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孔子教育思想中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孔子教育思想中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

【摘要】孔子以德為首、有教無類、教學相長等教育理念和注重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對現(xiàn)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現(xiàn)代教育應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發(fā)展;注重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加強思維能力訓練;注重對教師水平的提升,做到終身學習;注重學生身心發(fā)展,建立友好、和諧師生關系。

【關鍵詞】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內容;現(xiàn)代教育啟示

在當今21世紀的今天,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然而,說到底,當今世界的競爭是以人才為核心而展開的,而人才的培養(yǎng)是依靠教育而進行的,有什么樣的教育就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人才。不可否認,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我們仍然在一些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也包括教育??鬃邮俏覈糯鷤ゴ蟮乃枷爰?、教育家,其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經濟、政治等均有重要影響,其教育思想更是在世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一、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1、以德為首,注重道德教育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其非常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重視對學生完善人格的培養(yǎng),教學生學會做人??鬃訉⒌赖陆逃鳛槠浣逃枷氲暮诵膬热荩⒅貙W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以孔子為代表儒家思想,一直倡導個體要具備較為高尚的道德品質,要成為君子、賢人。因此,孔子在其教育活動中,首重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學生都能夠在道德品質方面有所提升,做一個道德高尚的君子。在平常對學生的考察中,孔子也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作為重要的衡量依據(jù)。

2、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孔子生活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孔子之前只有上層社會的弟子才有接受教育的權力和機會,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受教育的權利被上層社會所壟斷,被稱之為“學在官府”。孔子創(chuàng)辦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從此打破了“學在官府”的狀況,使得平常百姓的弟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并且孔子在招收學生時也并不會因其出身、家境等區(qū)別對待?!白孕惺懸陨希嵛磭L無悔焉”。[1]大概意思是說只要學生本人有學習的愿望,奉送上幾條干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我的學生了??鬃诱J為不論家庭出身,社會地位等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也正是因為如此,孔子招收了大量底層社會的弟子,使得他們都有機會接受教育,并且在這些人之中也出了不少當時社會的精英。

3、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注重啟發(fā)式教學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2]”意思是說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到學生想要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要去指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整的表達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啟發(fā)他,如果學生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給他舉例了。也就是說如果學生本人沒有獲取知識的欲望,則不去啟發(fā)、引導,不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不要再給他們舉更多的例子了。孔子非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意識,在孔子的執(zhí)教生涯中,他也能夠很好的將啟發(fā)式教學的教育方法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之中。

4、在教學內容上,涉及范圍較廣,注重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具體而言,孔子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禮儀道德、音樂舞蹈、射箭、騎馬、書法以及計算,由此可見孔子教學內容涉及范圍之廣。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都在倡導公民要做君子、圣人、仁人志士,做一個道德高尚的“賢人”,而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賢人”就必須首先要知書明禮、博學多才,因此孔子在其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非常廣泛,在各個方面對學生嚴格,力爭使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完善,做一個在各個方面都較為完善“賢人”。盡管有人可能會說,孔子身處于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其教育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為其階級統(tǒng)治辯護的;然而,就孔子在教學內容范圍的涵蓋而言,仍然對我們現(xiàn)代教育,尤其是素質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5、在師生關系方面,孔子提倡師生平等對話、互相交流,并提出了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

孔子與自己的學生關系都非常的要好,作為老師孔子也非常關心學生,他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也關心學生的生活。關于描述孔子與其學生關系的故事在《論語》中多處都有所涉及。據(jù)《論語》載:有學生生病了,孔子自己曾多次探望;另有一次,孔子的一個學生因為意外事件而去世,孔子聽說了這個消息當場難過地嚎啕大哭。這些都足以看出,孔子作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另外,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出了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是故教學相長也?!盵3]意思是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不斷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欠缺之處,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之中,能夠不斷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促使雙方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我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都產生了較為重大的影響。僅就其教育思想而言,對我國的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二、孔子教育思想對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

1、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發(fā)展

孔子在其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道德素質的塑造和培養(yǎng),反觀現(xiàn)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教育與孔子首重德育的教育思想相去甚遠。1985年5月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就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fā)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shù)量和質量?!盵4]自此次從國家層面提出“素質教育”的方針之后多次在不同場合予以重申和強調,如果從此次首次提出開始算起,素質教育的方針也已經執(zhí)行了30多年,然而從現(xiàn)實的情況來看,我們的教育仍然處在“應試教育”的怪圈。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類似于“為中小學生減負”這樣的新聞報道不時的會出現(xiàn)在各類媒體之上。為什么我們的媒體要提倡為中小學生減負呢?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我們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太重,特別是城市中的孩子。我們的社會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在學校里老師往往喜歡都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在一些學校甚至分班和學生座次都是按照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安排的;在學校之外,學生家長之間討論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想盡辦法給孩子報各類的輔導班,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甚至連孩子正常的休息時間都被完全的占用了。然而,問題在于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除了學習就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嗎?老師和家長一味追求的考試成績真的就那么重要嗎?在現(xiàn)實面前,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這個社會去認真反思的。在這樣的教育之下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我們的很多學生,很多孩子成為了“考試的機器”,他們除了學習好,成績好之外,其他各個方面都非常欠缺。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讀書、考試的“考試機器”。我們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打破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模式,轉向重視學生思想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獨立自主、健康身心、人際交往等的“素質教育”,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2、注重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處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講解知識,學生接受知識,即所謂的“灌輸式教育”,沒有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盵5]即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引導,注意對學生思維的調動,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去探索,而并非是老師對學生的“灌輸”,更不是教師直接給出標準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教育從根本上講是教師教師傳授給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而并不是書本知識的獲得。在教學活動主教師要注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使得他們能夠掌握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

3、注重對教師水平的提升,做到終身學習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速度飛快,知識更新的速度也在大大加快,這就要求公眾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水平,更新知識。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時代精神的引領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就必須做到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取并掌握前沿知識,進而將其傳授給自己的教育對象。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能夠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人才,關鍵在其教育水平的高低,而教育水平的核心就在于教師水平的高低。21世紀世界各國之間競爭的核心就是人才,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競爭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就必須要擁有一支世界頂尖的人才隊伍,而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就在教育,因此,在世界各國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作為減負人才培養(yǎng)、國家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水平,以“四個面向”要求自己,為我國未來的發(fā)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4、注重學生身心發(fā)展,建立友好、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對教育教學活動及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擁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輕松愉悅,在這樣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學習內容,從而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另外,師生關系友好、和諧也更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從而也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師生關系友好、和諧,也能夠使教師在工作中感到輕松愉悅,從而以更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于教學活動中,從而也有利于教學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同時也更加促進了友好師生關系的進一步鞏固,形成良性循環(huán)??鬃釉谄浣虒W活動中與自己學生的關系就非常要好,在各方面如慈父般關心、照顧學生,甚至在學生生病期間親自給學生送藥,自然而然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好的,在孔子晚年日常生活基本也都是學生在照顧,甚至在孔子去世之后學生為其守三年之孝。這些都足以說明師生關系的和諧對教育教學和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當然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因此,包括社會、學校、家庭、教師和學生等的各方力量應該共同努力,為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貢獻自己的力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關系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是國家長遠發(fā)展的前提與基礎,只有擁有良好的教育才可能擁有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我們應該向孔子學習,轉變教育發(fā)展方式,著力發(fā)展素質教育,著力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走教育“內涵式”發(fā)展道路,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水平的現(xiàn)代化人才。

作者:王宇濤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