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探析

摘要:綠色建筑在我國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如何對綠色建筑展開全面有效的評價,是保證綠色建筑水平的重點內(nèi)容?;诖耍疚膶ξ覈G色建筑評價標準與美國LEED展開比較,其中主要包括結構體系的比較、評價方式的比較以及評價結果的比較三方面內(nèi)容。并研究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完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建立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定量評分條款以及采用信息化的申報過程三方面內(nèi)容。

關鍵詞: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評價結果

1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已經(jīng)成為當今綠色建筑行業(yè)的主要組成部分,綠色建筑能夠符合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在實際建筑的過程中,能夠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還能夠保證最終的建筑質(zhì)量。而確定綠色建筑質(zhì)量的方式,就是對其展開評價,目前我國已經(jīng)在美國LEED基礎上,建立了一定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本文將重點研究二者之間的差別,完善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2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與美國LEED比較

2.1結構體系的比較

我國首次在2006年推出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并在2014年在原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做出了完善,本文將其與美國LEED展開對比分析,確定二者在實際實施中的差異,最終確定適合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二者在結構體系中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一,評估對象之間的差異,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將評估對象分為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兩種類型,公共建筑主要包括辦公建筑、商場以及旅館等。而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則將建筑劃分為5個冊,每個冊中將建筑分為不同類型,根據(jù)類型的不同,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在實際評估的過程中,根據(jù)建筑類型選擇相應的評價系統(tǒng)。針對評價對象之間的差異能夠看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針對我國實際國情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標準,我國綠色建筑正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因此只制定了單一和簡單的劃分。而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則根據(jù)所有建筑展開細致詳細的劃分,并建立了對應的評價系統(tǒng),這是經(jīng)過長時間完善形成的,與美國的國情相符。第二,二者之間評價指標的對比,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指標會主要分為評分指標以及加分指標,其中評分指標主要包括節(jié)地與室外環(huán)境、節(jié)能與能源、節(jié)水與水資源使用以及節(jié)材與材料使用等,每項指標都具備控制項以及評分項,其中加分項主要包括綠色建筑中的提升與創(chuàng)新等[1]。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將評價指標分為評分指標與加分指標,但是在LEDD體系中,不同評價體系中的評價指標也不同,例如,在新建建筑指標中,主要分為整合過程評價、選址評價、交通評價、可持續(xù)評價、節(jié)能評價以及材料評價等,各項評價指標都具備相應的得分項,其中創(chuàng)新設計與材料的地域性,屬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加分項指標。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將建筑項目的全壽命周期作為重點內(nèi)容,而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并沒有對建筑的管理階段以及運營階段展開評價,而是將施工管理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相互融合。

2.2評價方式的比較

針對評價方式,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將評價方式分為設計評價以及運行評價,其中設計評價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核通過之后展開,運行評價則是需要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建筑使用一年的基礎上展開評價。在設計評價的過程中,針對施工管理以及運營管理,給予相應的條文,在運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將其中的7個指標展開全面有效的管理。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設計評價以及運行評價,屬于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需要展開分別認證,一個施工項目也可以得到雙認證。而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使用的是全過程評價方法,從項目的設計一直到項目使用,展開跟蹤評價,共展開一次認證,這一點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具有較大的差異。

2.3評價結果的比較

我國綠色建筑評價分為控制項以及評分項,控制項的評價結果可以分為通過以及不通過,如果項目不通過,則不能申請再次認證,而評分項則是根據(jù)建筑使用滿足標準的程度展開。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共分為7種類型,每種指標下會設置相應的評分項,將幾項評分項的結果相加,為最終項目的評分總分,滿分為100分。在評分的過程中,需要先對建筑滿足指標程度展開評價,確定各種指標的實際得分,同時計算出各項指指標的評定得分,將實際得分除以得分項的總數(shù),再乘以100,得出最總的評價結果。是如果建筑中具備創(chuàng)新項目,則需要在其中加入加分項。最終的評價結果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為50~60分,為一星等級,第二等級為60~80分,為二星等級,第三等級為80分以上,為三星等級[2]。美國LEED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使用的結果評價模式為打卡模式,在實際評分的過程中,先確定建筑的類型,再選擇相應的評價體系。其中加分項10分,評估項100分,最終的總分為110分。在此過程中,需要在每種指標中,根據(jù)建筑的滿足程度展開評價,將各項評價指標的得分相互累計,最終得出的結果為最終成績。在美國LDDE中,評價結果共分為四個等級,其中40~49分認證等級,50~59分為銀級、60~80分為金級,80分以上為鉑金級。

3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完善措施

3.1建立多樣化的評價標準

提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多樣化,不僅能夠為評估人員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還能夠保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針對性以及專業(yè)性。目前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評價對象只有兩種,并沒有對建筑展開進一步的劃分,如果將所有建筑都按照這兩種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則無法對其展開科學全面的分析。因此在完善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綠色建筑行業(yè)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以及國情,將綠色建筑類型進一步細化,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進而實現(xiàn)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多樣化??梢圆捎醚驖u進的方式,對其不斷完善,針對綠色建筑工程的類型以及建筑使用途徑,逐漸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展開完善,避免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急于求成的情況,影響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用質(zhì)量。

3.2定量評分條款

定量評分條款能夠提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實施效率,在美國LEED中,每項評價標準都對應著相應的可量化評價標準,在評價過程中能夠確定項目滿足標準的程度,進而降低評價難度。例如,在材料能源評價指標中,材料使用率如果在5%,則可以得到一分,如果達到7%,則可以得到兩分,這種定量評價的方式,能夠提升最終綠色建筑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還能夠保證評價過程的標準性。在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并沒有展開量化分析,只制定了數(shù)值的范圍,使用的定性詞匯較多,因此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評價人員很難對其展開細致的評分,進而出現(xiàn)評分差異的情況。因此在完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過程中,需要對其中的評分標準展開定量處理,逐步實現(xiàn)綠色建筑評價的標準化以及準確性,最終達到提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用效率的目的。

3.3采用信息化的申報過程

目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因此在綠色建筑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其中。我國傳統(tǒng)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使用的申報流程較為復雜,工作效率不高,在此過程中,需要在建筑網(wǎng)站中下載綠色建筑評價申報書,根據(jù)申報書中的內(nèi)容,準備相應的設備材料,評審通過之后,為其頒發(fā)相應的等級證書。這種申報方式流程較為復雜,無法提升整個申報工作的效率,因此,在實現(xiàn)信息化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完成整個申報,實現(xiàn)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在線申報。這種方式能夠在不斷完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申報流程的同時,提升申報效率,實現(xiàn)全程無紙化的辦公,保證整個申報過程的公開性、公平性以及公正性,為接下來的綠色建筑評價提供條件。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與美國LEED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LEED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借鑒價值,我國在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展開完善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本國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制定相應的完善方向以及完善措施,不斷提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實際應用質(zhì)量,最終達到促進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有效發(fā)展的目的[3]。

4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如何保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質(zhì)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美國LEED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之間的不同發(fā)現(xiàn),對其進行研究,能夠大大提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應用質(zhì)量,同時還能夠促進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與美國LEED之間的不同,能夠為今后我國綠色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亞杉,李遠,許煥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舊版)設計標識項目獲得新版運行標識的評價要點分析[J].上海節(jié)能,2018(8):588~594.

[2]盛燁,程加貝.《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施行背景下的我國綠色建筑建設現(xiàn)狀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7):135~136.

[3]沈丹丹.LEED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認證體系的比較[J].建設科技,2018(6):40~43.

作者:童皇強 單位:上海濟光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