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路徑構建淺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路徑構建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路徑構建淺談

摘要:勞動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品格的重要途徑,本文對勞動教育實踐的意義、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旨在為勞動教育實踐路徑構建提供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路徑構建

2020年3月,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

1勞動教育實踐的意義

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chuàng)造。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當前,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導致一些青少年出現(xiàn)了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等現(xiàn)象,這樣培育出的學生不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趙榮輝在《異化與回歸:反思勞動教育的存在狀況》一文中認為:在當前的教育場域中,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社會現(xiàn)實的左右以及教育價值取向的導引,致使勞動教育受到冷落。因此,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實踐,體現(xiàn)勞動教育的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2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存在的問題

2.1勞動教育形式單一

目前勞動教育部分只停留在“勞動周”“包干區(qū)”等普通勞動形式上,日常管理涉及的勞動也停留在一般號召上,較少在執(zhí)行上形成評價機制,也沒有從思想層面去改變學生的勞動意識。

2.2參與對象積極性不高

雖然學校大力宣傳勞動實踐,但是在真正實踐時,通常是少數(shù)幾個學生在勞動,許多同學都在一旁觀看、閑聊、玩手機,大家參與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參加學校勞動,認為只是形式,在課上“聽”勞動、課外“看”勞動、網(wǎng)上“玩”勞動的情形時有發(fā)生。2.3未建立家校合作機制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方面,未形成家校合作機制。在校期間建立的勞動習慣,放假回家后又回到原狀,使得學校做的努力白費,因此,學校需要高度認識家庭教育的開展及家校合作。

3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的路徑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踐可采用“1223”模式,即“一中心兩切入兩方式三途徑”模式。

3.1以學生為中心

雖然高職學生的動手能力較本科學生強,但也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在衣食無憂的時代,不需要他們做家務,勞動能力和意識大都沒有。因此,在勞動實踐養(yǎng)成教育中,不能求全責備,應遵循他們的規(guī)律特點,循序漸進,以表揚和倡導為主,慢慢喚醒學生的勞動意識。

3.2以家庭和學校為勞動教育切入點

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著勞動教育的責任。學校作為主體責任者,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形式多樣的勞動主題項目;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應意識到勞動在個體全面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懂得勞動之義、明曉勞動之責。

3.3以線上和線下方式開展勞動教育

線上采取勞模故事推送,宣傳全國、省、市勞模及身邊勞動模范,樹立典型,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線下通過日常管理、主題活動、第二課堂等,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實踐形式,實現(xiàn)知行合一。

3.4通過3個途徑達到勞動實踐育人目的

通過日常管理、主題活動、第二課堂開辟勞動實踐育人形式。3.4.1日常管理勞動育人。設立勞動實踐學分,每學期設立勞動周主題活動,對本組或本班承包的包干區(qū)進行打掃,打掃合格給予相應學期的勞動學分。修滿勞動學分才具備畢業(yè)資格。日常生活是一個建立勞動意識的良好途徑,給每一位學生建立勞動教育檔案,制定相應的勞動積分管理制度,將日常涉及的勞動納入積分管理制度中,如:在教學場所,安排值日生每日進行教室和實訓室的日常管理、衛(wèi)生清掃,打掃合格進行相應加分,不合格進行減分;在宿舍內,積極營造“宿舍衛(wèi)生人人有責”的勞動意識,完善值日制度,值日生輪流進行宿舍的衛(wèi)生及美化,通過每日的宿舍衛(wèi)生檢查進行打分。勞動委員對班級每位同學的勞動進行積分,交由班主任審核后,每月公布一次,積分作為今后一年推優(yōu)入黨、入黨政治審核、評優(yōu)評先等的依據(jù)。3.4.2主題活動勞動育人。⑴贊美勞動精神主題征文活動通過主題征文活動,贊揚勞動精神,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刻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⑵“勞動最美麗”攝影大賽同學們不愿意勞動大多是因為勞動臟,沒有優(yōu)美的畫面感,通過“勞動最美麗”攝影大賽,將自己勞動最美麗的時刻記錄下來,加深對勞動的喜愛。⑶“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活動通過主題活動,宣揚厲行節(jié)約的習慣,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不僅讓同學們知道要熱愛勞動,還要珍惜勞動成果。⑶家庭勞動裝備大展示尋找家中傳統(tǒng)的勞動裝備,以照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講述與它有關的故事,讓同學們回想過往的辛勞,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激發(fā)勞動的原動力。3.4.3第二課堂勞動育人。結合學科和專業(yè)知識開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設計勞動教育專題活動,將勞動教育納入第二課堂考核,加強實踐操作能力。⑴社會實踐結合專業(yè)開展社會實踐,構建勞動教育實踐平臺,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提高實踐操作能力。⑵志愿服務結合植樹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農民豐收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主題志愿服務,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進一步弘揚“熱愛勞動、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勞動理念,在校園里形成“我勞動我光榮”的良好氛圍,促使學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⑶建立家校協(xié)作機制,布置“五個一”勞動作業(yè)強化家庭教育責任意識,要讓家長意識到參與勞動對個人全面成長至關重要,認同勞動與知識學習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幫助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讓家長了解“勞動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實際價值。建立家校協(xié)作機制,布置“五個一”勞動作業(yè)即每周拖一次地、洗一次碗、洗一次衣服、煮一次飯、炒一次菜,充分發(fā)揮家庭的基礎教育作用,支持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孩子日常勞動技能。

4結束語

青年大學生是新時代的追夢人,大學是青年大學生融入社會生產(chǎn)勞動的重要過渡階段,加強高校勞動教育能夠有效引領青年大學生勇?lián)鷼v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但是,當前大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與教育經(jīng)歷中長期缺少勞動的機會,造成勞動意識淡漠甚至消失,因此在勞動教育及實踐時,不能求全責備,而要循序漸進;不能上綱上線,應以表揚激勵為主,在重復的宣傳與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勞動教育,讓學生體悟到“勞動最美”的感動,感受勞動的價值,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同時,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應貫穿始終,實現(xiàn)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者:范美莉 黃森文 劉雅芳 朱國兵 湯軍 單位:吉安職業(yè)技術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