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現(xiàn)代平面設計剪紙藝術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xiàn)代平面設計剪紙藝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xiàn)代平面設計剪紙藝術探究

一、易象形造型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中的意象形造型是對傳統(tǒng)文化觀念中太極陰陽學說的解讀,其主要體現(xiàn)在虛實相生、計白當黑的關系中,正所謂“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一般而言,民間剪紙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非常注重實處的概括簡化處理,同時也不乏精剪細刻,可謂虛實呼應、全局皆妙。這種易象形造型恰好符合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虛實相生、計白當黑的創(chuàng)作理念,我們要將這種造型理念充分運用到現(xiàn)代平面設計過程中,以帶給受眾更加完美的視覺感受。尤其是剪紙易象形造型中的陰陽正負形造型法以及民間太極“S”型造型法為現(xiàn)代平面設計帶來了新的構圖思路,并賦予了畫面強烈的動感和極強的指向性,因此深受設計師喜愛。下面我們就具體從這兩個方面來論述易象造型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其一,陰陽正負形造型法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民間剪紙藝術中的陰陽正負形造型是指陽刻、陰刻以及陰陽刻相結合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其營造出了一種陰陽正負形的空間表現(xiàn)形式,對于畫面節(jié)奏感和視覺層次感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造型手法也為現(xiàn)代平面設計帶來了新的設計思路,實現(xiàn)了圖形的正負形相互轉化,既可以將背景向前作為主要圖形,又可以將圖形退后作為背景,從而體現(xiàn)出了黑白、虛實之間的對比統(tǒng)一關系,讓整個平面畫面都充滿了無限擴展的空間感。以拯救主題招貼為例,該平面作品將民間剪紙造型中陰陽正負形運用得游刃有余,整個畫面由下面四個手與上面一個手的正負形組合而成,以黑色作為背景的時候呈現(xiàn)出的則是上面一只白色的手,當以白色為背景的時候則呈現(xiàn)出的是下面一只黑色的手,兩者互為圖底、相互轉化,從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畫面效果,同時也準確傳達出了拯救這一主題思想。其二,民間太極“S”型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太極“S”型也是民間剪紙易象造型中的一種,其由不對稱的兩半在一個圓中組合成為了一個寧靜的整體。它是一個具有較強柔韌度的且首尾呼應的弧線,充滿了動感、節(jié)奏感、韻律感,極富視覺張力,具有一種表面靜止而內(nèi)在呈現(xiàn)出狂熱運動的美感特征。將這種“S”型應用到現(xiàn)代平面造型中,不僅有利于分割中的互補,還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對于平面作品設計理念的傳達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香港著名設計師靳棣強為東西畫廊所設計的海報就是采用的“S”型造型,設計師將水墨和油粉繪制成太極陰陽圖,從而為古老的太極圖形注入了新的設計理念,深切地表現(xiàn)出了“中西融合”這一主題思想。

二、意象造型法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民間剪紙藝術中意象造型法是指以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心理訴求以及審美趣味為基礎,采用象征、比喻等獨特的造型手法將抽象的思維觀念物化,以有效、快速地傳遞出人們的情感信息。這一“以物取象”的造型手法深得我國平面設計師青睞,并被廣泛應用到了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這種造型手法之所以能受到現(xiàn)代平面設計師的推崇,是因為意象造型法是一種充滿文化意蘊的造型方法,其能借助自己心目中臆想到的新現(xiàn)象來表現(xiàn)自己主觀內(nèi)心世界的“意”,最終實現(xiàn)“以物取向”的表達效果。這種“意象”同平面設計中的“傳達”有著相同的本意,都是借助看得見的視覺元素來表現(xiàn)出看不見的思維理念。具體而言,這種意象造型法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其一,象征式意象造型法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象征,即為托物言志,是指借某一個具體的物象來表達某種特定的概念。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創(chuàng)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性的“圖式符號”(如盤長、鳳凰、龍圖騰等),其帶有豐富的象征寓意,表達出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這些極具吉祥寓意的象征性圖示符號也被設計師應用到了自己的平面作品中去,并借助特定的技巧和手段對其進行現(xiàn)代化語言的修飾,以更加充實現(xiàn)代平面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例如,招貼設計《COMMUNICATION之盤長系列》就借鑒了剪紙中的盤長這一造型特征,在傳統(tǒng)剪紙盤長圖示符號的基礎之上對其進行了局部創(chuàng)新和變形,從而更好地表現(xiàn)出了溝通、交流、長久發(fā)展之意。其二,比喻式意象造型手法。剪紙藝術中的比喻式意象造型手法是用一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出所要表達的事物,以延伸轉化,獲得“拋磚引玉”的藝術效果。現(xiàn)代平面設計師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融合了這種造型手法,其不追求生活的真實,而是將最具相似性的兩種物象進行轉化,以方便受眾快速明白平面作品所要傳達的理念,并產(chǎn)生一種“豁然明朗”之意。以ResearchStudios工作室為Kenzo公司一系列健康無添加美容產(chǎn)品所設計的宣傳冊為例,其用綠葉來比喻該產(chǎn)品所包含的成分,不僅形象生動,寓意深刻,而且能讓受眾一目了然,心領神會。

三、混合時空造型法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受“天人合一”這種傳統(tǒng)文化理念的影響,我國的民間剪紙藝術自古至今都在采用一種混合時空的混沌造型法。這種造型手法擺脫了客觀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將原本不屬于同一時間、空間范疇內(nèi)的物象綜合在同一個畫面之中,從而體現(xiàn)出包羅世間萬象的宇宙觀,傳遞出一種自在灑脫、渾然天成的設計理念。其看似是對各種物象的任意組合,是繁瑣復雜而又無序的,實則充滿了和諧統(tǒng)一,是經(jīng)過剪紙藝人對時間、空間位置及其比例的細致籌劃和劃分的。同剪紙藝術一樣,平面設計也是一種在二維載體上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形式,其同樣因客觀條件的束縛而阻礙了設計理念的傳達。因此,平面設計師應借鑒剪紙這種混合時空造型法,對畫面中的主體、背景、前景等因素進行細致考究,然后打破時空限制,將它們合理排列到二維載體中,這樣不僅能使平面作品呈現(xiàn)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還有效提升了平面設計作品的思想高度。在具體的平面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首先對畫面元素進行篩選提取,然后通過比例的調(diào)整、次序的變化、物象的對比以及比例的夸張等設計法將各個元素拼貼組合到一起,這樣既保證了最終平面設計效果的和諧統(tǒng)一和創(chuàng)新新穎,又不失嚴謹,從而讓受眾深深地感受到了該平面作品所蘊含的的設計理念和信息內(nèi)容。例如,靳棣強為第三節(jié)亞洲藝術節(jié)設計的海報作品《臉譜》就是采用的這種混時空的表現(xiàn)手法,該平面作品的主體形象為臉譜。為了表現(xiàn)出不同地域的多樣化文化活動,設計師打破時空限制,將印度舞女的頭飾、中國戲劇臉譜的眼部造型、泰國面具中的鼻子造型以及日本浮世繪中的口部造型都統(tǒng)一到同一個臉譜圖案中,并以網(wǎng)格線切割的方式將它們呈現(xiàn)出來,從而體現(xiàn)出了亞洲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十分符合該藝術節(jié)的創(chuàng)辦理念。

四、總結

綜上所述,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美術中的一支奇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作為一名現(xiàn)代平面設計師,我們一定要將平面設計這種西化的藝術形式同民間剪紙這種中化的藝術形式進行融合,尤其要將民間剪紙藝術造型語言充分運用到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中西結合、以中為主”,這樣才能夠設計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平面作品,促進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

作者:劉曉峰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