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疾病影響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疾病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疾病影響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支氣管哮喘疾病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中選取50例進行研究,按照患者姓氏拼音順序編號,隨機分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護理滿意率和血氣指標。結果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7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PaO2、PaCO2、SaO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PaCO2低于護理前,PaO2、SaO2高于護理前,組間比較研究組變化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患者血氣指標改善幅度明顯,滿意度更為理想,值得臨床推薦。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路徑;滿意率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體發(fā)病與基因、環(huán)境等因素相關,目前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患者發(fā)病后出現(xiàn)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呼吸功能減退,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1]。目前支氣管哮喘尚無特效治療方案,以藥物治療為主,但病情反復發(fā)作,且病程較長,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導致其生活質(zhì)量下降,給予患者科學合理護理服務意義重大。目前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模式選擇尚未達成共識,而現(xiàn)在我國護理模式發(fā)生明顯變化,護理服務理念得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提供了新的方向,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予以探究[2]。本文以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評估分析兩種護理方式應用價值,旨在為此類患者護理提供指導意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50例,按照患者姓氏拼音順序編號,隨機分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39~74歲,平均(56.63±3.92)歲;病程1~19年,平均(10.13±3.77)年。研究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39~75歲,平均(56.82±3.88)歲;病程1~18年,平均(10.55±3.62)年。上述資料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遵醫(yī)囑指導患者服藥,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進行健康教育,說明飲食、日常行為注意事項,叮囑家屬多陪伴患者,出院前進行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定期復診。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1)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包括主治醫(yī)生、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對組員進行系統(tǒng)培訓,結合疾病相關知識,強化臨床護理路徑培訓,考核通過后入組工作。(2)制訂臨床護理路徑表:小組成員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分析既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主治醫(yī)師意見,制訂路徑表。(3)完善路徑表內(nèi)容:①入院當天,護理人員熱情接待患者,引導其進行系統(tǒng)檢查,說明病區(qū)環(huán)境、探視制度和醫(yī)護人員情況;②第2天,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了解其負性情緒根源,針對患者性格特點進行疏導,引導患者放松心態(tài),遵照醫(yī)囑指導患者氧療;③第3天,強化健康教育,說明疾病恢復注意事項,介紹預防感冒方式,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同時重點監(jiān)測患者咳嗽和排痰情況,引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若患者排痰困難,輔助患者排痰,做好抗感染處理;④入院第4天至出院:向患者發(fā)放健康手冊,完善患者健康檔案,說明自主能力對疾病恢復的影響,組織患者和家屬參加健康講座,介紹自護能力訓練方式和家庭護理方法,保證患者出院后得到良好的照護。(4)路徑表實施: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向其發(fā)放路徑表,或將其張貼在病房,向患者和家屬介紹路徑表內(nèi)容,說明實施流程,每天標記路徑表內(nèi)容落實情況,組長定期檢測護理服務效果,及時確定存在的問題,結合患者實際需求予以調(diào)整。

1.3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率評估比較,使用調(diào)查問卷方式[3-4],于患者出院前發(fā)放問卷,評估患者對服務態(tài)度、護理流程、應急處理措施等滿意情況,以分值評估滿意程度,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1~100分,滿意:61~90分,不滿意:0~60分,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2)血氣指標檢測比較,于治療前1d和治療后8周檢測比較,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aO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和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率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PaO2、PaCO2、SaO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PaCO2低于護理前,PaO2、SaO2高于護理前,組間比較研究組變化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病程長且存在反復發(fā)作可能,若控制不當會加重自身炎癥,甚至引起氣道痙攣和全身炎癥反應,合并多種并發(fā)癥,威脅患者身體健康狀況。目前支氣管哮喘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種類較多,效果不斷提升,但治愈率并未明顯提高,究其原因可能與患者自身行為習慣、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因此給予此方面干預在促進疾病恢復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合理護理服務應用價值較高[5-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護理后,血氣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原因分析如下: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基于成效管理概念的護理模式,將時間設定為橫軸,護理手段設定為縱軸,將護理內(nèi)容以路徑表的形式呈現(xiàn),指導臨床護理工作。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醫(yī)院成立了護理小組,進行系統(tǒng)培訓,結合專家意見,分析患者實際情況,制訂護理路徑表,注重呼吸功能改善,兼顧患者住院全過程,完善護理服務,符合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針對性更強;同時臨床護理路徑實施過程中向患者發(fā)放路徑表,患者及家屬了解護理全過程,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其中,也可提出自身需求,說明路徑表中不適宜之處,組長會定期接受反饋,評估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合理調(diào)整,進而保證了護理服務人員工作有序進行,避免人為疏忽等導致的服務不佳問題,護理效果得以提升。綜上所述,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患者血氣指標改善幅度明顯,護理滿意率更高。

參考文獻

[1]王鵬,管麗紅.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支氣管哮喘中應用及對患者預后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21(6):206-209.

[2]張玲,馮依萍.臨床護理路徑用于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效果觀察[J].新疆醫(yī)學,2015,(2):248-250,251.

[3]朱小紅,李建宏.心理干預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8,22(7):1419-1423.

[4]馮云愛,王月丹,李海潮,等.早期環(huán)境暴露對免疫應答及支氣管哮喘發(fā)生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8,41(5):364-368.

[5]常興,張?zhí)?,隋雨言,等.支氣管哮喘病理機制研究及中西醫(yī)臨床治療進展[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42(3):272-275.

[6]賴清珍.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5):742-744.

作者:耿亞男 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