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思考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思考探析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人民進行浴血奮斗的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精神,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精神,是我們在后續(xù)發(fā)展過程中需要秉持的巨大精神財富。大學生需要認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這關涉大學生自身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未來。盡管之前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也客觀地存在著諸如高校對紅色文化教育重視不夠、家庭對紅色教育的意識不足,以及大學生自身紅色文化實踐匱乏等問題。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出發(fā),我們需要查找問題,對照現(xiàn)實,探索出路,將高校、家庭、個人乃至媒體有機結合起來,致力于深化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紅色文化;文化教育

大學生在高校除了要學習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將來更好地為社會、為人民服務之外,還要努力接受文化教育,特別是紅色文化的教育,樹立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立場,堅定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不僅不能放松,而且更應該加強?!凹t色文化的精神內涵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人格支持,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就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需要的精神特質?!盵1]認真探討大學生紅色教育問題,在當前顯得非常有意義。

一、紅色文化教育及大學生接受這種教育的必要性

簡單來講,文化是人類在生存與發(fā)展過程中各種各樣實踐活動的印記。人們面臨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其實踐的內容與方式必然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文化,比如飲食文化、交往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等等。其中,紅色文化是當代大學生必須要認真學習以及積極傳承的重要文化。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它形成于戰(zhàn)火紛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年代。在那個年代,中國共產黨經歷了成立過程中的驚險、井岡山根據地開辟的艱難、中央蘇區(qū)的短暫穩(wěn)定、長征過程中的艱難困苦、延安時期的邊區(qū)政權、西柏坡出發(fā)的“趕考”,以及東北塞外的冰天雪地,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東北抗聯(lián)精神等等,它們都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彰顯了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如今,我們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足了,生活環(huán)境好了,大學生們在高校明凈的教室里使用著現(xiàn)代化的教學與學習手段,安心地接受著教育。但是,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依然沒有過時,它“把中華民族精神的整體意識、憂患意識、民本意識提高到空前水平,承載和詮釋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共產主義共同理想與道德規(guī)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2],每個大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應該認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體味其中的恒久價值。第一,持久深入的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學生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無論是過去的戰(zhàn)火紛飛,還是現(xiàn)在的安居樂業(yè),國家永遠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港灣,國家獨立人人有責,國家建設人人有責,國家的未來發(fā)展依然是人人有責。大學生需要明晰的是,今天是幸福生活不是理所當然就是那樣的,而是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革命先烈們用行動乃至生命踐行了愛國主義,我們今天需要將愛國主義精神延續(xù)下去,用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我們發(fā)展自己國家的熱情。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的樹立。第二,持久深入的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深入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國家的獨立是艱苦奮斗的結果,國家的富強也需要艱苦奮斗。當年,革命先烈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那么艱難的環(huán)境下依然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終于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和平的環(huán)境。如今生活好了,但是國家的未來發(fā)展依然有一個又一個的艱難險阻,需要我們逐一去克服。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生力軍,大學生們的艱苦奮斗精神不能丟。紅色文化教育,用過去的事例,生動說明艱苦奮斗的必要性,有利于大學生深入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第三,持久深入的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培養(yǎng)堅定的理想信念。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要克服這些困難,除了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之外,還需要堅定理想信念。只有信念堅定,付出努力,才會有一步步的成長進步。革命先烈們?yōu)榱烁锩膭倮瑸榱诵轮袊某闪?,長期艱苦奮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是正義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會實現(xiàn)。當代大學生也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無論是眼前的學習理想,還是未來的為民為國理想,只有堅定,才會有長期不懈的努力。紅色文化教育,用過去的生動事例,激起大學生內心的強烈共鳴,有利于他們長期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當前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紅色文化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非常重要,國內各高校之前也比較注意用它教育在校大學生,取得了明顯成績,比如通過紅色文化教育,推動了大學生對于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認同和政治認同。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對于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當前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第一,高校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紅色文化里蘊含著正確的價值理念,諸如愛國主義、艱苦奮斗精神、理想信念,以及集體主義等等。高校除了教書育人,還有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其任務依然是為社會發(fā)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合格人才,因此,深化紅色文化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高校也在對大學生進行這種教育,但重視程度依然不夠,導致對這種教育的推行不足。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傳播機制不健全。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目前高校主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平臺進行。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時不足,導致一方面對于紅色文化的涉及度不足、深入度不夠,另一方面對于紅色文化實踐的安排不多,并且限于人力財力和物力,大多都是挑選部分學生進行代表性的參與。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平臺之外,高校還會在重大節(jié)日中進行諸如唱紅歌、辦講座等活動,但持續(xù)性不夠。二是保障機制不健全。進行紅色文化教育,需要必要的教育資金和師資力量。但是,一方面,很少有高校能夠有專門用于紅色文化教育的足夠資金;另一方面,缺少專門從事紅色文化傳播和教育工作的師資,尤其是偏理工類的高校,這方面的人才更是不足。第二,家庭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的意識不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中成員的一言一行,看似無意,卻總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家庭如果高度重視孩子的紅色文化教育與傳承,并且身體力行地按照紅色文化精神去做,比如關注國家大事,擁護黨的領導,堅定社會主義方向,遇事從大處著眼,艱苦樸素,不屈不撓,那么孩子就很容易繼承家庭長輩的這種價值觀和處事風格。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面落實,許多大學生所在家庭的態(tài)度在發(fā)生變化。一方面奉行經濟至上,一心一意抓經濟,有時候忙得顧不上跟孩子交流,只要孩子不違法,就任由孩子;即便能有時間與孩子交流,所交流的內容往往是:認真學好專業(yè)知識,將來找個好工作,工作不累,還掙錢不少,等等。另一方面是有意識地引領孩子價值傾向的紅色實踐稀缺。有的家長也能有時間帶孩子出去旅游,但所選擇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是國外,或者是國內名山大川,旅游的重中之重,除了游山玩水,就是買買買,缺少文化意蘊,更不用談去紅色遺址感受紅色文化,接受紅色教育了。第三,學生自身的紅色文化實踐不足。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們在革命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文化精神,它有著巨大文化價值。并且,這種文化價值就是在今天和平年代也不過時,仍有巨大指導意義。紅色文化教育,或者高校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或各種講座,或者家庭通過憶苦思甜教育,都可以灌輸?shù)酱髮W生那里。但是,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講,這些教育都是外在的,都需要他們自身通過親身感受實現(xiàn)內化,才最終變成自己的行動。因此,整個紅色文化教育過程中,大學生自身的紅色文化實踐必不可少。但是,一方面,受教育經費的限制,高校層面組織的諸如參觀紅色遺址等紅色文化實踐比較缺少,即便偶爾在特定節(jié)日或通過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所組織的紅色實踐,很大程度上都是代表式的、點綴式的;另一方面大學生自己的紅色文化旅游也很難經常,一是因為時間安排上只能安排在節(jié)假日,二是因為經濟上需要自費,三是因為現(xiàn)在能夠娛樂身心的途徑或工具太多了,紅色旅游的動力不足。不能經常進行紅色實踐,就無法身臨其境,就無法心靈觸動,當然也就難以實現(xiàn)紅色文化精神的內化。

三、深化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措施建議

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愛國主義情結、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以及為國家、為人民而排除萬難的艱苦奮斗精神,紅色文化是絕佳素材。目前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盡管有明顯成效,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從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的視角出發(fā),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當前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正視存在的問題,探討新的舉措,進一步深化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第一,推動高校強化紅色文化教育。大學生學習生活于高校之內,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第一環(huán)境仍然是高校。高校應該強化自身的主體責任,從為國家輸送更多方向正確、立場堅定的合格專業(yè)人才的高度出發(fā),在原有努力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紅色文化教育。除了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平臺以及在節(jié)日或重大紀念活動過程中的紅色講座等形式之外,應該注意另外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營造紅色校園文化。大學生主要活動區(qū)域就是校園,紅色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可以發(fā)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讓大學生時時刻刻處于紅色文化教育環(huán)境之中。營造紅色校園文化的方式可以比較靈活,并且資金投入并不是很大,比如校園廣播站革命音樂的播放、紅色名言條幅的懸掛、著名革命人物頭像的張貼,等等。二是校園紅色網站的建立與完善。事實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許多高校已經建立起了紅色網站,內中設有紅色經典、黨的文件、黨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的介紹、紅色影像等資料。這種網站花費不高,并且能經常性地設立在那里,非常便于學生瀏覽學習。但是,由于當前大學生能夠接觸到的資料乃至娛樂方式異常多元,并且有的大學生接受紅色文化的意識并不強烈,因此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夠主動登陸校園紅色網站進行學習。因此,我們可以調整策略,利用大學生高度關注自己在校期間學分獲取情況的心理,將校園紅色網站與大學生的選課系統(tǒng)進行鏈接,學生要想選課,首先第一步要求就是在紅色網站上自主隨機組合關于紅色文化常識的選擇題,做題期間允許查閱資料,但必須全部答對才能進入選課系統(tǒng)。通過這種必選的方式,促使大學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第二,推動家庭和個人傳播紅色文化、參與紅色實踐。無論外界對于紅色文化怎樣傳輸,要想提升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效果,還得需要他們內心自省,這就需要他們親身去體驗紅色文化魅力。一方面高校有限的辦學經費,不可能更多地為每個大學生提供深入的紅色文化實踐,另一方面大學生如果與家人一起體驗紅色文化,參與紅色文化實踐,除了增進紅色文化自省之外,對于增進親情也非常有利。

因此,深化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需要重視家庭的作用,推動家庭和個人參與紅色文化實踐。這就需要家庭認識到,在當前全面脫貧的背景下,對于孩子的成長成才,物質基礎和身體健康盡管很重要,但并不唯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正確價值觀的培育顯得更重要,孩子需要走出去,參與紅色實踐,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此,政府需要積極配合,一方面加強對于紅色場館的建設和紅色遺址的保護,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紅色旅游、紅色實踐的場所,另一方面有意識地宣傳、引導家庭去認識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興則國家興民族興,文化強則國家強民族強,的這個斷語是實踐的總結,也是社會要重視文化的信號。只有政府努力引導了,家庭意識到了,并且也努力去做了,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才會有可能有效提升。第三,發(fā)揮大眾媒體對于紅色文化傳播的突出作用。在信息通訊技術異常發(fā)達、媒體傳播手段和方式異常多元的今天,大眾媒體對于紅色文化傳播的作用無與倫比。大眾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社會文化氛圍營造的重要推手,高校和家庭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的努力和效果都必然會受到大眾媒體傳播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要發(fā)揮大眾媒體的作用。這種作用至少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努力將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紅色遺址以及紅色博物館、紀念館中的資料、信息等以文獻資料的形式大量出版,以影像、圖片的形式反復播放,在社會廣為傳播,借以營造社會氛圍,也為更多家庭的紅色出行提供指導和參考;二是積極宣揚黨的光榮歷史、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上形成哪些是正確的、科學的和應該積極倡導的,哪些是錯誤的、荒謬的和應該嚴格禁止的明確導向;三是將紅色文化精神與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結合起來,引導社會明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傊?,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非常重要,它關涉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育,關涉大學生對黨、國家和人民的態(tài)度和立場,關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未來?!拔覀円Y合時代的發(fā)展,結合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任務的變化,結合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實踐,……使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3]。盡管我們對于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比較重視,之前也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過程確確實實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這種教育的深入發(fā)展。為此,我們需要從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大局出發(fā),認真查找問題,對照現(xiàn)實,探索出路,將學校、家庭乃至大眾媒體有機結合起來,致力于深化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

[參考文獻]

[1]潘莎莎.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優(yōu)秀碩士論文,2015,24.

[2]葉桉,李星,劉琳.論江西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作用———以江西紅色文化為例[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4,(02):111-112.

[3]余伯流.略論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天下第一山”解讀[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05,(01):111-112.

作者:趙偉丞 單位:哈爾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