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給留守兒童一個溫暖的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給留守兒童一個溫暖的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給留守兒童一個溫暖的家

2月16日,農(nóng)歷正月十六。在渭南市臨渭區(qū)橋南鎮(zhèn),青壯勞力像候鳥一樣“飛”向外地務工,一部分留守在家的孩子被送到當?shù)氐臉蚰湘?zhèn)留守兒童服務中心。最近幾年,橋南鎮(zhèn)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孩子穩(wěn)定在50多人,大部分是附近橋南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學生。每天下午,孩子從學校放學后回到服務中心,在幾位“留守媽媽”的陪伴下寫作業(yè)、做游戲。遠方,孩子的父母進工廠、下礦井、上工地,為了生活忙碌奔波。多年前,橋南鎮(zhèn)留守兒童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芳玲也是一名打工者。2006年,她從廣東回到家鄉(xiāng)開辦橋南鎮(zhèn)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為留守兒童當起“媽媽”。

一、困惑:外出打工掙錢耽誤了孩子教育值得嗎?

張芳玲家在橋南鎮(zhèn)寺峪口村,全家8口人。3個孩子上學,花錢的地方很多。1994年,28歲的張芳玲輾轉(zhuǎn)到四川、內(nèi)蒙古打工。1996年,張芳玲到廣東省東莞市一家企業(yè)打工。每天,她要檢查上千只鞋子的鞋底,無誤后在鞋底朝上的一面寫上“35”工號。在東莞站穩(wěn)腳跟后,張芳玲陸續(xù)將渭南老家的2000多名年輕人帶到東莞務工。因為做事認真、踏實可靠,張芳玲離開生產(chǎn)崗位,給企業(yè)管理者的小孩做起家教?!拔野l(fā)現(xiàn)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沿海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達的原因之一就是讓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們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只能是‘放羊式’。雖然打工賺了一些小錢,但以后孩子的生活可能還會陷入貧困?!睆埛剂嵴f。當時,村里人將這些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娃叫“沒爸沒媽的娃”?;丶姨接H時,張芳玲聽到許多關于這些孩子的事——有幾個撬鎖入室將鄰居家的鍋碗偷去賣廢品;有的到處瘋跑,將村子搞得雞犬不寧。張芳玲有時候想,離家外出打工到底是不是好事?家長出去掙錢卻耽誤了孩子教育到底為了什么?自己將這么多鄉(xiāng)親帶出去掙錢,家長卻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樣可能要誤一代人。她喊鄉(xiāng)黨回家照顧孩子,但沒人愿意回去。

二、實踐:把留守兒童服務中心辦起來

因為工作勤懇、生活節(jié)省,張芳玲在打工期間攢下了一筆錢。2006年,她決定回家照顧這些“沒爸沒媽的娃”。當年7月15日,張芳玲拉著3大箱兒童讀物、教學光盤,從東莞坐火車回到渭南?;丶覜]幾天,她就背著包在橋南鎮(zhèn)各個村子走訪留守兒童家庭。走訪的家庭越來越多,張芳玲發(fā)現(xiàn)村民確實需要一個機構(gòu)幫忙照顧孩子。她的想法非常簡單——用10萬多元積蓄開一個百貨商店保證收入,白天經(jīng)營商店,晚上關了店照顧這些“沒爸沒媽的娃”,每天陪伴結(jié)束后讓他們的爺爺奶奶接回?!拔业哪康氖嵌酱俸⒆觽兺瓿勺鳂I(yè),教育孩子們健康成長,為孩子們彌補缺失的家庭教育?!睆埛剂嵴f。為離橋南鎮(zhèn)中心小學近一點,張芳玲租下了橋南鎮(zhèn)供銷社15間土木結(jié)構(gòu)的瓦房,將幾間打通作為教室、宿舍和辦公室,每年租金1萬元,重修兩間房子花了2萬多元。加上購買各種零碎物資,服務中心剛一開門,就用去了4萬多元。當時,在渭南市區(qū)購置一套二手房也就七八萬元。到了10月留守兒童服務中心開班時間,有81名孩子報名。之前,張芳玲計劃只是在放學后陪孩子一段時間,預計工作量不是很大。但這么多孩子圍在她身邊,每天有各種事情需要處理,她實在沒有時間開商店。2007年冬天,一部分孩子的爺爺奶奶有時不能按時接孩子,孩子從留守兒童服務中心離開時,已經(jīng)到22時左右。為此,張芳玲買了架子床、被褥、鍋灶,給不能按時回家的孩子提供食宿。自此,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向需要提供食宿的孩子每天收1元?!澳芙簧暇徒唬依锢щy實在交不上也不強求。”張芳玲說。對張芳玲來說,2010年是最難的一年——當時服務中心有七八十名孩子,冬季取暖、學習用品、生活物資……處處需要用錢。張芳玲10多萬元的積蓄用完了,家里還將賣蘋果的錢貼補進來。她還在橋南鎮(zhèn)中心小學找了一份英語老師的工作,每月500元的工資最起碼能保證孩子的鉛筆、本子費用。那時,她根本沒有想到要收取費用,只是簡單地想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家”。

三、延續(xù):越來越多的愛心匯聚起來

在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張芳玲是被孩子“推著往前走”的。每天5時多,她起床給孩子燒洗臉水,給小一點的孩子穿衣服、扎頭發(fā)。等到22時多,孩子們上床睡覺,張芳玲還不能休息。次日凌晨1時左右,孩子們睡實了,她關了電閘防止電褥子發(fā)生意外,才能安心入睡。2012年,意外的一場大火燒毀了留守兒童服務中心。萬幸的是,當時正值寒假,家長過年都回來了,所有的孩子被接回了家。但積攢數(shù)年的物資、教學用品全部被燒毀,張芳玲多年來的努力和積累化成了灰燼?;馂陌l(fā)生后,張芳玲似乎有足夠的理由停辦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但她并沒有放棄。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房子是租來的,重修房子成了當務之急。張芳玲準備再次出去打工,掙錢重修房子。香港慈善家何崇本聽到這事,經(jīng)過考察后決定出資建設服務中心綜合樓。越來越多的愛心匯聚起來。近年來,陜西零貳玖公益服務中心志愿者萬顏組織愛心人士與留守兒童服務中心100名學生結(jié)對子,累計捐贈助學金70多萬元。萬顏還經(jīng)常聘請專業(yè)老師為孩子輔導英語、舞蹈,號召熱心朋友、愛心企業(yè)家為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孩子們捐款捐物。在民政部門和愛心志愿者的支持下,橋南鎮(zhèn)留守兒童服務中心逐漸運營正常。這么多年過去了,張芳玲回想起自己的經(jīng)歷感慨萬千:“我經(jīng)濟上并不富裕,但精神上特別充實??粗@么多孩子長大成人,我非常欣慰?!?/p>

作者:仵永杰 單位:渭南市臨渭區(qū)橋南鎮(zhèn)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文章閱讀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