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兒童齲齒流行趨勢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齲齒流行趨勢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兒童齲齒流行趨勢探究

本文作者:李文珺、苗江霞、張艷玲 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婦幼保健院口腔科

數(shù)據(jù)收集后計算齲均(dmft)、齲面均(dmfs)。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比較使用Pear-sonchisquare檢驗。2結果2.1患齲情況本研究共取樣本630個,患齲兒童296名,患齲率47%。dmft為(2.17±3.31);dmfs為(2.91±5.19)。在患齲組中16≤dmft≤20的有3名,11≤dmft≤15的有21名,6≤dmft≤10的有66名,1≤dmft≤5的有206名(圖1)。在6≤dmft≤20的90名兒童(占患齲總數(shù)的30.41%)中,患齲牙數(shù)百分比(患齲牙數(shù)占全部患齲牙數(shù)的百分比)達到了59.77%,患齲牙面百分比(患齲牙面數(shù)占全部患齲牙面數(shù)的百分比)達到了63.94%(圖2~3)。

圖4顯示了各牙位及牙面的患齲情況。各牙位的患齲率按照高低順序為:上頜乳中切牙>下頜第一乳磨牙>下頜第二乳磨牙>上頜乳側切牙>上頜第一、二乳磨牙>上頜乳尖牙>下頜乳尖牙>下頜乳中、側切牙。左右牙位患齲率之間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的差異(P<0.001)。在牙面的患齲率中,下頜第一二乳磨牙面,上頜第一二乳磨牙面及上頜乳中切牙近遠中面、上頜乳側切牙近中面的患齲率明顯高于其余牙面。除了上頜第二乳磨牙頰面及遠中、上頜尖牙舌面、上頜乳側切牙遠中、下頜第二乳磨牙的頰面、下頜第一乳磨牙的頰面舌面、下頜乳尖牙的頰舌面、下頜乳側切牙的舌面外,其余左右同名牙牙面患齲率之間差異統(tǒng)計學上均存在顯著性(P<0.001)。且在所有易患齲的牙面中,左右同名牙牙面患齲率之間的差異均存在顯著性。

本研究共檢查36~42月齡的兒童630名,患齲率為47%。Douglass等[4]1994年報道北京3~4歲兒童齲齒的患病率為56%~71%。李靜、秦滿等[5]2005年報道北京3~4歲兒童患齲率為47.34%。近年來,北京市加強了幼兒園兒童的齲齒預防保健工作,包括:定期口腔檢查、氟化物使用、齲齒的治療,使得患齲率有所下降。但是未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0年的全球口腔健康目標[6]5~6歲:90%無齲;也未達到我國2010年口腔健康目標與指標的建議農村30%、城市40%無齲。在本次調查中,針對北京市大多數(shù)幼兒園均為招收36月齡以上的嬰幼兒,且本次檢查均為開學后不久的第一次檢查,表明在入托前嬰幼兒已經(jīng)患齲。因此僅僅在幼兒園進行口腔保健工作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ECC,且由于ECC可以直接導致嬰幼兒對新發(fā)齲的易感性增加,對于ECC的預防更要強調早期,口腔保健教育指導應在入園前甚至孕期[7]。

本研究中,約8%的患齲兒童占全部患齲牙數(shù)的21%,約30%的患齲兒童占全部患齲牙數(shù)的59.77%。在國外的一些研究[8-9]中顯示10%~17%的兒童齲齒數(shù)占全部患齲牙數(shù)的50%,25%~30%的兒童患齲牙數(shù)占全部患齲牙數(shù)的75%。多數(shù)患齲兒童口腔內不止一顆齲齒,甚至一些患兒全口牙齒全部罹患,這與ECC導致的嬰幼兒對新發(fā)齲的易感性增加有關。國外的文獻[10]分析ECC的危險因素包括:致齲菌、不良喂養(yǎng)方式、一些社會因素(包括教育、氟化物的缺乏、口腔健康護理的不足、醫(yī)療保險不完善)等。根據(jù)病因發(fā)現(xiàn)齲高?;純?易患齲的兒童),進行早期的阻斷干預,防止ECC的發(fā)生及進展。針對這些高危患兒及高危因素,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及阻斷,在兒童預防工作中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以有限的醫(yī)療資源獲得最大效應的齲病防治效果。

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齲齒在口腔的分布有一定的特點:齲齒多發(fā)生在乳上前牙區(qū)及乳磨牙區(qū);最容易發(fā)生齲齒的牙面為上乳中切牙鄰面,其次為磨牙的面。乳上前牙唇舌面均有較高的患齲率。第一乳磨牙比第二乳磨牙更易患齲;左右兩側牙齒患齲率呈現(xiàn)不對稱性;下頜乳磨牙相較于上頜更易患齲。

乳上前牙區(qū)更易患齲可能因為乳上前牙萌出相對較早,與奶瓶的使用有關。下頜磨牙與上頜相比更易患齲可能由于下頜磨牙點隙窩溝更易積聚食物殘渣且上頜磨牙可以得到唾液的有效沖刷有關。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左右兩側牙齒患齲率呈現(xiàn)出了不對稱性,與以往的研究不同,左右兩側牙齒患齲率差異統(tǒng)計學上存在顯著性,且除了上頜第二乳磨牙頰面及遠中、上頜尖牙舌面、上頜乳側切牙遠中、下頜第二乳磨牙的頰面、下頜第一乳磨牙的頰面舌面、下頜乳尖牙的頰舌面、下頜乳側切牙的舌面外,其余左右同名牙牙面患齲率之間差異統(tǒng)計學上均存在顯著性(P<0.001)。與國外Vanobbergen等[11]的研究結果相似,對于個體而言,病變往往集中在口腔中的一側。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分析可能的原因為左右手習慣造成。我們在本研究中,分析以上特點產生的原因,對我們有2點啟示:在口腔中齲病分布的特點,除了已知的共性因素外,可能還存在一些未知的個性化或共性化的因素,我們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進行進一步的揭示;對于這些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口腔預防措施,可能會對齲病的預防有積極的作用,但這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證實。

因此,針對以上的患齲特點,幼兒齲齒的預防應:預防保健宣傳應更早的對未進入幼兒園嬰幼兒的父母甚至孕婦進行;對于齲高危的患兒應重點防控,預防齲齒的發(fā)生和進展;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易患齲的重點區(qū)域應重點進行清潔或預防,例如乳前牙之間的鄰面可以借助牙線的使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