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

1.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有機結合。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課堂教學要把握時代主題,結合實際,盡可能避免抽象僵化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理念,可以先進事例、先進典型激勵學生,如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播放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視頻。可結合當代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利用情境教育法創(chuàng)設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的教育情境,如創(chuàng)設與革命傳統(tǒng)教育相適應的歷史情境,參觀、訪問、調查典型場景、典型人物,引導大學生融入其中,在相關的情境中去感受、體驗,從而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自覺改造世界觀和人生觀。其次,德育內容要滲透入高校其他各門課程與各項活動中。我們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生活化的校園文化活動,創(chuàng)造具有真實性、引導性的“道德情景”,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融入德育。如創(chuàng)設與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情境;通過舉辦主題班會、讀書報告會、學術講座與研討、黨校培訓、各種競賽等活動及文體課外活動,讓大學生在參與形式多樣的生活化活動中,在關懷人的實踐中自己對自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重視挖掘日常生活實踐及生活世界中的德育資源,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踐、現(xiàn)實生活世界之中進行滲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我們要充分利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校園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文化資源,文化建設、大眾傳媒、管理工作、閑暇活動等生動教材,開展各類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有什么樣的老師就能帶出什么樣的學生,高校輔導員要有腳踏實地的奉獻精神,高度自覺的使命感,把職業(yè)當事業(yè),把事業(yè)視生命,在工作中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工作理念,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學生面前樹立好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并教育學生。這樣,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有機結合,在關注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中,德育就會無處不在,從而實現(xiàn)其意識形態(tài)教育與引導的價值。

2.開展大學生生活實踐和自我管理實踐。杜威指出:“從別人那里聽來的知識也許能使人產生某種行動……但這種知識不能培養(yǎng)個人的主動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备咝5掠龖源髮W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點,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fā)展,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建構及思想行為的規(guī)范。從小環(huán)境講,要努力建設健康向上的寢室文化,使寢室成員之間能和諧相處、關心幫助、共同進步。從大環(huán)境講,要注重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反對學生“死扣書本”的現(xiàn)象,鼓勵學生到戶外多參加社會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觀”,開闊他們的視野,正確認識自我和社會,學會應對挫折。還要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幫助大學生鞏固和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感受道德的重要性,磨煉意志,砥礪品格,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充分利用社會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3.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從總體上、個性上、變化發(fā)展上了解每一個大學生,盡自己所能幫助同學們,既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又講道理,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增強高校德育實效的重要途徑。比如:

第一,幫助貧困生渡過難關。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深入到貧困生中去,常與他們談心交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困難,及時在思想上感化他們,心理上安慰他們,給予他們無私的關心和幫助,如幫助他們通過勤工儉學、申請國家獎助學金等方式直接獲得經濟補助,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等渡過難關,完成學業(yè)。同時幫助貧困生克服自卑心理,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在互助友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第二,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走出陰影。大學生正處于青春后期,面臨著求學、求職、求偶三大人生課題,自我認同、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社會交往、與異性關系等等,都會帶來壓力,使大學生產生心理障礙問題,如厭學癥、自卑抑郁癥、情感困惑癥、就業(yè)壓力癥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和心理素質培養(yǎng)基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如對大一新生入學之初,安排做心理篩查,通過問卷等科學方式,找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約談或治療;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適和解決,如可以在學生寢室樓設立“心理輔導室”、“心理咨詢室”;也可以根據(jù)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經常地提供心理咨詢書目、文章,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及時走出陰影,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

第三,幫助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群體中,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缺乏社會生活的經驗,各方面比較單純,在人際交往中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人際關系患得患失。面對這類問題,高校輔導員要面向全體學生教給學生正確的交往原則如正直、平等、誠信、寬容、換位等原則,建立健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和強化那些社會需要的思想行為,制約或懲罰那些超越社會規(guī)范的言行,幫助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使學生學會做事的同時學會做人,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第四,幫助大學生充分就業(yè)。就業(yè)是民生之本,與學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加強就業(yè)指導,針對不同年級設定不同教育指導內容,把就業(yè)指導貫穿于學生在校期間教育教學管理全過程;邀請成功人士做就業(yè)講座,加強就業(yè)培訓,讓學生了解就業(yè)形勢和市場行情,調整就業(yè)心態(tài),掌握基本的應聘技巧和禮儀常識,設計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組織專場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準確及時的就業(yè)信息、職業(yè)介紹、崗位洽談、應聘指導等多種服務。

作者:賀然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