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計算機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計算機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分析

摘要: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計算機技能更是現(xiàn)代人才應該具備的基礎技能。大部分中職院校都已開展了計算機課程,是中職學生學習相關專業(yè)的基礎,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社會就業(yè)競爭力。但由于計算機課程中涉及了大量的知識點,學生存在著學習困難的現(xiàn)象。筆者作為一名中職計算機教師,將結(jié)合日常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開展中職計算機教學及其價值,以便促進我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思維導圖;思維發(fā)散;主觀能動性

1思維導圖定義及其特點

1.1定義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是通過發(fā)散性的思維,以達到思維拓展與知識記憶的目的。思維導圖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往往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點,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1]。

1.2特點

1.2.1中心主題

思維導圖開展的核心是通過對關鍵詞的思維發(fā)散,以達到知識記憶與知識理解的目的。因此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必然要有中心主題,此中心主題能夠?qū)⒏鱾€知識點有效串聯(lián)。尤其在計算機課程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將中心主題進行拓展,不拘泥于詞匯,亦可以將詞匯作為中心主題作為思維拓展的核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發(fā)散思維

發(fā)散思維是思維導圖開展的方式,導圖最后的形成正是思維導圖運用的成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通過設立核心的主題,不斷的引導學生逐級的進行思維發(fā)散,讓學生逐步拓展思維,以達到課程知識點邏輯關系網(wǎng)建立的目的。

1.2.3分層特點

大腦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中職學生雖然想象力十分豐富,但卻欠缺邏輯思維的能力。思維導圖通過核心主題、思維發(fā)散的方式建立相應的知識點導圖,在這過程中相應的知識點被不斷的分層與分類,從而將其最為基礎的順序關系與邏輯關系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思維導圖本身就像知識的容器,盡可能地容納知識點聯(lián)想數(shù)目。

2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

2.1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一節(jié)長達四十多分鐘的課堂中,中職學生很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效、集中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導致學生在知識點的把握上出現(xiàn)疏漏的現(xiàn)象。因此中職教師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將課堂知識點串聯(lián),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點,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學生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2.2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現(xiàn)代中職學生雖然普遍都對計算機感興趣,但在學習計算機課程的過程中普遍興趣不高。計算機課程中的專有名詞多、知識點理論化強、教學效率不高,都嚴重挫傷了中職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思維導圖的運用,幫助學生快速抓住課程的核心,通過知識網(wǎng)的建立,以提高學生的理解效率與記憶效率,幫助學生樹立了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自信心,進而提高了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傳統(tǒng)計算機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3.1課堂教學形式化

中職計算機課程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基礎》等,中職教學的理念是培養(yǎng)一線技術型人才,大部門中職計算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夯實[2]。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機械化的執(zhí)行教學計劃,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形式化。

3.2知識掌握松散化

中職學生在計算機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是被動的跟隨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并沒有主動的進行思考,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往往“聞過即忘”,知識掌握松散化、零碎化,并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尤其在標識符的分類上,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記憶遺忘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在復習時,只是以單節(jié)課程為復習單元,并沒有前后課程中同類知識點進行分類,探求其中的邏輯關系的,從而導致學生復習效率低下,知識掌握較為松散。

4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4.1合理選擇主題

思維導圖的應用首先要選擇合理的主題,才能夠有效的開展思維的發(fā)散。因此中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應該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核心詞匯或圖像作為知識發(fā)散的核心。此時教師在選擇主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兩點原則:第一,主題具有發(fā)散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主題進行思維發(fā)散,總結(jié)計算機課程教學知識點;第二,主題具有總合性,主題本身能夠包含多個類別與多個層次的知識點[4]。例如:教師在講解版面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將版面設計作為核心主題,以便學生更好地開展思維發(fā)散。另外在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可以將版面設計作為核心主題詞與核心圖形(圖一:版面設計核心主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散個人思維。此外,版面設計的內(nèi)容包含設計要點與版面結(jié)構兩方面的內(nèi)容,具有發(fā)散性與總合性,教師在確定合適的主題后只要進一步的引導學生以其為思維發(fā)散核心,從設計要點與版面結(jié)構兩個方面進行二級思維發(fā)散,建立以版面設計為核心主題的知識結(jié)構網(wǎng)。

4.2科學發(fā)散思維

思維導圖建立過程中發(fā)散思維是其實現(xiàn)的方式與工具。因此中職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地認識到思維發(fā)散的重要性,在確定核心主題的基礎之上,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多層級、多分類的思維發(fā)散。中職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思維發(fā)散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堅持以學生為本原則,計算機課程運用思維導圖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把握各個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主動探討與研究知識點的關系,從而強化其記憶;第二,堅持多種教學方法相結(jié)合的原則,思維導圖的建立也可以將其看作教學知識點的總結(jié),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思維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總結(jié)知識點,從而實現(xiàn)思維導圖與知識點概念圖的“二合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5]。例如:教師在復習課程中幫助學生建立以網(wǎng)絡為核心主題的知識網(wǎng)絡時,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jié)構。首先教師讓學生回顧網(wǎng)絡是什么,強化學生對于網(wǎng)絡概念的理解。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將與網(wǎng)絡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將其分為組成、控制、功能、通信線路、分類,完成一級聯(lián)想。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五大一級分類的類別,通過知識點知識查閱、筆記整理、小組討論等方式,將所學的知識點補充進去,使學生的腦海中建立思維導圖結(jié)構網(w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5結(jié)語

中職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首先要把握思維導圖的概念,把握思維導圖主題與思維發(fā)散過程兩個方面,并采用多中教學方法輔助思維導圖教學的開展,從而提高中職計算機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鞏固學生的知識成果。

參考文獻:

[1]欒雪.思維導圖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卷宗,2018(1):186.

[2]陳紅燕.思維導圖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卷宗,2017(36):141-141.

[3]趙福江,王艷.思維導圖在中職計算機藝術設計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初探[J].情感讀本,2018(5):45.

[4]劉超.思維導圖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yè),2017(31):27-29.

作者:陶松嵐 單位:武漢技師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