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期刊校對關系處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新聞出版署對期刊編校質量有了新要求.根據(jù)工作實踐,分析了校樣錯漏的來源和特點,總結了來自繁雜校對實踐的一些經驗和方法,指出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編輯與校對,“三?!迸c清樣校對,局部細校與整體統(tǒng)一,規(guī)則與規(guī)律等.編輯要不斷總結校對的規(guī)律,積累校對經驗,有序開展校對工作,以保證校對質量,進而保證出版質量.
關鍵詞:期刊;校對;排版;出版
引言
質量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線.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本著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印發(fā)了首個專門針對報紙期刊質量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件《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期刊編校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二的,其編校質量為合格;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二的,其編校質量為不合格”[1].校對是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出版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原稿變?yōu)槌霭嫖锏淖詈箨P口;它是出版物付印之前,在校樣上所進行的校讀核對、改正差錯的工作[2].稿件經過“三審”、編輯加工之后,成為可刊用的定稿,交由印刷廠進行排版,印刷廠按照出版要求排成版面并印出校樣,接著就由責任編輯開始校對工作.校對負有將一切差錯消滅在出版之前的特殊使命,直接關系到出版物的質量;如果校對有疏漏,將直接成為一個瑕疵.筆者根據(jù)工作經驗,從校對的各個細節(jié)入手,將龐雜的校對內容進行分項處理及整體把握,既重視內容的校對,也重視版面的美化,嚴格按照“三?!背绦騺碜龊眯ぷ鳎WC出版質量.
1科技期刊校樣的錯漏來源
由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提出的校對的兩個主要功能———“校異同”與“校是非”,已成為校對界的共識[3].科技期刊的“校是非”不僅包括錯字、別字、多字、漏字,還包括不符合國家規(guī)范標準的量和單位用法、標點符號用法、圖、表規(guī)則,以及文字潤色、篇章布局、思想內容,等等.校對以獵錯改錯為基本職責,只有對原稿和校樣上可能存在失誤差錯類型心中有數(shù),才能更加自覺地獵錯改錯[4].
1.1來自原稿的錯漏
稿件的主要的較重大的內容差錯會在編輯過程中被消滅,但是在編輯之后仍會有錯漏,仍有作者沒改到位或編輯沒加工到位的地方.如電腦輸入法的聯(lián)想功能可能會產生別字,這些別字常常字形相近,讀音相同或相似很不容易察覺.另外,作者寫作時還可能存在不規(guī)范的情況.由于作者對新聞出版方面的多種標準與規(guī)范,不夠熟悉或缺乏必要的了解,導致寫作論文出現(xiàn)許多不規(guī)范的情況,如圖不規(guī)范,表不規(guī)范,公式不規(guī)范等;此外,語句不通、詞語搭配不當、標點使用不當?shù)葐栴}更具普遍性;有的作者不熟悉投稿期刊論文的格式要求,經多次局部修改后,卻沒注意文章整體的各種銜接;稿件經作者數(shù)次修改,對一些細枝末節(jié)難免顧此失彼、有所疏漏;等等.由于時間的緊迫與各種因素的限制,這樣的諸多細節(jié)錯誤都只能等到排版后進行一一訂正和補遺.
1.2來自排版的錯漏
期刊出版的質量與排版的質量也是有關的,因為校對稿的有些錯誤就來自排版,這一方面來自軟件使用操作,另一方面直接來自軟件本身的缺陷.排版軟件運行缺陷是指軟件程序中包含著一些影響軟件正常運行的問題或是隱藏的軟件缺陷,這些缺陷的存在可能會導致排版后的文章不能滿足用戶的排版要求[5].如耿潤瑜[6]發(fā)現(xiàn)方正排版軟件轉化文本文件時容易發(fā)生丟失內容的情況;汪婷婷等[7]發(fā)現(xiàn)經過軟件排版后,總會與原稿有許多差異;張輝紅等[8]遇見一些排版問題,既有科技期刊排版中的常見問題,又有口腔醫(yī)學期刊特有的排版問題.排版人員根據(jù)原稿排版后,印出紙樣,供校對人員核對用,這個印樣稱為校樣,具體分為初校樣、二校樣、三校樣,依次類推.最后一次校正付印的校樣叫“清樣”,又名“付印樣”.排版單位將“三審”認定“可以出版”的原稿的電子文件進行排版,輸出校樣,這時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防不勝防的差錯.如原稿電子文件中的一些符號、冷僻字,參考文獻中的俄文姓名等可能發(fā)生變異,變成亂碼;字母的正體、斜體,角標的上標、下標等也容易變錯;半字線常常變成了一字線;整體性的單位、數(shù)據(jù)、符號等可能被分成兩部分;某處的標題字體字號突然與同級的不同;一些符號被排在行首;圖的旁邊突然多出一條線;某字的旁邊多出一個符號;圖的位置放錯,甚至粘錯;插圖、表格的位置不當及版面面積不當;甚至有時部分內容被重復排出或被丟失;校樣中有時會出冒出一些奇怪的文字符號;等等.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后,有時會造成各種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3],甚至這樣的錯誤會在各次校樣中意外出現(xiàn).由此可見,初校樣離出版有相當?shù)木嚯x,必須經過多次校對,才能最終達到出版的無“非”的要求.其實,作者的稿件與正式出版物之間,還存在一系列的新聞出版行業(yè)的有關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及行業(yè)慣例等距離.這時就不是簡單的“是非”與“異同”問題了,而是要符合出版的專門要求.對于期刊而言,就是要符合版式設計原則.如要按照美學原理來編排好章節(jié)、公式、插圖和表格[9].原稿中、校樣上的差錯涉及面非常廣,校對研究委員會將它們歸納為十個類型,有文字差錯、詞語差錯、語法錯誤、標點符號用法錯誤、數(shù)字用法錯誤、量和單位使用差錯、版面格式差錯、事實性錯誤、知識性錯誤和政治性錯誤[10].校對人員要站在“第一讀者”的角度上,以讀者的眼光審視校樣,發(fā)現(xiàn)深層次差錯[11].稿件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每一個線條,甚至排版后的每一處空白,都是校對的對象.最終通過校對,使白璧微瑕的作品變成白璧無瑕的作品[12].
2處理好校對中幾種關系
2.1編輯與校對
沒有經過編輯和校對的文字是不值得出版的,也是不應該出版的.期刊質量保障體系有兩道防線:一是編輯階段的把守.通過三審,多次修改,清除稿件的各種差錯.二是校對階段的把守.以編輯發(fā)排文本為對象,消滅文本中遺留的所有差錯和排版錯漏.在期刊出版活動中,責任編輯承擔著保證出版物質量的任務,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編輯和校對.這樣的“編校合一”,能很好實現(xiàn)編校互補,可在校對中繼續(xù)實施編輯功能,實現(xiàn)對出版物質量的全程控制,還可培養(yǎng)和形成編輯的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13].但是,不能將編輯與校對混作一團.因為編輯和校對的職責、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它們屬于不同的加工程序,有明顯的區(qū)分,各有側重,有相對獨立的一面.編輯工作主要在于論文內容的科學與準確,而校對工作有更多的約束,要符合各種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嚴謹而精細;編輯的重心在于形成有價值的原稿,校對的重心在于依據(jù)原稿校正樣張上的錯誤;編輯要對來自作者手中的稿件進行能動的改造,校對原則上要嚴格依照原稿;編輯勞動側重于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和宏觀性,校對勞動側重于思維的依他性和微觀性;編輯側重于知識,校對側重于文字;編輯側重線式閱讀,校對側重點式閱讀;編輯側重理論思索,校對側重技術操作[13].編輯按照出刊要求,將文章的所有修改要求或建議提供給作者,由作者修改完善直至論文符合刊出;接著進行編輯加工,清除“硬傷”;最后由印刷廠排版出校樣,再進入下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校對.校對負責的內容主要有:政治性差錯,尤其是有關國界等行政區(qū)域問題、泄密問題、有關司法、政策法規(guī)等;標點符號、句法、語法等文字性差錯;規(guī)范化問題,包括關于摘要、版權頁的校對;圖、表、數(shù)據(jù)和公式的差錯;關于各級標題、各種字體字號的校對;法定計量單位的差錯;作者單位、姓名差錯;等等.對于期刊而言,做好前期的編輯就會為后期的校對打下好的基礎;編輯工作做得越到位,論文的錯漏就越少,校對就越輕松:所以好校對建立在好編輯基礎之上.盡管期刊的“編校合一”可將編輯和校對工作有機融合,但編輯自己要區(qū)分出編輯和校對兩個工作階段,盡管這種區(qū)分不一定那么嚴格.校對工作和編輯工作相輔相成,從不同角度共同把好出版物的質量關,編輯和校對工作前后銜接又各自獨立,共同構筑期刊出版質量保障體系.
2.2“三?!迸c清樣校對
普通的網絡文章錯誤較多的原因,因為它們缺乏出版的嚴格要求,缺乏嚴格的編輯和校對;期刊的出版則需按照《圖書質量保障體系》規(guī)定,堅持責任校對制度和“三校一讀”制度.期刊的校對工作包含了“三?!焙颓鍢有Γ恍ぷ髌鹩谛?,終于付印樣.
2.2.1嚴格執(zhí)行“三校”制度“三?!奔慈齻€校次,這是出版必須堅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實際工作中,常常由責任編輯對校樣進行3次及以上的校對工作.由于校對客體差錯的復雜性和出錯緣由的多重性,校對活動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所謂“校書如掃落葉”,必須投人一定的校對量即校次,“三校一讀”是少不得的[14],而每一次都有特定的任務.(1)一校.通常此次校對任務最重,要消滅90%以上的問題.不僅要注意語句、文字、標點、圖、表、參考文獻等有無差錯,而且對存疑之處仍要進行核查.一校是奠基工程,是整個校對工作的基礎,直接影響到以后各個校次.這時需要注意細校的過程的連貫性,需要全神貫注、一氣呵成,不要斷斷續(xù)續(xù)、間隔太久,保證對文章理解的細致性、深入性與整體性.(2)二校.必須先對返回的一校結果進行核紅再做校對.首先檢查一校標紅的問題是否都已改到位以及有無錯改.由于一校時的差錯涉及到方方面面,改校樣時很可能改錯,如改的位置錯誤導致舊錯未改而產生新錯,錯看文字或字母等,還可能誤觸鍵盤生出新錯.其次,需細查先前有錯的相關行及其周圍行,看上次核紅處的四周有無變化.如字符有無漲縮,文章格式排版有無差錯,是否因文字或圖、表改動等導致了版面改變.最后,注意全刊體例及版面格式的統(tǒng)一.此時,由于文字不會大變,可以利用校對軟件進行機器校對一次,作為人工校對的有力補充,重點檢查文字有無錯誤.當然,機器校對也可以在別的校次進行,這可以由責任編輯自行決定.因為一校往往改動較多較大,所以通常會在第二個校次及以后進行.(3)三校.將二校樣上的錯誤改正后,繼續(xù)檢查校樣上的差錯.經過前兩次的校對調整,所有項目已各居其位.這時需要檢查圖、表是否美觀;行首行尾有無不規(guī)范的表達,如有無不能斷開的字符和詞;同時檢查整本期刊的四封、中英文目次頁、篇名、作者信息以及轉接頁有無錯漏;等等.
2.2.2做好付印樣的校對從出版工作實踐來看,付印清樣上由于種種原因仍然可能存在差錯.因此,為了確保出版質量,對付印清樣必須進行核對[3].不同于前面的“三校”,此時的編輯更像是工廠中的“產品檢驗員”,需最后檢查自己前面的所有校對工作的疏漏.這次由于錯漏已很少,不用打印“校樣”(即付印樣),而可以利用QQ等即時通信手段直接校對,直接在返回的電子版上做真正意義上的最后一次校對.這時校對的重點是最后一次標注的校對內容和瀏覽全刊,特別注意一些的重要點,如四封、書脊、目次頁、文章首頁等.為了消滅錯漏于印刷之前,執(zhí)行編輯還可帶領責任編輯交叉校對一次.經過這樣一系列程序,編輯才真正完成了所有校對的工作,看見了期刊的雛形.其實,期刊的校對工作是在責任編輯主導,其他相關人員的通力配合來完成的.期刊的“編校合一”要求責任編輯對自己處理的稿件進行編輯加工和校對,而責任編輯對自己經手的稿件也更為得心應手.同時,校對也應該有作者和其他編輯的參與,以及排版改稿老師的合作.作者的自校是內容的保證.編輯終歸是為作者服務的,而作者在專業(yè)術語、專業(yè)表述等內容認定方面無疑是最有發(fā)言權的,作者至少校對一次;責任編輯在校對中遇到的一些專業(yè)性問題,也需要及時溝通作者,由作者來完善;編輯部內的互校是必要的補充.校對工作既有專業(yè)性一面,也有普遍性一面,編輯互校常常能發(fā)現(xiàn)一些“隱蔽”性錯誤,可避免熟視無睹,而且能加強編輯彼此間的交流和加深對標準、規(guī)則等的學習,還能更好地保證全刊的統(tǒng)一性;排版工作人員則可以更主動地為排版服務.長期的合作與交流,排版員對期刊排版要求已了然于胸,排版及修改校樣就具有了主動性,責任編輯要多與排版員溝通交流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方法.期刊的校次一般會多于三次,多達五次甚至更多.校書如掃落葉,旋校旋生,改正了舊錯誤,難免不產生新錯誤,同時,舊錯誤也不一定就因此根除[15].所以無論是初校、二校、三?;蚋叩男4?,都必須認真仔細地進行校對,要看、念、想、記相結合地進行校對,特別留意先前變動之處以及易出錯之處;兩眼要在每一個字或符號上有短暫的停留,不能一滑而過,應一字一字地校,領會文句的大概意思,貫通文句的前后關系,切忌讀書看報式地校對[4].
2.3局部細校與整體統(tǒng)一
校對不僅要打磨各處內容的細節(jié),消滅內容差錯,而且要注意校對版式.版式就是排版的格式(規(guī)格、標準、規(guī)范).對整頁而言,版式是排版的位置或者是排版的樣式;對局部而言,版式是排版的格式,如標題、正文、頁碼、表格、數(shù)學式等格式[11].要規(guī)劃好整本期刊的內容和格式,同一期刊同一卷,每期的總頁碼要盡量相同,同時做好轉接頁等;要精心調整好版面,使之符合《期刊編排格式》《期刊目次表》等.
2.3.1分項處理校對是一個龐雜的工作,如果簡單地依照論文或版面的先后順序逐個進行未免要耗費太多的精力與時間,所以校對時需要依據(jù)期刊的規(guī)律,找到科學的且省力的做法.具體就是參考管理學的任務分解法,劃分出若干的“專項”,進行一個個批處理,這樣就把復雜的校對任務分解成了一層一層的工作要素.這時校對易于集中注意力,方便一個一個解決,可以對稿件進行快速而細致的全文檢查.專項檢查能有效避免編校顧此失彼的情況,是提高編校質量的小技巧[16].分項的方法主要來自于期刊內容的分類,如封面、目次頁、正文、頁眉、頁腳;摘要、引言、參考文獻、圖、表、公式、量和單位、行首、行末、各級標題(簡短、字體、字號、編號連續(xù)性問題)、中圖分類號、作者、單位、外文等;另外,《期刊編輯差錯率計算方法》也可提供很好的分項參考.責任編輯要根據(jù)自己負責的論文類別及其特點,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并參考他人的經驗,將期刊的校對進行專項分類.其他不作為掃描檢查的專項,如標點,別字,語法,邏輯,事實性、知識性和政治性錯誤等,則一般列入通讀仔細檢查的范圍.確定好專項及其次序,再研讀各專項的特點,按照專門的標準或規(guī)范來一一校對.如摘要一般要求要素齊全,標點要準確,文字、數(shù)據(jù)、字母等要準確且規(guī)范,既要字斟句酌,又要簡潔有力;論文中的圖、表,則檢查有無錯漏,序號是否連續(xù),圖中文字字體字號是否一致,變量是否規(guī)范,位置是否規(guī)范,表格數(shù)據(jù)有無統(tǒng)計問題,正文引用是否規(guī)范準確;對于材料與方法部分,則力求準確與精確,必須注意避免語法和標點錯誤.這樣的專項掃描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能提高效率.每次校對后要及時總結,特別總結專項設置情況及掃描效果等.實際工作中,專項設置要根據(jù)情況進行調整;如果新發(fā)現(xiàn)有一類問題比較突出,也可增加專項.
2.3.2統(tǒng)一整理校對到最后,執(zhí)行編輯對全刊進行統(tǒng)一整理.一是校對重要信息.依據(jù)《期刊編校差錯率計算方法》,重要信息指封一(含書脊)上的文字,以及正文中的重要名稱、重要時間、重要圖片等,這些地方的差錯按一般錯誤計錯標準的雙倍計數(shù)[17].期刊的版權頁、目次頁、頁眉、文章的DOI號等,包含期刊出版的重要信息,也是校對要重點關注的地方,這些信息是成刊時臨時生成的,也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盡管這些信息的絕大部分內容都較為固定,但其中部分信息是每期都必須變動的,對這些變動點得進行仔細地校對.二是核對全刊應統(tǒng)一的相關文字.如文章的各級標題號是否標對;目次頁中的題名、作者和頁碼與正文中的相應內容是否完全一致;公式、圖、表等的編號是否順序相連,是否與正文文字完全對應;每篇文章的頁眉與頁腳是否有誤;等等.文章在修改、編輯中,都可能改變較大,這些細節(jié)很可能有變化,需拉通校對,否則很容易產生錯誤.三是檢查全刊版面應統(tǒng)一的格式.如同級標題或文字的字體字號是否一致;不能分離的整體是否被斷開;通觀版面,看行首、行末是否有排列不當?shù)姆?;是否有背題的現(xiàn)象;圖片是否位置恰當,圖與文是否緊密配合、比例是否合適、排圖位置是否恰當?shù)?;參考文獻在正文中的標注是否正確、規(guī)范、統(tǒng)一,與文后著錄是否一一對應,等等.
2.4規(guī)則與規(guī)律
2005年12月1日起執(zhí)行的《期刊出版管理規(guī)定》第三十條規(guī)定:期刊出版質量須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18];《出版管理條例》(2016年修訂本)第二十八條即規(guī)定:出版物的規(guī)格、開本、版式、裝幀、校對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18];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6月18日印發(fā)的《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guī)定》也明確規(guī)定:期刊編校差錯判定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及規(guī)范為依據(jù)[1].有關出版的法律法規(guī)和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guī)范就是校對的要遵守的規(guī)則.《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guī)范》從1997年出版至今,已經是幾易其版,這是作者寫作論文的要求,也是編輯校對的規(guī)范依據(jù).其中一些推薦性國家標準,一旦經過這些政府的法令法規(guī)作出“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應當實施國家標準”等規(guī)定以后,就具有了一定的強制性執(zhí)行的要求.責任編輯要學習各種現(xiàn)行標準并達到熟悉的程度,特別要注意一些標準的新版本、新規(guī)定,要按最新的要求來校對稿件.標準、規(guī)則、慣例的內容十分龐雜,十分細致,要把所有內容全記下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實際使用中要有意識去找規(guī)律,要理解標準或規(guī)則的精髓.在長期校對工作中會積累下很多的經驗,那些規(guī)則中蘊含的模糊的細微的要求會在一遍遍的糾錯實踐中,漸漸變得清晰.標準不可能把學術論文的相關規(guī)范全交待清楚.標準上沒有規(guī)定的內容,原則只能到其它書刊中的尋找,只能通過更廣泛的學習,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時,一方面可以參看一些老編輯寫的比較權威的關于校對的圖書;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參看質檢優(yōu)秀的核心期刊論文,看他們對同樣的問題是如何表達的.所以,學習、認識、熟悉和掌握標準以外的慣例也很重要.平日養(yǎng)成每天看報和隨時瀏覽群書的習慣,廣收博取,積累知識,逐漸培養(yǎng)成為博聞強記、兼容并蓄的雜家.在正確與規(guī)范的前提下,還應該注意到規(guī)則的靈活一面.如表格中上下左右的相鄰單元格內的文字、數(shù)字或符號相同時可分別寫出,也可采用共用單元格的方式處理;轉頁接排的表格應在橫表頭上方加“表(續(xù))”或“續(xù)表”字樣等.進行校對時,先要研讀此類細節(jié),再選用某一具體規(guī)范,同時注意全刊統(tǒng)一.另外,從錯中學也非常重要.校對實踐中,難免不出現(xiàn)一些差錯,對這些差錯要及時進行分析與總結,最后上升到規(guī)律性認識.校對工作講究學習—實踐—學習的不斷循環(huán).
3小結
期刊校對就是要將一切錯誤消滅在出版之前,這是責任編輯的校對職責所在.責任編輯要樹立正確觀念,即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來做好校對工作.首先,要加強系統(tǒng)的學習,加強學習對相關標準、規(guī)范,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及思考,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逐漸內化于心.從校對有關的細部入手.既要知道大的標準與規(guī)范,又要知道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要求和慣例.其次,建立以責任編輯為中心的校對系統(tǒng),做好作者自校,編輯互校和排版員主動參與等環(huán)節(jié),保證校對質量.再次,要善于利用各種工具書以及網絡資源為校對服務.最后,向一些有經驗的編輯學習,向一些編校質量高的期刊學習.校對的標準是外在的,編輯只有將其內化于心,形成自己的校對系統(tǒng),才能靈活運用、得心應手,才能達到了校對的高境界.
作者:謝玉華 單位:內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