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高職院校成長型教學管理隊伍對比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成長型教學管理隊伍對比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院校成長型教學管理隊伍對比

[摘要]為了了解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情況,本研究采取抽樣調(diào)查的方式對比分析了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與“成長型”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隊伍,不僅準確界定了二者在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方面的差距,而且為“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策略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示范性;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比較研究

近年來,高等職業(yè)教育從急速擴張期的負面影響中日趨走向成熟,無論是辦學數(shù)量、還是辦學規(guī)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為了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與產(chǎn)業(yè)轉型的需要,又好又快地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一場涉及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建設、教學改革等高職教育內(nèi)涵建設的“革命”正在熱火朝天地展開,高職院校進入了新一輪的質(zhì)量發(fā)展期,“內(nèi)涵發(fā)展、提升質(zhì)量、辦出特色”成為這一時期的根本任務。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是高職院校發(fā)展與改革中最為關鍵的兩類人力資源,是反映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長久以來,各類高職院校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有規(guī)劃、有措施、有政策,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卻常常被忽視。教學管理人員面向教學、面向?qū)W生,是最具代表性的學校管理人員,隊伍結構、數(shù)量、素質(zhì)及能力等因素能否適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成效和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1]。

一、江蘇省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分布狀況

江蘇是教育大省,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質(zhì)量一直處于全國前列。為了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促進高職教育的快速發(fā)展,教育部于2006年啟動了“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工程”,即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工程。2007年,江蘇省教育廳開展了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遴選工作。2010年,教育部在原百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工程;江蘇省內(nèi)一些高職院校依靠雄厚的辦學實力、準確的辦學定位、創(chuàng)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省級的示范性高職院校,引領了江蘇省高職教育的發(fā)展。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江蘇省高等職業(yè)教育質(zhì)量2015年度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4年底,江蘇省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有81所,其中國家級示范性(骨干)院校15所(占比18.5%),省級示范性院校20所(占比24.7%)、省級示范培育點5所(占比6.2%),省級以上示范性院校的占比為49.4%;本文將除此以外41所非省級以上示范性院校的普通高職院校定義為“成長型”高職院校,也占據(jù)半壁江山。

二、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與“成長型”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為了了解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與“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方面的建設情況,準確界定兩者之間的差距,本研究的課題組開展了抽樣調(diào)查。

(一)調(diào)查方式

本次調(diào)查以教育部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采集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狀態(tài)數(shù)據(jù)”中有關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的相關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并配合網(wǎng)絡調(diào)查與個別訪談等形式,旨在進一步了解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現(xiàn)狀。自2008年起,反映高職院校教學狀況與整體管理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狀態(tài)數(shù)據(jù)”每年采集一次,能夠反映出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信息;經(jīng)與各高職院校數(shù)據(jù)采集負責人的反復溝通,本研究獲得江蘇省16所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數(shù)據(jù),其中省級以上示范高職院校7所,“成長型”普通高職院校9所。

(二)調(diào)查結果與比較分析

1.示范性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情況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7所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共配備教學管理人員322人,每校平均46人,學生總數(shù)62,780人,平均195名學生配備一名教學管理人員。其中,教學管理職能部門(教務處)配備的教學管理人員77人,占所有教學管理人員的23.9%,平均每校11人左右,基本按9至13人配備。各二級學院與教學部門(包括分院、系、部一級)教學管理人員245人,各校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分院、系、部等教學部門,共計66個二級學院與教學部門,平均每個二級學院與教學部門配備的教學管理人員為3.7人。7所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基本情況的分類統(tǒng)計結果顯示:(1)年齡結構方面,40-50歲與35歲以下人員占多數(shù),分別占總人數(shù)的31.1%和32.6%;50歲以上人數(shù)僅占11.5%,且各校分布情況不同,相對于綜合性或理工類高職院校而言,行業(yè)性或?qū)I(yè)性較強的高職院校中此年齡段教學管理人員的人數(shù)較多,但藝術類高職院校有特殊性,教學管理隊伍更趨向年輕化。(2)性別結構方面,男性占46%,女性占54%。就一般高職院校而言,女性教學管理人員占多數(shù),但部分行業(yè)內(nèi)高職院校如農(nóng)業(yè)類院校,男性教學管理人員較多。(3)學歷結構方面,本科學歷人員占多數(shù),達到了68.3%,碩士占23.9%,博士研究生和??萍耙韵聦W歷人員較少,比例分別為3.5%和4.3%。(4)學位結構方面,碩士學位人員占多數(shù),達了46.9%,學士學位人員次之,達到了39.1%,博士學位與無學位的比例較低,分別為3.1%和10.9%。(5)職稱結構方面,高級職稱人員達到了45.7%,其中以副高職稱為主,主要分布在教學管理的領導崗位,中級職稱比例35.7%,初級與未定級的比例分別為12.7%和5.9%。(6)教學管理工作年限方面,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18.9%,30年以上的僅0.6%,其余均分布在5-20年之間。

2.“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情況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9所“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共計214人,平均每校教學管理人員23.8人,平均每214個學生配備一名教學管理人員。其中教學管理職能部門(教務處)配備的教學管理人員67人,占到所有教學管理人員的31.3%,平均每校8人左右。各二級學院與教學部門(包括分院、系、部一級)教學管理人員147人,各校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分院、系、部等教學部門61個,平均每個二級學院與教學部門配備的教學管理人員為2.4人。9所“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基本情況的分類統(tǒng)計結果顯示:(1)年齡結構方面,50歲以上人員占多數(shù),高達30.8%,40-50歲及35歲以下分別占到總人數(shù)的25.7%和26.6%。(2)性別結構方面,男性占40.2%,女性占59.8%。(3)學歷結構方面,本科學歷人員占多數(shù),達到了67.8%,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人員比例均不高,分別為2.3%和13.1%,而??萍耙韵聦W歷人員所占比例偏高,達到了16.8%,其中有一所學校的專科及以下學歷人員比例達到了32.3%。(4)學位結構方面,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人員占多數(shù),分別到達了36.4%和29%,博士學位人員1.9%,比例較低,而無學位的比例高達32.7%。(5)職稱結構方面,高級職稱人員達到了33.2%,中級職稱的比例為29.8%,初級與未定級的比例分別為19.2%和17.8%。(6)教學管理工作年限方面,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人員占19.6%,30年以上的占9.3%,其余均分布在5-20年之間。

三、示范性高職院校與“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比較分析

第一,從教學管理人員的配備情況來看,“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數(shù)量遠低于示范性高職院校,前者的學生與管理人員配比達到214:1,部分院校甚至高達294:1,超出示范性高職院校的195:1,說明前者的教學管理人員相對不足;“成長型”高職院校的校級教學管理人員比例高于示范性院校,前者配備于二級學院和教學部門的教學管理人員卻相對不足,平均一個二級學院僅配備2-3名教學管理人員,部分高職院校的二級學院僅配備一名全面主持工作的院長(副院長)與一名教學秘書。

第二,從教學管理隊伍結構來看,示范性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年齡結構層次較為分明,以35歲以下人數(shù)較多,35-50歲之間的中間力量也比較充足,50歲以上的人員占比較低,梯隊分布較為合理;“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呈現(xiàn)“兩頭多、中間少”的分布狀態(tài),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數(shù)最多,部分院校仍然留用60歲以上的教學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的梯度不明顯。另外,在性別結構上,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隊伍中無明顯的性別偏差;“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中性別偏差的比例較大,現(xiàn)有的教學管理人員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兩者相差近20%。

第三,學歷結構方面,江蘇省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學歷層次普遍較高,本研究統(tǒng)計的7所示范性和9所“成長型”高職院校中,分別有5所和4所高職院校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學管理人員,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學歷的教學管理人員占多數(shù);相比示范性高職院校,“成長型”高職院校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學管理人員較少,??萍耙韵聦W歷的教學管理人員過多,其中一所高職院校此類人員的比例達到33%。

第四,學位結構與學歷結構的情況較為相似,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示范性高職院校碩士學位以上的比例達到50%左右,教學管理隊伍參加繼續(xù)教育與學位提升的渠道較為暢通;“成長型”高職院校與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差距較大,無學位的比例高達32.7%。

第五,職稱結構方面,示范性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中高級職稱的比例較高,職稱結構呈現(xiàn)“倒金字塔”的狀態(tài),“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中初級和未定級的人員比例較高,占比37%,中級職稱的人員比例相對偏小,呈“兩頭大中間小”的分布態(tài)勢。

第六,教學管理工作年限方面,雖然“成長型”高職院校和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基本情況較為相似,但是前者教學管理人員中30年以上工作經(jīng)歷的比例達到9.3%,遠遠超過了示范性高職院校。

綜上說述,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者與策劃者,教學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情況直接影響著教學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尤其是當前高等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背景下,教學管理隊伍的適應性直接影響到改革的成敗與效果。通過對比分析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與“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情況,本研究總結出“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人數(shù)不足、隊伍不壯、基層配備不足、結構不合理、適應性不強等,這些因素制約了“成長型”高職院校的發(fā)展與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文林,何榮,等.廣西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廣西教育,2012,(12).

作者:俞潔華 王波 單位: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