,有不同的裝飾標準。又令官員床面屏風用雜色漆飾,不許雕刻龍鳳紋樣?!币虼嗽诩揖叩难b飾上受禮制森嚴的限制,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影響,從裝飾紋樣的不同即可辨認不同等級的職官。而普通百姓的家具裝飾多采用花鳥紋樣式或線條勾勒,或是在椅子背板上作一些雕飾或鑲嵌。大多家具上的圖案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講究對稱均衡,注重結構美,強調(diào)局部與整體的比例。在注重綱常倫理的中國古代社會,家具中的裝飾內(nèi)容常常帶有禮教的作用,從這一方面,即表明不同等級受到不同的規(guī)定限制。明代時期,家具在裝飾上體現(xiàn)出等級森嚴的制度與社會階層主次尊卑的禮儀文化思想。

3.4禮儀文化在家具功能作用上的體現(xiàn)

以坐具為例,雖然功能相似,但是身份不同的人坐具也截然不同。明代坐具中寶座、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等是有扶手的坐具,燈掛椅、靠背椅、圓凳和馬扎是沒有扶手的坐具。寶座為天子用之,左右兩邊均有扶手,并且搭腦及立柱上精美地裝飾著透雕盤龍,是天子身份地位尊貴和至高無上權利的象征。交椅作為一種具有折疊功能的扶手椅,一般在外出活動時使用,方便折疊搬動,便于讓官者休息。圈椅又名羅圈椅,是交椅的一種,此種椅子陳設于室內(nèi)并成對擺放,其中也體現(xiàn)著儒家思想中的對稱和諧之美,圈椅中管腳棖制作成“步步高”趕棖的結構則寓意著“仕途步步高升”。玫瑰椅造型結構相對來說更加簡樸、小巧。不論從材質(zhì),尺寸還是裝飾上都不同于官帽椅、太師椅、交椅、寶座。沒有扶手的坐具便屬于檔次較低的家具,材質(zhì)簡單,通常不出現(xiàn)于正式場合。這些不同種類坐具的設計,與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影響和禮教制度的根深蒂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此外,在唐寅《韓熙載夜宴圖》臨本中不難發(fā)現(xiàn),畫家在原有畫面中進行了創(chuàng)新,每幅畫面之間加以屏風、盆景等裝飾作為分隔,并且每幅畫中增添了許多家具。其中屏風作為家具的一種,樣式古樸、高雅,古代百姓通常席地而臥或者席地而坐,由于衣單而體薄,極其容易沾染風寒,因此為了避免端坐時涼風進入體內(nèi),需要物件進行阻斷或減緩氣流,具有這一功能性的屏風就此誕生[9-10]。屏風還具有分隔、遮蔽的使用功能與裝飾的審美功能。明代的屏風在屏面設計與裝飾手法上有了顯著的變化,采用鑲嵌、雕鏤等技法豐富了畫面內(nèi)容。等級禮制也隨著屏風的材質(zhì)、雕花樣式、裝飾華麗程度的不同體現(xiàn)出來。

4結語

明代家具中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在如今仍具有深遠影響。傳統(tǒng)禮儀文化在家具中的體現(xiàn)能夠使人從道德教化方面得到規(guī)范,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明代禮儀文化與明代家具二者相輔相成,抒寫著歷史篇章,彰顯中華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博大精深?,F(xiàn)在隨著家具的不斷演變,人們淘汰了舊時的禮節(jié),但是關于禮儀的傳統(tǒng)文化還在不斷傳承,這種傳統(tǒng)文化已注入人們的精神思想,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參考文獻:

[1]王建男.中國人的雅致生活[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4.:152.

[2]袁源.明代文人生活中的家具使用—社交禮儀篇[J].家具,2012,(02):63-64.

[3]李瀟.明式家具風格特征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18,(06):24-25.

[4]梁梁.明式座椅中禮儀特征分析與研究[D].山東:山東藝術學院2016.

[5]孔文玉,李巖.中式家具與軟裝配飾[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5:99.

[6]門超.明式家具中椅子的審美特征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18,(09):11-13.

[7]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香港: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139-144,160-161.

[8]李澤添.中國古典家具設計的美學特征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19,(09):30-31.

[9]楊濟源.論屏風在古代室內(nèi)生活中的作用[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20,(01):90-91.

[10]陳年.客家文化元素在現(xiàn)代“贛派”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林產(chǎn)工業(yè),2019,46(07):57-60.

作者:崔佳穎 單位:內(nèi)蒙古藝術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